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8年旅游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2018年旅游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多年来,我们依托天柱山,紧扣撤县建市目标,始终坚持把县城作为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县城已不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集中展现出**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三区并举”和工业、旅游“两翼齐飞”的跨越发展新形象,而且正向着皖西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加速迈进。
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提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在全县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之际,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高标准风景旅游城市建设,这是牵动**县和**市乃至更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课题。
为此,我们带着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县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XX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8%,城市规模逐渐扩张、功能日益完善,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的聚集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一)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我县县城总体规划始编于1982年,1994-1995年进行了第一轮修编,XX-XX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与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统一修编。
城市总体规划日趋完善,城市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县城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所在地”,是“工商贸协调发展的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这是充分考虑我县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而作出的定位,切合**依托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
第二轮规划修编,充分体现了“山城一体、山城相融”的发展理念,将天柱山风景区120.72km2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区总面积达169km2,形成了“山城一体”、“一主两翼(主城商贸区、开发区、度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各项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先后编制了经济开发区、旅游产业园区、县城中心区以及皖潜大道两旁、雪湖公园等控制性详规,编制了县城绿化、燃气、防洪、给水、排水、环保等专项规划。
2018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2018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
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
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附近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单,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
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进入了自觉阶段。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
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
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
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
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
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
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
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
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
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
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农业、乡村游、教育相关)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农业、乡村游、教育相关)01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报告指出:着力推进产业融合,“旅游+”成为产业体系升级扩容的新动力。
主动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航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相加相融,积极推动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竞相发展,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0个。
召开“旅游+互联网”大会,推动互联网、信息化成为旅游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
02“厕所革命”不重视,小心被摘牌2017年11月,国家就“厕所革命”和“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再次作出重要指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完成建设旅游厕所7万座,超额完成3年5.7万座的计划任务。
厕所建设符合要求的给资金补贴,不符合的估计还会被摘牌。
近三年里,也对服务质量差,厕所不达标突出的进行了处理,对3家5A级景区予以摘牌处理,对10家5A级景区提出严重警告,对近400家4A级及以下景区予以摘牌、警告、通报处理。
这对许多生态景区来讲,无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03乡村旅游带动扶贫效果、富民增收报告指出:着力推进乡村旅游,旅游成为扶贫和富民新渠道。
国家旅游局会同11个部门制定《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实施乡村旅游扶贫8项行动。
设立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观测中心,开展旅游“万企万村”结对帮扶行动,推出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据测算,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
一方面要积极推动采摘园、农家乐、民宿游等传统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通过乡村智慧旅游,将“零星散种”的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等编织成网;另一方面要推动度假乡村、现代农业庄园等新业态新产品。
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乡村旅游相关标准规范,建立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统筹全国乡村旅游布局,引导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目录CONTENTS 01旅游行业发展背景--------------------0302国内旅游市场分析--------------------1203出境旅游市场分析--------------------3104入境旅游市场分析--------------------4905旅游行业发展趋势--------------------571旅游行业发展背景GDP 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以来,GDP 增速逐年放缓,传统的外需驱动型经济模式受到挑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2013年对比,2017年,第一和第二产业增长相对缓慢,以商品和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59.5264.4068.9174.3682.717.80%7.30% 6.90% 6.70% 6.90%201320142015201620172013-2017年中国GDP及其增长速度GDP(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第一产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18.3%27.7%53.6%5.536.5526.2033.4627.8042.7020132017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3 vs 2017年中国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化单位:万亿元6.617.348.199.1310.39%10.80%11.01%11.04%20142015201620172014-2017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GDP 的综合贡献(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对GDP 的贡献额持续增长。
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11.04%,与2014年对比,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增长了2.52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比重亦有所提升。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8)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8)中国报告网出版时间:2013年正文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
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
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
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国内外概况,国外,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
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
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非常迅速,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
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
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
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国内,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
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发展趋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
2018年旅游行业研究报告-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旅游行业研究报告篇一:旅游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旅游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目录一、摘要: ..........................................................3 二、我国旅游业呈现全面融合新特征 ..................................... 5 1、旅游业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 5 2、需求端:旅游消费升级,从浅层消费到深层体验 ........................ 7 3、供给端:从单一景点向全域化转变 ..................................... 9 三、旅游行业标品市场大局已定,非标细分领域成新争夺点 ................. 11 1、旅游行业产业链边界逐渐模糊 ........................................ 11 2、标品市场:交易规模比重下降,大局已定 .. (12)3、非标市场:细分领域尚未整合,小而美旅游企业受资本追捧 ..............15 四、寻找旅游行业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 16 1、寻找旅游行业龙头企业的布局空白 .................................... 16 2、游学市场:日趋专业化,专业游学机构迎发展良机 ...................... 18 3、医疗旅游:从高端小众市场向大众消费过渡 ............................ 24 4、非标住宿:行业竞争格局初现,关注行业龙头 .......................... 30 5、定制游:推标准化产品,破解规模化难题 ..............................34 五、投资策略 ........................................................ 39 1、新三板旅游行业投资策略 (39)2、重点公司推荐 ......................................................39一、摘要:旅游业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旅游业务链的基本节点,其具体经营单位有宾馆饭店、旅游客运公司、旅行社、旅游商品及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休闲娱乐场所等。
2018年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前言1. 乡村旅游基本概述目录CONTENTS1.1 定义与分类 1.2 乡村旅游发展历程2. 国内经济环境分析2.2 居民收入消费水平 2.3 消费支出结构分析3.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3.1 旅游市场分析 3.2 旅游业占GDP 比重 2.1 经济发展规模 4乡村旅游政策环境分析目录CONTENTS7.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7.2 乡村旅游规模预测及发展趋势7.1 2020年乡村旅游市场规划 5.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5.1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5.2 乡村旅游占旅游业比重 5.3 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6. 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6.1 历史文化依托型 6.2 城市依托型 6.3 田园景观型 6.4 康乐型01 乡村旅游基本概述乡村旅游定义及分类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农家乐”的概念。
一般认为我国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
主要分类如下:乡村旅游发展历程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诞生标志着“农家乐”旅游农民旅游协会”正是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
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1999年又将春节、“五一”、“十一”调整为7天长假。
1998年“中入乡村。
2000年国务院46号文明确了“黄金周”的概念。
自此乡村假日旅游逐步发展起来。
2002年,我国颁布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2011年公布首批40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标志着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220家。
2018年中国乡村振兴旅游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7)“政府+公司+农户” 模式
(4)“公 司制模式”
资料来源:产业研究院
(8)“个体农庄” 模式
PAGE
乡村旅游主要政策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一种新型产业 形态和消费业态。目前,政府也大力支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概念
产业
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发展要注重三大融合:现代农业生 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社区支持农业(CSA) 。
发展方式 发展目的
乡村旅游正在从“局域小旅游”向“全域大旅 游”转变,从乡村观光向乡村休闲度假再向体 田园综合体融入了代企业参与的发展理念,将田园综 验乡村生活方式转变。 合体建设融入现代发展的商业模式之中。 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田园综合体是促进农村城镇化
项目开发补偿性收益 通过农户商 铺改造、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开发 后,多渠道增加就业 通过旅游项 目合作提升农民生活水 平
目标
实现乡村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资料来源:产业研究院
PAGE 10
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 诞生标志着“农家乐”旅游 模式拉开乡村旅游的序幕。 1989年4月“中国农民旅游协 会”正是更名为“中国乡村 旅游协会”。 1980-1994年 萌芽阶段
数据来源: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PAGE
旅游市场现状
2018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3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城镇居民19.97亿人次,增长 13.7%;农村居民8.3亿人次,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城镇 居民花费1.95万亿元,增长13.7%;农村居民花费0.5万亿元,增长8.3%。
【2018最新】关于乡村旅游调研报告范文-实用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乡村旅游调研报告范文看久了城市的喧嚣和繁荣,不如回归乡村的宁静与悠闲惬意。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项目。
下面是乡村旅游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参考。
乡村旅游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田园风光和农业农事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近年来,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亲近自然、陶冶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和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加上过去宣传促销不够和受开发条件所限,使得了解和来我们旅游的客人并不是很多,然而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就充分说明发展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和潜在客源市场。
由于我们缺乏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没能够把知名度打出去,以至于旅游方面没有做得很有特色。
就我看来乡村旅游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
当今的经济形式也强烈的呼吁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将县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强。
一、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差距我认为,我县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
我们也看到,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1、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典型的老区、山区、库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
全县通行客家话,拥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风情。
县面积不大,只有154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万人,但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9.8%,空气质量也稳定在1级,江是长江流域保持最好的水系之一。
2018-2022年中国乡村旅游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目录)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四、旅游设施体系不完善
第四节、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一、顶层设计
二、精品打造
三、品牌营销
四、人才培育
五、精准扶贫
第五节、福建省乡村旅游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业融合将深入发展
二、精细化方向发展趋势
三、从单体转向连片开发
四、继续推进生态化发展
第七章2015-2017年四川省乡村旅游业分析
六、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第四节、城镇化发展分析
一、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城镇化水平现状
三、城镇化发展难题
四、新型城镇化规划
第三章2015-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特征
一、进入升级发展阶段
二、进入转型发展阶段
三、进入创新发展阶段
四、进入体制改革阶段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
二、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附录三:《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附录四:《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
关于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围区域的旅游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6
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1980-1994年 萌芽阶段
1986年成 都“徐家 大院”的 诞生标志 着“农家 乐”旅游 模式拉开 了乡村旅 游的序幕。 1989年4 月“中国 农民旅游 协会”正 是更名为 “中国乡 村旅游协 会”。
1995-2001年 发展阶段
90000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同比增速%
824122
8
800000 700000 600000
7.8 595244
643974 7.3
689052
743585
500000
400000 300000
6.9
6.7
6.9
200000
100000
7.8 7.6 7.4 7.2 418961 7 6.8 6.8 6.6 6.4 6.2
2002年,我 国颁布了
《全国工农 业旅游示范 点检查标准 (试行)》 标志着我国 乡村旅游开 始走向规范 化、高质化。 2007年国家 旅游局和农 业部联合发 布了《关于 大力推进全 国乡村旅游 发展的通知》 推动乡村旅
游发展。
2010年 至今
2011年公布首 批40家全国休 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星级企业 (园区),标 志着我国休闲 农业与乡村旅 游业进入了快 速发展、规范 提升的新阶段。 2017年初步统 计全国农家乐
鼓励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其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
《农业部等11部门关于积极开 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民就业增收带动作用大、
PAGE 3
CONTENTS
5.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目
5.1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5.2 乡村旅游占旅游业比重
录
5.3 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
6. 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
6.1 历史文化依托型
6.2 城市依托型
6.3 田园景观型
6.4 康乐型 7.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7.1 2020年乡村旅游市场规划
7.2 乡村旅游规模预测及发展趋势
2018上半年GDP总量418961亿元,同比 增长6.8%,比上年同期小幅回落0.1个百分 点,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其中,第一产业 增加值22087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 业增加值169299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 产业增加值227576亿元,同比增长7.6%。
2013-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化趋势
1995年5月1日起 实行双休日,
1999年又将春节、 “五一”、“十 一”调整为7天长 假。1998年“中 国华夏城乡游” 旅游主题与 “现 代城乡,多彩生 活”宣传口号吸 引大批旅游者涌 入乡村。 2000年 国务院46号文明 确了“黄金周” 的概念。自此乡 村假日旅游逐步
发展起来。
2002-2009年 规范发展期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13-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统计
人均消费支出(元)
名义增速%
12
9.6
8.9
8.4
13220
14491
15712
17111
7.1 18322
10 8.8
8
6
4 9609
2
2013年
0.4
200
0.2
0
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资料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15
旅游业占GDP比重
旅游业规模逐年增长,在吸纳就业、 带动农业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都发挥了
2014-2018年中国旅游业占GDP总量比重变化情况
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
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主要分类如下:
国内外乡村旅游基本类型汇总
国内乡村旅游类型
国外乡村旅游类型
数量达到了 220家。全国 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示范县 (市/区)共 388个、中国 美丽休闲乡村
560个。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7
02 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国内经济发展规模
数据显示,尽管2013-2017年我国GDP增 速有所放缓,但总量仍然表现为增长趋势。 2018年我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继 续优化升级,总体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 势。
25000
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20000
入1406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 15000
因素实际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
10000
差2.77,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
5000
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186元,同比名义
增长8.4%。
0
2013-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14
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2017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3948万人 次,比上年同期增长0.8%。其中:外国人 2917万人次,增长3.6%。
2017年全年,国际旅游收入1234亿美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外国人 在华花费695亿美元,增长4.1%;香港/澳 门以及台湾同胞在内地分别花费301亿美 元、83亿美元及156亿美元,增长率分别 为-1.5%、8.0%、4.0%。
发布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5年1月
《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
干意见》
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 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015年2月
《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力度加快 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
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化教育价值
2015年8月 2015年9月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
《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 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
消费的若干意见》
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
营收入达到100万元。
0
6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H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9
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环境运行向好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数据显示,
30000
2013-201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复合增长
率达9.1%,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0
2017年 2018上半年
资料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11
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消费支出结构中,食品烟酒消费是居民消 费支出的最大部分,交通、教育文化娱乐及医 疗是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与2017年同期 相比,各项消费支出中交通、居住和生活用品 相关支出的增速最大,都超过了百分之十,反 映了我国居民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旅游业占GDP比重自2014年起一直保持着上
升的趋势,比重从2014年的10.39%上升至 2017年的11.04%。
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资料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16
04 乡村旅游政策环境分析
乡村旅游主要政策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一种新型 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目前,政府也大力支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增长。
2012-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统计情况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
旅游收入(万亿元)
60
5
50
40
29.57 30
2.27 20
32.62 2.63
36.11 3.03
40 3.42
44.4 3.94
50 4.5 4.57
4 3.5 3 2.5 2 1.5
10
1
0.5
0
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4
01 乡村旅游基本概述
乡村旅游定义及分类
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
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农家乐”的概念。一般认为我国乡村旅游
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丰富性;二
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农业/农庄旅游
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 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
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绿色旅游
以乡村民俗、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乡土 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
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前言
Introduction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 济的支柱性产业。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既融合三产,又紧密连结农 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