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要点: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笔试要点丨《综合素质》中的三观
教师资格笔试要点丨《综合素质》中的三观教师资格考试是教师职业的入门门槛,对于每一位志向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是必经之路。
在考试中,《综合素质》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其中的“三观”更是备受关注。
那么,在教师资格笔试中,《综合素质》中的三观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首先,教师资格笔试中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主要包括师德师风、学科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三个方面。
而在这三个方面中,所谓的“三观”即是指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三个观念贯穿于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基础。
在教师的人生观中,应包括对待生活、对待职业、对待学生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教师作为一名育人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正直诚信、热爱教育、对学生负责是教师人生观的核心内容。
只有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给学生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在教师的价值观中,应包括对教育、教学、学生、自己的价值认同和追求。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教师应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守初心,不负热爱。
教师的价值观应该带有奉献和无私的情怀,关爱每一个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成长。
同时,教师也应该具备独立自主、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能力,以不断提升自我为己任。
最后,在教师的世界观中,应包括对社会、教育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认识和见解。
教师应该关注社会发展的动向,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只有具有开放的思维、积极的态度,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总的来说,教师资格笔试中《综合素质》中的三观,是对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品质的要求。
它包括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基础。
只有不断强化“三观”,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立足,为学生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一位教师资格考生都能牢记这些要点,努力提升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一、教育观1.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观1. 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
2. 学生是独特的人:个体差异、个性特点等。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人格、主体性等。
三、教师观1.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成长。
2.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教学问题、教育教学方法等。
3.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生者: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需求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五、教学实施1. 课堂教学管理:组织教学、调控教学过程、处理突发事件等。
2.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等。
六、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教育教学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严谨治学、提高自身素质。
七、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2.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等。
八、科学素养1.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等。
2. 科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据分析法等。
九、文化素养1. 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外文化等。
2. 文学艺术: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
以上是对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的详细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要点
《综合素质》复习要点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职业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素质教育的教育观(1)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基本要求①要求做到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以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④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标志)。
(3)在学校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该努力从多方面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①把教学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②构建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③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课题)④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师德素养非常关键⑤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能动性的基础上,要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就要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体系。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必须多样化。
(4)当前素质教育存在的教育现象以及对策探讨----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1、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小学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重智育,轻德育-----目前我国中学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相当多的中小学进行的智育,不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智力为主的智育,而是搞题海战术,违背了教育规律,使中学生教育内部失衡,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文化知识传授,轻创新精神培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学习的主动性。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教育观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教育观教育观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之一。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什么是教育观、教育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自己的教育观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什么是教育观教育观是对教育的目标、价值、方法和手段的一种基本态度和信念。
它是教师对于教育的理解、认识和判断的集中体现。
一个人的教育观决定了他对学生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手段的选择。
教育观的内容包括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任务、学生的培养目标、教育的方法等方面。
二、教育观的重要性1. 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观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原则,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和动力。
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可以引导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
2. 影响学生的发展。
教育观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
教师的教育观决定了他对学生的认识和期待,进而影响着他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一个积极向上的教育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 塑造学校文化。
教育观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共同的教育观能够形成学校的共识和价值追求,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三、如何构建自己的教育观1. 提高教育理论素养。
教育观的形成离不开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教师应该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从而有力地支撑起自己的教育观。
2. 增强实践经验。
教育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教师应该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观。
3. 借鉴他人的经验。
教育观的形成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思考。
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教育观,并加以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4. 与时俱进。
教育观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研究学科改革的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观。
(word完整版)2019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综合素质模块一职业理念(一)教育观(素质教育)1. 素质教育观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 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教育观的核心)指向“素质”一一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⑸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3. 素质教育观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终生的_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4. 素质教育观产生20C 80-90年代末提出。
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
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5. 素质教育观发展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 _ 成了系统的思想。
2006629,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标志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6. 中学素质教育(1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
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 ______即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
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
(2 )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中学教育包含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中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2019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精编版)
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及考试大纲(汇总版)说明:本文档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内容详实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本文档内容含综合素质考点归纳及考试大纲,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最后预祝广大考生顺利的通关考试。
第一部分:考点归纳第一章职业理念教育观【高频考点提要】1.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育观是教师综合素质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个教师对于教育的认识和观念
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教育观进行
深入了解和学习。
首先,教育观是指教师对于教育的基本看法和认识。
教育是一种有
目的的社会现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过程。
教育观
是教师对于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对象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不
同的教育观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效果。
其次,教育观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而不断变化。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积极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
提升自己,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最后,教育观还包括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
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教育并非简单的
灌输和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培
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观是教师综合素质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提高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学习和深化对教
育观的理解,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
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教育观,不断提升自己
的教育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教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教资素质教育观,是指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涵盖的素质教育理念和观念。
它包括了教育者应具备的一系列品质和思想观念,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
教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德是教资素质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信仰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教师应该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责任担当、关爱学生等良好品质,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做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
其次,专业知识是教资素质教育观的核心内容。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再次,情感态度是教资素质教育观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公正,不偏私,不厌弃,真心关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教育理念是教资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支撑。
教师应该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终身学习,全面发展。
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人格塑造和灵魂启迪为己任,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总之,教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师德、专业知识、情感态度和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教育观,做到以身作则,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
【字数:461】。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三观(中学)必背简答题及口诀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三观(中学)必背简答题及口诀三观: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五点)加粗为关键词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案例分析题)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案例分析题)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二、个性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要有针对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要长善救失、教学相长)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要因材施教)教师观一、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现代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教育观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教师对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认知和态度。
教育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知识点中的教育观是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之教育观进行探讨。
教育观是教师的重要思想理念,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基石。
一位合格的教师应当拥有正确的教育观。
首先,教师应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当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其次,教师应坚持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培养。
再次,教师应秉持个性发展的教育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教育观还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的教育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灵活运用。
首先,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教师应倡导探究式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再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观还涉及到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认知。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
学生在情感上的健康发展对于其整体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怀和引导。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
再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
教师在学生的人格养成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应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性格塑造。
总之,教育观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019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教师观
2019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教师观第三节、教师观
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
(1)树立准确的专业意识
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
(2)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专业水平是指课堂教学和反思水平。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2、促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1)培育学习水平,做学习型教师
(2)培养反思水平,做反思型教师
(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
(4)培养合作水平,做伙伴型教师;
(5)培育科研水平,做研究型教师。
3、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激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
(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水平
(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
(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
4、如何提升教学成绩:
(1)讲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
(2)讲落实:监控好教学环节;
(3)讲思路:培养好学习习惯;
(4)讲科学:发展好教研水平。
5、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教师职业的责任
① 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② 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③ 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④ 教育信息的开发应用者
⑤ 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2)教师职业的价值 (教师角色相似)
① 教师是文化传递者
② 教师是文明促动者
③ 教师是智慧开启者
④ 教师是道德塑造者。
2019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
该校长的认识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把教育活动的目的指向“素质”,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除了给学生减负与增加课外活动之外,还要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题目中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
答案选择A。
BCD的解释都是错误的。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
”周老师的说法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答案】C。
解析:周老师是典型的重智育的体现,是不合理的。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获,并及时加以点评。
张老师的做法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答案】B。
解析:学生观中要求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答案选B。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
这种做法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答案】D。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教育观是每位中学教师应该具备和坚守的一种思想理念,它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教育观,以便帮助广大中学教师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教育观览。
一、人本教育观人本教育观强调以人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在这种教育观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智慧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幸福,才能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二、发展教育观发展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创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三、能力教育观能力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
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健康、积极地发展。
四、服务教育观服务教育观强调教师要以服务为宗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社会需求。
教师应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民主教育观民主教育观强调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价值观。
教师还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共同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
通过民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和公民意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对于每一位中学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在正确的教育观指导下,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做出积极贡献。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一、教育观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他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二)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你我他它(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三爱两人一终身”方显教师本色,也会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鞭策自己,精心培育桃李满园春。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2019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一、“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补】教学观: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展)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2.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个性和差异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三、“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一)教师的角色转变1.从教师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四、教师职业道德(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教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教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的教育观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
据了解,它常常以材料分析题、客观题等题型,来考查大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那么你知道教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吗?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主要表现:战略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含义: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正面表现:大众化教育;无偏见;关注所有学生;平等受教育机会;不抛弃,不放弃反面表现:少部分人;精英教育;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优等生与差生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含义: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正面表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均衡配置;学习、道德和能力反面表现:唯成绩论;唯分数论;主科与副科;重知识,轻能力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含义: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正面表现:多样性、差异性;特长、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反面表现:只重视共性,忽视差异性,扼杀独特性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含义: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正面表现: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保护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多动手反面表现:灌输教育,死记硬背;扼杀学生想像力;以教师为中心教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其中还举例了正面与反面的表现,可帮助大家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
要想顺利通过教资考试,就必须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要点:素质教育
观的基本要求
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
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理解,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
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
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
理应指向入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
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
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升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以提升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索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有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水平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点,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度专业化等。
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
所以,应试教育不但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
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2.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993年2月*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