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原文摘抄
《爱心与教育》原文摘抄
以下为《爱心与教育》的部分原文摘抄:
1.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
2. 学生要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信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地投入学习和成长。
3. 教师要把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让学生看到行为和言语一致,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榜样作用。
4.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5. 爱心和责任心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在这种情感的基础上,教师才能真正地教育好学生。
6. 爱心教育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7. 教师要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注和互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自信、勇敢、健康成长。
8. 爱心教育充满着温暖和希望,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意义。
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通用5篇]
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通用5篇]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篇1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相当少,怎样悲观的估计都不过分,而且到现在,爱心越来越成为教师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两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篇2希望的种子,以一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0篇)《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逛书店偶得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断断续续的读完,有很多感触,其中,漫溢书中的是浓浓的“爱心”,让我回味和反思。
他认为有两类人是不能办教育的,一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一是商人。
急功近利者势必追求短期效果,无视教育规律;商人重利轻义,把教育作为赚钱工具。
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象李镇西那样爱学生,或者学到他一半,那我们的教育或许会发达得多。
我也很爱学生,尤其爱那些眼睛清纯透亮的学生,那些心地善良、积极向上、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沟通合作的学生。
可我对学生的爱还没有达到他那样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向学生“还债”的程度。
李镇西在书中,反复强调他的学生请他吃什么东西,或在毕业多年后给他写信、寄贺卡、打电话,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对一个老师来说,都是极大的安慰,也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更是教师非常在乎的东西。
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爱,真的不求回报吗?”很多人,包括父母、老师、恋人们在发表爱的宣言时,都会强调:“我爱你,我不期望从你那得到什么!”事实上,当子女忤逆,当学生忘本,当情人反目时,凡正常人都会有悔不当初的感觉,对对方都有许多怨恨,对人生也会生出许多悲观、痛楚的幽怨。
因此成功的爱的教育,不仅是老师爱学生,更应是“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养成一种爱的素养,将“小爱”发展成“大爱”,将“独爱”发展成“众爱”,在这些爱中,当然也包括“爱的回报”!很明显,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索……《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寒假里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爱心与教育读书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袁敬耀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我认为在每一页中除了写着“爱心、良知、思考、责任”以外,还充满着智慧的火花。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也是除了“学识渊博、正直善良、很热爱学生”以外,还有“很有智慧”这一条。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个充满智慧的老师。
当前众所周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而正确方式方法的选择就要靠我们的智慧,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育,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要想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就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考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我们才能知学生所想,理解学生所为,才能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
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点……但是有许多时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
从李老师的教育手记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学生得学会尊重学生、表扬学生。
做老师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出现的问题。
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里需要滋养的禾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涓涓春雨,要比电闪雷鸣倾盆暴雨更能渗入土壤。
还有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多一点人情味,大人有时也会犯错,何况是还是孩子的学生呢。
因此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许多时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强很多。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中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好词好句摘抄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好词好句摘抄1.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它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教师还要有职业精神,要有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句话,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
2.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
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
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3.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4.真正富有教育之爱的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学科素养和高超的育人艺术。
这些最后都体现于如何带好班、如何上好课、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进行家访、如何处理每一次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智慧。
离开这一切,空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用的,没有民主的爱是专制的爱,没有智慧的爱是愚蠢的爱,唯有民主和智慧的爱,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之爱。
5.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000字(通用23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000字(通用23篇)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000字(通用23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1认识李镇西老师,还要从教育界流传的一句“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
”说起,读过魏老师的书,也听过他的讲座。
但是对于李镇西老师却一直没有机会了解。
没想到的是,虞城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竟然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在这次培训中,教师发展中心给参培的班主任们精心准备了一份厚礼,那就是李镇西老师的著作——《爱心与教育》。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我以为是一位教育专家的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想到打开他我就再也不舍得合上,我几乎是流着泪一口气看完的。
因为我的内心始终涌动着感动,这种感动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让我一次次审视着自己的内心。
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主题,爱是教育的源泉。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
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
”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
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
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
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
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
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通用15篇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通用15篇《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有人说,童年得到的爱,是未来生活的光。
作为一名教育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怎么教育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应该怎么做,我们一直在反复思考,我们是否成为了孩子童年的那一束亮光,指引他们探寻远方。
我想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孩子们感受我们深深的爱。
假期,我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李老师用他一个个教育事例,阐述着他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对教育的思考。
就如同书名《爱心与教育》一样,李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的教育者,是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李老师强调“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只有童心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滋润童心。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手记一中描述了孩子们给李老师准备的生日惊喜,李老师给每位孩子的生日祝福,和学生宁玮多年的书信来往,和孩子们一起帮助贫困生伍建......从这些小故事里深深地感受到了李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爱。
“良师益友,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
”李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成为他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
李老师书中提到“后进学生”的转化。
也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
李老师在这一篇章中表述了他对后进生的认识和转化,用他的教育事例,给了我们很多关于后进生转化的教育方法。
他从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学校方面原因,个人原因分析,和他与“后进生”长期的磨合过程中,给出了一些他曾经采用过的措施:如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推荐好书等等.....在万同的身上,可以看到转化一个后进学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
万同的每点变化,不论是朝着哪个方向,都牵动着李老师的心。
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老师的耐心,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篇
2023年《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篇《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在这个寒假中,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深深感动于李镇西老师高超的教育智慧、朴素的而执着的教育情怀、一个个教学事例,犹如阵阵暖流涌入心田,他高尚的人格魅力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让我的人生目标和教育目标更加明朗。
但是更多的是我们教育行为的改变。
读完《爱心与教育》对我最大帮助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受益终生的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第一次读到这一句话是在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案例中。
那一刻,我惊羡于李老师追求完美的思想境界,“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不仅是一句承诺,而且是一种甘于付出的奉献、是一种宽广的胸怀。
这一句话太精彩了!我决心以此句话为导向,引导我班的孩子慢慢学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
我想,如果一个孩子心中萌生了这样的思想,他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会竭尽全力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是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如果人人都有了这样的意识,在一个班集体里生活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二、教会我包容问题学生。
之前,对于问题学生心生厌恶,在情感上很难理解他们。
当他们做错了事情,经常采取训斥与批评的方式,很少考虑他们内心的感受。
从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案例中我发现了自己曾经的冷漠,对于犯错误的孩子感情基调是讨厌、是恨,那是极其错误的教育方法,是无效的教育。
如果能像李老师一样从根本上去了解问题学生的成因,去倾听问题孩子内心的声音,他们犯错误的几率一定会逐渐减少的。
我们当老师的不能只喜欢优秀的学生,那些脾气暴躁、性格掘强、有毛病、有缺点的孩子是最需要老师去关心、去帮助的。
李老师对教育故事,自然真切,浓浓的师生情包蕴在字里行间。
从饱含深情地文字中,我似乎窥见了李振李老师教育成功的秘密只在一个“爱”字。
读这本书,最为打动我的是李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牵挂及与学生心与心的交融。
李老师用真情和学生沟通,一颗真诚的心感染者无数颗幼小的心。
《爱心与教育》摘抄
《爱心与教育》摘抄爱心和童心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我对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说法向来十分反感),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爱心与通信,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只要是为学生“当长工”,我真的心甘情愿。
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与顽童打交道不客气地说,离开了对“后进学生”的注重与研究,“素质教育”不但是虚假的,而且是虚伪的。
教育者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很成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
对“后进学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即使是很巧妙的“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协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
我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的话题,便是让学生谈“我有什么优点”;如果某一“后进学生”因为长期受斥责而丧失了道德自我肯定的勇气和水平,我便让全班学生帮他找优点。
教师这样做,绝不但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热爱而产生的真诚信任。
要求“后进学生”在一个早晨根绝所有坏习惯,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能够让他们通过自我控制而逐步减犯错误的次数。
我专门印制“报喜单”,如果某位“后进学生”觉得自己在某一周犯错误的次数减少了甚至没有犯错误,就能够主动到我这儿来领一张“报喜单”,拿回去向爸爸妈妈报喜。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_作文2350字_读书笔记_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1.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
P602.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但是,必须指出,“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
“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
教师因此斥责学生“屡教不改”、“光说不做”、“本性难移”等等,是极不公正的。
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P613.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
P654. “后进学生”写“每日九问”。
引导“后进学生”养成每天“自省”的习惯:一问今天影响同学学习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预习没有;五问今天做过什么不文明的事没有;六问今天说过脏话没有;七问今天战胜弱点没有;八问今天有进步没有;九问今天有什么遗憾没有。
P665.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比方说,这个星期,你多次主动打扫教室,同学们就因你的存在感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又比方说,你主动帮同学修理坏了的椅子,那位同学就因班上有了你而感到了幸福!李老师希望你永远做一个能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人!P696. “我给你找了两位老师,让这两位老师随时提醒你别违反纪律。
一位就是你自己——每个人的上进心和意志都是自己最严厉的老师;另一位呢?是你的同学——我打算给你安排一位‘帮助人’,由这位同学随时注意你的表现并提醒你改正。
之所以叫‘帮助人’,就是说,这位同学是出于对你的爱护而帮助你进步的。
《爱心与教育》摘抄
以下是关于爱心与教育的摘抄:
1. 爱心是教育中最伟大的力量。
2. 没有真正的爱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3. 教师的爱心是学生最好的营养。
4. 爱心不仅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育的动力和源泉。
5. 爱心是教师最珍贵的品质,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
6. 爱心是一份无私的奉献,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能够感染每一个人。
7. 有爱心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信地面对未来。
8. 爱心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和动力,能够使教育更有温度、更有生命力。
9. 爱心可以化解学生的孤独和忧虑,让他们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
10. 无论教育的形式如何改变,爱心永远是教育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以上摘抄表达了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爱心可以成为教师的最珍贵品质和最好的营养,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化解学生的孤独和忧虑,使教育更有温度和生命力。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集锦15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集锦15篇)《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
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有时我真诚地向他们道歉,他们却说:“没事,老师,你都是为我好”;反之,我们老师却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尤其是我教的小学生,细细想来,他们个个都是那样可爱;有时候老师对学生好一点,那孩子必然感激涕零,其实那都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分内之事啊!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
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一翻开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就被引言中的“素质教育”的解释深深吸引住了,它这样写着:“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在三大方面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爱心,二是他的做有思想的教师,三是他的对教育的反思。
(一)爱心李老师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爱心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1“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
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今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高贵!《爱心与教育》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上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上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一、“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
这是我看《爱心与教育》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
我的思绪带进了我们班的小班长身上……放学了,孩子们陆陆续续背着书包离开教室,我也准备去办公室,子俊却把我叫住了,可爱的小男孩,尽管是班级中的捣蛋王,可是我很喜欢他,天资聪颖,活泼可爱,瞧他神秘的样子,我问他有什么事,他却示意我站到教室门口的那个角落里,还是一副老样子,嘻嘻地笑着。
我亲切地对他说:“孩子,说吧!”他双脚不停地搓着地面,天真无邪的双眼看着我:“老师,班级里安排两个班长行吗?”我肯定地回答了他。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通用6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通用6篇)【篇一】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他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缘何让学生们对他终生难忘。
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还是独特的个性?书中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李老师和学生间那种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
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
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
不论是对后进学生的转化,还是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李老师的爱无不渗透其中。
李老师在培养优生时,首先就优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了优生的培养方法,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帮助优生认识自己,指出:激励优生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当一位老师开始真正爱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他就会凭借这种深深的爱,去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甚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心血。
正如他所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忠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道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他所做的一切,证明了这句话的价值。
我想说,教育者的快乐也是学生给的。
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
李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是我们当下很多教师忽略的问题。
他说: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
这句话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光荣与伟大,也暗示了我们老师的使命和责任。
爱心与教育读书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摘抄爱心与教育读书摘抄再次读《爱心与教育》一书,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震撼来概括,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对优生的慈爱,对后进生的仁爱,体现出他对民主、平等、博爱教育思想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下面是爱心与教育读书摘抄,欢迎参考阅读!柳斌同志概括的素质教育三要义: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是通过为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来实现的;中学阶段德育要培养学生的三个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意识;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教育多样性、培养目标多样化。
一句话,素质教育是真正把学生当作人的教育。
手记一:爱心与童心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高素质的教师,第一条应该是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李镇西的主要做法有:记住每一个学生的生日,给他们过集体生日;关心生病、家庭困难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帮助;带学生包饺子、野餐。
手记之二:与顽童打交道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对后进生,要帮助他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不能把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浇灭(苏霍姆林斯基语)。
“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
“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后进学生”的教育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自省),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赛,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
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优秀学生的培养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有二: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篇《爱心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李镇西。
该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一)在弥漫着浓浓年味儿的春节期间,除了大饱口福,还不忘加餐精神食粮。
这不,拿在手里的是这样一本书,书名是《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作者是鼎鼎大名的李镇西。
打开书,一页页翻看下去,因为是手记,所以读的过程并不艰涩。
相反一个个充满温情、行云流水的故事开篇了就想一读到底:把汪斌父亲送的鸡蛋每天煮一个带给汪斌吃;夜里背周慧到山顶的住院部治疗;给学生过生日、送书籍、写祝辞,为贫困的学生买菜票;跋涉三十多里带着学生来到伍健劳作的田头大声呼喊“伍健你好”;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后进学生关爱与引导;与陌不相识朋友的书信交往、心灵对话……并且越读越感到这种师生之爱,在逐渐扩展!“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为李老师及所有被老师影响的人的共识,可谓达到了爱的最高境界。
在读故事中再来反刍咀嚼书名,其实李镇西的素质教育探索并不空洞,并不理论化。
他无非是把孩子当作人,当作完完整整的人,不只是分数、不只是成绩单,并且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
所以当有人问他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时,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李镇西的博客名是“风中芦苇在思索”。
名字源于帕斯卡尔的一段著名的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思想决定行动。
李镇西的可贵更在于他始终坚持在教育第一线,并身体力行实践着自己的观念、丰厚着自己的思想。
这里特别推荐的是他转化后进生“万同”的故事。
万同来自于离异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环境荒废了万同,使他在整个街道具极高的“知名度”。
而对这样的孩子,李镇西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行动:抓住教育的良机经常与万同聊天,让万同体会“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注重“集体”这个有力的教育工具,帮万同赶走了社会上的小痞子,召唤回万同那颗孤独流浪的心,使万同感受到“每位同学才是我真正的哥儿们”。
爱心与教育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学生来医院看望发烧的老师,见有学生哭,老师小幽默:“谢谢你们来参加老师的追悼会。
”2、学校住宿的女生生病,老师送她去医院前,很细心,带上了另外一个女生,方便到时候照料其如厕、洗漱。
3、做善事的习惯应从一开学就培养,而不是等到需要捐款的时候才发动学生。
4 、上课坐不住还研制“炸药”的学生,老师将其介绍给化学老师进行培养+转化。
上课不听讲但对小制作入迷的学生,老师嘱咐物理老师指导该学生小制作。
上课爱睡觉又暂时发掘不了其兴趣的学生,老师推荐他看长篇小说《烈火金刚》,并叫他课堂上抄这部小说。
5、后进生转化注意要点:一、注重感情倾斜。
二、唤起向上信心。
三、引导集体舆论。
6、后进生教育方法:一、写家校联系本。
二、填报喜单。
三、游玩。
四、集体评议。
五、写“每日九问”。
六、写《灵魂的搏斗》。
七、安排当班干部。
八、对手竞赛。
九、学生作文表扬。
十、推荐好书。
7、让后进生自己找“帮助人”,条件:1、你最信任的人;2、他比你表现得好;3、他又坐在你附近。
8、家校联系本模板:叔叔/阿姨:某某同学请我做他的“帮助人”,督促他遵守纪律。
以后我每天都会给您汇报某某的在校表现。
某某今天大有进步,某某课还主动举手发了一次言,受到某某老师表扬。
但他某某课表现不太好,……,希望他改正。
9、让上课睡觉的学生抄《烈火金刚》,学生反映很多字不认识。
老师让其将不懂的的字抄在纸条上,拿去问他。
1 0、老师为让全班同学帮助某个后进生,对全班同学说:“也许在不少同学眼里,某某是个坏学生。
是的,他的确有不少不良的社会习气。
但是,作为他的同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想一想:我为某某的进步能做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11、老师做早恋学生思想工作,讲自己中学的爱情故事给学生听,说自己追过一个女生,被追的女生对李镇西说:“人生的路很长,但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
”从此李镇西开始转变。
12、某同学因考试作弊被处分,老师利用全班舆论,让学生意识到他的行为使全班蒙羞。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锦集6篇)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锦集6篇)第1篇: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明灯作伴,尽管夜已深,我仍旧伏在书桌上不忍释手地看着《爱心与教育》,一点倦意还没有,被李镇西老师“还债”的故事感动着。
曾经为琼瑶、岑凯伦笔下唯美的爱情而感动,为了躲避宿管老师的抽查,甘愿躲在被窝里电筒达旦,兴致犹存。
当了教师以后,为了充实专业教学知识,常要逼自己读一些教育类书籍,却经常翻不了三页,接倒头便去南柯赴那神往的约会。
为什么此书在出版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成为一本无需炒作的畅销书?究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书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唤起了千万读者尘封已久的情感,还因为李老师那一股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对学生、对工作无比挚爱的清泉也同时滋润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田。
李老师对教育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凡是用心灵写出的作品必然会赢得读者心灵”。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他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看着看着,愧疚之心油然而生。
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是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而且繁琐而平淡的工作,让我渐渐地迷失、麻木并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一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
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这位真诚的教育者,以他的真诚赢得了众多的心灵。
《黄金时代〉转寄来的贺卡上赫然写着:亲爱的老师、朋友和父亲,我们永远爱戴您、尊敬您、感激您!——您的高95级(1)班的全体儿女。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1.引言《爱心与教育》是中国学者陶行知所著的一本教育著作,通过对爱心教育的深入探讨,陶行知反思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本篇读书笔记将会摘抄一些关于爱心教育的观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核心思想。
2.关于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陶行知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竞争,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的培养。
爱心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发展出积极向善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忍耐力、友善和担当精神。
3.爱心的培养陶行知认为,爱心是一种可以培养的品质。
他提出了几种培养爱心的方法:3.1 以身作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成为学生的榜样,树立正确的行为模范。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爱心,才能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爱心的力量。
3.2 关注他人陶行知强调,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他们的差异,并主动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
通过这样的关怀和关注,学生会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爱心。
3.3 培养同理心陶行知认为,同理心是爱心的基础,可以通过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感受来培养同理心。
学生通过与他人交往和互动,逐渐体会到别人的喜怒哀乐,并理解其中的含义和价值。
4.爱心教育的影响4.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爱心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素质,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更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培养爱心,学生可以更好地关心他人,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4.2 培养社会责任感爱心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引导他们成为公民意识强烈的人。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和社会问题,从而逐渐树立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4.3 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爱心教育强调了和谐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尊重、关心和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
1.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
P60
2.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但是,必须指出,“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
“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
教师因此斥责学生“屡教不改”、“光说不做”、“本性难移”等等,是极不公正的。
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P61
3.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
P65
4.“后进学生”写“每日九问”。
引导“后进学生”养成每天“自省”的习惯:一问今天影响同学学习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预习没有;五问今天做过什么不文明的事没有;六问今天说过
脏话没有;七问今天战胜弱点没有;八问今天有进步没有;九问今天有什么遗憾没有。
P66
5.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比方说,这个星期,你多次主动打扫教室,同学们就因你的存在感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又比方说,你主动帮同学修理坏了的椅子,那位同学就因班上有了你而感到了幸福!李老师希望你永远做一个能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人!P69
6. “我给你找了两位老师,让这两位老师随时提醒你别违反纪律。
一位就是你自己——每个人的上进心和意志都是自己最严厉的老师;另一位呢?是你的同学——我打算给你安排一位‘帮助人’,由这位同学随时注意你的表现并提醒你改正。
之所以叫‘帮助人’,就是说,这位同学是出于对你的爱护而帮助你进步的。
”我(李老师)脑子里转了个弯:与其由我给他指定“帮助人”,不如让他自己给自己找“帮助人”,这样他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更强,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于是,我说:“这个‘帮助人’,由你自己在班上找。
条件是:1.你最信任的人;2.他比你表现得好;3.他又坐在你附近。
”(李老师:我和万同的故事)P75
7.离开了对学生心灵的尊重,还有什么“教育”可言?P80
8.一个人要改正缺点,不光要看他口头上的承诺,更重要的是言行一致。
P88
9.童心可鉴,泪眼作证——有了一批又一批心心相印的学生,我便成了情感富翁和精神巨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者,还有比自己人格的丰碑铸在学生心目中更崇高的荣誉吗?P102 【是的,有着学生对老师的不舍,对老师浓浓的爱,我想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所在!】
10.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有二: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
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P104
11.引导“优生”树立志向(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有关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使“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P105
12.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魅力就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吸引力。
当学生对教育者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甚至崇拜之情时,我们的教育已经露出希望的曙光。
P138
13.教育离不开谈心,而让学生觉得“够哥儿们”的谈心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艺术有时就是谈心的艺术。
P140
14.学习上“每天十问”:一问今天在家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可以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
唯有坚持,才能真正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
P147
【这里,学习上的“每天十问”和前面所提到的“后进学生”的“每天九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针对的对象不同而已。
“每天十问”,问的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学生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
】
15.真理总是朴素的。
教育科学有时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教师的教育意图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再设法让学生坚持下去以形成习惯。
(“每天十问”的好习惯)P149
16.把考试当练习,把练习当考试。
P149
【把考试看淡一些,“不就是一次练习吗”,丢掉任何患得患失的思想包袱,可能反而考试时会发挥得好一些;而对平时的每一道练习,都要当成考场上的试题,一丝不苟,而且要有时间观念。
这样,真的到了考场,也就不会紧张了。
】
17.教师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
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P166
18.教师因自己传授的思想遭到学生反感而十分伤心,学生因自己关心的问题得不到老师的解答而万分苦闷。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感到离不开对方,然而现在都失去了对方!
这正是德育的危机之一,也是德育的转机所在——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者来说,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找回失去的对方,正是改革德育的一个突破口!P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