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虫害防治(2)汇总.共99页文档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马铃薯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的重要粮食作物,但是由于病虫害的侵害,给马铃薯的生产带来了诸多困难。
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有多种,给种植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保障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必须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一、主要病害1.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是一种由瘦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其危害性很大。
该病在湿润的环境中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病很容易导致全株死亡。
病害以叶片和茎部为主要发病部位,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出现大量的菌丝和孢子,易引起传播。
早疫病的发病特点是在温度较高的潮湿环境下发展迅速,若不及时防治,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2.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疫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特点是在潮湿天气下发病迅速,严重损害地下块茎。
晚疫病在温度为15-25℃、湿度相对较高的条件下病害最为严重,发病初期往往先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病斑,随后扩展成大片的叶片坏死。
当病害扩展到地下部位时,将会导致地下块茎腐烂。
二、主要病虫害1. 马铃薯晒斑病马铃薯晒斑病主要是由日光引起的一种病害,造成马铃薯地下块茎表面和内部出现一些黑褐色的斑点,严重影响地下块茎的质量和口感。
2. 马铃薯早衰病马铃薯早衰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马铃薯的叶片出现早衰现象,最终影响地下块茎的生长和产量。
3. 马铃薯田间蚿马铃薯田间蚿主要是危害马铃薯的叶片,它会造成马铃薯叶片的黄化、卷曲等现象,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地下块茎的产量减少。
三、综合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为了增强马铃薯的抗病能力,种植者在种植马铃薯时应该根据土壤的情况,合理施肥,尤其是要加强磷、钾等元素的施用,增强植株的生命力。
2. 选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3. 合理轮作合理进行农田轮作,避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 加强田间管理做好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工作,保持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害植株和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在主要马铃薯产区建立病情监测点,定期开展病 情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
运用现代技术
运用信息化技术,如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等, 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制定预警系统
根据监测数据,制定病虫害预警系统,及时向农 民和农业部门发布预警信息。
科学合理用药
要点一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选用经过试验验证的高效低毒农药, 确保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减少对 环境和产品的污染。
从源头控制病害的传播。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相应的 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四 环素等。
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青枯病的品种进行种植 。
建立无病种薯基地
从源头控制病害的传播。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 施,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剂 进行防治,如铜高尚等。
详细描述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普通花叶病、条斑花叶病和卷叶病。感染病毒病的马铃薯叶片会出现花叶、条 斑或卷曲的症状,严重时叶片会变硬、枯死。块茎也会受到感染,出现硬块或坏死的症状。病毒病可以通过蚜 虫、粉虱等昆虫传播,也可以通过病薯传播。
马铃薯环腐病
总结词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常常导致马铃薯植株枯萎、块茎腐烂,严 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详细描述
马铃薯环腐病主要通过带菌的种薯传播。 病薯在播种后,细菌会从种薯的伤口侵入 ,沿着维管束向上扩散,导致植株枯萎。 块茎也会受到感染,出现棕色的病斑,并 逐渐扩大,导致块茎腐烂。环腐病对马铃 薯的生产影响很大,甚至可以造成绝产。
马铃薯青枯病
总结词
马铃薯青枯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常常导致马 铃薯植株枯萎、块茎腐烂,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 质量。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总结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总结1、真菌性病害针对马铃薯真菌病害而言,在我县发生普遍,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还是马铃薯晚疫病,经常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毁灭性的危害,特别是我县今年晚疫病疯狂发生。
从近年来的马铃薯病害田间调查过程中发现,其它马铃薯真菌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和危害。
因此,对于马铃薯真菌病害的综合防治应根据具体年份结合气候特点有所侧重,避免一切可能的损失。
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癌肿病、粉痂病、干腐病。
1、1晚疫病1、1、1症状叶片上面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发生不规则的小斑点,随着病斑的扩大愈合而变成暗褐色,感病的叶面全部或大部被病斑覆盖。
气候潮湿时,病叶呈水浸状软化腐败,蔓延极快,在叶背面健康与患病部位的交界处出现一层状似绒毛的白色霉层;有时叶面和叶背的整个病斑上,也可形成此种霉轮(孢囊梗和孢囊)。
这是晚疫症状最显著的特征。
茎和叶柄上常表现纵向发展的褐斑。
气候潮湿或重露之后,也可在病斑上产生白色霉轮。
病害严重时,干旱条件下表现全株枯死,多雨条件下整株腐败而变黑。
块茎感病时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微凹陷的褐斑。
病薯的切面可见到皮下组织呈红褐色;变色区域大小和厚薄,依发病程度而定。
1、1、2综合防治1、1、2、1栽培抗病品种:这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国内外历史上最成功的措施。
1、1、2、2适时早播:晚疫的流行多发生在8月份,如能适当提早播种,并选用早熟品种,使马铃薯在晚疫病流行之前接近成熟,从而避免马铃薯的严重减产。
1、1、2、3加厚培土层,勿使块茎露出土面:加厚培土层可以阻止植株上的孢子落到地面而侵染块茎。
1、1、2、4喷药保护:在晚疫病未来之前进行预防。
如果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深埋,再用药剂喷洒病株地面进行灭菌。
最后再采取全面的喷药保护。
防治晚疫病的药剂很多,最经济的有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新产品有瑞毒霉、克露、大生、雷多米尔、安克加代森锰锌等。
马铃薯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2
摘要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更多地区农业技术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随着栽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是相应的马铃薯病虫害也开始渐趋蔓延,马铃薯病虫害种类多,发生的态势复杂,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有3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病虫害都会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
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本课题所介绍的主要是它的真菌性病害,例如早疫病、晚疫病、黑胫病等, 对其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些常见病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化学和农业防治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常见病害防治1前言马铃薯,又称土豆,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
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
地上茎呈棱形,有毛。
奇数羽状复叶。
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
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
种子肾形,黄色。
多用块茎繁殖。
可入药。
根据有关专家分析,马铃薯生命力指数为8.6,证明对生命力的提高有效;防病指数为126.67,属于高指数范围。
世界各地马铃薯的种植因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尤其近几年引进的大西洋、夏波蒂等早熟马铃薯品种更容易受到马铃薯黑胫病、早疫病、晚疫病的侵害,从而对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针对常见病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马铃薯早疫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2.1危害症状及其发生规律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
早疫病菌源可以在植株残体或其他寄主植物上生存。
马铃薯早疫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叶柄和块茎。
受害叶剩黑褐色、近圆形具明显同心轮纹的坏死病斑,严重时病叶变褐枯死。
叶柄和茎杆受害,多发生于分枝处,病斑长圆形,黑褐色,有轮纹。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无删减范文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引言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马铃薯病虫害在种植过程中经常成为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科学有效的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并提供一些防治措施。
一、常见的马铃薯病害1.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与症状马铃薯晚疫病由半知菌属真菌引起,主要通过孢子传播。
感染的症状包括叶片上的水渍、暗绿色斑点和腐烂。
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 合理轮作- 定期喷洒药剂2. 马铃薯早疫病病原与症状马铃薯早疫病由水霉菌引起,病原主要通过孢囊和卵孢子传播。
感染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水渍和暗绿色斑点。
防治措施- 清除感染的植株- 合理灌溉-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3. 马铃薯黑腐病病原与症状马铃薯黑腐病由细菌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感染的症状包括叶片和块茎上的黑色腐烂。
防治措施- 防止受伤和病菌侵入- 块茎的消毒处理- 喷洒有效的杀菌剂二、常见的马铃薯虫害1. 马铃薯蚜虫病虫为害与症状马铃薯蚜虫主要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黄化和卷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供应。
防治措施- 定期巡查,发现早期虫害- 合理使用昆虫杀手- 积极控制蚜虫的寄生性天敌2. 马铃薯甲虫病虫为害与症状马铃薯甲虫以马铃薯叶片和幼苗为食,造成叶片的腐烂和凋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措施- 建立甲虫诱捕装置-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 合理灌溉和施肥3. 马铃薯斑点叶甲病虫为害与症状马铃薯斑点叶甲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的斑点和凋落,给植株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防治措施- 修剪病叶- 喷洒合适的杀虫剂- 增加天敌的数量三、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种植抗病、抗虫的马铃薯品种-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防止病虫害的持续流行-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虫源- 定期巡查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注意使用安全和环保- 积极引入天敌,增加生物防治力度-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防治水平结论马铃薯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保证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它不仅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重要的蔬菜来源。
然而,在种植过程中,马铃薯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这对其产量和品质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马铃薯种植者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马铃薯常见病虫害1、晚疫病:这是一种严重的真菌病害,可导致马铃薯叶片和块茎的坏死。
感染后,叶片会出现黄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大。
病斑通常在叶尖或叶缘开始,并可蔓延至整个叶片。
块茎感染后,会出现褐色病斑,并逐渐腐烂。
这种病害的发生与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高湿度和低温环境容易导致该病害的发生。
2、环腐病:这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可导致马铃薯茎和叶片的枯黄。
感染后,叶片会变黄并逐渐枯萎,但不会脱落。
块茎感染后,会出现棕色斑点,随后整个块茎会腐烂。
这种病害可以通过土壤传播,也可以通过病株和病薯传播。
3、病毒病: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可导致马铃薯叶片的畸形和块茎的硬化。
感染后,叶片会出现黄绿相间的斑纹,块茎则会变得坚硬并失去食用价值。
这种病害可以通过蚜虫传播,也可以通过病株和病薯传播。
4、虫害:马铃薯常见的虫害包括蚜虫、地老虎、蛴螬等。
这些害虫会吸取马铃薯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同时,这些害虫还会传播病毒和细菌,加重病害的发生。
二、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针对不同的病害,应选择相应的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2、种子消毒: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浸种。
3、合理轮作:尽量避免连作种植,以减少土壤中病菌的数量。
同时,应选择无病原菌的土壤进行种植。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株残体,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同时,应合理施肥和浇水,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5、化学防治:针对不同的病害,应选择相应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第一章马铃薯病虫害的概述1. 马铃薯病虫害的定义和分类马铃薯病虫害是指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造成危害的病害和虫害。
根据危害的部位和病虫害的特征,马铃薯病虫害可以分为叶部病害、茎部病害、块茎病害、根部病害和虫害等几个大类。
2. 马铃薯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和影响因素马铃薯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虫害类型、病原微生物或虫害种类的侵害程度、栽培区域的气候条件、耕作管理措施、品种抗病虫性等。
3. 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的重要性由于马铃薯病虫害对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是确保马铃薯产量稳定和品质优良的重要保障。
第二章马铃薯病虫害的常见病害防治1. 叶部病害防治a.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b. 马铃薯早疫病防治c. 马铃薯晚斑病防治d. 马铃薯斑点病防治2. 茎部病害防治a. 马铃薯褐腐病防治b. 马铃薯黑腐病防治3. 块茎病害防治a. 马铃薯早衰病防治b. 马铃薯粉褐皮病防治c. 马铃薯干腐病防治d. 马铃薯腐霉病防治4. 根部病害防治a. 马铃薯根结线虫病防治b. 马铃薯根腐病防治5. 虫害防治a. 马铃薯蚜虫防治b. 马铃薯夜蛾防治c. 马铃薯马陆防治第三章马铃薯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1. 品种选择和良种使用2. 种植区划和轮作制度3. 土壤改良和施肥措施4. 合理水肥管理和灌溉技术5. 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第四章附录1.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相关附件(详细内容请参考附件)第五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 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法是指对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相关物料进行检疫的法律法规。
2. 农药管理法农药管理法是指对农药的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3. 种子法种子法是指对种子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规范的法律法规。
附件1.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指南2.马铃薯病害鉴定图谱3.马铃薯虫害防治技术手册4.马铃薯病虫害监测报告样表5.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相关资料汇总附注:本文档为虚构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注释1.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文档范本,供参考使用。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
然而,由于天气、土壤、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马铃薯种植常常受到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病虫害的种类和预防方法,希望能对广大农民在马铃薯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一、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1.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是由休克孢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常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爆发。
防治措施如下:(1)选择抗早疫病的品种进行栽培;(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3)病害严重的地块可进行消毒,杀伤病原体;(4)定期喷洒有效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扩散。
2.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由卷叶霉菌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潮湿、低温的环境中。
防治措施如下:(1)选择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2)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侵染;(3)注意排水,保持土壤的透气性;(4)喷洒草铵霉素等有效的杀菌剂。
3. 马铃薯黑旋病马铃薯黑旋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多发生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
防治措施如下:(1)选择抗黑旋病的马铃薯品种;(2)避免过度施肥,控制植株生长过旺;(3)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源的侵染;(4)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二、马铃薯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1. 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是马铃薯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对植株的吸食会导致叶片凋萎、生长受限。
防治措施如下:(1)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人工摘除;(2)喷洒有效的杀虫剂,控制蚜虫的繁殖;(3)注意清除杂草,减少蚜虫的滋生环境。
2.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另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以马铃薯的嫩叶为食,对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措施如下:(1)在田间定期设立黄色诱捕板,吸引成虫;(2)及时清除虫害部位,减少危害;(3)喷洒有效的杀虫剂,控制虫害的扩散。
3. 马铃薯蠹虫马铃薯蠹虫是一种地下害虫,其幼虫以马铃薯的块茎为食,直接危害产量和质量。
无公害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病虫害频发等特点,使得马铃薯的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增加,无公害马铃薯的生产也逐渐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介绍无公害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进行生产。
一、马铃薯主要病虫害1、病害(1)晚疫病晚疫病是马铃薯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会造成植株凋零、叶片枯黄褪绿、块茎腐烂等现象,对产量和质量都有严重的影响。
(2)早疫病早疫病也是对马铃薯危害较大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枯黄、蔫藤、叶片褪绿等现象,同样会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3)晚疫病、早疫病等真菌性病害。
(4)疫霉病疫霉病是马铃薯上的另一种严重病害,疫霉病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容忽视的。
2、虫害(1)马铃薯甲马铃薯甲是马铃薯上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会造成叶片凋零,对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2)马铃薯蛾马铃薯蛾是马铃薯的另一主要害虫,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严重时能造成块茎腐烂。
以上就是马铃薯主要的病虫害,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无公害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良种选择在种植马铃薯时应选择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抗病虫害的马铃薯良种,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合理轮作为了避免土壤病虫害的累积,建议将马铃薯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如小麦、玉米、豆类等,能有效减轻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危害。
3、合理施肥在施肥上要选择有机肥、专用肥等对土壤和植株不会产生剧烈影响的肥料,避免施用过多的氮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科学浇水合理的浇水对于减少病虫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降低土壤中病菌的繁殖和传播,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
5、无公害防治技术为了避免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危害,农民可以选择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等,这些农药对环境、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危害较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也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马铃薯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其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病害(一)晚疫病晚疫病是马铃薯上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由真菌引起。
其主要病原体为卵菌,寄主范围广,具有很强的侵染力,且在适宜的环境下会迅速扩散。
感染后,马铃薯叶片出现不规则形状的褐斑,最终导致叶片枯死,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综合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马铃薯,可通过与其他作物轮作,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3.化学防治:在病害高发期使用有效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等进行喷洒,减少病害的侵染。
(二)普通赤霉病普通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染马铃薯地下部,尤其是块茎,给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带来较大损失。
感染后,马铃薯块茎表面会出现红褐色或黑色的赤霉斑点,严重时导致块茎腐烂,丧失食用和种植价值。
二、虫害(一)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是马铃薯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危害严重。
其卵、若虫和成虫均能吸食马铃薯茎叶汁液,导致叶片萎缩、枯黄甚至死亡,严重时可影响整株植株的生长,从而减产减收。
综合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引进天敌天蛾科昆虫或捕食性天敌等天敌生物控制蚜虫数量。
2. 合理施肥:避免使用过量氮肥,保持马铃薯生长平衡,减少蚜虫的危害。
3. 化学防治:在虫害高发期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控制害虫的数量。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而且病虫害之间相互影响,防治起来十分复杂。
综合防治措施对于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至关重要。
在实际种植中,农民朋友们要注意多方面的防治工作,在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溉管理的基础上,选择抗病虫品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坚持田间管理,减少病虫侵害,确保马铃薯的良好产量和品质。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炭疽病
• 马铃薯染病后早期叶色变淡,顶端叶片稍反卷, 后全株萎蔫变褐枯死。
• 茎部染病生许多灰色小粒点,茎基部空腔内长 很多黑色粒状菌核。
马铃薯炭疽病防治
• 爱沃富800倍+势克3000倍 • 7-10天再使用一次 • 防治病害同时提高马铃薯对炭疽病的抵抗
力
马铃薯疮痂病
• 通常病斑虽然仅限于皮层,但被害薯块质量和 产量仍可降低,不耐贮藏,且病薯外观不雅, 商品品级大为下降,招致一定的经济损失。
马铃薯疮痂病
块茎表面出现近圆形至不定形木栓化疮痂状淡 褐色病斑或斑块,手摸质感粗糙
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防治
在常发疮痂病地区 • (1) 选用抗病品种。 • (2)从病田中严格挑选种薯(催芽前进行块选,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 谢壮锋
简介
• 马铃薯,在我国又称土豆、洋芋,是列于 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种主要作物。
• 适宜于多种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之一
简介
• 马铃薯资源主要分布在从黑龙江、吉林、 内蒙古、山西、甘肃、青藏高原和云、贵、 川等广大地区,分北方作区、中原二作区、 南方二作区、西南单双季作区等四大区域, 产品品质好,产量高。
催芽后仍要严格挑选)。 • (3)种薯切口涂加收米300倍液。 • (4)重病田宜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 • (5)播前沟施土表喷加收米500倍处理。
马铃薯环腐病
• 马铃薯环腐病俗称转圈烂,黄眼圈。 • 病薯薯皮稍暗色,切开后可以看到环状的
维管束部份变为有光亮的乳黄色腐烂,用 手挤压后可以从腐烂环里挤出粘稠的乳黄 色菌液。
马铃薯粉痂病
• ④药剂防治,以防为主(同晚疫病的处理) • 菲格400-500倍浸种15-20分钟,晾干后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简版
(完整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概述马铃薯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然而,由于马铃薯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
为了保证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马铃薯病害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栽培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其主要病原菌为晚疫病菌。
晚疫病菌主要靠风传播,因此在防治过程中,控制病源和传播途径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有效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 合理轮作:马铃薯需要和其他作物轮作,能够减少晚疫病的发生。
- 及时清除病残体:在生长季节结束后,务必清除马铃薯植株及周围区域的病残体,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 化学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要遵循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的规定,以防药害。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是另一种常见的马铃薯病害,其主要病原菌为早疫病菌。
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一般需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因此在防治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灌溉:避免因灌溉过多而造成病害扩散。
- 清除杂草:减少病原菌的隐藏环境,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 适时喷药: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选择使用早疫病特效药进行喷药,控制病害的进展。
---马铃薯虫害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是马铃薯栽培中最常见的虫害之一,对马铃薯的危害较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 天敌调控:培育和引进天敌,如瓢虫、捕蝇草等,来控制蚜虫的数量。
- 早期防治:在蚜虫发生初期,可使用灭虫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防治时机和使用剂量。
- 合理施肥:适当施用氮肥,可以增强马铃薯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蚜虫的危害。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另一种常见的马铃薯虫害,对马铃薯的叶片和块茎都有一定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 机械排虫:可采用手动方法进行甲虫的捕捉和排除。
马铃薯病虫害
一、病害及其防治
(二)马铃薯疮痂病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 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 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 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 疮痂状硬斑块。
一、病害及其防治
(二)马铃薯疮痂病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放线菌,链霉菌属的 马铃薯疮痂菌。
一、病害及其防治
(二)马铃薯疮痂病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一、病害及其防治
(三)马铃薯环腐病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留种薯块大小以50~75g为宜。 选用抗、耐病品种 播种前用47%加瑞农300倍液, 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浸种 10min杀菌,也可用硫酸铜 2000倍液浸泡10min。 切刀消毒 (5)及时清除病残株。
二、虫害及其防治
二十八星瓢虫
一、病害及其防治
(三)马铃薯环腐病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地上部常表现枯斑或萎蔫两种 类型症状。枯斑型由植株基部叶向 上逐渐发展,叶尖或叶缘变褐,蔓 延至叶肉呈黄绿色至灰绿色,叶尖 逐渐干枯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 萎蔫型由顶叶开始萎蔫,似缺水状, 边缘向内卷,叶色不变,逐渐向下 部叶发展。
(三)马铃薯环腐病
一、病害及其防治
(三)马铃薯环腐病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为植物病原细菌,棒状 杆菌属,密执安棒形杆菌的 环腐亚种。
一、病害及其防治
(三)马铃薯环腐病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马铃薯环腐病菌主要 在种薯内越冬,成为翌年 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靠切 薯刀传播,经伤口侵入。
第三节 薯芋类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一、病害及其防治 二、虫害及其防治
一、病害及其防治
染病叶面有黄褐色或黑色 病斑,雨后或露水刚干时 背有白霉。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一)马转薯晚疫病
俗称瘟病,又叫疫病,分布广,危害大,除危害马铃薯外,还能危害西红柿等。
1.症状叶上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黄、褐色水渍状斑点,以后迅速扩大,潮湿时叶背病斑边缘生成一圈白霉,病斑周围呈黄绿色,严重时植株呈焦黑,湿润状,有特殊的臭味,干燥时病斑干枯,叶片枯死。
茎上发病呈棕色条斑,薯块病斑紫褐色,稍凹陷,干燥时斑块变硬,潮湿时软腐。
2.防治
(1)选干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种。
(2)选用抗病品种,并严格挑选无病种薯。
(3)种薯消毒处理:一种是在40-50°C温水中预浸1分钟,再放入60°C温水中浸5分钟,另一种是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5分钟;再堆起用薄膜盖起闷种2小时,晾干切块播种。
(4)发现病株,及早清除销毁。
(5)药剂防治,拔出病株后,在其周围或整个田块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或克菌丹400倍液、硫酸铜800倍液,5-7天防治1次,进行2~3次。
(二)马铃薯环腐病
这是一种维管束病害,蔓延很广。
1.病状纵切薯块,可见病薯内维管束变成淡黄色或乳黄色,严重时变色部分可达一圈,皮层和髓部分离或离核,冬贮后芽变红,有的表皮爆裂,在田间先从茎部叶顶的小叶发病,叶尖或叶缘变褐色,叶肉黄绿,叶脉不变,呈斑驳状,最后枯死,病株在开花现蕾期出现病状,其根、茎蔓维管束变褐色。
2.防治
(1)建立无病留种田,挑选直观无病薯种。
(2)整株,连续3年用无病小整株播种,可大大减轻此种病害。
(3)药剂浸种,用乙基托布津稀释液,浸种2小时,捞出后闷2小时。
马铃薯病害及其防治汇总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第一节概述在人类栽培的农作物中,大概再没有比马铃薯更难以归类的了。
它既是大宗粮食作物,又是重要蔬菜和工业原料作物;既是救灾、扶贫作物、又是高产、高效作物;既是大众餐桌上的的寻常之物,又是价格不菲的休闲食品。
马铃薯含有人体所需的足够能量和全部营养。
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和限制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
马铃薯病害多达百余种,一般因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70%以上。
国内常见的病害有15种,其中晚疫病、环腐病和病毒病通称“三大病害”。
马铃薯病害主要有:一、真菌病害:晚疫病、早疫病、癌肿病、粉痂病、炭疽病、红腐病、白霉病、灰霉病、湿腐病、皮斑病、茎腐病、丝核菌溃疡病、干腐病、枯萎病、黄萎病。
二、细菌病害:黑胫病、环腐病、软腐病、褐腐病、普通疮痂病、粉红色芽眼病。
三、病毒病害:卷叶病毒病、Y病毒病、X病毒病、A病毒病、 M病毒病、S病毒病。
第二节真菌病害一、马铃薯晚疫病1、症状: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
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
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
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
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2、病原: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称致病疫霉属鞭毛茵亚门真菌。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
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
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一13℃,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