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文物保护和文物执法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问题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解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主要针对相关部门、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进行,实地走访主要考察了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

二、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1.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落实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例如,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在操作上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2. 经费投入和专业人才的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有所增加,但整体仍然不足。

同时,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制约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有培训机构和学科专业,但依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3. 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但存在着一些管理混乱和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较小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面临资金和人力的短缺,导致文物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而现有的培养机制和人才引进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加大对文物保护专业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文物保护事业,并在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上给予适当的支持。

2. 加强社会参与和志愿者管理文物保护工作涉及到广大社会群众的参与,但目前社会参与程度不够高,志愿者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建立健全志愿者培训和管理体系,通过宣传和教育加强社会公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

3. 加强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各类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撑,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

建议加大对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研发的投入力度,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提升我国的文物保护技术水平。

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文物保护成为了中国社会重要的议题。

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民族自尊心、加强民族凝聚力、塑造国家形象、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

因此,文物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近期,本文进行了一次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调研,现将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文物保护现状1.文物保护工作收效甚微。

虽然文物保护工作已逐渐成为国家政策和社会共识,但实际保护工作的难度不可小觑。

目前许多地方的文物保护工作还停留在表面上,很难真正推进下去。

从整个国家的角度看,在有效利用文物资源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前政府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度还不够,并且文物保护参与者间协调不够,特别是政府与民间的协调。

2.文物保护存在补助瓶颈。

当前,文物保护的补偿政策是重要的支撑体系。

但是,这样的补助也有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经常会当作特殊的给予高企业奖励,这已经形成了非常具有普适性的补助瓶颈。

同时也成了很多不法分子的盯上对象。

3.文物保护法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文物保护工作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保护文物的原则,但是,一方面是法律尚不够完善,很多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或个别人员对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实施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建设完善的法制体系将是未来文物保护实力提升的关键。

4. 不良商家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一方面,一些不良商家及不法分子,将目光放在了文物保护上,他们希望在文物保护上寻找商机,无论是否合法都力图获益。

另一方面,游客的文化素质不高,也给文物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对策和建议1.引导社会多参与文物保护。

建议通过大力开展文物普及教育和宣传,提高广大公众的文化素质和保护意识。

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增强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2.建立全民参与、政府引导的文物保护体系。

实地调研文物保护情况报告

实地调研文物保护情况报告

实地调研文物保护情况报告实地调研文物保护情况报告一、引言文物是一个国家的瑰宝,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体现。

为了保护好文物,让后代能够继承、传承,我进行了一次实地走访和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文物保护的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的地点和时段本次调研所涉及的地点为某市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和博物馆,调研时段为2022年1月至3月。

三、实地调研结果1. 文物保护措施在调研的古建筑群和博物馆中,文物保护措施相对较为完善。

古建筑群采取了严格的参观流程,限制人流量并设有专门的保护工作人员。

博物馆则使用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温湿度控制系统、防尘设备等,以确保文物的安全和保存。

2. 文物保护意识调研中发现,市民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普遍提高。

在古建筑群中,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积极遵守规定,没有出现损坏文物的行为。

在博物馆中,参观者也能够自觉地保持安静,不触摸或乱用闪光灯等,对文物怀有敬畏之心。

3. 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古建筑群和博物馆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素质较高,对文物保护有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文物出现的问题。

同时,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还具备一定的宣传教育能力,能够向参观者普及相关的文物保护知识。

4. 文物保护的挑战尽管文物保护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仍有一些挑战需要解决。

首先,由于参观者人数庞大,个别参观者在文物保护上缺乏足够的意识,存在触摸、乱扔垃圾等现象。

其次,一些地方历史文物保护资源的利用并不充分,缺乏有效规划和利用方式。

最后,文物保护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仍然不足,无法满足文物保护的需要。

四、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与此同时,加强对参观者的引导和监督,提升参观者的文物保护责任感。

2. 完善文物保护制度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和管理。

增加监督力度,对违反文物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文物保护工作是我们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但我们发现,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力图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文物保护工作的问题1. 落后的保护技术:在文物保护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和设施陈旧的情况,这导致文物的保护不到位,甚至出现失窃和损毁等情况。

2. 人才缺失:因为文物保护工作的特殊性质,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研究背景的人才来进行保护工作。

但是目前我国文物保护人员的数量不足,几乎没有专门的团队来保护文物。

3. 缺乏资金和资源:文物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这导致许多文物无法获得保护和修复,而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消逝。

4. 缺乏法律保障:文物保护的法律保障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罚款和刑事责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解决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案1. 技术升级: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保护文物,例如新型的防盗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文物3D打印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效率,并且进一步保证文物的安全。

2. 增加文物保护人员的数量: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或单位,加强对文物保护人员的扶持和培养,为文物保护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通过增加文物保护人员的数量,可以更加专业地、有效地保护我国文物。

3. 增加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提高文物保护的支出,增加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用于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

这可以有效地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为保护文物的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持。

4. 完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加强文物保护的法律保护,建立完备的法规制度和行政机制,明确文物保护的罚则和法律责任。

这可以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识和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参与和支持。

结语:文物保护是一个长期的、困难的过程,要取得成功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努力。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一、概述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文物保护工作愈发重要。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当前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2.探讨文物保护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3.提出改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内容
1.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了解了当前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发现存在的问题包括保护力度不够、人才不足、资金不足等。

2.面临的挑战
调研中发现,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压力、自然灾害的威胁、非法盗掘和贩卖文物的情况等。

3.改进建议
为了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加大保护力度:增加文物保护工作的投入,加强对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文物保护的效果。

(2)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4)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四、结论
通过调研,我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和措施。

希望这些调研结果能够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材料3篇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材料3篇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篇一】为了促进全区文物保护工作,10月16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文化艺术界委员和民主党派委员组成调研组,对秦延德故居、下双大庙、明长城遗址、白塔寺、四十里堡西路红军纪念馆等主要文物古迹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文物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XX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遗存丰富。

目前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点)349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34处,县级148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157处。

区政府及文物保护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我区的文物保护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不断深入。

区文体局及有关职能部门、乡镇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结合“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下乡”等活动,印发与宣传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文体局编纂出版了《武威市文物志》、《凉州区文物菁华》、《走进长城》文物专著,编辑发行了《西路军史料汇编》、《西路军河西浴血》、《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选编》。

通过宣传,增进了全区人民对凉州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提高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认识,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文物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区政府颁布了《凉州区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了长城遗址保护工作力度。

二是开展了文物调查和文物单位数据库建设,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分类、整理和充实完善工作,建立了所有文物保护单位的规范档案,划定了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展开,区文体局上报区政府公布了66处县级保护单位,全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管理机构、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档案)工作持续推进。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一、背景介绍: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国家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许多文物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流失现象。

因此,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1. 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文物保护意识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导致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

2. 投入不足:由于资金、人力等问题,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在保护工作上缺乏必要的投入和支持,导致无法有效保护文物。

3. 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等问题,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三、加强文物保护的措施和建议:1. 提高保护意识:加强对文物保护意义、方法和措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2.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文物保护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具备完善的设施和专业的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3. 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格查处文物犯罪行为,保障文物的安全。

4. 强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物保护合作,通过共同研究和交流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共同保护好每一个文明的瑰宝。

四、展望未来: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能够保护好我们国家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为人们传承和学习历史文化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同时,也能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综上所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是当务之急,需要各级政府、文物保护单位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保护好自己的文物,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doc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篇一】为了促进全区文物保护工作,10月16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文化艺术界委员和民主党派委员组成调研组,对秦延德故居、下双大庙、明长城遗址、白塔寺、四十里堡西路红军纪念馆等主要文物古迹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文物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xx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遗存丰富。

目前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点)349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34处,县级148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157处。

区政府及文物保护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我区的文物保护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不断深入。

区文体局及有关职能部门、乡镇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结合“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下乡”等活动,印发与宣传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文体局编纂出版了《武威市文物志》、《凉州区文物菁华》、《走进长城》文物专著,编辑发行了《西路军史料汇编》、《西路军河西浴血》、《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选编》。

通过宣传,增进了全区人民对凉州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提高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认识,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文物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区政府颁布了《凉州区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了长城遗址保护工作力度。

二是开展了文物调查和文物单位数据库建设,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分类、整理和充实完善工作,建立了所有文物保护单位的规范档案,划定了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展开,区文体局上报区政府公布了66处县级保护单位,全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管理机构、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档案)工作持续推进。

文物部门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文物部门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文物部门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文物部门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文物是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为了进一步了解文物部门的情况,完善管理和保护工作,本次进行了文物部门情况调研工作。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主要通过实地访问、访谈、研究文献和相关统计数据等方式来了解文物部门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内容1.文物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情况我们首先了解了文物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情况。

该部门下设有文物保护、文物展览、考古研究等多个科室,各科室之间协调配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体系。

人员方面,该部门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其中不乏专业人才和高学历人员,为文物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文物保护和管理情况文物保护和管理是文物部门的核心工作。

通过对该部门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定期进行文物的检修和修复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文物保护规程,建立了文物库房和防火、防盗设施等。

同时,在文物保护方面还加强了检查和监督工作,确保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3.文物展览和宣传活动文物展览和宣传活动是向公众传播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方式。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该文物部门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文物展览和宣传活动,如历史文物展、文物讲座等。

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广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提高了公众的文化素养。

4.文物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文物部门根据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他们高度重视政策的学习和理解,在管理过程中始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和管理文物的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1.文物部门的人员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尽管该部门有一支专业的工作队伍,但在一些特殊领域的人才短缺,如考古工作方面。

因此,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人员素质,对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文物展览和宣传活动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然该部门经常组织文物展览和宣传活动,但受限于经费和场地等因素,展览和宣传活动的规模和质量有限,无法满足公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尊敬的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各位代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文物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目前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情况,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一、调研目的调研旨在了解我市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找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调研:我们选择了我市的几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博物馆、古建筑等。

2. 访谈调查:我们采访了相关的文物保护部门和专家学者,了解他们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观点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文物保护成果显著:通过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进行调研,我们发现,我市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许多重要的文物得到了保护和修复,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有所提升。

2. 文物保护存在问题: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维护和修复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其次,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不规范,存在管理混乱和人才不足的情况;还有的地方存在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对文物的保护不够重视。

四、调研建议1. 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助、文物票务收入等多种渠道筹集文物保护资金。

2. 强化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文物保护队伍。

3. 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加强对公众的文物保护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通过举办文物展览、开展文物保护知识普及活动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和参与。

4. 加强跨部门协作:文物保护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

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文物的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旨在了解当前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的情况,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和提升。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通过文物行政执法主管部门的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范围包括全国各级文物行政执法单位和一些文物保护单位。

三、调研结果1.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执法人员的法律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法律政策理解偏差大,导致执法过程中出现不准确、不公正的现象。

2. 执法工作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

不同地区、不同执法单位的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存在较大差异,缺乏明确的指导文件和标准,导致执法工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较差。

3. 执法力量不足。

文物行政执法工作涉及面广泛,但执法力量有限,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很多地区文物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查处。

4. 执法手段和手续不完善。

文物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手段单一,执法手续步骤繁琐,缺乏灵活性和高效性,应在法律框架内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执法办法。

四、调研建议1.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法律水平和执法能力,确保执法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 建立健全执法规范和程序,明确执法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文物执法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指导执法工作。

3. 增加执法力量,提供足够的人员和资源支持,加大对文物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文物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完善执法手段和手续,提高执法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合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率。

五、结论通过本次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的调研,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文物行政执法工作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

只有通过加强执法力量、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健全执法规范和手续,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调研文物工作 情况汇报

调研文物工作 情况汇报

调研文物工作情况汇报近期,我们组织了一次对文物工作的调研,以了解目前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情况,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现进行汇报如下:一、文物保护与管理情况。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在人员配备上存在不足,导致文物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其次,一些文物管理单位在设施设备上存在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影响了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此外,一些地方在文物保护意识和法规意识方面仍有待加强,需要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二、文物调查与研究情况。

在文物调查与研究方面,我们发现目前一些地方对文物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和细致。

一些地方在文物档案整理和信息采集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对文物历史价值的全面了解和挖掘。

因此,需要加强对文物调查与研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文物调查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三、文物保护技术与手段情况。

在文物保护技术与手段方面,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和手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

需要引进先进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和手段,提高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另外,需要加强对文物保护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含量。

四、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综合以上调研情况,我们认为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加大对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投入,提高人员配备和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二是加强对文物保护意识和法规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法规遵从程度;三是加强对文物调查与研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文物调查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四是引进先进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和手段,提高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五、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目前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将继续关注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展,为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

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

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本文将针对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报告,以期加深对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一、检查对象及范围本次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共涉及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检查对象包括国家级博物馆、省级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市场等。

检查范围主要涵盖了文物保护管理、文物鉴定、文物修复、文物交易等方面。

二、检查结果分析通过对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的全面调研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亮点。

首先,亮点是我国文物保护法执法力度加大,许多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了自身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文物修复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其次,问题是依然存在的,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管理不规范、保护措施不到位、文物鉴定标准不统一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本次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有些文物保护单位在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其次,文物鉴定标准不统一,应建立起统一的鉴定标准体系,确保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此外,文物修复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修复过程不损害文物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单位的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二是制定统一的文物鉴定标准,加强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三是加强对文物修复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修复工作符合规范和原则。

四、加强宣传教育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我们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开展文物保护知识普及活动、举办文物展览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保护法,增强文物保护的社会共识。

五、加大执法力度为了更好地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还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文物保护法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材料3篇( word 版)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材料3篇( word 版)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篇一】为了促进全区文物保护工作,10月16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文化艺术界委员和民主党派委员组成调研组,对秦延德故居、下双大庙、明长城遗址、白塔寺、四十里堡西路红军纪念馆等主要文物古迹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文物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遗存丰富。

目前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XX位(点)349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34处,县级148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157处。

区政府及文物保护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我区的文物保护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不断深入。

区文体局及有关职能部门、乡镇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结合“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下乡”等活动,印发与宣传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文体局编纂出版了《武威市文物志》、《凉州区文物菁华》、《走进长城》文物专著,编辑发行了《西路军史料汇编》、《西路军河西浴血》、《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选编》。

通过宣传,增进了全区人民对凉州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提高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认识,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文物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区政府颁布了《凉州区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了长城遗址保护工作力度。

二是开展了文物调查和文物单位数据库建设,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分类、整理和充实完善工作,建立了所有文物保护单位的规范档案,划定了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展开,区文体局上报区政府公布了66处县级保护单位,全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管理机构、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档案)工作持续推进。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精品通用范文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目录目录 (1)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一、基本情况 (2)二、存在问题 (3)(一)文物保护意识淡薄。

(3)(二)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3)(三)文物保护经费不足。

(4)(四)“建保”矛盾不容忽视。

(4)(五)文保队伍有待加强。

(4)三、意见和建议 (5)(一)有效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

(5)(二)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意识。

(5)(三)统筹做好文物保护资金投入。

(6)(四)切实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

(6)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今年2月底至3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XXX副主任带领由教科文卫专委、教科文卫工委工作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以实地走访察看、现场座谈交流等形式,就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文物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

乐清建县已有1600多年,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境内文化古迹众多。

据统计,我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9处、市级77处。

内容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窟寺及摩崖石刻、古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和重要史迹等六大类不可移动文物。

此外,我市国有收藏可移动文物超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8件。

以上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是乐清千年古县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意义十分重大。

近几年来,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物行政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文物申报、维修、抢修有序开展;文保单位、文物点的利用和环境优化初见成效;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为改观。

全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市政府仍然投入巨资建成了乐清博物馆,有效提高了我市可移动文物的管理水平,改善了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对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文物作为一国的无形财富,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

文物保护工作的目标是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瑰宝,以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为了解国内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以普查的方式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有1000名受访者,包括文物保护机构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文物工作者和社会公众。

问卷主要涵盖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问题和改进措施。

实地调研主要关注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工作环境和实施情况。

专家访谈则聚焦于对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难题和新思路的探讨。

三、文物保护工作情况1. 文物保护意识普遍增强根据调查,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愿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增强了文物保护的社会氛围。

2. 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健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在实际操作上,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3. 文物保护技术水平有所提高调查显示,专业技术人员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文物保护单位配备了先进的文物保护设备,提高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文物保护宣传不足调查发现,对于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还不够,公众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不足,缺乏有效的参与和支持。

四、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文物保护工作在经费上的投入相对不足,很难满足文物保护的需要。

一些地方的文物保护单位经费紧张,难以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2. 人才储备不足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缺乏专业人才,导致文物保护技术的水平不均衡。

在一些项目中,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配置不合理,无法保障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3. 文物保护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些文物保护机构之间的协作还不够紧密,沟通和信息共享存在障碍。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近年来,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文物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研究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的思路及对策,3月9日,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陶承德带领下,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

副市长陆晓华应邀参加调研。

调研组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文物部门的工作情况通报,深入到金集镇和石梁镇,实地察看文物保护工作。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文物资源状况及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天长历史悠久,仅置县就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地上地下文物比较丰富,境内存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墩遗址和建于商周时期的石梁古城址。

战国、汉代古墓葬更是星罗棋布,其中有安乐苏桥战国墓群、安乐北岗汉墓群、湖滨耿家尖汉、唐、宋墓葬群、三角圩汉墓群等,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

1991年底发掘的三角圩汉墓群,还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全市境内现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结束后,全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204处,其中复查110处,新发现94处,登记消失31处。

天长市博物馆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皖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馆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负责文物陈列、展教、保护、研究等职责,其馆藏文物较为丰富,有藏品5000多件,一级品70件,其中一套28件木工工具,和环形玉龙、玉带勾及多件(套)精美漆器令世人瞩目,多次被调往北京、上海和国外展出。

我市于2005年编制了《天长市“十一五”文物保护规划》。

“十一五”期间,国家、省、地方先后投入了近千万元,对抗大八分校旧址群进行修复和扩建,对天长市博物馆馆舍、库房进行改造,对馆藏饱水漆木器进行保护等。

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一、引言革命文物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纪念意义。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文物,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进行执法检查以确保其有效实施。

本文将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情况进行探讨和总结。

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的背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是指对相关单位和个人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的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其依法合规的进行。

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和传承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同时促进其有效利用。

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的内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革命文物保护情况的检查:主要是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措施、保存环境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

2. 革命文物利用情况的检查:主要是对革命文物的利用方式、利用效果等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3. 革命文物管理情况的检查:主要是对革命文物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等进行检查,确保其依法履职,做好革命文物的管理工作。

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的意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的意义在于保护和传承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推动革命文物的有效利用。

通过执法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的存在问题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 检查力度不够:有些地方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中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3. 文物保护利用意识不强:部分单位和个人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对革命文物的不当利用现象。

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执法检查的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市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周口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底蕴十分厚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物遗存十分丰富。

经过3次全市文物普查,迄今已查明不可移动的文物点达8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周口关帝庙、淮阳平粮台古城、太昊陵庙、鹿邑太清宫遗址(含老君台)、商水寿圣寺塔、太康文庙、扶沟吕潭学校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扶沟大程书院、项城袁世凯故居及行宫、西华女娲故城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县(市)级391处(原有16处已不存);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淮阳)。

全市各级文物保护、研究机构收藏各类藏品达5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达5000余件。

目前,全市共有市、县(区)、乡(镇)三级文物保护管理组织190多个,文物科(股)6个、文物考古管理所1个、博物馆9座、文物管理所7个、纪念馆2个,干部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有较高保护管理水平的专业队伍。

多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及其文物行政部门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在文物抢救、保护、管理、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增强文物保护法制意识近年来,文物主管部门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即宣传工作面向领导、面向群众、面向基建单位。

坚持平时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注重宣传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注重宣传的效果和质量。

《文物保护法》颁布施行以来,我市每年都开展宣传月和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编印材料、举办展览和培训班、免费发放《文物保护法》单行本及宣传画册、义务鉴定文物等多种形式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成果。

平时注重对文物勘探成果和考古发掘动态及时通过新闻媒介给予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普遍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文物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强化安全措施,文物安全健康有序市直及各县(市、区)文博单位近几年着力改善了基础设施,新建维修了文物库房,充实更新了安全设备,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加强馆藏文物安全工作(周口关帝庙、淮阳太昊陵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狠抓系统安全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当班、谁负责的原则,对文物库房死看硬守;建立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和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文物安全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督促整改,连续实现了13个馆藏文物安全年,连年受到省公安厅、省文物局的表彰;建立田野文物业余保护员制度,发展业余保护员700余人,义务巡查看护田野文物,全市多年未发生大规模的文物犯罪案件。

(三)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文博单位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社会效益进一步彰显目前,我市博物馆建设实现新突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周口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布展装修,淮阳中华姓氏博物院已经奠基;博物馆呈现多元化发展之势,民营博物馆异军突起,郸城展示农耕文化的民俗园、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已经省文物局批准注册成立;积极推进文物资源社会共享工程,我市已有平粮台古城博物馆、项城县博物馆、鹿邑县博物馆、扶沟县博物馆、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等5家国有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惠及民众。

(四)积极修缮文物建筑,文物旅游网络初步形成我市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这为我市文物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支撑。

市文物部门根据轻重缓急,本着“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先后采取动员社会力量、引进外资等方式筹措资金1.2亿元,争取上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对太昊陵、太清宫、老君台、关帝庙等14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彩绘,对重点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拆迁,逐渐恢复其原貌,文物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太昊陵庙、陈楚故城、弦歌台3处景点被国家文物局、旅游局列入了国家级旅游专线“中华民族之魂—黄河之旅”和“孔子周游列国线”。

我市已经形成了以一陵(太昊陵)一庙(关帝庙)一台(平粮台)一宫(太清宫)一寨(袁寨,即袁世凯故居)等文物景点为龙头的周口、淮阳、鹿邑“三点一线”和周口、项城、淮阳“金三角”旅游线。

而以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吉鸿昌故居为重点的红色景点也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目前,我市各个文物景点每年累计接待观众600多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近几年太昊陵的门票年收入已达到了五六千万元,周口关帝庙、鹿邑太清宫等文物景点收入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五)开展文物勘探工作,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市文物部门以“市局统一管理,县市密切配合”的管理模式,坚持“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基本建设”的方针,配合南漯高速漯界段、商周高速周口段、大广高速周口段、许亳高速周口段、漯阜铁路改造等工程建设,实施建前文物勘探,共发现古遗址9处,古窑址5处,灰坑9座,古井15眼,窖藏1处,古墓1202座,出土文物1558件,其中一些文物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取得一批学术研究成果。

出版专著有《周口历史文化通览〃历史卷》、《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编)、《周口文物与考古研究》、《太昊陵》、《周口文物》、《周口文物考古研究与探索(扶沟篇)》等10部,发表考古发掘报告、简报20多个,论文80多篇。

基本弄清了全市文物分布状况和时代发展序列,对弘扬我市传统文化,传承古代文明,发展文化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高近年来,我市馆藏文物对外展出频繁。

2008年4月,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澳门博物馆为迎接澳门回归10周年,举办了为期一年的“中国古代文物展”。

4月16日,我市平粮台古城博物馆的龙山时期的离卦陶纺轮、淮阳县博物馆的战国郢元金版等11件文物应邀参展,开创了我市对外文物交流的新纪元。

2010年5月1日,我市淮阳出土的龙山时期陶排水管道和西汉陶院落两件套文物出展上海世博会河南馆,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周口悠久、灿烂的文化。

二、我市文物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深入,全社会文物保护法制意识尚未形成尽管各级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门对《文物保护法》进行了宣传,但是,要使之做到家喻户晓,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文物保护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目前仍存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情况和破坏文物设施的现象。

如工程建设前的文物勘察工作,有的单位和部门不主动、不配合,甚至找一些借口避而不搞,造成文物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进展缓慢,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物保护法》明确要求:“文物工作要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我市各地虽然都不同程度地落实了“五纳入”的要求,但进展缓慢,尤其是在经费投入上,目前我市市本级列入财政预算的文物保护经费仅有10多万元,各县市区更少,致使不少具有发展文化产业潜力的文物景点得不到及时抢救保护和修缮。

另一方面,我市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规模较小,缺乏稳定性,业余文物保护员的报酬问题没能得到解决,田野文物保护工作面临许多困难,田野文物安全风险极大。

(三)文物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可移动文物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宣传和展示当地的历史和现状的一个重要窗口。

但是,我市大部分县没有博物馆,许多文物没有存放条件。

多数县市的文物库房不达标,条件简陋,安全隐患很大,个别县市至今没有文物库房,如西华县的文物堆放在弹药库中,自然损毁严重;沈丘县借用文化馆的普通用房作为文物库房,不仅自然损毁严重,还时常面临被盗风险,令人堪忧。

各地的文物保护虽然基本做到了“四有”,但许多珍贵文物的保护仅仅停留在看守的水平上,没有基本的保护设施,缺乏规范、科学和系统的管理。

(四)文物保护管理体制不顺我市一些地方的建设、旅游、文化、宗教部门在建设工程、旅游开发、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过程中对有关文物的保护问题协调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影响了文物的保护工作的开展。

按照文物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各级县级以上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文物。

而我市个别文物保护单位还分属旅游部门管理或个人开发管理,这对我市争取国家对口倾斜优惠政策极为不利,成了我市文物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如:淮阳县的几个旅游景点分别属于不同的单位管理,急需统一规划,整体保护,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

(五)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中已有16个成立了文物局,而我市市级文物行政职能仅设在市文化局的文物科,编制也仅1人,对上要承担省文物局7个处室的工作任务,对下要部署检查10个县市区及3个市直文物单位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

各县市区也都没有成立相应的机构,甚至个别县文化局连文物股也没有设立。

同时,《文物保护法》中关于设臵文物专门保护机构或专门保护人员的规定,在部分市、县长期得不到落实,甚至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专门保护机构,一些重要文物实际处于没有专人保护的状况,这与作为文物大市所面临和承担的繁重任务极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我市文物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六)文物人才队伍匮乏由于我市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加之编制十分紧张,现有文博单位的人才队伍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如古建筑保护人才、文物科技保护人才、文物鉴定人才等都极为缺乏,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全市文物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意见建议(一)继续加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各级政府及文物部门应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参与和支持文物保护工作。

同时要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加大文物保护法的执法力度。

(二)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全面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加强领导,切实承担起文物保护的责任,全面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严格依照《文物保护法》“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的规定,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的投入,在保障人员公用经费和业务费的同时,切实保证文物抢救、维修、保护、管理所需的经费,不断改善文博单位的条件。

逐步提高业余文物保护员的报酬待遇,以便加强对田野文物的巡视保护。

(三)加快文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文物安全各级政府要加快文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博物馆及文博单位的安防设施条件,对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安防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要求,参照“一、二级”风险单位的安全保卫标准,不断提高安防水平,以确保馆藏文物的绝对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