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件——环境管理与规划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63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63页)](https://img.taocdn.com/s3/m/40099768844769eae109ed3a.png)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 产生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八大公 害”和《增长的极限》唤起了世人的环境意识, 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一次认识高潮。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在全球环境保护发 展史上树立起第一个路标;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全球性环 境问题日趋严重和《我们共同的未来》,引发了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二次认识高潮。1992年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全球环境保护发展史上树立起第二个路标;
受损
大气污染
工厂大量排 放SO2和煤 尘,其中含 钴、锰、钛 等重金属颗 粒
胸闷、咳嗽、喉 痛、呕吐;4天 内死亡人数比往 年同期多4000人, 历年共发生12起, 死亡近万人
发生 事件名称
时间
水俣(病) 1953
事件
—
1956
四日事件 1961 (哮喘病)
发生地 点
日本 熊本县 水俣市
日本四 日市, 并蔓延 到几十 个城市
污染类型 污染源/物
扩散途径/ 致害原因
受体(人) 反应/后果
《环境规划与管理》前言
一、本课程的重要地位
1、规划与管理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环境问题产生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该课程地位的增强 3、中国国情国策决定了本课程的重要地位
二、本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1、“七五”期间(1986~1990)产生(选修课) 2、“九五”期间(1996~2000)发展(必修课) 3、“十一五”期间(2006~2010)重点(核心主干课)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1. 环境管理的提出
1972年,在《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保护和改善人 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 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 国政府的责任”。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 定适当的国家机关管理环境资源;应用科学和技术 控制环境恶化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育和发 展环境科学研究;确保各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 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PPT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d07d6e31126edb6e1a1031.png)
• 环境管理制度 • 环境规划行政法律制度
a
14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2.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 2.3.2 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 1.“三同时”制度
• 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 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2.2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 2.2.1 环境法律责任
✓ 2.环境民事责任
• 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公共财产 或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合法环境权益所应当 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 因破坏环境资源造成他人损害的,实行过失责 任原则;因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实行无 过失责任原则。
a
2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2.1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 2.1.1 基本方针
✓ 1.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
•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 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全面规划、合 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 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a
3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a
4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 2.1.1 基本方针
✓ 3.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
a
6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2.1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 2.1.2 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ce79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2.png)
可持续发展原理
持续发展原则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 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在环境规划中 ,应遵循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和 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代内公平是指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即各国、各地区都有平等的发展权; 代际公平则指世代人之间的公平,即 后代人享有与前代人相同的发展机会 和资源。在环境规划中,应遵循公平 性原则,保障每个人和每个地区都有 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分配。
《环境规划与管理》 ppt课件
•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 环境规划基本原理 • 环境管理基本理论 • 环境规划技术与方法 • 环境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目录
0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人类活动与自然 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组织、协调和控 制的一系列活动。
建立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推广垃圾资源化 利用。
农村土壤污染防治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源保护
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确保农村供水安全。
农村生态恢复
加强生态恢复和治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 量。
国际环境管理案例分析
国际环境政策比较
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政策和实践,分析其优缺点。
04
环境规划技术与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总结词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 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技术。
详细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一 项重要技术,旨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对项目实施后的 环境状况进行预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环 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缓措施,为
环境保护欲可持续发展教育课件PPT
![环境保护欲可持续发展教育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188ab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1.png)
• 减少尾气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 用无铅汽油——开车人的选择 • 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 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 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 • 控制噪音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 • 维护安宁环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 • 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食品 • 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 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 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 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 • 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水处理方法有: (1)沉淀物过滤法; (2)硬水软化法; (3)吸附法; (4)去离子法 (5)逆渗透法
(6)超过滤法 (7)蒸馏法 (8)消毒法 (9)生物化学法 (10)正向渗透法,自然净化方法
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大地的治理与保护
对大地的环保之所以把治理放在前面。保护放在后面,是因为陆 地已经有污染,所以欲强调治理同时保护。对已污染的大地(土 地,山峦,陆架)强化治理,恢复本源。
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防止建设和开发的破坏
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 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森林和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 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保护有价值的自然环境
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 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 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 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工业化国家应当恪守“京都议定书” 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定,保护 地球环境,防止全球继续变暖。
• 发展援助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增大经济援助 的力度,其援助比 总值的0.7%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0504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0.png)
环境规划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环境规划可以帮助确保经济社 会发展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环境规划能够减少人类和动植 物之间的冲突,保护管理》PPT 课件
本课程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 解环境规划的原则和流程,并掌握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角色。
背景介绍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规划和管理来 保护人类、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
可持续性
环境规划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障现 在和未来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环境规划的流程
1
调研评估
2
了解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现状和未来趋
势,评估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社会
影响。
3
实施监测
4
根据方案和措施,实施规划,并定期 监测和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和影响。
确定目标
明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实际情 况制定计划和政策。
环境规划可以制定和实施污染 防治措施,促进环境质量的改 善。
环境规划的原则
系统观念
环境规划应该从整体出发,系统性地考虑自 然和人文因素的相互作用。
参与性
环境规划需要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沟通, 反映各方的声音和利益,促进民主和透明。
科学性
环境规划应该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依据客观 事实,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
方案设计
根据目标和评估结果,制定规划方案 和措施,包括时序和空间的要求。
环境管理的角色
环境管理与规划PPT课件
![环境管理与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ffc0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d.png)
3
生态红线划定
解释生态红线划定的必要性,介绍生态红线划定 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严格控制生态红线范围内的 开发活动。
生态恢复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
01
介绍土壤污染的来源和危害,阐述土壤修复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等。
水体修复技术
02
介绍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危害,阐述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应对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能够应对各种环 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土 地退化、水污染等,降低 环境风险。
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起源
环境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的 工业污染控制。
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管 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当前
当前的环境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包 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修复 等,强调全社会的参与和合作。
实现长期繁荣。
节能减排政策
该政策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和产 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能源管 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
实现。
生态保护政策
该政策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 野生动植物,通过划定自然保护 区、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
措施来实现。
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保护法
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 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水污染控制
总结词 污水治理 工业废水监管 水生态修复
水污染控制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涉及减少污 染源、净化水质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多个方面。
建设污水处理厂,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 害物质。
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推行废水处理和达标排放。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a878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9.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 环保行动与倡议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当前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 气事件频发,对生态系 统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
影响。
。
资源节约
通过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
济发展。
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地方经济 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02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
总结词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是指导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详细描述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的发展模式。它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支柱,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 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在各领域的实践
总结词
可持续发展在各领域的实践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途径。
详细描述
在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强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 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交通领域,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 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在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生态保护和 绿色建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
水污染
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 健康构成威胁,如腹泻、 肝癌等。
土壤污染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食 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 成潜在危害。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01
02
03
04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496751d5bbfd0a78567327.png)
•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实施“三同步”战略方 针• 工业污染的防治 • 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 • 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 生态环境的保护
• 加强科技开发 •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 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 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IV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内容
•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共6章) • 经济可持续发展(共4章) • 社会可持续发展(共5章) • 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共5章)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特点 •《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分的复合系统。 •《议程》的主题词“发展”,体现新的发展观。 •《议程》中突出了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战略特点。 • 全球环境问题将更加尖锐化。 • 能力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备的基本保证。 •《议程》与优先项目计划同时出台,突出 “战略”的可操作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性学习知识讲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1、环境与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与危害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环境问题的含义
• 自然环境: 地壳表面全部有机体及与它们发生 相互作用的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总称
• 环境与经济是紧密联系的; • 代际公平(不断子孙路); • 代内公平(社会平等); • 一方面要提高生活质量,另一
方面要维护生态环境; • 公众参与(民主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7页)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概述(PPT47页)](https://img.taocdn.com/s3/m/3d9cf5c7aaea998fcd220e20.png)
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 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 放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超过 了环境容量,使环境的化学组 成或物理状态发生变化,造成 环境质量下降,有害于人类和 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 象,又称环境公害。
8
环境污染的类型 ❖ 环境要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 污染物性质: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等 ❖ 污染物形态: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
21
第二个里程碑 Ø联合国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 展大会,有183个国家,102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 被称为第二个里程碑。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的文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 Ø其中“可持续发展”就是第二个里程碑提出的重要思想。我国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两大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和可持 续发展” 之一。
29
(2)可持续性的内涵 ➢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的时期内,可以永远保持下去
,而系统的内外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 还有提高。 ➢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应与领域有关,如:生态系统的 可持续性、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可持续环境等。
30
2.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过程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污染控制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 第四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
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33
4.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①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 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1PPT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1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bed6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4.png)
杭州市通过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实施水环境规划,有效改善了城市水 环境,提高了水质。
城市噪声污染控制
上海市通过制定和实施噪声控制规划,减少了城市噪声污染,提高了 居民生活品质。
工业污染控制案例
钢铁企业减排
宝钢集团通过采用环保 技术和实施污染控制措 施,大幅降低了污染物 排放,为全国钢铁行业 树立了减排榜样。
02
跨国环境问题的区域协同治理
针对跨国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
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鼓励 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实 现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促进。
全球环境问题的合作解决
01
国际环保合作的加强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各国需要加强环保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化工企业废水处理
某化工企业通过建立废 水处理设施和优化生产 工艺,实现了废水零排 放,保护了周边水资源 。
矿山生态恢复
某矿山企业通过对废弃 地进行生态恢复和植被 重建,有效改善了周边 环境质量,提高了生态 服务功能。
生态保护与管理案例
自然保护区建设
中国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对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进行了 有效保护和管理。
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
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元 素,以及由这些元素组成的自然生态 系统。
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自然保 护区等,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 作用的结果。
人工环境
由人类活动影响和改造的自然环境, 包括城市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 等。
环境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15c27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1.png)
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和提高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使经济与环境保 护协调发展。
第七页,共184页。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
根据研究问题角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1、按规划的主体划分
2类
(1)区域环境规划
全国环境规划 省域环境规划 流域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
区域环境规划既是制 定上一级环境规划的 基础,也是制定下一 级区域环境规划的依
据和前提。
乡镇环境规划
厂区(如经济区)环境规划
第八页,共184页。
(2)部门(行业)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
环
境
规
划
与
管
理
环境管理理论与方法
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 环境调查与环境信息采集 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预测 环境规划目标与决策技术
环境管理概论 环境管理学 环境质量管理与总量控制 环境管理制度
第三页,共184页。
第一篇 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
第四页,共184页。
第一章 环境规划概述
2、整体性和地域性
环境规划既体现国家或地域环境生态的整体性,又体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整体 性,同时具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即体现地域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等特殊性,因 而是整体性和地域性的有机结合。
第二十五页,共184页。
3、目的性和目标性
目标选择是环境
规划的核心
预见性和长期性 宏观指导性 相对稳定性 全面性 可分解性
• 马晓明. 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 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 环境规划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叶文虎. 环境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24版年度环境保护PPT课件
![2024版年度环境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35d1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8.png)
环境保护PPT课件目录•环境保护概述•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管理政策与法规•环保科技与产业发展•公众参与和环保教育PART01环境保护概述环境保护定义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意义环境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手段。
环境保护起源环境保护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反思和应对措施,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球的发展过程。
环境保护发展阶段环境保护经历了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不同阶段,当前正处于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
预防为主原则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强化环境管理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强调在环境问题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危害。
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明确污染者应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和费用,鼓励企业自主进行环境治理。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PART02环境污染与防治水污染源水污染影响防治措施影响人类健康、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经济损失。
加强污水处理、推广节水技术、加强监管和执法等。
0302 01水污染及防治措施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
工业废气、交通尾气、生活污染等。
大气污染源影响人类健康、导致气候变化、破坏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影响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工业废气治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防治措施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措施固体废物来源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等。
固体废物影响占用土地资源、污染水体和大气、危害人类健康。
防治措施推广垃圾分类、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促进资源回收利用等。
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噪声来源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1314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9.png)
02
环境规划基础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1 2 3
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 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生态恢复等方面。
环境保护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 保护等措施。
生态监测与评估
通过生态监测和评估,了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 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审计,检查其环 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
对环保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确 保建设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04
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
环境预测与情景分析
总结词
环境预测与情景分析是环境规划中的重 要方法,用于评估不同发展情景下环境 的可能变化。
VS
详细描述
环境预测是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对未来 环境状况进行科学预测的过程。情景分析 则是通过设定不同的未来发展情景,评估 不同情景下环境可能受到的影响。
环境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总结词
环境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环境规划中 的重要工具,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 化环境数据。
详细描述
环境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库系统, 用于存储、管理和查询环境数据。地理信息 系统则是一个空间分析工具,可以对地理空 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分类与特点
01
介绍土地、水、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类,分析资源利用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02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探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2024版环境保护课件(34张)
![2024版环境保护课件(34张)](https://img.taocdn.com/s3/m/857eb4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a.png)
•环境保护概述•环境污染与危害•生态保护与恢复•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目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环境保护政策与行动古代工业革命时期01020304国际法律法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
中国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空气污染01020304空气污染来源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水、石油泄漏等。
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病原微生物等。
影响饮用水安全、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等。
控制污染源排放、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
水污染来源水污染物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防治措施土壤污染来源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来源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防治措施03020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01生态系统的结构02生态系统的功能03生态破坏的原因与后果生态破坏的原因生态破坏的后果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生态恢复措施生态保护措施政策与法规支持社会参与支持科研技术支持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措施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与修复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耕地保护坚守耕地红线,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清洁能源利用节能优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能源科技创新废弃物分类处理完善废弃物分类处理制度,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
循环经济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再生资源利用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除尘技术脱硫脱硝技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包括格栅、筛网、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化学处理技术通过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等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法等。
(2024年)环境保护ppt课件
![(2024年)环境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5969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b.png)
固体废物处理
采用焚烧、填埋、堆肥等方法,安全处理固体废 物,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024/3/26
18
生态恢复技术
2024/3/26
植被恢复
01
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
土壤改良
02
采用生物、化学等方法,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生态
功能。
水体修复
03
通过生态修复、生物治理等措施,恢复受损水体的生态功能和
针对水污染问题,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防治措施、法律责 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 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13
地方层面法律法规
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更为具体的地方性法规,如《XX省环 境保护条例》等。
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 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 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意义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有助于维护生态 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 防止物种灭绝。
耗。
节能技术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效 率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废物资源化、废水回用、废 气回收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4/3/26
17
污染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治理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技术,控制大气污染物 排放。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553ad6248d7c1c708a1453e.png)
以生态理论为科学指导的原则 以经济发展为战略依据的原则 区域性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的类型
第六章
按时间跨度划分
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 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 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主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 重大政策、措施; 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 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 容是: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指标、环境功能 区划、主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修改项目及环 境保护投资的估算和筹集渠道等;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调查与评价 环境预测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规划目标的建立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环境规划方法的选择 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技术保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
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预测分析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 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由末端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 由末端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 2、由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转向对人类经济 活动实行总量控制; 活动实行总量控制; 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 4、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 第二节、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242b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b.png)
包括物种保护、植被恢复、土壤恢复、水体恢复和景观恢复等。其中,物种保护是生态恢复的基础,植被恢复是 生态恢复的关键,土壤恢复是生态恢复的保障,水体恢复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恢复是生态恢复的直 观表现。
06
企业环境责任与行动指南
企业环境责任概述
企业环境责任的定义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和改善生态的责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ppt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环境保护概述 •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 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探讨 • 企业环境责任与行动指南 • 总结与展望
01
环境保护概述
环境现状及挑战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环保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
良好的企业形象。
02
企业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方式
包括捐赠环保公益基金、支持环保组织开展活动、推广环保理念和技术
等。
03
企业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实践案例
如某企业捐赠资金用于治理水源地保护、某企业支持环保组织推广垃圾
分类等。这些案例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环保公益事业,为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
、法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02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
防治措施、法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03
针对水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管、防治
措施、法律责任等。
地方层面法律法规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环境管理与规划
第一节、环境管理 第二节、环境规划 第三节、环境评价 第四节、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第五节、 ISO14000和环境管理体系
第一节 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主体 二、环境管理基本手段 三、环境管理基本职能 四、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一、环境管理主体
一、环境规划的原理与原则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 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 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 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 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 会协调发展。
一、环境规划的原理与原则
环境规划的原理: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内容和作用
环境规划的内容
❖ 环境调查(过去、现在、将来) ❖ 环境评价(经济、效益、质量等) ❖ 环境预测(污染、人体健康、功能等) ❖ 环境功能区划(居住、工业、活动场所等) ❖ 环境规划目标的建立 ❖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 环境规划方法的选择 ❖ 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技术保证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内容和作用
按环境要素划分
环境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虽 然各要素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要素环境问题的 特征和规律十分突出。
环境规划,按环境要素划分,可以分为:生态环境规 划和污染防治规划两大类。生态环境规划,又可分为: 森林生态环境规划、草原生态环境规划、土地资源环 境规划、海洋生态环境规划、生物多样性环境规划等 等;污染防治规划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声 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其他物理污染防治规划等等。
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指标、环境功能区划、主要 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修改项目及环境保护投资的估 算和筹集渠道等;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内容和作用
按环境与经济的制约关系划分
按环境与经济的制约关系划分,环境规划可以 分为:经济制约型规划、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型规划、环境制约型规划。
在人与环境系统中,人类活动(包括工程建设 项目、开发活动、规划或发展政策等)可以带 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也可 能带来这三者的损失。
这些效益和损失可以用一个标准(货币)来衡 量,规定效益为正、损失为负。环境规划的原 理,就是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 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使所以效益和损失之和 为最大。
2. “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 实施、同步发展;
➢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 1、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 “四害”; ❖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 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 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环境 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以满足人类的 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其核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政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环境管理基本手段
物多样性保护; ❖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
环保产业; ❖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 9、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的行
动计划。Biblioteka 四、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宣传教育手段
三、环境管理基本职能
宏观指导 统筹规划 组织协调 提供服务 监督检查
四、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1. 环境保护的“三十二字”方针
➢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 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环境管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而环境 规划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从环境管理的 层次划分,环境规划可以分为:国家环境规划、 省级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区县级环境规 划、乡镇环境规划、企业环境规划等等。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内容和作用
按地域范围划分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环境规划按 地域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全国环境规划、大 区(如经济区)环境规划、省域环境规划、流 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乡镇环境规划、 厂区(如开发区)环境规划等等。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内容和作用
环境规划的作用
环境规划是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 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 要手段; 环境规划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 环境规划是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 要措施。
一、环境规划的原理与原则
环境规划以生态理论和经济规律为依据正 确处理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 系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环境规划的 原则:
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则 环境目标的可行性原则 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原则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内容和作用
按管理层次划分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内容和作用
按时间跨度划分
环境规划,按时间跨度划分,可以分为:长(远)期环境 规划(一般在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一般在5~10年)、 短期环境规划(一般为5年以下,主要是年度计划)。
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环 境保护战略目标、主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重大政 策、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第二节 环境规划
一、环境规划的原理与原则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内容和作用 三、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四、环境规划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