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风险评价是指对危害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确定风险
的程度和可能的后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要评价的危害因素或危险源。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工作场所
的情况、工作方式、人员素质等。

3.评估风险的可能性:根据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评估危害因素或危险
源发生的可能性。

4.评估风险的后果:评估危害因素或危险源发生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
影响。

5.评估风险的程度: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评估风险的程度,确定其优先级。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减少或消除风险,保护工作场所和工作人
员安全健康,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确定控制风险的目标和方法。

2.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
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3.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任务、
责任和措施,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风险监测和评估: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5.风险沟通和培训:加强风险沟通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增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

总之,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在工作场所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系统地辨识危害因素、评价风险和制定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和消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0风险评价控制管理制度

10风险评价控制管理制度

1. 风险评价目的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 风险评价的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安全评价与控制。

4. 风险评价准则(1)有关国家、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求;(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5. 风险评价的组织和管理(1)公司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评价小组。

附评价小组成员表一份。

(2)安委会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及巨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

安全部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公司应通过各种途径使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成员接受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熟悉工艺技术、安全健康管理知识、法律法规要求知识、常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和技巧能力,以承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

(4)各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

6. 风险评价的范围(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 常规活动和异常活动(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供方、合同方)(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 作业场所内所有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和产品(包括外部提供的设备和材料等)(7)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按全生产规章制度(8)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7. 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1)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先危险性分析(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数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2)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危害识别方法,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5。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下面是一个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危险源辨识2.辨识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危险源清单、危险源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

3.辨识内容:对工作场所的设备、场地、人员、流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辨识,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性、工作现场环境的危险性、员工的作业方式和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等。

二、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的目的: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各类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评估方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可能的危害,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分析、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等。

3.评估内容:对危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等指标,以及风险源对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控制措施管理1.控制措施的目的: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的危害,确保员工安全与健康。

2.制度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保护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等,明确控制措施的实施要求。

3.实施过程:制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负责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同时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控制措施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管理制度1.管理要求: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的全过程记录和档案,包括辨识报告、评估报告、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等。

2.培训与教育: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危险源辨识能力和风险评价水平。

3.定期检查与评估:定期进行危险源的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导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本制度的起草旨在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在各方面风险可控,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工作场所和岗位,旨在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

三、术语定义1.危险源:指可以引起事故或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物质、设备、活动或环境因素。

2.风险评价:指对企业各种危险源及其相关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3.风险控制:指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

4.风险管理:指对企业风险的持续评估、分析、控制和监控的过程。

四、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流程1.识别危险源: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将其上报给安全管理部门。

2.风险评价:安全管理部门对识别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事故概率和严重程度评价。

3.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

4.控制措施制定:安全管理部门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将其下发给各相关部门。

5.控制措施执行:各相关部门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执行,并将执行情况上报给安全管理部门。

6.风险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1.部门危险源管理:各部门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开展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定期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工作场所风险管理:各工作场所要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岗位风险管理:各岗位要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风险评价管控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风险评价管控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风险评价管控制度范文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是组织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确保组织的安全运营,制定并实施安全风险评价与管控制度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关于安全风险评价与管控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概述为了保障组织的安全运营,预防事故事态的发生,并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及时、合理的管控,特制定该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实施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价,确保组织的安全运营;2. 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及时进行管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3. 建立安全风险评价和管控的有效机制,提高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1. 各级管理人员;2. 安全主管部门;3. 安全管理员;4. 监察部门;5. 其他相关岗位的员工。

四、安全风险评价与管控流程1. 安全风险评价:(1)确定评价主体和目标评价主体指进行风险评价的组织、部门、系统等,评价目标指在评价范围内的各种对象和事项。

(2)识别风险通过调查、分析、线索搜集等方式,对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风险识别。

(3)评估风险根据通过识别的风险因素,对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4)确定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按照等级划分,确定各项风险的优先级。

(5)制定管控措施对高、中、低风险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

(6)监督与检查对已经实施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2. 安全风险管控:(1)组织实施风险管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组织实施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责任明确明确安全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并制定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3)督促落实监督各职责主体按照要求完成风险管控的工作,确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4)风险管控效果评估对实施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提高管控效果。

(5)持续改进定期组织对安全风险评价与管控制度进行评估和审查,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持续改进措施,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和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对于减少事故风险、保护员工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评估和控制安全生产风险,许多企业和组织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1.设立风险评估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负责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并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2.风险评估流程: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识别、分析评估、整理报告和改进措施等环节,确保评估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3.风险评估方法:企业应采用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例如事件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4.风险评估指标:企业应明确评估指标,包括事故概率、事故后果和风险等级等,对工作场所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控制。

5.风险评估周期:企业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等级设定评估周期,对高风险区域和关键装置进行定期评估,同时对重大项目和工作环节进行初步评估。

为了控制安全生产风险,保证员工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企业和组织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设备升级、操作规程、紧急预案等,以控制和减少事故风险。

2.责任分工: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分工,包括企事业主管、监管部门、风险评估部门和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管理制度标准化: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以确保各方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4.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使其能够正确处理事故和危险情况。

5.安全检查和监测: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公司的工作场所安全和员工健康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说明。

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首先,公司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即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类。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理性危险源等各种类型。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公司能够清楚地了解工作场所的风险情况,为后续的风险评价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

在辨识完危险源后,公司需要对这些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的危险性和暴露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具体的风险等级。

风险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危险源和风险情况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

二、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的目标是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

工程控制包括对设备设施的改造和升级,以减少危险源的产生或消除。

管理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实施培训和监督等手段,来约束员工的行为,防止他们受到风险的威胁。

个体保护措施则是通过佩戴个体防护器材来保护员工自身免受风险的伤害。

三、应急预案另外,公司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发生。

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和流程,以及相关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分工等。

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监督检查为了确保上述制度的有效实施,公司还需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监督检查可以由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他们需要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还可以通过员工的反馈和投诉等途径,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控制不到位的问题。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危险源及其相关风险的体系化管理制度。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危险源辨识:通过对工作场所、作业过程、设备设施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是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等;化学因素,如有害化学物质、气体、液体等;生物因素,如病原体、危险生物等;以及人为因素,如工作方式、操作不当等。

2. 风险评价: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及工作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价一般包括风险的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等方面的考虑。

评价的方法可以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

风险控制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人员行为控制等方面的措施。

技术控制包括改进设备、工艺流程等;管理控制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等;人员行为控制包括培训教育、行为纪律等。

4. 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

管理制度包括相关的文件、规程、制度等,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确保危险源的持续管控。

通过建立和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评估和控制风险,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维护员工的权益和福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危险源的管理方法。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因素。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可以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发生,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危险源辨识是指确定可能导致事故和灾难的因素。

它可以通过对工作场所的调查、观察和记录来实施。

辨识到的危险源应该尽可能详细地进行登记,包括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和可能造成的伤害等信息。

辨识危险源的过程应该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全面而准确地识别到所有的危险源。

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可能威胁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风险的可能性是指事故和灾难发生的概率,后果的严重程度是指事故和灾难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来减少、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

风险控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在危险源产生之前采取措施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事中控制是指在危险源产生时进行控制,减轻事故或灾难的后果。

事后控制是指在危险事故发生后采取措施进行事故调查和救援,以减少损失并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为了有效地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组织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这些制度和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责任分工与权限划分、工作程序和要求、监督检查和评估、培训和教育、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等。

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以确保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发生,维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总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危险源的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来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发生,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风险辨识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辨识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辨识评价及掌控管理制度风险辨识评价及掌控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在现代化的经济活动中,各种企业常常面临各种风险,这些风险随时可能造成财务损失甚至是企业的生存危机。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必需建立具有科学性、预见性和系统性的风险辨识评价及掌控管理体系,使企业更好地面对风险,防备风险,降低风险,并把握风险掌控的方法和技能。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一切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销售、采购、生产、财务等。

三、风险辨识与评价1.风险辨识a.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企业通过对每个业务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了解该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来源,并将风险来源和影响效果相应分类、组合,为识别风险供给依据和方法。

b.识别风险隐患企业通过对风险源的分析和对环节的紧密跟踪,找出潜在的风险隐患,对风险进行判定和估量,了解每个风险隐患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等。

c.整合风险信息企业将风险来源和影响效果进行统合,把风险信息整合成系统的框架,便利企业对风险分布的差异分析,找寻有效的风险掌控方法。

2.风险评价a.评估风险难度企业通过风险辨识的结果,对每个风险评估其难度和多而杂度,为订立有效方案和措施奠定基础。

b.风险评估与报告企业通过对风险的评估,订立风险评估报告,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对于不同风险难度的评估。

三、制度掌控1.风险掌控方法a.建立基础风险掌控企业通过建立基础风险掌控工具,订立完整风险掌控机制,确保企业系统风险掌控的全面性、合理性、适时性。

b.订立风险掌控方案企业依据风险来源的不同,订立不同的风险掌控方案,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实现风险的掌控和管理,以防止风险引发经济损失。

c.推动风险掌控专业化和技术化为实现风险掌控的高效运作,企业在风险掌控中应借助先进的管理工具、技术手段,以推动风险掌控专业化和技术化。

2.风险掌控原则a.先防范为主企业要首先从基础上防备或避开风险的发生,这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基本原则。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篇一: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1、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是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与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公司内部风险评价标准,考核、验收并指导风险评价、控制效果。

第四条负责组织本部门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建立、更新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档案,负责本部门风险的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第四条各级岗位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工作。

第三章管理内容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活动的实施步骤(一)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二)收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三)全员以岗位为单位对作业活动进行分解。

(四)以岗位为单位收集整理辨识危害因素、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讨论签字后,提交本部门评价组织。

(五)评价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六)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评价组织成员必须实施现场检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

(七)评价组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评价等级。

(八)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根据管理等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与管理。

第六条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一)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二)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三)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第七条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一)工程技术的措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二)管理措施。

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三)教育措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四)个人防护措施,根据岗位职业卫生需要配备的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5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5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____》____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

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办法将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一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高于____分的(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2.二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160≦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3.三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70≦分数值<160)风险;4.四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低于____分的(分数值<70)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十条各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任组长,支部书记、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任副组长,工程、技术、船机、安全等部门管理人员和现场负责人为组员。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的建立1.明确组织目标和风险管理策略:首先,组织应明确自身的目标,并确定适应该目标的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目标可能是提高组织的市场份额或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后,组织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便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好准备。

2.建立风险评估流程:组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流程,包括收集风险信息、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确定风险优先级、制定应对措施等环节。

这一流程需要明确相关的负责人和审批程序,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制定风险评估指标和模型:组织应根据自身的业务和特点,制定适用的风险评估指标和模型。

例如,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指标来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以及计算风险的预期损失。

这些指标和模型应能够提供相关的风险信息,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4.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应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也应通过内部宣传和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

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在评估风险后,组织应根据风险的优先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风险转移、风险减少、风险避免等措施,以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2.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组织需要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用于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

这包括定期对风险进行监测和分析,设置适当的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以及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建立风险应急预案:组织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

这些预案应明确应对不同风险事件的策略和步骤,包括资源调配、危机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以便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4.定期评估和改进:组织应定期评估和改进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制度。

这包括对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保证制度的持续有效性和适用性。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识别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以确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3.内容3.1评价组织及职责(1)本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组长为本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办主任,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办成员。

(2)职责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

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

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2风险管理(1)危害识别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①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④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时还应考虑: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②直接与间接危险;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2)人的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别: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全面、系统地识别公司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并在科学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创造最佳的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涉及范围应覆盖公司所有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活动。

具体包括:2.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2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2.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2.4原辅材料、半成品、产品的运输、存放和装卸过程;2.5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等。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最终决策和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的审批,并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支持。

3.2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和不可接受风险控制策划方案的审核。

3.3安全科负责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的具体组织、协调、监督;负责组织不可接受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策划和制定。

3.4各部门负责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并将结果汇总以书面形式报安全科;负责所属范围内的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4 工作要求4.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4.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2.1危险源识别范围:公司区域内所有部门和作业场所,涉及厂区地理位置、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建筑物、材料、员工、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

4.2.2危险源识别方法:4.2.2.1区域划分:按生产部门确定出企业基本的危险源识别单元。

4.2.2.2确定基本的识别单元:危险源识别采用“工序/设备/人员分析法”的方法,以部门或工序过程为主线,将其工序分解成若干个小单元。

4.2.2.3辨识内容:采取现场调查或参照安全性评价检查表中所列项目逐项检查的方法,分别辨识出各工序区域内的设备设施、人员、工艺、材料、能源、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各种类型的危险源。

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旨在对组织内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以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本文在不使用分段语句的前提下,将从风险隐患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风险隐患识别1. 组织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隐患识别机制,明确风险隐患识别的目标和方法。

2. 风险隐患识别应覆盖组织内各个环节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设施设备、作业流程、化学品使用等。

3. 组织应定期开展风险隐患识别的活动,可以采用专家评估、员工反馈、巡检等方式进行。

4. 风险隐患识别的结果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并上报,以便后续的评价和控制工作。

三、风险隐患评价1. 组织应建立科学的风险隐患评价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风险隐患评价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暴露时间等。

3. 评价的结果应当根据风险的级别进行分类,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优先级。

4. 风险隐患评价应定期进行,以使得评价的结果能够及时反映风险的变化和演化。

四、风险隐患控制1. 风险隐患控制是对已识别和评价的风险隐患进行干预和管理的过程。

2. 组织应根据风险隐患的评价结果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计划,并确保其能够全面、有效地控制风险。

3. 风险隐患控制应从源头上进行,包括合理规划和设计、改善设施设备、优化作业流程等。

4. 控制措施的执行和效果应当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五、风险隐患管理1. 风险隐患管理是对整个风险隐患识别、评价和控制过程的综合管理。

2. 组织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隐患管理制度和体系,明确各个环节和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3. 风险隐患管理应包括计划、组织、控制、沟通、监督等能力和要素。

4. 风险隐患管理的效果和持续改进应得到组织领导和管理者的关注和支持。

六、结论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风险隐患的全面识别、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可以确保组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建立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简单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供参考。

一、风险评估
1.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覆盖企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2. 针对不同领域和环节,确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和应对措施。

3. 评估结果应当详细记录,及时更新,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

二、风险控制措施
1. 根据风险评估指标,对重大风险开展专项控制。

2. 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防止人为因素引发风险。

3. 安装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4. 审核有关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预案,以确保协作配合效果。

5. 制定奖惩制度,明确责任,并实施精细化监管,以保证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三、责任制度
1. 企业领导层要明确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并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

2. 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对企业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

3. 相关职能部门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控制职责,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

以上是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

同时,制度的有效性需要在日常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等。

3职责____公司行政总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3.2安全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低风险即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____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要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5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参与评价。

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3.6非本公司施工单位到公司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由施工单位为主、公司为辅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

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

4管理程序4.1风险的分级管理4.1.1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风险评价准则》进行分级。

4.1.2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4.1.3作业风险。

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部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全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该部门专(兼)职安全员终审批准。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3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3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时,建立完善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引言为了确保组织的稳定运营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辨识、评估和管控安全风险的程序和职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涉及安全风险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

三、定义安全风险:指在组织运营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或条件。

辨识:指确定和识别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的过程。

评估:指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管控: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以最小化或消除安全风险的过程。

分级:指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性和发生概率,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以便优先处理。

四、安全风险辨识1. 建立辨识安全风险的机制,包括内部员工反馈、内外部安全监测报告等渠道。

2. 针对组织内各个部门和活动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辨识,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风险。

3. 制定辨识风险的流程和方法,明确职责和权限。

五、安全风险评估1. 定义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包括风险值计算模型、评估指标等。

2. 根据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3. 制定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要求,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级别,如高、中、低级别。

2. 高级别安全风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消除,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中级别安全风险:建立控制措施和预警机制,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 低级别安全风险:建立预防和日常管理机制,持续监测和改进。

七、责任和义务1. 组织领导:负责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
本制度已经XX演艺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小组讨论通过,总经理批准,自批准之日起生效,请各部门/人员遵照执行。

文件编号:HXP020
管理部门:安全监督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分发号:
XX演艺有限公司
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充分识别危险源,合理评价风险,判定不可接受风险并制定控制计划,并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内的各项业务活动。

2定义
可接受风险:根据公司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公司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5.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5.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每年更新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