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中国行政区划图

合集下载

中国西晋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西晋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西晋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西晋时期图说晋武帝司马炎于泰始元年(265)篡魏称帝,是为西晋。

仍魏旧都洛阳,有十四州。

泰始五年(269)分雍、凉、梁三州置秦州;七年(271)分益州置宁州;咸宁二年(276)分幽州置平州,共得十七州。

太康元年(280)平吴得其扬、荆、交、广四州,并南北二荆二扬皆为一州,以十九州成一统。

秦宁二州于太康三年罢并雍、益,故本图以太康二年(281)为准,画出其时的十九州和一百七十一郡国。

州画州治州界;郡国画治所,但为比例尺所限未能画全。

《晋书·地理志》记载颇有脱误,图中间有据清人考证予以补正处,如青州补画北海郡。

司州即汉魏之司隶,治洛阳,统郡十二:河南、荥阳、弘农、上洛、平阳、河东、汲、河内、广平、阳平、魏、顿丘兖州治濮阳廪丘,统郡国八:陈留、濮阳、济阳、高平、任城、东平、济北、泰山豫州治梁国陈县,统郡国十:颖川、汝南、襄城、汝阴、梁、沛、谯、鲁、弋阳、安丰冀州治安平信都,统郡国十三:赵、巨鹿、安平、平原、乐陵、渤海、章武、河间、高阳、博陵、清河、中山、常山幽州治范阳涿县,统郡国七:范阳、燕、北平、上谷、广宁、代、辽西平州治辽东襄平,统郡国五:昌黎、辽东、乐浪、玄菟、带方并州治太原晋阳,统郡国六:太原、上党、西河、乐平、雁门、新兴雍州治京兆长安,统郡七:京兆、冯翊、扶风、安定、北地、始平、新平凉州治武威姑臧,统郡八:金城、西平、武威、张掖、西、酒泉、敦煌、西海秦州治天水冀县,统郡六: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梁州治汉中南郑,统郡八:汉中、梓潼、广汉、新都、涪陵、巴、巴西、巴东益州治蜀郡成都,统郡八:蜀、犍为、汶山、汉嘉、江阳、朱提、越峻、庠柯宁州治建宁滇池,统郡四:云南、兴古、建宁、永昌青州治齐国临淄,统郡国七:齐、济南、北海、乐安、城阳、东莱、长广徐州治彭城国彭城,统郡国七:彭城、下邳、东海、琅邪、东莞、广陵、临淮荆州治南郡江陵,统郡国二十二:江夏、南、襄阳、南阳、南乡、义阳、新城、魏兴、上庸、建平、宜都、南平、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桂阳、武昌、安成扬州治丹阳建邺,统郡十六:丹阳、宣城、淮南、庐江、毗陵、吴、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建安、豫章、临川、鄱阳、庐陵交州治交趾龙编,统郡七:合浦、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广州治南海番禹,统郡十:南海、临贺、始安、始兴、苍梧、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宁浦太康三年罢秦、宁二州,惠帝时复置,又分扬州、荆州十郡为江州,治豫章;怀帝永嘉元年(3 0 7)又分荆州、江州八郡为湘州,治长沙;故西晋末年共有二十一州。

地图上的南北朝(14幅地图)

地图上的南北朝(14幅地图)

地图上的南北朝(14幅地图)汉末三国时期,华夏大地战乱频繁,最终蜀汉灭于曹魏,东吴灭于西晋,天下归于一统。

然而好景不长,西晋仅仅持续了51年(若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始为37年),北方又陷入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混乱状态。

虽然前秦短暂统一北方,但在淝水之前秦战败于东晋后,北方再次四分五裂。

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在牛川称王,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称帝,建立北魏。

南方的东晋也叛乱不断,桓玄篡晋,废帝自立。

大将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匡扶晋室,因功掌朝政大权。

东晋偏安江南,不忘北伐,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温等先后北伐未能成功。

公元409年,南燕慕容超纵兵掠淮北,刘裕率军北上,破南燕都城,收复青州、兖州。

之后,刘裕又向西收复巴蜀,趁后秦内乱时,出兵攻克洛阳、长安,灭亡后秦。

但坐镇朝廷的刘穆之病故,刘裕怕大权旁落,匆匆返回建康。

留守长安的晋军内讧,夏主郝连勃勃趁机夺取关中。

刘裕北伐势如破竹,使东晋似乎看到了光复中原的希望之光。

掌握朝廷军政大权的刘裕威望如日中天,野心越来越大。

420年,刘裕废恭帝自立,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公元396年,北魏败北燕,将关东地区收入囊中。

公元427年,北魏攻破夏都统万城。

之后又向北奔袭漠北,大破柔然。

公元430年至439年,北魏夺取关中,并先后灭夏、北燕、北凉等割据势力,统一北方。

至此,刘宋和北魏南北对峙,中国历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北朝(386-581)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朝(420年-589年)有宋、齐、梁、陈四朝。

南朝因嫡传华夏之正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奉南朝为正统。

史书将南北朝起始时间定于公元420年,是因为北魏拓跋珪称帝早于刘裕,尽管当时北方还没有统一。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吸取东晋灭亡教训,重用寒门,压制豪门世族,推行土断等。

宋文帝继位后,继续推行刘裕的治国方略,整饬吏治、兴修水利、轻徭薄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力日强,史称“元嘉之治”。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州府制度的演变 与作用
行省制的设立与 意义
行政区划变革对 国家统一和发展 的贡献
对现代行政区划改革的启示
尊重历史传统:借鉴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为现代行政区划改革提供 历史依据。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合理划分行政区划,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精简高效: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经济发展提 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概述
THEME TEMPLATE
行政区划定义与演变
定义:行政区划是国家 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 划分的区域。因此,行 政区划亦称行政区域。
演变:中国古代行政区 划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 段,包括郡县制、州制、 府制、省制等。在各个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 划分标准和层级都有所 不同,但总体来说,都 是为了便于国家管理和 维护地方治安。
民主法治:加强民主监督,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行政区划改革的科学性和 公正性。
感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EME TEMPLATE
行政区划的形成与演变:介绍了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形成背景、 演变过程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联。
行政区划对文化传承的挑战:分 析了行政区划在文化传承中可能 带来的挑战,如文化同质化、文 化断层等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行政区划对文化传承的促进:阐 述了行政区划在文化传承中的积 极作用,如促进文化交流、推动 文化创新等。
行政区划与民族融合的未来展望: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与民族融合将继续发展,促 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行政区划与地方风俗习惯
行政区划对地方风俗习惯的影响 不同行政区划下的特色风俗习惯 行政区划变迁与风俗习惯的演变 当代行政区划与地方风俗习惯的融合发展

历代行政区划

历代行政区划

历代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

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萌芽时期: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

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所谓的九州、五服、九畿之说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行政区划,但也反映出战国及之后人们的地理视野不断扩大。

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或幽、并)五服:“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九畿: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

郡县制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

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州制时期: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汉代州的职能
最初州只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与郡没有行政 隶属关系,刺史不是常设官员,没有固定的治 所。 西汉末刺史(或称州牧)权势有所增大 。 东汉初刺史常驻地方,有了治所,但东汉 大部分时间里,州是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刺 史仍然不直接干预地方行政。
中央
刺史部 长官:刺史
郡:太守
县:令
汉武帝之后
东汉末年州成为地方一级政区
2、畿服说
《国语·周语》作甸、侯、宾、要、荒五服, 以五百里为差; 《禹贡》作甸、侯、绥、要、荒五服,以五 百里为差; 《逸周书·职方》称方千里内为王圻(qí), 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服。
3、分封制
(1)夏、商的封国
(2)西周的分封制
夏的方国
商的方国
西周形成比较完备的等级分封制。 宗周、成周为王畿区,由周王直接统治;王 畿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周王在王畿内、 诸侯在封国内,又按宗法制度把土地和人民分封 给卿、大夫,卿、大夫又对士进行分封,这样天 子、诸侯、卿大夫均有直接统治区和间接统治区, 形成多层次有不同隶属关系的政权和政区系统。
保留着分封制的残痕
春秋战国时期的县 县的规模相差悬殊
5、郡的出现 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 鲁僖公九年(前651年),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 子挚讲, “君实有郡县”。 ——《国语· 晋语》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曰:“克敌 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战国时各Biblioteka 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郡 长官:守 县(道): 令
诸侯王国
侯国(邑)
支郡:

汉 初
汉代郡国分布
西汉时期103郡国中,秦岭淮河以南只有 29个,而关东地区达50郡,说明西汉时黄河 中下游仍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区。 问题:关东的地域范围?

晋朝18州

晋朝18州

晋朝18州1、司州。

案《禹贡》豫州之地。

及汉武帝,初置司隶校尉,所部三辅、三河诸郡。

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冯翊、扶风三郡,北得冀州分河东、河内二郡,东得豫州之弘农、河南二郡,郡凡七。

位望降于牧伯,银印青绶。

及光武都洛阳,司隶所部与前汉不异。

魏氏受禅,即都汉宫,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置司州。

晋仍居魏都,乃以三辅还属雍州,分河南立荥阳,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废东郡立顿丘,遂定名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

州统郡一十二,县一百,户四十七万五千七百。

2、兗州。

案《禹贡》济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

《周礼》:「河东曰兗州。

」《春秋元命包》云命:「五星流为兗州。

兗,瑞也,信也。

」又云:「盖取兗水以名焉。

」汉武帝置十三州,以旧名为兗州,自此不改。

州统郡国八,县五十六,户八万三千三百。

3、豫州。

案《禹贡》为荆河之地。

《周礼》:「河南曰豫州。

」豫者舒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也。

《春秋元命包》云:「钩钤星别为豫州。

」地界,西自华山,东至于淮,北自济,南界荆山。

秦兼天下,以为三川、河东、南阳、颍川、砀、泗水、薛七郡。

汉改三川为河南郡,武帝置十三州,豫州旧名不改,以河南、河东二郡属司隶,又以南阳属荆州。

先是,改泗水曰沛郡,改砀郡曰梁,改薛曰鲁,分梁沛立汝南郡,分颍川立淮阳郡。

后汉章帝改淮阳曰陈郡。

魏武分沛立谯郡,魏文分汝南立弋阳郡。

及武帝受命,又分颍川立襄城都,分汝南立汝阴郡,合陈郡于梁国。

州统郡国十,县八十五,户十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六。

4、冀州。

案《禹贡》、《周礼》并为河内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

《春秋元命包》云:「昴毕散为冀州,分为赵国。

」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

舜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以西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周人因焉。

及汉武置十三州,以其地依旧名焉冀州,历后汉至晋不改。

州统郡国十三,县八十三,户三十二万六千。

5、幽州。

案《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

西晋行政区划

西晋行政区划

《晋书•地理志》郡县表州名州治郡名郡治县数下辖县名备注司州洛阳河南郡洛阳县12 洛阳县、河南县、巩县、河阴县、新安县、成皋县、缑氏县、阳城县、新城县、陆浑县、梁县、阳翟县荥阳郡荥阳县8 荥阳县、京县、密县、卷县、阳武县、苑陵县、中牟县、开封县泰始二年(266年),析河南郡复置荥阳郡弘农郡弘农县 6 弘农县、湖县、陕县、宜阳县、黾池县、华阴县上洛郡上洛县 3 上洛县、商县、卢氏县泰始二年(266年),析京兆郡置上洛郡平阳郡平阳县12 平阳县、杨县、端氏县、永安县、蒲子县、狐讘县、襄陵县、绛邑县、濩泽县、临汾县、北屈县、皮氏县河东郡安邑县9 安邑县、闻喜县、垣县、汾阳县、大阳县、猗氏县、解县、蒲坂县、河北县汲郡汲县 6 汲县、朝歌县、共县、林虑县、获嘉县、修武县泰始二年(266年),析河内郡置汲郡河内郡野王县9 野王县、州县、怀县、平皋县、河阳县、沁水县、轵县、山阳县、温县广平郡广平县15 广平县、邯郸县、易阳县、武安县、涉县、襄国县、南和县、任县、曲梁县、列人县、肥乡县、临水县、广年县、斥漳县、平恩县阳平郡元城县7 元城县、馆陶县、清渊县、发干县、东武阳县、阳平县、乐平县“清渊”:《晋书·地理志》作“清泉”,此避唐讳更名魏郡邺县8 邺县、长乐县、魏县、斥丘县、安阳县、荡阴县、内黄县、黎阳县顿丘郡顿丘县 4 顿丘县、繁阳县、阴安县、卫县泰始二年(266年),析魏、阳平二郡置顿丘郡兖州廪丘陈留国小黄县10 小黄县、浚仪县、封丘县、酸枣县、济阳县、长垣县、雍丘县、尉氏县、襄邑县、外黄县濮阳国濮阳县 4 濮阳县、廪丘县、白马县、鄄城县咸宁三年(277年),析东郡置濮阳国济阴郡定陶县9 定陶县、乘氏县、句阳县、离狐县、宛句县、己氏县、成武县、单父县、城阳县“宛句”:《汉书》、《隋书》均作“冤句”高平国昌邑县7 昌邑县、巨野县、方与县、金乡县、湖陆县、高平县、南平阳县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置高平国“湖陆”:《晋书》作“陆湖”,今考,应从《汉书》、《后汉书》等作“湖陆”任城国任城县 3 任城县、亢父县、樊县东平国须昌县7 须昌县、寿张县、范县、无盐县、富城县、东平陆县、刚平县济北国卢县 5 卢县、临邑县、东阿县、谷城县、蛇丘县泰山郡奉高县11 奉高县、博县、嬴县、南城县、梁父县、山茌县、新泰县、南武阳县、莱芜县、牟县、巨平县“南城”:《晋书》作“南武城”,今考,应从《宋书》、《隋书》等作“南城”“牟”:《晋书》作“东牟”,今考,应从《汉书》、《宋书》等作“牟”豫州陈县颍川郡许昌县9 许昌县、长社县、颍阴县、临颍县、郾县、邵陵县、 县、新汲县、长平县汝南郡新息县15 新息县、南安阳县、安成县、慎阳县、北宜春县、朗陵县、阳安县、上蔡县、平舆县、定颍县、灈阳县、南顿县、汝阳县、吴房县、西平县惠帝年间,析汝南郡置南顿郡,治南顿襄城郡襄城县7 襄城县、繁昌县、郏县、定陵县、父城县、昆阳县、舞阳县《晋书》作泰始二年(266年)置,今考应为魏末所置汝阴郡汝阴县8 汝阴县、慎县、原鹿县、固始县、鲖阳县、新蔡县、宋县、褒信县泰始二年(266年),析汝南郡复置汝阴郡惠帝年间,析汝阴郡置新蔡郡,治新蔡梁国睢阳县12 睢阳县、蒙县、虞县、下邑县、宁陵县、谷熟县、陈县、项县、长平县、阳夏县、武平县、苦县惠帝年间,析梁国复置陈郡,治陈县长平县:前已见于颍川郡,疑重复沛国相县9 相县、沛县、丰县、竺邑县、符离县、杼秋县、洨县、虹县、萧县“竺邑”:《汉书》、《隋书》均作“竹邑”谯郡谯县7 谯县、城父县、酂县、山桑县、龙亢县、蕲县、铚县鲁郡鲁县7 鲁县、汶阳县、卞县、邹县、蕃县、薛县、公丘县“蕃”:《晋书》作“番”,今考,应从《汉书》、《后汉书》作“蕃”弋阳郡弋阳县7 弋阳县、西阳县、轪县、蕲春县、邾县、西陵县、期思县安丰郡安风县 5 安风县、雩娄县、安丰县、蓼县、松滋县冀州信都赵国房子县9 房子县、元氏县、平棘县、高邑县、中丘县、柏人县、平乡县、下曲阳县、鄡县巨鹿国廮陶县 2 廮陶县、巨鹿县安平国信都县8 信都县、下博县、武邑县、武遂县、观津县、扶柳县、广宗县、经县平原国平原县9 平原县、高唐县、茌平县、博平县、聊城县、安德县、西平昌县、般县、鬲县乐陵国厌次县 5 厌次县、阳信县、漯沃县、新乐县、乐陵县勃海郡南皮县10 南皮县、东光县、浮阳县、饶安县、高城县、重合县、东安陵县、蓨县、广川县、阜城县章武国东平舒县 4 东平舒县、文安县、章武县、束州县泰始元年(265年),析勃海、河间二郡置章武国河间国乐城县 6 乐城县、武垣县、鄚县、易城县、中水县、成平县“易城”:《汉书》、《后汉书》均作“易”,无“城”字高阳国博陆县 4 博陆县、高阳县、北新城县、蠡吾县泰始元年(265年),析中山、安平、河间三郡置高阳国博陵郡安平县 4 安平县、饶阳县、南深泽县、安国县清河国清河县 6 清河县、东武城县、绎幕县、贝丘县、灵县、鄃县中山国卢奴县8 卢奴县、魏昌县、新市县、安喜县、蒲阴县、望都县、唐县、北平县常山郡真定县8 真定县、石邑县、井陉县、上曲阳县、蒲吾县、南行唐县、灵寿县、九门县幽州涿县范阳国涿县8 涿县、良乡县、方城县、长乡县、遒县、故安县、范阳县、容城县燕国蓟县10 蓟县、安次县、昌平县、军都县、广阳县、潞县、安乐县、泉州县、雍奴县、狐奴县北平郡徐无县 4 徐无县、土垠县、俊靡县、无终县上谷郡沮阳县 2 沮阳县、居庸县广宁郡下洛县 3 下洛县、潘县、涿鹿县代郡代县 4 代县、广昌县、平舒县、当城县辽西郡阳乐县 3 阳乐县、肥如县、海阳县平州襄平咸宁二年(276年),析幽州之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置平州昌黎郡昌黎县 2 昌黎县、宾徒县辽东国襄平县8 襄平县、汶县、居就县、乐就县、安市县、西安平县、新昌县、力城县襄平县为东夷校尉所在地乐浪郡朝鲜县 6 朝鲜县、屯有县、浑弥县、遂城县、镂方县、驷望县玄菟郡高句丽县 3 高句丽县、望平县、高显县带方郡带方县7 带方县、列口县、南新县、长岑县、提奚县、含资县、海冥县并州晋阳太原国晋阳县13 晋阳县、阳曲县、榆次县、于离县、盂县、狼孟县、阳邑县、大陵县、祁县、平陶县、京陵县、中都县、邬县上党郡潞县10 潞县、屯留县、壶关县、长子县、泫氏县、高都县、铜鞮县、涅县、襄垣县、武乡县西河国离石县 4 离石县、隰城县、中阳县、介休县乐平郡沾县 5 沾县、上艾县、寿阳县、轑阳县、乐平县雁门郡广武县8 广武县、崞县、 县、平城县、葰人县、繁畤县、原平县、马邑县新兴郡(晋昌郡)九原县 5 九原县、定襄县、云中县、广牧县、晋昌县惠帝改新兴郡为晋昌郡,后复旧名雍州长安京兆郡长安县9 长安县、杜陵县、霸城县、蓝田县、高陆县、万年县、新丰县、阴般县、郑县冯翊郡临晋县8 临晋县、下邽县、重泉县、频阳县、粟邑县、莲芍县、郃阳县、夏阳县扶风郡(秦国)郿县 6 池阳县、郿县、雍县、汧县、陈仓县、美阳县惠帝改扶风郡置秦国安定郡临泾县7 临泾县、朝那县、乌氏县、都卢县、鹑觚县、阴密县、西川县北地郡泥阳县 2 泥阳县、富平县始平郡槐里县 5 槐里县、始平县、武功县、鄠县、蒯城县泰始二年(266年),析扶风郡置始平郡新平郡漆县 2 漆县、汾邑县凉州[1] 姑臧金城郡榆中县 5 榆中县、允街县、金城县、白土县、浩亹县泰始五年(269年),划金城郡入秦州;太康三年(282年),撤销秦州,金城郡还属凉州西平郡西都县 4 西都县、临羌县、长宁县、安夷县永嘉五年(311年),析西平郡置晋兴郡,领晋兴、枹罕、永固、临津、临鄣、广昌、大夏、遂兴、罕唐、左南等县,治晋兴武威郡姑臧县7 姑臧县、宣威县、揖次县、仓松县、显美县、骊靬县、番和县永宁元年(301年),析武威郡置武兴郡,领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监等县,治武兴张掖郡永平县 3 永平县、临泽县、屋兰县西郡日勒县 5 日勒县、删丹县、仙提县、万岁县、兰池县酒泉郡福禄县9 福禄县、会水县、安弥县、骍马县、乐涫县、表氏县、延寿县、玉门县、沙头县元康五年(295年),析酒泉郡之沙头县,敦煌郡之冥安、宜禾、伊吾、深泉、广至五县,再新设会稽、新乡二县,合共八县置晋昌郡,治冥安“冥安”:《晋书》作“宜安”,《元和郡县志》考,应作“冥安”“深泉”:应为“渊泉”,避唐讳更名敦煌郡敦煌县12 昌蒲县、敦煌县、龙勒县、阳关县、效谷县、广至县、宜禾县、冥安县、深泉县、伊吾县、新乡县、干齐县西海郡居延县 1 居延县秦州[2] 冀县上邽泰始五年(269年),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太康三年(282年),秦州并入雍州;太康七年(286年),复置秦州(无金城郡),迁治上邽陇西郡襄武县 4 襄武县、首阳县、临洮县、狄道县惠帝年间析陇西郡之狄道、临洮、河关三县,又新设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六县,合九县置狄道郡,治狄道南安郡獂道县 3 獂道县、新兴县、中陶县天水郡冀县 6 上邽县、冀县、始昌县、新阳县、显新县、成纪县略阳郡临渭县 4 临渭县、平襄县、略阳县、清水县泰始年间改广魏郡为略阳郡武都郡下辩县 5 下辩县、河池县、沮县、武都县、故道县阴平郡阴平县 2 阴平县、平广县“平广”:《宋书‧州郡志》:“平武,蜀立,本曰广武,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梁州沔阳南郑魏景元四年(263年),析益州北部置梁州,治沔阳;晋太康三年(282年)徙治南郑汉中郡南郑县8 南郑县、蒲池县、褒中县、沔阳县、成固县、西乡县、黄金县、兴道县梓潼郡梓潼县8 梓潼县、涪城县、武连县、黄安县、汉德县、晋寿县、剑阁县、白水县晋改汉寿县为晋寿县广汉郡广汉县 3 广汉县、德阳县、五城县新都郡雒县 4 雒县、什方县、绵竹县、新都县泰始二年(266年),析广汉郡置新都郡太康六年(285年),省新都郡入广汉郡涪陵郡汉复县 5 汉复县、涪陵县、汉平县、汉葭县、万宁县巴郡江州县 4 江州县、垫江县、临江县、枳县巴西郡阆中县9 阆中县、西充国县、苍溪县、岐惬县、南充国县、汉昌县、宕渠县、安汉县、平州县元康六年(296年),析巴西郡置宕渠郡,辖宕渠、汉昌、宣汉三县,治宕渠巴东郡鱼复县 3 鱼复县、朐䏰县、南浦县益州成都蜀郡(成都国)成都县 6 成都县、广都县、繁县、江原县、临邛县、郫县太康十年(289年),改蜀郡置成都国,后复为蜀郡犍为郡武阳县 5 武阳县、南安县、僰道县、资中县、牛鞞县汶山郡汶山县8 汶山县、升迁县、都安县、广阳县、兴乐县、平康县、蚕陵县、广柔县汉嘉郡汉嘉县 4 汉嘉县、徙阳县、严道县、旄牛县江阳郡江阳县 3 江阳县、符县、汉安县朱提郡朱提县 5 朱提县、南广县、汉阳县、南秦县、堂狼县越巂郡邛都县 5 邛都县、会无县、卑水县、定苲县、台登县牂柯郡万寿县8 万寿县、且兰县、谈指县、夜郎县、毋敛县、并渠县、鄨县、平夷县永嘉五年(311年),析牂柯郡之平夷、鄨二县置平夷郡,治平夷建兴元年(313年),析牂柯郡置夜郎郡,领县不详[3]“谈指”、“毋敛”:《晋书》作“指谈”、“毋剑”,今考,应从《汉书》、《后汉书》等作“谈指”、“毋敛”宁州滇池泰始七年(271年),析益州之建宁、兴古、云南三郡,交州之永昌郡,合共四郡置宁州太康三年(282年),宁州并入益州,改设南夷校尉;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云南郡云南县9 云南县、云平县、梇栋县、青蛉县、姑复县、邪龙县、楪榆县、遂久县、永宁县兴古郡律高县11 律高县、句町县、宛温县、漏卧县、毋掇县、贲古县、滕休县、镡封县、汉兴县、进乘县、都篖县“毋掇”:《汉书》、《水经注》均作“毋棳”建宁郡味县17 味县、昆泽县、存䣖县、新定县、谈槁县、母单县、同濑县、漏江县、牧麻县、谷昌县、连然县、秦臧县、双柏县、俞元县、修云县、泠丘县、滇池县太安二年(303年),析建宁郡之滇池、谷昌、连然、秦臧、双柏、俞元、泠丘七县置益州郡,治滇池永嘉二年(308年),改益州郡为晋宁郡永昌郡不韦县8 不韦县、永寿县、比苏县、雍乡县、南涪县、巂唐县、哀牢县、博南县青州临淄齐国临淄县 5 临淄县、西安县、东安平县、广饶县、昌国县两汉及曹魏皆有北海郡,而《晋书‧地理志》原文为:“景帝以为北海郡”;今考,“齐国”之后应原列“北海”、“济南”二郡,疑“北海郡”原文及其属县缺载;《晋书》中多处皆有“北海郡”之记载,如《武帝纪》、《文六王传》等都可证明晋有北海郡济南郡平寿县 5 平寿县、下密县、胶东县、即墨县、祝阿县乐安国高苑县8 高苑县、临济县、博昌县、利益县、蓼城县、邹县、寿光县、东朝阳县城阳郡莒县10 莒县、姑幕县、诸县、淳于县、东武县、高密县、壮武县、黔陬县、平昌县、昌安县太康十年(289年),城阳郡之莒、姑幕、诸、东武四县改属东莞郡永康元年(300年),析城阳郡之黔陬、壮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六县,东莞郡之营陵、安丘、广、剧、临朐五县,共十一县置高密国,治高密,属青州永康元年(300年),析城阳郡置平昌郡,治郚城,领县不详东莱国掖县 6 掖县、当利县、卢乡县、曲城县、黄县、㡉县长广郡不其县 3 不其县、长广县、挺县徐州彭城彭城国彭城县7 彭城县、留县、广戚县、傅阳县、武原县、吕县、梧县下邳国下邳县7 下邳县、凌县、良城县、睢陵县、夏丘县、取虑县、僮县东海郡郯县12 郯县、祝其县、朐县、襄贲县、利城县、赣榆县、厚丘县、兰陵县、承县、昌虑县、合乡县、戚县元康元年(291年),析东海郡之兰陵、承、昌虑、戚、合乡五县置兰陵郡,治承县琅邪国开阳县9 开阳县、临沂县、阳都县、缯县、即丘县、华县、费县、东安县、蒙阴县东莞郡东莞县8 东莞县、朱虚县、营陵县、安丘县、盖县、临朐县、剧县、广县太康十年(289年),城阳郡之莒、姑幕、诸、东武四县改属东莞郡元康七年(297年),析东莞郡复置东安郡,领县不详永康元年(300年),析城阳郡之黔陬、壮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六县,东莞郡之营陵、安丘、广、剧、临朐五县,共十一县置高密国,治高密,属青州广陵郡淮阴县8 淮阴县、射阳县、舆县、海陵县、广陵县、盐渎县、淮浦县、江都县临淮郡盱眙县10 盱眙县、东阳县、高山县、赘其县、潘旌县、高邮县、淮陵县、司吾县、下相县、徐县太康元年(280年),析下邳、广陵二郡置临淮郡元康七年(297年),析临淮郡置淮陵、堂邑二郡扬州建邺丹杨郡建邺县11 建邺县、江宁县、丹杨县、于湖县、芜湖县、永世县、溧阳县、江乘县、句容县、湖熟县、秣陵县永嘉四年(310年),析丹杨、吴兴二郡置义兴郡,领阳羡、义乡、国山、临津、平陵、永世六县,治阳羡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司马邺即位,为避讳改“建邺”为“建康”宣城郡宛陵县11 宛陵县、宣城县、陵阳县、安吴县、临城县、石城县、泾县、春谷县、广德县、宁国县、怀安县太康二年(281年),析丹杨郡置宣城郡淮南郡寿春县16 寿春县、成德县、下蔡县、义城县、西曲阳县、平阿县、历阳县、全椒县、阜陵县、钟离县、合肥县、逡遒县、阴陵县、当涂县、东城县、乌江县永兴元年(304年),析淮南郡之乌江、历阳二县置历阳郡,治历阳庐江郡舒县10 舒县、阳泉县、灊县、皖县、寻阳县、居巢县、临湖县、襄安县、龙舒县、六县永兴元年(304年),析庐江郡之寻阳、武昌郡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治寻阳,属江州毗陵郡(晋陵郡)丹徒县7 丹徒县、曲阿县、武进县、延陵县、毗陵县、既阳县、无锡县太康二年(281年),改毗陵典农校尉为毗陵郡永嘉五年(311年),因避东海王司马越世子毗讳,改毗陵郡为晋陵郡吴郡吴县11 吴县、嘉兴县、海盐县、盐官县、钱唐县、富阳县、桐庐县、建德县、寿昌县、海虞县、娄县吴兴郡乌程县10 乌程县、临安县、余杭县、武康县、东迁县、於潜县、故鄣县、安吉县、原乡县、长城县永嘉四年(310年),析丹杨、吴兴二郡置义兴郡,领阳羡、义乡、国山、临津、平陵、永世六县,治阳羡会稽郡山阴县10 山阴县、上虞县、余姚县、句章县、鄞县、鄮县、始宁县、剡县、永兴县、诸暨县东阳郡长山县9 长山县、永康县、乌伤县、吴宁县、太末县、信安县、丰安县、定阳县、遂昌县新安郡始新县 6 始新县、遂安县、黝县、歙县、海宁县、黎阳县“黝”:《汉书》、《宋书》均作“黟”临海郡章安县8 章安县、临海县、始丰县、永宁县、宁海县、松阳县、安固县、横阳县元康元年(291年),析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七郡,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三郡,共十郡设置江州,治九江建安郡建安县7 建安县、吴兴县、东平县、建阳县、将乐县、邵武县、延平县晋安郡侯官县8 原丰县、新罗县、宛平县、同安县、侯官县、罗江县、晋安县、温麻县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豫章郡南昌县16 南昌县、海昏县、新淦县、建城县、望蔡县、永修县、建昌县、吴平县、豫章县、彭泽县、艾县、康乐县、丰城县、新吴县、宜丰县、钟陵县永嘉元年(307年),豫章郡之彭泽县改属寻阳郡临川郡临汝县10 临汝县、西丰县、南城县、东兴县、南丰县、永成县、宜黄县、安浦县、西宁县、新建县鄱阳郡广晋县8 广晋县、鄱阳县、乐安县、余汗县、鄡阳县、历陵县、葛阳县、晋兴县庐陵郡石阳县10 石阳县、西昌县、高昌县、巴丘县、南野县、东昌县、遂兴县、吉阳县、兴平县、阳丰县南康郡雩都县 5 赣县、雩都县、平固县、南康县、揭阳县太康三年(282年),析庐陵郡置南康郡荆州江陵武昌郡武昌县7 武昌县、柴桑县、阳新县、沙羡县、沙阳县、鄂县、官陵县永兴元年(304年),析庐江郡之寻阳、武昌郡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治寻阳,属江州安成郡平都县7 平都县、宜春县、新谕县、永新县、安复县、萍乡县、广兴县江夏郡安陆县7 安陆县、云杜县、曲陵县、平春县、鄳县、竟陵县、南新市县元康九年(299年),析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南郡江陵县11 江陵县、编县、当阳县、华容县、鄀县、枝江县、旌阳县、州陵县、监利县、松滋县、石首县惠帝年间,析南郡之华容、州陵、监利三县,再新设丰都县,共四县置成都郡,治华容;晋愍帝建兴年间省襄阳郡襄阳县8 襄阳县、中庐县、临沮县、邔县、宜城县、山都县、邓城县、鄾县南阳国宛县14 宛县、西鄂县、雉县、鲁阳县、犨县、淯阳县、博望县、堵阳县、叶县、舞阴县、比阳县、涅阳县、冠军县、郦县顺阳郡南乡县8 酂县、顺阳县、南乡县、丹水县、武当县、阴县、筑阳县、析县太康十年(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义阳郡新野县12 新野县、穰县、邓县、蔡阳县、随县、安昌县、棘阳县、厥西县、平氏县、义阳县、平林县、朝阳县太康九年(288年),析义阳郡之随、平林二县置随郡,治随县元康八年(298年),析义阳郡之新野、穰、棘阳、朝阳、安昌五县置新野郡,治新野建平郡巫县8 巫县、北井县、秦昌县、信陵县、兴山县、建始县、秭归县、沙渠县宜都郡夷陵县 3 夷陵县、夷道县、佷山县南平郡江安县 4 江安县、作唐县、孱陵县、南安县原为三国吴之南郡,太康元年(280年),改为南平郡武陵郡临沅县10 临沅县、龙阳县、汉寿县、沅陵县、黚阳县、酉阳县、镡城县、沅南县、迁陵县、舞阳县天门郡零阳县 5 零阳县、溇中县、充县、临澧县、澧阳县惠帝年间将新城、魏兴、上庸三郡划归梁州新城郡房陵县 4 房陵县、绥阳县、昌魏县、沶乡县魏兴郡晋兴县 6 晋兴县、安康县、西城县、锡县、长利县、洵阳县“晋兴”:《宋书》作“兴晋”上庸郡上庸县 6 上庸县、安富县、北巫县、武陵县、上廉县、微阳县永嘉元年(307年),析荆州之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五郡,江州之桂阳,广州之始安、始兴、临贺三郡,共九郡设置湘州,治临湘长沙郡临湘县10 临湘县、攸县、下隽县、醴陵县、刘阳县、建宁县、吴昌县、罗县、蒲沂县、巴陵县衡阳郡湘南县9 湘南县、湘乡县、重安县、湘西县、烝阳县、衡山县、连道县、新康县、益阳县湘东郡酃县7 酃县、茶陵县、临烝县、利阳县、阴山县、新平县、新宁县零陵郡泉陵县11 泉陵县、祁阳县、零陵县、营浦县、洮阳县、永昌县、观阳县、营道县、舂陵县、泠道县、应阳县邵陵郡邵陵县 6 邵陵县、都梁县、夫夷县、建兴县、邵阳县、高平县桂阳郡郴县 6 郴县、耒阳县、便县、临武县、晋宁县、南平县广州番禺临贺郡临贺县 6 临贺县、谢沐县、冯乘县、封阳县、兴安县、富川县始安郡始安县7 始安县、始阳县、平乐县、荔浦县、常安县、熙平县、永丰县始兴郡曲江县7 曲江县、桂阳县、始兴县、含洭县、浈阳县、中宿县、阳山县南海郡番禺县 6 番禺县、四会县、增城县、博罗县、龙川县、平夷县苍梧郡广信县12 广信县、端溪县、高要县、建陵县、新宁县、猛陵县、鄣平县、农城县、元谿县、临允县、都罗县、武城县郁林郡布山县9 布山县、阿林县、新邑县、晋平县、始建县、郁平县、领方县、武熙县、安广县桂林郡潭中县8 潭中县、武丰县、粟平县、羊平县、龙刚县、夹阳县、武城县、军腾县高凉郡安宁县 3 安宁县、高凉县、思平县高兴郡广化县 5 广化县、海安县、化平县、莫阳县、西平县太康年间,省高兴郡入高凉郡“莫阳”:《晋书》作“黄阳”,今考,应从《元和郡县志》、《宋书》作“莫阳”宁浦郡宁浦县 5 宁浦县、连道县、吴安县、昌平县、平山县“连道”:《宋书》作“兴道”“昌平”:《宋书‧州郡志》引《太康地记》:“宁浦本名昌平,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宁浦、昌平即同一县;《南齐书》、《隋书》均有宁浦,无昌平交州龙编合浦郡合浦县 6 合浦县、南平县、荡昌县、徐闻县、毒质县、珠官县交趾郡龙编县14 龙编县、苟屚县、望海县、羸 、西于县、武宁县、朱鸢县、曲昜县、交兴县、北带县、稽徐县、安定县、南定县、海平县新昌郡麋泠县 6 麋泠县、嘉宁县、吴定县、封山县、临西县、西道县武平郡武宁县7 武宁县、武兴县、进山县、根宁县、安武县、扶安县、封溪县九真郡胥浦县7 胥浦县、移风县、津梧县、建初县、常乐县、扶乐县、松原县九德郡九德县8 九德县、咸驩县、南陵县、阳遂县、扶苓县、曲胥县、浦阳县、都洨县日南郡象林县 5 象林县、卢容县、朱吾县、西卷县、比景县。

4,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4,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6.军事制度
• • • • • • • • • • • • • 6.1.士家制: 家属随军 士兵及家属归军队而非地方管辖 世代为兵 以服兵役为主 不得转业,不得军外通婚 士兵的妻子在士兵战死后由军队重新婚配 6.2.士家制的作用: 防止士兵逃跑 增强战斗力 后果: 军队私人化 门阀豪强割据加剧
• 思考题: • 君主制与治乱兴衰的循环出现之间是否有 必然联系?如果有,是什么联系?
• • • •
2.2.西晋户调式 根据官员的级别限定编户和田亩(p.89) 旨在限制门阀豪强的势力。 效果不佳,却反使其正当化
3.中央地方关系
• • • • • • • • 3.1.西晋的分封制复古 分封皇族27人为国王;委任王以都督等重要职务 初衷:以皇族贵族对抗其他贵族 结果:“八王之乱”,分裂和王朝灭亡 3.2.中央与地方的竞争 门阀与豪强威胁中央 地方割据,中央地方权力竞争 思考题: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分裂的原因有哪些?
1.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概况
• 东汉在外戚和宦官专权以及门阀豪强的作 用下灭亡,进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王朝更替线索
南朝
蜀 东晋 宋 齐 东魏 吴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朝 分裂 短暂统一 再分裂 长期分裂对峙
梁 北齐 北周陈魏西晋 隋三 国 鼎 立 图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此后两年刘备、孙权 先后称帝,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形成
4.中央机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制的出现
• 4.1.三公九卿的名誉化 • 4.2.三省制的出现 • 中书省:从皇帝的文学侍从演变而来;职责:拟定诏书 (中书省在辅助皇帝立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门下省:从照顾皇帝起居的侍从演变而来;职责:审定诏 书 • 尚书省:执行诏书; • 包括:吏部尚书、度支尚书、祠部尚书、左民尚书、 五兵尚书、都官尚书、殿中尚书、天曹尚书、起部尚书等 (pp.94-95) • 思考题:皇室与国家官僚机构之间是什么关系?

晋朝的历史地理与地域划分

晋朝的历史地理与地域划分

晋朝的历史地理与地域划分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自公元265年至420年间,历经东晋与西晋两个时期。

晋朝的历史地理与地域划分是了解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貌变迁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围绕晋朝的历史地理与地域划分展开阐述,重点探讨东晋和西晋的地域特点以及其对晋朝历史的影响。

一、东晋的地理与地域划分东晋是晋朝的后期时期,主要位于中国南方。

其统治地区包括江南和江东两大地域,辖地范围广阔,为中国历史上南方统一政权的重要一段。

1. 江南地域江南地域包括现今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

该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东晋时期,江南地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例如,吴、越等古代国家的文化与民族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2. 江东地域江东地域主要指现今中国东部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区。

该地区地形复杂,沿海较多,拥有众多港口和海洋资源,是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

江东地域在东晋时期也取得了显著发展,其繁荣的经济活动为当时的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撑。

二、西晋的地理与地域划分西晋是晋朝的初期时期,主要位于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

西晋统治地区跨越黄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包括现今的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份。

1. 中原地域中原地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权交替的重要地区。

西晋的中原地域包括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广大地区。

该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为西晋提供了重要的粮食和资源支持。

2. 西北地域西北地域主要指现今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份。

该地区地势高大崇山峻岭,气候干旱,是中国的西部边陲地带。

在西晋时期,西北地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的重要区域,也是政府治理和军事防卫的关键地点。

总结:晋朝的历史地理与地域划分对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晋的江南地域和江东地域,在文化与经济上都具有重要地位,而西晋的中原地域和西北地域则为朝廷的政权统治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国历代疆域对比表

中国历代疆域对比表

中国历代疆域对比表来自:一白说历史 2019.2.28这里说的疆域对比表,只按照大一统王朝全盛时疆域为参照。

1、大秦帝国(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中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朝统一六国时,国土面积为214万平方公里,后北收河套、南征百越,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帝国版图,国土面积达347万平方公里,一说340万平方公里。

2、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

重新一统秦末混乱的中华大地。

让中央集权制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

同时汉朝也是一个足以让边境各族闻风丧胆的国家。

他在秦朝疆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疆拓土,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

汉朝面积最大是在公元前49年的汉宣帝末期到汉元帝初期达到609万平方公里。

3、东汉(公元25-公元220)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在绿林军、赤眉军的合力打击下覆灭。

最终刘秀重新统一全国。

建都洛阳,为了区别去刘邦建立的汉朝,被史学家称为东汉。

东汉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

4、西晋(公元266-公元316)公元266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灭东吴,结束了东汉末年长达50年的三国争霸。

天下一统,使百姓有休养生息的计划。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国土面积达543万平方公里。

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5、东晋十六国(公元318-公元420)经历了八王之乱,西晋再也没有能力镇压外族的暴乱。

终于在公元316年被匈奴人刘渊所灭。

公元318年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江西大士族王导的协助下在南方建立起来政权,是为东晋。

东晋的版图也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

6、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公元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结束了长达300年的南北朝大混战时期。

第二 中国历代政区地理沿革

第二  中国历代政区地理沿革

唐代初年,政治制度大体沿袭隋制。地方行政制度也是州 唐代初年,政治制度大体沿袭隋制。 )、县二级制 只是唐代郡改州、州改郡,多次反复。 县二级制。 (郡)、县二级制。只是唐代郡改州、州改郡,多次反复。 贞观初,并省州县。并开始以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 贞观初,并省州县。并开始以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 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 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 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但十道所分,不设长官, 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但十道所分,不设长官,只是 有时派遣大臣为黜陟大使,分巡其道, 有时派遣大臣为黜陟大使,分巡其道,其制与西汉的刺史部相 故也不是正式的行政单位。开元二十一年(733), ),改原 类。故也不是正式的行政单位。开元二十一年(733),改原 十道为十五道, 十道为十五道, 开元间,又于边地各道始置节度使、经略使,以加强边防。 开元间,又于边地各道始置节度使、经略使,以加强边防。 当时有节度使九个,经略使一个,即北庭、河西、朔方、范阳、 当时有节度使九个,经略使一个,即北庭、河西、朔方、范阳、 平卢、陇右、剑南、安西、河东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 平卢、陇右、剑南、安西、河东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后 节度使逐渐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因此,便形成了道、 来,节度使逐渐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因此,便形成了道、州、 县三级行政建置制度。 县三级行政建置
西汉十三州( 西汉十三州(部)图
东汉的地方行政制度仍西汉之旧。其中有两个方面有所变化: 东汉的地方行政制度仍西汉之旧。其中有两个方面有所变化: 其一,省并郡、 建武六年( ) 其一,省并郡、国、县、邑、道。建武六年(30)和十三 年(37)两次下诏省并郡县。 )两次下诏省并郡县。 其二,确立了州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其二,确立了州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东汉光 武帝沿袭西汉十三州之制, 所治有定处”(《通典 通典·职官十 武帝沿袭西汉十三州之制 , “ 所治有定处 ” (《 通典 职官十 》)。十三州遂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建置, 四》)。十三州遂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建置,刺史或州牧也 成为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长官。 成为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长官。 东汉十三州的治所分别是:豫州治谯(qi)、兖州治昌邑、 东汉十三州的治所分别是:豫州治谯( )、兖州治昌邑、 )、兖州治昌邑 徐州治郯、青州治临淄、凉州治陇、并州治晋阳、 徐州治郯、青州治临淄、凉州治陇、并州治晋阳、冀州治鄗 )、幽州治蓟 (hao)、幽州治蓟、扬州治枥阳、益州治雒、荆州治汉寿、 )、幽州治蓟、扬州治枥阳、益州治雒、荆州治汉寿、 交州治广信。州统郡、 国领县、 列国。 交州治广信。州统郡、国,郡、国领县、邑、道、列国。州郡 县三级地方行政建置制度在东汉时期完全确立。 县三级地方行政建置制度在东汉时期完全确立。

西晋八王世系图

西晋八王世系图

成都王 司马颖
吴孝王 司马晏
孝怀帝 司马炽3
齐武 闵王 司马冏
琅琊王 司马睿 (后为中 宗元帝)
河间王 司马颙
东海 孝献王 司马越
Hale Waihona Puke 孝愍帝 司马邺4过继
东海王 楚王 汝南王 齐王 长沙王 成都王 河间王 赵王
高祖宣帝
世宗景帝
太祖文帝
世祖武帝
孝惠帝
孝怀帝
孝愍帝
中宗元帝
司马防
高祖 宣帝 司马懿
安平 东武 献王 城侯 司马孚 司马馗
世宗 景帝 司马师
太祖 汝南 文帝 文成王 司马昭 司马亮
琅琊 武王 司马伷
赵王 司马伦
太原 烈王 司马瑰
高密 文献王 司马泰
世祖 武帝 司马炎1
齐献王 司马攸
琅琊 恭王 司马觐
孝惠帝 秦献王 司马衷2 司马柬
楚隐王 司马玮
长沙 厉王 司马乂

晋朝行政区划

晋朝行政区划
晋朝郡国
西晋前期

郡国

汲魏河南荥阳弘农上洛平阳河东河内广平阳平顿丘

济阴泰山陈留国濮阳国高平国任城国东平国济北国

谯鲁颍川汝南襄城汝阴弋阳安丰梁国沛国

乐陵勃海博陵赵国常山郡鉅鹿国安平国平原国章武国河间国高阳国清河国中山国

代 北平上谷广宁 辽西燕国范阳国

昌黎乐浪玄菟带方辽东国

上党乐平雁门新兴太原国西河国

吴丹阳宣城淮南庐江毗陵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建安晋安 豫章临川鄱阳庐陵南康

合浦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
广
南海临贺始安始兴苍梧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宁浦
西晋后期

郡国

汲魏河南荥阳弘农上洛平阳河东河内广平阳平顿丘

济阴济北泰山陈留濮阳国高平国 任城国 东平国

陈谯鲁颍川汝南南顿襄城汝阴新蔡 弋阳安丰 梁国 沛国
东晋



邾城武昌牛渚历阳马头谯城寿春姑孰汝阳南顿汝阴新蔡陈郡颍川弋阳西阳淮南庐江晋熙秦郡义阳

汉中魏兴晋昌新城上庸梓潼晋寿 广汉遂宁涪郡巴郡巴西宕渠新巴汶阳北巴

蜀宁蜀晋原江阳犍为汶山越巂平乐沈黎东江阳

建宁晋宁牂牁平蛮夜郎朱提南广清河下邳东莞建都兴古西平梁水永昌云南东河西河兴宁
北青
齐郡济南乐安高密平昌北海东莱东牟长广

蜀犍为汶山汉嘉江阳朱堤越巂牂牁平夷夜郎

云南兴古建宁晋宁永昌

济南 城阳 平昌 长广 齐国乐安国东莱国高密国

东海兰陵 东莞 东安 广陵 临淮 淮陵 堂邑彭城国下邳国 琅邪国

吴 丹扬义兴宣城淮南历阳庐江晋陵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 江夏郡 县:安陆县、云社县、曲陵县、平春县、鄳县、竟陵县、南新市县 南郡 县:江陵县、编县、当阳县、华容县、鄀县、枝江县、 旌阳县、州陵县、监利县、松滋县、 石首县 襄阳郡 县:宜城县、中庐县、临沮县、巳阝县、襄阳县、山都县、邓城县、鄾县 顺阳郡 县:酂县、顺阳县、南乡县、丹水县、武当县、阴县、筑阳县、析县 义阳郡 县:新野县、穰县、邓县、蔡阳县、随县、安昌县、棘阳县、厥西县、平氏县、义阳县、平 林县、朝阳县 新城郡 县:房陵县、绥阳县、昌魏县、沶乡县 魏兴郡 县:晋兴县、安康县、西城县、锡县、长利县、洵阳县 上庸郡 县:上庸县、安富县、北巫县、武陵县、上廉县、微阳县 建平郡 县:巫县、北井县、秦昌县、信陵县、兴山县、建始县、秭归县、沙渠县 宜都郡 县:夷陵县、夷道县、佷山县 南平郡 县:作唐县、孱陵县、南安县、江安县 武陵郡 县:临沅县、龙阳县、汉寿县、沅陵县、黚阳县、酉阳县、镡城县、沅南县、迁陵县、舞阳 县 天门郡 县:零阳县、溇中县、衮县、临澧县、澧阳县 长沙郡 县:临湘县、攸县、下隽县、醴陵县、刘阳县、建宁县、吴昌县、罗县、蒲沂县、巴陵县 衡阳郡 县:湘乡县、重安县、湘南县、湘西县、烝阳县、衡山县、连道县、新康县、益阳县 湘东郡 县:酃县、茶陵县、临烝县、利阳县、阴山县、新平县、新宁县
青州 济南郡 县:平寿县、下密县、胶东县、即墨县、祝阿县 城阳郡 县:莒县、姑幕县、诸县、淳于县、东武县、高密县、壮武县、黔陬县、平昌县、昌安县 长宁郡 县:不其县、长广县、挺县 齐国 县:临淄县、西安县、东安县、广饶县、昌国县 乐安国 县:高苑县、临济县、博昌县、利益县、蓼城县、邹县、寿光县、东朝阳县 东莱国 县:掖县、当利县、庐乡县、曲城县、黄县、巾弦县
西晋中国行政区划图 司州
河南郡 县:洛阳县、河南县、巩县、河阴 新安县、成皋县、缑氏县、阳城县、新城县、陆浑县、 梁县、阳翟县 荥阳郡 县:荥阳县、京县、密县、卷县、阳武县、苑陵县、中牟县、开封县 弘农郡 县:弘农县、湖县、陕县、宜阳县、黾池县、华阴县 上洛郡 县:上洛县、商县、庐式县 平阳郡 县:平阳县、杨县、端氏县、永安县、浦子县、狐讘县、襄陵县、绛邑县、濩泽县、临汾县、 北屈县、皮氏县 河东郡 县:安邑县、闻喜县、垣县、汾阳县、大阳县、猗氏县、解县、蒲坂县、河北县 汲郡 县:汲县、朝歌县、共县、林虑县、获嘉县、修武县 河内郡 县:野王县、州县、怀县、平皋县、河阳县、沁水县、轵县、山阳县、温县 广平郡 县:广平县、邯郸县、易阳县、武安县、涉县、襄国县、南和县、任县、曲梁县、列人县、 肥乡县、临水县、广年县、斥漳县、平恩县 阳平郡 县:元城县、馆陶县、清泉县、发干县、东武阳县、阳平县、乐平县 魏郡 县:邺县、长乐县、魏县、斥丘县、安阳县、荡阴县、内黄县、黎阳县 顿丘县
东平国 县:须昌县、寿张县、范县、无盐县、富城县、东平陆县、刚平县 济北国 县:庐县、临邑县、东阿县、谷城县、 蛇丘县
豫州 颍川郡 县:许昌县、长社县、颍阴县、临颍县、郾县、邵陵县、鄢陵县、新汲县、长平县 汝南郡 县:新息县、南安阳县、安成县、慎阳县、北宜春县、朗陵县、阳安县、上蔡县、平舆县、 定颍县、灈阳县、南顿县、汝阳县、吴房县、西平县 襄城郡 县:襄城县、繁昌县、郏县、定陵县、父城县、昆阳县、舞阳县 汝阴郡 县:汝阴县、慎县、原鹿县、固始县、鮦阳县、新蔡县、宋县、褒信县 谯郡 县:谯县、城父县、酂县、山桑县、龙亢县、蕲县、铚县 弋阳郡 县:西阳县、轪县、蕲春县、邾县、西陵县、期思县、弋阳县 安丰郡 县:安风县、雩娄县、安丰县、蓼县、松滋县 梁国 县:睢阳县、蒙县、虞县、下邑县、宁陵县、谷熟县、陈县、项县、长平县、阳夏县、武平 县、苦东县 沛国 县:相县、沛县、丰县、竺邑县、符离县、杼秋县、汶县、虹县、萧县 鲁国 县:鲁县、汶阳县、卞县、邹县、番县、薛县、公丘县
县:顿丘县、繁阳县、阴安县、卫县
兖州 济阴郡 县:定陶县、乘氏县、句阳县、离狐县、宛句县、己氏县、成武县、单父县、城阳县 泰山郡 县:奉高县、博县、赢县、南武城县、梁父县、山茌县、新泰县、南武阳县、莱芜县、东牟 县、钜平县 陈留国 县:小黄县、浚仪县、封丘县、济阳县、雍丘县、尉氏县、襄邑县、外黄县 濮阳国 县:濮阳县、廪丘县、白马县、鄄城县 高平国 县:昌邑县、钜野县、方与县、金乡县、湖陆县、高平县、南平县 任成国 县:任城县、亢父县、樊县
扬州 丹阳郡 县:建邺县、太康县、丹杨县、于湖县、芜湖县、永世县、溧阳县、江乘县、句容县、湖熟 县、秣陵县 宣城郡 县:宛陵县、宣城县、陵阳县、安吴县、临城县、石城县、泾县、春谷县、广德县、宁国县、 怀安县 淮南郡 县:寿春县、成德县、下蔡县、义城县、西曲阳县、平阿县、历阳县、全椒县、阜陵县、合 肥县、逡遒县、阴县、陵县、当涂县、东城县、乌江县 庐江郡 县:阳泉县、灊县、皖县、寻阳县、居巢县、临湖县、襄安县、龙舒县、六故县、六国县 毗陵郡 县:丹徒县、曲阿县、武进县、延陵县、毗陵县、即阳县、无锡县 吴郡 县:吴县、嘉兴县、海盐县、盐官县、钱唐县、富阳县、桐庐县、建德县、寿昌县、海庐县、 娄县 吴兴郡 县:乌程县、临安县、余杭县、武康县、东迁县、于潜县、故鄣县、安吉县、原乡县、长城 县 会稽郡 县:山阴县、上虞县、余姚县、句章县、鄞县、鄮县、始宁县、剡县、永兴县、诸暨县 东阳郡 县:长山县、永康县、乌伤县、吴宁县、太末县、信安县、丰安县、定阳县、遂昌县 新安郡 县:始新县、遂安县、黝县、歙县、海宁县、黎阳县 临海郡 县:章安县、临海县、始丰县、永宁县、宁海县、松阳县、安固县、横阳县 建安郡
宁州 云南郡 县:云平县、云南县、梇栋县、青蛉县、姑复县、邪龙县、榆县、遂久县、永宁县 兴古郡 县:律高县、句町县、宛温县、漏卧县、毋掇县、贲古县、滕休县、镡封县、汉兴县、进乘 县、都篖县 建宁郡 县:味县、昆泽县、存县、邑县、新定县、谈槁县、母单县、同濑县、漏江县、牧麻县、谷 昌县、连然县、秦臧县、双柏县县、俞元县、修云县、泠丘县、滇池县 永昌郡 县:不韦县、永寿县、比苏县、雍乡县、南涪县、巂唐县、哀牢县、博南县
县:建安县、吴兴县、东平县、建阳县、将乐县、邵武县、延平县 晋安郡 县:原丰县、新罗县、宛平县、同安县、候官县、罗江县、晋安县、温麻县 豫章郡 县:南昌县、海昏县、新淦县、建城县、望蔡县、永修县、建昌县、吴平县、豫章县、彭泽 县、艾县、康乐县、丰城县、新吴县、宜丰县、钟陵县 临川郡 县:临汝县、西丰县、南城县、东兴县、南丰县、永成县、宜黄县、安浦县、西宁县、新建 县 鄱阳郡 县:广晋县、鄱阳县、乐安县、余汗县、鄡阳县、历陵县、葛阳县、晋兴县 庐陵郡 县:西昌县、高昌县、石阳县、巴丘县、南野县、东昌县、遂兴县、吉阳县、兴平县、阳丰 县 南康郡 县:赣县、雩都县、平固县、南康县、揭阳县
零陵郡 县:泉陵县、祁阳县、零陵县、营浦县、洮阳县、永昌县、观阳县、营道县、春陵县、泠道 县、应阳县 邵陵郡 县:邵陵县、都梁县、夫夷县、建兴县、邵阳县、高平县 桂阳郡 县:郴县、耒阳县、便县、临武县、晋宁县、南平县 武昌郡 县:武昌县、柴桑县、 阳新县、沙羡县、 沙阳县、鄂县、官陵县 安成郡 县:平都县、宜春县、新谕县、永新县、安复县、萍乡县、广兴县 南阳国 县:宛县、西鄂县、 雉县、鲁阳县、 犨县、淯阳县、博望县、堵阳县、叶县、舞阴县、比 阳县、涅阳县、冠军县、郦县
益州 蜀郡 县:成都县、广都县、繁县、江原县、临邛县、郫县 犍为县 县:武阳县、南安县、僰道县、资中县、牛鞞县 汶山郡 县:汶山县、升迁县、都安县、广阳县、兴乐县、平康县、蚕陵县、广柔县 汉嘉郡 县:汉嘉县、徙阳县、严道县、旄牛县
江阳郡 县:江阳县、符县、汉安县 朱提郡 县:朱提县、南广县、汉阳县、南秦县、堂狼县 越巂郡 县:会无县、邛都县、卑水县、定苲县、台登县 牂柯郡 县:万寿县、且兰县、谈指县、夜郎县、毋敛县、并渠县、鄨县、平夷县
县:平原县、高唐县、茌平县、博平县、聊城县、安德县、西平昌县、般县、鬲县 乐陵国 县:厌次县、阳信县、漯沃县、新乐县、乐陵县 章武国 县:东平舒县、文安县、章武县、束州县 河间国 县:武垣县、鄚侯县、易城县、中水县、成平县 高阳国 县:博陆县、高阳县、北新城县、蠡吾县 清河国 县:清河县、东武城县、绎幕县、贝丘县、灵县 中山国 县:卢奴县、魏昌县、新市县、安喜县、蒲阴县、望都县、唐县、北平县
冀州 渤海郡 县:南皮县、东光县、浮阳县、饶安县、高城县、重合县、东安陵县、修县、广川县、阜城 县 博陵郡 县:安平县、饶阳县、南深泽县、安国县 常山郡 县:真定县、石邑县、井陉县、上曲阳县、蒲吾县、南行唐县、灵寿县、九门县 赵国 县:房子县、元氏县、平棘县、高邑县、中丘县、柏人县、平乡县、邬县 钜鹿国 县:黾陶县、钜鹿县 安平国 县:信都县、下博县、武邑县、武隧县、观津县、扶柳县、广宗县、经县 平原国
县、新乡县、乾齐县
秦州 陇西郡 县:襄武县、首阳县、临洮县、狄道县 南安郡 县:獂道县、新兴县、中陶县 天水郡 县:上卦县、始昌县、新阳县、显新县、成纪县 略阳郡 县:临渭县、平襄县、略阳县、清水县 武都郡 县:下辩县、河池县、沮县、武都县、故道县 阴平郡 县:阴平县、平广县
梁州 汉中郡 县:南郑县、蒲池县、褒中县、沔阳县、成固县、西乡县、黄金县、兴道县 梓潼郡 县:梓潼县、涪城县、武连县、黄安县、汉德县、晋寿县、剑阁县、白水县 广汉郡 县:广汉县、德阳县、五城县 新都郡 县:雒县、什方县、绵竹县、新都县 涪陵郡 县:汉复县、涪陵县、汉平县、汉葭县、万宁县 巴郡 县:江州县、垫江县、临江县、枳县 巴西郡 县:阆中县、苍溪县、岐惬县、汉昌县、宕渠县、安汉县、平州县 国:西充国、南充国 巴东郡 县:鱼复县、朐月忍县、南浦县
平州 昌黎郡 县:昌黎县、宾徒 乐浪郡 县:朝鲜县、屯有县、浑弥县、遂城县、镂方县、驷望县 玄菟郡 县:高句丽县、望平县、高显县 带方郡 县:带方县、 列口县、南新县、长岑县、提奚县、含资县、海冥县 辽东国 县:襄平县、汶县、居就县、乐就县、安市县、西安平县、新昌县、力城县
上党郡
并州
县:潞县、屯留县、壶关县、长子县、泫氏县、高都县、铜鞮县、涅襄垣县、武乡县 乐平郡 县:沾县、上艾县、寿阳县、轑阳县、乐平县 雁门郡 县:广武县、崞县、氵枉陶县、平城县、艹俊人县、繁畤县、原平县、马邑县 新兴郡 县:九原县、定襄县、云中县、广牧县、晋昌县 太原国 县:晋阳县、阳曲县、榆次县、于离县、盂县、狼孟县、阳邑县、大陵县、祁县、平陶县、 京陵县、中都县、邬县 西河国 县:离石县、隰城县、中阳县、介休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