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中医康复技术是一门基于中医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康复学科,以中医药为依托,通过运用中医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和重建,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中医康复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学科设置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等。

2.康复学理论:包括康复学基础、康复评估、康复训练等。

3.中医康复技术:包括中医推拿、针灸、中药理疗等。

4.康复医学相关学科:包括康复心理学、康复工程学、康复护理学等。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运用中医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备以下素质:1.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2.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康复患者的问题;3.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与患者和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4.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能够在康复领域进行持续的职业发展。

四、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1)基础理论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药物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

(2)专业技术课程:中医康复技术、中医推拿、针灸、中药理疗等。

(3)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临床实习、康复评估和康复训练实习等。

2.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设置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1)临床实习:在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习,通过实际的康复治疗案例,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的实际应用。

(2)康复评估实习:学生将学习康复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康复评估工作,为康复治疗提供准确的评估结果。

(3)康复训练实习:学生将学习康复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康复训练工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重建。

3.学科建设与教师队伍为了确保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培养质量,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中医康复技术相关学科的建设,增加相关的学科研究和教学资源;(2)增加具有中医康复技术背景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一、课程体系建设1.建立全面覆盖的课程设置,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康复治疗技术理论、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课程。

2.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增加实验室实验、临床实践、康复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添加康复治疗相关课程,如人体解剖学、康复理论与评估、康复辅具制作与适配等,培养学生全面的康复治疗技术能力。

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1.建立与医院、康复中心等相关机构合作,开展实践实训,提供真实的康复治疗操作环境。

2.设立专门的康复治疗实验室,配备康复治疗设备,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场所。

3.拓宽实践实训基地资源,与各地康复机构合作,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康复患者,提高应对多样化病情的能力。

三、教师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教学交流,增强教师的康复治疗技术能力。

2.鼓励教师深入实践,参与康复治疗工作,提高实践经验和临床能力。

3.建立专业导师制度,每位学生指定一名导师进行日常指导和实习指导,提供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和辅导。

四、实施职业资格认证1.引入康复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鼓励学生在学业阶段就开始备考相关职业资格。

2.支持学生参加康复治疗师国家考试,为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提供指导和支持。

3.建立与康复行业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促进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

五、开展科研与学术交流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

2.组织学术交流活动,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和讲座,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3.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比赛,展示研究成果和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建立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和开展科研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1.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有效的康复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

2.具备丰富的康复治疗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康复治疗工作。

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形成有效的工作团队。

4.具备学习和研究能力,能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推动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设置1.康复学理论:介绍康复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培养学生对康复学的整体认识。

2.康复评估与治疗技术:介绍康复评估和治疗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康复治疗的核心技术。

3.康复辅具与康复设备使用:介绍康复辅具和康复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与适应不同的康复设备。

4.康复心理学:介绍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康复心理辅导能力。

5.康复护理学:介绍康复护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康复护理的基本技能。

6.康复管理学:介绍康复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康复管理的能力。

四、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设置以下实践环节:1.康复实习:在专业相关的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进行实习,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实践。

2.康复案例研究:对康复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撰写案例报告。

3.康复技能实训:开展康复治疗技能实训,包括康复辅具和康复设备的使用等。

五、人才培养评价1.学业考核: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术表现进行考核,如考试、课程作业等。

2.实践评价: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康复治疗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如实习报告、康复案例分析等。

3.综合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如学术表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

六、师资建设为了保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包括具备丰富临床康复治疗经验的教师和康复医师。

七、实践基地建设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环节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与相关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建立合作,提供实践基地和师资支持。

中职 康复康复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 康复康复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康复康复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背景的康复专业人才,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具备康复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 掌握康复评估、康复设计和康复治疗等康复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具备开展常见康复项目和康复辅助设备维护的能力;4. 具备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的能力;5.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6. 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 培养体系根据康复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本方案采用以下培养体系:1. 课程教学: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康复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实实训:通过实践环节的安排,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康复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康复领域的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课程设置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康复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本方案的课程设置如下:1. 康复学原理2. 康复评估与计划3. 康复治疗技术4. 康复辅助装置维护与使用5. 疾病康复指导与心理支持6. 康复工作的法律和伦理要求7. 康复实验与实4. 考核评价为了确保学生达到培养目标,本方案将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评价方法,包括:1. 课堂测验和作业: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操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践操作考核:通过实践环节的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评价:实期间对学生在康复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4. 毕业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康复相关的课题并完成毕业设计。

5. 学业要求为了顺利完成康复专业的学业,学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并取得合格成绩;2. 完成实践操作和实要求;3. 通过考核评价;4.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上为中职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概述,希望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康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满足康复领域的需求。

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康复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社会对康复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康复技术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康复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提高康复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一、培养目标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康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

他们应具备以下能力:1. 熟悉康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康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2.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并与医疗团队协作完成工作任务;3. 具备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4. 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意识,能够跟随康复技术的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培养内容1. 基础知识学习:学生应系统学习康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康复学的学科体系、康复评估与康复治疗原则等。

同时,还应学习相关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技能培训:学生应系统学习和掌握康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语言治疗等。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教学:学生应参与临床实践教学,通过与患者的接触和实际操作,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社区康复活动或志愿者工作,锻炼自己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学术研究:学生应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学术研究项目或课题,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与康复技术相关的课题,深入研究并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三、培养方法1.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康复实践和社区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康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岗位培训计划

康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岗位培训计划

一、康复人才培养目标1. 康复人才的定义康复人才是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患有各种残疾和功能障碍的人恢复健康和重返社会的专业人员。

康复人才需具备宽泛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文关怀。

2. 培养目标(1)提高专业技能:康复人才需要掌握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功能恢复等临床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增强服务意识:康复人才需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3)培养研究能力:康复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积极参与康复领域的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岗位培训计划1. 岗位需求分析在康复机构中,不同岗位对康复人才的要求不同。

康复治疗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操作技能;康复护理员需具备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和丰富的护理经验。

2. 岗位培训计划制定(1)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涵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实习实训。

(2)专业课程安排:安排相应的专业课程,包括康复理论、康复技术、康复心理学等,全面提升康复人才的专业水平。

(3)实习实训安排:安排在临床实习机构进行实践操作,让康复人才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能力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针对性的能力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3. 持续培训与发展机制康复行业更新换代快,需要不断进行持续培训和技能更新。

康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持续培训与发展机制,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康复人才的不断成长。

结论康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提高专业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和培养研究能力。

而岗位培训计划则需要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持续培训与发展机制能够帮助康复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适应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希望未来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康复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康复人才,为社会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康复治疗技术是指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运动、神经、言语等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康复治疗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更多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制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学科设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因此,学科设置应包括基础医学、康复学、康复治疗学等相关学科。

基础医学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康复学包括康复心理学、康复护理学等,康复治疗学包括物理治疗学、职业治疗学等。

同时,还应设置相关实践、实习环节,提供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

2.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备康复治疗技术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康复技术操作、康复评估等。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开设相关课程如康复技术研究方法、康复技术创新等。

3.实践培训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培训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实践培训应覆盖康复治疗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学校可以与医疗机构、康复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岗位,供学生实习和实践。

同时,学校还应配备必要的康复治疗技术设备和场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4.师资队伍建设康复治疗技术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还应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组织教师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教学研究和创新。

5.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为了确保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监控机制应包括实践教学环境的评估、专业能力的评估等,以及对学生实习岗位和实践教学单位的跟踪调查。

监控结果可以作为学校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依据,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一)专业名称:康复治疗技术(二)专业代码:620501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具备康复治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能力,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利用社会康复资源能力,面向基层医疗与康复机构的康复治疗或相关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关爱生命、救死扶伤、追求生命质量,对工作·283·严谨、求实、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立志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患者康复服务;(3)具有良好的法纪意识和自律意识,遵纪守法,遵守医疗法律法规、诊疗常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重视病伤残者的心理和伦理问题,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积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4)具有良好的自我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运动能力,体魄健康。

2.知识(1)具有适应职业素质要求和发展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具有人体形态、机能、病理、生物力学、运动学、人体发育和残疾学等医学基础知识;(3)具有与临床康复相关的内外科常见疾病、神经疾病、骨关节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医学基本知识;(4)具有康复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以及言语治疗和假肢矫形器应用等康复治疗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5)具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以及康复医疗相关政策法规与诊疗规范的基本知识。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背景康复治疗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该专业需要具备相关医学与康复学的知识,以及深入了解患者的状况和需求,并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下面是一个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康复学知识,能够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原理。

(2)掌握康复治疗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制定和实施康复治疗计划。

(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等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4)能够在不同的康复治疗设置中工作,并能适应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和特点。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保护患者的安全。

3.课程设置(1)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为学生提供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

(2)康复学基础课程:包括康复治疗学原理、研究方法、康复评估与计划等,为学生提供康复学的理论基础。

(4)沟通与团队合作课程:包括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通过模拟训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5)患者管理与伦理课程:包括患者隐私保护、医学伦理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患者管理能力。

4.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需要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实践:学生在相关康复机构或医院进行实习,参与康复治疗工作,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康复评估与计划:学生参与康复评估与计划制定,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康复治疗的全过程。

(3)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学习和锻炼康复治疗技术和沟通能力。

(4)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5.实施过程(1)培养方案设计和修订: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等组成教学委员会,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制定和修订培养方案。

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是指能够运用科学的康复治疗理论和技术,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为了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培养方案。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概述:一、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康复治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2.具备系统的康复治疗技术知识,能够独立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计划设计;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4.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能独立进行科研工作;5.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康复治疗学原理、康复医学、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2.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康复治疗技术实践、临床康复实习和科研实践等;3.相关学科课程:包括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课程;4.人文素质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患者心理学、沟通与协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5.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可以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

三、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在相关的康复机构、医院或康复中心进行实习实训,包括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实践操作;2.病例讨论:分析和讨论真实的康复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3.科研项目: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4.毕业实习:进行毕业实习,实践已学的康复治疗技术和理论,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评估与考核1.学业考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测试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和技术知识;2.实习考核:实习实训结束后进行实践操作的考核,测试学生的技能水平;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业成绩、实习实训表现、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概述,具体的培养方案还需要根据各个学校和培养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完善。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及区域医疗卫生及体育事业需求,热爱康复治疗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比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康复治疗学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康复机构及体育运动场所从事康复治疗和康复教育工作的应用型康复治疗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要求1. 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医学基本知识。

2. 掌握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3. 掌握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肌肉骨骼康复、神经康复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熟悉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概论、急救医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

5.了解医疗卫生相关法规、残疾心理学、中医学基础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要求1.具有康复治疗学的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言语治疗等方法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外科系统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基本能力。

2.掌握常用的康复仪器的基本结构、性能和操作技术。

3.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有参与康复治疗学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4.具有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语书刊,能独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5.具有冰雪运动能力,能进行冰雪运动的康复指导。

6.具有评判性思维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三)素质要求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远大理想和创新精神。

2.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为康复治疗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服务奉献的精神。

3.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慎独修养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4.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推拿、刮痧、拔罐、灸疗和现代康复治疗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各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健康服务企业等领域,能够从事康复治疗、养生保健、康复评定、康复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学制:全日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职业面向表1 中医康复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四、培养规格(一)知识要求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3.掌握中医基础、中药与方剂等中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中医康复基本理论;4.掌握解剖、生理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康复医学基础理论;5.掌握经络与腧穴基本理论、十四经穴循行路线、起止点,常见腧穴的定位与主治作用等知识;6.掌握推拿治疗、灸法治疗、拔罐治疗、刮痧治疗、情志调摄、传统理疗、传统运动疗法等中医康复技术的知识;7.掌握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和康复心理治疗等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要求1.能运用中医诊断技术及康复评定技术评定功能障碍者的功能状况;2.能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医康复技术及康复医学手段提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伤残者的功能水平;3.能运用中医诊疗技术及西医诊断方法判断服务对象的体质与健康状况;4.能运用中医适宜技术为亚健康人群及其他特殊需求人群提供保健调理及健康促进服务;5.能熟练进行健身功法,并能讲解和示范各功法动作要领;6.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有序地安排康复服务活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与代码】康复治疗技术(630405)【专业简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我校2008年设置的专业。

现有在校学生64人;已毕业学生63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6.7%。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专业课专任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4人,助教(住院医师)2人。

校内兼课教师3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讲师1人。

100%的专任及校内兼课教师具有“双师”资格。

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能力等结构合理,形成了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梯队。

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二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所,开放病床数504张;二级甲等医院1所,开放病床数120张。

拥有113个校外实习教学点。

初步建立起“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临床实践三者融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实验实训、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重要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的,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职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规格】一、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修养,对工作、社会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能够守法自律。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4、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较快适应临床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辅修课程及实训环节考核合格,操行评定合格。

掌握康复功能评定和各种康复治疗(包括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能够开展临床康复服务。

二、具体要求1、知识结构(1)熟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3)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如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等。

(4)熟练掌握常见疾病康复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1)具有康复功能评价的能力。

(2)具有开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如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中医康复疗法等)的能力。

(3)具有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能力。

(4)具有开展康复教育的能力。

(5)具有沟通协调的能力。

3.素质结构(1)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较宽的知识面,有强烈的求知欲及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端庄的仪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和自我锻炼能力。

三、岗位面向1.主要就业岗位:(1)各级综合医院康复科室的康复治疗岗位;(2)专科医院如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或脑科医院,以及康复专科医院的康复治疗岗位;(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康复治疗岗位。

2.其他就业岗位:(1)特教学校或福利院康复治疗岗位;(2)养老院康复治疗岗位;(3)省、市或县残联康复中心。

四、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分析如下表【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修业年限:3~5年【毕业条件】学生在3~5年内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最低限额。

康复治疗技术总学分最低限额175.5学分(必修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限定选修课程及任意选修课程的学分不能互相抵充),其中必修课、限选课为113.5学分;任选课为10.0学分;入学教育、军训、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毕业教育为52学分。

取得以上学分并符合学籍管理条例的其他关于毕业条件要求,准予毕业。

【课程体系与进程安排】一.课程模块设置和要求1.课程模块设置表课程模块设置2.课程基本要求(见各课程教学大纲)二、标准学制时间分配(按周计)三、专业教学进程设置(一)必修课、限选课教学安排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三年制)必修课、限选课教学进程表(见教学附表1)(二)任选课程安排表学生应修学不低于10.0学分的任选课程。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学期从开设的任意选修课程中,任选1~4学分的课程。

2011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三年制)任选课程一览表(见教学附表2)(三)公共课程设置安排表(见附表3)四、成绩考核(见各课程教学大纲)本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均需考核。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含听课情况、作业练习、课堂提问、实验实训见习、•课堂讨论、学习笔记、平时测验等)和期末考核成绩综合评定。

考试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载。

考查课程成绩可按百分制记载,亦可按五等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载。

课程的考核方式, 一般为闭卷笔试;根据课程特点,也可采用开卷笔试、口试、操作考核、论文写作、病例分析、调查报告、课后作业等形式。

考核内容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课程描述】(见各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建设指导机构】成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人员包括:1. 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带头人、各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2. 部分基层医疗单位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在本行业基层医疗单位有影响的康复治疗技术专家。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使课程设置和各教学环节的安排既符合教学规律,又体现医疗行业的工作特点,努力实现“产学结合”。

【师资队伍配置与要求】根据教学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干、以中青年教师为基础,“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为中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业带头人为领军的师资队伍。

1.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大于25%。

2.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高于60%。

3. 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面向医院聘请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促进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

4. 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熟悉本学科新技术发展动态、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带动课程教学团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

5. 专任教师应熟悉高职教育理念,了解高职教育对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6. 兼职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

【实践教学安排及设施配置】一、实践教学安排(一)各模块实践教学安排表(二)教学见习专业课程根据需要可组织学生到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教学见习。

(三)顶岗实习进程安排及实习要求第三学年在教学实习医院进行40周的毕业顶岗实习。

①内科:6周。

通过在神经内科的实习,使学生学会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技术,具备对常见疾病进行康复评定和治疗的能力。

②外科:6周。

通过在神经外科和骨科的实习,使学生学会神经外科和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技术,具备对常见疾病进行康复评定和治疗的能力。

③针灸、推拿科:8周。

通过在针灸、推拿科的实习,使学生学会针灸和推拿的常用手法,具备运用针灸和推拿手法对常见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能力。

④医学影像科:2周。

通过在医学影像科阅片室的实习,使学生学会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知识,具备对常见疾病进行影像学诊断的能力。

⑤理疗科:2周。

通过在理疗科的实习,使学生学会各种常用理疗仪器的使用,具备对常见疾病给出理疗处方和实施治疗的能力。

⑥康复医学科:16周。

通过在康复医学科的实习,使学生具备用康复评定方法和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以及传统中医的康复治疗技术),对常见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的能力。

【教材与书目】(见各课程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说明】一、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基层医院临床诊疗岗位的能力要求,使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

贯穿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努力做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二、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分计算方法如下:1.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16学时计1.0学分。

2.入学教育、军事课、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和毕业教育(共8.0学分):(1)入学教育:计1.0学分。

(2)军事课(军事课:包括军事理论课36学时和军事训练2周)安排在第一学年上学期开学前2周集中进行,计4.0学分。

(3)劳动教育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在第二、三学期每学期1周,共计2.0学分。

(4)毕业教育:计1.0学分。

3.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共44.0学分):(1)顶岗实习:预实习2周;临床综合实习40周,共42周,计42.0学分。

(2)社会实践:第一、二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不少于1周,共计2.0学分。

(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完成。

)三、英语课程,已经通过高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级别考试的学生,经申请可以免修,直接计算学分。

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通过高校计算机一级及以上级别考试的学生,经申请可以免修,直接计算学分。

【教学附表】表1: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必修课、限选课教学进程表别注:▲表示专业核心课程 *为执业资格考试课程★为不统一安排时间的课程,可以讲座或其它形式开展教学表2: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任选课程一览表表3: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公共课安排表注:带★的课时不在课程中统一安排,由班会、讨论、讲座、竞赛等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