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者 所”的用法

合集下载

“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

所代词、词头。

一、代词“所”是古代汉语中一个特殊的代词,它称代一定的人或物,但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及物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前面,指代行为的对象,构成“所”字结构,才能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

所以叫做辅助性代词。

“所”字结构的常见用法有四种:(一)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组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赤壁之战)(232 )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报任安书)(395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古知今,以所见知所不见。

(察今)(647 )“所”字在这里都是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所望”就是“期望的情况,“”所出”就是“提出的办法“,所见”就是“看见的东西。

”(二)“所、”“者”同时出现,构成“所者”格式,它的作用和单用“所”字的结构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

例如:即举所.坐.者.送之。

(身无长物)(16)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张中丞传·后叙)(238 )然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谏逐客书)(383 )“所坐者”就是坐的东西,指的是“竹席”。

“所欲者”就是要忠于的对象,即“国与主”。

“所重者”等于“所重、”“所轻,”指的是“色乐珠玉”和“人民。

”(三)“所”字结构的前面还可以用行为的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

有定语后不加“之”的。

例如:皆崩.崖.所.陨.。

(巫山·巫峡)(29)骞身.所.至.者.。

(张骞传)(190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张中丞传·后叙)(239 )吾.所.欲.者.土地也。

(五蠹)(644 )有定语后加“之”的。

例如:必为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谏逐客书)(382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庖丁解牛)(601 )(四)“所”字结构的后面有时出现具体的行为对象,这时,“所”字结构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

古汉语“者_所”的用法

古汉语“者_所”的用法

古汉语“者所”的用法一、者者“者”字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虚词。

它出现的较晚,一般学者认为“者”字的使用应是有了文献之后的事情,甲骨文、金文中“者”字并未出现。

但“者”字诞生以后,显得非常活跃使用频率很高。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把握“者”字,我们从“者”字的语用环境和“者”字词性类别两个方面介绍如下。

(一)“者”字的语用环境“者”字的语用环境,一致有以下四种情况:1、“者”字附着在动词、形容词等非名词及其短语之后,共同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者”字结构。

“者”字结构又叫“者”字短语,其构成情况大约有以下几类:(1)动词+者①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答吴充秀才书》)②行者..甚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2)形容词+者①近者..来。

《(论语·子路)》..悦,远者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促织》)(3)数词+者①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谋攻》)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4)方位词+者①前者..应。

(《醉翁亭记》)..呼,后者②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时间词+者①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韩非子·五蠹》)②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战。

(《史记·淮阴侯列传》)(6)短语+者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②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谋攻》)2、附着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共同组成一个“者”字结构。

①及至孝景,不任儒者..。

(《儒林列传序》)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3、用于句中或句末。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鸿门宴》)③言之,貌似甚戚者.。

(《捕蛇者说》)④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汉书》)4、与其它语气词连用,用于句中或句末。

①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人间世》)②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二)“者”字的词类“者”字的词类问题,历来有着较多的争议。

古汉语通论(十)人称代词

古汉语通论(十)人称代词

“所 ”字词组可以作定语 , 它的后面 还可以再加名词 ,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 , 使意义更加具体 。例如:
孔子下 ,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 , 不得与之言 。(论语 ·微子)
③“之 ”和“其 ”虽然同属第三人 称 ,但有时可以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 或第二人称 。例如:
士季曰:“谏而不入 ,则莫之继 也 。会请先 ,不入 ,则子继之 。”
(左传 ·宣公二年)
天子发政於天下之百姓 , 言曰: “闻善而不善 , 皆以告其上 。…… ” (墨子 ·尚同上)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论语 ·微子)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 ·梁惠王 上)
有时候 ,“者 ”字用在主谓结构的后面组成 一个名词性的词组 。例如《论语 ·雍也》 :“力不 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
“者 ”字还可以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几种人 , 几件事情 ,或者几样东西 。例如:
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 独 ,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 者 。(孟子 ·梁惠王下
④有时候 ,“其 ”字不能解作“他 的 ” 、“她的 ” 、“它的 ”, 只能解 作“那 ”、“那样的 ”。这种“其 ” 字是指示代词 。例如: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楯 ,何 如? ”其人弗能应也 。(韩非子 ·难一)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 道得之 ,不处也 。(论语 ·里仁)
4. 与人称代词相关的两个注意点 ①在上古汉语里 ,人称代词是单复 数同形的 。例如: 邹之群臣曰:“必若此 ,吾将伏 剑而死 。 ”(战国策 ·鲁仲连义不帝秦)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 。(司马迁: 报任 安书)
东野之役於江南也 ,有若不释然者 。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用得较少 ,有两个 原因: (1)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 , 而且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 (2)谦称和 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

古汉语文言虚词《者的意义和用法》

古汉语文言虚词《者的意义和用法》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十七:者.《说文解字》:“者,别事词也。

”虚词“者”可作助词、语气词、代词。

助词一、在附加成分与中心成分之间,起连接作用。

用同助词“之”。

可译为“之”或“的”。

例: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诗·秦风·黄鸟》)二、在动词性成分之后,组成名词性结构,提示具有该行为、性质的实体,多指人。

可译为“……的(人、事、物)”等。

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三、在形容词性成分之后,组成名词性结构,提示具有某种特征、性质的实体,常指人。

可译为“……的(人、事、物)”。

例: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四、在数词之后,组成名词性结构,具体所指见一般见下文。

译时一般要加上相应的名词和量词。

例:鸡脉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寡人之于国也》)五、在时间词之后,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时间。

可根据文义选择适当的时间词来对译。

例: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六、在名词性成分之后,起提示作用。

常作主语,兼有表明语音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可不译出。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七、“者”字结构与“若”“如”“似”“伪(为)”等动词连用,表示事物间类同或类似关系。

可译为“像……的(样子)”“……似的”等。

例: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语气词一、在句末,与前面疑问代词“谁”“何”等呼应,构成疑问句。

可译为“呢”等。

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二、在前句末,“者”之前,时有“所以”与之配合,提示某一事实,后句申述理由。

可译为“……的原因”,或在后句加上表原因的词语。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三、在前句末,提示假定的事实,时有假设连词“即”“若”等与之配合。

可译为“……的话”“如果……的话”,或不译出。

例: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

古代汉语“所”字学年论文

古代汉语“所”字学年论文

摘要:“所”字是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较为复杂的指示性代词,作为虚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通常情况下用在动词、介词或是短语之前,组成“所字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

关键字:所字结构结构类型所字用法《说文解字》说:“所,伐木声也;从斤戶声。

”“所”字当“伐木声”讲,到了后世基本上很少见到,它的其它用法也极其复杂,概括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用来作处所名词,当“地方、场所”讲,这一用法在古文中见到的很少,尤其到了先秦以后,更是显得稀少。

二是,它被用作连词、数词等,这部分的用法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很小。

三是,随着语言内部的发展,它再也不能单独地作句子成分,再也不具有特定的含义,而是与其它词语结合成一个语法单位,共同表示一个名物性的意思,[1]从而构成固定的“所”字结构,共同充当句子成分。

这一用法极其复杂,在古文中占据很大比例。

尤其,关于这一结构中的“所”字的词性的认定,争议也很大,至今难以统一。

关于“所”字词性,历来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是代词;第二种,认为是助词,或助词兼有指代作用。

“所”字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要和跟在后面的动词和介词或其它词结合,从而构成“所”字结构,才能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此时,它具有名词的功能,从而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

因此,此时的“所”字主要起着结构作用,应当把它看作“结构助词”,而不是“代词”“所+动”结构,是“所”字结构中的最基本的类型,由此,引申出“所”字结构的其它一些类型。

比如:所+动+宾、所+动(宾)+者、所+动+之+名、代+所+动(宾)、名+(之)+所+动(宾)等等。

一、“所”字与其后的动词,构成“[所+动]”结构,这是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这也是大家所公认的结论。

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例如:(1)故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乡,所命北面。

《礼记·祭统》(2)病而乞盟,所丧多矣。

“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

所代词、词头。

一、代词“所”就是古代汉语中一个特殊的代词,它称代一定的人或物,但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及物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前面,指代行为的对象,构成“所”字结构,才能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

所以叫做辅助性代词。

“所”字结构的常见用法有四种:(一)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组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赤壁之战)(232)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报任安书)(395)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古知今,以所见知所不见。

(察今)(647)“所”字在这里都就是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所望”就就是“期望的情况”,“所出”就就是“提出的办法,“所见”就就是“瞧见的东西”。

(二)“所”、“者”同时出现,构成“所…者”格式,它的作用与单用“所”字的结构相同,仍就是指代行为的对象。

例如:即举所坐者...送之。

(身无长物)(16)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张中丞传·后叙)(238)然则所重者...在乎人民也。

(谏逐客书)(383)...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所坐者”就就是坐的东西,指的就是“竹席”。

“所欲者”就就是要忠于的对象,即“国与主”。

“所重者”等于“所重”、“所轻”,指的就是“色乐珠玉”与“人民”。

(三)“所”字结构的前面还可以用行为的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

有定语后不加“之”的。

例如:皆崩崖所陨....。

(巫山·巫峡)(29)骞身所至者....。

(张骞传)(190)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张中丞传·后叙)(239)吾所欲者....土地也。

(五蠹)(644)有定语后加“之”的。

例如:必为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谏逐客书)(382)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膝之所踦....。

(庖丁解牛)(601)....,足之所履(四)“所”字结构的后面有时出现具体的行为对象,这时,“所”字结构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

者的用法和意义

者的用法和意义

者的用法和意义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临着海量的信息需要筛选和获取,这也导致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为了更高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了解事物,我们经常会使用“者”的语法结构。

本文将探讨“者”的用法和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语法结构。

二、“者”的基本用法1. “者”的主要功能“者”是一个古汉语字义成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使用。

它通常跟在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行为的执行者、某种身份角色或特定属性参与其中。

例如:他是学生(学生者)。

她爱阅读(爱阅读者)。

这个男孩聪明(聪明者)。

2. “者”的补充说明“者”可以加强句子中表述的力度,并起到强调的作用。

它可以使得描述更加明确和具体,使句意更加鲜明。

例如:那些挑战自己极限的人才能真正成功。

那些挑战自己极限之者方能真正成功。

三、“者”的意义和深层含义1. 表示身份或角色“者”通过强调身份或角色的方式,让人们更容易理解所指代的人,从而准确传递信息。

例如:教师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

2. 表示特定属性“者”在句子中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属性或品质,从而凸显对象的特点。

例如:他是一位创业者,勇于面对挑战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3. 表示行为的执行者“者”还可以用来表示行为的执行者,强调动作发起者,并突出行为主语在事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例如:团队合作中,领导者起着组织和协调工作的重要角色。

四、“者”的使用注意事项1. “者”的修饰范围“者”通常修饰前文提及过的动词、名词或形容词。

要注意使用时上下文相关,并保证修饰范围明确清晰。

2. 不排斥其他成分“者”的引入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成分。

在一个完整且通顺流畅的句子中,“者”往往与其他成分共同构成复杂而完整的句法结构。

3. 避免频繁使用虽然有时使用“者”能够准确表达出我们想要的意思,但过多使用会导致句子结构繁杂、笨拙。

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运用,避免滥用。

五、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者”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古汉语“者”的用法

古汉语“者”的用法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于二者 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者(一的)具助体词用。法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与“若” 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 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 的”。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者(一的)具助体词用。法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
“者”的用法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 译为:“……的”,“……的(人、东西、
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
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
马》)
(一)助词。
2、用在数词后面,翻译时,要根据所
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 和名词,译为“……个方面”“……样 东西”“……件事情”。
“的”。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二一)语助气词词。。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表示提顿或 判断,不必译出。
例: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助词。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表 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不必译 出。例: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与疑问代 词配合,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可译为“呢”。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①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 ②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
何?”
(二)语气词。
7、放在分句的句末,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

者在古汉语词典中的意思

者在古汉语词典中的意思

在古汉语词典中,"者"是一个助词,具有连接、引导、补充、说明的作用。

一、连接作用
在古汉语词典中,"者"常用来连接两个名词,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例如:•君子者,其爱人也深(《论语》)
•德之不修,学之不成,则政之不易,财之不顺(《孟子·公孙丑下》)
二、引导作用
在古汉语词典中,"者"常用来引导后面的名词或代词,表示特指或者具体的人或物。

例如:•告诉者,可以从中观察到他的聪明才智(《孟子·梁惠王下》)
•绝顶者,其天下也(《战国策·燕策》)
三、补充作用
在古汉语词典中,"者"常用来补充前面的名词,为后面的句子提供信息。

例如:•见仁者,见智(《论语》)
•见贤者,则思贤(《论语》)
四、说明作用
在古汉语词典中,"者"常用来说明前面的名词或代词的具体内容或特点。

例如:•君子者,忠信以为言而待人,恭敬以为戒,施惠以为恩,讲信以为仪(《论语》)•其为人者,必有所不忍,所不辞(《孟子·公孙丑下》)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汉语词典中,"者"的使用有一定的规范和限制。

例如,"者"不能用在人名、地名、国名、机构名等名词前面;"者"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前面。

总的来说,"者"在古汉语词典中是一个助词,具有连接、引导、补充、说明的作用。

它的使用有一定的规范和限制,需要在使用时注意遵循。

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

古文学习中“所字结构”例说一、“所字结构”的定义:作为虚词时的“所”字,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可以把“所”字看作使动词等词体词化的标志,它的作用就是改变其后的词语的性质而是它具有其他功能。

具体地说,当它用在动词、介词或短语之前时,它主要起着结构作用,不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应该把它看作“结构助词”,通过这个结构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

而不把它看作代词。

“所字结构”充当句子成分时,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不能将其拆分,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可以承担名词所承担的一切语法功能。

“所字结构”根据与“所”字结合的核心词的词类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别:“所+动”结构和“所+介”结构。

每一种类别中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变化,每一种类型中“所”的作用和体现的意义又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所字结构”的语法功能。

可见,“所字结构” 的用法和意义十分灵活。

二、“所字结构”的种类及语法功能:(一)、“所+动(包括活用的名词或形容词)”结构“所+动”结构是“所字结构”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它的基本形式是“所”字加在动词(多为及物动词)、动词词组或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前面。

其中的“所”字是指示代词,指代后面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宾语。

具体来说,这种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变化:1、所+动+名这是“所+动”结构中的最基本类型,在这种类型中,“所”将其后的动宾词组转换为了一个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并强调、指示了中心词。

例如:(1)、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例(1)中的“过名山大川”即“+所动+名”的形式的“所字结构,”动宾词组“过名山大川”与“所”结合后变为了名词性的偏正词组“经过的名山大川。

”这里的偏正词组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名词性偏正词组,因为“所”在其中起了强调指示的作用,强调并指示了中心词,引起大家的注意。

而一般的偏正词组没有这样的作用。

有时候为了使这种偏正关系更加明确,还可以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连词“之”,在译为现代汉语时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个助词“的”。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词类,其含义较为抽象,常用于构成语言成分的框架,起连接、修饰、衬托等作用。

对于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语言运用,把握古汉语的语法规律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结合古代汉语文献,对常用虚词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深入探讨其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是起连接词或修饰词等作用的词语,常见的虚词有“之、乎、者、耳、所、而、斯”等。

这些虚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频繁,具有重要的句法和语义功能,因此对其用法进行比较和研究尤为重要。

我们来比较研究一下“之”和“乎”这两个常用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古代文言文中,“之”常用作代词或介词,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指示物等,同时也可与名词或形容词构成复合词。

例如《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中的“之”表示代词的作用。

而在古代汉语中,“乎”多用作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中,表示怀疑、疑问或肯定等语气。

例如《诗经》中的“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亲故无乎,说之将将。

”中的“乎”表示疑问的语气。

我们比较研究“者”和“所”两个常用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古代文言文中,“者”多用作名词或代词后缀,表示身份、职务或事物的主体,具有指示、强调的作用。

例如《庄子》中的“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中的“者”表示事物的主体。

而“所”则多用作代词,表示动作的发生地点或事物的来源等。

例如《孟子》中的“则义是所以当位。

”中的“所”表示动作的发生地点。

浅析《论语》中的“者”字

浅析《论语》中的“者”字

浅析《论语》中的“者”字摘要:《论语》中有大量的虚词,虚词相对实词用法多样,所以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困难。

本文在考察《论语》中“者”字的使用情况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者”的词性和用法作一简要分析,试图梳理“者”的语法功能。

关键词:《论语》虚词“者”指示代词语气词“者”是古汉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的二十个虚词之一,而且用法也灵活多变。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者”字共出现219次,在阅读和理解中较难把握。

因而,对《论语》中“者”字的词性和用法进行考察研究,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理解。

本文将从“者”字用作指示代词以及“者”字作为语气词这两方面对“者”字的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者”字用作指示代词“者”作为指示代词,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是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用,通常要置于“名+者”的句法结构形式和“谓+者”的句法结构形式中,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指代前文所提到的人或者事物,可译为“……的”“……的人”“……的事(物)”“……的东西”。

(一)用于“名+者”句法结构形式中,具有隔语复指的功能。

隔语功能指古人用“者”字作隔语词,将其前后成分隔开,复指即复指“者”字前面的成分[1]。

在《论语》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名+者”、“所……者”、“有+/名+者”,例如:(1)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乡党篇10.13)(2)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先进篇11.7)例(1)句中“者”既有隔语作用,同时又有复指作用,“杖者”指“拄着拐杖的人”,也可意译为“老人”。

例(2)中“有颜回者”这个结构,“颜回者”作“有”的宾语,“者”是隔语复指代词,意为“颜回这个人”。

(二)用于“谓+者”的句法结构形式中,谓词可以是数词、动词、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动词性短语等,这个结构中“者”具有隔语转指的功能。

隔语功能指古人用“者”字作隔语词,将其前后成分隔开;转指跟复指不同,转指是指代与谓词有关的人和事物[2]。

【语言学习】文言虚词——者

【语言学习】文言虚词——者

(《兼爱》)
用动词、形容词、数次或词组组成 “者”字结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说赵太后》)
构,指代人、事物等。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词义练习
词义练习
相关句子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兼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兼 爱》)
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兼爱》)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用法
代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 事、时、地等。 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 “的”。
用在句中表示判断,常与“也”呼应,一般不必译出。
代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
古汉语虚词——者
字源字形

会意。《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说文解字注》:言主於別事。則言者以別之。 本义:指代以区别,相当于“这”。
义项归纳后表示提顿。不译。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舒缓语气,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鸿门宴》)
代词,附在动词短语“言初令之不便”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人。
3.(2019·北京卷)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 它确实有所逼迫引导,然而像伯阳父那样认识它的人不是无知就是糊涂。
代词,附在动词短语“认之”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人。
4.(2020·天津卷)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
节俭是持家的第一法则。 用来主语后表提顿。不译。
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提顿或判断,不必译出。
实战高考

者、所字结构的类型及者、所的指代作用

者、所字结构的类型及者、所的指代作用

;
一 个是 者字
也 能 与形 容 词
结 构 和所 字结 构 的 类型及 者 和所 字结 构 中的指 代作 用 有 哪些 异 同

所在 者字结 构

结 合 ( 在 古 汉语 中所 与 形 容 词 结 合 的 现 象 比 较少 见 ) 构成名 词性词 组
、 。 ,
;
再 一 个是 者

掌握 者
所 能 与哪类词 语结 合

(
李固
《与
曲解 文 意
,
但 不 知所 以
,
黄 琼 书》 )
( 以 上 二 例 为者 与 形 容 词 结 合 )
读 甲 篇 若此

,
乙 篇还 若 此
则 久惑不
解矣
硕 白 者 不 负戴 于 道 路 矣 惠 王 上》 )


( 《 孟子

者 字 结 构 与 所 字结 构 的
子 苟赦 越 国 之 罪
《 国语
能使初
学古 汉 语 的 人 对 者 字 结 构 和 所 字 结 构有直 观
、 、
一 结合

所 都 能 与哪 类 词 语
上的 认识
,
不 至于把 者字结 构和 所字结 构 以
,
外 的 间语 纳 入 者 字 结 构 和 所 字 结 构 中 延 展 了 者字 结 构 和 所 字 结 构
( 一 ) 者 能 与 哪 类 词 语 结合
鞍 山 师专 学报
一九 八五 年第 一期


所 字结 构的类 型 及者
郑 砚田

所的指 代 作 用
关于者

所 的词性

语 法 特 征 及 其 指代

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

古文学习中“所字结构”例说一、“所字结构”的定义: 作为虚词时的“所”字,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可以把“所”字瞧作使动词等词体词化的标志,它的作用就就是改变其后的词语的性质而就是它具有其她功能。

具体地说,当它用在动词、介词或短语之前时,它主要起着结构作用,不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应该把它瞧作“结构助词”, 通过这个结构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

而不把它瞧作代词。

“所字结构”充当句子成分时,就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不能将其拆分,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可以承担名词所承担的一切语法功能。

“所字结构”根据与“所”字结合的核心词的词类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别:“所+动”结构与“所+介”结构。

每一种类别中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变化,每一种类型中“所”的作用与体现的意义又就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所字结构”的语法功能。

可见,“所字结构”的用法与意义十分灵活。

二、“所字结构”的种类及语法功能: (一)、“所+动(包括活用的名词或形容词)”结构“所+动”结构就是“所字结构”中最为常见,也就是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它的基本形式就是“所”字加在动词(多为及物动词)、动词词组或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与名词前面。

其中的“所”字就是指示代词,指代后面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宾语。

具体来说,这种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变化: 1、所+动+名这就是“所+动”结构中的最基本类型,在这种类型中,“所”将其后的动宾词组转换为了一个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并强调、指示了中心词。

例如: (1)、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 例(1)中的“过名山大川”即“所+动+名”的形式的“所字结构”,动宾词组“过名山大川”与“所”结合后变为了名词性的偏正词组“经过的名山大川”。

这里的偏正词组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名词性偏正词组,因为“所”在其中起了强调指示的作用,强调并指示了中心词,引起大家的注意。

而一般的偏正词组没有这样的作用。

有时候为了使这种偏正关系更加明确,还可以在动词与名词之间加上连词“之”,在译为现代汉语时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个助词“的”。

论古汉语“所”“者”关系从句

论古汉语“所”“者”关系从句
本 文 尝试 对 此作 进 一 步探 讨 , 从 关 系 从 句结 构 的 角度 重 新 审 视 古 汉 语 “ 所” 字结构 、 “ 者” 字结构 ,
揭示 其 中“ 所” “ 者” 的关 系 代 词 性 质 , 以 期 对 古 汉
关 系从 句 大体 可分 为后 置和 前置 两种类 型。后
“ 所 VP ” “ v P者 ” 是 古 汉 语 中两 个 频 繁使 用 的 结构 , 关 于其 中 “ 所” “ 者” 的词 性 问题 , 至 今 仍无 一
语 这 两个 极 为 常 见 的结 构 能有 更 为深 入 的认 识 和
理解

致 的意 见 。它 们 在语 义 上若 有 所 指 , 在 句法 上 又有
“ 者” 关 系从 甸 与主 甸之 间的 “ 之” , 其 首 要 身份 是 指 示 词 . 其 次 才起 到 结 构 上 的 连 接 作 用
关键词 : “ 所” ; “ 者” : 关 系从 句 : 关 系代 词 中图 分 类 号 : H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5 7 4 4 ( 2 0 1 5 ) 0 5 — 0 0 5 5 — 0 5
“ 写文章的” 分 别 修饰 核心 名 词 ( h e a d n o u n ) “ 文章” “ 人” 。在汉 语 传统 语 法 体 系 中 . 这 样 的修 饰 成分 被 笼统 地 归 为定 语 。近 些 年 以来 , 在 现代 汉 语语 法 研 究 中才采 用 了关 系从句 的概 念 ( 刘丹青 , 2 0 0 5 ) 1 5 1 。
者” 提 出 了 同样 的 看 法 , 认 为这 样 的 “ 者” 即 是一 个
关系代词 , 如《 史 记・ 秦始 皇 本 纪 》 : “ 吏 见 知 不举 者 ,

“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

所代词、词头。

一、代词“所”是古代汉语中一个特殊的代词,它称代一定的人或物,但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及物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前面,指代行为的对象,构成“所”字结构,才能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

所以叫做辅助性代词。

“所”字结构的常见用法有四种:(一)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组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赤壁之战)(232)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报任安书)(395)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古知今,以所见知所不见。

(察今)(647)“所”字在这里都是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所望”就是“期望的情况”,“所出”就是“提出的办法,“所见”就是“看见的东西”。

(二)“所”、“者”同时出现,构成“所…者”格式,它的作用和单用“所”字的结构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

例如:即举所坐者...送之。

(身无长物)(16)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张中丞传·后叙)(238)然则所重者...在乎人民也。

(谏逐客书)(383)...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所坐者”就是坐的东西,指的是“竹席”。

“所欲者”就是要忠于的对象,即“国与主”。

“所重者”等于“所重”、“所轻”,指的是“色乐珠玉”和“人民”。

(三)“所”字结构的前面还可以用行为的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

有定语后不加“之”的。

例如:皆崩崖所陨....。

(巫山·巫峡)(29)骞身所至者....。

(张骞传)(190)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张中丞传·后叙)(239)吾所欲者....土地也。

(五蠹)(644)有定语后加“之”的。

例如:必为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谏逐客书)(382)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膝之所踦....。

(庖丁解牛)(601)....,足之所履(四)“所”字结构的后面有时出现具体的行为对象,这时,“所”字结构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

例如: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古文学习中“所字结构”例说

古文学习中“所字结构”例说

古文学习中“所字结构”例说一、“所字结构”的定义:作为虚词时的“所”字,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可以把“所”字看作使动词等词体词化的标志,它的作用就是改变其后的词语的性质而是它具有其他功能。

具体地说,当它用在动词、介词或短语之前时,它主要起着结构作用,不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应该把它看作“结构助词”,通过这个结构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

而不把它看作代词。

“所字结构”充当句子成分时,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不能将其拆分,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可以承担名词所承担的一切语法功能。

“所字结构”根据与“所”字结合的核心词的词类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别:“所+动”结构和“所+介”结构。

每一种类别中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变化,每一种类型中“所”的作用和体现的意义又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所字结构”的语法功能。

可见,“所字结构”的用法和意义十分灵活。

二、“所字结构”的种类及语法功能:(一)、“所+动(包括活用的名词或形容词)”结构“所+动”结构是“所字结构”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它的基本形式是“所”字加在动词(多为及物动词)、动词词组或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前面。

其中的“所”字是指示代词,指代后面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宾语。

具体来说,这种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变化:1、所+动+名这是“所+动”结构中的最基本类型,在这种类型中,“所”将其后的动宾词组转换为了一个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并强调、指示了中心词。

例如:(1)、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例(1)中的“过名山大川”即“所+动+名”的形式的“所字结构”,动宾词组“过名山大川”与“所”结合后变为了名词性的偏正词组“经过的名山大川”。

这里的偏正词组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名词性偏正词组,因为“所”在其中起了强调指示的作用,强调并指示了中心词,引起大家的注意。

而一般的偏正词组没有这样的作用。

有时候为了使这种偏正关系更加明确,还可以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连词“之”,在译为现代汉语时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个助词“的”。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⑤ 海滨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龚遂传》)
⑥ 其尤贫而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柳子厚墓志铭》)
“夫”字指示性较轻,多用作定语,可译为“那个”,如例①②。“彼”字并不是第三人称代词,而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指人时等于说“那个人”,如例③;指代处所时可译为“那里”,例如④。“其”字作为指示代词,绝不作主语,而只作定语,可译为“那里”、“那些”等,如例⑤⑥。
(3)其它指示代词
“他”、“然”、“尔”、“焉”、“诸”作为指示代词,用法各有特点。“他”是表示旁指的指示代词,多作宾语、定语,可对译为“别的
②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③ 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季札观乐》)
(2)现代汉语用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地方,古代还有另外两种表达方法:一种是重重前面出现的名词。另一种是省略的主语。
(3)“之、其”的活用
“之、其”可以灵活运用,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是指对话人。
①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晋灵公不君》)
②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同①)
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2、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属于第二人称代词,表示对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一类“而、乃”一般,只用作定语。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吕相绝秦》)
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孙子列传》)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3)“者“字也可以位于数词后,与数词组成“者”字词且。这种“者”字也是“别事词”,它所代的人或事物一定在上文里已经出现过,数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例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者所”的用法一、者者“者”字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虚词。

它出现的较晚,一般学者认为“者”字的使用应是有了文献之后的事情,甲骨文、金文中“者”字并未出现。

但“者”字诞生以后,显得非常活跃使用频率很高。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把握“者”字,我们从“者”字的语用环境和“者”字词性类别两个方面介绍如下。

(一)“者”字的语用环境“者”字的语用环境,一致有以下四种情况:1、“者”字附着在动词、形容词等非名词及其短语之后,共同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者”字结构。

“者”字结构又叫“者”字短语,其构成情况大约有以下几类:(1)动词+者①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答吴充秀才书》)②行者..甚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2)形容词+者①近者..来。

《(论语·子路)》..悦,远者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促织》)(3)数词+者①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谋攻》)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4)方位词+者①前者..应。

(《醉翁亭记》)..呼,后者②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时间词+者①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韩非子·五蠹》)②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战。

(《史记·淮阴侯列传》)(6)短语+者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②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谋攻》)2、附着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共同组成一个“者”字结构。

①及至孝景,不任儒者..。

(《儒林列传序》)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3、用于句中或句末。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鸿门宴》)③言之,貌似甚戚者.。

(《捕蛇者说》)④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汉书》)4、与其它语气词连用,用于句中或句末。

①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人间世》)②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二)“者”字的词类“者”字的词类问题,历来有着较多的争议。

有人认为它是代词,有人认为它是助词,也有人认为它兼有代词、助词两类词性,令人莫知所从。

分析如下:1、关于“者”字结构”中的“者”字的词类问题“者字结构”中“者”字的词类,语法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1)代词这是语法学界比较流行的说法,许多语法学大家都持这种观点。

明代的王夫之说它是一个“称人之辞”;王力先生认为它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郭锡良先生认为它是一个“起辅助作用的指示代词”,张之强先生的观点更明确:“‘者’作为代词,它和别的代词不一样,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必须和别的词或短语组合起来,组合成一个名词性短语,然后,这个短语再去充当句子成份。

这个主要由‘者’字构成的短语中,‘者’字是中的部分,加在‘者’字前边的词或短语则是‘者’字的修饰部分。

”(张之强《文言语法基本知识》)(2)助词把“者字结构”中的“者”字视为助词,这是随着现代汉语法暂拟体系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影响也很大的观点。

中学课本、周秉钧《古汉语纲要》、许嘉璐、周本淳等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持这种观点。

我们认为,从“者”字的语法功能来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附着性很强,它只能依附于它前面的词或短语而存在,不能单独使用。

过去许多人把它归入代词,说它是个“特殊”的代词,说它特殊,无非是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份,既然它不能单独使用,再归入实词是很不恰当的。

所以从语法功能这一标准来看,“者”字应是助词。

什么是助词呢?黄伯荣先生说:“助词附着在词或短语后边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者”字具备这一语法特征。

从意义方面来看,“者字结构”中“者”是的确有所指代的。

这一点,我们将“者字结构”与相应的主谓结构相比照就可以看出:①不知子都之姣者。

②或人不知子都之姣。

“者”字所指代的正是“或人”。

因此,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者”字为“别事词”。

但是因此而说“者”是代词。

在“者字结构中,“者”是中心部分,加在“者”前面的都是“者”字的修饰部分是不合适的。

因为,“者”字的指代作用只能在“者字结构”中才有所反映,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者”字的指代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还是将“者”字看作助词为好。

2、关于判断句中“者”字的词类问题用于判断句中主语之后的“者”字的词类,语法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1)代词①马建忠《马氏文通》:“公名、本名后,殿以‘者’字者,所以特指其名,因而诠释其义也”。

②郭锡良《古代汉语》:“者字用来复指主语,引出谓语”,“是个起辅助作用的代词”。

③张之强《文言语法基本知识》:“者字仍然是指代词,仍然是‘别事词’,只不过这种者字所区分出来的物类仅仅有一个或一种罢了”。

(2)结构助词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用于判断句中的“者”字与用于“动(形)+者”结构中的“者”字的词类是相同的,都是结构助词。

如周本淳《古代汉语》:“者,结构助词。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表示停顿,使整个句子的主语明郎化。

”(3)语气词把判断句中的“者”字看作语气助词是语法学界比较通常的说法。

杨树达《词诠》、王力《古代汉语》、杨柏峻、黎锦熙、周秉钧等先生以及中学课本都持这种观点。

我们仅将王力先生的看法、抄录如下:“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停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

”我们认为,说判断句中主语后面的“者”字是代词,其作用是复指主语,也是讲不很通的。

如“南冥者,天池也”这类句子中的“南冥者”理解为“南冥这地方”似乎可以,这种情况可以引起如下合理的推想:“者”原来是个指示代词,还有一定的指代意味。

但象“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庄子·积水》)前面已用“此”指代“龟”,后面无须再用“者”字复指。

这说明,判断句中的“者”字还是看作语气词为好。

3、关于用在其它句中或句末的“者”字的词类问题用在句中或句末的其它“者”字,语法学界,看法比较一致:语气词。

语气词“者”的使用,主要有三种情况:(1)位于分句的末尾,表示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相当于“……的话”。

例如:①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

(《史记·晋世家》)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鸿门宴》)(2)与别的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或强词作用。

不必译出。

例如:①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人间世》)②鲁人有周丰也者..(《礼记·檀弓》)(3)与疑问代词配合使用,表示疑问。

一般可译为“呢”。

例如:①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侍坐》)②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晋世家》)(三)“者字结构”的语法功能“者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其语法功能也就相当于名词的语法功能。

在句中它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判断句的谓语,有时也可充当定语和状语。

分别举例如下:1、作主语①行者..甚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②前者..应。

(《醉翁亭记》)..呼,后者2、作谓语①李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②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

(《上书谏吴王》)3、作宾语①吾闻出于幽谷.....。

(《孟子·许行》)....,迁于乔木者②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赤壁之战》)4、作定语①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荀子·王制》)②不为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与不能者5、作状语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②近者..奉辞伐罪。

(《赤壁之战》)二、所所“所”字在文言文中也是用途很广的一个虚词,用法相当灵活。

从“所”字最初的实际用法来看,它最早是个名词,作“处所”讲。

它的这种用法,在后世的文言文及现代口语中,都一直沿用,如“派出所”、“交易所”等。

“所”字的虚词用法,当由名词用法虚化而来,主要是结构助词。

(一)结构助词“所”助词“所”字同“者”字一样,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必须同其它的词或短语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谓语等。

1、所+动词性词语“所”放在动词性词语之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如: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后汉书·张衡传》)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苏轼《石钟山记》)③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庄....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子·庚桑楚》)④无敢告人吾所问..于子。

(《韩非子·内储说上》)⑤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⑥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孟子·滕文公上》)⑦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苦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荀子·非相》)⑧宰相,所使治国家.....也。

(王充《论衡》)例①是“所+动词”,例②是“所+联合结构”,例③是“所+偏正结构”,例④是“所+动补结构”,例⑤、⑥是“所+动宾结构”,例⑦是“所+连动结构”,例⑧是“所+兼语结构”。

注意:“所+动宾结构”表示的不是动词涉及的事物,而是动作发生的处所、方式、原因等,如例⑤表处所,例⑥表方式。

“所+兼语结构”,其兼语不能出现,因为整个“所字结构”表示的就是兼语,如例⑧。

2、所+形容词性词语“所+形容词”情况少见。

这样的形容词往往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形容词用作意动,一是用作一般动词。

如:①君之所.贵.,权谋执利也。

(《荀子·议兵》)②然而是弃己之所安强...。

(《荀子·强国》)③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兼爱》)④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论语·泰伯》)例①是“所+形容词”,例②是“所+联合结构”,例③是“所+偏正结构”,例④是“所+补充结构”。

3、所+介词+动词这种情况,古书上非常多见,它表示的是介词所介绍的事物、处所、原因等。

如: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②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墨子·公输》)例①中“所从坠”表处所,作谓语。

例②中“所以距我”表手段,作宾语。

4、所+数词能出现在“所”字之后的数词,古书中主要有“一”。

古汉语中“一”常作动词,“所一”实际上是“所”与动词“一”的结合。

“所一”即“所统一的地方”。

如:①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

(《庄子·田子方》)②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德充符》) 例①中“所一”作谓语,例②中“所一”作宾语。

5、所+名词“所”字后面可以是名词,有时还可以是名词性偏正结构、名词性联合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