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范文

2024年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范文

2024年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同为一家”这一历史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典型事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案例学习分析不同民族间融合的原因和过程。

增强学生的历史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鼓励其从多种渠道获取并整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团结和和谐共处重要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历史、尊重多元文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同为一家”概念的理解及其历史意义。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实例分析。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

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历史,避免民族主义的偏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古代民族融合的小故事或历史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和同为一家’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概念阐释详细解释“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指出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民族融合的场景,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3. 历史背景分析简要介绍古代中国的多民族格局和民族关系的演变。

分析民族融合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

4. 案例学习选取一两个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融合案例(如文成公主入藏、元朝统一等),进行详细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民族融合的过程、特点和影响。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现代社会中如何体现“和同为一家”的精神?各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要点,强调“和同为一家”的历史意义。

鼓励学生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案例,加深学生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生动的历史画面。

实物展示:如有可能,展示相关历史文物或民族服饰,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初中历史《和同为一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和同为一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5 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2、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过程]。

关于初中历史文化和同为一家教案

关于初中历史文化和同为一家教案

关于初中历史文化和同为一家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初中历史文化和同为一家教案“和同为一家”历史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与吐蕃、回纥、靺鞨、南诏等民族的友好关系;掌握“和同为一家”的概念及其在唐朝民族政策中的体现。

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范文

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范文

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掌握“和同为一家”的含义及其实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朝民族政策的开明和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民族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同为一家”的含义及其在唐朝民族政策中的体现。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唐朝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唐朝民族政策。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内容,思考其影响。

3.小组讨论a.唐朝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b.“和同为一家”在唐朝民族政策中的具体体现有哪些?c.唐朝民族政策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有哪些?4.案例分析选择唐朝民族政策的具体案例,如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吐蕃等,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和影响。

6.拓展延伸a.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朝代的民族政策,对比分析其异同。

b.结合现实,讨论如何借鉴唐朝民族政策,促进我国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7.课堂小结8.作业布置b.收集其他朝代的民族政策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唐朝民族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是否提高?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互动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图片、视频资料:唐朝繁荣景象、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吐蕃等。

3.网络资源:其他朝代的民族政策资料。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结合现实,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问题。

第5课和同为一家

第5课和同为一家
强调:这是一种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为了更好的建设青藏地区,在派遣学生去大唐学习的同时,松赞干布还向唐太宗提出了和亲的请求
学生展示课前查找的有关五十六个民族的情况。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主要是战争与和平)。
结合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和则两利,战则两败;理解民族交往中互有和战,但是战争只是暂时的,和平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果庄中心初中集体备课课时教案学科历史来自主备教师辅备教师
课题
“和同为一家”
课型
新授
第5课时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知道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实;掌握唐代民族政策思路,体会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播放《爱我中华》在歌曲铿锵有力的旋律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的感染和升华。完成情感目标。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指导学生读课文小字部分,了解文成公主进藏后唐、蕃交往的史实)
学生看课本,并回答问题
利用10分钟的时间,学习本课知识。
随堂巩固:




举出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史实,并说出唐朝与边疆各族关系的政策与措施。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1.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吐蕃
2.作用
(二)唐与回纥、靺鞨、南诏之间的关系




本课因涉及较多的少数民族及相关人物、历史事件,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用大量图片、视频以讲故事形式讲文成公主入藏等故事,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之中。另一方面,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本课后,可以提高根据相关史料概括相应知识点、并将前后所学串联起来的能力,从课堂效果来看,效果不同,由于课堂上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在学习后面的内容时用时偏少。

(七年级历史教案)和同为一家

(七年级历史教案)和同为一家

和同为一家七年级历史教课设计第 5 课“”一、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认识主要史实:①唐代的民族政策。

②唐代周边主要少量民族的名称和地理地点。

③ 吐蕃一致。

④ 文成公主入藏。

⑤ 汉蕃“和同为一家”。

⑥ 唐代与周边少量民族的友善关系。

2、认识主要历史人物。

能力目标:1、采集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的相关资料,培育学生采集资料、整理资料、比较剖析资料的能力。

采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相关故事。

2、着手设计少量民族方向图,让学生确定正确的历史空间观点。

3、叙述文成公主的故事,培育学生口头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4、剖析各民族与唐代的关系,概括唐代民族关系特色,培育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5、编写文成公主入藏小品,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

6、分组学习,培育学生与别人团联合作的能力。

感情目标:1、认识政府开通的政策,是国家一致、民族团结的保证。

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善有益于各族的发展。

3、唐代与周边少量民族友善关系,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模范。

其开放的民族政策是今日特别值得借鉴的历史财产。

二、教课简析:教课要点:1、吐蕃的社会发展。

指引学生回想小学社会课上相关藏族的内容。

2、吐蕃与唐代的友善关系。

鼓舞学生叙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使学生亲身领会“和同为一家”的亲近关系。

3、介绍布达拉宫“曲结竹普”宫室里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雕像。

教课难点:唐代开通的民族政策。

三、课前准备1、指导分组采集资料。

2、采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相关故事。

四、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知道,今日我国是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家,境内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大家能说出多少个民族?生:(众说纷纭,可能说不全)师:大家有兴趣的话,能够回去查找相关资料认识五十六个民族的状况。

下面,这些图片,你能说一说是哪个民族?(逐个展现几个相关民族的图片: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

)让学生说出民族的名称。

请五个学生介绍今日这五个民族的概略。

七年级历史教案和同为一家

七年级历史教案和同为一家

和同为一家第5课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和有关文字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指导学生对唐朝与边疆各族交往关系进行概括时,要引导学生从相似方面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3.比较我们已学的有关民族交往的事件。

四、知识链接1. 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大、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2. 文成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许多酿酒、制磨、造纸等手工业工匠来到吐蕃,耕作方法和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

这为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3.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也是加强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为加强汉匈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4.因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观念、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

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物产和风土人情也进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五、自主预习(一)基础知识导读。

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1.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民族人民的爱戴,被称为“ ”。

2. 和,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一.填空题:1.唐代科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为___ _____。

2.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4.科举制创立于,完善于,废除于。

二.材料分析题:5.“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1)“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的什么制度?(2)这种制度最早创立于何时?完善制度的关键人物有谁(3)请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掌握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的意义;2.了解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状况及与唐朝的关系;3.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学习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导入新课】: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

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

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和同为一家”。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一.隋唐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22页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隋唐时期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如何?(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2.唐朝时期,哪两位皇帝曾经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答案提示: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族一视同仁。

七年级历史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冯锦秀

七年级历史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冯锦秀

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方法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友好关系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政策具有比较开明的色彩三、教学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已对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史实有一定的了解。

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但对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设计问题时注意层层推进。

学生对唐初周边少数民族的地名、人名、族名包括读音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可采用下列教学方法:(一)提问引导法。

(二)材料归纳法。

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三)讲述法、讲解法。

(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说一说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师:在一千多年前有一位少数民族首领说了一句话叫做“和同为一家“,他为什么这样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与其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知识建构1.多媒体展示《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和《唐后期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联系课本知识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唐朝周边分布着哪些少数民族?他们分别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2)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平等、开明、灵活)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①行政:和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②和亲:和入吐蕃;③册封:唐玄宗先后封回纥、粟末靺鞨、南诏首领为、、。

初中历史《和同为一家(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和同为一家(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文成公主入藏。

2.认识唐朝开明的民主政策,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保证,民族友好有利于各族的发展。

3.设计少数民族方位图,帮助形成正确的少数民族的时空概念。

【学习重难点】重点:吐蕃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教学设计1、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收集中国少数民族(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的风俗习惯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的认识水平;准备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准备课内拓展,制作白板课件。

环节教学要点活动导学环节一:营造氛围,引入课题,环节二:自主学习环节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环节四:复习巩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布达拉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下令建造的吗?是为谁建的吗?(答略)师:唐朝初年,唐太宗积蓄力量打败了东突厥,俘获其首领,没有杀他,而是继续让其管理旧部,授予官爵,赐给田宅。

师: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否,我国每一个封建王朝都很重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唐朝的统治者更是如此,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唐朝历史,看看它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是如何相处的。

(课件展示:唐朝边疆各民族分布图)师:从图上看唐朝边疆生活着哪些民族呢?答:、突厥、回纥、六诏、吐蕃等。

师:我们今天带大家来看看这其中三个民族的关系:东突厥、吐蕃、南诏。

先看与东突厥的关系。

(课件:一唐与东突厥的关系)从图上看,这是什么样的民族?生:游牧。

师:东突厥是唐朝时北方势力较强的一支少数民族力量,经常骚扰唐边境。

太宗即位后,东突厥内乱,太宗乘此机会将其打败,并俘获了其首领。

如果是你,你会杀了他们吗?为什么?(答略)师:英雄所见略同,唐太宗也没有杀他们,而是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并任用突厥原来的贵族进行管理,保持原有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

师:太宗这种做法正所谓“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妥善安置,安抚人心,以德服人的做法,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笼络了人心,他以真心换真情,又何愁边境不太平和各族不归附呢?师:后来,西北少数民族的首领纷纷归附唐朝,到长安朝见,并送给唐太宗一个尊称:天可汗。

《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课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和同为一家”
作者、工作单位
文安县第五中学赵艳华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新课程的宗旨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把新课程理念体现出来呢?我认为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一个开放而又民主的课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基于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课教学设计方案。
通过课堂编排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并能培养他们信息的处理和表达表演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政府的开明政策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保证。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
使学生了解到自古以来西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唐朝民族关系史课,重点介绍了唐朝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的历史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大战的一个重要阶段。唐朝密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进步,巩固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本课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回纥的勃兴”、“车书本一家”和“苍山洱海间的南诏”四个框题,分别反映了唐朝与北方、西北、西方、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讲述了唐朝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说明了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和同为一家”。
课文中有一位唐朝的伟大女性,为了民族大家庭的和睦、跋山涉水、远嫁吐蕃,这位女性就是文成公主;有一幅名画就是讲吐蕃向唐求亲的事情的(出示图片《步辇图》)。
师:“看《步辇图》,你能指出图上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分析。”并介绍画中的背景。

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和同为一家教案优秀范文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

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

【教学过程】导入:历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

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

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大家知道这座宫殿是为谁而建造的吗?——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松赞干布是哪一个民族的领袖?——吐蕃吐蕃是生活在哪个地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吐蕃的位置,并完成图表:在地图上填上唐朝前期边疆的少数民族)填图时注意:这些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哪些地区?唐朝政府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这些少数民族?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风俗习惯(出示有关藏族生活的图片,从中联想唐朝时吐蕃生活习俗的情况)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③有利与唐朝对于加强对边疆地去的管辖和控制,有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往来和发展,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巩固反馈
1、记忆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和影响
2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图表
达标检测《历史同步学习与探究》
教学札记
2、哪两位皇帝加强了对西域(新疆)的管辖?
答: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学生介绍文成公主入藏的试实和相关小故事
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外呢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引导学生看课本的配图
③阅读课后注释,了解“赞普”“松赞干布”的汉语意思本上的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你认为他们有那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答:他们生活的地域和生活习惯相同,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4、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①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
答:为学习唐朝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政治制度
②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西藏
答:为了和吐蕃建立友好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去的管辖和控制
2、粟末么和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3、南诏白族和彝族的祖先,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具有怎样的影响?
答:①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②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学生列举科举制度产生和完善的过程及相关人物
2、科举制的影响
3、利用青藏铁路的修建,有利于促进藏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唐朝时期,汉族就与藏族开始了友好往来。导入新课
自主探究
隋唐时期,有许多的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的联系,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树人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 《第5课“和同为一家”》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树人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 《第5课“和同为一家”》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树人学校七年级历史《第5课“和同为一家”》
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政府的开明政策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保证。

3.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4. 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5.使学生了解到自古以来西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本课重点
1.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2. 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本课难点
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意义。

一、天可汗(读读想想)
二、 1. 唐朝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
2. 唐朝为什么要用突厥贵族而不用汉人进行管理?
3. 解释“天可汗”的含义,“天可汗”指的是谁?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四、 1.想想说说(任选其一,可小组交流展开讨论)
五、(1)松赞干布对吐蕃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愿意远嫁吐蕃吗?
(2)假如你是陪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总管,你能帮文成公主做哪些有利于吐蕃的事?几年后,你会发现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能评价文成公主吗?
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六、点苍山会盟
1.学生快速阅读,简单了解唐与南诏交往的史实。

2.你能说说为什么唐朝能实现“和同为一家”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唐朝和突厥、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各族与唐朝的关系历史史实以及其社会生活。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对吐蕃、回纥、靺鞨、南诏等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加以讨论、总结,以加深对以上知识点的记忆。

(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展示图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教材从唐朝与各民族保持密切关系的表现引入主题──“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

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2、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可以从开明政策对唐朝和少数民族相互发展的好处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此难点。

【教学方法】1、教法:采取讲授法、分组讨论发,运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图片,引起学生学习该课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2、学法:(1)学情分析:根据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2)学法上,我贯彻的想法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老师主导、学生讨论法、师生互动合作法,让学生形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各位同学,有谁知道“天可汗”是什么意思?它指的又是哪位历史人物?【生】“天可汗”的意思是各族共同的首领,他指的是唐太宗。

【师】是的,这位同学说的很对,“天可汗”指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可是为什么他能被称为“天可汗”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学习唐朝与突厥的关系了,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一目内容。

一、唐与突厥的关系【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所以就要介绍少数民族,在介绍这些少数民族时,我想请各位同学思考四个问题,即:①该民族生活在哪里?②该民族有什么生活习俗?③该民族出现了哪些杰出的领袖?④该民族与唐朝的关系是怎样的?首先,老师先来介绍突厥这个民族。

突厥是生活在古代阿尔泰山地区,以游牧为生,随水草迁,以毡帐为居室。

这个民族骁勇强悍,非常好战。

(展示图片)请大家看课件上的《突厥骑兵图》,上面的突厥士兵身穿盔甲,脚蹬长靴,更重要的是,他双手持枪,骑在高大的马上,做出一种随时战斗的样子。

同时,也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好战,最终于6世纪末分裂为东、西两部。

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本来他们与唐朝相安无事,可是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羡慕中原肥沃的土地,于是乘唐太宗即位不久,国内政局动荡之机,发动了对唐朝的战争。

面对东突厥的侵略行为,唐太宗是怎么做的呢?哪位同学可以结合书本,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唐太宗积蓄力量,打败了东突厥,俘获了颉利可汗。

【师】是的,这位同学说的很好。

唐太宗取得了对东突厥战争的胜利,并且俘获了颉利可汗。

可是在数明他的罪状后,授予了他官爵,赐给田地。

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也给予优厚待遇,让他们管理旧部。

而且,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唐太宗以这种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博大的胸襟赢得了各族的拥戴,被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动脑筋】【师】请同学们看书本第22页的动脑筋,然后思考一下,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生】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完全领会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刚刚我们所学的是唐与东突厥的关系,那唐与突厥的另一支——西突厥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其实课本也介绍了,不过非常简略。

我们刚才在介绍突厥时,介绍了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也就相当与现在的新疆地区,课本上是怎么说唐朝对新疆地区的控制的?【生】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过渡】【师】是的,这为同学回答的非常好,这个机构就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以上便是唐与突厥的关系了。

那下面唐朝与吐蕃、回纥、靺鞨、南诏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分组进行讨论,按照刚才那四个问题进行讨论,一个大组讨论一个民族,然后推选一个人向大家介绍。

现在,我给大家3分钟讨论,然后请人回答。

二、唐与吐蕃的关系【第一组学生】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有的以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他们的纺织业和冶铸业水平也很高。

他们的领袖有松赞干布,与唐朝的关系是和亲。

【师】是的,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老师再进行补充。

在农业方面,吐蕃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只能种植小麦、青稞麦、荞麦等农产品,尤其是青稞,是其特有食品。

(展示图片)请大家看一下这些图片,这就是青稞、荞麦和小麦。

在畜牧业中,吐蕃主要畜有牦牛、马、羊、猪和独峰驼等,取牛羊乳酪为食,用毛织衣。

请大家看图片,这就是独峰驼、牦牛,牦牛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生物。

在手工业方面,他们的手工业还是比较发达的,可以制作金属器皿以及比较精致的铠甲、兵器。

将士的铠甲非常精良,用劲弓利刃都很难穿破。

吐蕃习俗以战死为荣,一家几代人连续战死,被看作“荣誉甲门”。

在介绍完吐蕃的基本概况后,我们将要学习吐蕃的一位杰出领袖和唐朝的一位美丽公主之间美好的故事,两者通过婚姻,不仅缔结了一份美好的姻缘,更是搭建了一座沟通唐、蕃交流联系的桥梁,我想让大家一起告诉我,这两个人物是谁?【生】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师】是的,同学们答得都非常好,那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赞普松赞干布”是什么意思。

“赞普”是王的意思。

在藏语中,“松赞”意为端庄尊严,“干布”意为深沉宽宏,二者加在一起便是“松赞干布”的意思,即宽宏深沉。

这个名字包含了其父母对他深切的期望与寄托。

就像我们班的沈勇杰同学的名字,就饱含了其父母希望他勇敢、杰出的寄托。

不过松赞干布也不负众望,成为吐蕃历史上一位杰出的领袖。

首先他平息了贵族的叛乱,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完成了吐蕃政权的建立。

其次,他加强了与唐朝的联系与交流。

由于他仰慕唐朝文化和强大,于640年派遣他的大相禄东赞,带着黄金5000两和大量珍宝,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城向唐朝求亲。

(展示图片)请大家看《步辇图》,上面画的就是禄东赞向唐太宗求亲的情形。

图上面禄东赞的表情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禄东赞把求婚的事情看得极其重要。

唐太宗的表情自然,神态安详,说明唐太宗对与吐蕃和亲之事已经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亲。

其实,禄东赞的求亲是经过多重考验才成功的。

传说当时与禄东赞同时到长安求婚的有五个民族政权的使臣。

唐太宗出了三道难题考查他们的智慧……禄东赞凭借吐蕃人特有的机智,一一破解了唐太宗的难题,最终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课本活动课一中吐蕃使者求婚的历史故事)。

那这个文成公主又是怎样的人呢?吐蕃人民欢迎她加入吐蕃这个大家庭吗?哪位同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生】文成公主是唐朝的一个公主,她自幼饱读诗书,是个很有才识的女子。

吐蕃人民是很欢迎她的加入的。

【师】是的,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展示课件)请大家看课件上的这首民谣:“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它反映了藏族人民对于文成公主入藏是非常高兴的,并且,为了迎接她,松赞干布特意在拉萨的红山上修建了布达拉宫,请大家看图片(介绍布达拉宫)。

我想问在坐的同学,为什么吐蕃人民欢迎文成公主入藏呢?【生】因为她为吐蕃做了很多事情,把中原的先进技术带到了吐蕃。

【师】是的,这位同学说的很好。

文成公主入藏,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带到了西藏。

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

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

公主带的水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公主和她的侍女,还把纺织、刺绣技术传授给吐蕃妇女。

文成公主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吐蕃。

而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聘请唐朝文士掌管文书。

最重要的是,他命人创制了吐蕃文字,改变了吐蕃刻木结绳记事的习俗,是吐蕃开始有了自己的文明。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和吐蕃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的洞房遗迹,藏族的史书用大量篇幅来记载公主的事迹。

再请大家看下这张图片,它是大昭寺,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它是中外建筑艺术的糅合。

在文成公主之后,又有一位唐朝公主来到了吐蕃,这便是金城公主,她于8世纪初嫁给吐蕃赞普尺带朱丹。

从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关系日益密切。

【动脑筋】【师】请同学看课本的动脑筋,思考: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生】【师】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等。

【过渡】【师】好了,现在与吐蕃的关系已经学完了,那我们看课本《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我们来吐蕃北边的民族——回纥。

现在请第二大组的同学给我们介绍回纥的情况。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第二组学生】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

他们崇尚勇敢,民风淳朴。

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了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回鹘政权瓦解后,部众迁移到今甘肃、新疆等地。

【师】是的,这位同学说的很好。

回纥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善骑射”。

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了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请各位同学注意一下,这里是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的,是唐玄宗。

而随着唐、回关系的密切,回鹘人到唐朝经商的有很多,他们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绢、茶和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