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大型文化活动经济影响分析方法的文献综述
大型文化活动经济影响分析方法的文献综述发布时间:2021-06-29T11:05:08.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江榕[导读] 摘要:论文对来自学术界和咨询界的大型文化活动影响测评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重点是介绍影响测评所针对的类型以及使用的方法。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摘要:论文对来自学术界和咨询界的大型文化活动影响测评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重点是介绍影响测评所针对的类型以及使用的方法。
此篇综述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和我国与当前国际学界的研究差距。
关键词:大型文化活动,影响分析,影响测评,研究综述一、大型文化活动的影响分析随着各类大型文化活动举办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活动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赞助商、政府管理人员的关注。
各种评估和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大型活动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各方面都具有各种潜在影响。
此外,这些影响不一定总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或者对某一方面(如经济)有积极影响,而对另一方面(如环境或文化)有消极影响。
许多研究活动和节庆影响的文献都建立在旅游领域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其中国外学者Getz(1997)1、Ritchie(1984)2和Hall (1992)3是最常被引用的作者。
然而,这些研究并不是专门为衡量文化活动的影响而设计的,而且他们的方法大多适用于体育活动。
因此,本篇综述针对现有的专门测量大型文化活动和艺术节事影响的文献。
本文并不关注这些研究的结果,而是讨论先前文献所研究的影响类型和所使用的方法。
因此,本文未总结探讨概念性的研究,除非它们包含了关于如何衡量影响的讨论或例子。
本综述旨在对研究范围以及研究主题和方法的偏好进行总体概述。
由于国内对文化活动影响分析的论文过少,所以论文主要关注的是在西方国家进行的研究。
二、主要文化活动和节事英美对文化活动影响的研究成功主要是作为文化活动产生经济价值的证据,呈现给活动主办方、出资方。
这些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分析参观者支出数据,以确定活动对当地或区域经济的直接、间接和诱导性效应。
节事活动文献综述
节事活动文献综述一、研究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大学学生在卸下了身上繁重的课业之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支配自己的校园生活。
此外大学生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群体。
这使得如今校园节日的形式与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校园节日作为校园文化的缩影,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
塑造更加浓厚学校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等。
二、相关选题回顾。
根据目前查找到的资料可以发现,校园节日虽然是一个存在已久的校园文化现象,但是专门针对校园节日的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
(一)关于“校园节日”的定义。
1.xx在论文《谈校园节日文化活动》中将校园节日定义为:“校园节日文化活动就是指节日期间,大学生在校园领域内开展的特定主题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凭借的校园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所反映的校园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
”2.xx和xx《论校园节日文化与大学生德育》一文,将“校园节日文化”定义为:“在较重大的节日期间,有学校组织,以大学生为主体,围绕特定节日主题而展开的系列文化活动以及通过活动方式反映出来的校园价值观,师生的精神风貌等。
”3.在xx的《校园节日文化活动对高中生德育工作的作用》中将“校园节日文化”概括为:“校园节日文化指学校以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其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学生参与的文化体育、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二)校园节日的分类。
在xx和xx的文章中将校园节日大致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是由国际组织和国家设置的节日。
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和植树节等。
第二类是传统的民族节日,如汉族的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等。
第三类是各具特色的校设节日,如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和文化周等。
[1]并且认为第三种文化节日最受校方重视,是校园节日文化的主流。
(三)校园节日文化的特殊性。
xx指出校园节日与一般节日文化活动有共同特征,并将这共性的特征概括为四点:一是认同性,二是群众性,三是时间性,四是节日文化活动的独特性及复合性。
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的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四、引导对策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丧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 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讲座等方式,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 心理问题,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避免受到“丧文化”的负面影响。
2、引导正确价值观
高校应该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会 实践等方式,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避免受到“丧文化”消极价值观的影响。
2、行为影响
“丧文化”不仅会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还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 响。一些青年大学生可能会因为受到“丧文化”的影响而变得消极怠惰、缺乏进 取心,甚至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例如,一些学生会因为受到“丧文化”的 影响而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业受到影响;一些学生会因为受到“丧文化”的 影响而产生消极的就业观念,导致就业困难。
总之,“丧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未来研究需 要进一步探讨“丧文化”的本质特征、传播规律和对年轻人心理、价值观的影响, 同时从不同学科领域综合研究“丧文化”现象,提出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对策,帮 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当代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青年“丧文化”。这种文 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年轻人对于生活失去信心,感到疲惫和无助,追求一种消极、 懒散的生活态度。本次演示将探讨青年“丧文化”的背后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它 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
二、传播途径
1、网络社交平台
网络社交平台是“丧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抖音等平台上,经 常可以看到一些带有“丧文化”元素的文章、图片、视频等。这些内容通过分享、 转发等方式迅速传播,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关于“黄河文化内涵”文献综述
286CULTURE 区域治理作者简介:胡屏华,生于1996年,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黄河文化内涵”文献综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胡屏华摘要:黄河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且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一直都是学界不断研究的主题。
该文主要收集整理了近30年有关“黄河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按照黄河文化的传统内涵、时代价值和黄河文化的传播将所收集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并在最后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特点。
关键词:黄河文化;传统内涵;时代价值;传播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4-0286-0002千百年来,黄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逐步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并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通过关键词“黄河文化内涵”在知网上面搜索,笔者得出1990年-2020年有关黄河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分别为55、10以及5篇。
从发表年限趋势图可以看出,学者们对黄河文化内涵的研究从未止步,可见黄河文化内涵的影响之深远。
这些研究成果中,大多是对黄河文化传统内涵、时代价值以及黄河文化的传播的研究,因此该文从上述三方面进行归纳和梳理。
一、黄河文化传统内涵的研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拥有“根”的地位和“魂”的作用。
(一)黄河文化欲了解黄河文化,要先知晓“文化”的概念。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也存在差异。
杨国斌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提出广谱哲学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的一定价值取向的对象化。
不难看出,这个概念不仅适合于物态文化,也适合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
[1]解德辉从《说苑·指武》中的“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得到启示,认为广义的文化即人化,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注于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
综评学生版国家公祭日主题团日活动
【主题】综评学生版国家公祭日主题团日活动【内容】一、活动背景1.1 国家公祭日的重要性和意义1.2 学生团日活动的开展情况二、活动主题和组织2.1 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意义2.2 活动组织与策划情况三、活动内容和形式3.1 主题演讲与讲座3.2 墓地祭拜与观影交流3.3 纪念活动的思想引领四、活动效果评价与建议4.1 活动效果的评估与反馈4.2 同学们对活动的体验及其启发4.3 对未来活动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五、文献综述和社会参与评价5.1 学生版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历史渊源5.2 社会组织和宣传参与情况【正文】一、活动背景1.1 国家公祭日的重要性和意义国家公祭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悼念国家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灾难和惨痛的历史事件而设立的一个节日。
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悼念历史的悲剧,缅怀先烈,警示后人,珍爱和平。
1.2 学生团日活动的开展情况随着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学生团体和学校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的国家公祭日主题团日活动,旨在通过纪念活动激发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主题和组织2.1 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意义今年学生版国家公祭日主题团日活动的主题为“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这一主题旨在通过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珍爱和平,坚定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引导他们立足本职、勇担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繁荣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2.2 活动组织与策划情况学校组织了一支由老师和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活动策划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和策划活动。
经过多次研讨和讨论,确定了主题和具体的活动方案,同时对资源、人员和场地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3.1 主题演讲与讲座活动在当天上午召开主题演讲和讲座。
活动安排了历史老师和校友进行悼念先烈、珍爱和平的主题演讲,同时邀请了资深的研究者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解读。
3.2 墓地祭拜与观影交流下午,学生和老师们前往附近的烈士陵园进行祭拜活动,表达对先烈的敬意和追思之情。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前言: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大学教育的支撑。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部分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髓和灵魂,在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在增强院校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及形成办学特色中,在培育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发挥创造力,从而实现院校发展战略目标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为先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大学校园文化,它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所以,本次研究,从实地调查资料入手,来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一些建议。
二、主体:(一)关于校园文化的渊源: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称学校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 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王林的《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内涵》中提到“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沃勒1932 年提出的。
他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年青人体现出来的;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教师代表成人文化。
两者常常发生冲突。
到了20 世纪50 年代,研究校园文化的人逐渐增多,因此看出每一所学校都有一种娱乐亚文化,它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作用。
我国自1985 年以后也有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对“校园文化”予以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文献综述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文献综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是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和实施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1.1 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观基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应该以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如仁爱、诚信、孝道等。
这些价值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育活动的设计,可以使青少年在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2 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基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
同时,还要引导青少年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智慧,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2.1 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要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设计者应该在活动中设计多个环节,通过讲座、展览、手工制作等方式,全面展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2 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应该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其中,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体验,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者可以组织传统文化表演、传统手工制作等活动,让青少年亲手制作、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2.3 引入现代元素和科技手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应该引入现代元素和科技手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设计者可以运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的实施效果3.1 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中学生传统文化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中学生传统文化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中学生传统文化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对于中学生而言,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是培养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1. 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育内容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经典诵读、传统节日等方面。
其次,教育方式相对陈旧,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最后,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和认同感。
3. 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改进措施。
首先,应丰富教育内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其次,应创新教育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最后,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论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文献综述发现,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改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教育方式的创新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改进提供更多思路和借鉴。
班级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文献综述摘要:班集体是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体。
大学班集体能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具有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班级文化建设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干部队伍建设、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良好班风的营造上下功夫,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文献综述1、班级文化的概念、内容与作用所谓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接受与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活动准则以及其他可以教育、规范、激励同学的一套价值与制度体系。
也包括反映、表达、折射、维护这些价值观念的物质环境与设施等。
大学班级文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主要是指班级宗旨、班级精神、班级品格等。
二是制度层面,主要是针对班级成员行为的规范与制度。
三是物质层面,主要指可以反映、表现班级思想与价值观念的物质手段。
构建大学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帮助大学生积极思考人生问题。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是对人、事、物的看法。
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文化教育有效避免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教,促使学生带着班级文化价值观念去思考身边之事,在思考过程中然学会成长。
其次,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学习的水平。
最后,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班级文化建设的现有主要问题余卉皮将繁在《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中指出,班级制度简单化、班级目标缺失化、班委分工模糊化是现在大多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没能给予足够重视,班主任监督指导不足等也是导致大学班级建设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3、班级文化中应注意的几种关系3.1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其产生和运行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外部文化便是校园文化。
因此,要创建独特的班级文化,不能不把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对班级文化的影响进行仔细考虑。
中学语文文献综述
中学语文文献综述一、引言中学语文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学方法和教材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二、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综合素质教育的融入中学语文课程应积极融入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关怀、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3.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1.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呈现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教育法情感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感受文本情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研究成果1.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拓展中学语文教材改革注重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阅读素养的培养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通过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写作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材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五、结论通过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趋势、教学方法和教材改革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育正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综合素质教育融入、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方向发展。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文献综述
选 择地 吸收 ,从 而 形成 自己特 有 的文 化体 系 。 f 6 I 5 大 学 校 园文 化 走 在 社 会 文 化 的前 列 ,相 对 于其 . 它 的 社 群 文 化 来 说 , 具 有 一 定 的 超 前 性 。 这 一 特 征 是
基 于 以 下 两 个 原 因 而 形 成 的 : 一 方 面 , 由 于 校 园 文 化
也 有 学 者 认 为 大 学 校 园 文 化 是 一 种 根 植 于 民 族 文 化 和 城 市 文 化 , 超 前 于 大 众 文 化 的 、 相 对 独 立 的 、 以 精英 分子 为 主体 的 文化 形态 。 f 2 1 二 、 大 学 校 园 文 化 的 特 征 1 大 学 校 园 文 化 是 高 层 次 的 文 化 。 校 园 文 化 的 主 . 体 是 学 生 、 教 师 和 职 工 ,知 识 分 子 占 多 数 。 知 识 分 子 的 文 化 素 养 相 对 于 其 他 阶 层 的 人 而 言 要 高 ; 即 便 是 大
三 、 大 学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1 当 代 高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面 临 各 种 文 化 的 激 烈 冲 .
■
约 、社 团 章程 等 等 。校 园精 神 文 化 包 括 校 训 、校 风 、 教 风 、学风 和 各部 门的工 作作 风 等 等 。 …
个 较 小 的 地 域 圈 内 , 彼 此 接 触 频 繁 、 耳 濡 目 染 , 文 2 校 园 文 化 具 有 独 立 性 。 校 园 文 化 的 独 立 性 不 仅 .
化素 养也 潜 移默 化 地得 到 了提 高 。
式 ,以及 由大学生 参 与创 办 的报 刊 、讲 座 、社 团 、沙 龙 及 其他文化 设施 为表征 的精 神环境 、文 化氛 围。 有 学 者 认 为 :社 会 大 文 化 就 其 表 现 的 内容 来 看 ,
【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000字】
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关于礼仪教育的理论,在国外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末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到50年代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再到70年代艾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都为礼仪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较著名的礼仪教育著作有让·塞尔(法)的《西方礼节与习俗》,卡耐基(美)的《成功之路丛书》,埃儿西·伯奇·唐纳德(英)的《现代西方礼仪》等等。
关于礼仪教育的实践,虽然国外学校教育的方式各异,但起步较早,且礼仪教育都居于重要地位,如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讲礼貌运动”,学校以“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开展礼仪教育;日本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就注重礼仪规范,镰仓时代(1192-1333年)制定小笠原流礼法,1880年在各小学开设礼法课,传统礼法教育得到推进,1941年文部省制定出版的《礼法要项》,当代日本学校通过设立友爱课、垃圾课、特别活动课、安全课等多门课程以实现“全方位德育”;法国以“公民道德教育”课为主,其他各科为辅;美国有开设专门的德育课,也注重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韩国学校的礼仪教育从1973年开始,学校开设“道德课”的同时设有礼仪课,配备专门的礼仪教室,教授孩子如何倒茶、敬茶以及待人接物和餐桌礼仪等。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针对礼仪教育的研究,集中体现在礼仪教育的概念、功能、内容、学段以及实施的问题和策略方面。
从礼仪教育的概念、功能研究来看,礼仪教育的概念虽未形成统一共识,但其概念与道德密不可分,通常列为德育工作范畴;针对礼仪教育的功能,也突出体现为其德育功能。
如邓剑华提到礼仪教育具有引德、显德、保德功能;林丽楠将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德育方式;张莉认为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概念上,礼仪教育与国学教育易混淆,从概念来看,广义的“国学”,指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国学教育更强调优秀的经典文化教育,而礼仪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礼仪,也包括现代礼仪,同时既涉及本国的礼仪,也涉及国外的礼仪。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篇一:教育类文献综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现状随着教育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可以在学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学校承担教学任务。
本文综述了当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定义和分类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参与学校和课堂中的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积极的教育伙伴,与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按主体可分为学校参与、家庭参与和社区参与,按参与方式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如学校委员会、家庭作业辅导、家长会等。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作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学术成就、学校出勤和纪律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
它还可以帮助学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
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障碍尽管家长在学校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数量及质量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一些障碍包括缺乏资源、对家长参与的认识缺乏,以及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等。
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成功指南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方面,还有一些成功指南可以被采用。
这些包括鼓励家长参与、提供足够的资源、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为家长提供关于奖学金和职业发展的信息等。
结论:在本文中,我们综述了当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定义、分类、作用、障碍和成功指南。
近年来,随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受到重视,人们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将不断深入。
我们相信,未来随着家长、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数量都将得到提高,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
篇二:教育类文献综述——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不断追求,学生自主学习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文献综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文献综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多年来在思政课中受到了高度重视。
然而,大量文献显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些课堂采用的是简单的概念讲义、无深入思维和有效互动,缺乏实践课程设计,而且有着深沉的文化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学校里的思政课充斥着大量的讲义,这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高等教育思想主流,在思政课中大力弘扬,具有鲜明的思想色彩,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它们了解中国优秀文化,激发他们有效的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思想推理能力。
文化的融入也会促进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能够通过个人思考发掘对国家和民族的真谛。
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应用,在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有了显著的不同。
首先,要紧扣当代社会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把优秀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的内容,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认识和道德处事。
此外,在课程设计上,还应注重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探索、学习和实践中学习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化,实践优秀文化的能力。
同时,应扩大实验研究的范畴,进行有关中国优秀文化的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活动,在实践中完善认识,增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无价的精神财富,是学生思想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融入思政课的内容,可以加深学生的文化观念,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时代、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实现高效的思想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综上所述,在中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教育类文献综述。
引言。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学者们也对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旨在对教育类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使人们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的进步。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古代教育以传统的师徒制为主,注重传统文化和礼仪教育;近代教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现代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的理论。
教育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重视刺激和反应;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知结构的建立;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建构知识来实现学习。
四、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教学法、现代教学法和创新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现代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创新教学法则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五、教育的评价。
教育的评价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定量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六、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跨学科教育的兴起和全球化教育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个性化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跨学科教育将会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全球化教育将会强调国际化和多元化。
《剪纸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实践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剪纸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实践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一、引言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一)剪纸艺术相关研究 (1)(二)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和价值的研究 (2)(三)剪纸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的研究 (2)三、结论 (3)参考文献 (3)一、引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他对文创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印象,本研究以中国民间剪纸在具体艺术领域的表现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和文创设计的研究,总结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和传承关系,主要表现在题材、造型、创作思维等方面,这为中国剪纸艺术介入文创设计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剪纸艺术相关研究作者通过理论著作、电子图书馆等方式进行剪纸艺术相关的研究,通过搜索找到不同类型的剪纸艺术文章上千篇。
作者仔细阅读、组织并选择了合适的部分进行研究。
目前剪纸艺术的研究现状总结如下:张欣在《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比较研究》中对不同地区传统剪纸的技术特点和剪裁方式进行了详细概述,然后将剪裁方式分为剪裁、几何折叠、和对称覆盖。
规则分为三个部分。
同时,他对当前传统剪纸的趋势和问题以及现代剪纸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考察。
赵晶在《剪剪纸艺术在时事新闻中的应用研究》,阐述了剪纸艺术的特点,其特点概括为三个主要特点:流行而充满活力的审美展览、艺术多样性和深厚的底蕴。
在与剪纸艺术相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员从地域差异、时代变化等方面对剪纸艺术的分类和特点进行了必要的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剪纸工艺具有审美、传承和风格多样的特点。
(二)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和价值的研究基于将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专家们进行了以下研究:王红艳(2018.7)在《大班幼儿创意剪纸兴趣与技能的培养》一文中探讨了剪纸对孩子探索和创造欲望的作用;耿敏在(2019)《幼儿剪纸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中指出,剪纸对儿童的身体发育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审美力。
融经典文化精髓,筑多元教学舞台——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融经典文化精髓,筑多元教学舞台——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中华经典文化精髓,并为其构筑多元化的教学舞台。
通过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教学策略,如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和拓展教学资源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文化传承引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零散、方法单一、缺乏实践体验等。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
一、挖掘文化内涵,提炼精神实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古诗词、寓言故事、传统节日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元素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静夜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揠苗助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除了深入挖掘古诗词、寓言故事、传统节日等文化元素的内涵外,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炼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1.强调人文精神: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仁爱、诚信、礼义、忠孝等。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弘扬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等。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民族英雄、民族节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文献综述的范文3篇
文献综述的范文第一篇: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化中的男女角色定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角色的定位往往是不同的。
男性通常被赋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权力,而女性则被视为弱者和次要的角色。
这种立场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得到了表现,其中《红楼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本文将通过对该小说中男女角色的分析,以探讨中国文化中男女定位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从男性角色来看,《红楼梦》中的男性大多具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权力。
作为贾家的继承人,贾宝玉一直是家族中的重要人物。
同时,他也在社交场合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贾母也是高贵而有势力的女性,可以为自己的孙子占据更多的资源。
另外,父亲和兄长通常也处于更高的地位,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利去保护自己的家族。
然而,从女性角色来看,《红楼梦》中的女性往往受到限制和压迫。
贾母虽然有权力,但她的地位还是比不上她的丈夫或儿子。
林黛玉虽是贾家中的贵族,但她在家族中的地位仍然不如贾宝玉和其他男性成员。
她甚至被迫接受了一个不喜欢的婚姻,成为和黄氏三女儿的侍女。
另一位女主角薛宝钗则因为家族背景而成为贾家中的亲戚,她的人际关系也比不上林黛玉和贾母。
这种男女角色定位的差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角色的不同定位。
在中国,男性往往被视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和社会的中心,而女性则被视为母亲、妻子和女儿等辅助角色。
这种观念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有所改变,但仍然存留着。
其次,从女性角色来看,《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尽管她们的权力和地位往往被限制在家庭范围内,但她们仍然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林黛玉不仅是一位美女,她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而妙玉则有着高超的女红技艺,可以用她的双手为自己的朋友们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
这表明,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女性角色的定位固然比男性角色较低,但她们仍然在某些方面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自由和权力。
由于家庭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角色在婚姻和家庭传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文献综述高校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十几年来,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加,并继续呈增长趋势。
笔者总结近十年的相关文献,梳理了国内教育界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就建设问题和对策展开叙述。
标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随着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而演进,是高校师生员工的课外文化活动、学校长期形成并被全体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及这种精神所需的文化环境的总和。
具有崇尚科学与追求卓越、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以人为本与张扬个性、开放性与多元性的特点。
笔者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题名进行跨库检索,阅读参考了国内2003年至2013年的相关优秀文献,以此梳理国内教育界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有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建设观念不全面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观念上存在种种偏颇,尚不全面。
王德斌[1]等人指出,一些高校较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许多高校重视外在的、收效快的形象建设,但对隐性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
另外,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功利化倾向,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功利、实用倾向明显,过分讲求利益目标。
刘德才[2]总结到,我们当前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全面,校园文化建设观念上存在误区。
2.建设结构不完整荣慧等人[3][4]认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认识不到位,主体结构不全,存在建设组织结构不完整的问题。
校园文化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校所有的成员和组织(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但目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上,教师和其他人员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不明显。
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学生为主体、管理机构和教师为主导的模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而教师大多忙于科研教学等活动,很少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3.建设功能不突显康胜、刘德才[4][2]指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受到局限,正逐渐弱化。
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路径的文献综述
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路径的文献综述摘要:一、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背景和意义1.茶文化简介2.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重要性3.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意义二、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现状1.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茶文化元素的体现2.幼儿园茶文化教育的现状3.目前存在的问题三、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路径1.创设茶文化环境2.开展茶文化主题活动3.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中4.教师和家长的角色四、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策略1.加强茶文化教育培训2.创新茶文化教育方式3.建立茶文化教育评价体系五、结论正文: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路径的文献综述一、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背景和意义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有助于幼儿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
同时,茶文化教育还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社交能力等作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现状目前,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茶文化元素,如茶艺表演、茶叶制作等。
但是,茶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普及程度还较低,且教育内容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
同时,幼儿园茶文化教育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师和家长对茶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等。
三、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路径为了更好地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创设茶文化环境:在幼儿园内设立茶室、茶艺展示区等,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茶文化的氛围。
2.开展茶文化主题活动:通过组织茶艺表演、茶叶制作、茶道体验等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茶文化。
3.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将茶文化教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等各个环节,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接受茶文化教育。
4.教师和家长的角色: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茶文化教育的重要引导者,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茶文化知识和教育能力,同时要关注幼儿在茶文化教育中的表现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孙政庭学生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于对校园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的研究,学生文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活动,一般不包括学科类的教学活动。
它与校园文化的概念和活动的概念紧密相关。
是应用文化活动的教育意义在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为学生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措施。
对于学生文化活动这一领域的文献检索工作是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分三部分开展的。
即以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教育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开展文献检索,试图通过三方面的文献积累和研究,对于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我也发现,针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不是很多,有的是从德育角度论述,也有的是从社团活动或者主题教育活动方面展开,对于学校整体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并不多。
针对学生文化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散见于一些杂志短文或专题活动的论述中,也没有能检索到比较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对校园文化理论的文献研究在校园文化的相关文献中研究得之,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开始已久,但主要集中在国外的理论学者中,国内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
有很多的理论研究是晚于现象产生的,校园文化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然而相关的研究却没有展开。
由此可见我国的理论研究已经滞后于校园文化这一现象的产生。
1986年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率先召开的“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成为校园文化理论兴起的标志的,大家也普遍把从1986年到1989年这段时间作为校园文化的发起阶段。
1986年,沈辉发表了第一篇讨论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浅析》,随后又发表了《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从而引起了有关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兴趣。
在当时的研究中大家对于校园文化的概念莫衷一是,在当时有蒋宏、李强做的统计仅仅关于校园文化概念的诠释就包括至少6种主要的观点1。
第一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一个复合体,这种观点是对泰勒的文化概念的沿袭和扩展;第二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指大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大学生在校园开展的一切有组织的或自发的行为活动;第三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包括“显性课程”和“潜性课程”两个部分。
第四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具有大学生共性的所依托的精神文化、文化特点、行为方式。
第五种观点即认为校园文化主要指开展与院校从事专业性质的,但又需要补充的各种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等活动即第二或第三课堂,旨在开拓眼界丰富生活。
第六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又超前于全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的相对独立的“精英文化”。
而这些观点的研究起源和基础又都是以大学为标本展开的,对于中学的校园文化研究起步更晚,研究成果也不多。
近几年来我国的中学校园文化艰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学校园文化在新世纪教育的过程中地位没有得到普遍承认,从目前公开发表的论文来看,更多的是关注高校的校园文化的。
通过中知网几个主要数据库的检索,从1994年开始关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章只有寥寥一百五十篇,而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文章则有一万多篇,对于中学校园文化研究的忽略由此可见一斑。
1蒋宏、李强,校园文化再探[J],当代青年研究,1989年6月,43页华中师范大学陈哲老师2001年所写《我国校园文化理论发展十五年历程》详细阐述了自1986年到2001年我国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历程,她将之分为三个阶段,即1986到1989年的校园文化理论的发起阶段,1990年到1994年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从1995年至今称之为校园文化理论的形成时期。
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育学校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紧密结合的新局面”这个文件的出台给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力的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展开。
由此开始,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成长之间也越来越紧密,更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如冒英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学思考》就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校园文化,而陈仕楷的《建设校园文化,优化德育环境》则是从德育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以及按照德育目标构建校园文化的思想。
目前,对于校园文化机构的认识已经统一到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三个方面。
对于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则更加细分,比如从内容上将校园文化划分为政治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
这种多形态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性,以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实践为主题的学生文化活动在校园里蓬勃开展起来。
随着对校园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一些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校园文化的研究队伍中来,并且从一些更细小的分支着手。
如杨明军、马萍老师撰写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带头人的培养》,刘俊、陶风华老师的《对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思考》等文章开始重视学校在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对于学生文化活动的开展。
张劲老师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吴洪鸣、张富文老师的《浅谈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效能》等文章已经涉及到学生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观点。
《浅谈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效能》一文中谈到“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政治环境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
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和作用,集中体现在它能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人才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所以,我们应当把校园文化活动有机地纳入高素质跨世纪人才培养的总渠道。
”2二、关于对活动理论的文献研究由于活动概念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对活动范畴的界定还是一个人言人殊的问题。
活动领域本身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使得人们可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界定。
本世纪对活动问题的研究最为轰轰烈烈且成果丰富的首推心理学的研究。
在西方,早在30年代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得出了“活动尤其是协作活动是儿童思维和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结论”。
3在历代心理学家的不断研究下,活动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得到了世人广泛的认同。
到70年代后期,“活动观点是研究人的个性、意识和发展规律性的基本观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4除了心理学领域之外,活动概念在哲学、社会学等方面都有成果显著的研究。
相比之下,在教育领域对于活动问题的研究则显得数量少且不够深入。
虽然有些学者对教育的活动基础,对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作过有益的开创性的研究,但总的来说,2 吴洪鸣、张富问,浅滩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效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21页3 皮亚杰著,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4 [苏]T.A.涅日诺娃整理,苏联当今的活动观点,载《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第3期并未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把活动抬至决定教育学生死存亡的高度,然而,在许多教育学著作中,通常把活动只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甚或不甚重要的方式,事实上降低了活动本身的理论品位。
而活动在教育理论中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装饰”地位,对活动之引入教育领域的“犹抱瑟琶半遮面”的羞羞答答的态度则反映了人们对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漠视。
5学校文化活动中对于活动的概念界定,如果从学生活动所具备的道德教育作用来看,可以理解为“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
具体说,就是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有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的兴趣和道德需要为基础的,以促进个体道德的整个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现实和社会交往活动。
”6首先,这里的活动指主体的自由活动,体现了活动的能动性这一属人的特征。
其次,活动是指个体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而不是指内部思维的、意识的活动。
再次,活动是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它体现了活动和社会本质特征。
最后,这里的活动是指以促进个体道德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活动。
1916年杜威发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他在对教育作出解释的同时十分重视儿童这一环节,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他指出爱好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具有强大的潜在动力,教育必须尊重和利用这种动力。
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这两点之间形成教育过程。
杜威的杰出之处是把活动引入了教育领域,但是其致命的缺点在于把外部活动泛化、绝对化。
单纯的外部活动是不能作为智育的系统和主导的方法,但是它却是开展智育和德育的最有效补充手段。
5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一九九九年第六期70页6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一九九九年第六期71页在目前的研究中有的学者提出把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主导课程,要求把活动作为正式的学校课程来开设,应该有与其他学科相应的系统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课程设计和实施原则。
自活动课程提出以来,有关德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开始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关注。
“寓德育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在具体活动中渗透德育”等提法开始见诸报刊。
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亦尝试各种形式的活动型德育。
在此基础上人们进一步提出“活动性德育”或“学校德育活动”。
活动与德育的关联是基于这样一种德育理念,即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中获得的,从“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到“活动性德育”再到“德育活动课程”,其间在理论上经历了一个由直观的感性认识到深入的理性认识过程。
德育主题活动课的提出,与传统的学校德育灌输模式所带来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系统道德知识学习、行为规范训练、教育者人格示范和现实生活中典型引导、集体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奖惩措施等。
这对于培养学生在某一静态时空条件下的良好品德有一定作用。
但是,从德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活动理论的角度来看,它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
因此,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对于德育更有它独到的价值。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的齐欣在《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中提出,德育活动课是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发生内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