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赴一场冬日里的家族茶话会《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文章,借助角色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并能够在日常写作中熟练运用。

4、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写法,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文章,借助角色演读的形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并能够在日常写作中熟练运用。

2、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写法,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

《咏雪》是初中第一篇文言文,虽然在小学时有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但对于学生学习初中文言文来说,还是有些许陌生。

初中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及掌握程度相比小学来说会更高。

初一年级学生刚升上初中后,行为习惯都在逐步养成之中,学习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对教材内容的识记与认知能力较为薄弱,未能自觉形成课后复习教材内容、整理听课笔记的学习习惯。

但囿于该年龄阶段,学生对于新事物会有好奇心,从而形成学习古代汉语的一大兴趣点,乐于在课堂中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疑问。

同时,学生处于该年龄阶段,习惯于多媒体教学环境,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可以借助演示文稿、希沃白板等,加入些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比如:课堂活动、游戏互动等,使学生对于文言文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诵读法、演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次机缘巧合,你穿越到东晋。

某日,你在家中闲坐,收到一封来自谢太傅谢安的邀请函,他邀请你参加“冬日茶话会”,与他的家人一同饮茶赏雪,早就听闻谢太傅大名的你欣然答应。

为了能尽快融入这次家宴,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查阅《世说新语》的相关材料,了解谢太傅一家。

1、刘义庆与《世说新语》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初中咏雪备课教案及反思

初中咏雪备课教案及反思

教案名称:《咏雪》课程类型: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咏雪》全文;2. 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 了解并欣赏古人咏雪的文学魅力;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2. 理解并背诵《咏雪》全文;3. 欣赏古人咏雪的文学魅力。

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2. 理解并背诵《咏雪》全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咏雪》的课件和参考资料;2. 学生准备《咏雪》的文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咏雪诗篇,如《雪梅》、《问雪》等;2. 提问:同学们对咏雪有什么印象?古人是如何咏雪的?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咏雪》全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含义;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言文的内容;3. 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或询问同学。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咏雪》全文,重点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2. 教师分析《咏雪》的文学特点,如韵律、意象、情感等;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人咏雪的文学魅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结合课堂讲解,对《咏雪》进行再次阅读,加深理解;2. 学生尝试背诵《咏雪》;3. 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同学们对这篇文言文有什么印象?;2.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咏雪》的内容。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2. 教师分析《咏雪》的文学特点,如韵律、意象、情感等;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人咏雪的文学魅力。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结合课堂讲解,对《咏雪》进行再次阅读,加深理解;2. 学生尝试背诵《咏雪》;3. 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3.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古诗《咏雪》郑板桥教学设计

古诗《咏雪》郑板桥教学设计

古诗《咏雪》郑板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积累古诗中的经典名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炼字的精妙。

2. 理解诗中蕴涵的深层含义,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

3.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1. 导入:引用古人对雪的描绘,引导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

2. 学习活动一:品味字句,感悟韵律
(1)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整体感知古诗韵律。

(2) 逐句解析,理解诗意,找出经典名句,反复品读。

(3)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 学习活动二:深入探究,感悟诗情
(1) 引导学生思考诗中蕴涵的深层含义和诗人当时的情感状态。

(2)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

(3)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学习活动三: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1) 推荐一些与本诗主题相关的古诗,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 开展“古诗接龙”游戏,增强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3) 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并说明理由。

5.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学习收获,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6. 作业:背诵本首古诗,并默写经典名句。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咏雪是一首以描写冬季雪景为主题的古诗。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古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启发学生对美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丽与神奇,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咏雪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2.能够理解诗中的描写手法和意象,从而能够欣赏和赏析这首古诗。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咏雪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理解诗中的描写手法和意象,能够欣赏和赏析这首古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准备一些冬季雪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发他们关于雪景的认知和感受。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雪的印象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导入内容:冬天来了,你们见过雪吗?雪有什么特点?请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

第二步:课文学习(20分钟)•给学生分发咏雪这首古诗的课文,并在黑板上展示诗歌的原文。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教师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描写手法。

•选取诗歌中的某些句子进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三步: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句子或一段诗句,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和解读这句诗句。

•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诗句传达了怎样的意境和情感,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描写方式。

第四步:赏析欣赏(20分钟)•学生重点欣赏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和意象。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首古诗,比如音乐欣赏、绘画欣赏等。

第五步:诗歌创作(20分钟)•要求学生以“咏雪”为题材,创作一段短诗,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创作。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描写手法和意象来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咏雪》教学设计-1

《咏雪》教学设计-1

《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在朗读中质疑、思辨;2.发挥想象, 品析诗句的高下, 并用比喻作诗;3、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在情境中感受诗意, 能喜欢《世说新语》。

【教学重点】理解文义, 背诵课文, 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和学生想象作诗。

【教学准备】PPT课件, 收集一些动漫的下雪图片, 选用适当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播放幻灯“动漫飘雪图”, 学生背诵与雪有关的古诗, 激趣导入方法1.背诵写雪诗: 略方法2.讲述《七步诗》故事。

对七步诗, 谢灵运说, “天下才分十斗, 曹子建独得八斗, 我得一斗, 天下人共用一斗。

”“才高八斗”的由来。

谢灵运对曹子建的推崇和自信真性情。

方法3.谢家子弟不一般, 介绍谢家出示《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是两个大家族, 赫赫有名的家族。

谢家, 谢安, 谢灵运, 谢惠连, 谢朓, 都是诗文卓著, 诗仙李白特别推崇谢安和谢朓。

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显赫的谢家里。

走进谢太傅时代的谢家, 有如此多的名人, 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氛围呢?一起走进谢太傅家一个雪天咏雪的故事里。

二、熟读成诵, 质疑问难1、自由读课文几遍, 读到自己认为熟了就停下来。

指名学生读, 点评。

换一种方式读课文。

去掉标点读。

再换一种方式读, 古籍是竖排的, 我们也来读一读竖排本的, 慢悠悠读全文。

2.质疑问难你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或者对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解决疑难字词。

要落实的重要字词:儿女:子侄辈;骤:急速, 迅猛。

(暴风骤雨);拟:相比, (无可比拟);未若:不如, 比不上;因:凭借。

预设: 这两句诗到底谁的好?为什么谢太傅没有点评?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三、品读感受“咏絮才”1.__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让我们从文字中捕捉信息。

2、师小结: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咏雪》教学设计(优秀9篇)

《咏雪》教学设计(优秀9篇)

《咏雪》教学设计(优秀9篇)《咏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

并且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的学习方法。

并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

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师:画得真好。

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

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有预习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出文章的感情,不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的。

但有几个字大家还是得注意它们的拼音。

骤:zhou 似:si 差:cha 拟:ni奕:yi。

师:通过听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很不错。

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得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

(师提示:做好标记,不理解之处打个“?”)师:看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懂,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大意,每人一句。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
一、教学目标
1.朗读文言文,理解文意。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家庭氛围。

3.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意,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比喻手法。

2.难点
1.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雪景图片,引出课题。

2.初读文言文
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理解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4.分析人物
1.分析谢太傅、谢道韫等人物形象。

2.体会家庭氛围。

5.学习比喻
1.分析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其精妙之处。

6.朗读背诵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言文。

7.拓展延伸
1.让学生进行比喻句的创作。

8.课堂小结
1.总结文言文内容和学习收获。

9.布置作业
1.写一篇关于雪的短文,运用比喻手法。

咏雪教学设计方案两课时

咏雪教学设计方案两课时

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咏雪》这首诗的朗读技巧,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雪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重点:1.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掌握诗的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咏雪》诗歌原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诗歌朗读示范录音。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雪的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雪的诗句或故事?3. 引出课题:《咏雪》。

二、初读诗歌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音和节奏。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错误。

三、精读诗歌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 解释诗歌中的生字、难词。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讨论交流1. 讨论:诗歌中“白雪纷纷何所似?”这句话中的比喻有什么特点?2. 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五、总结1. 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布置作业:背诵诗歌,准备第二课时的展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诗歌的朗读和内容。

2. 学生展示第二课时的作业:背诵诗歌。

二、深入解读1.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2. 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境。

三、朗读示范1. 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注意情感的表达和节奏的把握。

2.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四、拓展延伸1. 让学生创作关于雪的诗歌或作文。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进行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技巧和情感体验。

2.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诗歌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咏雪》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咏雪》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咏雪》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一些文学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与赏析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思考,情感投入诗歌世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咏雪》的主题与情感表达,培养学生欣赏与赏析诗歌的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并能准确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课本《咏雪》的原文,相关诗歌鉴赏的参考书籍或资料。

2.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利用课件或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描绘冬天雪景的图片,呈现冬天中美丽的雪景。

2.引导学生自由联想,思考雪的特点与作用。

3.激发学生的兴趣,预告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咏雪》。

Step 2:导读与理解(25分钟)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咏雪》的诗句,了解整首诗的结构和格律。

2.分组讨论,学生就诗歌的主题进行推测和猜测,并列举和雪相关的词汇或诗句。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咏雪》的主题,探讨诗人通过雪来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咏雪》,学生可以重复朗读多次,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Step 3:分析与赏析(3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咏雪》的诗句,引导学生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分组合作,学生自由发挥,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

3.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例如白色的雪花、霜冻的山林、纯净的景色等,探索出诗中的写景描写和喻意。

Step 4:情感表达与鉴赏(3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对《咏雪》的感受和理解,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诗的理解和情感投入。

2.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选择了雪作为表达情感的载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邀请学生背诵《咏雪》的部分或整首,展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咏雪》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咏雪》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谢灵运的背景及其对雪的赞美。

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学会通过诗词来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咏雪》。

学会通过诗词来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雪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

理解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咏雪》这首诗的文本内容理解和解读。

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2.2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学会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资源:教师教材《咏雪》。

PPT或黑板等展示工具。

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诗词鉴赏书籍。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雪的美好感受。

引出诗人谢灵运和他的诗作《咏雪》。

4.2 文本阅读与解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咏雪》,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教师引导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4.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的交流和探讨。

4.4 表达与创作:让学生尝试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是一首小诗或一篇散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合作探讨和表达与创作的评估。

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解读的能力的评估。

5.2 评价标准:学生对诗的基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的分析能力。

学生的合作探讨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诗词鉴赏: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雪的诗词,如《雪梅》、《卖油郎独占花魁》等。

比较不同诗人对雪的描写和表达方式,深入理解各自的情感和意境。

语文文学咏雪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文学咏雪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文学《咏雪》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雪》。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咏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绘了一场大雪之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咏雪》,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以及将课文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展示雪景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的印象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咏雪》,并尝试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教师请教,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每组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进行实例分析和分享。

4. 探究学习:(1)学生思考《咏雪》中的景象和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进行对比。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咏雪》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4.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和播放雪的声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雪中,激发他们对雪的兴趣和好奇心。

《咏雪》教学设计精选3篇

《咏雪》教学设计精选3篇

《咏雪》教学设计13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三、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四、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五、教学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测谜语,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说的是谁?学生回答:雪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教师板书课题:咏雪活动2【讲授】检查预习,扫除障碍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活动3【自学】探究新知,感受文境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文录音)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七年级上册咏雪译文

七年级上册咏雪译文

七年级上册咏雪译文《〈咏雪〉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二、教材分析《咏雪》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节选自《世说新语》。

本文通过谢家子女咏雪一事,展现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氛围,也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敏。

文章语言简洁,情节简单,但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生能结合注释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 通过探究式学习,体会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理解谢道韫比喻的精妙之处。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展示下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雪景,激发学生对雪的兴趣,从而引入课文。

2. 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尝试理解文意,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 小组讨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疑惑,共同探讨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讲解。

5. 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好在哪里?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6.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雪的诗句或故事,进行分享。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课堂活动开展“小小赛诗会”,让学生以雪为主题进行即兴创作,评选出最佳作品。

七、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以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咏雪》优秀教学设计

《咏雪》优秀教学设计

《咏雪》优秀教学设计《咏雪》优秀教学设计《咏雪》优秀教学设计1一、以冰心赞美儿童的诗导入课堂。

你还记得那些智慧儿童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如果你们遇到同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呢?(导入老套而生硬,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能不局限于故事本身,有自己的创见更智慧。

二、翻开课文,可以说说我们平时怎么学文言文的吗?三、导读《咏雪》——“学会”介绍《世说新语》。

生读课文。

文中有几个多音字,你知道吗?生:“差”有四种读音,这里应该读第一声,是差不多的意思。

四、读准字音——读顺。

正音。

五、读准节奏——读懂。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怎么划节奏?分组读一读。

生试读。

重点分析后两句的节奏。

(是“王凝之/妻也”,还是“王凝/之妻也”。

学生是无法判断的,必须提供相关资料。

)六、读出韵味——品味。

找出你觉得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语句,摇头晃脑地读,读出语气,读出韵味;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有老师说“摇头晃脑”不是要求的,而是要营造一个氛围,这是很有见地的意见。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些语句,试着读出韵味来。

一生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要比“未若柳絮因风起”好。

老师不置可否。

(怎么能肯定“撒盐空中差可拟”比“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呢?即使要从形容下雪籽的角度给于肯定,也应该由学生讨论而得出。

古诗词中的雪。

(引用略)以上诗句中,作者是把哪些事物比作雪的?七、读出自我——想像想像式对话用“未若。

”和“。

差可拟”的句式来比喻比喻雪花。

(应该更宽泛的让学生训练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而不应该局限于对雪的比喻。

)(针对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比喻是没有什么高下之分的,“谢家”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和学生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他只有先说出自己所面对的情景,我们才能说他比喻的好不好。

)八、朗读背诵——积累。

九、课外延伸。

(所有的课外延伸,如果不能有助于课文本身的理解,就叫无端延伸,只会扰乱课堂,削弱主题,徒生枝蔓。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2.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讲解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所表达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举例说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为学生仿写练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诗人是如何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高尚品质的?
b.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诗歌背诵: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咏雪》,检查背诵情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仿写练习:布置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雪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将所学修辞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咏雪》,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引导学生从诗人的高尚品质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在逆境中保持乐观,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
4.学生能够分析并领会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等,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
3.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作者、意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评价诗歌的能力。
3.课堂点评: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韵律、意境、修辞手法等知识要点。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南北朝时期诗歌的特点及时代背景。

2、帮助学生掌握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咏雪》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1、分析《咏雪》这首诗的特点,及其所表现的诗人情感。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诗歌赏析方法。

2、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时代背景和文学特点。

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分享一些与南北朝诗歌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

2、《咏雪》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对《咏雪》进行逐步解读,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挖掘诗歌深层含义。

重点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咏雪》的特点,同时讨论诗歌中的意境与诗人表达的情感。

3、讲解诗歌赏析方法结合《咏雪》这首诗的具体内容,教师讲解常用的诗歌赏析方法,例如:注意诗歌的格律、韵脚、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

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4、深入理解《咏雪》的诗意与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咏雪》所表达的诗人情感及其社会背景。

讨论诗歌中蕴含的哲理、价值观念和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

同时,让学生体会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5、总结南北朝诗歌特点结合《咏雪》这首诗,教师总结南北朝时期诗歌的特点,如:注重形式、骈偶对仗、意象清新、抒情言志等。

同时,让学生思考南北朝诗歌对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6、知识运用与拓展教师提供其他南北朝诗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诗歌赏析方法进行实践练习。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赏析,分享给全班同学,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南北朝以外的其他诗歌流派与特点,扩大学生知识面。

五、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全班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应预先准备好相关资料和素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咏雪》教学设计(通用5篇)

《咏雪》教学设计(通用5篇)

《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雪》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2、借助注释和课堂补充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

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2、翻译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小学应该学过一些古代少年儿童聪慧机敏的故事,例如司马光砸缸等,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故事。

二、释题:了解《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

三、整体感知:1、注意字音骤差奕谢道韫2、理解字词,注意停顿,翻译文章(朗读原文加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结合注释,补充:古今异义词“儿女”)(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点“公”指谁;补充“欣然”)(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点“兄”与“兄子”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差”)(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点“兄”与“兄女”指谁;补充古今异义词“因”)(5)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点“大兄”指谁)四、悟读课文,自主探究1、理解特殊句式(读下面句子,感受它们与别的句子的不同之处)(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3)省略与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略主语,……也)2、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复述一下文章的内容。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咏雪》教案(优秀6篇)

《咏雪》教案(优秀6篇)

《咏雪》教案(优秀6篇)语文《咏雪》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古汉语知识。

2、背诵短文。

3、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美感差异。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谈家庭聚会时的情况,引入作对联,咏诗词歌赋,之后,师生共同研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一篇短文《咏雪》。

二、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课文,圈画出生字、难词。

之后,小组利用工具书解决。

之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看大屏幕讲析文言词句: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晚辈统称。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猛。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比,比拟。

未若,不如。

差,大致。

因,趁,乘。

1、白雪纷纷何所似?似何,像什么。

2、即……之妻也。

“……也”,“是……”3、即……之妻也。

省略主语“(谢道韫)就是……”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教师领读课文。

五、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六、教师示范、指导背颂课文(合上书,一学生读,其余学生听,三遍之后背诵)。

七、简析课文内容:文中赞赏了谁?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从哪一句得知?文末交代道韫的身世可见。

八、两个小孩都很快做出了句子,且小男孩最快,随后小女孩微起朱唇出妙语“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而公大笑乐,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形容“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

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

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

九、齐背课文。

十、拓展练习。

要求学生背出自己熟悉的咏雪诗句,师生共同欣赏。

附课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新版的人教版初中教材中,《〈世说新语〉两则》成为了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

我推测编者如此安排有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这两篇文章篇幅短小,内容并不复杂,有利于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些基本常识,认识文言文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关键字词;二是两篇文章均取材于日常生活,以简练而生动的笔触表现出了人物性格,这与本单元通过普通的生活表现非凡的精神及个性是相一致的,这也正是本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在生活中学习写作”。

由此可见,学习本文,必须重点关注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

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深,这在本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文中描写了三个人物,谢安、谢朗及谢道韫,均通过一两个短语就表现出了其不凡的个性。

如写谢安“欣然”“大笑乐”,表现出他在子侄面前的平易,以及对后辈的期望;写谢朗,用“差可拟”一词写出了他谦逊内敛的性格;写谢道韫,则以“未若”一词表现她的自信。

语言虽然简练,但只需把两个词语比较一下,人物性格便历历在目了。

学习本文,还可以进一步联系相关的材料,帮助学生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初步了解文言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初学文言文,学生会感觉有难度。

因此,需要悉心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解读文本内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分析文章描写手法了解文中人物的独特个性。

3、通过比较文中的比喻把握比喻运用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难点:把握人物个性,理解比喻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咏雪》一课,大家对文章已经反复朗读过了,我想问问大家,你觉得文言文与我们熟悉的现代文在用词及表达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归纳板书)
归纳:
1、语言短小精练。

2、一些词语含义或用法与今天不同。

3、一些句子的结构与今天不同。

其实文言文并非与我们的现代文有天壤之别,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文言文最大的特征就是语言精炼,这主要是因为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都是单音节的词造成的。

我们只需将之转换为今天常用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语义就清楚了。

由于时间的推移,词语的含义及用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才会有后两条特征的出现。

不过,我们初学文言文,我们的教材对于一些难解的字词及语句均有注释,只是这类词语需要大家牢记,因为它们还会出现在其它文言中。

本文的题目是《咏雪》,篇幅同样很短小,可作者却通过精炼的字词,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为后世留下了咏雪的经典名句。

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品读一下本文写人状物的妙处。

二、初读课文,通晓文章大意。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解读全文内容。

遇到难解字词可以讨论或举手提问)
提示:
1、大部分文言字词可以增字组词解释,或以同义、近义词替换。

例如:“内集”,“内”即“家族内部”,“集”即“集会”。

“何所似”,“何”为“何物”,“似”即“像”,此句解释需调换语序,释为“像何物”或“像什么”。

“未若”,“未”为“不”,“若”为“如”。

2、某些文言字词含义与今天不同,需要我们牢记。

例如:儿女,子侄辈。

因,凭借。

3、某些文言字词用法与今天不同,我们称之为“字词活用”。

例如:寒雪日内集。

寒雪日,在下大雪的寒冷日子(修饰动词“内集”,称之为“状语”)。

4、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必须注意。

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判断句,必须译为“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细读课文,把握描写的关键词语。

(学生朗读课文,按要求找出相应的词语)
要求:
1、找出文中的两个表现环境的短语(寒雪日,雪骤)
2、找出文中的两个描写人物神态的短语(欣然、大笑乐)
提示:
1、在大雪纷飞的时节,全家人聚在温暖的屋中,听长辈讲解诗文,家中充满了什么样的气氛?(温馨和睦)谢太傅原本是在给子侄们讲解诗文,可忽然雪下大了,他就临时给大家出了一个题目——说一说纷纷扬扬的雪花象什么,大家觉得这位谢太傅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很善于抓住时机)
2、“欣然”一词说明谢太傅在子侄面前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和蔼可亲)谢太傅就是谢安,为东晋名相,我想熟悉历史的同学都知道他是淝水之战的指挥者,在后方得知胜利的消息后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小儿辈已破贼”,可见他的沉稳内敛。

可文中却写他“大笑乐”,与他在外人面前所表现的沉稳截然不同,那是什么使他那么高兴呢?(为兄女的回答)
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兄女与兄子均对白雪做出了比喻,为什么兄女的回答令谢太傅“大笑乐”呢?她的比喻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自由回答)提示:
1、可以从比喻所表现的姿态、形状及内涵三个方面比较两个比喻。

2、文中写环境还用了“雪骤”一词,当雪下大时,是直接从空中掉下来的吗?(兄女将白雪比作飞絮,表现出了白雪在空中飞舞的姿态)
3、兄女将雪花比喻成柳絮,又可以使人联想以哪个季节的景象?(充满了春日畅想)
总结:
比喻本身无所谓高下,但有是否恰当的分别。

比喻是否恰当关键在于能否体现出被比喻事物的特点,能否引发人们的联想,具有深刻的内涵。

从这一角度来说,兄女的比喻的确比兄女高出一筹,因此后世人也用“咏絮”来形容女子之才。

谢太傅“大笑乐”就是对侄女之才的赞叹。

文中的兄女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才女谢道韫,文末补充背景,介绍她嫁给了王凝之。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史传文章有介绍传主家世背景的习惯,《世说新语》虽非史传,却也是记人记事之文,所以补充这一点。

另一方面,当时士大夫极重家世观念,王家是东晋前期最著名的豪门,嫁入王家,可见才女之不凡,是作者对她才情的赞赏。

文中不仅表现了她的才能,也写出了她的个性。

大家从她与“兄子”谢朗的话中各找出一个能表现他们个性特征的短语。

(“差可拟”“未若”)
提示:
1、“差可拟”是什么语气?(推测语气)从中你可以发现谢朗的性格有什么特点?(谦虚内敛)
2、“未若”又是什么语气?(肯定、强调语气)说明了谢道韫的什么性格?(自信、好强)请大家结合下面的补充材料,说说谢道韫的性格特征。

(结合注释解读文意,不懂的地方向老师提问)
补充材料一: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轻视)凝之。

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同“悦”,高兴)。

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王羲之的字)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为什么)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堂兄弟)则有封胡遏末(均为其堂兄弟的小名),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总结:从中可见谢道韫的眼光极高,为人也极高傲。

两个短语虽然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可见在语言描写中,不同的语气也可以表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谢太傅“大笑乐”不仅是赞叹侄女的才思敏捷,也是为她的自信而骄傲。

结合下面的材料,说一说谢安是一个什么样的长辈呢?
补充材料二:
谢遏年少时,好着紫罗香囊,垂复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

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总结:
关心子女成长,善于开导。

文中所记的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也能体现出长辈对后辈的期待与关心,我们大家平时感受过长辈这样的关心与期待吗?我们是否也注意过这样的生活小事?记录下这些小事,我们同样也能感受到文中所表现的温馨和蔼的家庭氛围。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文中几个简单的短语就让人物的性格鲜明地表现在我们面前,塑造人物时,抓住一些有代表性的神态描写或突出不同的语气能够真实地体现出人物的特征。

大家学过相关的事例吗?(学生结合《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中的描写举例。


练习:
把上述两则补充材料一中人物语言译为现代汉语,补充上人物的神态,并突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五、总结学习方法。

下面就请大家依据我们今天的学习步骤,简单归纳一下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归纳:
1、依照注释,把握文章大意,积累含义、用法特殊的字词。

2、细读全文,把握文章写人状物的关键字词。

3、分析字词含义作用,理解描写内容及文章主题。

希望大家运用这些方法,解读文言文,感受文言文中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