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的频谱和带宽
3GPP 5G射频指标解释(包含发射和接收指标,图片展示,适用于初级和中级射频工程师)

5G频段分两部分:FR1和FR2下面是FR1也就是sub 6G的频段表:国内运营商移动部署的5G频段是n41和n79,联通和电信部署的频段都是n78,具体频率范围如下:中国移动:n41:2515~2675MHz,n79:4800~4900MHz;中国电信:n78:3400~3500MHz;中国联通:n78:3500~3600MHz;3GPP中关于5G FR1(sub 6G)的射频指标要求都在38.101中,其中38.101-1和38.101-2分别定义的是SA架构下FR1(sub 6G)和FR1(毫米波)下的射频指标要求,38.101-3是ENDC 和5G CA组合下的5G射频指标要求,ENDC就是我们现阶段国内运营商正在推行的NSA架构。
因为NSA架构属于过渡阶段,运营商重点部署的是SA架构,因此本文重点讲述SA架构下5G的射频指标,也就是38.101-1。
3GPP相关文档下载地址:https:///ftp/Specs/archive/38_series/发射指标:6 发射特性6.2 Transmitter power发射功率;6. 2.1 UE maximum output power最大发射功率以上测试取样周期至少为1个子帧,1ms,除非特别说明,对各自支持的所有带宽都有效6. 2.2 UE maximum output power reduction最大发射功率回退5G NR允许终端在特定的调制方式、特定的RB分配机制下,适当回退最大发射功率,以适应高阶调制带来的发射指标超标或者占用带宽超标的问题;6. 2.3 UE additional maximum output power reduction额外最大发射功率回退额外最大功率回退是网络端基于杂散的额外要求而设定的,额外最大功率回退值和最大功率回退值不能重复叠加,取最大值做回退,特定频段特定RB信令连接的最大功率回退6.3 Output power dynamics输出功率动态范围6.3.1 Minimum output power最小输出功率The minimum controlled output power of the UE is defined as the power in the channel bandwidth for all transmit bandwidth configurations (resource blocks), when the power is set to a minimum value. The minimum output power is defined as the mean power in at least one sub-frame 1 ms. The minimum output power shall not exceed the values specified in Table 6.3.1-1.最小发射功率的概念我们不应该陌生,无论是Wcdma还是LTE都有这项指标要求,在最小1个子帧(1ms)的测试周期内,所有带宽和RB配置下,都应该满足最小发射功率小于某个规定的大小。
WLAN 射频基础

22
常用射频器件- 常用射频器件-射频连接器
射频同轴匹配负载: 射频同轴匹配负载:射频同轴匹配负载主要用于吸收射频或微波 系统的功率或在系统中充当假天线 ,H3C WLAN产品用50欧姆 匹配负载; TNC反极性射频同轴连接器 反极性射频同轴连接器(RP-TNC)适用于某些场合,如有严 反极性射频同轴连接器 格区分的输入或输出端口,有特殊用途的端口等,CISCO WLAN产品常用的接口形式; SMA同轴连接器 同轴连接器因体积小、结构简单、工作频带宽、可靠性高, 同轴连接器 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品种规格最多,用量最大的RF 连接器。 H3C 室内型AP都采用反极性SMA连接器,所谓反极性是指外螺 纹配插针或内螺纹配插孔,而正常极性是指外螺纹配插孔或内螺 纹配插针,选择反极性连接器是为了符合FCC相关规定; N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型射频同轴连接器是国际上最通用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之一,它 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具有抗震抗冲击能力强、可靠性高、机械和电气性能优良等特点。 H3C 室外型AP采用N型连接器
802.11h 动态频率 选择和功能控制 802.11n(最大300 Mbps)
WAPI(中国标准)
6
IEEE802.11a/b/g/n标准简介 标准简介
11Mbps/54Mps/300Mbps这些速率是指物理层(PHY)连接速率,而不是 实际速率 由于无线信道开销比较大,实际的净速率(net performance)大约为: 802.11b: 5Mbps 802.11a/g:23Mbps 802.11n: 75Mbps IEEE802.11n标准还未正式批准,目前的版本是draft1.1,Wi-Fi联盟计划在 2007年开始针对基于draft2.0版本的802.11n产品进行认证,将推动11n产品 的规模普及 802.11n并没有规定最高速度,由于11n采用了MIMO技术,实际速率与采用 的收发通道数(包括天线数)和通道带宽有密切关系,随着收发通道数的增 加,实现难度和成本急剧上升,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案是3Tx3R,在20MHz 信道情况下达到约75Mbps净速率,在40MHz信道情况下达到约150Mbps净 速率 WLAN的带宽是共享的,每个用户分时征用信道,由于信道冲突,增加了信 道开销,多用户情况下的累计带宽小于单用户情况下的带宽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新)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总参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二OO八年六月目录一、无线电监测定义 (3)二、固定监测站的定义 (3)三、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 (3)(一)、常规监测 (3)(二)、电磁环境监测 (3)(三)、特种监测 (4)四、超短波固定监测站技术使用要求 (4)(一)、固定监测站设计使用基本要求 (4)(二)、固定监测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5)五、固定监测站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7)(一)、基本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7)(二)、特定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9)六、监测站主要参数及相互关系 (12)(一)几种常用测量带宽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12)(二)与幅度有关的工作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16)七、固定监测站系统功能描述 (20)(一)、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20)(二)、特殊技术性能要求 (22)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一、无线电监测定义无线电监测是采用技术手段和一定的设备对无线电发射的基本参数和频谱特性参数(频率、频率误差、射频电平、发射带宽、调制度)进行测量;对模拟信号进行解调监听;对数字信号进行频谱特性分析;对频段利用率和频带占有度统计测试分析;测试统计指配频率使用情况,以便进行合理、有效地频率指配;并对非法电台和干扰源测向定位进行查处。
二、固定监测站的定义超短波监测站是指固定架设或临时开设于某个制高点,对附近一定区域内存在的各种VHF/UHF频段无线电台站信号进行监测和测向的无线电信号接收站。
其主要作用是承担VHF/UHF频段无线电台站频谱参数质量监测、空间无线电频谱利用率监测、指定类别调制信号解调和指定信号无线电测向定位等任务。
它是频谱管理部门掌握指定区域无线电频谱使用情况的基本手段,是为频谱管理系统提供电磁环境实测数据的主要方式,是提高无线电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基础。
三、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一)、常规监测1、无线电台发射电波质量的监测。
如使用频率、发射带宽、信号场强、谐波及杂散辐射、调制方式及调制度等;2、无线电频谱利用的监测。
对讲机信道占用带宽测试方法

对讲机信道占用带宽测试方法对讲机信道占用带宽测试是评估对讲机发射信号在指定频率范围内的实际频谱占用情况,以确保其符合相应的通信标准和规范,避免与其他通信系统产生干扰。
测试方法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设备准备:
-使用频谱分析仪或其他专用的射频测试设备,这些设备应具有足够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来测量窄带信号。
-设置对讲机到特定的发射频率和模式。
2.设置频谱分析仪:
-根据对讲机的工作模式和标准规定,调整频谱分析仪的中心频率至被测对讲机发射信道的中心频率。
-设置合适的分辨率带宽,以确保既能分辨出信号的边沿又能真实反映带宽占用情况。
-调整视频带宽以便观察噪声背景下的信号轮廓。
3.进行测量:
-开启对讲机并使其处于发射状态,可以使用音频发生器输入适当的调制信号或者通过语音激活。
-在频谱分析仪上观察对讲机发射信号的频谱图。
-测量信号从第一个显著边沿(-60dB或相关标准规定的点)到另一个对称边沿之间的频率宽度,这即为信道占用带宽。
4.记录与验证结果:
-记录下所测得的信道占用带宽数值,并对照相应通信标准的要求来验证是否合格。
-对于某些数字对讲机而言,还需要检查其在有效数据传输期间的瞬时带宽以及由于突发特性造成的旁瓣和杂散辐射是否满足要求。
3dB带宽、截止频率、通频带等概念的定义

3dB带宽的定义、理解dB是功率增益的单位,表示一个相对值。
当计算A的功率相比于B大或小多少个dB时,可按公式10lgA/B计算。
例如:A功率比B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A /B=10lg2=3dB,也就是说,A的功率比B的功率大3dB;如果A的功率为46dBm,B的功率为40dBm,则可以说,A比B大6dB;如果A天线为12dBd,B天线为14dBd,可以说A比B小2dB。
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单位,计算公式为:10lg功率值/1mW。
例如:如果发射功率为1mW,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10lg1mW/1mW=0dBm;对于40W的功率,则10lg(40W/1mW)=46dBm。
3dB带宽是通过功率得出的,简单的讲就是指损耗下降3dB时对应的频率间隔,是带宽的定义,你可以把13GHz带宽示波器前端看作是一带通滤波器,若该滤波器的带宽足够高,所有信号会都进来,反之,信号的高频成分会被滤掉(衰减掉),因此您可以画一个功率/幅值vs频率曲线图,当输入一13GHz正弦波,其示波器上显示的幅值是被测对象实际幅值的70.7%左右,换算成dB值是, -3dB,换算成功率是半功率点,这就是-3dB带宽的定义。
-3dB带宽的理解-3dB带宽指幅值等于最大值的二分之根号二倍时对应的频带宽度。
幅值的平方即为功率,平方后变为1/2倍,在对数坐标中就是-3dB的位置了,也就是半功率点了,对应的带宽就是功率在减少至其一半以前的频带宽度,表示在该带宽内集中了一半的功率。
3dB--指的是比峰值功率小3dB(就是峰值的50%)的频谱范围的带宽;6dB--同上,6dB对应的是峰值功率的25%。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在高频端和低频端各有一个截止频率,分别称为上截止频率和下截止频率。
两个截止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
频谱仪带宽和检波器详解

频谱仪带宽和检波器详解频谱仪的设置中,带宽和检波器的设置⾮常重要,不同的设置带来不同的测试结果,⽤户在使⽤中如何正确设置?不同设置的读数差异如何理解?在前⽂《频谱仪基础功能使⽤技巧》中,简化介绍了频谱仪的参数设置。
本⽂进⼀步深⼊探讨频谱仪带宽和检波器的⼯作原理,帮助掌握频谱仪参数设置规则,从⽽理解测试结果的含义,及其不同参数设置带来的差异。
本⽂探讨的内容要点:频谱分析模式,未涉及宽带⽮量分析模式RBW定义、实现⽅法、扫描⽅式及其设置规则检波器定义、实现⽅法及其设置规则不同设置得到不同频谱读数的原因分析分辨率带宽RBW频谱仪分辨率带宽RBW,是指中频数字滤波器的-3dB频率宽度,体现频谱的频率最⼩间隔,也就是频率分辨率,现代频谱仪的RBW通常是数字滤波器的带宽。
RBW⼯作模式,通常有FFT模式和频率扫描Sweep模式。
FFT模式,本振扫描⽅式是步进的,STEP频率间隔较⼤,I/Q基带滤波器带宽⼤于STEP的1/2,每个测试点多点IQ信号采样,并进⾏FFT和数字滤波,采样率以及采样和过采样点数决定了频率分辨率,即RBW的数值,数字滤波器决定⾼斯形状及其形状因⼦。
Sweep模式,本振连续扫描,微⼩步进远⼩于RBW,I/Q数字基带滤波器组合成数字中频滤波器,并决定其形状和RBW,每个测试点得到1对I/Q数据。
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确定了FFT模式成为主流,尤其在较⼩RBW设置情况下测试速度优势明显,Sweep模式应⽤于-3dB⾼斯滤波器以外的其他类型滤波器,例如5极滤波器、RRC和信道滤波器等。
另外,较⼤RBW(如>1MHz)的⼯作模式,⼀般采⽤Sweep。
Auto模式,根据测试带宽和测试时间等参数,按照上述规则,⾃动选择设置合适⼯作模式。
FFT模式Sweep模式动态⽰意图展现了频谱扫描⽅式与RBW滤波器,上图蓝⾊曲线代表中频滤波器的形状,因为本振的扫描,在频域上,中频滤波器和输⼊单载波位置发⽣相对变化,变化过程中,红蓝两线的交点变化形状与滤波器形状完全相同,⽽且此交点幅度对应此时中频电平,下⽅图⽰在载波频点处,放⼤观察的频谱绘制过程。
频谱分析仪应用解惑之带宽

图 9 不同 RBW 的底噪高低 在测量靠近中心频率的发射分量时,需要采用较窄的分辨带宽。RBW 设置的大小能决定是否能把两个 相临很近的信号分开,只有设置 RBW 大于或等于工作带宽时,读数才准确;但是如果信号太弱而底噪又太 高,频谱仪则无法准确分辨信号,此时即使 RBW 大于工作带宽读数也会不准。 测试信道的功率或是链路噪声时,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应该与信号的带宽相对应,一般的测试 规范中会给出相应的 RBW 条件。分辨率带宽常小于参考信道的带宽时,测量结果应为参考带宽内各分量的 总和(其和应为功率求 和,除非特别要求杂散信号按照电压求和) ,此时通常会使用频谱分析仪中 Meas 的 Channel Power 或 ACPR 等功能。
图 5 成型滤波器移动选择频率
如此来说,极端细致分辨能力的滤波器,相当于使用一个冲击函数去选择出需要的频率。如何构造一 个冲击函数形状的滤波器呢,它在时域上是时间无穷幅度不变的,也就是不可能构造出来。退一步讲,使 用一个矩形(形状因子为极限 1)作为选择的形状,仍然面临非常长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矩形系数越好, 分辨能力越细的滤波器实现成本越高,所以说,把一个理论上本来就很干净的正弦波检测为一根同样干净 的细细的谱线,实现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一个成本合适的平衡点: 这个滤波器既要有良好的形状选择性,又要易于实现,还要对于各种测量场景(功率,噪声,分析等)表 现较为一致的结果。 这时候高斯(Gaussian)滤波器闪亮登场了!是的,就是那个历史上最伟大没有之一的数学天才高斯, 拿破仑东征曾经因为他在哥根廷大学执教而放弃了炮轰这座城市。我们小学时有高斯计算 1+2+3+...+99+100 等差数列的故事, 中学时有高斯函数[x], 大学时有高斯分布, 高斯不等式, 高斯过程…… 那么频谱分析仪中的高斯滤波器是什么样子,为什么频谱分析仪的频率选择使用了高斯滤波器?
调角波的频谱和频带宽度

贝塞尔函数曲线
1. 调角波的频谱分析
(1)m (x 2)nm
Jn (x)
m0
m!(n m 1)
1
0.8
J0 J1
J2 J3 J4
0.6
J5 J6
0.4
0.2
0 mf
0.2
0.4 1 2 3 4 5 6 7 8 9 10
贝塞尔函数曲线
…J4 (mf )
J0 (mf )
J2 (m f )
0
因为 0- 必须大于0,即不能超过0 ,否则为 负,这是不可能的。在实用中受到广播通信中占据带
宽的限制。通常要求 mf 和 mp 越大越好。这样,已调 波解调时可得到的有用信号越大。
6. 三种调制方式的比较
➢抗干扰性
可证明:三种调制方式都存在 m 越大,抗干扰能力 越强。
总体来讲,FM优于PM优于AM。这就是卫星广播电 视系统采用调频制的一个原因。
☆ △f >>F,即 mf >>1 mf <1
宽带调制(WBFM) 窄带调制(NBFM)
BW0.1 2f BW0.1 2F
2. 调角波的频带宽度 BW 2(mf 1)F 2(f F)
举例 :调频波的幅度是2V, 频谱结构示于下图。
求调频波的频带BW0.1 ;调频波的最大频偏△f ;
调制信号是: v (t) V cos t
)
n
由第一类贝塞尔函数的特性:
J
2 n
(mf
)
பைடு நூலகம்
1
n
P V av 2 无关。
2 即o当 Vo 一定时,调频波的平均功率等于未调制时的载波功率,其值与 mf
4. 调角波与调幅波的比较
3GPP 5G射频指标解释(包含发射和接收指标,图片展示,适用于初级和中级射频工程师)

5G频段分两部分:FR1和FR2下面是FR1也就是sub 6G的频段表:国内运营商移动部署的5G频段是n41和n79,联通和电信部署的频段都是n78,具体频率范围如下:中国移动:n41:2515~2675MHz,n79:4800~4900MHz;中国电信:n78:3400~3500MHz;中国联通:n78:3500~3600MHz;3GPP中关于5G FR1(sub 6G)的射频指标要求都在38.101中,其中38.101-1和38.101-2分别定义的是SA架构下FR1(sub 6G)和FR1(毫米波)下的射频指标要求,38.101-3是ENDC 和5G CA组合下的5G射频指标要求,ENDC就是我们现阶段国内运营商正在推行的NSA架构。
因为NSA架构属于过渡阶段,运营商重点部署的是SA架构,因此本文重点讲述SA架构下5G的射频指标,也就是38.101-1。
3GPP相关文档下载地址:https:///ftp/Specs/archive/38_series/发射指标:6 发射特性6.2 Transmitter power发射功率;6. 2.1 UE maximum output power最大发射功率以上测试取样周期至少为1个子帧,1ms,除非特别说明,对各自支持的所有带宽都有效6. 2.2 UE maximum output power reduction最大发射功率回退5G NR允许终端在特定的调制方式、特定的RB分配机制下,适当回退最大发射功率,以适应高阶调制带来的发射指标超标或者占用带宽超标的问题;6. 2.3 UE additional maximum output power reduction额外最大发射功率回退额外最大功率回退是网络端基于杂散的额外要求而设定的,额外最大功率回退值和最大功率回退值不能重复叠加,取最大值做回退,特定频段特定RB信令连接的最大功率回退6.3 Output power dynamics输出功率动态范围6.3.1 Minimum output power最小输出功率The minimum controlled output power of the UE is defined as the power in the channel bandwidth for all transmit bandwidth configurations (resource blocks), when the power is set to a minimum value. The minimum output power is defined as the mean power in at least one sub-frame 1 ms. The minimum output power shall not exceed the values specified in Table 6.3.1-1.最小发射功率的概念我们不应该陌生,无论是Wcdma还是LTE都有这项指标要求,在最小1个子帧(1ms)的测试周期内,所有带宽和RB配置下,都应该满足最小发射功率小于某个规定的大小。
数字信号的频谱特征与带宽

于争
信号完整性 写书征询意见稿
于争 sig007
所示。 F (nω0 ) 的相位与频率 nω0 的关系,同样包含正负两种频率,称为双边相位谱。
幅度
0.25
0.2
0.15
0.1
0.05
0 -12f-11f-10f-9f -8f -7f -6f -5f -4f -3f -2f -f 0 f 2f 3f 4f 5f 6f 7f 8f 9f 10f11f 12f
信号完整性 写书征询意见稿
于争 sig007
想写本信号完整性的书,征询意见 1、您希望书中包含哪些信号完整性内容? 2、类似于本章这样的详细程度您认为合适么? 3、您喜欢那种语言风格,是严谨的还是稍稍随意一点的? 4、本书定位:适合工程师的理论。不追求理论的严谨,注重易 懂易用。您认为是否合适? 5、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告诉我!!
如果令 F (0 ⋅ω0 ) = a0 ,则周期函数可表示为一种简单的级数形式,称为周期函数的指数形
式傅里叶展开。
其中:
∞
∑ x (t ) = ( ) F nω0 e jnω0t n=−∞
F
( nω0
)
=
an
− 2
jbn
=
1 2
⎡2 ⎢⎣T
T
∫0
x (t ) cos (nω0t )
dt
−
j
2 T
T
∫0
jbn
根据式()可知 an 是关于 n 的偶函数, bn 是关于 n 的奇函数,即
an = a−n
代入 e− jnω0t 系数中有
bn = −b−n
因此周期函数可表示成
an
+ jbn 2
=
广电总局测试报告文字版

ECAN:广电总局的测试评估报告3、 ECAN 系 统 的 性 能 测 试 和 评 估2011 年 在 国 家 广 播 电 影 电 视 总 局 广 播 电 视 计 量 检 测 中 心 ( AB P/SAR FT) 对 ECAN 系 统 做 了 全 面 的 测 试 :测试项目:u 性能测试 u 物理层测试 u MAC 层 测 试 u 功能测试 u DBA 及 限 速 功 能 u VLAN 功 能 u 上联口汇聚功能 u 组 播 及 SCB 功 能 u 其他功能测试系统测试方案:分为有源树形(内含源两种网络形态。
2 级电缆放大器)和星形无第 2 页 共 14 页系统测试环境:第 3 页 共 14 页3. 1、 ECAN 系 统 的 MAC 层 性 能 测 试 :( 1) 1:1 双 向 并 发 吞 吐 量 测 试 :双 向 总 吞 吐 率 无 论 包 长 ( 1518 B yt e) 包 短 ( 64 B yt e) 都 达 100Mb ps 以 、 上。
( 2) 1:32 并 发 吞 吐 量 测 试 :图 1 :3 2 单 向 并 发 吞 吐 量第 4 页 共 14 页图 1 :3 2 双 向 并 发 吞 吐 量 测 试测 试 结 果 表 明 : 1) 与 1: 1 相 比 较 , 当 终 端 并 发 数 增 至 32 时 ( 1: 32) 的双向吞吐率的总带宽没有明显下降,几乎保持一致,接入能力不随终端数 增 加 而 下 降 。
2) 短 包 长 ( 64 B yt e) 和 长 包 长 ( 1518B yt e) 的 M AC 速 率 依 然 保持一致。
( 3) 1:32 双 向 并 发 时 延 及 抖 动 测 试 :图 1 :3 2 双 向 并 发 时 延 及 抖 动 测 试 第 5 页 共 14 页测 试 结 果 表 明 : EC AN 系 统 的 时 延 和 抖 动 都 很 小 , 上 行 最 大 延 迟 小 于 20 ms ( 为 14 ms) 最 大 抖 动 为 4 ms, 完 全 满 足 电 信 电 话 业 务 的 需 求 。
常用无线收发芯片射频指标及测量方法介绍b

d)
在极限条件下重复a) ~c)的过程。
。
二、常用指标
发射:-频率误差
二、常用指标
发射:-调制邻道功率
概述 发射机在规定的调制条件下总输出功率中落在任何一个相邻信 道的规定带宽内的那一部分功率与落在指配信道规定带宽内的 功率比值。
对别人的影响 有法规的限制
二、常用指标
发射:-调制邻道功率
二、常用指标
墙体损耗 多径损耗(默认10db)(混凝土20/砖10/天花板6)
二、无线传播的基本理论介绍
无线传播-对距离进行预测的各种模型
Walfisch-Ikegami传播模型 这种模型常用于街道、峡谷的传播预测,它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确定是视通 (line of sight)传播还是非视通传播,从而有不同的计算公式。WslfischIkegami模型的适用范围为:工作频率:800~2000MHz、基站天线高度:4~ 50m、移动台天线高度:1~3m、传播距离:0.02~5km。适用于基站覆盖 半径小于等于1公里,高层建筑密集的市区。
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可采用综合测试仪
或拥有矢量分析功能的频谱分析仪。
测试程序如下:
a)
发射机在某个指定测试频率上以最大发射功率状态工作,选取一定数量(大于或者等于
100个)的时隙,使用测量设备测量其在有效时域包络时间内的调制,从测量设备上读出或计算出被测发
射机的调制频偏误差;
测量方法
有用信号发生器选用能够产生规定的信号的信号发生器,并能
输出数据序列供误码评定设备比对,被测设备应提供解调输出
数据接口。
测试程序如下:
a)
设置接收机接收频率为测试频率,开启有用信号发生器1,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
WiFi测试指标介绍

WiFi测试指标介绍
技术中心 2012-11-8
目录
• 1 Transmitter Power 发送功率 • 2 Transmit Spectrum Mask 发送信号频谱模版 • 3 Frequency Error 频率误差 • 4 EVM 矢量误差幅度 • 5 Band Edges and harmonics 频带边缘以及谐波 • 6 Spectral Flatness 频谱平坦度 • 7 Power On/Off Ramp TX上升/下降时间 • 8 Receiver Sensitivity 接收灵敏度 • 9 Receiver Maximum Input Level 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 10 Receive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 临道抑制 • 11 Conductive Throughput Test 吞吐量
如果测试时选用“Full Data Package”可以发现EVM在发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比 其他两个选项提高5~6dB,而其它两个选项的EVM测试结果差不多。
谢谢!
• 测试频率误差要求:<±25ppm (802.11b); <±20ppm (802.11g/a/n)
(Span 50kHz、RBW 1kHz、VBW 1kHz、Sweep Time 50ms)
• 频偏越小越好,在实际的硬件电路设计中,晶振性能的一致性影响WIFI 产品频率误差的一致性,在晶振的选型上,要将性能与成本做折中考虑。
Freq Err (kHz)与Sym. Clk (ppm)转换 举例:Freq Err:10.34kHz;carrier frequency:2.412GHz
1) % change of frequency=10.34k/2.412G=0.000429% 2)ppm=0.000429%*1000000=4.29ppm
3dB带宽、截止频率、通频带等概念的定义

3dB带宽的定义、理解dB是功率增益的单位,表示一个相对值。
当计算A的功率相比于B大或小多少个dB时,可按公式10lgA/B计算。
例如:A功率比B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A/B=10lg2=3dB,也就是说,A的功率比B的功率大3d B;如果A的功率为46d B m,B的功率为40dBm,则可以说,A比B大6d B;如果A天线为12dBd,B天线为14dBd,可以说A比B小2dB。
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单位,计算公式为:10lg功率值/1mW。
例如:如果发射功率为1mW,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10lg1m W/1mW =0dBm;对于40W的功率,则10lg(40W/1mW)=46dBm。
3dB带宽是通过功率得出的,简单的讲就是指损耗下降3dB时对应的频率间隔,是带宽的定义,你可以把13GHz带宽示波器前端看作是一带通滤波器,若该滤波器的带宽足够高,所有信号会都进来,反之,信号的高频成分会被滤掉(衰减掉),因此您可以画一个功率/幅值vs频率曲线图,当输入一13GHz正弦波,其示波器上显示的幅值是被测对象实际幅值的70.7%左右,换算成dB值是, -3dB,换算成功率是半功率点,这就是-3dB带宽的定义。
-3dB带宽的理解-3dB带宽指幅值等于最大值的二分之根号二倍时对应的频带宽度。
幅值的平方即为功率,平方后变为1/2倍,在对数坐标中就是-3dB的位置了,也就是半功率点了,对应的带宽就是功率在减少至其一半以前的频带宽度,表示在该带宽内集中了一半的功率。
3dB--指的是比峰值功率小3d B(就是峰值的50%)的频谱范围的带宽;6dB--同上,6dB对应的是峰值功率的25%。
截止频率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
无线电台主要参数测量方法

无线电台主要参数测量方法一、频率和发射带宽频率测量是为了测定频率稳定度和频率漂移,并确保对发射机施加的频率容差。
频率的测量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设备检测(又叫近端监测)和空中监测(远端监测)。
无论是设备检测还是空中监测,又都可分为一般测量和高精度测量两个档次。
所用测量仪表精度高于待测频率的频率容限或高于发射机有关设备规范所规定的频率稳定度一个数量级的测量称之为一般测量;所用测量仪表精度比一般测量更高或用标频台发射的标准频率作基准频率进行的测量,用精度高于待测频率若干个数量级的频率源作标准频率进行的比较测量均应为高精度测量。
空中监测一般是指无线电管理机构对无线电台发射的无线电信号频率质量实施的监视检查。
这种检查的特点一是距离远,即需用高灵敏度及高精度,工作频率范围很宽的接收机与频率观测仪表相配合;二是对信号的多种特性进行集中监测,例如除监测频率容限(或频率稳定度)外,其它监测如发射类别、占用带宽、场强(发射功率)大小、带外发射等。
由于所得结果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不一定代表该值为使用时的真正最大频率误差。
为了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可靠,通常要作若干轮次测量(一般检查限于两次即可),从中选出最大的频率误差作为真正的最大频率误差,用它来与频率容限相比较并作出合格不合格的判断。
为了制定各国际监测台统一遵守的带宽估计方法并使国际频登记会(现改为无线电通信部门)能够对不同监测台的结果进行比较,1966年在奥斯陆召开的CCIR第十一届全会上通过了一项建议,建议中提出,各监测台必须采用6dB带宽和26dB带宽(下文称为“xdB”带宽)的方法来估计带宽。
xdB带宽定义为某频带宽度,在这频带之外所有频谱分量都比发射的峰值电平低6dB以上,或低26dB以上。
在常规监测条件下,占用带宽测试比较困难,而对于调幅、调频和常用数字调制等大多数信号方式,其发射频谱能量的主要部分(95%以上的能量)集中在26dB带宽之内,故规定发射带宽为26dB带宽,并可利用频谱分析仪自动测量该项指标。
第三节 船用SSB通信设备要点

3.1 SSB通信的基本原理 一、频谱及带宽 1.频谱 1)表示信号的方法 数学表达式 波形图 频谱图
2)频谱定义:指组成信号的各种正弦信号,按 频率不同所存在的分布、排列情况。 3)频谱图: 横坐标------频率 纵坐标------各正弦分量的幅度关系
2.信号带宽 1)定义: B=Fmax-Fmin 2)正弦单音信号只有一条谱线;而脉冲信号 则有无限多个谱线,占有无限大的带宽。
通三种。另有带阻滤波器,不常见。 4. 放大器 1) 边带放大器: 放大边带信号,提高其 电压幅值。 2)中频放大器:分为两级,由线性放大 器构成,主要完成对中频信号的放大, 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射机的失 真程度。 5. 键控电路: 控制发射机是否工作,称为发 射机的键控。 1)船用组合电台集收、发于一体,工
2)第二个符号(数字): 表示调制信号的性质 1——不用调制副载波,但包含数字信息的 单信道 2——利用调制副载波,且包含数字信息的 单信道 3——包含模拟信息的单信道 3)第三个符号:表示所发信息的类型 A——人工接收报 B——自动接收报 C——传真 D——数据传输
E——电话 F——电视
2.船用SSB工作种类 1)J3E——抑制载波单边带 2)R3E——减载波单边带 3)H3E——全载波单边带 4)F1B或J2B——单边带电传 F1B:直接用1785Hz和1615Hz两个正弦波来 传递数码符号,无副载波调制 J2B:将1785Hz和1615Hz看成是副载波为 1700Hz,频移为±85Hz的调制信号
3.2 SSB发射机的基本组成 一、基本组成框图及各部分的作用 1.基本组成框图
激励器 功放与 合成 控——将经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变换 成射频SSB信号。 2)功放与合成——对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新)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总参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二OO八年六月目录一、无线电监测定义 (3)二、固定监测站的定义 (3)三、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 (3)(一)、常规监测 (3)(二)、电磁环境监测 (3)(三)、特种监测 (4)四、超短波固定监测站技术使用要求 (4)(一)、固定监测站设计使用基本要求 (4)(二)、固定监测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5)五、固定监测站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7)(一)、基本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7)(二)、特定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9)六、监测站主要参数及相互关系 (12)(一)几种常用测量带宽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12)(二)与幅度有关的工作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16)七、固定监测站系统功能描述 (20)(一)、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20)(二)、特殊技术性能要求 (22)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一、无线电监测定义无线电监测是采用技术手段和一定的设备对无线电发射的基本参数和频谱特性参数(频率、频率误差、射频电平、发射带宽、调制度)进行测量;对模拟信号进行解调监听;对数字信号进行频谱特性分析;对频段利用率和频带占有度统计测试分析;测试统计指配频率使用情况,以便进行合理、有效地频率指配;并对非法电台和干扰源测向定位进行查处。
二、固定监测站的定义超短波监测站是指固定架设或临时开设于某个制高点,对附近一定区域内存在的各种VHF/UHF频段无线电台站信号进行监测和测向的无线电信号接收站。
其主要作用是承担VHF/UHF频段无线电台站频谱参数质量监测、空间无线电频谱利用率监测、指定类别调制信号解调和指定信号无线电测向定位等任务。
它是频谱管理部门掌握指定区域无线电频谱使用情况的基本手段,是为频谱管理系统提供电磁环境实测数据的主要方式,是提高无线电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基础。
三、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一)、常规监测1、无线电台发射电波质量的监测。
如使用频率、发射带宽、信号场强、谐波及杂散辐射、调制方式及调制度等;2、无线电频谱利用的监测。
(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目录1GSM部分 (1)1。
1常用频段介绍 (1)1。
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1.2.1发射功率 (2)1。
2。
2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ORFS〉) (4)1。
2。
2.1调制频谱 (4)1.2.2。
2开关频谱 (5)1.2.3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1。
2.4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1.2。
5相位误差(Phase Error) (6)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1。
2接收(receiver)指标 (8)1。
2。
1接收误码率(BER) (8)2 WCDMA (9)2。
1常用频段介绍 (9)2。
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9)2。
3接收(receiver)指标 (15)3 CDMA2000 (15)3。
1常用频段介绍 (15)3。
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6)3.3接收(receiver)指标 (19)4 TD-SCDMA部分 (20)4。
1常用频段介绍 (20)4.2发射(transmitter)指标 (20)4。
3接收指标(Receiver) (26)1GSM部分1.1常用频段介绍1.2发射(transmitter)指标1。
2。
1发射功率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
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测试方法: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LEVEL5-—-—LEVEL19共15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
40种无线通信传输技术及其频率分配汇总(收藏)

40种无线通信传输技术及其频率分配汇总(收藏)注:表一为我国无委会1985年制定,表二为1992年制定。
规定无绳电话频道间隔为25KHz,座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50mW,手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0mW。
发射类别为F3E;F1D;G3E注,315MHz:很多汽车厂商使用的"315MHz"汽车遥控钥匙。
40种无线通信传输技术及其频率分配介绍:1、5G、2、LTE/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4G)3、WCDMA/HSPA/HSPA+(L联通3G)4、TD-SCDMA(移动3G)5、GSM/GPRS/EDGE/ EDGE Evolution/VAMOS(2G)备注:P-GSM,基准GSM-900频带E-GSM,扩展GSM-900频带(包括基准GSM-900频带)R-GSM,铁路GSM-900频带(包括基准和扩展GSM-900频带)T-GSM,集群无线系统-GSMER-GSM900,即为Extended Railway GSM 900,在原铁路通信系统的基础拓宽了其频率范围(TX:873-915,RX:918-960)。
6、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RTT/ 1xAdvanced(电信3G)三大运营商频率划分:7、WiFi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 UHF或5G SHF ISM 射频频段。
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但也可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WLAN范围内的设备可以连接上。
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
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无线保真。
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i-Fi是WLAN 的重要组成部分)。
8、蓝牙能够在10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通讯介质为频率在2.402GHz到2.480GHz之间的电磁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U-R SM.328-11建议书*发射的频谱和带宽(ITU-R 222/1号研究课题)(1948-1951-1953-1956-1959-1963-1966-1970-1974-1978-1982-1986-1990-1994-1997-1999-2006)范围本建议书给出了不同发射类型的发射成分值的定义、分析模型和其他考虑,以及从频谱效率的角度考虑这些值的使用。
关键词杂散发射、dB带宽、发射谱、邻信道、必要频段国际电联无线电全会,考虑到a)为了有效地使用无线电频谱,有必要对各种类别的发射制定规则,以规范发射电台发射的频谱;b)为了确定发射的最佳频谱宽度,需要考虑整个发射电路以及其工作的技术条件,包括其他电路和共用该频带的其他无线电业务、ITU-R SM.1045建议书的发射机频率容限以及特有的传播现象;c)《无线电规则》第1.152和1.153款中定义的“必要带宽”和“占用带宽”的概念,是规定某一发射或一类发射的频谱特性的基础,而且是可能使用的最简单的方式;d)但是,这些定义在考虑涉及频谱的经济性和效率的问题时是不够的;需要尽力建立规则,一方面在各种情况下将发射占用的带宽限制到最有效的值,另一方面,将此频谱之外的发射成分限制到最低程度,以减小对邻道的干扰;e)为了有效地使用无线电频谱,必须知道各个发射类别的必要带宽,在某些情况下,ITU-R SM.1138建议书中所列的公式只能作为指导,对于特定的发射类别,必要带宽要根据规定的发射标准和质量要求计算得到。
f)占用带宽使运营部门、国内和国际组织通过测量确定某发射实际占用的带宽数量,并且通过与必要带宽的比较,来确认该业务没有占用过多的带宽,因此,产生的干扰不会超过对此发射类别规定的限值;g)除了在各种情况下将发射占用的频谱限制到最有效的值以外,ITU-R SM.1541建议书中制定了限制带外域无用发射的规则,而且在ITU-R SM.329建议书中制定了限制杂散域无用发射的规则;*无线电通信第1研究组根据ITU-R第1号决议于2016和2019年对此建议书做出编辑性修正。
h)为了根据ITU-R SM.329建议书来测量杂散域无用发射,需要对发射的必要带宽进行定义;j)ITU-R SM.326建议书中规定了互调失真产物的测量方法,其限值在ITU-R SM.329建议书中规定;k)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必要带宽远远大于基带带宽的系统(例如,调制指数高的FM系统或使用扩展带宽技术的系统),实际上增加了共用频带的用户数量,由于接收机对干扰敏感程度的降低足以抵消可用信道数量的减少,因此增加了无线电频谱的使用效率,认识到《无线电规则》(第1条,第VI节)中包含了与发射特性相关的下列术语的定义:“1.144带外发射*:由调制过程产生、刚超出必要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频率上的发射,但杂散发射除外。
1.145杂散发射*:在必要带宽之外的一个或多个频率上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以降低而不致影响相应信息的传输。
杂散发射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1.146无用发射*:包括杂散发射和带外发射。
1.146A(发射的)带外域:通常以带外发射为主的紧邻必要带宽的频率范围,但不包括杂散域。
以其来源为基础定义的带外发射在带外域发生,在杂散域也有轻微程度的发生。
同样,杂散发射可能在带外域发生,也可能在杂散域发生。
(WRC-03)1.146B(发射的)杂散域:通常以杂散发射为主的带外域以外的频率范围。
(WRC-03)1.147指配频带:批准给一个电台进行发射的频带;其带宽等于必要带宽加上频率容限绝对值的两倍。
如果涉及空间电台,则指配频带包括对于地球表面任何一点上可能发生的最大多普勒频移的两倍。
*与第1.144、1.145和1.146款给出的定义有关的术语应以下列方式用各工作语文表示:注1 —按照第115号决议(2002年,马拉喀什)该表相应地修改为当前有效的阿拉伯文、中文和俄文。
1.148指配频率:指配给一个电台的频带的中心频率。
1.149特征频率:在给定的发射中易于识别和测量的频率。
例如,载波频率可被指定为特性频率。
1.150基准频率:相对于指配频率来说具有固定和指定不变位置的频率。
此频率对指配频率的偏移与特征频率对发射所占频带中心频率的偏移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和符号。
1.151频率容限:发射所占频带中心频率偏离指配频率,或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基准频率的最大容许偏差。
频率容限以百万分之几或以赫兹表示。
1.152必要带宽:对给定的发射类别而言,恰好足以保证在规定条件下以所要求的速率和质量传输信息的频带宽度。
1.153占用带宽:指这样一种带宽,在它的频率下限之下或频率上限之上所发射的平均功率各等于某一给定发射的总平均功率的规定百分数β/2。
除非ITU-R建议书对相应的发射类别另有规定,β/2值应取0.5%”,建议1定义在处理带宽、信道间隔和干扰问题时,需要使用下列定义:1.1基带通过一条线路或无线传输系统传送的一个信号或若干多路复用的信号所占用的频带。
注1 —对于无线电通信,基带信号构成了调制发射机的信号。
1.2基带带宽通过一条线路或无线传输系统传送的一个信号或若干多路复用的信号所占用的频带的宽度。
1.3带宽扩展比必要带宽与基带带宽之比。
1.4(发射的)带外频谱由调制过程所产生的在必要带宽之外的那部分发射的功率密度谱(或在频谱是由离散分量构成的情况下的功率谱),但杂散发射除外。
1.5(发射的)容许带外频谱对于给定的发射类别而言,在必要带宽限值之上和之下的频率上所容许的功率密度(或离散分量的功率)值。
注1 —容许的功率密度(或功率)可用一限制曲线来规定,它给出了必要带宽以外各频率相对于规定的基准值的分贝数表示的功率密度(或功率)。
此限制曲线起点的横坐标应与必要带宽的极限频率相重合。
各种不同类别发射的限制曲线的说明在下面的附件1-6中给出。
1.6(发射的)带外功率在带外频谱的频率上发射的总功率。
1.7容许的带外功率对于给定的发射类别,在必要带宽限值之上和之下的频率上所容许发射的平均功率值。
注1 —对每种发射类别应分别确定其容许的带外功率值,并且应使用在发射的总平均功率中所占的百分比 来表示,发射的总平均功率是由每种发射类别对应的限制曲线得到的。
1.8x dB带宽指这样的频带宽度,在其频率上限和下限之外,任何离散频谱分量或连续频谱功率密度应至少比预定的0 dB基准值低x dB。
x dB带宽的定义可以根据0dB的确定而改变(见ITU-R SM.1541建议书):—x dBsd带宽:当选择参考电平为必要带宽内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值的情况下的x dB带宽;—x dBc带宽:当选择参考电平为发射的未调制载波功率的情况下的x dB带宽。
当测量时接入不到载波,则参考电平为平均功率;—x dBpp带宽:当选择参考电平为峰值功率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的x dB带宽,与占用带宽内的参考带宽一起测量。
注1 —根据x dB带宽方法给出的结果,在x dB和0dB参考电平做出适当的选择后,预计对《无线电规则》第1条第153款中规定的占用带宽的99%都可接受的。
1.9电报信号的建立时间电报电流从稳定状态的十分之一达到十分之九(或相反)所经历的时间;对于非对称信号,信号在开始和结尾的建立时间是不同的。
1.10电报信号的相对建立时间§ 1.9中所规定的建立时间与半幅度脉冲信号持续时间之比。
1.11调制速率在下文中,调制速率(Bd)B指对应的发射机使用的最高速度。
如果发射机工作的速度比最大速率低,应当增加建立时间使占用带宽最小,以符合《无线电规则》第3.9款。
2频谱效率最佳的发射机的发射当某个发射的占用带宽与该发射类别的必要带宽一致时,从频谱效率的观点认为该发射是最佳的。
从频谱效率的观点看的最佳带宽在共用情况下,从频谱使用的角度可能不是最佳的。
2.1下面频谱的例子用来说明带外功率、必要带宽和x dB带宽的定义。
图1 图2通过比较带外功率和频带上下限分析频谱通过x dB带宽分析频谱3带外发射的限值本建议书可作为计算带外发射限值的指导。
定义此限值应考虑调制的非理想性、相位噪声、互调和滤波器实现的实际限制。
4 发射频谱的计算对《无线电规则》附录1中确定的发射类型,可以计算其发射分量的值。
应使用附件1到6对下列发射类型进行计算,附件中包括分析模型以及其他考虑因素,可以作为在确定测量占用带宽时所用的值时的使用基础: — A 类发射(见附件1); — B 类和R 类发射(见附件2); — F 类发射(见附件3); — G 类发射(见附件4); — J 类发射(见附件5); —数字调相(见附件6)。
4.1 用于分析计算的带外频谱包络的近似表示通过功率函数对带外频谱进行近似表示,应使用下列公式:(1)γ = 0.33 N其中S (f m )是在给定频率f m 上的功率,N 是带宽扩展八倍频程频谱包络降低的分贝数。
对带外频谱包络的另一种近似表示使用指数函数,应当使用下面的公式:(2)其中N 1代表频带扩展一个八倍频程对用的分贝数。
对于最常见的情况,N = 12到20 dB/八倍频程,这对于在准确度大约为±15%到20%,即准确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功率比较是足够的,能够保证占用带宽的测量准确度为±3%到7%*。
这些方法是将发射的总功率与滤波后剩余的功率相比较,这可以通过两个低通滤波器或两个高通滤波器,或通过一个高通滤波器,或者通过一个高通和一个低通滤波器来实现,对于发射的频谱而言,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可以改变。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频谱分析仪来分析功率谱,从而得到相对的功率成分。
* 秘书处注:对于不同的N 值,测量占用带宽的误差百分比与功率比较的误差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见《ITU-R 频谱监测手册》(1995年,日内瓦)中的图71。
γ1()()m m f S f S f f ⎛⎫= ⎪⎝⎭120.23()()exp ()m m m N S f S f f f f ⎡⎤=--⎢⎥⎣⎦5减少发射机的无用发射造成的干扰下面是一些用来减少发射机的无用发射的方法(这些方法详见附件7):—发射机的结构(见附件7的§ 1);—滤波(见附件7的§ 2);—调制技术(见附件7的§ 3);—线性化(见附件7的§ 4);—预失真(见附件7的§ 4.1);—前馈(见附件7的§ 4.2);—反馈(见附件7的§ 4.3);—调制反馈(见附件7的§ 4.4);—极坐标环路技术(见附件7的§ 4.5);—笛卡儿坐标环路技术(见附件7的§ 4.6)。
注1 —减少发射的结构和可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这个角度讲,不要认为前面的列表是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