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肖辉英

德国城市的兴起与工业化几乎同步进行。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之后,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人口向工业、商业和服务性行业流动。大批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又加速了德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同欧洲其他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较,德国的城市化有着突出的特点。本文试就德国城市化、人口流动特点,以及经济比较均衡发展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德国也不例外,伴随工业化的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从农业转向工业及其他产业。工业化和农业人口流动使德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各地逐步繁荣。从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德国的城市化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1815—1840年是城市化兴起的准备阶段。这时期,农村人口依然多于城市居民,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支配地位。尽管如此,农村多余劳动力,尤其东部农业区的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的经济开始获得较快发展。有些大中城市已初具规模,例如柏林人口1712万、汉堡13万、德累斯顿6万、科隆5万左右、布勒斯劳6万、莱比锡4万、慕尼黑3万。①它们都是德国城市化的基础,有一定的文化和商业设施,有比较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同期,德国的小城市也有发展,分布比较广,如巴门的人口已达113万、埃尔伯弗尔德1万、勒姆施艾德017万、哈根012万。②

(二)1840—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是德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德国西部的一些城市发展很快,东部一些城市人口增长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因为德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的发展首先集中在城市和原料产地,城市中的工业部门能够给农村流动人口提供工作岗位,为他们创造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例如鲁尔、莱因地区的新兴工业区、萨克森和上西里西亚、柏林地区,曾经是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业革命以来已明显地呈现出城市化的新面貌,成为工业、商业集中的地区。同时这些城市不断沿公路、铁路

线向外扩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也迅速增加。在一些较大的城市里,人口增加更突出,如

柏林在1850年人口已达4119万、慕尼黑11万、科伦917万、布勒斯劳1114万。①城市人口不断增

加,说明城市经济不断繁荣和发展。

(三)从1871年帝国建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德国城市化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是德国城市化极大繁荣和发展的时期。这期间不仅普鲁士各省的城市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他各邦城市经济也蓬勃发展,人口迅猛增加,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10万。为了加强对外来农村人口的管理,很多城市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划分为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等。商业区大多位于城内区,或工业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城市逐渐发展成综合性的大都市。德国城市化的第三阶段也可谓城市化的鼎盛时期。工业城市从农村获得大批劳动力,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手工业、商业、服务性行业为主的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不仅工业化带动城市的发展,人口流动为城市的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871年以后,德国的城市化以普鲁士的莱因省和萨克森尤为突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德意志帝国人口增加了约58%,从1815年的4110万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6490万。在1万居民以上的城市里居住的人口比例从1871年的1215%

增加到1910年的3417%。

②德国1871年—191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百分比)③

城市的

等 级

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百分比)1871年1910年10万以上

418 21131万人

717 13142千—1万人2316 25142千人以上6319 3916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大城市的人口增加得比较快,大城

市之间人口流动的数额从1881年到1912年提高了50%。④增加的人口中有当地出生的,但是主

要是从近区或远区流动进城市的农业劳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一般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处于高涨时期,也必然是人口流动的活跃时期,反之亦然。在1873年德国人口流动经历了一个小的插曲,即“在1873年大萧条之后,人口

3

6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①②③沃尔夫冈 克尔曼:《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

(W o lfgang Ko βll m ann :D ie Bevo βlkerung in der industriellen R evo luti on )沃尔夫冈 克拉伯:《19、20世纪的德国城市)《W o lfgang K rabbe :D ie deutsche Stadt in 19.und 20Jah rhundert 》,哥廷根1989年版,第71页。

《德国经济和社会史手册》,第14页。

46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5期

流动处于低潮,在一些城市里人口流动低潮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①

从以上情况看,如果将准备阶段算在内,德国用了近百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如果不包括这一段时间,则仅仅用了70年时间。有的历史学家或经济史学家认为,德国城市化进程虽然起步晚,但速度较快,到19世纪末与本世纪交替之际已经初步实现城市化,约用了60年时间。实际上确定一个国家城市化所用的时间,主要在于如何确定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产值在全国总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如仅以上述两者在整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超过50%为界,那么德国在19世纪末即已达到了这一标准。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工业和服务性行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而农业为32%。到1891年,德国城市人口比重已高于农村人口的比重,到1900年已经占全国人口的5414%。到20世纪初,德国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约占70%,住在2000人以上的城市居民已经占全国人口的60%。笔者认为,用后两个数据作为确定德国城市化基本实现的依据更有说服力,德国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如英、法相比较,其城市化的时间短,特点又比较突出。

德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人口流动,特别是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交通运输及其他服务性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德国经济较为均衡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城市化发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城市化的速度快,实现城市化所用的时间少于法、美等国。与英、法、美相比,德国工业革命起步较晚,但是工业革命浪潮于19世纪中叶席卷德国之后,伴随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经济迅速发展。如在城市化的第三个阶段,德国的工业生产提高了5倍,在生铁生产方面,德国1860年超过比利时,1870年超过法国,1903年超过英国,1913年超过美国;对外贸易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在钢的生产方面,1893年超过英国,1913年社会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三位。②随后德国又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政治上稳定,因此城市的发展异常突出。在60年内,德国城市人口迅速集中,大中小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城乡人口和工农业产值的比较中,城市的人口数量及从事工业、服务行业的劳动力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德国均占有支配地位。到1910年德国基本实现城市化,它所用的时间与英国相近,少于法国和美国,而法国和美国分别在1931年和1920年基本实现城市化。

(二)德国的中小城市多,分布较均匀,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少。就德国范围内看,它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及城市布局也有集中的现象,如西部鲁尔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工业区,东北部是主要的农业区,人口分布比北部少些,比南部人口密度大些。但是与英国、法国、美国相比较,德国的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工业化兴起后,农业劳动力转移以近区流动为主,流向分散。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