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饲养管理
农村养鸭日常管理制度
![农村养鸭日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e53e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c.png)
农村养鸭日常管理制度一、引言养鸭是我国农村常见的一种养殖方式,具有投入成本低、适应性强、效益高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
然而,由于农村养鸭的管理制度不规范,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如饲料浪费、疫病传播等。
为了提高农村养鸭的管理水平,保障养殖效益,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二、养鸭日常管理制度内容1. 养鸭场选址和环境建设(1)选址:选择离水源较近、通风良好、便于排泄物清理的地方建设养鸭场。
(2)环境建设:搭建合适的鸭舍,保证温度适宜,充分通风,并做好防雷防火等安全措施。
2. 饲料管理(1)合理配饲料:根据鸭的生长阶段、体重、饲养密度等因素,科学配比饲料,避免浪费。
(2)定时定量喂养:养鸭需定时、定量喂养,保证鸭只正常生长发育。
3. 疫病防控(1)疫苗接种:对鸭只定期接种疫苗,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2)隔离措施:新引进的鸭只应进行隔离观察,以防传染疫病。
4. 健康管理(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鸭只的健康情况,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定期消毒:定期清理鸭舍,消毒饮水器和饲料槽,保证环境卫生。
5. 养殖技术培训(1)组织培训:定期邀请养殖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养殖水平。
(2)宣传教育:开展养鸭技术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养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6. 经济管理(1)成本核算:对养鸭的投入成本进行核算,确保盈利。
(2)市场营销:做好养鸭产品的市场调研,制定适合的销售策略。
7. 法律法规遵守(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有关养殖业的法律法规,做到合法经营。
(2)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与养殖户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双方利益。
三、总结农村养鸭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产业,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农民的收入。
因此,加强对农村养鸭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促进养鸭产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执行养鸭日常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鸭子怎么养 鸭子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鸭子怎么养 鸭子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077ffd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7.png)
鸭子怎么养鸭子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中国是一个养鸭大国,我们国家养殖的鸭子数量是世界的首位,这么悠久的养鸭历史成为一代代积累的经验,从而让养殖户越来越懂得怎么养鸭,在市场处于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的状态,养殖前景十分的光明。
那么鸭子怎么养呢,一起来和专业人士看看吧。
鸭子怎么养1、鸭窝,可以在日照、排水、通风都良好的地方,做一个合适大小的鸭窝来养鸭子,一般用塑料泡沫箱子,保暖非常好。
2、温度,刚出壳的小鸭子需要30℃的温度才行,但是如果冬天养鸭子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温度的,所以最好买个白炽灯泡挂在鸭窝的上方30-50cm处,并将箱子置于暖气片的旁边,以便于保暖。
3、放养,要对鸭子进行放养,在放养的过程中,鸭子会自行觅食。
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
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4、清理,一段时间后垫料会变潮湿,而且会有很多便便,所以要定期更换垫料。
鸭子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一、养殖技术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
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
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
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
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
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
4、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二、注意事项1、注意降低饲养密度。
鸭舍中鸭群密度不宜过大,那样会造成鸭群拥挤、堆叠,使鸭死亡,应在分舍减少圈内鸭只的同时,增设饮水器、食槽等。
种鸭养殖岗位职责
![种鸭养殖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31b0d6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1.png)
种鸭养殖岗位职责岗位概述种鸭养殖是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通过饲养种鸭进行繁殖,以生产高质量的鸭苗和种鸭为主要目标的产业。
在种鸭养殖过程中,有一系列的职责需要承担,以确保良好的养殖环境、鸭群健康和高产出。
岗位职责作为种鸭养殖工作人员,你将负责以下职责:1. 种鸭饲养管理- 进行饲养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饲料投喂、水源管理、环境保洁等。
- 检查鸭舍环境,确保温度、湿度、通风等指标符合种鸭生长发育的需求。
- 定期清理鸭舍,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预防疫病传播。
- 确保养殖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维护设备的使用寿命。
- 定期检查种鸭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保证种鸭群的健康状态。
2. 种鸭繁殖管理- 根据养殖计划,制定种鸭繁殖方案,确保种鸭产出和繁殖效益。
- 确定种鸭适宜的生产季节,控制种鸭的配种时间和数量,保证繁殖计划的顺利进行。
- 监测种鸭的繁殖行为和繁殖参数,比如产蛋率、孵化率等,及时调整繁殖管理措施。
- 协助进行种鸭的选育和选种工作,筛选优良品种,为下一代的鸭苗提供优质基因。
3. 种鸭销售与市场拓展- 根据市场需求,制定销售计划,确保种鸭销售量和销售额的达成。
- 建立和维护与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拓展市场份额。
- 提供种鸭养殖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 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为产品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
岗位要求作为种鸭养殖工作人员,你需要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具备动物科学、畜牧学或相关专业的知识基础,了解种鸭生理特点和饲养需求。
- 熟悉种鸭繁殖技术和养殖管理,熟练掌握种鸭的繁殖技巧。
- 具备动物疾病防控知识,能够识别和处理种鸭常见疾病。
-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协作。
- 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抗压能力,能够在养殖过程中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结束语种鸭养殖岗位涵盖了饲养管理、繁殖管理、销售与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的职责,要求养殖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适应高负荷的工作环境。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265ab4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1.png)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樱桃谷种鸭最好采用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保证基本营养需要,又有利于扩大饮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樱桃谷肉用种鸭第1个产蛋期可分为四个阶段:20~25周龄为产蛋初期,25~30周龄为产蛋前期,30~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
在这四个阶段中,饲养管理要点各不相同。
1、产蛋初期和前期营养方面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增加采食量,以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
在20周龄时开始使用产蛋料,要求粗蛋白由15.5%逐步上升到19%~19.5%,饲喂方式过渡到自由采食,采食量一般母鸭群见蛋(21~22周)后立即按每只鸭每周6~10克幅度增加供料,促使鸭群产蛋率迅速上升到高峰。
看蛋重的增加趋势初产蛋重60克左右,到30周龄应达到标准蛋重(85~90克)。
产蛋初期和前期,蛋重都处于不断增加之中,增重的势头快,说明管理较好,增重势头慢或蛋重高低波动,要从饲料营养及采食量上找原因。
看产蛋率的上升趋势本阶段的产蛋率是不断上升的,最迟到32周龄,产蛋率应达到90%以上。
产蛋率如高低波动甚至下降,应注意鸭群的健康状况、饲料的营养浓度及饲料是否发生霉变等。
注意体重变化樱桃谷肉用种鸭20周龄的标准体重:母鸭3125~3150克,公鸭4105~4130克。
产蛋初期和前期,每周要进行空腹称重,体重稳定,说明饲养管理恰当,体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增加,说明管理中有问题。
一般来说在此期间母鸭营养不会过多,应重点防止营养不足、鸭体消瘦,但同时应防止自然交配的公鸭发胖。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运动场及周围环境要每天进行1次药物消毒,鸭舍内保持清洁干燥,在产蛋率达50%和90%时有必要对鸭体预防用药,一般用0.2%的强力霉素原粉拌料饲喂。
2、产蛋高峰期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高产,力求将产蛋高峰维持到48周龄以后。
营养上满足高产的需要日粮中增加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20%左右,同时适当添加蛋氨酸+胱氨酸,要求含量在0.68%以上。
鸭场养殖管理制度
![鸭场养殖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1314e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0.png)
鸭场养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提高鸭场养殖管理水平,确保鸭场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鸭场管理水平,确保鸭的健康生长;2. 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保护人类和禽类健康;3. 提高鸭场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三、入厂检疫管理1. 严格落实进出口动物检疫制度,对进场的鸭进行检疫登记;2. 对进场的鸭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对有疾病症状的鸭进行隔离处理;3. 对新引进的鸭进行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没有传染病。
四、饲料管理1. 营养配比合理,保证鸭的营养需求;2. 饲料储存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保证饲料质量;3.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 饲料投放要适量,不能过量或者不足。
五、环境管理1. 鸭舍通风设备要保持畅通,确保空气质量;2. 鸭舍内温度要适宜,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3. 鸭舍内卫生要定期清洁,防止疾病传播;4. 鸭舍内水源要保持清洁,确保鸭的饮水安全。
六、疾病防控管理1. 定期对鸭进行疫苗接种,建立免疫档案;2. 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动植检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3. 对患病的鸭要及时隔离处理,确保病情不传播;4. 对死亡的鸭要及时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七、饮水管理1. 饲水设备清洁,确保饲水质量;2. 饮水器要定期清洁消毒,防止疾病传播;3. 饲水器要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污染。
八、饲养密度管理1. 根据鸭的体重和生长阶段,合理确定饲养密度;2. 饲养密度要适中,不宜过密,以免影响鸭的生长发育;3. 定期对饲养密度进行评估,根据情况做出调整。
九、用药管理1. 用药前要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确保用药的有效性;2. 用药要按照规定剂量投放,不得滥用药物;3. 用药后要对鸭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十、屠宰管理1. 屠宰前要对鸭进行排空处理,确保肉质干净;2. 屠宰过程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防止污染;3. 屠宰后要对肉品进行冷藏保存,确保质量。
十一、执法监督1. 鸭场养殖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对鸭场进行定期检查;2. 对于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鸭场要立即处理,确保养殖秩序;3. 对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鸭场要及时通报上级部门,严肃处理。
种鸭育成期管理技术要点
![种鸭育成期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20721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7.png)
2020年第07期种鸭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重点是提高鸭群均匀度和健康状况,培育出骨架和体重都均匀一致的鸭群,促使它们性成熟和体成熟发育一致,能够在加光刺激后,同时开产和达到产蛋高峰,获取最佳的生产成绩。
1提高均匀度控制和调整好育成期的饲喂量,是提高种鸭均匀度的前提条件。
在育雏期可以采用自由采食,促进各个系统的充分发育,4周体重达标后,才开始确定料量,同时还要考虑舍内温度、饲养密度和设备条件等对饲喂量的影响。
在4~8周期间以生长骨骼为主,增加饲料量的幅度应小些,一般要求每周增加3~5g/只·d ,如果调整料量较高时,容易引起体重增加过大,育成后期难以控制体重,引起过于肥胖现象,致使产蛋期产蛋性能下降。
在9~10日龄以生长内脏器官为主,此时开始更换饲料和增加免疫接种次数,此时各种应激情况较多,所以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料量来缓解应激带来的影响,通常每周增加料量8~10g/只·d ,还应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节料量。
在11~18周期间性器官开始发育,增加料量的幅度应在10~12g/只·d 。
此阶段应保证每周周增重达标,根据体重增长趋势来调节料量的多少,确保生殖器官得到充分的发育,为稳产和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4~18周龄期间,为了延长采食时间,达到提高均匀度的目的,建议将饲料撒在垫料上让鸭采食,注意在抛撒饲料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均匀、快速和扩大面积,最好让几个饲养人员一起撒料,这样便于将鸭群分散采食饲料,避免引起抢食和踩踏现象,减少鸭群受到损伤。
同时应保持垫料干净和干燥,否则垫料容易发生霉变而引起鸭群霉菌毒素中毒。
如果垫料过于潮湿,最好进行清除和更换新垫料,还可以在饲喂前撒一层干净的稻壳再饲喂。
应在鸭群采食完饲料6h 后再称重,或者在早晨饲喂前进行称重,这样称取的是空腹体重且对鸭群造成的影响较小。
称取体重时应让专门的人员来操作,选取10%左右的鸭子数量,在鸭舍的固定地点来称重。
将记录下来的所有体重,进行精确计算,按照平均体重的正负5%来计算鸭群的均匀度。
肉鸭饲养标准种鸭饲养的方法
![肉鸭饲养标准种鸭饲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492b6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3.png)
肉鸭饲养标准种鸭饲养的方法一、喂料关。
冬季天气寒冷,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同时还应根据鸭群不同产蛋率适时调整饲料配方。
此外,饲料中要适量掺入多种维生素,以满足蛋鸭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
饲喂时,每天宜喂3~4次,饮与舍温相同的清洁水,并每隔15天给蛋鸭喂3天鱼肝油,每只鸭子每天1毫升,这样有利于提高或保持蛋鸭的产蛋率。
三、放养关。
冬季每天应根据天气将蛋鸭放出棚舍外,让其自由觅食、嬉水、活动,这样有利于蛋的形成和产蛋。
但放养时一定要选择背风地方放牧,赶鸭时最好逆风驱赶,以免鸭羽毛被风揭开受湿受凉。
同时,在蛋鸭下水运动时,一定要先让鸭子在旱地上运动半小时后再让其下水,这样可防止鸭子下水后因水凉而抽筋。
四、补光关。
由于冬季日短夜长,对于产蛋高峰期安排在冬季的蛋鸭群,应注意用人工光照补充天然光照时间的不足。
一般可在棚舍内离地面2米处,每30平方米左右挂一个60瓦的灯泡,并加上灯罩。
开灯补照时间一般在每天晚上的5~8时及次日凌晨的4~7时。
种鸭饲养的技巧一、选留优良种鸭1.雏鸭的选择应选择出壳早,腹部柔软、有弹性,脐带收缩良好,眼亮有神,健壮活泼,体重在55克左右的雏鸭.在选择雏鸭时,最好能将公母鸭分开,并按1:4的公母比例进苗鸭,以降低饲养成本。
2.后备种鸭的选留雏鸭60日龄时进行选留,选择的主要标准为:⑴健康状况良好.健康的种鸭羽毛,绒毛生长整齐洁净;眼亮有神,眼睛、肛门附近没有分泌物污染,颈项伸缩自如,腿脚干净;行动灵活,步态稳健.⑵外貌体态符合品种特征。
种公鸭要求头颈粗短,身躯呈长方形,腰背平而宽,胸部宽厚,脚掌有力,体重2.5公斤左右;种母鸭躯体比公鸭稍短而宽,头颈稍小,体重2.2公斤左右.公母比例1:8。
二、饲养管理1.雏鸭的饲养管理在进雏前,要做好育雏准备工作.雏鸭从孵化室运到育雏室,先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给雏鸭开水.在开水的同时即可开食.开食方法:将全价配合饲料拌湿,加入适量奶粉和多维素后撒在塑料布上饲喂;1~2天后,换喂全价配合饲料.第1~2周每天饲喂8~10次,2周以后,逐渐过渡到每天饲喂4~5次.在整个育雏期,要注意保暖,严防雏鸭打堆“出汗”。
养小鸭子的正确方法
![养小鸭子的正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ef2b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9.png)
养小鸭子的正确方法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鸭子品种:常见的鸭子品种有北京鸭、草鸭、鹅掌鸭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2.建造合适的鸭舍:鸭舍应该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确保鸭子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二、饲养管理1.提供充足的饮水:鸭子喜欢在水中觅食,因此要保证饮水器中随时有清洁的水源供应。
同时,可以在鸭舍周围设置水池,供鸭子游泳和清洁羽毛。
2.提供均衡的饲料:鸭子的饲料应包括粮食、鱼粉、骨粉等,以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饲料的种类和比例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3.定期清洁鸭舍:鸭舍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理鸭舍内的鸭粪和杂物,防止疾病的传播。
4.注意防疫工作:定期给鸭子进行疫苗接种,控制疾病的发生。
同时,鸭舍内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防止病菌滋生。
三、适当的养殖环境1.保持适宜的温度:鸭子对温度的要求较低,但在寒冷的冬季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使用保温设备,如加热灯等。
2.保持适宜的湿度:鸭子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活,但湿度过高容易导致鸭子患上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控制好鸭舍内的湿度。
3.合理的光照:鸭子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促进生长发育,可以利用人工光源来补充不足的自然光。
四、注意鸭子的生长发育1.合理的喂养量:鸭子的喂养量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2.适当的运动:鸭子需要适度的运动来保持健康,可以在鸭舍周围设置合适的活动空间,让鸭子自由活动。
3.及时发现问题:定期观察鸭子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蔓延。
五、合理的销售安排1.选择合适的销售时机:根据市场需求和鸭子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销售时机,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可以选择直接销售给个人或餐饮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农贸市场或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养小鸭子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只有做好了饲养管理,才能让鸭子健康成长。
希望以上的养殖技巧能够对准备养小鸭子的人有所帮助,祝愿鸭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ef659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5.png)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种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能孵化出品质优良的雏鸭。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一、雏鸭的饲养管理1、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并在饮水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补充营养,以增强雏鸭的抵抗力。
另外,将雏鸭放在1-2厘米深的水盆中进行点水。
天气暖和时,点水可在室外进行,一般用竹筐装好抓到清水塘边,将竹筐轻轻侵入水面少许,每日2-3次,每次3-5分钟,以后逐日延长嬉水时间。
2、开食时一定要在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进行,可用少量的碎米、碎玉米和细麦糠,并适当补充些洗净的青饲料。
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每日7-8次,热高温而中暑,站不起来或昏迷的雏鸭,可将其放于阴凉地面,用风扇吹其身,并饲喂些解暑药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
3、地面平养时,应注意雏鸭群密度,第一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14只左右,第三周之后不应多于10只。
密度过高,易堆积,密度过低,不保暖。
4、雏鸭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灯泡或红外线灯取暖。
通常可根据雏鸭的数量用塑料薄膜围成一个大小合适的空间,里面点灯泡1-2个,做成保温室,采取自温育雏。
5、在最初3-4天全天24小时光照。
一方面,保证雏鸭能充分的进行饮水和采食;充足的光照有助于钙、磷的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6、为防止肠道病的发生,可在雏鸭饮水或饲料中加入西力欣、福星或奥服欣,并注意搅拌均匀。
7、在饲养前,应注意对鸭舍及用具进行全面消毒,一般用20%石灰水或3%的来苏尔儿,以后每周定期消毒一次。
8、雏鸭2-4日龄时,应及时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
20日龄左右注射鸭瘟疫苗,预防疫病的发生。
9、在运输鸭苗时,夏季应避开高温高热天气,以减少鸭苗的损伤。
二、后备种鸭的饲养管理(1)适当放牧。
雏鸭饲养到30日龄以后,便开始适当放牧。
养鸭注意事项
![养鸭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66cd62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e.png)
养鸭注意事项养鸭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鸭子具有耐寒、易于饲养等优势,深受养殖户的喜爱。
但是,要想成功养殖鸭子,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首先是饲养环境。
鸭子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为它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
鸭舍应该宽敞、通风良好,床铺要保持干燥清洁。
此外,鸭子喜欢洗水,要给予足够的水池,保持水质清洁,每天更换新鲜的饮用水。
其次是合理的饲养管理。
鸭子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饲料为主,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蛋白质饲料。
在以饲料为主食的同时,适当投喂一些水生植物、鱼虾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增加鸭子的养分摄入。
此外,定时喂食,不过饥不过饱,避免饲料的浪费和过度投喂。
再次是防病防害。
鸭子容易感染一些病毒和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疫苗的注射和防病消毒工作。
定期对鸭子进行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同时,要注意鸭舍的卫生和清洁,及时清理粪便和残饲料,以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滋生。
最后是养殖管理。
餐具要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改善鸭舍内的温度,特别是在严寒季节,给予鸭子足够的保暖设备,或设置加热灯进行增温。
鸭子喜欢洗水,但是小鸭较小,容易发生溺水情况,因此应该注意给予适量的水池,并定期检查鸭子的病情和健康状况。
总而言之,养鸭是一项有待细致管理的工作。
只有提供适当的环境,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养殖技术,才能确保鸭子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鸭历来以蛋、肉、羽毛多种用途为一身,养鸭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等特点。
为加强鸭工作,提高养鸭技术,在养鸭工作中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科学指导才派鸭种。
很多品种的鸭具有良好的产蛋性能和肉质性能,例如北京鸭、湖羊鸭等鸭种。
临沂白洋淡水鸭体大、产蛋较多,周转快,可年养产蛋400-500只,育肥养蛏500-700只。
面鸭蛏白组合,既能满足市场对蛋和肉的需求,又能兼顾肉和蛋的配套需求。
2.选择优质的种鸭,提升养殖效益。
优质种鸭的母系优良,亲鸭加重快,成胴百分率高,这就增加了母鸭在育雏期育雏能力的体现。
养殖肉鸭管理制度
![养殖肉鸭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3df6f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7.png)
养殖肉鸭管理制度一、种源选择1. 选择正规的供种基地:保证母鸭种源的健康和品质,预防传染病。
2. 选择性能良好的种鸭:选育具有良好遗传性状和较高的生产性能的种鸭,提高养殖效益。
3. 定期更新种源:每年定期更新种源,避免近亲交配导致的退化。
二、场地环境1. 场地选址: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通风,避免污水、废气等环境污染。
2. 场地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垃圾等污物,保持场地清洁卫生。
3. 场地消毒:定期进行场地消毒,并保持场地通风良好。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配制:根据肉鸭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求,配制高质量、均衡的饲料。
2. 饮水管理: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避免因缺水引起的生长受阻。
3. 饲料定量:严格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的浪费和肥胖。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鸭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四、疫病防治1. 疫苗接种:按照规定时间和剂量接种各类疫苗,强化免疫力。
2. 定期消毒:对场地、设备、饲料等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3.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疫病症状,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五、增产增效1. 合理配种:根据种群育肥期的需求,合理配种,提高肉鸭的生产性能。
2. 控制育肥期:控制育肥期长短,提高利用率。
3. 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因过密养殖导致的疾病传播和食物竞争。
六、产品质量1. 规范收购:选择正规销售渠道,保证产品质量。
2. 准确称重:对肉鸭产品进行准确称重,保证交易公平。
3. 包装卫生:对肉鸭产品进行卫生包装,保证产品质量。
七、法律法规1. 遵守养殖肉鸭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养殖肉鸭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合法经营。
2. 设立台账:建立养殖肉鸭经营台账,做好记录工作,便于监管和管理。
八、危机处理1. 突发事件处理: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积极处理。
2. 群体应对:对于集体发生的事故或疫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扩大事态。
以上便是养殖肉鸭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向我们咨询!。
种鸭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种鸭的饲养与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2227c1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f.png)
种鸭的饲养与管理技术一、前期准备饲养种鸭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适合饲养的品种,常见的种鸭品种有北京鸭、草鸭、巴鲁鸭等。
其次,要准备好养殖场地,选择平坦、通风、水源充足的场地,并做好合理的栏舍规划。
最后,要确保有充足的饲料供应,以及健康的种鸭苗源。
二、栏舍建设种鸭的栏舍建设是饲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栏舍应根据鸭群的规模和品种特性进行设计,保证鸭群的舒适和安全。
栏舍内部应设有合适的饮水设备和饲料器,以方便鸭群的饮水和进食。
此外,栏舍内部要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清理鸭粪,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科学饲喂种鸭的饲喂是饲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饲料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鸭群需求进行科学配比,保证营养均衡。
常见的饲料有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等。
粗饲料包括玉米、豆饼等,精饲料包括鱼粉、骨粉等。
此外,还应注意饲喂的时间和次数,保证鸭群的正常进食。
四、疾病防控种鸭饲养过程中,疾病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定期检查鸭群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要做好栏舍的消毒工作,保持清洁卫生。
饮水设备和饲料器要经常清洗消毒。
此外,要做好饲料的储存和保管工作,避免饲料霉变。
五、环境调控种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环境调控。
首先,要控制栏舍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鸭群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避免二氧化碳积聚。
此外,要确保鸭群有充足的日照时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六、定期检疫定期检疫是种鸭饲养中的重要环节。
饲养者应定期请兽医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鸭群的健康状况。
兽医会对鸭群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措施。
此外,饲养者也应加强自身的兽医知识学习,提高对鸭群健康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七、养殖记录饲养种鸭过程中,要做好养殖记录。
记录包括饲料投喂量、饮水量、生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
通过养殖记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肉用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
![肉用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209c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d.png)
肉用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父母代种鸭育雏期也为0~3周龄。
育雏期是为育成期和产蛋期打好基础。
因此应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培育出优良的种雏。
1.饲养方式。
种用雏鸭一般采用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
2.营养条件。
必须喂以全价颗粒料(用于2周龄前)或粉料。
作种用的雏鸭营养要求不同于商品代肉鸭,只要达到其最低营养需要量即可。
育雏期营养需要和日粮配合参见第四章。
3.育雏准备。
在进雏前1周,做好房舍及用具的消毒,进雏前48小时,打开经消毒的鸭舍门窗通气,提前12~24小时升温,并加满料槽、水槽。
4.饲养管理技术。
肉用种雏鸭开水、开食方法同肉用仔鸭。
(1)饮水。
不能缺少饮水,可在前3天水中加入维生素C、葡萄糖、矿物质等,以减少环境改变引起的应激。
(2)饲喂。
可以按喂料量标准分次饲喂,也可以按照规定次数每次喂饱。
1~7日龄自由采食,昼夜皆喂料。
1日龄可以1小时喂一次,每次量不宜多,以饱而不浪费为原则。
8~14日龄,逐渐减少夜间喂料时间,到14日龄时夜晚不喂料。
15~21日龄日喂3次。
20~21日龄的饲料中分别加25%和50%的育成期饲粮。
(3)选择与分群。
初生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因此,只有健雏才能留做种鸭。
选择的标准为:大小均匀,体重符合品种要求,绒毛整齐,富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部收缩良好,眼大有神,行动灵活,握在手中挣扎有力。
按育种公司的比例每群一至两套,一般每套鸭为140只,公母混养。
(4)温度。
1日龄伞下温度34~36℃,护栏圈内29~31℃,室温24℃。
加温视鸭舍和气温而定,夏、秋两季白天温度超过27℃时可以不加温;温度偏低,尤其在特别寒冷时,应该加温以满足雏鸭对温度的要求。
降温要逐步进行,前期可每日降1℃,后期每日降2℃。
总之,在21日龄前能适应自然温度。
若到时气温低于5℃,应加热使室内达到15~18℃。
(5)光照。
1~3日龄用白炽灯5瓦/平方米,每日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
4日龄起逐渐减少夜间光照补充时间,直至2周龄结束时与自然光照时间相同。
种鸭的饲养管理
![种鸭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67ee00bb68a98271fefaa3.png)
鹅 产 软 壳 蛋 的 病 因 其 B 治 措 施 J i
防 治 措 施 : 平 时在 饲 料 中配 入 适 量 的矿 ①
制换羽 的 目的就是缩 短鸭群休产期 , 加速换 荆过程 , 提前开产并保 持产蛋整齐 , 同时 降低 饲养 成本 、产蛋率处 于下 降趋 势并 已降 J ,
到 5 %时 , 可 将 停 产或 即将 停 产 的蛋 鸭 挑 出来 进 行 强 制换 羽 。 0 即
干燥 和清洁 , 及时 翻晒和更换垫草 ; H清晨及时收集种蛋 , 快 每
对种蛋进行消毒并存人蛋库 ; 天气 良好 时 , 尽 量 些 放 鸭 H 舍 , 应 { 迟 收鸭 ; 保持 鸭 舍 环 境 安 静 , 使惊 群 , 起骚 乱 ; 勿 引 气温 低 的季 节要
难 , 长不 良 , 生 关节 肿 大
t
物质添加剂 , 供给 充足的青饲料。② 让鹅群多
晒 太 阳 , 天 光 照 时 间 不得 少 于 6小 时 。③ 肌 每
①换羽前 的准 备T作。在强制换羽前有意驱赶 晾扰鸭群, 白天
将 鸭群关 起来 不 外放 游水 , 舍内不 给灯 光 . 鸭 群受 到各 种强 烈 的刺 使 激 。同时控制 饲料喂 量 , 如原来每 日喂 3 的 , 次 改为第 一天喂 2 , 二 次第
出 , 病 2~7天 后 死 亡 。 发
防治措 施 : 加强预 防, ① 定期普 查一次粪 便 , 现虫卵立即隔离治疗。② 鹅粪要堆积发 发 酵, 以便杀灭其 中的虫卵 ③每只鹅 用六氯乙
烷 ( 虫 灵 ).~05 , 入 少 量精 料 中制 成 吸 02 .克 拌
小丸剂投服 , 天 1 , 每 次 连服 3 次。④投服 四氯
感 染寄 生 虫所致 , 则 为代 谢性 疾病 。 ● 否
种鸭饲养员工作计划范文
![种鸭饲养员工作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2516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f.png)
种鸭饲养员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目标1、确保鸭群健康生长,提高鸭肉和鸭蛋产量。
2、保证鸭舍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传播。
3、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4、严格按照饲养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提高饲养水平。
二、工作内容1、日常养殖管理(1)做好鸭群的饲养,包括喂食、清洁卫生、疾病预防和治疗等。
(2)监测鸭群的生长情况和饲料的消耗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的配比。
(3)定期向领导汇报鸭群的生长情况、疾病发生情况和饲料消耗情况。
2、饲料管理(1)负责饲料的采购、贮存和使用。
(2)做好饲料的投喂和剩余饲料的处理。
(3)积极配合领导和技术人员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饲料质量符合要求。
3、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鸭舍的卫生环境,定期清理马粪、杂草等垃圾。
(2)做好鸭舍的消毒工作,预防疾病的传播。
(3)及时清理排水沟和粪池,保证鸭舍的通风和排水。
4、疫病防治(1)加强鸭群的防疫工作,按时进行疫苗接种。
(2)及时发现和报告鸭群的疾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
5、技术学习和培训(1)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饲养的技术水平。
(2)学习相关饲养知识,了解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饲养水平。
6、人员管理(1)协助领导管理饲养员工作,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及时解决饲养员的工作问题,保证饲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7、安全管理(1)做好鸭舍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鸭群的意外伤害。
(2)加强自身安全防护,预防工作中的意外伤害。
8、其他(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措施1、加强日常巡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2、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浪费。
3、加强饲料贮存的管理,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安全。
4、及时清理鸭舍的卫生死角,保持鸭舍的整洁和卫生。
5、定期检查鸭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发现的疾病。
6、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做好疫苗接种和疾病的预防。
7、积极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学习新饲养知识,提高饲养水平。
8、加强和团队的沟通和协作,保证饲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鸡鸭养殖管理制度内容
![鸡鸭养殖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505e0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c.png)
鸡鸭养殖管理制度内容一、养殖场选址和环境改造1.选址原则:养殖场应选址在交通便利、周围环境清洁、水源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不得选择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
2.环境改造:养殖环境要进行整顿和改造,保证场地平整,消毒充分,通风透气良好,排水畅通。
同时要建立垃圾处理设施,定期清理和消毒。
二、饲料管理1.饲料采购:应选择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优质饲料,杜绝购买劣质饲料或添加有害物质的饲料。
2.饲料存储:饲料存放应选择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存放饲料要勤检查,确保饲料无变质现象。
三、健康管理1.与防疫: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持场地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定期进行全面的疫苗接种,定期检查禽畜健康状况。
2.定期体检:定期请兽医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隐患,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四、养殖管理1.预防鸡鸭打架:鸡鸭是群居动物,为了防止鸡鸭打架造成伤害,养殖户应合理布局鸡舍,保持充足的空间,避免过度拥挤。
2.定期消毒:鸡鸭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全面消毒,包括鸡舍、饮水器、饲料槽等设施,保持整个养殖环境清洁。
五、生长管理1.分龄管理:根据鸡鸭的生长阶段分别进行管理,比如幼鸡、育成鸡、产蛋鸡等,分别提供不同的饲料和管理措施。
2.控制生长速度:合理控制饲料供应量,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影响鸡鸭的健康成长。
六、营养管理1.科学饲喂: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鸡鸭需求量,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鸡鸭的营养均衡。
2.饮水管理:保证鸡鸭充足的饮水量,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
七、精细化管理1.建立档案:建立鸡鸭养殖档案,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饲料消耗量、生长速度、疫病防控记录等。
2.定期评估:定期对鸡鸭养殖效益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方式,提高养殖效益。
3.人员培训:对于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鸡鸭养殖管理的专业水平。
八、应急管理1.建立预案:建立鸡鸭疫病、自然灾害等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情况,能够迅速应对。
2.备用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包括药品、饲料等,以备不时之需。
三水白鸭种鸭的饲养管理
![三水白鸭种鸭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ace4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9.png)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种鸭有足够的活动 空间。
光照管理种鸭的健康与疾病防治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使用规范,定期为种鸭接种 疫苗。
疾病预防
保持鸭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 。
疾病治疗
在种鸭发生疾病时,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疾病 的扩散。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对种鸭及其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同时,由于种鸭繁殖周期长, 产量相对稳定,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
竞争分析
目前,国内种鸭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部分大型养殖企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占 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种鸭饲养管理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风险
种鸭饲养的主要风险包括疾病、市场波动、饲料价格波动等。其中,疾病是最大的风险,如禽流感等 传染病可能导致种鸭大量死亡。
趋势三
展望
发展多元化养殖模式,如合作社、家庭农 场等,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结未来种鸭饲养管理的发展趋势,强调 科技创新、环保和多元化发展对产业升级 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5 种鸭饲养管理的 经济效益分析
种鸭饲养的成本与收益
成本
种鸭饲养的成本包括饲料、兽药、人工、设备折旧等费用。其中,饲料是最大的 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70%。
收益
种鸭饲养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产出的鸭蛋和肉鸭。优质种鸭的产蛋率和孵化率较高 ,因此收益也相对较高。
种鸭饲养的市场需求与竞争分析
市场需求
避免对种鸭造成危害。
饲养设施的类型与建设
01
02
03
饲养圈养设施
种鸭可以采取圈养方式, 建设有固定圈舍、运动场 和产蛋窝等设施。
养鸭子的注意事项
![养鸭子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9e80f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7.png)
养鸭子的注意事项鸭子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广泛被人们用来养殖和食用。
养鸭子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养鸭子的注意事项。
1. 合理的饲养环境鸭子对饲养环境有一定要求。
鸭舍应该保持干燥、通风,避免积水和湿度过高。
要选择开阔平坦、有水源和草地的地方,给鸭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合理的饲养密度在养殖鸭子时,要根据鸭子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鸭子生长缓慢,易发生疾病,降低养殖效益。
3. 良好的饮水设施鸭子对水的需求较大,饲养过程中要确保饮水设施的充足和清洁。
饮水器要时常清洗,饮水器中的水要保持清澈。
鸭子需要充足的清洁水源来满足其日常生活和生长的需要。
4. 合理的饲料配方鸭子的饲料需求与其生长阶段和用途有关。
在制定饲料配方时,要根据鸭子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各种原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使用变质或污染的饲料。
5. 定期的疫苗接种养鸭子时,要定期给鸭子接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的鸭病。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鸭子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 预防寄生虫鸭子容易受到寄生虫的侵害,如蛔虫、跳蚤等。
要定期给鸭子进行驱虫,保持鸭子的健康。
同时,要保持鸭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7. 合理的养殖管理养鸭子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包括定期清理鸭舍、及时处理鸭子的排泄物、定期体检等。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鸭子的健康问题,保证鸭群的健康和生长。
8. 注意鸭子的行为习性鸭子有一定的行为习性,比如喜欢游泳、觅食等。
在养殖鸭子时,要给鸭子提供适宜的游泳场所和觅食环境,满足鸭子的生活需求。
9. 注意鸭子的孵化和繁殖如果要进行鸭子的孵化和繁殖,要注意孵化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确保鸭子的孵化成功和幼鸭的健康成长。
养鸭子需要注意饲养环境、饲养密度、饮水设施、饲料配方、疫苗接种、寄生虫预防、养殖管理、行为习性以及孵化和繁殖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合理的养殖管理,才能保证鸭子的健康和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种鸭场管理规章制度
![种鸭场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fe5ac5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b.png)
种鸭场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种鸭场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种鸭场的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种鸭场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种鸭场的正常生产秩序。
第四条种鸭场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标准和本规章制度要求。
第五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第六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维护企业形象,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七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检查、考核,接受监督,确保本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八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尊重、团结同事,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九条种鸭场应当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鸭群健康生长,提高产品质量。
第十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生产计划和工作流程进行生产管理,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第十一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认真落实防疫制度,加强鸭群的疫病监测和控制,确保鸭群健康。
第十二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加强环境管理,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第十三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处理鸭群的日常管理问题,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确保生产效率。
第十四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做好记录工作,及时整理、存档,便于日后查阅和分析。
第十五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六条种鸭场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重视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
第十七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作业程序,做到心无旁骛。
第十八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熟悉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做好日常维护,确保安全设备的完好有效。
第十九条种鸭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事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鸭饲养管理
种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能孵化出品质优良的雏鸭。
⑴严格选择,养好公鸭留种公鸭应按照公鸭的标准经过育雏期、育成期和性成熟初期三个阶段,以保证用于配种的公鸭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性器官发育健全,精液品质优良。
在育成期公母鸭最好分群饲养,公鸭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让其多活动,多锻炼。
在配种前20天放入母鸭群中。
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种公鸭应早于母鸭1~2个月孵出。
⑵适合的公母比例我国麻鸭类型的蛋鸭品种,体型小而灵活,性欲旺盛,配种性能极佳。
在早春和冬季,公母性别比可用1:20,夏秋两季性别比可提高到1:30,这样的性别比受精率可达90%或以上。
在配种季节,应随时观察公鸭配种表现,发现伤残的公鸭应及时调出另外补充。
⑶日常管理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应当增加青绿饲料和维生素的喂量,特别是维生素E,在炎热的夏季还要适当增加维生素C。
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舍内垫草的干燥和清洁,及时翻晒和更换;每日清晨及时收集种蛋,尽快进行烟熏消毒和存入蛋库;气候良好的天气,应尽量早地放鸭出舍,迟收鸭;保持鸭舍环境的安静,勿使惊群,引起骚乱;气温低的季节注意做好舍内避风保温工作,气温高的季节则要注意通风降温。
⑷人工强制换羽正常情况下,种鸭每年换羽一次。
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就是缩短鸭群休产期,加速换羽过程,提前开产并保持产蛋整齐,同时还能因此降低饲养成本。
当产蛋率处于下降趋势,并已降到50%时,可将停产或即将停产的鸭挑出来进行强制换羽。
停产鸭的特征见前表8所述。
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在强制换羽前有意驱赶惊扰,白天关起来不外放游水,舍内不给灯光,使鸭群受到各种强烈的刺激。
同时控制饲料喂量,如原来日喂3次的,改为第一天喂2次,第二天喂1次,接着只喂水,不喂料,停料2~3天。
随后喂7天糠麸和青料。
2)人工换羽工作经过前期的减料、停料处理以后,翼部肌肉收缩,可试拔主翼羽,若羽根干枯,羽轴与毛囊很容易脱离,就可以把主翼羽、副主翼羽和尾羽拔掉。
如果试拔很费劲,拔出的羽根甚至带血,就要停几天再拔,在这几天内同样要停料。
3)换羽后的注意事项为保护毛囊组织,拔羽后的鸭群头5天避免烈日曝晒。
鸭舍应铺垫柔软的干草,同时逐步提高饲料质量,在拔羽1周后饲料粗蛋白质达到15%以上,并逐步达到种鸭的标准。
进入恢复期以后,鸭群要放牧游泳,多活动,不至于过度肥胖,又可促进新羽的生长,同时还要改善饲养环境,舍内勤换垫草,保持干燥卫生。
公鸭也要同时强制换羽,公母鸭分群饲养,使公鸭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体质,保持旺盛的性欲,提高种蛋受精率。
种鸭饲养综合技术措施
引言:
鸭的生活力强,既可放牧又宜圈养。
传统养鸭业是以养棚鸭为主,结合小群放养。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改变和种植新技术的推广。
如水稻半旱式栽培,稻田养鱼,蓄留再生稻等,放牧条件也起了变化。
因此,舍养为主,放养结合的方式得到迅速发展。
放养可利用鸭的活动习惯对稻田中耕除草,捕食害虫,采食遗谷。
既促进水稻增产,又节省大量饲料。
圈养便于对鸭群精心饲养管理。
特别是在不宜放牧的冬季和早春,能够保证种鸭产蛋的环境条件和营养需要,充分发挥鸭的高产性能,获得高产稳产,增加冬季鲜蛋上市量,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养鸭经济效益。
1、种鸭饲养综合技术措施
1.1 饲养良种,是保证获得稳产高产的前提。
蛋用型种鸭以选择金定鸭饲养,兼用型以四川麻鸭较为理想。
1.2 全价饲料是蛋鸭稳产高产的物质保证。
只有保证丰富的物质基础,才能充分发挥高产蛋鸭的生产性能。
根据产蛋率,种鸭体重灵活掌握投料量,饲喂定时定量,做到看槽投料,防止浪费。
1.3 充分利用放牧条件,降低饲养成本。
采用稻田放牧,利用天然动植物饲料和秋收后稻田中的遗谷为食,从而大大节约了饲料。
1.4 精心管理,创造一个适宜种鸭生活、产蛋的环境。
1.4.1 修建适宜种鸭生活、产蛋的鸭舍和连接在一起的水陆运动场。
三部分面积可基本一样,饲养密度每平方米4—5只。
鸭舍要求夏凉冬暖,空气流通,光线充中。
水,是鸭生活不可缺少的,种鸭需要在水上配种、洗浴、游浮,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和食欲,保持羽毛清洁,提高受精率。
陆上运动场是饲喂和供鸭运动,理毛凉毛的地方。
要求地面平整,与水面斜坡不大于30度。
1.4.2 尽可能避免应激反应。
应激,是使鸭感到不舒适的致应激因素所引起的,应激反应是鸭对它所感受到一种威胁和挑战的应答。
频繁的应激反应会降低产
蛋率。
致应激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改变、突然惊吓、饲料突变等。
因此,凡是要改变条件的都必须坚持有5—7天的渐变过程。
1.4.3 尽量减少外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
鸭的适应性强,耐寒好,只要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温,降暑措施,不但夏天产蛋不会下降,即使寒冬腊月,产蛋率亦可达到80%以上。
冬季最适宜圈养,便于防寒保暖,坚持在鸭舍多关少放,以关为主,鸭舍冬季垫料以草为好,夏季用草木灰、木屑等垫圈。
1.4.4 光照是影响产蛋的一个重要因素。
光照的刺激可以促使滤泡的发育和排卵。
过去由于没有注意利用人工光照,冬季大都是停产期,秋后种鸭有不开春不产蛋之说。
随着科学实验的进展和养鸭专业户的发展,近年开始冬季试用人工补充光照,使整个产蛋期中所受的光照时间基本一致,这对促进适时开产,保证冬季产蛋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方法是每20平方米内用一只40W带罩的白炽灯,距地面2米,开灯时间早晚2次,一般掌握在晚上3—4小时,早上1小时左右,保证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4—16小时,根据自然光照时间的变化进行调整。
2、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疾病发生
2.1 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
搞好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基本措施。
如果平时不注意卫生消毒,不及时进行预防注射,如果发生群发性疾病,常造成巨大损失,即使可用药物治疗,也增加生产成本。
患过病的鸭产蛋也将受到影响。
困此,决不能报侥幸心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2.2 严格消毒制度,杜绝传染来源。
鸭舍进出口要设置消毒池,经常保持有效的消毒药物(如菌毒敌、百毒杀、生石灰等),鸭舍,运动场,用具必须定期消毒,一般一周一次。
2.3 定期接种疫(菌)苗,预防传染病发生,种鸭一年注射鸭瘟疫苗2次,鸭霍乱菌苗一般在种鸭产蛋前注射,但免疫效果不很佳,平时最好在休蛋期再注射一次,还应定期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预防,如用0.01—0.03%高猛酸钾饮水,用0.5—1%的Sm2或0.04%的土枚素拌入饲料中喂,每月用药1—2次,每次连用5—7天,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