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2c18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8.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第【1】篇〗《守株待兔》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3、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1.认识6个生字。
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读寓言,引出课题1、出示猜寓言,引出守株待兔。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故事的游戏好吗?同学们,这些都是寓言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板书课题:守株待兔)2、教学“守”:师:“守”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边范写,边讲解)师:谁能给它组个词?“守”在这里是“守候”的意思。
3、看图释题。
师:这里的株就是什么意思?(树桩)小朋友现在看看这幅图,你能结合这幅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守着树桩等待野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通课文。
师:同学们,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怎么样了?这个故事就在语文书122页。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请树上的小树叶来帮忙。
2、教学字词。
师:刚才读课文的时候,我发现这些词语,有些同学读的还不准。
这些词你会读吗?(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正音。
(重点纠正“窜出来”轻声读法)(2)(锄头)(3)小老师带读(4)双人跳水、小组跳水。
三、读文探疑,意文兼得。
(一)研读“为什么等”1、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用波浪线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学习第二自然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优秀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优秀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f8af11c94afe04a1b171de0c.png)
5.守株待兔【板书设计】守株待兔白日做梦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让学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学习寓言,悟出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节课构思巧妙,推陈出新,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在探讨中,想象中,思维碰撞中,明白了寓意,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这是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收获的一节课。
不足之处: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尽管我们的收获很大,但同时我还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是这节课能从人物评价着手,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更活跃,收获也会更丰硕。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
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
因而被本国人耻笑。
告诉我们不能白日做梦,不劳无获的道理。
【写作背景】本文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作者介绍】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同师苟卿。
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9ac9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b.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语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寓意,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3、能够对文中的种田人、野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4、对故事的结果展开发散思维训练。
5、能够对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圆卡片、人物(种田人、野兔、树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要做坏事,不要做自己欺骗自己的事。
今天我们还有一篇名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利用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这又是的重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读故事: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情景剧及文字)(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欣赏课文的画面展示,并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
2、自读课文:课文内容多么生动有趣呀,同学们想亲自读读课文吗(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要求:(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理解字义,把生字圈出来。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在课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题目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1)课文中八个生字宝宝已被老师请了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吗请同学们合上书。
(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张指名学生认读、组词并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字,卡片交给同桌观察字形,完后订正学生写的字,并比较谁的字写的工整美观(此处两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记住字形。
)(2)理解课题:打开课本①学生汇报株的意思是树桩。
(教师板书,同时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树桩的形状,教师在黑板贴上自己制作的树桩)②学生汇报待的意思是等,师问:等什么(在学生齐答兔子时,一边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野兔的样子,一边在黑板贴上野兔)③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守株待兔的意思。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a047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9.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守株待兔、窜、乐滋滋”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便抱有的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便抱有的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析题意,存疑惑,粗知文本。
师:亲爱的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师:这个故事呀,就藏在我们的27课,打开课文之前,孩子们一定要听清老师的要求:边读边想,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行,现在赶快打开读读吧!生:读文师:孩子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告诉我,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叫——(生齐说)真棒,现在请大家把右手拿出来,书空,跟老师来写一写这个“守”字。
上面一个宝盖头,表示的是房子,下面一个寸字。
看着这个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
看,课文里的他守的是--------对了,是树桩,也就是标题里所说的“株”。
( 画:树桩简笔画)师: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二、齐探疑,知文意,解“为何守”。
师:孩子们记忆力真好,再考考大家,谁在守(生:种田人)种田人守到了什么你们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吗( 画:种田人简笔画 )(片段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请学生来评价生所读,评后再读A师:老师听到你把一天一天读得很慢,感觉真的过去了很多天,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受一起来读读吧!B师:老师听到你把一天一天读得很快,老师感觉日子过得飞快,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受一起来读读吧!师:从这句中你明白了什么(板:庄稼全完了)师:庄稼为什么全完了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请用“”把句子划出来。
(ppt片段二: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师:好,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守株待兔》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守株待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28e8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8.png)
《守株待兔》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死、乐滋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朗读中理解故事的寓意。
3.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引导学生明白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兔子有关的小故事或者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的课题《守株待兔》。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农夫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2.引导学生理解“窜”的意思,并想象野兔为什么会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3.讨论农夫当时的想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2.学习第二自然段:1.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农夫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农夫的期待和幻想。
2.提问:农夫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猜想和讨论。
3.学习第三自然段: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农夫最终等到野兔了吗?2.引导学生理解农夫为什么没有等到野兔,并讨论他这样做导致的后果。
四、深入理解,揭示寓意1.提问:农夫为什么没有等到野兔?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理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含义,并讨论这个故事的寓意。
3.总结: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指导行为1.提问:如果你是那个农夫,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做法。
2.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守株待兔”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避免?3.总结: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行动去实现目标,而不是寄希望于侥幸和偶然。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aa7043e87101f69f319531.png)
5.《守株待兔》教案教材分析:《守株待兔》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设计思路:1.这篇课文是寓言,内容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
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写突破本课重、难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3.复述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难点: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孩子们,你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今天,老师将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板书课题:5 守株待兔,齐读课题(强调"株"的读音)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梳理问题: "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过渡:刚才小朋友都交流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那么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生)读书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演示课文录像)伴随着老师的朗读请大家来欣赏课文,边听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株"在文中指的什么?("株"指的是树桩。
)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
我们再来看课题,"守株待兔"就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三、初读课文,说出大意师:那么,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各自把课文读一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daea0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2.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活动过程: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1、能等到2、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三、通过绘画续编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延伸活动: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第【2】篇〗同学们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出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下面请看一组图画,(课件出示:树桩、农夫和幻想中不断奔跑而来的兔子)你想到了哪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
一、识字。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能告诉老师你们预习了什么吗?(熟读课文,学习了生字)一起来看看你们生字认识得怎么样!(课件出示“守、窜、撞、桩、此、锄”)1、整体读一遍2、个别识记守:拆字法识记,组词。
【精选】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 守株待兔 教案+反思
![【精选】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 守株待兔 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39f030ac850ad02de80417b.png)
5 守株待兔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件出示: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汉字演变的经过记忆字形。
耒是象形字,金文依照农具的样子而成,小篆的形体结构更规矩,将这个字的上面演变成三个横,直到最后简化成楷书,就成了现在的字形。
(2)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字,记住这个字的写法。
3.学习生字“冀”。
(1)与“翼”比较有什么不同?(2)怎样记这个字?提示:“翼”有翅膀的意思。
“冀”又是河北省的别称。
使学生能根据字义的不同正确区分两个形近字。
(3)指导书写:“冀”汉字是方块字,观察怎样写才能把字写成方块字?(4)反馈。
根据学情有针对地提醒。
(二)朗读教学:读通句子、读出停顿。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确定多音字读音。
3.再读课文,读出停顿。
(1)回忆如何朗读文言文?(语速缓慢,停顿多)学生自由练读,试着读出停顿。
(2)指名朗读,根据学情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重点指导: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学生练读。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乌鸦喝水农夫与蛇杯弓蛇影狐假虎威2.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树桩。
②触:抵,撞到。
③颈:脖子。
④因:于是,就。
⑤冀(jì):希望,希冀。
⑥身:自己。
⑦笑:笑柄。
第二课时1.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阅读链接:《南辕北辙》阅读指导【内容简析】《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越远了。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67375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0.png)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重点)3.能说出“阅读链接”材料《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重点)4.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类比,不断深化对寓言道理的感知和理解。
(难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叶公好龙》《掩耳盗铃》等故事图片,引导学生猜故事名称,说故事内容。
导语:同学们,我们听过很多故事,也看过很多故事的动画片。
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说的是什么故事吗?(出示图片)谁来给大家讲讲图片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了你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表述。
)2.教师小结并简介“寓言”。
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其特点一是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二是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三是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四是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回顾“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读准朗读节奏。
3.学生个别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辨形。
守shǒu 株zhū 待dài 兔 宋sònɡ人 耕ɡēnɡ者 兔走触chù株折颈jǐnɡ而死 释shì 其qí 耒lěi 冀jì复得兔 为wéi宋国笑 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
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文中的读音。
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可通过耒的图片教学,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同时引导学生找一找其他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展知识宽度。
4.出示课后9个会写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及结构特点,指导书写。
守株待兔-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守株待兔-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dcd6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5.png)
守株待兔-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理解故事中的情节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3.能够理解故事中所表现的寓意,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
二、教学内容
1.故事引入:守株待兔
2.故事主体:守株待兔的发生过程
3.故事后记:如何运用守株待兔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
1. 故事引入
老师向学生介绍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里的情节与寓意。
2. 故事主体
(1) 课文朗读
老师或学生先朗读课文,学生听懂故事情节和意义。
(2) 情节分析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以帮助学生理解。
(3) 学生练习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故事,彼此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4) 故事读后续写
老师让学生完成故事读后续写,即续写小说中的故事结局。
3. 故事后记
(1) 寓意理解
老师解释守株待兔背后的寓意,并让学生理解寓意。
(2) 学生运用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把守株待兔的寓意运用到日常生活,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故事本身是一个个体验,也是心理背景丰富的,学生在文本理解和背景理解上都需要投入极大的努力。
因此,在故事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应适度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领悟故事背后的道理。
同时,老师在引导学生运用故事的寓意时,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以激发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使用这些道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优秀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优秀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f68c3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6.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优秀教学案例分析内容提要:《守株待兔》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课,主要通过描写一个宋国的种田人,无意中得到一只撞树桩而死的兔子,从此守着树桩再等兔子撞树的可笑行径。
这告诉人们不能不劳而获、不要心存侥幸,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也告诫人们不要把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当成必然事件。
《守株待兔》全文39个字,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章节生动,寓意深刻。
本课教学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正确把握文言文句子中的停顿与节奏;通过借助注释理解字义、句义,把握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通过串讲、译说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从中领略到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独特魅力。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
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
既能启发学生探索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人情世故。
寓言故事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
所以,这节课,不是单是为了教这则寓言,而是通过对这则寓言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去认识生活;利用寓言寓意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寓言形象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寓言的学习,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智慧的学习。
这节课,我将带着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学情分析本文以文言文的形式被编入统编教材,而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比较,在词语、句式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区别。
文言文的学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好在之前接触过。
在上册课文中,学生已学习过文言文《司马光》,初步了解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可借助注释理解词义,进而理解故事大意。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朗读文言文长难句、理解生僻词语、品析词句方面,仍然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方法指导,进行扎实的训练。
《守株待兔》(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ad859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4.png)
守株待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教学内容•《守株待兔》寓言故事的阅读•学习“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分析故事寓意和教育意义•用自己的话讲解故事和寓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故事寓意,并且用自己的话讲解故事和寓意。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比如一个人手里拿着树枝待兔子),引导学生猜测这幅图片代表什么意思,进而介绍成语“守株待兔”。
2.学生阅读故事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守株待兔》寓言故事,然后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3.学生分析故事学生根据故事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4.学生归纳成语意思把第2步中介绍的成语“守株待兔”和故事的寓意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比较清晰地理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
5.学生练习表达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讲解故事和寓意,并且提倡用自己的话讲解故事和寓意。
6.课堂总结老师通过课堂点评,鼓励学生把“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融入到写作、阅读中,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灵活丰富,表达更加准确。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调整语言表达和阅读方式,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关注和鼓励学生表达故事寓意,并且通过多种渠道展示学生的表达成果。
•老师鼓励学生把“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融入到写作、阅读中,使得学生掌握和应用成语的能力。
课后习题1.请说出“守株待兔”的意思。
2.学生自己发挥,想想自己的生活中,有类似“守株待兔”的行为吗?分享一下想法。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89be1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a.png)
部编新⼈教版⼩学语⽂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教学⽬标:1.会认“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说出农夫被宋国⼈笑话的原因。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说出农夫被宋国⼈笑话的原因。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可以在读⽂的过程中相机学习,也可以把有关联的字联系起来,如,“⽾”和“耕”两个字,农夫⽤⽾来耕⽥,就是“耕”的意思。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
教学时,指导学⽣注意笔画要穿插、避让的字,注意横画较多的字,提醒学⽣注意横画的长短和距离,避免拥挤。
2.朗读教学本课是⼀篇要求背诵的⼩古⽂,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运⽤多种⽅式反复朗读课⽂,感受⽂⾔⽂的韵味,并熟读成诵。
教师要注重范读引导,指导学⽣正确停顿。
借助课⽂的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疏通⽂义。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课堂·好学案》对应课⽂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课时课时⽬标:1.会认“宋、耕、释、冀”4个⽣字,会写“守、株、待、宋”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背诵古⽂。
3.多维度理解⽂意,探索学习古⽂的⽅法。
教学过程:板块⼀猜图激趣,指导书写1.谈话激趣。
今天⽼师要给⼤家介绍⼀位会讲故事的⼈,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读呢?课件出⽰韩⾮⼦的资料。
课件出⽰:韩⾮⼦(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代表⼈物。
出⾝韩国贵族。
与李斯同师承荀⼦。
2.看图猜故事。
韩⾮⼦写了很多我们⽿熟能详的寓⾔故事,让我们⼀起来看看。
课件出⽰《⾃相⽭盾》《滥竽充数》《郑⼈买履》《⽼马识途》《守株待兔》的故事插图,让学⽣对照插图猜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守株待兔》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寓⾔故事。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课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课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88733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8.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 5 课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含义,培养他们勤奋努力、不懈追求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生字词学习: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 成语理解:深入讲解“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主题探讨: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成语含义。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成语背后的寓意,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守株待兔”,然后引入本课内容。
2. 新课内容:朗读课文:学生自读、分组读、全班齐读。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成语理解:讲解“守株待兔”的来源、含义及应用。
3.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板书设计课题:守株待兔生字词:株、待、兔成语含义:坐等机会,不思进取成语来源:出自《韩非子·五蠹》作业设计1. 朗读作业:回家后向家长朗读课文,并解释“守株待兔”的含义。
2.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守株待兔”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成语含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讲解成语的背景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成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成语理解成语是汉语语言的精华,它以简洁的形式表达了深刻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成语的理解和应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授“守株待兔”这一成语时,教师需要关注如何让学生从表面的故事理解深入到成语的内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这一成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efccd2e3f5727a5e9628f.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结合注释,试着给课文划分停顿。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shǒu zhū dài sòng gēng守株待宋耕chù jǐng shì qí触颈释其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古文识字“朱”是“株”的本字。
朱,甲骨文是指事字:在树干(木)中间加一圆点指事符号,表示树木的主干位置所在。
造字本义:树干。
宋,甲骨文(宀,房屋)(木,神树),表示种在室内的树。
造字本义:古代富贵家族种在天井中央、象征家道兴旺的神树。
其,甲骨文像倒写的“网”,表示用竹篾编织的简单容具。
造字本义:竹篾编织成的开口簸箕。
(4)出示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自读课文指名读要求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认读认读生字学生了解古文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根据停顿读通读顺课文;第三个环节生字书写,通过找一找、换一换等多种形式了解字的结构,借助动画感受字的行笔顺序;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
及书写要点。
四、课堂练习(一)根据拼音写词语sòng cháo gēng dì chù jiǎo jǐng bù(宋朝)(耕地)(触角)(颈部)shì fàng qí zhōng shǒu zhū dài tù(释放)(其中)(守株待兔)(二)比一比,组词语。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守株待兔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823f6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e.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守株待兔(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守”、“株”、“待”、“兔”等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复述故事,理解故事寓意,懂得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提升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勤劳刻苦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习《守株待兔》的故事,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守”、“株”、“待”、“兔”等生字,理解其含义。
3. 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复述故事,理解故事寓意。
2.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寓意,懂得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守株待兔》的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农夫和兔子的形象,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学习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寓意,让学生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4. 巩固练习:进行生字词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板书设计1. 守株待兔2. 故事情节:农夫守株,兔子撞树,农夫捡到兔子,农夫再次守株,兔子不再出现。
3. 生字词:守、株、待、兔4. 故事寓意: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劳动是生活的基本要求。
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熟读《守株待兔》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守株待兔》的故事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口头作业:向家长复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和寓意,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d376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7.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2.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坐车人所犯的错误,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3.背诵课文。
02教学过程一、围绕问题,感悟道理1.围绕问题,展开思考。
(1)理解“兔不可复得”:兔子为什么不可复得呢?再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预设:兔子撞树而死是偶然事件,不会天天发生。
(2)既然“兔不可复得”,为什么农夫还要守在树桩前天天等兔子呢?想象一下,他当时会是什么表情?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3)过渡:你觉得农夫的行为可笑吗?(4)理解“而身为宋国笑”: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呢?预设:农夫太傻了,居然认为天天会有兔子撞树而死。
农夫想不劳而获,却不知道几乎所有的收获都要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
……2.补充句子,梳理故事的逻辑关系。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所以(因释其耒而守株)。
因为宋人“因释其耒而守株”,所以(田地荒芜、一无所获)。
因为“兔不可复得”,所以(身为宋国笑)。
3.再读课文,感悟道理。
如果有机会让你穿越到古代,遇见这位还在“守株待兔”的农夫,你会怎么劝他,让他明白过来呢?提示: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说出寓言的意思,然后教师再引导概括。
(只要意思对即可)预设:不要存侥幸心理,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发生。
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4.联系生活,深化寓意。
农夫的行为太可笑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呢?预设:有,有些人不努力工作,就盼着天上掉馅饼。
有,有人偶尔在路上捡到钱,就希望天天能遇到这样的事。
……5.小结:联系生活理解寓意,是学习寓言的一种好方法。
二、背诵课文,深化理解1.回归原文,积累背诵。
(1)配乐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故事的画面。
(2)这篇有意思的寓言故事,谁能背诵下来?同桌背诵、指名背诵。
2.拓展学习《南辕北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7bc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1.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寓意理解。
3.课堂讨论与互动。
三、教学难点1.课文寓意的深入理解。
2.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组内互相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让学生用它们造句。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农夫为什么能等到兔子撞到树根上?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什么是守株待兔?(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讲解农夫的心理变化过程。
2.学生分组讨论:农夫为什么会失败?(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农夫的心情。
2.学生表演课文故事,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类似守株待兔的现象。
(五)布置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练习册:完成第5课课后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明白了守株待兔的寓意。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但在部分环节,课堂纪律有待加强,教师需要更好地调控课堂氛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学习课文教师:同学们,当农夫第一次捡到兔子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学生A:他可能觉得非常幸运。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cbba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1.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守株待兔》的故事内容、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看待努力与收获的关系。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优化问题设计,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丰富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增强课堂趣味性。
3.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注重课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4.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明白只有努力付出,才能有收获。
5.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进行思考和表达。
本节课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讲解、讨论、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守株待兔》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守株待兔》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得到兔子后,便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根旁等待兔子自己撞死的故事。它揭示了侥幸心理和懒惰行为的危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这个案例展示了侥幸心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导致问题的产生。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能够围绕“努力与收获”的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有些问题设置得不够巧妙,导致学生的思考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c981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b.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2)懂得“守株待兔”的道理,明白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寓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长,生字词较多,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守株待兔”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寓意。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守株待兔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守株待兔”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学习了课文《守株待兔》,了解了故事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并明白了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生字词的学习是否扎实?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高不高?4.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5. 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守株待兔”的道理?七、课后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株待兔》教案(详细解析)教学目标: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可以在读文的过程中相机学习,也可以把有关联的字联系起来,如,“耒”和“耕”两个字,农夫用耒来耕田,就是“耕”的意思。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
教学时,指导学生注意笔画要穿插、避让的字,注意横画较多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横画的长短和距离,避免拥挤。
2.朗读教学本课是一篇要求背诵的小古文,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并熟读成诵。
教师要注重范读引导,指导学生正确停顿。
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生疏通文义。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宋、耕、释、冀”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宋”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3.多维度理解文意,探索学习古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猜图激趣,指导书写1.谈话激趣。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会讲故事的人,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读呢?课件出示韩非子的资料。
课件出示: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
出身韩国贵族。
与李斯同师承荀子。
2.看图猜故事。
韩非子写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老马识途》《守株待兔》的故事插图,让学生对照插图猜故事。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守株待兔》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寓言故事。
(板书:守株待兔)4.解释题意。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猜想一下题目是什么意思。
(株,树桩;守株待兔,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5.指导书写。
学生书写“守、株、待”,注意“待”字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分布均匀。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猜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降低课文的学习难度。
随文识字、写字,增加文言文字词积累。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正确读文,把握节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点拨“释、耒、冀”的读音。
(3)教师范读,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划分课文朗读节奏。
(4)教师相机指导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①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A.学生尝试自己断句。
B.标出朗读停顿: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C.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②而身/为宋国/笑。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课文。
(6)教师引读,感悟课文。
故事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讲的,让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教师进行引读。
(课件出示故事)课件出示:在很久很久以前,(宋人/有/耕者)。
耕者有田,(田中/有株)。
忽见一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可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7)全班齐读。
2.多种方法理解课文意思。
(1)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常见的汉字。
(2)识记“耒”:在课文插图中找到“耒”,课件出示“耒”的字理图。
(3)识记“耕”:在文中还有一个字跟“耒”有关,大家一起来找找。
“耕”即耕田、种地,而种地用的工具就是“耒”。
(4)指导学生书写“耕”:明确“耕”字左窄右宽,“耒”字的末笔是点。
(5)理解“耕者”:“耕者”是做什么的?那“记者、作者”呢?(6)古文言简义丰,一个字常常有几种意思。
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文中字的意思,那么接下来,又该怎样读懂古文的意思呢?(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借助课文插图)(7)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尝试读懂小古文的意思。
同桌合作,一人读古文,一人说意思,再交换说一说。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9)解读重点语句。
①出示“兔走触株”图文,“走”在古代字义为“跑”。
②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图文,请学生解释。
明确:这个种田的人丢掉了耒。
(课件出示故事)课件出示: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来,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
别人都已经在田里辛苦地干活了,种田人还是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落山了,种田人还是不肯离开树桩,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种田的人就在那儿等啊等啊。
学生齐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④那他等到兔子了吗?为什么?学生齐读“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⑤他等到了什么?(等到了别人的嘲笑)【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为正确理解课文的意思打下基础,同时为背诵古文做好铺垫。
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理解重点字句的意思,疏通文义,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板块三总结拓展,熟读成诵1.探究原因,总结拓展。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如果你是农夫,此时,你会想什么?课件出示:农夫悠然自得地坐在树桩旁,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夫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他究竟错在哪里?(4)学生交流。
(农夫以为偶然发生的事情会经常发生)(5)那你打算怎么劝说农夫?请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句型练习)课件出示:句型练习:如果让我劝劝这个农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熟读成诵。
①配乐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②摇头晃脑学古人读文。
③反复朗读,背诵古文。
【设计意图】教学时,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古文,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交流故事内容,为学生理解寓言寓意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耕、触、颈、释、其”5个字。
2.理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寓意。
3.阅读“阅读链接”,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知道乘车人犯的是什么错误,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引入知识1.背诵课文,引入学习。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这篇课文。
(2)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课件出示:宋国耕地释放希冀守护一株等待2.温故知新,复述课文。
(1)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课件出示原文,指名逐句说一说故事内容。
课件出示: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巩固课文意思,衔接新课。
板块二感悟主题,读懂故事1.感悟主题。
(1)耕者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呢?(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归纳:不能将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事。
(4)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跟守株待兔类似的事情?能分享给大家吗?2.古今对照,感知异同。
(1)课件出示现代文《守株待兔》。
课件出示: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
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
农夫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
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
农夫高兴极了,他一点儿力气没有花,就白捡了一只又大又肥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
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
每天,他把耒放在身边,守在树桩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死在树桩上。
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儿啊!农夫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因为没能再次得到兔子,农夫自己也沦为了宋国的笑柄。
(2)对比阅读,说说文言文的《守株待兔》和现代文的《守株待兔》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明确课文寓意,在其基础上,将课堂延伸到生活实际中,通过身边的事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寓意。
板块三阅读链接,拓展延伸1.默读材料,读懂故事。
课件出示《南辕北辙》。
(1)学习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魅力。
请大家默读《南辕北辙》。
(2)用自己的话跟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
(3)全班交流故事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理解《南辕北辙》的道理。
(1)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2)小组选出代表交流。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把去楚国的方向搞反了)(3)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方向错了,一切的有利条件和努力都白费了。
3.结合情境,活学活用。
课件出示:情境:有位同学,学习不认真。
有一次数学考试,选择题特别多,他不会做,就随便蒙,竟然蒙对了大半,考试及了格。
从那以后,他更不认真学习了。
同学劝他,他说:“没关系,我能蒙对!”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同学?通过学生自学,理解课后“阅读链接”中《南辕北辙》这个故事的寓意。
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迁移实践。
板块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1.复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读,全班齐读。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2)观察字形,思考怎样记住它们,同桌之间说一说。
(3)反馈指导。
2.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偏旁的位置,注意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教师引导总结:“释”字左边“”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其”字中间有两横,两竖左低右高。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3)学生反馈评议。
(4)评价修改,再练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后写字,使写字教学更高效。
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养成关注字体间架结构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言文寓言,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鉴于三年级的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我以读为主,紧扣重点词、句,带领学生朗读,读好、读懂,加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力求把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重要手段。
接着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分小组合作弄清楚文言文的主要意思,并能够自己讲述出来。
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获得教益。
另外,字词教学仍旧是教学中的重点,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的朗读来把握字词。
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寓言,并能够活学活用。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学生也会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