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专题讲解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语言运用教案

语言运用教案

语言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语言运用的重要性,了解语言运用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语言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语言运用a. 语言运用的定义:语言运用是指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以达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

b. 语言运用的特点:灵活性、准确性和适应性。

2. 语言运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a. 丰富词汇量: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和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不断积累词汇量。

b. 正确运用语法:学生应熟悉并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规则,提高自己语法表达的准确性。

c. 增加口语练习:学生应多参加口语练习活动,积极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的灵活性。

d. 加强写作训练: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增强语言运用的适应性。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提问和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和基本技巧;2. 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设置问题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了解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场景。

2. 讲解语言运用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语言运用有个清晰的认识。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自己平时的语言运用进行讨论,分享一些有效的语言运用技巧。

4. 汇报和总结: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进一步总结有效的语言运用方法。

5. 练习和实践: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实践和练习。

6. 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分组讨论和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语言运用教案

语言运用教案

语言运用教案教案标题: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语法知识:重点讲解一些常用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例如时态、语态、虚拟语气等。

2. 词汇积累: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汇,如形容词、副词、动词短语等。

3. 句子构建: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构建句子,包括主谓宾结构、并列句、复合句等。

4.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速度。

5. 口语练习:提供各种口语练习的机会,如对话、辩论、演讲等,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包括写作文、写作摘要、写作报告等,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语法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讲解某个语法知识点,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3. 词汇积累:通过词汇卡片、词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和记忆新词汇。

4. 句子构建:通过模仿、改写等练习,让学生掌握句子构建的技巧。

5. 阅读理解: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并设计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口语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辩论或演讲等活动,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 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写作任务,并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讨论和互相帮助,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演练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评估方法:1. 口语表达评估: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包括对话、辩论、演讲等,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语文教案

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语文教案

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语文教案【教案】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目标:1. 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3.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多媒体设备;- 阅读材料:包括课文、文章、句子等;- 词汇表、词语纸条。

2. 学生准备:- 课本、笔、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词汇,进行口头测验,检查学生的词汇量。

2. 词汇扩展(10分钟)- 教师出示词汇表,供学生查阅和学习。

词汇表中包括上节课学习的生词和本节课新学习的词汇。

- 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生词难点。

3. 阅读训练(15分钟)- 教师提供一篇适当难度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默读并理解内容。

随后,教师进行提问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4. 写作训练(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个话题,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表达个人观点,尽量运用新学习的词汇。

5. 口语表达(10分钟)- 教师将一些句子写在纸条上,分发给学生。

学生随机抽取纸条,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句子的意思。

6. 思维训练(15分钟)-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口头表达或写作来回答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7. 全面总结(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提醒学生需要继续巩固的地方,并进行问题解答。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师生互动、语言训练、写作训练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同时,学生也进一步了解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明确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意义。

五、课后拓展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阅读,积累词汇量。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写作讨论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教学语言运用的教案

教学语言运用的教案

教学语言运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掌握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

2.培养学生的教学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教学语言的概念和特点2.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3.教学语言的实践练习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感受教学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教学语言的兴趣。

1.讲解教学语言的概念和特点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包括课堂用语、教学用语和师生对话等。

教学语言具有准确性、清晰性、生动性、启发性等特点。

1.讲解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1)准确使用词汇:使用准确、简练的词汇,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汇。

(2)运用生动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教学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3)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保持亲切的态度:保持亲切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1.实践练习(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模拟教学,练习教学语言的运用。

(2)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模拟教学,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3)总结反思:对实践练习进行总结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教学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作业布置1.收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或案例,分析他们的教学语言运用技巧。

2.尝试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本节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获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问题和不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自信心。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生词和短语:介绍、问候、询问、道别等。

2. 重点句子: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如何询问他人情况、如何表达问候和道别等。

3. 对话练习:模拟日常交流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词和短语的拼读、书写和运用;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正确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生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拼读和书写生词,学生通过跟读和书写进行巩固。

3. 句子学习:教师讲解重点句子,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 对话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交流场景,进行对话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生词和短语,进行拼读和书写练习。

2. 复习重点句子,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3. 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段简单的对话,与同学进行交流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本节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获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提取有用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

(3)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兴趣。

(2)提高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语法与词汇1. 语法知识:(1)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

(2)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转换。

(3)简单句、复合句的结构。

2. 词汇学习:(1)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

(2)与课程相关的话题词汇。

(3)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第二部分:语言表达与沟通1. 口语表达:(1)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

(2)小组讨论:针对某一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书面表达:(1)写日记:让学生记录每天的生活点滴,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2)作文训练:针对特定话题,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

2. 任务驱动法:布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文字教材。

2. 多媒体资源: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语文高中语言运用教案模板

语文高中语言运用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运用观念,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语言运用中情感态度的把握。

2. 语言运用中文化素养的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材料、课堂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准备相关案例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语言运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和体会。

二、新课讲授1. 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a. 实用性:语言要符合实际需要,表达清晰、准确。

b. 真实性:语言要真实、可信,避免虚假和夸张。

c. 适度性:语言要适度,既不过分夸大,也不过分贬低。

d. 美感性:语言要富有美感,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2. 语言运用的技巧:a.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b. 语言风格:平实、典雅、幽默等。

c. 语言节奏:长短句、对仗、韵律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分析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写一篇关于语言运用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对语言运用基本原则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作业中的收获。

二、新课讲授1. 语言运用中的情感态度:a. 诚实:语言表达要诚实,不欺骗他人。

b. 尊重:语言表达要尊重他人,避免侮辱和歧视。

c. 关爱:语言表达要充满关爱,传递正能量。

语言的综合运用教案范文

语言的综合运用教案范文

语言的综合运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词汇、语法、修辞等。

2. 语言运用的场景:日常生活、学术研究、公共演讲等。

3. 语言的鉴赏: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和语言运用的场景。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练习。

3. 鉴赏法:分析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语言表达实例,引发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如词汇选择、语法正确、修辞运用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练习,如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学术研究讨论等。

4. 鉴赏:分析一个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让学生学会欣赏语言的美。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语言表达练习的情况。

3. 作品鉴赏:评价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方面的表现。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语言综合运用》2. 辅助材料:相关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教学资源、语言表达技巧的案例分析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周一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案进行教学,每周完成一个章节的内容。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教案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教案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2. 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语境下恰当使用语言。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语言的分类与特性- 修辞手法的运用- 句式结构的多样性- 段落发展的连贯性- 文章整体布局的策略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开始上课,教师可以从日常交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入手,引出语言的重要性和丰富性。

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文章片段,激发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兴趣。

知识点讲解:1. 语言的分类与特性:介绍描述性语言、议论性语言、说明性语言等不同类型,分析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使用场合。

2. 修辞手法的运用:详细解释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修辞手法,强调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

3. 句式结构的多样性:分析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灵活变换句式,避免单一乏味。

4. 段落发展的连贯性:讲解主题句、支撑句的设置,以及过渡词的正确使用,确保段落之间的自然过渡。

5. 文章整体布局的策略:从宏观角度出发,教授如何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预期来组织文章结构。

互动探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某一修辞手法或句式的理解和使用体验。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写作实践:布置一次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短文。

短文的主题可以是近期热点事件、个人经历或想象创作,重点是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巧。

作业与反馈: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需及时批改并提供具体反馈。

指出学生在语言运用上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他们在下一次写作中继续进步。

四、教学评价通过定期的写作练习和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语言运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情况。

同时,教师应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五、总结。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升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创作,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本部分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10个新词汇,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语法学习:本部分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句型结构,并能够正确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和语法。

2.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词汇,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2. 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新词汇的用法。

3. 引导学生运用新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巩固记忆。

五、作业与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写一篇小短文。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指出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二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已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2.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本部分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10个新词汇,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语法学习:本部分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句型结构,并能够正确运用。

3. 文学作品阅读:让学生阅读一篇文学作品,理解其主要内容,体会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和语法。

2.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记忆。

语言的综合运用教案范文

语言的综合运用教案范文

语言的综合运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语言。

3. 通过对语言的综合运用,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词汇、语法、修辞等。

2. 语言运用的实际场景: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

3.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跨文化交流等。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语言运用实例,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景模拟法:创设实际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运用语言。

四、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作业和练习情况,给予相应评分。

2. 期中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语言运用技巧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安排1. 第1-2周:介绍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2. 第3-4周:学习语言运用的实际场景,如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

3. 第5-6周: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如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跨文化交流等。

4. 第7-8周: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语言运用实例。

5. 第9-10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6. 第11-12周:创设实际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运用语言。

7. 第13-14周: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语言运用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汉语》、《语言运用教程》等。

2. 辅助材料:案例分析实例、讨论话题、情景模拟剧本等。

3. 多媒体资源:视频、音频、网络资源等。

七、教学进程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第1-4周)第1-2周: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

第3-4周:实际场景中的语言运用,如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

2. 第二阶段:实践与应用(第5-8周)第5-6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习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跨文化交流等。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两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提高拼写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默读和复述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与分析,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书写规则的学习与实践。

2. 朗读、默读和复述的技巧训练。

3. 精选文章的阅读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反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汉字书写规则。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复述能力。

3. 以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汉字书写规则的学习与实践:(1)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组合规律。

(2)学生跟随教师书写示例汉字,巩固书写规则。

(3)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书写汉字,教师进行反馈。

2. 朗读、默读和复述的技巧训练:(1)教师选取一篇适合学生的文章,进行朗读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默读文章,加强理解。

(3)学生进行复述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汉字书写练习。

2. 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做好笔记,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二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3.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与学习。

2. 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讨论。

3. 小组讨论与报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以报告、展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与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写作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进行实践练习。

2. 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讨论:(1)教师选取一篇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示范。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言运用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言运用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言运用语文教案-语言运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用词语描述人物、地物、动物等。

2. 能够使用形容词、名词和动词进行句子的构造。

3. 通过语言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的选择和运用。

2. 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的运用。

3. 语句的构造和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1. 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的正确使用。

2. 句子的构造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工具。

2. 学生写字本和作业本。

3. 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实物。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身边的人、地和物,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 词语的选择和运用1. 教师通过示范,选择适当的词语来描述一个指定的人、地或物。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选择合适的词语来描述身边的人、地或物,并进行口头描述。

Step 3: 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的运用1. 教师向学生介绍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给出一些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运用形容词、名词和动词来描述身边的人、地或物,并进行口头描述。

Step 4: 语句的构造和表达1. 教师向学生介绍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结构和差异,并给出一些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使用合适的词语和语法结构来构造完整的句子,并进行口头表达。

Step 5: 拓展练习1.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观察身边的人、地或物,并使用课上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描述。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和讨论。

六、巩固和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同时,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七、黑板设计(以图片形式呈现)八、板书设计(以图片形式呈现)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可以有效指导二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的使用,并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初中句子语言运用 教案

初中句子语言运用 教案

初中句子语言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了解句子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句子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子结构。

2. 句子的分类和运用。

3. 句子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子结构的理解与运用。

2. 句子分类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3. 句子语言运用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子结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句子的一般规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句子及其运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和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句子仿写和改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句子运用能力。

4.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句子语言运用的经验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句子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2. 讲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子结构,让学生了解句子的一般规律。

3. 分析不同类型的句子及其运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和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

4. 进行句子仿写和改写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5. 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句子语言运用的经验和心得。

6.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进行课后练习,仿写和改写句子。

3. 观察生活中的句子语言运用,总结规律和技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句子运用能力。

3. 综合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句子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子结构,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句子进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言的运用教案

初中语言的运用教案

初中语言的运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如词汇选择、句式构造、语言逻辑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其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学内容:1. 词汇选择:让学生学会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

2. 句式构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式构造方法,如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等。

3. 语言逻辑: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连接词,使句子和段落表达清晰、连贯。

4. 口语表达:培养学生自信地进行口语表达,并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词汇选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

2. 教师示范句式构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的句式构造。

3. 教师讲解语言逻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逻辑连接词,使句子和段落表达清晰、连贯。

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口语表达。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介绍本小组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语言表达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语言表达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师给予解答和建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语言实践。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和拓展活动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

在实践练习环节,学生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口语表达,并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

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技巧的语文教案

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技巧的语文教案

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技巧的语文教案【教案】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技巧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一些提高语言运用技巧的方法;2. 运用这些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 增强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提高语言运用技巧的方法;2. 教学难点: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语言表达中。

三、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课堂白板、教材、学生作业本、课堂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3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幻灯片,标题为“提升语言运用技巧的方法”; -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 导入新知(5分钟)- 老师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好的语言表达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并请学生进行讨论;- 老师记录学生的回答,并列在白板上。

3. 学习新知(20分钟)- 老师介绍提高语言运用技巧的方法,并用幻灯片展示每个方法的关键点;- 老师详细解释每个方法的使用技巧和实际应用;- 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分析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方法的具体作用。

4. 合作探究(15分钟)- 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进行口语交流;- 老师巡视小组,指导学生在交流中运用方法,记录学生的表现和问题。

5. 总结提升(10分钟)- 老师带领全班进行讨论,总结学生在口语交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老师强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运用提高语言运用技巧的方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6. 课堂练习(10分钟)- 老师给学生分发课堂练习纸,让学生根据题目用所学方法进行书面表达;- 老师检查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和建议。

7. 作业布置(2分钟)- 老师布置给学生下一堂课的作业:- 阅读课本第8单元,并提炼出几个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做好笔记。

五、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提高语言运用技巧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有机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语文教案设计:语言运用2

语文教案设计:语言运用2

语文教案设计:语言运用2一、教学目标1. 熟练理解并运用语言知识,如词语、成语等,准确表达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具备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态度,提高阅读水平。

3. 激发兴趣、激发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4.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纪念蔡李佛先生逝世》等文章的阅读,词语的应用,情感体验的培养和提升。

2. 难点: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熟练运用词语。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1. 通过谈论课前的阅读体验,带领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情感体验。

2.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重点任务,即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词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步:阅读理解1.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旨。

2. 通过启发式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难点、疑点,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

第三步:词语运用1. 以课文中的生词和熟词为例,分析词语的意义、用法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知识的运用方法。

2. 通过课前准备或文化知识介绍,增加学生的背景知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词语的运用。

第四步:情感体验1. 通过对句子的解析和情感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阅读文字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2. 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让他们多角度思考文章中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和思维能力。

第五步:提高思维1. 通过思考题、文章改写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从思维层面理解文章,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 让学生比较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分析和归纳能力。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1.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答案,及时进行点评和评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

2.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四、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通过PPT等方式,展示课程内容和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

语言运用案例教案模板范文

语言运用案例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流畅、生动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对象适用于小学中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以《动物王国》为主题,进行语言运用训练。

四、教学准备1. 动物图片或视频素材。

2. 语言表达练习材料。

3. 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动物图片或播放动物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3.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

(二)语言表达训练1. 看图说话:展示一张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与动物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三)听力理解训练1. 播放与动物相关的音频材料,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2. 讨论音频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四)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语言表达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情况,评价其口语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关注其倾听和表达能力。

3. 通过作业和测试,了解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动物的信息,进行拓展阅读。

2. 组织学生参加与动物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语文》2. 网络资源:动物图片、视频、音频等。

3. 社会资源:动物园、植物园等。

十、教学时长2课时注:以上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语言运用教案

语言运用教案

语言运用教案教案:语言运用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2. 学习和掌握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表达清晰准确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三、教学步骤:Step 1 自然拼读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单词,并引导学生念读这个单词;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拼读,并重复数次,确保学生掌握并记忆单词。

Step 2 词语搭配1. 教师出示一个句子,并选取其中的一个词语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搭配词语;2. 学生进行分组合作,选择适当的词语搭配;3. 各组进行报告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并解释正确答案。

Step 3 句子翻译1. 教师制作一个包含多个句子的幻灯片;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英文句子翻译成中文;3. 各组进行交流和交流讨论,教师进行点评。

Step 4 语言运用练习1. 教师出示一篇短文,并提问相关问题;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回答问题;3. 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解释。

Step 5 语法巩固1. 教师出示一个包含多个句子的练习题;2.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练习题,然后进行批改;3.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互评,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和互相学习。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语言运用练习题;2. 阅读一篇英文短文并进行翻译;3. 积累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上,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在小组间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合作。

需要进一步加强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以及更有趣的学习方式和练习。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引导和调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运用—活动设计、开场白与串台词
一、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类题,通常虚拟一个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活动形式,然后策划设计活动主题、活动步骤以及活动目的等。

(一)根据活动内容拟写主题语、宣传标语
不论拟写主题语,还是拟写宣传标语,首先都要紧扣活动主题,其次要注意语言简洁,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及句子的逻辑等等。

此外,还要注意主题语要能揭示主题内涵,如“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初中生活”主题)、“好读书,读好书”(“读书”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战争”主题)等;宣传标语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如“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不随地吐痰”宣传标语)、“文明是滋养我们成长的甘泉”(“文明出行”宣传标语)、“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垃圾桶”宣传标语)。

主题语、宣传标语的拟写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要富有针对性,彰显活动主题;⑵要有艺术性,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或一些特殊的句式,可使标语生动形象,活泼多姿,具有感染力;⑶注重押韵,读来上口,易记易诵;⑷力求简洁,结构简明醒目,语言简练通俗;⑸注意字数和句式上的要求。

(二)设计活动形式
设计活动形式时首先应明确该活动的主题、目标,从而选择切合实际的活动形式。

该活动形式应能够体现活动的主题或内容。

在此提供常用的几类语文活动形式:
1.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方式:①上网、去图书馆查找资料;②调查采访;③开展主题班会。

2.竞赛活动方式:①演讲比赛;②诗歌朗诵会;③作文竞赛;④书法比赛;⑤辩论会;⑥故事会。

3.展览类:①办手抄报;②办画展。

4.讲座类:①知识座谈会;②讨论会;③名家讲座;④交流活动。

5.趣味活动类:①对对联;②猜灯谜;③成语接龙。

链接中考:
暑假即将来临,校团委准备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踊跃参与并完成以下工作。

(1){主题我推荐}校团委拟向同学们征集活动主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仿照示例,推荐活动主题并简述推荐理由。

主题:
理由:
(2){活动我设计}请你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设计两项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3){成效我预估}请你预估此次暑假社会活动的成效。

二、开场白
●“开场白”就是在活动展示、报告、开会、表演开始之前,先来一番与本次活动、开会、表演有直接或间
接联系的话,来引入本题。

面对特定听众,具有简洁明了,鼓动性强,针对性明确等特点。

简言之,开场白就是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用来引入本题的一段文字。

●怎么写开场白?
请大家仔细研究这两个答案示例,看看这两个开场白是不是有一些相同的要素?这些相同的要素可能就是我们要撰写开场白时的要点。

示例:同学们,(称呼语)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传承和发扬是我们的责任,下面我宣布“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题语、过渡语)
示例:同学们(称呼语),如果把初中三年的学习比作一次万米长跑,那么终点就是备受关注的中考。

今天我们在这里就是要为我们的奔跑助一把力,给我们的冲刺呐一声喊:奋战百日,成就理想,笑傲六月!(过渡语、主题语)开场白要点:
1.称呼语
2.引入语
3.主题语
4.过渡语
但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开场白仅仅有这几个要点还是不够的。

让我们一起回顾开场白的定义,看看开场白的写作还有哪些条件限制。

“开场白”就是在活动展示、报告、开会、表演开始之前,先来一番与本次活动、开会、表演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话,来引入本题。

面对特定听众,具有简洁明了,鼓动性强,针对性明确等特点。

面对特定观众:说话一定要注意观众特点。

简洁明了:开场白只是“开场”前的一个过渡,是为活动的主体服务的。

冗长的开场白会导致观众对活动的主体缺乏兴趣。

鼓动性强:开场白要以吸引、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和热情为目的。

针对性明确:开场白要紧紧围绕活动的主题展开。

●请你欣赏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则开场白。

每欣赏一则开场白,请一位同学做简要点评。

观众们、朋友们,大家好!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黑色的日子;2点28分,这是揪心的一个瞬间:无数的笑容化为死亡,无数的快乐变成了悲伤,无数的欢歌变成了哀歌……每一个弥难同胞,都让我们揪心的疼痛,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啊!面对灾难,面对受难的同胞,我们应当行动起来,献出我们的爱心。

“爱的奉献”赈灾募捐义演活动现在开始。

——“爱的奉献”赈灾募捐义演活动开场白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青春大舞台》热情欢迎你们的到来!走上这座大舞台让我们留下青春的足迹,展示青春的风采!这是一块洋溢青春的园地,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是一个放飞梦想的舞台!同学们呀,快快来!——校园电视台《青春大舞台》栏目开场白
小结:怎样写开场白
三语要素应完整,主题突出最上乘。

深沉奔放因时宜,未成曲调先有情。

三、串台词 什么是串台词?
所谓串台词,就是串联节目和主题、节目与节目的简短语句。

串台词的主要作用是在节目之间承上启下,寥寥数语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在突出晚会主题、把握节目基调和调动观众情绪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串台词运用得和谐得体,会增加节目的韵味;写得拙劣,则会影响晚会的现场效果。

写作串词的原则要求: 1、简短扼要:
(1)串联的作用,辅助过渡的作用。

(2)具有极强的现场感,简短的句子、大众化的语言,既使听众易于接受,又感到亲切生动。

2、 衔接巧妙自然:
(1)目的:为了节目之间前后过渡的和因此衔接要妙合无痕,天衣无缝。

(2)巧妙:善于发现前后的衔接点,或内容的相关,或是形式上的一致。

(3)自然:不生硬做作,不牵强附会,不生拉硬拽,不画蛇添足。

3、和谐得体:(1)幽默诙谐,活跃气氛,调动情绪。

(2)典雅诗意,提高文化品位。

串词类型:
1、串——主题与节目。

这类串词一般出现在节目的开头与结尾。

2、串——节目与节目。

出现在节目进行中,以便演员上下或节目换场,或播出内容的转换衔接。

这类串词出现频率较高。

例: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以“吸取国学精华,侍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

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3分) 答:
例三:某校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

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
60个字) 答:
【课堂精练】
一、某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设计】
学校将围绕“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二、最近,为配合“书香宁波”活动的推广,某校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本次活动设计了三个板块,请你根据活动内容拟定【板块二】的名称。

(1分) 【板块一】书藏古今:藏书文化调查
【板块三】书香四溢:读书心得交流
活动二: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学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拟一段开场白。

(不少于80字)(3分) 三、某校要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的方式。

(4分) 活动方式一:
活动方式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