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源自探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源自探索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兴旺的不竭动力,同样,未来人才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因此只有不断改革教育,也就迫使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地向创新教育发展。

关键词:空间;方法;创新

一、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探索空间”、营造“良好的探索氛围”,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活动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提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教师可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在一个3 m×4 m的矩形地块上,欲辟出一部分作为花坛,要使花坛的面积为矩形的一半,请你给出你的设计。(第17届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会议的公开课问题)

2.提供充裕的探索时间

教师应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让他们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探索能力。例如:活动课“七巧板的制作、拼摆”“平面图形的密铺”,学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探索,通过探索,使学生的认知冲突不断转换为更有价值的探讨,让学生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

二、让学生学会探索的方法

在探索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学习自主探索的方法,初步形成自主探索的能力。笔者谈几点探索的突破口:

1.探索,往往从简单的情形开始

例1 有一张厚度是0.1mm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

0.2mm,……依次对折下去,那么对折20次后厚度会有3层楼高吗?(设每层楼高3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分析对折1次,对折2次,对折3次……这些简单情形入手:

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上表),从中归纳出对折n次后,纸的厚度为0.1×2n。则得到对折20次后,纸的厚度约为0.1×220mm,约等于105米,其厚度比30层楼还高。通过探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当指不断增加时,底数为2的幂的增长速度是很快的。

2.探索,可以从特列考虑

例2 将两块完全相同的等腰三角形板摆放成如图所示的样子,假设图形中的所有点、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回答下理问题:

(1)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把它们一一写出来。

(2)图中有相似(不包括全等)三角形吗?如果有,就把它们一一写出来。

要完全解决这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不妨用特殊值来试一下这个问题,假设∠bad=20°,则可得出其他所有角的度数,这样图中的七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就可以一一列出(如下表):

从而除去全等三角形外,根据“aaa”定理很容易得到△ade∽△bae∽△dca。此时再从头解决这个问题。

3.探索,要善于不断尝试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在山洞中迷了路,他不知道该走哪条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尝试:先试一试这条,再试一试那条,最终汤姆走出了山洞。汤姆的方法也就是数学家波利亚所倡导的方法:一再地去试,多次变化方法,使我们不至于错过那少许的宝贵的可能性。

例3 把大小为3×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沿着虚线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如图1),请在下图中画出另外三种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不断尝试路径,找到符合条件部分方案,同是通过探索得到全等图形的分割规律:①两个全等图形是中心对称的,其对称中心是方格纸的中心,分割线必过方格纸的中心;②分割线的起点是方格纸的边线上的点,从起点开始作分割线,其走向是容易

的;③画分割线时,可从两头向中间画,再根据以上规律画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方案(如图2、3、4)。

最后笔者把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送给那些在数学学习中勇于探索的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岸头实验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