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_愁_的意象
古诗词中“愁”的意象
![古诗词中“愁”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e6eda2a2f01dc281e43af02d.png)
海 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乡思愁绪。该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乡的思念,春绘了昼夜和冬阔,波涛滚滚。先写青山重应首联,全篇是托雁捎个信。这时候,一 景春,叠笼吧群 和交诗,罩:北 乡替人小着雁归 思过扬路一儿的 和程帆蜿层啊大 谐中东蜒淡,雁 交融的景下的,碧淡的烦劳正掠 。
动物昆虫类
人们所亲近的朋友,时而会发出悲伤地 声响。蝉凄冷的鸣叫,鸿雁单独掠过天 空——,都让自然界笼罩上一层愁苦的思 绪。
蝉
痛别离,苦远游; 感身世,诉悲凉;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愁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 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无人信高
洁,谁为表予心。
首联见景生情,托物起兴,颔联蝉人并举, 叙中生议,那么颈联的重心那么转在感慨议论的 抒发上。“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说蝉 因露重而难以前飞,因风大而鸣声不能远传。这 既是描写深秋寒蝉的困难处境,也是对自身遭遇 的慨叹。作者在诗前的序中写道:“仆失路艰虞, 遭时徽墨。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意 即是时代的“徽墨〞(绳索之意)将其捆绑,使他
世深的杜动的流心的人千 界层特鹃物丁水田愁的丝 。的别、昆香、。雨诗万
走含鹧虫、烟通,词缕 进义鸪中柳云过也之的 了,。的、雨对滋中愁 古也他蝉梧雾自润。绪 人让们、桐,然着点交 的我所鸿、植界我点织 内们带雁芭物的们滴在 心更有、蕉类月的滴古
常用意象及其内涵
![常用意象及其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328c22fb581b6bd97e19ea5c.png)
古诗词常用意象(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伤别情怀,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以折柳表惜别、相留之意。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惜别怀远)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怨别之情。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2. 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3. 南浦——水边送别之地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的一个专名了.4. 酒。
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5、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6.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1)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6。
鸿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书信,对亲人的思念.(1)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古诗词中的送别意象
![古诗词中的送别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e59887d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7.png)
古诗词中的送别意象
古诗词中的送别意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离愁别恨:这种意象是最常见的,表达了离别时的心情和情感。
如《离骚》中的“欲别黄鹤楼,各为飞蓬乘”、“愿言不得意,数尽杨州道”等。
2. 思乡伤别:这种意象更多出现在北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离家乡的苦楚。
如《登鹳雀楼》中的“故人西
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 求酒解愁:送别时相聚哀愁,常通过饮酒解愁来减轻不舍之情。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 急流奔瀑:有时借比喻自然景象来表现离别时的冲动和激情。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 悲壮情怀:有些送别诗表现的是悲壮和豪迈,如《南行别二首》中的“玉佩龙头铁甲冷,一丝一缕不须惊。
天山雪彦王归马,半夜三更雪满城”。
6. 心有不舍:有些送别诗或句表现诗人内心的不舍和无奈,如《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和“借问
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 明月清风:明月和清风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也经常与送别相联系。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及《蝶恋花·送春》中的“不到绿杨外,暗上花飞去”。
8. 力求节制:在古代社会中,送别往往需要符合一定规矩,不能过于激昂或急躁。
因此,许多送别诗或句的表达也需要适度,不能刻意过烈。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风了”,以及《送东篱》中的“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1e77270203d8ce2f006623fb.png)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聚散苦匆匆的怅恨,从古到今,永远都没有穷尽,,因而抒写离愁别恨的诗歌也是绵绵无穷。
这些妙词佳句之所以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是因为诗人经常选用一些典型的意象来表达深情厚谊。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古诗词中表达离愁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芳草“芳草”历来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如相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以绵延天涯无情的芳草来显示作者的多情重情。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在中国文学史上,柳是一个很早就被咏唱的对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被视为咏柳之祖,柳与离别一下子拉上了关系。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乐府有《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句。
折柳寄托离情的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李白有《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e67c617b52d380eb62946d7a.png)
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举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7f8f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4.png)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意象是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中借助的某一形象,附着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必定会有助于同学们去理解全诗的。
今日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有点长,可以(保藏)下来渐渐看,希望会对你们品鉴古诗词有帮助哦~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一、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斗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怜悯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二、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孤独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致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子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子公远眺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悲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厚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古诗词中表达愁绪的意象
![古诗词中表达愁绪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67fab8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e.png)
古诗词中表示愁绪的意象
1️柳絮:飘忽不定,常用来表达愁绪。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2️梧桐:象征凄苦、愁绪。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3️丁香结:比喻心中郁结的忧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4️芭蕉:常用以表现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芭蕉》)
5️猿:孤寂、愁苦的象征。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送魏二》)
6️暮鸦(寒鸦、昏鸦):常用以渲染衰败萧索之景、痛惜悲凉的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流水: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8️黄昏:感伤的心情意绪。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9️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古诗词常用七类意象解析(第一季)
![古诗词常用七类意象解析(第一季)](https://img.taocdn.com/s3/m/e3e3aa543968011ca200913c.png)
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的一个专名了。
南朝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2)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有着传统的审美习惯,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像对后来咏史诗、咏怀诗、感遇诗发生了深刻影响的,源于屈原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的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不得志时寄情山水,仕途失意回归自然”,在历史的积淀中被赋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唐宋词更是一部充满忧患意识的悲剧史,它以悲愁为美,“春花”是“凋零”的,“秋月”是离别的,隐逸是解脱的;爱情的离思使人愁,青春的短暂使人愁,身世遭遇使人愁,家国衰败使人愁。把握这个特点,很多古典诗词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古诗词意象分析
![古诗词意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f0cf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68.png)
古诗词意象分析展开全文古诗词中秋愁意象解读导读: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融合形象与情感意蕴的“合金”,用庞德的话来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的东西。
”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是其艺术的灵魂。
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能表达“秋愁”的意象颇多,如秋风、秋雨、秋霜、秋月、衰草、枯木、枯荷、落叶、鸿雁等等,“梧桐”这个传统意象更是纷繁出现,且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
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梧桐这一意象所蕴涵的悲愁加以解读。
一、丧偶之痛梧桐,一种普通的树种,青干绿叶,枝干扶疏。
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桐为雌,同生同死,因此,我国民间通常以梧桐来象征男女之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忠贞爱情。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便化用了这一象征意蕴:“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
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然而,梧桐落叶早,“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古人深信“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由物及人,见梧叶飘零自然就会联想到生命的终结。
因此,古人常以梧桐半死或叶落来象征爱情的零落。
以梧桐象征丧偶,最早可近溯到枚乘的《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
”后人由此加以引申联想,产生了许多名篇佳句。
贺铸在为其爱妻所作的悼之词中写道:“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半死桐》)就是以清霜之后的半死梧桐象征丧偶之痛。
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你我一起来这里,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成为枝叶凋零的半死梧桐,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也经历了失伴之苦!留下的一半该是多么孤单、凄凉啊!因为“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内涵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018e3417b52acfc789ebc964.png)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 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 听南宫清漏 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 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 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其他如“一叶 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 人温庭筠《更漏子》)、“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1、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故古人常以此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 “咏蝉 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 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 一型。 骆宾王 《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 远,非是藉秋风。”皆属此类。 12、鸿雁——苏武牧羊时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 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 表示 盼望、惦念外出之人的音讯,传达思念之情,也表达的游子漂 泊思乡之情; 因大雁总是结队迁徙,途中常掉 队的孤雁,诗 人常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表达或孤独、或孤 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 南朝乐府 民歌《西洲曲》:“忆郎 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李清 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相识。”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 思念。
4、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 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 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 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羌笛是出自古代西 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 边塞诗中经 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 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范仲淹《渔家 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 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屈原《离骚》:“朝 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 餐花象征自己品 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 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 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 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ae3a45448d7c1c708a145bc.png)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举: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古诗词中的愁苦类意象
![古诗词中的愁苦类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d8498fd3b9d528ea81c7795c.png)
古诗词中的愁苦类意象作者:来源:《青少年日记》2014年第02期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
在鉴赏诗歌时,如果能熟知并懂得诗歌传统意象的象征性,从而以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那么鉴赏诗歌也就成功了一半。
这里我试举几例有关愁苦寓意的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
诗歌常见意象及对应情感
![诗歌常见意象及对应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f0099b80eb6294dc886c2f.png)
抒怀类意象:
4. 竹。谦虚忠贞、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 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 冰雪、草木。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 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 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洛阳亲友如 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泪下。
7. 山关。边塞。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 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隐者的代称。
2. 东篱。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 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3. 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4.渔樵 归隐后闲适自由的生活 。
帝乡明日近,犹自梦渔樵.
5.山林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8、草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以草 木茂盛衬战后衰败破亡之景。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 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 花之隐逸者也。”将菊花的君子之风与陶渊明 的归隐田园之意联系起来,由此“菊隐”成为田 园归隐的代名词。
2. 梅花。梅花具有傲雪、坚强、不屈不挠不怕 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格。“不要人夸颜 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芭蕉。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 各自愁”。尤其是“雨打芭蕉”最是愁苦。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 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 哀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 上人间。”
4. 猿猴。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八)其它意象
1、蝉,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 品行的高洁。寒蝉则是悲凉的同义词。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2ff59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4.png)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古诗词,而是诗句里面的意,你都理解了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建议大家收藏保存,对分析理解古诗词很有用哦!树木类1、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3、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4、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6、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7、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8、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9、柳营:指军营。
10、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花草类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2、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3、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4、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6、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7、桃花:象征美人。
8、兰:高洁。
9、牡丹:富贵、美好。
10、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11、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12、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3、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14、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16、牡丹:寓富贵。
17、杨花:有飘零之意。
1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9、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20、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动物类1、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2、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3、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雨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雨](https://img.taocdn.com/s3/m/fda3ef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f.png)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雨
在古诗词中,一些与雨相关的常见意象:
1、愁绪:雨常常被用来表达愁绪和悲伤。
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2、离别:雨也常被用来描绘离别的场景。
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思念:雨也可以用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例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哀怨:雨也可以用来表达哀怨和不满。
例如,“夜来秋雨声潺潺,芭蕉叶下秋波长。
”(白居易《夜雨》)
5、闲适:雨也可以用来描绘一种闲适、安静的氛围。
例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宋·张耒《自海至楚》:“愁如夜月常随客,身 似飞鸿不记 家。”
• “日长巴峡雨蒙蒙,又说归舟路未通。”戎 昱《云安阻雨》
•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温 庭筠《咸阳值雨》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 庭坚《寄黄几复》
•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独登台。”
•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苦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徐再思《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 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六、以月、雨、雁、柳等自 然界的景物 来比拟愁
• 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
• 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
• 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 沈如筠《闺怨》:“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
成。” • 晏殊《清平乐》:“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
情难寄。”
• 在自然界的各种景物中,塞满天地的春草,飘忽不定 的杨 花,遇秋先陨的梧桐,叫声凄切 的杜鹃和猿等 众多物象都成了古代诗人们喻愁、写愁的对象。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
二、以流水、大海喻愁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 淘沙》
•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 维《丹阳送韦参军》
•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 限似侬愁。”刘 禹锡《竹枝词》
•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李 白《横江词》
• (宋·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黍离之悲和怀古伤今之情
•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沦落天涯的身世之感 、家国之痛
•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 他 ,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 识。
• (宋·辛弃疾《祝 英台近·晚春 》)
生死以之的爱情追求
•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 色烟光 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
•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宋·柳永 《 凤 栖 梧 》 )
表现爱情的离情别绪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 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
吟》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乌夜啼》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
高》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琵琶行》
• “柳”者,“留”也,古人 巧借谐音,以抒缠 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
留别》) • 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
肠断声” • 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
许多愁” • 王实甫《西厢记》:“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
泥。即便 是那土和泥,也有一些土气息, 泥滋味”
八、用愁眉、愁肠来直接代 愁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宋祁
生命困惑和人生惆怅
•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 光共憔悴 ,不堪看 !
•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 珠 无限恨 ,倚阑干。
• (五代·李璟《浣溪沙》)
• 谁道闲情抛弃久 ?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 日日花前 常病酒 ,不辞镜里朱颜瘦。
•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 ,何 事年年有 ?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 作者前后期词风和愁情的变化:
清丽缠绵--闲愁、离愁
沉郁苍凉--国恨家愁、旧恨新愁
无尽的爱恨情愁
•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 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 ,都无人管 ,更谁劝 , 啼莺声住。
• 鬓边觑 ,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 昏 ,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带将愁去。
三、以山喻愁
• 向子湮在《水龙吟》 :“愁山万叠,鬓丝千 缕”
• 愁正像重峦叠嶂的山使人喘不过气来。 • 人生最苦别离,柳丝柔肠, 山敛愁眉
四、以酒写愁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五、以秋显愁
• 曹丕《,千丝万絮惹春风。” 唐·郑谷《柳》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 永《雨霖铃》
以丝喻愁
• 唐·司空图《灯花》:“几时金雁传归信,剪断 香魂一缕愁。”
• 清·严元照《忆秦娥》:“故乡迢递空相忆,深 闺一片愁如织。”
九、把愁写成具体可感的物体
•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 歌》),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
• (五代 ·冯 延巳《蝶恋花 》)
壮志难酬与英雄失意
•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 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 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 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 意 ,明朝 散发弄扁舟。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 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宋·晏殊《蝶恋花 》)
乡愁与思故怀旧之情
• 院静厨寒睡起迟 ,秣陵人老看花时 。城连晓 雨枯陵 树 ,红带春潮坏殿基 。
• 伤往事 ,写新词 ,客愁乡愁乱如丝 。 不知烟 水西村舍 ,燕子今年宿傍谁 ?
• (清 ·孔尚任《鹧鸪天》)
•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 衰 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 螀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 (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 》)
如何表现这一个“愁”字
一、以夕阳(黄昏)显愁
• 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
•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 寒鸦数点,流水 绕孤村。”
《好事近》 •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李煜《清平乐》 •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韦
庄《冬夜》
醉花阴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思
武陵春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家国之愁
前期: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 守着 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
• ( 宋·李清照 《声声慢》)
• 六朝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 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 ,乌衣巷口曾 识。听夜深 ,寂寞打 孤城,春潮急。
•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 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 求田问 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 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 泪!”
李
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
清 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 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照
此
愁 后期:
与
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
彼 乡悼亡的情感。
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 (簿雾浓云愁永昼)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声声慢》 (寻寻觅觅) 《菩萨蛮》,《蝶恋花》 《转调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