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ppt课件
视知觉进一步发展ppt课件41第三节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躯体动作的发展双手动作的发展语言表象想象思维的发生和发展独立性的发展13岁ppt课件42第四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4455岁3344岁一好问好学二抽象思维能力明显萌芽三开始掌握认知规律四个性初具雏形一生活环境的改变提高了儿童的活动能力二认识活动伴随行动进行三心理活动直接受情绪左右四爱模仿一活泼好动二思维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三开始接受任务四初步具有规则意识五自己组织游戏并结成同伴关系5566岁ppt课件43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44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胎种 胚种经过几种变化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即上层或外
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 2.胚胎阶段
(三)胎儿阶段

精选课件
35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生命的孕育
二、遗传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一)什么是遗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即通过父母细胞染色体的基因把
上代的生物特征遗传给下一代。 所谓染色体的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脱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新趋向
2.人生历程理论
埃尔德于1995年提出了人生历程理论。该理论重视环 境的作用,强调环境对人生历程的影响。他认为,人生历程 主要受四大环境背景因素的影响(历史时空、生活安排、人 生关联以及人力和社会约束的背景)。
精选课件
20
第一章绪论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研究儿童个体从胎儿开始到上小学之前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 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236p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236p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新趋向 2.人生历程理论 埃尔德于1995年提出了人生历程理论。该理论重视环 境的作用,强调环境对人生历程的影响。他认为,人生历程 主要受四大环境背景因素的影响(历史时空、生活安排、人 生关联以及人力和社会约束的背景)。
如果成人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导孩子,往往会导致儿
童成年以后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二)精神分析学说 20世纪前期,佛洛依德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 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作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 为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意义
2.心理实质: 科学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实质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意义
(二)学前儿童的概念
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0-6、7岁) 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是 指从进入幼儿园伊始到上小学之前(3-6、7岁)的儿童。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研究儿童个体从胎儿开始到上小学之前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 规律的科学。
2. 发 展 的 原 则
个体成熟的原则: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 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
自我调节的原则:儿童的发展不是直线的, 发展的步伐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前进有时倒退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3.育儿观念 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 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世纪初创立的,它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之一。行为主义理论可以从沃森、斯金纳和班杜 拉的观点中反映出来。
单元1 绪论
1.沃森的心理发展观 沃森,美国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创始人,如图1-3 所示。其理论观点主要体现 为以下几点:否认遗传的作 用;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对儿童原始情绪(怕、怒、 爱)的研究。
单元1 绪论
(三) 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是皮亚杰创立,被公认为20 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认知发展是 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 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 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单元1 绪论
主要 理论 观点
①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 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单元1 绪论
2.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
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奠 基者,如图1-4所示。斯金 纳斯金纳继承了沃森行为 主义的基本信条,认为行 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 性行为两类。
单元1 绪论
3.班杜拉的心理发展理论 班杜拉,美国心理学
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 人,如图1-5所示。班杜 拉理论是阐明人是怎样在 社会中学习,从而形成和 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
2.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可能性
单元1 绪论
2.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生理成熟的基础 上实现的,生理成熟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 于准备状态。
单元1 绪论
【资料卡】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1929年,格塞尔选择双生子T和C作为实验对象,研究 动作发展与成熟的关系。格塞尔根据试验断定,儿童的学 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在儿童的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 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显著作用,而一旦在生理达到准备状 态(即成熟)时,训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件

都有一定影响。
能力发展
基本能力
学前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和社交等方面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如走、跑、跳、抓握、语言表达能力等。
能力发展的阶段
学前儿童的能力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操作 阶段和符号阶段等。
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基因、环境刺激、教育训 练等。
情绪调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 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 情绪的表达和反应,以适应环境
和社交需求。
情绪表达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通过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
绪,与他人分享情感体验。
社会性发展
社交技能
学前儿童逐渐发展出与同龄人和成人建立关系的能力,愿意分享 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道德观念
在学前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能够理解并遵守一些 简单的规则和指令。
性别角色
学前儿童逐渐开始理解并接受性别角色的差异,模仿和学习与自己 性别相关的行为和角色。
自尊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尊心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 的价值,希望得到他人的 认可和赞扬,对批评和拒 绝也变得敏感。
自我评价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评价自 己的能力和表现,对自己 的优点和不足有初步的认 识。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学前 儿童建立积极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游戏疗法
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前儿童表达情感、 宣泄情绪,解决心理问题。
家庭治疗
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 互动模式,解决学前儿童心理问题。
团体疗法
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社 交技能和同伴关系。
家庭教育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 件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PPT课件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PPT课件

幼儿期健忘
♪ 成人通常很少回忆起3-4岁前发生的事情, 一般只能回忆起3、4岁后甚至8、9岁后的 事情。有人把这种缺失回忆幼年期事物的 能力描述为“幼儿期健忘”。从生理机制 上进行解释:认为这与儿童脑的发育有关。 脑的各区域的成熟不是同时完成的。先发 育的脑区域在3岁左右承担了记忆的任务。 但随着脑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晚成熟的脑 结构控制了先成熟的脑区域,从而妨碍了 原先所学习的东西,使人回忆不起更早发 生的事情,表现出幼儿期健忘。
♪ (1)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的父母常采 取武断的方式,严格要求儿童必须按照父 母的意见去行动,儿童没有过多的自由, 这种专制也影响到儿童待人接物的方式方 法和心理状态,容易使儿童出现侵犯行为。 放任型的父母对儿童的多数行为常常视而 不见,而使得儿童的某些攻击行为合理化, 儿童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只有 儿童的攻击行为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时才 给予惩罚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 儿童的性别化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晌, 生物因素、认知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几 个方面互相作用,共同制约着幼儿性 别角色的获取和性别差异的形成。
1、生物因素
♪ 生物因素对性别差异的作用表现在两 方面:一是激素,尤其是雄性激素的 作用;二是大脑两侧功能分化的水平 差异。
2、认知因素
♪ 主要包括对性别的理解和自我概念的 形成
♪ 学龄前儿童初期儿童言语表达具有情 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 乏条理性、连贯性、言语过程夹着丰 富的表情和手势。听话人要边听边猜 才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境性言 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 逐渐上升。
第二节 前运算期幼儿的认知发展
♪ 一、具体形象性的思维 ♪ 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
1、性别认同发展的过程
♪ 儿童的性别化行为早在2岁时就有表 现,他们在活动或游戏中表现出一定 的性别差异。3岁以后,幼儿的性别 差异更为明显和稳固,有时甚至表现 出对性别角色规定的过分遵从。幼儿 行为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玩具和活动方式的选样和偏 好;其二是对同伴的选择及与之交往 的持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 理学概论
单元1
学 习
绪论
目 标
1.理解其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 2.学会分析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学 说观点; 4.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初步具备运用 研究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
单元1
绪论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 2) 谈话法
( 3) 作品分析法
单元1
绪论
(四) 测验法 测验法是研究者利用一定的测验 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 展水平的方法。在心理学中,测验法 主要用于测量智力和个性特征。学前 儿童心理测验一般采用个别测验。
单元1
绪论
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学说
(一)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沃森于20 世纪初创立的,它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之一。行为主义理论可以从沃森、斯金纳和班杜 拉的观点中反映出来。
单元1
绪论
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 1) 个性倾 向性
( 2) 个性心理 特征
( 3) 自我意识
单元1
绪论
心理过程和 个性心理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 构成了一个人的 复杂心理现象, 如图1-1所示。
单元1
【资料卡】
绪论
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学科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 了多种多样的心理学分支。根据各心理学分支研究内 容的不同,可以大致将心理学划分为四个部分,即主 干学科、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
单元1
绪论
2. 现 实 意 义
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2)有助于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3)有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4)有助于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材的第三章《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节至第三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感知和运动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表现。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关键概念和观点。

2. 理解儿童感知和运动发展的特点,分析实际案例。

3. 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表现,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儿童感知和运动发展的特点,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如儿童玩具、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成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兴趣,导入本节课内容。

过程细节:教师展示图片,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儿童心理发展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2. 理论讲解:讲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过程细节:教师讲解理论知识,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儿童感知和运动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观察身边儿童的实际表现。

过程细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进行小组讨论。

4. 例题讲解:分析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表现,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过程细节:教师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细节:教师布置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2. 内容: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感知和运动发展的特点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实际案例,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表现。

答案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所学,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表现。

2. 作业提交:课后一周内提交。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课件
• 2、一般在儿童3~4岁左右获得。 • 3、性别稳定性的理解程度会影响学前儿童对同性
榜样的模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
(三)性别恒常性的获得
• 1、性别恒常性指一个人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 动不管发生什么变化,儿童对其性别始终保持不变 的认识。
• 2、学前儿童一般在6、7岁获得性别恒常性。 • 3、对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理解水平不仅限制
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是他们与同伴、父母、 兄弟姐妹以及陌生人相处所必需要的。 • (二)帮助儿童阅读和理解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
(三)促进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 心理理论研究的经典模式之一的“意外地点”任 务。
• (四)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服务 • 建构论的学习观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主动构建的
过程,要使儿童获得相应的社会理解力,即儿童 需要拥有理解信念的能力。
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将影响它们的道德判断, 以致整个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 须适当。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 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 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 一、心理理论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一)促进儿童理解和协调人际关系 • 拥有良好的心理理论,就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诸多社
• (3)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复制式心理理论,在6、 7岁左右获得解释性心理理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
3. 从仅包含信念和愿望向具有稳定性的人格 特质的转变
• (1)6岁后,儿童才发展起人格特制的概念。 • (2)7、8岁后的儿童能逐渐开始使用人格特质
描述他人或自己。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
第四节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2024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研究意义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儿童健康成 长。同时,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
02
认知与语言发展
感知觉与注意发展特点
感知觉发展
01
儿童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并解释外界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
觉、味觉和嗅觉等。
注意发展特点
02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逐渐向有意注意发展,且
游戏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
游戏活动增强社会交往技能
游戏中的合作与分享
通过团队游戏,培养儿童合作意识和分享精 神。
游戏中的规则与秩序
遵守游戏规则有助于培养儿童自律性和秩序 感。
游戏中的情感与情绪
游戏为儿童提供情感表达平台,促进情绪管 理能力提升。
游戏中的竞争与挫折
竞争性游戏能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和竞争意 识。
适应能力。
同伴交往能力及友谊观念形成
同伴交往能力
友谊观念形成
学前儿童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逐渐发展 出合作、分享、互助等社交技能。
儿童开始理解友谊的含义,学会选择朋友并 建立稳定的友谊关系。
影响因素
培养策略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都会对儿童的同伴 交往能力和友谊观念产生影响。
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提供 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同时引导他们学习 正确的社交技巧和友谊观念。
亲子依恋关系建立及影响
亲子依恋关系
学前儿童与家长之间建 立的深厚情感联系,对 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
要影响。
依恋类型
根据儿童在陌生情境中 的反应,可分为安全型、 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
影响因素
家长的抚养方式、亲子 互动质量、家庭环境等 都会影响亲子依恋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ppt)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ppt)
胡乱动作而能拾起小的东西。 • (四)腿部 • 约在出生2周末,婴儿用踢的方式使自己身体转动。
四、学前儿童身体基本动作发展
• (一)走
• 1、走是实现位移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幼儿大肌肉动 作发展的一个 3、锻炼幼儿走的动作可以促进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 (二)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学课件(ppt)
(优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大脑功能的发展 • 第三节 学前儿童身体及动作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 一、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特点 • (一)脑发育非常迅速 • 1、从出生到6岁,脑重量增加近4倍,6岁左右已
基本接近成人。 • 2、脑的发展主要是大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和脑机
能的完善化。 •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顺序——先皮下,后皮质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
• 1.兴奋过程占优势 • 幼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兴奋占优势,抑制
过程形成较慢。但兴奋持续时间较短,容易泛化。 • 2.条件反射建立少 • 3.第一信号系统发育早于第二信号系统 • 学龄初期儿童的第二信号系统,主要是在教学活
• 请每位同学就上述案例中顺顺的行为进行可能性 的解释,形成书面的答案,一周后交。
大宝与小宝
• 案例描述:爷爷是大学教授,奶奶是小学校长。老两口有一对 同卵双胞胎孙子——大宝和小宝。两个小宝贝长的一模一样, 如果不讲话,连爷爷奶奶都分不清谁是谁。奶奶领着俩个孙子 作了脑象图测试,但爷爷对脑象图是将信将疑。老俩口一同来 到了天智脑象测评点找专家咨询。根据脑象图揭示的情况,专 家讲,尽管大宝小宝是同卵双胞胎,但个性差异很大:小宝显 示其具有聪明,知识学得快,并善与人沟通交流,但胆子较小 的特征。大宝显示其好奇心强,胆子大,喜欢各种尝试、专注、 认真、细致、持久。奶奶抢过话头:“你们讲的真对,我们小 宝很聪明,啥都学得快,嘴也甜,但是胆子小,上公园玩,只 要是游乐玩具,总是大宝先抢着玩,小宝才敢玩。大宝胆子大, 啥都敢干,又好奇。玩具都拆得七零八散。”一直在一旁一声 不吭的教授爷爷最后讲:“你们的脑象图结果,同我们平时的 观察非常吻合。真想不到还有这样的科技手段!”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件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件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经历 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 有意后注意等阶段,逐渐 形成稳定的注意品质。
注意与学习的关系
注意是学前儿童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的基础,良好 的注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 习效果。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与注意的关系
感知觉对注意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其注意能力,如视觉和听觉 的敏锐度有助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感知觉的发展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是他们认识世界和理 解事物的关键。
感知觉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多个阶 段,从简单的感觉到复杂的知觉,逐 渐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整体认识。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
01
02
03
注意概念
注意是指学前儿童在一定 时间内集中精力关注某一 事物的能力。
注意发展的特点
2023
PART 04
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的 发展
REPORTING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情感表达
01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高兴、生气、伤心等,
并能够通过表情和语言来表达。
情感理解
02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能够根据他人的情感做
出相应的反应,如安慰他人或分享自己的快乐。
情感调节
性别角色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开始模仿和学习与自己性别 相关的行为和角色。
学前儿童的情感与社会性的关系
情感表达与社会交往
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是他们社交技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感,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 立关系和互动。
情感理解与社会交往
学前儿童的情感理解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 图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 关系。

学前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完整ppt课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语言与沟通发展目录•学前儿童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策略0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左右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的研究。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形成健康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对于预防和干预儿童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未来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基因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

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适应环境。

02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知觉概述新生儿已具有视觉感应能力,随后逐渐发展出颜色视觉、形状知觉和深度知觉等。

视觉发展新生儿已具有听觉能力,随后逐渐发展出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和听觉理解能力等。

听觉发展触觉是婴儿最早发展的感觉之一,通过触摸和抚摸等动作,婴儿可以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属性。

触觉发展感知觉的发展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婴儿认知发展的前提条件。

注意概述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婴儿早期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如鲜艳的颜色、响亮的声音等。

随着婴儿的成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起来,表现为婴儿能够按照成人的指示或要求去注意某些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系列配套电子教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第八章 学前儿童气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九章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十章 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发展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新趋向
2.人生历程理论
埃尔德于1995年提出了人生历程理论。该理论重视环 境的作用,强调环境对人生历程的影响。他认为,人生历程 主要受四大环境背景因素的影响(历史时空、生活安排、人 生关联以及人力和社会约束的背景)。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1
❖ 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2
❖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3
❖ 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
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新趋向
1.生态环境理论 生态环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 ·布伦纳于1979年 提出的。他强调从人的生态环境出发研究儿童的发展,要特 别重视人“发展的生态学”问题。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环境由5个相互联 系的子系统组成。(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和时 间系统)
第一章 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意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学前前儿儿童童心心理理的的发发生生和和发发展展规规律律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意义
三、研究意义
(一)为辨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为一切从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者提供
心理学的理论支撑
1.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支持 2.为儿童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 3.为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帮助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一、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流派
(一)成熟学说 (二)精神分析学说 (三)行为主义学说 (四)认知发展学说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新趋向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意义
(二)学前儿童的概念
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0-6、7岁) 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是 指从进入幼儿园伊始到上小学之前(3-6、7岁)的儿童。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研究儿童个体从胎儿开始到上小学之前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 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相关概念
(一)心理学概念
1.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具体
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3.育儿观念 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
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 如果成人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导孩子,往往会导致儿
童成年以后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二)精神分析学说
20世纪前期,佛洛依德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 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作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 为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佛洛依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本我、自我和
超我。
意识
与外界接触
前意识 超我
自我
潜意识
本我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五个渐次阶段
1.口腔期(出生-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6-11岁) 5.两性期(12岁以后)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二)认知发展学说
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 理论——发生认知论。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 境、社会环境、平衡。 2.认知发展的阶段
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 (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一)成熟学说
1.成熟学说是强调基因顺序规定着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 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格赛尔。
格赛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 而个体的成熟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发展方向的原则:由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 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类。
认识过程
个性倾向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内涵)
自我意识 个人特点的个性 心理特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意义
2.心理实质:
科学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实质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三)行为主义学说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S----R
传统行为主义
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强调模仿,也就是观察学习。在他看来,儿童是通 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行为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反应, 或使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第一章绪论
2.
相互交织的原则:人体的结构和动作是相互对

称的,对称两边需均衡发展

机能不对称的原则:双手发展的结果是最终

形成一只优势手,使人的活动更有效


个体成熟的原则: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
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
自我调节的原则:儿童的发展不是直线的, 发展的步伐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前进有时倒退
第一章绪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