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学全部名词解释汇总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消费者购买决策: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的动机下,对需求满足方案进行整理、分析、评价和选择,然后实施选择的购买方案并进行评价的过程。
问题认知(认知需求)是消费者的理想状态(理想预期)与实际状态(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并足以激发消费者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信息搜寻(information search)是指消费者在社会环境中进行调查,获取适当数据以制定合理决策的过程。
内部信息搜集指消费者将过去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产品、服务和购买的信息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消费或购买问题。
外部信息搜集是指消费者从外部来源,如同事、朋友、商业传媒及其他信息渠道,获得与某一特定购买决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评价标准:消费者期望获得的利益、必须付出的代价、产品的特征和属性。
冲动性购买:无计划的购买,由于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的购买行动。
通常由商品展示或零售商物价而引起(非理性购买)。
购买后冲突(认知失调):在相对较难下决心且具有长期影响的决定作出之后,这类反应式很常见的。
这种对购买的怀疑和焦虑就叫购买后冲突。
顾客满意: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付出的是否能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
品牌忠诚: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品牌所持有的正面态度的心理倾向,在未来持续一致地重复购买,无论情境和营销力量如何影响,都不会产生转换行为。
动机:动机是行为的反应,是刺激和促发行为反应并这种反应指明具体方向的内在力量,动机是个体为什么要做的原因。
绝对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能够使个体感觉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动量(最小可觉察的差别)。
展露(exposure)是指将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接收神经范围内。
(产生各种感觉)消费者学习:指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的活动中,不断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过程。
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它是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其持续时间往往按秒或几分之一秒计算。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决策。
3.有限型决策: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4.名义型决策: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浮现某个偏爱的产品和品牌,该产品和品牌随之选择和购买的决策。
5.消费者动机:由于要满足这些特定的需要,因次决定了人们购买这种商品而不买另一种。
这种影响顾客选择某种商品的原因就叫购买动机,购买动机取决于顾客的要求和需要。
6.双趋冲突:消费者具有两种以上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只能从中选择其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7.双避冲突: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是面临的冲突。
8.趋避冲突:消费者在趋某一目标是又想避开而造成的动机冲突。
9.认知质量: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
10.购买知觉风险: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11.品牌个性: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
12.自我概念: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知的总和。
13.情景:是指消费者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如购物时的气候、购物场所的拥挤程度、消费者的心情等等。
二.简答1.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有哪些?答: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景、消费者保护。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学全部名词解释汇总
1。
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反映了消费者个人或群体获得、消费、放弃产品、服务、活动和观念的所有决策及历史发展。
2。
消费者: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的住户。
3。
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消费何处置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心里活动特征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需要:人们在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欲望:人们想得到这些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需求:建立在购买力之上的对某个事物的具体欲望,需求= 欲望+ 购买力。
动机:引导人们做出行为的过程,是刺激和促发行为反应并为这种反应指明具体方向的内在力量,是行为的原因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己一定的需要,而引起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愿望或意念。
双趋冲突:心理冲突的一种。
当两个目标都是自己想实现的,但一个目标的实现会使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就会产生双趋式的冲突。
趋避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
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双避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
如前有狼后有虎的两难境地。
介入:人基于其内在需要、价值观和兴趣而感知到的与客体的关联性。
驱力:由个体生理或心理的匮乏状态所引起并促使个体有所行动的促动力量。
激励:是一种内在觉醒状态,激发出能量来实现一个目标。
受到激励的消费者有活力有准备和意愿卷入与目标有关的活动。
个人相关性:即某样东西对个人生活是否产生直接的、重大的影响。
包括:职业、大学活动、两性关系、汽车、公寓或住房、衣服和爱好等自我概念也影响着个人相关性。
价值观:如果信息与消费者价值观相关,他们更可能有激励给予处理和注意。
如果你认为教育十分重要,你很可能有激励采取与此一致的行动,例如获得学位。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1、消费者: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获取、使用、处置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为,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3、知觉:是消费者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感觉的材料加以综合整理,从而形成的对事物的完整映像,观念。
4、感觉:是消费者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个体通过眼鼻耳舌等感觉器官对事物的外形,色彩、气味、粗糙程度等个别属性做出的反应。
5、感觉阀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叫感觉阀限。
包括绝对阀限和差别阀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阀限。
能够引起个体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变动量被称为差别阀限。
6、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首先学习是因经验而生的,其次,其的学习伴有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最后,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是相对持久的。
7、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态度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态度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特点,态度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一种偏好,以不利或有利的方式对一个对象作出反应。
8、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
内在心理特征包括使某一个体与其他个体区别的具体品质、特征、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
9、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自我概念回答的是“我是谁”和“我是什么样的人”一类的问题,它是个体自身体验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完整版
感觉:是指我们的感受器(眼、耳、鼻、口等)对光线、色彩、声音、气味等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
知觉:是指对这些感觉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享乐消费:消费者的多个感觉器官、思绪和情绪方面与产品的相互影响。
感性工学:将顾客感觉转化为设计元素知觉过程-暴露:一个刺激进入个人感官范围内,暴露就产生了注意:信息加工行为对特定刺激的投入程度。
解释:指我们赋予感觉刺激物的意义。
绝对阈限能被感知渠道注意到的最小刺激量差别阈限感觉系统辨别变化或两种刺激间的差别变化JND(最小可觉察差别)恰能发现的最小差别量韦伯定律原始刺激越强,则需要引起注意的变化越大(变化幅度基本是恒定的)阈下知觉:人们会在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接受和理解刺激。
那些太弱或太短的刺激很难被看见或听见,但却足够一个或更多的人体感受器感知到,类似这样的过程就叫做阈下知觉。
阈下技术阈下广告信息应该既可以通过视觉通道,也可以通过听觉通道进行传播。
嵌入是通过使用高速摄影或喷绘技术在杂志广告中插入微小图形。
知觉警惕它确保消费者收到与他们的需要最相关的信息知觉防御保护个人远离威胁或矛盾的刺激刺激物的组织原则:封闭式原则、相似性原则、图形—背景原则。
封闭性(完整性)原则:指当一个刺激不完整时,感知者填补缺失元素的倾向。
消费者有完成一个完整图画的渴望,并能从依靠自己使一个信息得以完整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意。
在消费者从一个模糊广告中得出自己结论的过程中,完整化起作用。
消费者物品分组原则:接近原则、类似原则、连续原则产品定位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品牌知觉=功能属性+象征属性3学习与记忆消费者学习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活动中不断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过程消费者学习作用:通过学习获得有关购买的信息;促发联想;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购买的评价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指将一个能够诱发某种反应的刺激与另一个原本不能单独诱发这种反应的刺激相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与能够诱发反应的第一种刺激相联结,第二种刺激会引起类似的反应。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消费者行为学: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含义:人们对服饰首饰住宅等物品的过度消费源于对别人炫耀自己的社会心理。
扩展型决策:当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性决策。
扩展性决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做的购买决策。
对于特定的购买问题,消费者是否广泛收集信息合作大量的评价比较取决于三方面因素:①消费者购买介入程度②各种备选产品或备选品牌的差异程度③购买时间压力有限性决策: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了一些基本的的评价标准,但还没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收集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想和满意的选择。
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决策以及在他人影响下或在某种情绪影响下作出的购买决策也称为有限性决策。
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涉及决策。
信息来源:记忆来源、个人来源、大众来源、商业来源、经验来源选择规则:链接式规则、重点选择规则、按序排除规则、编纂式规则、补偿式规则冲动性购买:有时被称为无计划购买,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店面前没有购买计划或购买意图,而进入店面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用购买广告产品的数量来衡量零售广告的效果低估了广告的实际影响。
对于很多产品,绩效包括两个层面:工具性绩效和象征性绩效。
工具性绩效与产品的物理功能和正常发挥有关,象征性绩效与审美或形象强化有关。
品牌忠诚的成因:产品吸引、时间压力、风险因素、自我形象双因素理论;商品的基本功能或为消费者提供的基本利益与价值,实际上可视为保健因素。
影响注意的因素:(1)影响主义的刺激物因素:大小与强度、色彩与运动、位置与隔离、对比刺激物的新颖性、格式与信息量(2)影响主义的个体因素:需要与动机、适应性水平、态度、情境因素背景引发效果:与广告伴随的物质环境对消费者理解广告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需要
是指消费者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产生紧张状态或不舒服感,从而对商品或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对象产生的要求和欲望。商品社会中名消费者的需要直接表现为购买商品或使用服务的愿望。它具有多样性、发展性、伸缩性、周期性和可诱导性等特征。
消费者动机
在消费行为学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即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引起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一年。冬季的产生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既需要、刺激条件、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条件。
意义学习
是将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消费者认知结构中已经存在的某些观念建立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联系
加强型学习
消费者使用某种商品,如果觉得满意,他肯呢个会对于该商品有关的知识和信息表现出更加深厚的兴趣,他对该产品的好感和音响会由此而强化,这一类型的学习被称为加强性学习。
削弱型学习
是指通过新的观察和体验,使原有的某些知识和体验在强度上减弱直至被遗忘。
信息的搜索
指的是消费者自身经验的回忆和求助于外界信息的搜索
购买
是消费者根据相关信息挑选的结果,既有购买的决策,又有实际的购买活动
购后反应
应指消费者在使用或消费阶段将该产品的工作特性跟选择标准作比较,并将结果反馈到记忆中,从而影响下次购买
开放式问卷
是让手册这人一天写答案,不做限制,问卷上只有测试的问题。有自由回答题、自由联想题、造句题、投射题等等。
消费者行为
就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反馈用以满足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
消费者
市值参与产品的购买决策、实际购买或使用整个过程的任一阶段的人
“经纪人”理论
属于购买行为理性观点的一种,认为消防日者购买商品是为满足消费生理需要,这种需要是稳定和实在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和确定购买场所上总是明智的、细心的,是完全根据现有的有关信息,而没有明显的个人努力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考试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冲动购物是一种与计划购物相对的购物方式。
冲动购物主要的核心应表达缺乏意志力的购买行为,一般有两种形式:①缺乏意志力的冲动性。
②强迫的冲动性。
参与:指人们意识到某个事物或行为与其自身相关的重要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激发状态。
2、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中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及表达购后感想的活动过程。
3、促销组合:就是把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直复营销等各种不同的促销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的促销目标。
4、晕轮效应:也成光环效应或印象扩散效应,是指人们在管擦事物时,由于事物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使他们产生了清晰、明显的知觉,由此掩盖了对该事物其他特征的知觉,从而产生了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5、公共关系:又称为公共关系,它是指企业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以达到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商品销售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促销活动。
6消费品:是指用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产品。
通常可分为4类: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寻求品。
7、消费者:是指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人,即指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
消费者购买行为由三部分组成:最终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和环境约束。
8、消费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运行要求所制定的旨在促使消费机制正常运行,保证社会消费活动顺利进行的各项方针、制度、规定以及具体措施的总和。
9、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地和大规模地上升的现象。
10、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中,通过学习获得的、用以指导消费者行为的信念、习惯以及价值观等的总和。
文化的特点:1、习得性:2、民族性:3、发展性:4、稳定性:5、交流性:11、象征:是由使用它的人赋予其价值和意义,是人类加在物质或事件之上的,它产生于并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类。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1、消费者:P1a、狭义的: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用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b、广义的: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消费者行为定义:P2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3、自然探询法P15是指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下,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甚至通过自身的直接参与,了解有关感兴趣的事件与活动。
4、痕迹判断法P15是指通过观察消费者的某些外显行为,掌握事实,然后根据行为与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所观察到的外显行为,来判断其内隐行为。
5、介入程度P20是指消费者对购买或购买对象的重视程度、关心程度。
6、心理域P25是指消费者在作出决策前某一时点上的心理状态。
7、扩展型决策P20当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的几个产品上,此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8、有限型决策P21又称解决限定问题的决策,通常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的了解程度,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是没有建立起对其特定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一边在不同的品牌之间做出比较理想的决定。
9、名义型决策P22实际上其本身并没有参与决策。
是指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某个受偏爱的产品或品牌,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
10、内部信息搜集P27是指消费者将过去储存在记忆中的有关产品、服务的信息提取出来,以服务于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11、外部信息搜集P28是指消费者从外部来源,如同事、朋友、商业传媒及其他信息通道获得的与某特定购买决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12、“搜集工具”P28是指通过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于从朋友、同事、大众传媒等信息渠道的求助程度和从这些渠道获得信息的依赖程度。
消费者行为学-中英文名词解释.
中英文名词解释第一章导言Consumer behavior: The term consumer behavior is defined as the behavior that consumers display in searching for, purchasing, using, evaluating and disposing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they expect will satisfy their needs.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在寻求、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他们期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In put, process, out put.消费者决策:输入、处理、输出Consumer research: Methodology used to study consumer behavior.消费者研究:描述用以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过程与工具。
Marketing concept: A consumer-oriented marketing philosophy that focuses on the needs of the buyers and the profits through customer satisfaction.市场营销观念:关注买方的需求通过顾客满意来创造利润的顾客导向的市场营销哲学。
Organizational consumer: A business, government agency, or other institution (profit or nonprofit) that buys the goods, services, and/or equipment necessary for the organization to function.组织消费者:包括盈利和非盈利的商业单位、政府机构和各种组织机构,它们必须购买产品、设备和服务来维持组织的运转。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决策的类型1.扩展性决策;2.有限型决策;3.名义型决策;信息来源1.记忆来源;2.个人来源;3.大众来源;4.商业或营销来源;5.经验来源信息搜索的类型1.内部信息搜集与外部信息搜集;2.购买前信息搜集与即时性信息搜集;全部品牌域-意识域,未意识域。
意识域-激活域,惰性域,排除域。
冲动型购买,给予对某种产品的一时性情感所进行的购买,含有情感多余理智或者非理智性购买的意蕴。
无计划购买包括冲动型购买,也包括纯理性购买。
冲动型购买4个特征:冲动性,强制性,情绪性,对后果的不在意性。
逛街动机个人动机:角色扮演,消遣,自我愉悦,了解新的潮流,身体活动,感官刺激。
社会动机:家庭之外的社会体验,与具有相似兴趣的人交流,参照群体的吸引,地位与权威,讨价还价的乐趣。
购后冲突选着某一产品是以放弃别的选择为代价。
降低方法L增加对所选产品的欲求感;减少对未选产品的欲求感;降低购买决策的重要性;通过退货改变购买决定。
消费者满意与不满意的形成过程关于改产品绩效的预期,对该产品实际的绩效评价。
预期绩效与实际绩效差距的评价。
感知的绩效未达到预期水平,感知绩效与预期水平无显着差异,感知绩效超过预期水平。
重复购买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选择一个品牌或极少几个品牌的人。
两种类型:习惯性购买者和忠诚型购买者。
习惯重复购买某种产品是由于习惯,或者他们购物的地方没有更好的备选品,或该品牌是最便宜的。
忠诚型购买者是对某种产品或某个品牌产生了一种特别偏好,甚至形成了情感上的一览,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重复选择该品牌。
品牌忠诚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非随意性的购买行为反应。
将购买偏好转化为购买行动。
品牌忠诚是某个决策单位如家庭或个人额行为。
涉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品牌。
品牌忠诚是决策评价和心理活动的结果。
消费者的收入收入的构成,一般认为由工资、奖金、津贴、红利和利息等构成。
收入的测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黑箱:消费者黑箱又称购买者黑箱,是指消费者在受到外部刺激后所进入的心理活动过程。
由于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不透明的东西,故称之为消费者黑箱。
2.非中心注意:对刺激物的无意识处理,被称为“前注意状态下的信息处理”,也称为非中心注意。
此时,由于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别的事情上,对营销信息的关注非常有限,甚至没有意识到是否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处理。
3.无意识提防:消费者更可能将意识到与他们目前须要有关的刺激物。
4.消费者动机:人们从了解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与目标能否在大多程序上满足人的需要。
具体分为:求实动机,求新动机,求美动机,求名动机,求廉动机,求便动机,模仿或从众动机,好癖动机。
5.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持有的负面或反面的重新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体会或犯罪行为上的女性主义。
6.消费者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分为三种类型的自我概念(1)实际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实际上如何看待自己;(2)理想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希望如何看自己;(3)社会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感到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4)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希望别人如何看自己;(5)期待的自我,指消费者期待在将来如何看待自己,指介于实际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一种形式。
7.参考群体:参考群体实际上就是个体在构成其出售或消费决策时,用来做为参考、比较的个人或群体。
最初就是指家庭、朋友等个体与之具备轻易互动的群体,现在还囊括了与个体没轻易面对面碰触但对个体犯罪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四中参考群体:碰触群体、渴求群体、驳斥群体和防止群体。
二.简答题1.消费者就是如何构成对质量的心智的?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是根据产品的内在特性或内在线索(如产品的特征,外形,原料等)形成对产品质量的认知,或形成对产品质量的总体印象;另一种观念认为,消费者主要是根据产品的外在线索,如价格、原产地、商标或企业声誉等形成对产品质量的整体认知。
消费者行为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名词解释
1. 购买行为:指消费者以货币形式以及其他价值媒介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2. 使用行为:指消费者浏览、搜索、获取、使用、储存和遗忘其购买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行为。
3. 回购行为:指消费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次购买已经购买过的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4. 更换行为:指消费者定期更换一种商品或服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或个人消费期望的行为。
5. 反馈行为: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物理特征、功能等进行分析、比较等,根据结果提出改进建议的行为。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购买决策:就是消费者的购买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动机的取舍的过程。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准备状态,它是刊物观需求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消费:指人们为满足需要而消耗各种物质产品及非物质产品的行为和过程。
消费者:消费者就是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人。
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投射技术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感情和态度。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刺激,形成一种有意义的与外部世界相一致的心理画面的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驱动力(内驱力)。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的功能:(1)知识功能(2)价值表达功能(3)自我防御功能(4)效用功能认知平衡理论:海德用“P—O—X”模型来说明其原理。
P是认知主体,O是认知客体,X是与P、O有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
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是平衡状态,否则就是不平衡状态。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有关自己一切方面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是指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的部分。
生活方式指消费者对时间和金钱的态度以及消费选择的方式,简而言之,是消费者对于如何生活而选择的方式。
参照群体就是指对个人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有直接影响的群体。
社会阶层:某一社会中根据社会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社会等级。
家庭生命周期是一个家庭在建立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阶段。
它是由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年龄、家庭规模以及主人的工作状况等因素综合而成的。
消费者行为常考的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常考的名词解释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选择、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决策和行为。
消费者行为被广泛研究,以了解消费者是如何做决策,以及什么因素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一些经常被提及的消费者行为相关的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1. 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将市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这些群体具有共同的需求、喜好和购买习惯。
通过市场细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并针对性地开展产品开发、定价和推销活动。
2. 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是消费者对一种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
品牌价值受到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和品牌体验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品牌价值可以帮助他们吸引更多忠诚的消费者,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3. 购买决策过程购买决策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经历的一系列阶段。
这些阶段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评估替代方案、购买决策和后续评估。
了解购买决策过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是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的,从而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4. 消费者洞察消费者洞察是通过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行为来获取深入理解的过程。
通过消费者洞察,企业可以发现消费者的无形需求,并开发出更符合他们期望的产品或服务。
消费者洞察通常通过观察、访谈和市场调研等方法来获得。
5. 心理学影响因素心理学影响因素指的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
其中包括感知、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因素。
消费者的认知和情感过程会影响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针对性地设计市场营销策略。
6. 社会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是指社会环境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包括家庭、朋友、群体和文化等因素。
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受到周围的社会影响和压力。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动机,并与之进行互动和沟通。
7. 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持续购买和偏好。
消费者行为学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感觉阈限:能够引起某种感觉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
4、无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加任何意志努力而产生的注意。
5、有意注意:又称非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注意去努力而产生的注意。
6、消费诱因:能够引起消费者需要的外部刺激(或情境)。
7、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朝一定目标和方向进行的内在心理活动,是引起行为发生、造成行为结果的原因。
8、特征:与实际购买行为密切相关的商品属性的态度。
9、非特征:与实际购买行为无关的态度。
10、逆反心理: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其所能承受的限度,使人产生一种相反的心理体验。
11、预期心理:人们在一定经济环境作用下,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信息,对自身物质利益得失进行预测、估计、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消费对策和包括投资理财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心理行为现象。
12、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又称相关群体、榜样群体,是指一种实际存在的或想像存在的,可作为个体判断事物的依据或楷模的群体,它通常在个体形成观念、态度和信仰时给其以重要影响。
二、掌握。
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行为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通过人为操纵某个/些因素(变量)的变化,观测、记录其它因素/变量的变化,从中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Who--谁构成市场,What--购买什么,Why--为何购买,Where- 何地购买,When--何时购买,Who--谁参与购买,How--怎样购买。
3、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1)识别需要:即消费者接受到某种刺激而对某种商品或服务产生欲望和需要。
(2)收集信息:寻找和分析与满足需要有关的商品和服务的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投射技术: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态度2、访谈法:指调查者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3、差别感觉阈限:能识别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4、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5、过度展露:由于过度重复的展露会使目标消费者对该刺激过分的熟悉,因此就会造成习惯化,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消费者的视觉疲劳6趋避冲突:当同一种目标既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对于我们有吸引力,同时又会给我们心理上带来威胁、对于我们有某种伤害的时候,我们趋近这一目标和逃避这一目标的动机同时存在并相互冲突7惠顾动机:指消费者基于感情于理智,对特定的商店,商标厂牌商品产生特殊的信任于偏爱而经常重复的购买的一种动机8情绪的认知学说:9积极强化(正强化):某些事件或结果可以增加特定性为重复发生的频率10舌尖现象: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
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11登门槛技巧:指提出较大要求前。
先提出较小要求,通过使别人接受较小要求,从而改变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并相应增加其接受行。
12低球技术: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待别人接受后马上提出一个更大的要求。
有些推销员往往在推销出低价位商品后,再抓住有利时机推荐高价格商品13经验学习层次:经验学习层次是指消费者并未事先了解品牌的属性和利益,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来对产品做出整体评估,并据此采取购买行为。
14高度参与层次::消费者高度参与时,会通过积极地搜寻信息过程发展品牌信念,在此基础上评估品牌,形成明确的品牌态度,做出响应的购买决策15延伸自我:消费者购买某些产品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某些特别重要特征简述:1举两个实例说明差别感觉阈限在营销中的应用?高档商品由于价位高,价格变化二三十元.消费者一般感受不到,在这个范围内的提价或降价不能造成大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客户:就是购买或者有意向购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群体,核心是企业在与其联系过程中掌握了部分关键信息尤其是购买意向。
2.客户关系管理:是在客户需求信息收集的原动力、买卖双方地位变化的拉动力、相关人员业务需求的牵引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下不断发展变化,并对企业和客户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 交易营销:是指制造商着眼于一次性的交换或交易,厂商的利润来源就是该次交易,是一种相当短期的市场行为。
4. 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核心是建立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5. 客户关系管理组织:是企业为了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目标,执行客户关系管理计划,服务于市场和目标顾客而设计的职能部门的一种组织形式。
6. 顾客式组织:是指依据市场的不同特性,把一个不同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的机构,顾客式组织又称市场式营销组织。
7.客户名册:又称交易伙伴名册,是有关企业客户情况的综合记录。
8.客户交易数据:是描述企业和客户相互作用的所有数据。
9.客户价值:是客户对企业销售额的影响、对未来收益率的贡献与企业为客户保持所需投入之间的比较。
10.客户长期价值:通过采用合适的客户保持策略,使客户购买行为模式向着有利于增大对企业利润的方面发展时,客户未来可望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总和的现值。
11.客户生命周期:通常是指一个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完整的关系周期。
12.优质客户:也称关键客户、大客户、重要客户等,是那些愿意帮助公司达到其战略和财务目标的客户。
具体指对企业在长期发展和利润贡献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客户。
优质客户指那些产品流通频率高、采购量大、客户利润率高、忠诚度相对较高的优质客户或对企业有重大贡献的客户。
13.客户满意:是客户对某种产品或服务可感知的实际体验与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比较后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14.客户忠诚:指客户对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产生好感,形成偏爱,进而重复购买的一种行为趋向,是客户行为的持续性表现。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投射技术: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态度2、访谈法:指调查者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3、差别感觉阈限:能识别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4、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5、过度展露:由于过度重复的展露会使目标消费者对该刺激过分的熟悉,因此就会造成习惯化,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消费者的视觉疲劳6趋避冲突:当同一种目标既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对于我们有吸引力,同时又会给我们心理上带来威胁、对于我们有某种伤害的时候,我们趋近这一目标和逃避这一目标的动机同时存在并相互冲突7惠顾动机:指消费者基于感情于理智,对特定的商店,商标厂牌商品产生特殊的信任于偏爱而经常重复的购买的一种动机8情绪的认知学说:9积极强化(正强化):某些事件或结果可以增加特定性为重复发生的频率10舌尖现象: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
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11登门槛技巧:指提出较大要求前。
先提出较小要求,通过使别人接受较小要求,从而改变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并相应增加其接受行。
12低球技术: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待别人接受后马上提出一个更大的要求。
有些推销员往往在推销出低价位商品后,再抓住有利时机推荐高价格商品13经验学习层次:经验学习层次是指消费者并未事先了解品牌的属性和利益,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来对产品做出整体评估,并据此采取购买行为。
14高度参与层次::消费者高度参与时,会通过积极地搜寻信息过程发展品牌信念,在此基础上评估品牌,形成明确的品牌态度,做出响应的购买决策15延伸自我:消费者购买某些产品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某些特别重要特征简述:1举两个实例说明差别感觉阈限在营销中的应用?高档商品由于价位高,价格变化二三十元.消费者一般感受不到,在这个范围内的提价或降价不能造成大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是借鉴不同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消费者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过程的观察、记述、分析和预测,探索和把握消费者行为的规律性,以便适应、引导、改善和优化消费者行为,为政府部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为工商企业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提供依据和有益经验。
购买决策:为了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消费者作为决策主体,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
顾客满意:指一个人购买和使用某商品后通过对该商品的感知的效果与他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顾客忠诚:消费者对某产品或品牌感到十分满意而产生的情感上的认同,对该产品或品牌有一种强烈、持久的偏爱,并试图重复购买该产品的趋向。
消费者需要: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要求和欲望。
消费者需要时包含在人类一般需要之中的。
消费者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消费者感觉是商品外部的个别属性作用于消费者不同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主观现象。
感觉阈限: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
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消费者知觉:是指消费者将由外部输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加以选择使其有机化,并作为有意义的首尾一贯的外界映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即知觉是人对所感觉到的东西经过分析综合后的整体反映。
性格:指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社会群体: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共同生活和感情交流的集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是组成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参照群体:那些作为人们判断事物的标准或仿效的模范群体。
社会阶层:指一个社会按照其社会准则将其成员分为相对稳定的不同层次。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上所处的某种在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社会地位。
价值观: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对于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意愿、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反映了消费者个人或群体获得、消费、放弃产品、服务、活动和观念的所有决策及历史发展。
2。
消费者: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的住户。
3。
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消费何处置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心里活动特征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需要:人们在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欲望:人们想得到这些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需求:建立在购买力之上的对某个事物的具体欲望,需求= 欲望+ 购买力。
动机:引导人们做出行为的过程,是刺激和促发行为反应并为这种反应指明具
体方向的内在力量,是行为的原因
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己一定的需要,而引起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
愿望或意念。
双趋冲突:心理冲突的一种。
当两个目标都是自己想实现的,但一个目标的实
现会使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就会产生双趋式的冲突。
趋避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
这一目标可以满
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
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双避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
如前有狼后有虎的两难境地。
介入:人基于其内在需要、价值观和兴趣而
感知到的与客体的关联性。
驱力:由个体生理或心理的匮乏状态所引起并促使个体有所行动的促动力量。
激励:是一种内在觉醒状态,激发出能量来实现一个目标。
受到激励的消费者
有活力有准备和意愿卷入与目标有关的活动。
个人相关性:即某样东西对个人生活是否产生直接的、重大的影响。
包括:职业、大学活动、两性关系、汽车、公寓或住房、衣服和爱好等自我概念也影响
着个人相关性。
价值观:如果信息与消费者价值观相关,他们更可能有激励给予处理和注意。
如果你认为教育十分重要,你很可能有激励采取与此一致的行动,例如获得学位。
目标:是个人期望达到的一个具体的最终状态或结果。
营销人员强有力的劝说
如果与消费者自定的目标一致,也会激发更多的信息处理和更有力的态度。
需求:是由于理想和期望状态与当前不均衡所导致的内在紧张状态。
感受到的风险:是指消费者购买使用或放弃消费物时所感受到的个人结果的不
确定程度。
态度的不一致:是新的信息与之前获得的知识或态度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能力:是指消费者拥有必要的、让结果发生所需要的资源。
能力包括:产品知识和经验、认知类型、信息的复杂性能力、教育和年龄、金钱
认知类型:是人们对信息呈现方式的偏好。
干扰:是指任何导致消费者注意力分散的情景。
感觉:是指我们的感受器(眼、耳、鼻、口、皮肤)对光线、色彩、声音、气
味等刺激的直接反应。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展露:当刺激物出现在感觉接受神经范围内是称之为展露。
知觉:是指对感觉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是整体的反映。
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误差性。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人们感觉到两个刺激间差别所需要的强度差别。
也叫最小觉察。
韦伯定律:个体刚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变化量(差别感觉阈限)与初始刺激强度I之比是一个常数,即:△I/I=K(常数)
注意:是指信息加工行为对特定刺激的投入程度。
认知选择:由于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消费者对注意到的信息是有选择的过程。
理解:是致消费者对其所注意到的信息进行的解释过程。
首因效应;指先出现的刺激物会在理解的过程中被赋予更大的权重。
近因效应:指最后出现的刺激物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再解释中被赋予更大的权重。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
怀旧,描述的是一种苦乐参半的情感,人们对过去既是感伤又是渴望
学习: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比较长久的行为改变,是长期记忆或行为在内容或结构上的变化,是信息处理的结果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借助某种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的已有联系,经由练习可以建立起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的联系。
刺激泛化:是指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往往会引起类似的条件反应。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个体学会那些能产生积极结果并避免负面结果的行为。
认为同样的行为被反复地给予奖赏或强化时,就可以产生学习。
文化是知识、信念、艺术、法律、伦理、风俗和由其他由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能力、习惯等构成的复合体。
象征:一件由使用它的人赋予它的价值和意义。
环境导向价值观---反映社会对其与经济技术和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看法。
自我导向价值观---反映社会成员认为应追求的生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方式。
亚文化:是指一个大社会内的某一群体所具有的文化。
亚文化:又称副文化,是指不占主流的或某一局部的文化现象。
是社会中具有共同情感和认知反映,行为和环境特征的有特色的一个群体。
社会阶层:是指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社会分层过程:一个社会系统中稀缺而有价的资源不平等地非配给处于各个社会地位的人,根据每个人获得的有价资源的份额多少,其阶层位置变得更高或更低的过程。
社会群体: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情感交流的集体。
家庭: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社会基本单位。
参照群体:是指与个人的评价、追求或行为有重大相关性的真实的或虚构的个人或群体。
口碑传播:是消费者彼此之间面对面地以口头方式传播信息。
意见领袖或舆论领袖:在口碑传播过程中,有些消费者会较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地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购买决策的消费者。
情境是指消费或购买活动时,消费者者面临的环境中除主体刺激物(如广告或包装)以外的刺激以及因环境导致的暂时个人特征,如赶时间或置于一个拥挤的商店内等。
创新:是指市场上以前没有过的消费物。
创新是某一市场细分上的消费者感觉上是新的和对当前的消费模式产生影响的产品、服务、特性或理念。
创新的抵制:是指消费者即使受到购买压力的情况下仍不购买创新的产品的愿望。
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