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鸟画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程风子花鸟画作品赏析

程风子花鸟画作品赏析

程风子花鸟画作品赏析——快意之快黄永厚程风子:1962年生于安徽阜阳。

专攻中国画、书法、篆刻。

绘画受业于当代著名画家黄永厚、杨延文先生;书法受业于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

现为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美协敦煌创作中心副主任、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

出版有《程风子篆刻集》、《性灵风骨程风子卷》、《中国名画家精品集(写意山水)程风子》、《中华书画》(程风子专辑)、《当代逸品十家——程风子》、《当代书法十家——程风子》、《程风子篆刻集》(上卷、下卷),九州音像出版《程风子——性灵风骨》等。

有作品见诸于《人民日报》、《美术报》、《江苏画刊》、《荣宝斋》、《十方艺术》、《中国书画》、《收藏界》、《中华书画》、《艺术市场》等报刊。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海内外藏家收藏。

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山东卫视以及内蒙古卫视先后作专题报道。

去看风子的画展又要经历一次士别三日的眼外科手术了。

进门就吃电视记者一问:“你认为风子今后只画花卉了吗?”至于吗?我说:“他的山水容量很大。

”等把话答完用眼角一扫,只见繁花满堂才发现我的回答有点不对题了。

其实画跟诗一样,都是可遇不可求。

风子占了便宜,他不用求,触着便是遇,这是天分,天分在灵府里边,艺术的敏感兴味就发自灵府,不给陈法以摆谱的地位,则新意迭出;观众呢亦无须拿眼睛接受画上说理的折磨,而直接陶醉于再创造的快乐之中。

使我想起崖画的作者,他们只要来点兴奋便所向披靡。

看这幅荔枝,人家吴昌硕只派三个五个代表,可风子却果实累累都快挤破画纸了。

我喜欢风子这尊重耕耘者的率真,因为我们画家和观众都是艺术的耕耘人,干嘛犯贱要拿老章法来捆自己的手脚呢?隔壁这幅是石榴花果,你不必费心去辨认哪是花哪是果,反正是他(她)们要一起打造了这人间的热闹。

他们七彩斑斓,悬在天上,像教堂里会讲宗教故事的玻璃画,也像一个大家族列出阵式,各就各位,放开嗓子唱人丁兴旺。

想想吧,谁个见了不热血沸腾?风子斗方里也有许多率意之作够我在回忆中扩大它们的印象。

中国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具有深刻的审美内涵。

写意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而构成了丰富的审美特征。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花鸟画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1】
【中国花鸟画赏析:2】
【中国花鸟画赏析:3】
【中国花鸟画赏析:4】
【中国花鸟画赏析:5】
看完了以上的中国花鸟画赏析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花鸟画的知识吧!
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写意花鸟画创作,主要是利用线来表达物象。

通过用笔的技巧,要求从事物的线的复杂状态中,泯灭具体形和线的特征,而能看到物体本质精神。

要求用笔所描写出来的线不借皴擦晕染而能表达现实物象,笔简意繁,态随意变,一转一束都有意趣。

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

所谓笔尽力不尽,气见笔不见,皆从运笔中得之。

运笔讲究中锋、侧锋、逆锋和战笔(渴毫)。

中锋要求落笔中正,不偏不欹,用笔要圆劲而有韧力,不险怪妄生圭角。

一般描写一切有定形的东西多用之。

侧锋要求落笔偏侧横扫,可用来描写不定形的坡石、树干。

逆锋多是改变正常的运笔方向,以增加笔触的苍浑感。

战笔是中锋落笔,是在战动中运行。

宜于写定形的房屋、桥梁、建筑和勾勒花叶,可避免线的刻板,并增加涩拙的趣味。

一般战笔宜斟酌用渴墨,有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墨色。

1用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1用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设色 浓丽 晕染 细致
崔白(约1004—1088年),中国北宋画家。
《双喜图》
《墨葡萄图》
半身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笑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代 徐渭 《墨葡萄图》
朱耷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一生 字、号、别号极多,尤以“八 大山人”最为知名。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作品 名称
作品基 本信息
绢本设色 立轴, 纵81.5cm, 横53.6cm。 北宋徽宗 赵佶绘, 故宫博物 院藏
绘画 内容
构图
用 笔
用 色
绘 画 特 点
自创 瘦金 体。 用笔 瘦劲 犀利, 独具 一格。
《 芙 蓉 锦 鸡 图 》
描绘金 秋景色 的花鸟 画作。
画幅左侧 芙蓉、锦 鸡,与右 双钩 上轻盈飞 笔法 舞的蝴蝶 遥相呼应, 线条 布局密中 细劲 见疏。
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 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
猜一猜
你知道哪一张是工笔画,哪一张是写意画吗?
工笔画造型工整,描绘细腻,设色精 致典雅,浓淡相宜,注重动植物生命 特征的表现。
写意画笔墨恣意奔放,造型简约 洒脱,以意传神,托物言志。
你能分辨课本中哪些作品是工
笔画,哪些作品是写意画吗?
写生珍禽图
41.5cm × 70cm
五代
黄筌
宋徽宗
秋劲拒霜盛, 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 安逸胜凫鹥。 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 和“天下一人”的签名花押。
赵佶
芙蓉锦鸡图 81.5cm X 53.6cm
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

中国古代画家及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画家及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画家及作品赏析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画家及其作品进行赏析,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杰作。

一、齐白石(1864-1957)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巨匠,他以写意花鸟画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以墨色浓淡相宜、笔墨独特、构图疏朗而著称。

他的花鸟画以独特的笔墨表现出生动的形态和灵动的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作品《白石庭前花鸟图》堪称他的代表之作,画面中的花鸟栩栩如生,树木枝叶繁茂,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二、顾恺之(321-379)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他以人物画和山水画而闻名。

他的人物画以刻画人物神态和情感为主,笔法细腻而富有表现力。

他的山水画则以自然山水的描绘为主,画面中的山川流水、云雾山石都栩栩如生,给人以宏伟壮丽之感。

他的作品《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的女子身姿婀娜多姿,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婉约。

三、李唐(937-978)李唐是五代时期的画家,他以山水画而著称。

他的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主题,以墨色的浓淡和笔墨的疏密来表现山川的壮丽和奇特。

他的作品《溪山行旅图》以其独特的构图和墨色的运用而闻名,画面中的山川起伏、水流奔腾,给人以壮丽和奇特之感。

四、徐悲鸿(1895-1953)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巨匠,他以写实人物画和牛画而著名。

他的人物画以笔墨的精细和形象的逼真为主,他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情感。

他的牛画则以牛的形象为主题,他通过细腻的笔墨表现出牛的力量和力量。

他的作品《奔牛图》是他的代表之作,画中的牛奔跑的姿态生动逼真,给人以力量和活力的感觉。

五、郑板桥(1693-1765)郑板桥是清代的画家,他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而著名。

他的山水画以墨色的浓淡和笔墨的疏密为主,他能够准确地表现山川的壮丽和奇特。

他的花鸟画则以花鸟的形象为主题,他通过细腻的笔墨表现出花鸟的生动和灵动。

【精品赏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赏析--花鸟篇

【精品赏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赏析--花鸟篇

【精品赏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赏析--花鸟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段华采乐章,今天瑞祥安文化讲堂就带您一睹国之魂宝--名人字画的风采。

————引言【品名】幽兰图--清郑燮【纸本尺寸】91.3*51cm【作者简介】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尤善兰竹,题竹诗多达一百余首。

所作每画必题,常以诗跋补其意,款式光怪陆离,别具风致,画史少见。

为扬州画派领袖。

徐悲鸿先生评价其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

【赏析】土坡相连,缝坎丛生绺绺兰草,几叶新竹点缀其间,纷披穿插,姿态如生。

笔法灵活,挺秀劲丽,纵横涂抹,酣畅淋漓。

画心作者行书七言律诗一首:“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回环。

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

【品名】玉堂富贵图--清邹一桂【绢本尺寸】221.5*92.3cm【赏析】画中上方玉兰初吐芳华,海棠飞艳溢彩,秀石之后,几丛牡丹姹紫嫣红,画面构图巧妙,以玉兰与牡丹形成半闭合空间,孔雀居于空间之对角线上,起到稳定均衡之用。

用笔设色皆为院体画之风格,工笔重彩,刻画极其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

整幅作品大气秀美、富丽堂皇。

【品名】晚梧秋影图--清王翬【绢本尺寸】76.8*41cm【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赏析】从恽寿平的题识来看,此图应为写实之作。

图中罢笔绘池上高梧疏柳掩映书堂,坡头二人对语。

笔法松秀,意境淡远。

在王翬众多的摹古、仿古的弘篇巨制中,此种写实的园林小品犹显清新可喜。

王翬画再加恽寿平题更身价百倍,实可宝矣。

【品名】梅花水仙—明钱榖纸本墨笔【纸本尺寸】33.7*391.9cm【赏析】此卷写秀石、水仙及梅花,颇有意趣。

构图严谨,用笔精妙,为其佳作。

钱榖擅作山水,笔墨疏朗稳健,人物、兰竹风格平实。

善书法,又以词翰名于世。

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虎丘前山图》轴、《求志图》卷及上海博物馆藏《苍山茅屋图》轴。

论朱耷花鸟画作品中的美学意蕴

论朱耷花鸟画作品中的美学意蕴

论朱耷花鸟画作品中的美学意蕴朱耷(1637-1718),字石田,号南岳居士,清代著名的画家,以花鸟画闻名于世。

他的花鸟画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着精湛的绘画技艺,更有着深刻的美学意蕴。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古代文人在追求自然之美的还注重对自然的理解和把握。

朱耷深受文人画的影响,他的花鸟画作品中透露着浓厚的文人情怀,如《虎头梅竹石》、《松石插条图》等作品用笔简练,墨色鲜明,既表达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见解,也流露出其内心的理想境界。

在这些作品中,朱耷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细腻地描绘了花鸟的神韵和气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有形,花木有灵”的审美意蕴。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厚情感。

朱耷的作品中,花鸟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它们的形态、特征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都被绘画的淋漓尽致。

例如《蝴蝶图》、《愁莺图》等作品,都展现了朱耷对自然界万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他善于捕捉自然界微妙的变化和生命的细微之处,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也能感受到他对自然界的真挚情感。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体现了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以诗意代形象”,追求虚实相生、意境深远的境界。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中,不仅有着准确的形象描绘,更加注重作品的意境抒发。

例如《竹树鸟图》、《荷花图》等作品,都在形象的描绘上虽然细致入微,但更能使人感受到画家对自然界的超脱与意境表达。

他通过对画面的精心布局和墨彩的处理,赋予作品以独特的韵味和情感,使其超越了形象本身的局限,实现了画作与观者情感的共鸣。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表现了他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对艺术的一种执着。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在形式上注重写实细腻,而在意境上则寄托了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例如《梅花图》、《翠鸟银腐图》等作品,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和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现了画家笃志雕绘的精神风貌。

13清朝中期蒋廷锡二十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

13清朝中期蒋廷锡二十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蒋廷锡二十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我们一起分享蒋廷锡精品绘画作品。

蒋廷锡(1669—1732),字酉君、杨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是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

清初恽寿平在花鸟画坛起衰之后,蒋廷锡学其没骨画技,变其纤丽之风,开创了根植江南、倾动京城的“蒋派”花鸟画。

传世画作有《海棠牵牛图》、《塞外花卉图》、《梅竹图》、《芙蓉鹭鸶图》、《兰石图》、《萱花图》、《梅雀图康熙帝书雪梅诗折扇》、《梅竹图康熙帝临米芾书折扇》、《柳蝉图》、《长春富贵图》、《富贵寿考图》、《大吉图》、《赐莲图》、《兰竹图》、《御园瑞蔬图》、《行书五言》、《长寿富贵图卷》、《蜀葵萱花图》、《花鸟》、《四瑞庆登图》等。

苏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苏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典雅中的寓意
宋朝皇帝画家赵佶画的芙蓉锦鸡,有着借物寓意、抒写情怀 的用意。 锦鸡在古代被认为是文武双全的象征,画家借此来作隐喻。 芙蓉花从画面左中处出枝,一只锦鸡立在枝头,正回首翘望 右上角那翩潮的彩蝶。左下角斜伸的几枝菊花,妙趣樻生,既填 补了画面的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题款与题诗的位置也作 了精心布局。 此画在构图上,在用笔用色中,都显现出严谨从容。
以花鸟传情
花鸟画家常用勾染、写意的方法画出植物、动物的神 态,以抒发个人的人生感悟,到后来有的花鸟画家干脆直 接用色彩描绘物象。清代画家恽寿平就是运用这种画法来 表现花鸟之美的,这种画法称之为“没骨法”。
花卉册(中国画)清代 恽寿平
恽寿平与五代的黄筌一样,也 非常重视写生,在表现对象时,既 不用墨线勾轮廓,也不用墨色作底 子,而善于用颜色渲染、点簇并用。 他画的花卉十分工整俊秀,好像被 水洗过一般淸新飘逸,洁净淡雅。
小卡片
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 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人物画表现人与人 和人与社会;山水画表现人与自然;花鸟画表现与人相处 的动植物。三方面合起来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在初中教材中,我们用这种思路来组织欣赏课的内容, 您觉得如何?
精微与逼真
宋徽宗时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而在此之前的五 代时期就已经有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为这个黄金时代的到 来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期的西蜀、南唐等地,花鸟画发展较快,并出 现了黄筌和徐熙两种不同风格的代表性画家。
芙蓉锦鸡图(中国画)宋代 赵佶
锦鸡的羽毛用细碎的笔触勾出生长的方向,翅膀用墨晕染 出浓淡层次,用笔工细有力,渲染填色薄艳细腻,用笔用色的 风格十分完美和统一。芙蓉、锦鸡、蝴蝶,在菊花盛开的金秋 时节相聚,华丽的题树在赵佶的精心描绘中,没有流于艳俗, 而是和谐生动,富有典雅的情趣。

翰墨情缘花鸟新——上海知名画家顾怀成的花鸟画赏析

翰墨情缘花鸟新——上海知名画家顾怀成的花鸟画赏析
上 海 长三 角 画 院 画 师 顾 怀 成
I - 工 的家中 , 一幅幅精湛的花鸟
发 。中国花 鸟 画千 百年来 受 到大 众 荷 、 两只 小鸟安排 得错 落有 致 , 清雅风 韵跃 然纸上 。 其 的喜 爱 ,因为 上 乘 的 花 鸟 画作 品 , 顾 怀成 不 仅擅 长 创 作荷 花 、梅 花 。对 国 色天 香 的牡 丹 也 情有 独
丹 。 求名 花 富贵 的 气 讲
质 和 画 面的 热 烈奔 放 , 人 生气, 画面 热情 洋 溢 。如 《 气满 人 间 》 为壮 观 , 清 颇 画中 的 梅树 枝 干 挺 在 他 的牡 丹 画 中 , 们 拔 伸展 , 红梅 开 得 热 烈 , 泽 古 艳 却 又 气势 蓬 勃 , 出 一股 冲 寒 斗 雪 能 体 味 到 热 情 的 中 华 色 透 的豪 气 。
人 以荚 的享受 。 他笔 下 的 梅 花 . 墨 浑 朴 而 有 笔
钟 。他 的《 意》 , 牡 丹 和 山石组 合起 来 , 洛阳 名花 呈现 给观 众 , 春 图 把 将 给人 们 强 烈 的立 体感 。画 中 的牡丹 设 色 明快 , 而不 俗 , 瓣 的笔 调 艳 花
清 润 。 出一 股 饱 受 朝 透
小 鸟》 既有 岭南 诬 派 的特 点 , , 又有 新意 。葡 萄硕 果 累累 , 枝叶繁 茂 , 特 别 是 叶片 亦浓 亦 淡 , 脉趁 湿 勾勒 , 茎 既有 焦 色 , 有淡 灰 绿 色 , 又 衬托 着 硕 果 的丰腴 。画 面 配 以飞翔 的小 鸟 , 映成 趣 。顾怀 成 殛紫 藤亦别 具 相 匠 心 ,燕 舞 》 的紫 藤 花 厚 重 明 快 , 出 一股 蓬 勃 的 朝 气 , 《 中 显
格 。他 表示 , 中国 画还是 ” 说 ; 国画 “ 之 中 用水 是灵 魂 ” 笔 墨 要疏 密有 致 , , 注重 “ 透

论朱耷花鸟画作品中的美学意蕴

论朱耷花鸟画作品中的美学意蕴

论朱耷花鸟画作品中的美学意蕴朱耷,字叔聪,号鹤林,江苏苏州人,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花鸟画。

他的花鸟画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本文将从朱耷花鸟画作品的审美特点、意蕴以及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进行论述。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在审美上具有明显的特点,其一是观赏性强。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构图清雅,题材广泛,色彩丰富,富有生气。

无论是花朵的绽放还是鸟儿的飞翔,都展现出了一种自然的美。

其二是写实性强。

朱耷擅长用笔勾勒细节,画出每一片花瓣、树叶,描绘每一根鸟毛,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其三是情感丰富。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富有诗情画意,透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给人以温馨、愉悦之感。

通过这些特点,朱耷的花鸟画作品体现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朱耷花鸟画作品中的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自然美的表现。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在细致描绘自然万物的更加注重了对自然美的表现。

他用笔墨展现了花鸟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神奇魅力,使观者不仅看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加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其次是生活美的追求。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再现,更多的是对生活美的追求。

他通过对花鸟的描绘表达出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对和谐社会的期盼,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无尽热爱。

再次是审美情趣的体现。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不仅仅是图案的表现,更加体现了他的审美情趣。

他对色彩的运用、线条的构成以及形象的表现都展现了其审美的独特魅力,使人感受到了他对艺术之美的追求以及对审美情趣的热爱。

这些美学意蕴使朱耷的花鸟画作品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绘画史上,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以其绘画技巧的精湛和审美情趣的独特,为中国绘画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朱耷通过其花鸟画作品的创作,影响了后世的绘画艺术。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春江水暖陈之佛1953年纸本设色85cmx 40cm中国美术馆藏“意境”是画家赋予作品的特殊的艺术生命,是画家将那些花鸟草虫。

经过艺术创作,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深意。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赋予他每一幅作品都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春江永暖》画中点点桃花,红白相间,前后相映,几枝摇曳的绿竹,穿插其中,更显出桃花的娇艳。

一只色彩斑斓的花鸭,悠然自得的嬉戏在流水中.追逐着飘落的花瓣,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

此幅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脍炙人口诗句的意境。

春意图王师子1959年纸本设色147cmx 77cm朵云轩藏王师子(1885—1950),原名伟,字师梅,40岁后改名师子,江苏省句容人,历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新华艺专教授。

王师子的《春意图》着力于对春意盎然的表现。

画中所作皆为贞祥之物,显然是老株的白玉兰枝干遒劲,花开繁茂;红艳似火的茶花枝叶舒展,迎风怒放;几株修篁虽被遮挡,但其劲健的精神却透过夹缝透露出来;地面上的蒲公英也已开花,在淡绿的草丛中与玉兰、茶花争奇,就连无生命的太湖石也作风卷云状。

再加上立于玉兰树上的一只禽鸟,使画中花树,湖石的风姿呈现出灵动奇秀之态,画中题有“禽语贞吉,竹报平安”之句,把画家良好祝愿的心意与图中景物融为一体。

《浴雁》陈之佛1940年至1947年间陈之佛创作过大量以雁为题材的作品,如《寒汀孤雁》、《月雁》、《浴雁》、《秋江双雁》等。

这幅《浴雁》描绘了一双大雁在塘边栖憩的情景,一只浴后伫立岸边,静穆养神,一只正在水中涤羽嬉沐,一静一动相互映照,盛开的芙蓉和在微风中摇曳的芦苇与修竹处理得繁而不乱。

这种幽美的境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白鹇秋色卢振寰1953年纸本设色130cmx 66cm广州美术馆藏画卢振衰(1889—1979),笔名浮山老人。

广东省障罗人。

原任职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芙蓉锦鸡图》赏析

《芙蓉锦鸡图》赏析
艺术价值与影响
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深远,被视 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05
《芙蓉锦鸡图》的鉴赏与感悟
观画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视觉冲击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呈现出芙蓉与锦 鸡的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情感共鸣
观画过程中,我仿佛感受到了锦鸡的灵动与芙蓉 的娇艳,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THANKS
感谢观看
画面布局精巧,物象之间相互呼应, 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芙蓉叶子的 分布与锦鸡的姿态相互衬托,增强了 画面的动感和生命力。
笔法与线条
01
画家运用精细的笔法,勾勒出芙 蓉和锦鸡的轮廓。线条流畅自然 ,富有弹性。
02
锦鸡的羽毛采用短促的笔触,刻 画出绒毛质感,层次分明。芙蓉 叶子的线条则显得柔韧而富有弹 性,展现出叶子的生命力。
设色与渲染
设色艳丽而不失雅致,以红、黄、蓝、 白为主色调,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 视觉冲击。
画家运用渲染技法,使色彩自然过渡, 形成立体感。锦鸡的羽毛色彩斑斓, 过渡自然,芙蓉叶子则显得鲜活欲滴。
形象塑造与意境表达
锦鸡形象栩栩如生,姿态优雅。画家通过精细的笔触和设色,将锦鸡的华丽与高贵展现得淋漓尽致。
《芙蓉锦鸡图》作为北宋花鸟画的代表作品之一,其精细的笔墨和生动的表现力 充分体现了北宋花鸟画的繁荣和发展。
《芙蓉锦鸡图》的创作年代与动机
《芙蓉锦鸡图》创作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是赵 佶为了庆祝自己的五十大寿而创作的。画中芙蓉盛开,枝叶 繁茂,锦鸡独立于石上,神态自若。整幅画作色彩斑斓,笔 墨精细,展现出赵佶独特的艺术风格。
《芙蓉锦鸡图》赏析
• 《芙蓉锦鸡图》的创作背景 • 《芙蓉锦鸡图》的艺术特色 • 《芙蓉锦鸡图》的主题与象征意义 • 《芙蓉锦鸡图》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芙蓉锦鸡图》的鉴赏与感悟

雷国艺花鸟作品《春风得意》国画赏析

雷国艺花鸟作品《春风得意》国画赏析

本次参拍雷国艺画作《春风得意》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冯宜玉)6月30日报道,成功书画网(微)拍第二十八期预展已于昨日拉开序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口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项城画院院长、项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雷国艺先生花鸟画作品《春风得意》再次入选成功书画网(微)拍。

雷国艺先生的花鸟画作品多以“鸡”为题材,尽国画笔墨之能事,用艺术创作之想象,以清新淡雅风格,描绘了自然之生动,生活之情趣。

此幅《春风得意》,任然以“家庭式”组合的鸡群为创作对象,层层渲染、穿插自然的笔墨,更加呈现了春风之中觅食、嬉戏的自然生灵勃勃生机。

雷国艺,2006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高研班。

师从刘大为、王明明、梅启林、张立辰、王培东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家,周口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项城画院院长、项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全集欣赏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全集欣赏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全集欣赏《桃枝松鼠图》元钱选纸本设色纵26.3厘米44.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绘结着两只鲜桃的桃枝的松鼠正欲前去偷食的情景。

一只松鼠蹑手蹑脚,小目圆睁,直视鲜桃,长尾翘起,正欲前行。

画面构景极简,布局平正中寓奇俏。

其笔法精致细密,造型具体严谨。

桃树枝叶的翻转变化一一描画而出,尤其那只松鼠,动态传神可爱,其身上的细毛根根精描细勾,显出毛茸茸的感觉,憨态可掬。

画中着色浓丽,但却精致典雅,有宋画遗韵,而且富于清淡雅逸的士大夫气息。

此画无款,中有清乾隆皇帝的御题诗:“绥山果熟踔枝尝,五技何妨用所长。

自是托身远穹窒,不须老吏畏张汤。

”《八花图》元钱选纸本设色纵29.4厘米横333.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钱选早期的花鸟画工丽细致,受宋院体画风影响。

晚年在院体画基础上吸收扬无咎一派水墨花卉的技法,转向清淡,形成工中富拙,秀中见雅的艺术格调,与北宋以来文人画风格颇为接近,创造了新的体格。

《八花图》是钱选的早年作品,绘海棠、梨花、杏花、水仙等8种花卉,工整秀雅,受宋院体画风影响。

元刘秉谦绢本设色纵147.7厘米横78.7厘米旅顺博物馆藏刘秉谦的作品元气淋漓,天真烂漫。

《竹石图》画竹石的风雨变化,追求天趣。

竹干以中锋运送,略呈飞白笔法,由根至梢,粗细得体,笔意相属,竹叶顺枝而出,浓淡相叠,以现向背,用笔挺劲洒脱,而俱在法度之中。

元赵孟頫纸本设色纵25.4厘米横36.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 号松雪, 又号水晶道人, 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宋太祖十一世孙, 秦王赵德芳之后。

早年以父荫补官, 任真州司参军。

延佑(1314—1320)年间, 迁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卒赠魏国公, 谥文敏。

此画设色典雅清淡,用笔工整,多用勾勒,画风严谨细腻,是赵孟頫花鸟画的精妙之作。

《浴马图》元赵孟頫绢本重设色纵28.5厘米横15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在绘画理论上, 赵孟頫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用笔入画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工丽清新精致敦雅——曾作燃工笔花鸟画作品赏析

工丽清新精致敦雅——曾作燃工笔花鸟画作品赏析

文/王国仕与作燃师弟相识于十年前,当时我们都是2005级新生。

内向少言的他学习特别专注,四年的大学本科学习,在同龄人中他已经渐渐露出了超人的绘画创作天赋,曾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奖项。

及毕业,适逢学校获批“推免生”政策,作燃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画学院“推免”攻读硕士学位的第一人,共入语华庭园门下学习,遂成为名正言顺的同门兄弟。

本科学习期间,作燃师弟已经掌握了中国工笔画的各种技法,并对中国画的各种材料运用进行了实验性研究。

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作品足以证明他在研究绘画技法与材料运用上的成功。

同时,他关注现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创作状态,在其创作的作品里头,我们看到他已经熟练地运用了传统的各种技法,并努力向现当代审美靠近的努力。

攻读硕士阶段,是作燃师弟进步最大的时期。

这当然首先归功于导师伍小东的悉心指导,可是个人的努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在学习期间,他首先是把绘画创作手法进行了一番梳理。

把本科期间掌握的大量绘画技法进行了有目的取舍,毕竟技法仅仅是绘画创作的依托,并不是绘画创作的根本立足点。

所以,作燃在研究生期间的创作技法趋于干净、单纯,不追求华丽的技法表演,而是平实地选择了他喜欢的材料和技法,在平实的一勾一染中选择与自己心性相对应的工具材料。

他选择的纸张、颜料、笔墨都非常讲究,绘画创作过程中也有很多别人所不知道的运用技巧,这里按下不表。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道:“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这个著名的理论说明绘画首先就是要“象物”,即是绘画题材的选取和表达。

作燃师弟的工笔作品所选择的题材多是南方常见的芙蓉花、绣球花及各种禽鸟之类。

所表现的场景也都是南方常见的繁茂丛林、水边沙岸。

这种从小根植在他生命深处的花草树木和山石飞鸟,在他笔头表现得非常自然。

他回避了自己不熟悉的题材物象,毕竟“格物”才能“致知”,而“格物”的前提是他要非常了解这个“物”,所以,画自己最熟悉的物象,他才有把握藏在“物”下面的那个“知”。

81幅著名中国书画赏析

81幅著名中国书画赏析
【赏析】 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 之一。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 信笔为。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 枝。”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 情怀。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 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 意隽逸。
1
【赏析】 该照片由供职于励志社的蒋介石私人摄影师 胡崇贤摄于张大千寓所摩耶精舍,照片上有 张大千墨笔题字。大千晚年对摄影颇有心得, 常邀好友摄影师来家拍摄,并以诗文入影, 别具一格。
11
【赏析】 《自叙帖》是怀素晚 年草书的代表作。通 篇为狂草,笔笔中锋, 如锥划沙盘,纵横斜 直无往不收;上下呼 应如急风骤雨,可以 想见当年豪情勃发, 一气贯之的情景。称 为中华第一草书。
12
【赏析】 阳朔景色秀丽,穿岩一带尤为人们所喜爱,相传有一首民间歌谣赞美 这个胜景,“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白雪石的作品以境取胜,在实 景的描绘中注入感人的空间意象,以桂林漓江山水为题材创作的青绿 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他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白派山水”。
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他勤于政务,整顿改革,为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34
【赏析】 以近乎墨黑的背景来突 显菊花,首先打破向来 讲究留白的文人诗画传 统,林风眠在此采用了 “计黑当白”的原则,在 黑色背景中刻画出白色 的菊花与花瓶,观者除 了明亮的主体外,无法 掌握确实的空间感,因 而创造了画面幽深莫测 的感觉,塑造出深沉、 静谧的氛围。
21
【赏析】 “为发大悲意,勤求无上道;远离诸妄想, 随顺於众生。”此联为李叔同出家后的典型 书体。圆润含蓄的线条,疏朗瘦长的结体, 稚拙中带些赢弱,蕴藉和谐、兼疏淡远,是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境界。
22
【赏析】 张大千画荷画得出色,得 益于他爱荷、养荷、赏荷。 他画的钩金荷花富丽堂皇, 没骨荷花清娇秀丽,写意 荷花水墨淋漓,他画的荷 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被世人誉称为“大千荷”, 画出了荷花的神韵。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论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潘天寿(1908-2003),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在中国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从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笔墨运用、造型表现、意境传达等方面,对其艺术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笔墨运用非常讲究,其用笔丰腴饱满,墨色浓艳,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潘天寿擅长运用勾勒、点染、渲染等技法,墨彩淋漓尽致,从而使其作品在笔墨运用方面独具特色。

比如在《平鹭图》中,潘天寿运用大写意的笔法勾勒出鹭鸟的身姿,利用虚实、浓淡的运用,将鹭鸟的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面之上。

在细节的处理上,潘天寿常常运用干笔、湿笔相结合的技巧,使得画面既有精细的层次感,又不失整体的大气。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造型表现非常传神。

潘天寿在画鸟时经常将其羽毛、体态、神态等细节表现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他善于观察大自然,掌握鸟类的习性特点,因此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将鸟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画纸之上。

潘天寿不仅注重鸟的外在形态,更能够透过形象表现出鸟的内在精神世界,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比如在《杜鹃图》中,潘天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手法,将杜鹃的鲜艳羽毛、娇小形态以及充满生机的神态都表现得极为传神,让人仿佛能听到杜鹃清脆悦耳的啼声。

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意境传达也是其艺术特点之一。

潘天寿擅长在画面中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恬淡淡然的生活情趣。

他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使得其作品充满了诗意和人文情怀。

比如在《桃花鸟乐图》中,潘天寿将桃花盛开的情景与鸟儿欢快的活动巧妙结合,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欢快愉悦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潘天寿的花鸟画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其笔墨运用丰腴饱满、造型表现传神、意境传达深远,使其作品在当代艺术市场备受推崇。

通过对潘天寿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行详细阐述,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潘天寿的艺术创作风格,还有助于提升大家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宋代花鸟画赏析

宋代花鸟画赏析

宋代花鸟画赏析千百年来,中国绘画史上最光辉灿烂、最有成就、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莫过于宋代绘画了。

它标志着中国绘画由五代之后呈现出衰退与沉寂而进入另一发展阶段。

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花鸟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尤以花鸟画为甚。

从传世作品来看,无论宫廷贵族,文人雅士还是民间艺人,所绘花鸟鱼虫,均情趣盎然,生机勃勃。

画风工写结合,多用水墨,敷色鲜丽明亮,注重物体结构和动态神韵,并富于诗意和笔墨情趣。

其题材广泛,有池塘游鱼、竹石芭蕉、禽鸟花卉、草虫、蔬果、耕牛、牧放、闲适、歌舞、戏婴等。

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花鸟画逐渐摆脱了勾线填色的形式,追求“意足不求颜色似”的效果,讲求诗意,追求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恬淡、幽雅和文人趣味。

其一,花鸟画多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科,形成于五代,在北宋中期开始兴盛起来。

当时主要描写自然界花鸟虫鱼,以此来寄托文人们的思想感情。

另外,它还常常被文人作为一种自我表白的手段,抒发个人的胸臆和怀抱。

如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柳宗元的《小桃》、《黄鹂》,郭熙的《寒鸦图》等等。

这些作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寓于对花鸟的观察、描绘中,使画面洋溢着一股生气。

第二,工笔花鸟画。

北宋时期是工笔花鸟画最为成熟的时期。

由于朝廷的喜爱,画院制度的形成,使得绘画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画院内设有专门的科目和职责,同时,选拔了一批较高素养的画家。

画院中集中了众多的名家,他们将绘画作为毕生的事业,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佳作。

仅张择端存世的《清明上河图》,即是一幅杰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这一时期,花鸟画创作,既继承了唐代的勾勒填色的传统技法,又发展了五代的没骨技法。

“咫尺应须论万里,纵横自可穷千毫”。

宋代花鸟画,能够成为中国画坛的中坚力量,正是因为它在写生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而且,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推陈出新,在花鸟画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尤其是写意花鸟画的极大发展,标志着中国画创作已经完全走向了自觉。

《凫雀图》赏析

《凫雀图》赏析

《凫雀图》赏析
中国独立花鸟画的艺术形态约出现于六朝时期,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至唐及五代时期花鸟画大兴,出现了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花鸟画大师。

“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遂奠定了中国花鸟画的整体格局。

然而真正中国花鸟画的巅峰时代乃是宋代,据《宣和画谱》记载北宋宫廷有三十位花鸟画家,近二千件作品,所画花卉品种达二万余种,是中国花鸟画空前繁盛的时代。

张大千曾说:花鸟画最好的是宋代,因此无论是临摹学习,还是把玩欣赏,宋代花鸟都是您的不二之选,怎一个“美”字了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花鸟画作品赏析
作为中国画一个分支,现代花鸟画亦呈现出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情感特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关于中国花鸟画作品,欢迎欣赏学习。

中国花鸟画作品欣赏
中国花鸟画作品1
中国花鸟画作品2
中国花鸟画作品3
中国花鸟画作品4
中国花鸟画作品5
花鸟画教程紫藤的画法
紫藤为多年生藤本花卉,落叶,豆科。

春天开花,花有紫、白两种,白色的叫银藤,蝶形花,花落后,结一种荚形果实。

叶互生,呈复羽状,藤干虬形盘曲,附着缠绕,可达数百年不死。

画一朵花:用大白云笔蘸紫色(曙红调花青),笔锋上蘸白粉,侧锋斜势,左右两笔画出上翻花瓣,然后在此瓣下左右各厾两点,似飞舞的蝴蝶,中间点绿晕,再点上藤黄花蕊即成。

画一串花:紫藤花串为圆锥形,前部花色淡,两边花色逐渐加深,三朵为一组去画,用藤黄调白粉疏密有致地去点花蕊,花的下面是花苞,蘸深紫色,藏锋点垛,注意疏密错落,高低变化;花柄用汁绿,笔锋少蘸胭脂去画,从花串中间穿出,根据花朵和花苞的分布,点上
花托,勾上花柄,一串紫藤花就画完了。

花簇由数串紫藤花组成,各串花的排列要有主次之分,每串花的花形要有变化,色彩有浓淡、深浅,排列要高低不一,体现花串的前后层次,花苞处要左顾右盼,相互照应,多串花画完后,用清水在花上破一下,使花朵处相互渗透,达到融合厚实,以增强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