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文人杜牧创作的七言绝句,以描绘庐山瀑布壮丽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感慨。
这首诗既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又通过对瀑布的描写,抒发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下面就是《望庐山瀑布》的一些文化知识点。
1.庐山: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庐山有着秀丽的山川风光,曾被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瀑布:瀑布是指河流或溪流由高处倾泻下来,以水势汹涌、声势浩大而著名的景观。
瀑布常常由多个级别的水坎构成,有时会形成水帘、水柱等奇特景象。
庐山瀑布群是庐山著名的景点之一3.《望庐山瀑布》的创作背景:该诗是杜牧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五年(公元809年)在登庐山时创作的。
诗中主要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杜牧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4.《望庐山瀑布》的艺术特点:该诗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形容了瀑布的巨大气势和威力。
同时,通过瀑布的流淌,抒发了对于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杜牧杰出的艺术才华。
5.“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望庐山瀑布》的第一句诗句,以形象绚丽的描写展现了瀑布浩大气势。
其中,把瀑布溅起的水花比喻为紫色的烟雾,美丽而神秘。
6.“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是整首诗的核心句子,展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和壮丽。
通过描绘飞流直下的感觉,表现了瀑布的奇特景象和威力。
8.“黄泉之下不见天”: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生死的无常和无尽的思考。
这里,杜牧用庐山瀑布的景象表现了人生短暂和无常的主题。
9.《望庐山瀑布》的影响:这首诗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被用作中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材料,还被儿童文学教材收录。
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我们可以了解庐山的名胜风景和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瀑布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孩子对自然美景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01我会写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依yī(依靠、依赖、依着)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黄huáng(黄金、黄叶、黄色)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炉lú(火炉、香炉、炉子)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平川)02我会认欲yù(欲望、食欲、贪欲)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瀑pù(瀑布、飞瀑、雨瀑)布bù(白布、棉布、布料)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03多音字更gèng(更好)gēng(更正)落luò(落后)là(丢三落四)04近义词依——靠望——看05反义词白——黑人——出穷——富前——后直——弯06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
07古诗大意《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08问题归纳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
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七年级上册第4课《四首古诗》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第4课《四首古诗》知识点整
理
这份文档旨在整理七年级上册第4课《四首古诗》的知识点。
以下为相关知识的概述:
诗歌介绍
- 诗歌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描绘事物的艺术表达形式。
- 诗歌常常采用特殊的格式和韵律来传达情感和理念。
古诗欣赏
课文中包含了四首古诗,它们分别是:
1. 《登鹳雀楼》——王之涣
2. 《望庐山瀑布》——李白
3. 《春晓》——孟浩然
4. 《静夜思》——李白
以下对每首古诗进行简要介绍:
《登鹳雀楼》
- 作者:王之涣
- 描述了作者站在高楼之上,远眺山河景色的情景。
- 通过对景物描写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
祝愿。
《望庐山瀑布》
- 作者:李白
- 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
的热爱。
《春晓》
- 作者:孟浩然
- 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好景象。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和希望的讴歌。
《静夜思》
- 作者:李白
- 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
- 通过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第4课《四首古诗》的知识点整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部编版PPT
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
登楼所思 更上一层楼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登鹳雀楼》描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 看到 的壮美山川和所感,向我们揭示了只有站得 , 高,才能看得远 的人生哲理。
课堂演练
一、轻松找朋友。
lóu qiónɡ yù
穷
欲楼
二、辨字组词。
楼(楼房 )依( 依靠 ) 搂(搂抱)衣( 衣服 )
齐读诗题,注意停顿。
登/鹳雀楼
不看拼音读古诗。
认读生字。
lóu yī
jìn
楼依尽
yù qióng céng
欲穷层
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把诗人登上鹳雀 楼之后看到的景物画出来。
白日
山
黄河
海
“白日”指的是傍 晚时分将要落山的
太阳。
互动课堂
白日依山尽 怎样记住“依”?
加一加:亻+衣=依。
学认字
“依”在很久以前就像是婴儿包裹在被子里一样, 包婴儿的被子就像是成年人的衣服,后来人们将“人” 从“衣”中分离出来。所以“依”是依存、依靠的意 思。组词为:依靠、依赖、相依为命。
祖国秀丽的山河令人神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 进课文去领略一下古代诗人笔下的祖国河山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登鹳雀楼
古代的楼都是用木头制造的,所以 “楼”是木字旁。
指导书写“楼”。
横长。
折点在竖中线, 撇短点长。
城楼
钟楼
航站楼
家属楼
教学楼
鹳雀是一种水鸟。鹳雀楼 在我国的山西省,因常有鹳雀 停在上面休息而得名。唐代大 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并 留下了千古名篇《登鹳雀楼》。 从此以后鹳雀楼便名扬四海, 成了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知识全解
《古诗二首》知识全解我会写的字我会认的字我会多音字(pù)瀑布 飞瀑瀑 (bào )瀑河【串句记忆】中国河北省的瀑(bào )河有没有瀑(pù)布呢?近义词落一一掉 遥看一一远望反义词落——升 遥看——近观课文结构课文中心《登鹳雀楼》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精神。
《望庐山瀑布》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
全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点拔】这两首诗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朗读时节奏应明快、活泼,要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还要边读边回想书中的插图,同时注意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在朗读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感。
背诵课文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2.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参考答案】“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远望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的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浅显的语言,既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人视野的广大的万里河山描绘了出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当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意犹未尽,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惊心动魄。
3.读一读,记一记。
穷尽山穷水尽层叠层林叠翠烟云烟消云散山川名山大川【点拨】每组词的前一个是一个二字词语,后一个是对其进行拓展的四字词语,意思更加明确。
如“山川”是指山和河流,“名山大川”则指著名的大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第一个词语包含了第二个词语,将其限定在自己的范围内。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望庐山瀑布》是一篇古代诗歌,下面是该诗的一些知识点:
1. 作者:唐代诗人李白是《望庐山瀑布》的作者。
他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擅长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2. 内容:诗中描写了庐山瀑布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壮丽的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
3. 描写手法:
a. 对景描写:诗中描绘了庐山的瀑布雄奇壮观,如“白云深处有人家”、“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等描写。
b. 借景抒怀: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情感,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表示离别的苦痛。
4. 语言特点:诗中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描写,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使读者感受到瀑布的恢弘壮丽。
5. 主题思想:《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透露了人类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意义和价值。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单元概述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围绕 “家乡”这一主题,编排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包括两首古诗 《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三篇写景文章 《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旨在通过古今中外的美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二、教学内容详解1.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五言绝句。
全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的所见所感,通过壮丽的景象表达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望庐山瀑布》: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七言绝句。
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
2. 写景文章《黄山奇石》:文章描绘了黄山奇石的神奇与美丽,通过具体介绍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展现了黄山景色的秀丽和奇特。
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意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绘奇石的特点。
《日月潭》:文章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称来历以及不同时段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可借助插图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葡萄沟》:文章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盛产各种葡萄和葡萄干。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了解新疆葡萄沟的特色和美丽。
三、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单元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写好生字。
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和句子,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想象等方式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意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四、教学建议1. 注重朗读和背诵: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古诗二首》上册
二年级《古诗二首》上册:登鹳雀楼与望庐山瀑布
赏析
二年级《古诗二首》上册的课本教材主要包括两首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佳作。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并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而是用宏大的气势,结合特殊的景物来烘托自己的心情;后两句即景生情,将眼前所观之景与自己的胸怀联系在一起,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全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描绘壮丽的瀑布景象的诗。
作者李白通过描绘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看瀑布挂在前川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此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视觉感和空间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瀑布的壮美和磅礴。
这些古诗是二年级《古诗二首》上册课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尽力 尽头 无尽
食欲 欲望 贪欲
穷苦 贫穷 穷人
高层 阶层 层次
书写汉字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短, “女”横长,托住上部。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 末笔捺宜舒展。
书写汉字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左下格。
书写指导:上部宽,中部窄。 第二横长;中部上宽下窄。
书写指导:撇舒展,“云”第一横在 横中线上。
要想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就得付 出更多的努力。
巩固练习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依、尽、入、流、目、上)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 千里、一层
巩固练习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白日依.山尽( ① ) ①依傍 ②同意 ③按照 (2)黄河入.海流( ② ) 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 ②进来或进去 ③收入 (3)欲.穷千里目( ③ ) ①需要 ②将要 ③想要
依:靠着。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入海流:指黄河最 终流入大海。
理解诗句
白日依山尽, 写景
黄河入海流。
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理解诗句 欲:想要。 穷:尽。 更:再。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欲穷千里目,
目千里
更上一层楼。 感想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 登上一层楼。
了解作者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 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绛州 (山西新绛县)人。他性格豪放 不羁,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 唱。名动一时,他以善于描写边 塞风光著称,主要作品:《登鹳 雀楼》《凉州词》。
认一认 lóu
21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21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静夜思》。
以下是对这三首诗的课堂笔记:
1. 《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壮志豪情。
诗中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提醒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
2. 《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以庐山瀑布为题材,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瀑布的声势和气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提醒人们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困苦。
3. 《静夜思》。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以夜晚的寂静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思乡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月光和寂静的夜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人生的反思,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不忘家乡的牵挂。
以上是对《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静夜思》这三首古诗的课堂笔记。
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美丽,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们以启示和思考。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相关资料
李白生平和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徒居中亚。
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他的家庭可能是个富商,幼年所受的教育,除儒家经籍外,还有六甲和百家等;他的生活情趣和才能也是多样的,他不仅是一个“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青年作家,同时还是一个“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少年游侠和羽客,传说他曾经为打抱不平而“手刃数人”。
二十岁以后,他开始在蜀中漫游,曾登峨眉、青城诸名山。
这些生活经历,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也造成他的思想的复杂性。
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
他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
李白的漫游有恣情快意的一面,但也有他的政治目的。
他没有也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这和他的“不屈己,不干人”的性格以及“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宏愿都不相符合。
因此,在漫游中,他有时采取类似纵横家游说的方式,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知名人物的推毂,如向朝朝宗诸人上书;有时则又沿着当时已成风气的那条“终南捷径”,希望通过隐居学道来树立声誉,直上青云,如他先后和元丹丘、孔巢父、道士吴筠等隐居嵩山、徂徕山和剡中。
他尝自言“隐不绝俗”,说穿了也就是隐居以求仕。
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终因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人的喜悦是可以理解的。
李白初到长安,太子宾客贺知章一见叹为“谪仙人”,声名益振。
玄宗召见时,也“降辇步迎,如见园绮”。
但实际上玄宗所赏识的只是李白的才华,把他看作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因命供奉翰林。
三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常用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常用知识点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描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以下是与这篇作品相关的常用知识点:
1. 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杜牧是唐代文学家,以其诗才闻名,被誉为“杜子美”。
他的代表作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等。
2. 庐山: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是中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名胜区之一,也被称为“江南第一山”。
庐山以奇峰怪石、茂林修竹、奇松怪藤、清溪碧水闻名,四季景色各有特色,瀑布更是其独特风景之一。
3. 望庐山瀑布的创作背景:杜牧当时被贬为秘书员外郎,被调职到江南。
他在贬官的途中路过庐山,被庐山瀑布的景色震撼,于是写下了这篇诗作。
4. 艺术手法:这篇诗作采用自然描写的手法,将大自然的景色形容得生动而壮丽。
通过描绘瀑布的奔腾、巨浪的奔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5. 诗歌结构与韵律:《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四句,每句七个字。
诗歌结构完整,用词巧妙,把握了平仄和韵律的规律。
6. 豪情壮志的表达:杜牧在诗作中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并将大自然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联系。
他借助庐山瀑布的力量表达了自己的不甘寂寞、追求成就的豪情。
7. 壮词的运用:杜牧运用了许多形容词和动词,如“飞泄”、“太行”、“银河”、“十万雷霆万马奔”,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瀑布的气势与力量。
8. 主题意义:《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视角独特、情感深沉的诗作,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追求理想、不甘寂寞的情感与豪情。
这首诗作启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扩大了读者对大自然美的感知。
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笔记
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笔记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笔记一、课文背景本课选取了三首古诗:《静夜思》、《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作者简介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王之涣:唐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抒发情感。
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关注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
三、古诗解析《静夜思》诗意:诗人通过描写月光洒在床前的景象,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佳句欣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四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登鹳雀楼》诗意:诗人通过登高远眺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佳句欣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以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不断进取的态度。
《望庐山瀑布》诗意:诗人通过描写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佳句欣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
四、主题思想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都以自然景色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人生和大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这些诗歌既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艺术,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五、课堂互动与学习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分享了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朗读和背诵古诗,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到了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同时,老师也引导我们进行了诗歌创作和表演的活动,让我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这样的学习体验让我们更加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
六、知识点回顾与总结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诗歌的背景、作者介绍、诗意解析、佳句欣赏、主题思想和课堂互动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本课所学的三首古诗。
二年级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一、登鹳雀楼:骆宾王的风景描写1.1 介绍古诗作者骆宾王和其代表作品《登鹳雀楼》1.2 鹳雀楼所在地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1.3 《登鹳雀楼》的总体意境和情感表达1.4 个人对鹳雀楼和诗人描写的理解与感悟登鹳雀楼是一首由唐代文学家骆宾王所作的诗歌,描写了他登上鹳雀楼时所见到的壮观景色。
在这首诗中,骆宾王以雄浑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颂扬和对人生的感慨。
骆宾王,字巨山,唐代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畅达,情感深沉而闻名。
《登鹳雀楼》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鹳雀楼位于今江苏扬州市,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登临其上可远眺扬州城市的美景。
诗人骆宾王在登上鹳雀楼时,观赏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他用诗歌将这些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能亲身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所见所闻。
在《登鹳雀楼》中,骆宾王以豪放畅达的笔墨,描述了登上鹳雀楼后所见到的绝美景色。
诗中所描绘的江水奔流、山峦起伏、日月星辰等壮丽景象,以及对这些景象的赞美和感怀,无不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豁达。
正如诗中所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诗人在颂扬自然的也在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个人对鹳雀楼和诗人描写的理解与感悟:鹳雀楼是一座庄严而壮观的建筑,登临其上,可以一览众山小;而诗人骆宾王则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雄浑豪放的笔墨,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极富诗意的艺术表达。
读完《登鹳雀楼》,我深感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豁达,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也让我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望庐山瀑布:李白的豪放激昂2.1 简介古诗作者李白和其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2.2 庐山瀑布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2.3 《望庐山瀑布》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表达2.4 个人对庐山瀑布和诗人描写的理解与感悟《望庐山瀑布》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他对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所产生的深深敬畏和豪情壮志。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雄浑豪放的诗句,赞美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观,也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
教案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chuān rì zhào xiānɡ yān ()()()ɡāo lóu jìn lì yī cénɡ()()()二、按要求填词语。
天高地远(含反义词)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风风光光(AABB)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写出下列字的反义词。
上——()入——()生——()前——()落——()有——()四、猜写字义。
1.白日依山尽。
白日:()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尺:()五、数笔画填空。
“烟”共画,第5画是,组词。
“照”共画,“楼”共画,第3画是,组词。
第5画是,组词。
“炉”共画,最后1画是,组词。
六、我会补写句子。
白日(),日照香炉生紫烟,黄河()。
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目,飞流直下三千尺,更上()。
___________________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登鹳雀楼》描写的是什么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阅读。
小路娃娃,伤心地哭了。
为啥为啥?有人随地扔垃圾,她的脸脏了。
小路娃娃,开心地笑了。
为啥为啥?她的脸干净了,环卫工人扫掉了杂物。
1.短文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小路娃娃为什么“开心地笑了”?在短文中用“_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3.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小路娃娃永远开心地笑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课堂)-2022年学习资料
多美-新课讲解-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遥看瀑布挂前川川。-这是近景还是远景?-远景。-从哪可以看出来? 遥:遥远。
多美-新课讲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远远望去,好像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山川上。-“挂”字用在这里有什么好 ?-非常形象地把瀑布一泻而下的形态描绘出来了。
多美-新课讲解-看到这些壮观美丽的景色之后,诗-人又是怎样接着描写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3尺等于1米-疑:怀疑
多美-新课讲解-那这两句诗的意思又是什么呢?-要想看到更多更远的景物,你就必须-再上一层楼。
多美-新课讲解-自己想象中的景-物的描写。-这是诗人对什么景物的描写?-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什-“干里目”是什 么样的景物?-么意思?-指人所能看到的最远的景物-虚景-也可指眼界竞阔。
多美-新课讲解-这两句诗暗含了什么道理?-要想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多美-初读感知-我来认偏旁-"楼”的偏旁是-”依”的偏旁是-层”的偏旁是-“-木-“尽”的偏旁是-尸
多美-初读感知-层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课堂PPT)
多美-初读感知-我会组词-楼(楼房)-高楼-依(依然-(依靠-尽(尽力)-尽头-层(上层)-(楼层
多美-初读感知-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鑫
多美-初读感知-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干尺,是银河/落/九天。
多美-初读感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实用】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人教部编版 (22张PPT) - 最新
黄河:滔滔黄河水。
黄河入海流。流:奔流
夕阳靠着群山渐渐落下去, 滔滔黄河水向大海奔流。
欲:想要。 更:再。
欲穷千里目,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风景。 更上一层楼。
自学提示
想要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登上更 1、自主学习:自由朗读古诗后两句,借助课件中 的注释,思考作者又想到了什么? 高的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意。
学写生字
“火”第一笔在横中 线上,末笔变点。 “户”第三笔在横中 线上。
“刀”在上格,“口” 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
照炉烟挂川
两个“土”分别写 在横中线上下。上 “土”横在横中线 上。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爱和赞 美之情。
积极向上的精神。 更上一层楼。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收 集 上楼 依靠尽力 欲望 穷人楼层瀑布炉山烟云 水 滴
遥望 山川 照片 黄色
朗读古诗,感知节奏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收 集 上楼 依靠尽力 欲望 穷人楼层瀑布炉山烟云 水 滴
遥望 山川 照片 黄色
朗读古诗,感知节奏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登上。 登鹳雀楼 白日:夕阳。
依:靠着。
(唐)王之涣 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山:群山。
白日依山尽,尽:完。这里指太阳靠着群山
2、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认真倾听。互相帮 助,把话说通顺,选一名代表来汇报。
统编二上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鹳雀楼
“鹳雀楼”在山西省永 济市,这座楼有三层,前 可望中条山,下可瞰黄河, 因常有鹳雀停留,所以人 们称这座楼为鹳雀楼。
知诗人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很多诗被当时乐工制 成乐曲,广为传唱,深受 人们喜爱。代表作有: 《凉州词》《送别》。
导学单1
(1)自由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书写指导:“火”最后一笔变点。
我会写
guà
挂
部首:扌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横画分布均匀。
我会写
chuān
川
部首:丿 结构:独体
书写指导:第一笔撇舒展,中间的竖宜短在竖中线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合作探究: 1.理解“欲、穷、
千里目、更”等词的 意思。
2.说说这句话的意 思。
穷尽 层叠
山穷水尽 层林叠翠
学写生字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楼依
尽 黄层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望庐山瀑布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 余篇。
紫烟: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前川:瀑布看上去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飞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飞一样。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
理解诗意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美读诗歌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用横线画出诗 人看到的景物。
读出节奏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古诗二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以下是这两首诗的知识点:
《登鹳雀楼》知识点:
1. 作者:王之涣,盛唐时期的诗人,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不觉其凡俗。
2. 诗意:这首诗写远望临河的景象。
“白日依山尽”写
日落景象,用“依”“尽”两个动词,来表达黄河向大漠沉
沉落去的景象,视野显得格外壮阔,气势格外雄浑。
“黄河
入海流”写汹涌的黄河向大海滔滔奔流的景象,景象格外壮观,气势宏伟,使人胸襟开朗。
“欲穷千里目”要再看到更
高远的景物,诗人当是在此楼展望黄河远眺,故后句不仅有
对日落的描写,有对黄河入海的概括的描述,更有一种不满
足于所见到的一切的深远抱负跃然于纸端。
3.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景虚实结合,虚实相应。
确实是
大家手笔值得好好品味全诗在空间上表现为由近及远的组合,视野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的奔腾场面;而从时间的角度分
析则是时光在流逝的动景与浩然静态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呈现。
《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1. 作者: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 诗意:首句写遥望瀑布时所见的景色。
以“挂”字最能表现瀑布像珠帘垂空、新月落地的状貌。
次句写瀑布在山颠的更高处飞流而下所溅的水花,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遥看瀑布挂前川”,是以挂字作比,“挂”字又赋予瀑布以动态感。
3. 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远望瀑布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我会写
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
依yī(依靠、依赖、依着)
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
黄huáng(黄金、黄叶、黄色)
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
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
炉lú(火炉、香炉、炉子)
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
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
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平川)
02
我会认
欲yù(欲望、食欲、贪欲)
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
瀑pù(瀑布、飞瀑、雨瀑)
布bù(白布、棉布、布料)
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
03
多音字
更gèng (更好)gēng(更正)
落luò (落后)là(丢三落四)
04
近义词
依——靠望——看
05
反义词
白——黑人——出穷——富
前——后直——弯
06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
07
古诗大意
《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08
问题归纳
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
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3.《望庐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
09
课文主题
《登鹳雀楼》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