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学重点总结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重点哦-自己总结的
肌学背肌:斜方肌(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耸肩作用);背阔肌(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背手状);竖直肌胸肌:胸大肌(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前屈)膈肌(胸腹腔内,止于中心键,有三个裂孔,第12胸椎前有主动脉裂孔:主动脉和胸导管。
第10胸椎有食管裂孔:食管和迷走神经。
第8胸椎有腔静脉孔:下腔静脉。
)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膈肌—呼吸肌(平静) 胸大肌、背阔肌—引体向上的肌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鞘(由腹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构成,在脐下4—5cm以下为弓状线。
咀嚼肌:咬肌、颞肌(闭口肌)、翼内肌、翼外肌(张口肌).颊肌——表情肌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间隙称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上肢肌:三角肌(肩关节外展)、肱二头肌(肱肌-屈肘)、肱三头肌(伸肘)。
前臂旋前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前臂旋后肌——旋后肌,肱二头肌前臂肌:前群-—屈腕、屈肘、旋前后群——伸腕、伸肘、旋后下肢肌:臂大肌(使髋关节后伸和旋外)、股四头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髌韧带作用伸膝。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作用:屈膝关节和伸髋关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二肌合一条跟腱:踝关节趾屈、屈膝)伸膝的关节肌——股四头肌屈膝的关节肌-—缝匠肌、半腱、半膜肌屈大腿的肌--小腿肌+屈膝关节的肌足外翻——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足内翻-—胫骨前、后肌消化系统:消化管(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管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和消化腺(口腔腺——口腔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胰)组成,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腭扁桃体: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窝内.咽峡分界—腭舌弓,腭垂,舌根舌:舌体、舌根、舌尖.舌的黏膜:丝状乳头(最多)—-感受触觉;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含有味觉感受器(味蕾)颏舌肌:两侧的颏舌肌同时收缩-—舌头前伸,一侧收缩-—舌间伸向对侧一侧瘫痪——偏向患侧口腔腺(唾液腺):腮腺(腮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峡粘膜处)、下颌下腺(颌体的内面,腺管开口与舌下阜)、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咽: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水平。
肌肉解剖学基础知识
肌肉解剖学基础知识头部肌肉包括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一、面肌属扁薄的皮肌,多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头面部的皮肤。
主要分布于面部的口、眼、鼻等孔裂周围,有闭合或开大上述孔裂的作用,同时可牵动面部皮肤,引起皮肤移位产生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故面肌又称为表情肌。
•恐惧:额肌、颏三角肌•厌恶:皱眉肌、降眉间肌、鼻肌、上唇方肌•高兴:上唇方肌、笑肌、颧肌、鼻肌•惊奇:额肌•轻蔑:下唇方肌、颏三角肌•生气:上唇方肌、口轮匝肌、皱眉肌、降眉间肌、(颏三角肌)•悲伤:颏三角肌、皱眉肌、额肌所有的面部肌肉均由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帽状腱膜】包绕在头颅上方的一层纤维膜,与覆盖它的皮肤紧密结合为一层,可在骨面上滑动。
它是头颅多个皮肌的起点。
【额肌】额骨正面,眉骨上方。
位于额部皮下,起于帽状腱膜,止于眼眶上缘的一块面肌。
该肌收缩能够拉紧帽状腱膜,并参与形成如提眉、皱眉等面部表情。
受面神经分支支配。
【枕肌】由两部分组成的扁平肌,起自帽状腱膜,向后延伸到达枕骨外侧区。
该肌收缩能够拉紧帽状腱膜,使其覆盖头颅。
受面神经分支支配。
【皱眉肌】一块细小纤薄的面肌,位于眼轮匝肌和额肌深面,从眼眶内区到眉内侧部皮肤。
该肌收缩形成皱眉。
受面神经支配。
【眼轮匝肌】位于眼裂周围,环绕在眼裂周围的环形面肌。
呈扁椭圆形,分眶部、睑部和泪囊部。
分布在眼内眦和外眦之间,并附着于眼睑皮肤。
该肌可开启、闭合眼睑,完成瞬目、眨眼等动作。
受面神经支配。
【颊肌】附着于口角周围皮下的面肌。
起自下颌骨上缘、上颌骨下缘,并延伸到面颊的深面,部分肌束起自下颌骨和颅底翼突之间的翼突下颌韧带。
该肌的主要功能是外拉口角,并与其他肌肉协作完成吹口哨、吮吸等动作。
尽管主要是作为面部表情肌,但它还具有帮助咀嚼、进食等功能。
它由上颌动脉的下行降支颊动脉供血,受面神经分支支配。
【口轮匝肌】由一侧口角向另一侧延伸的上下两股肌束环绕口裂构成的椭圆形面肌。
在口角,该肌附着于皮肤以及相对应的上颌骨。
人体解剖学——肌学
中心腱
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第12胸椎高度, 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第10胸椎高度,
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食管裂孔
主 动
脉
腔静脉孔:第8胸椎水
腔静脉孔
裂
平,通过下腔静脉。
孔
作用:主要的呼吸肌。
与腹肌同时收缩,增加腹压。 膈脚
8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1、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
颈肌可依其所在位置分为颈浅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肌群。
(一)颈浅肌群
1、颈阔肌
2、胸锁乳突肌 位置:斜列于颈部两侧
作用:
一侧肌收缩使头 向同侧倾斜,脸 转向对侧;两侧 收缩可使头后仰。
茎突舌骨肌 二腹肌
(二)舌骨上、下肌群
胸锁乳突肌
下颌舌骨肌 (其深面是 颏舌骨肌)
甲状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其深面是 胸骨甲状肌)
梨状肌
22
二、大腿肌
(一)前群 1、缝匠肌 屈髋关节、膝关节, 使屈曲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
伸膝,股直肌 还有屈髋作用
股中间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缝匠肌 股直肌
23
(二)内侧群 使髋关节内收和外旋
短收肌 大收肌
耻骨肌 长收肌 股薄肌
24
(三)后群
1、股二头肌 屈膝、伸髋;屈膝时,可 使小腿旋外
骨间掌 侧肌
蚓状肌
骨 间 背 侧 肌
20
第五节 下肢肌
一、髋肌
(一)前群
腰
大
1、髂腰肌
髂
肌
肌
腰大肌 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区分
运动解剖学(肌学)
平滑肌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平滑肌广泛分布于人体内脏器 官,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
生殖系统等。
自主控制
平滑肌能够自主地收缩和舒张 ,控制管道器官的口径和物质 流动。
适应性
平滑肌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 自身的收缩状态,维持器官的 正常功能。
保护作用
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够保护 器官免受外界压力和损伤。
持续学习与更新
肌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保 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最新研究进 展。
肌学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提高运动表现
通过了解肌肉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规律, 可以制定更有效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
表现。
个性化训练指导
根据个体肌肉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制 定个性化的训练指导,提高训练效果。
预防运动损伤
了解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有助于预 防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和其它损伤。
05
运动与肌肉
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肌肉生长与发育
运动刺激肌肉生长,促进肌肉纤 维增粗,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肌肉适应性
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适 应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运动 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肌肉功能改善
运动能够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力 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工作效率。
肌肉损伤与恢复
肌肉拉伤
运动中由于肌肉过度伸展或突然强烈收缩导致肌 肉纤维撕裂,引起疼痛和肿胀。
同时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骨骼肌的协作与运动
协作
人体在进行各种运动时,需要多块骨骼肌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某一动作。
运动类型
骨骼肌的运动类型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动收缩等。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 不变,而长度缩短或延长;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但长度不变;等动收缩是 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断变化,而张力始终保持不变。
肌学实验报告
肌学实验报告肌学实验报告引言:肌肉是人体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不仅仅是支撑和运动的基础,还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肌肉的功能和结构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肌肉的特性和运动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肌学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这些实验的设计、结果和分析。
实验一:肌肉收缩力的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称为肌力计的设备来测量肌肉收缩力。
首先,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肌肉群,如手臂、大腿和背部肌肉。
然后,被试者被要求做出最大力量的收缩动作,并将肌力计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
通过记录肌力计的读数,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出肌肉的收缩力。
实验二:肌肉疲劳的评估肌肉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它会导致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下降。
为了评估肌肉疲劳的程度,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被试者被要求进行一系列的重复运动,如弯曲和伸展手臂。
我们通过监测运动开始前和运动结束后的肌肉电活动来评估肌肉疲劳的程度。
结果显示,随着运动次数的增加,肌肉电活动逐渐减弱,表明肌肉疲劳的发生。
实验三:肌肉纤维类型的鉴定肌肉纤维类型对肌肉功能和适应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肌肉活检的方式来鉴定肌肉纤维类型。
被试者的肌肉组织样本被取出,并进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根据肌肉纤维的形态和染色特点,我们能够确定肌肉纤维是快速收缩型还是慢速收缩型。
实验四:肌肉的适应性与训练效果肌肉对训练的适应性是肌肉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来探究不同训练强度和时长对肌肉的影响。
被试者被分为三组,分别进行高强度、中强度和低强度的训练。
通过测量肌肉收缩力、肌肉纤维类型和肌肉电活动,我们发现高强度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肌肉收缩力和快速收缩型肌肉纤维的比例。
结论:通过这一系列的肌学实验,我们对肌肉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肌肉的收缩力、疲劳程度、纤维类型和适应性等方面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肌肉的运动机制和应用于运动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练腹肌知识点总结大全
练腹肌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部分:腹肌的结构和功能1. 腹肌的结构腹肌是指人体腹部的肌肉,主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
其中,腹直肌位于腹部正中,由上、中、下三块肌肉组成;腹外斜肌位于腹部两侧,负责侧屈和旋转腰部;腹内斜肌位于腹部两侧,负责腰部的侧屈和旋转。
2. 腹肌的功能腹肌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内脏器官、维持躯干的稳定性、调节躯干的运动和呼吸。
此外,腹肌还可以帮助身体在进行一些特殊活动时提供额外的支持与力量,如举重、跑步等。
第二部分:腹肌训练的注意事项1. 注意腹肌的全面训练在进行腹肌训练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腹部肌肉的整体情况,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部分进行训练。
因此,在安排腹肌训练计划时,需要包含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在内。
2. 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腹肌训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错误的姿势和动作不仅会减弱训练效果,还可能导致腹部肌肉受伤。
因此,在进行腹肌训练时,要确保姿势正确,动作标准。
3. 注意适量的训练腹肌是肌肉,同其他肌肉一样,需要适量的训练才能够得到增长和优化。
过度训练会导致疲劳和受伤,而过于轻松的训练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安排腹肌训练计划时,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第三部分:腹肌训练的方法与技巧1. 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最常见的腹肌训练动作之一,可以有效地锻炼腹直肌。
在进行仰卧起坐时,需要保持腰部平放在地面上,用腹部的肌肉来抬起上身,直到肩膀离开地面。
2. 前后交替卷腹前后交替卷腹可以有效地锻炼腹直肌和腹外斜肌。
在进行这个动作时,需要将腿抬起,使大腿与地面成90度,然后用腹部的力量来将上身抬起,同时将左膝盖和右肘相碰,再换成右膝盖和左肘相碰。
3. 侧平板支撑侧平板支撑能够有效地锻炼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
在进行这个动作时,需要侧躺在地面上,用一只手支撑身体,使身体成一条直线,保持这个姿势一段时间后换另一侧继续。
4. 插肋拉举插肋拉举是一种可以有效锻炼腹外斜肌的动作。
解剖学肌学的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肌学的知识点总结一、肌肉结构1.肌肉类型:根据肌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骨骼系统中的肌肉,主要用于人体运动和保持姿势。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参与呼吸、消化、循环等功能。
心肌是心脏内的特殊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肌肉结构:肌肉由肌肉纤维构成,而肌肉纤维又由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内含有许多肌纤维,而肌纤维内又包含有肌小丝,肌小丝中则包含有肌原丝。
肌原丝由肌纤维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3.肌肉结构的层次:肌肉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肌肉纤维层次、肌束层次、肌肉(肌腱)层次和肌群层次。
肌肉纤维层次是最基本的层次,是组成肌肉的最小单位。
肌束层次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束状结构,而肌肉层次则是由肌束组成的肌肉组织。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是肌肉与骨骼之间的连接器。
肌群层次是由肌肉组成的肌肉群,参与人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功能。
二、肌肉功能1.运动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人体的运动。
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可以驱动骨骼系统实现各种运动,包括行走、跑步、举重等。
不同肌肉通过协调配合实现人体各种复杂的运动功能。
2.姿势维持功能:肌肉还可以维持人体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躺姿等。
通过肌肉的紧张和松弛,可以保持人体的平衡和姿势。
3.内脏功能:平滑肌和心肌参与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活动,包括呼吸、消化、循环等。
平滑肌可以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控制血液循环;心肌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驱动血液循环。
4.热能产生功能:肌肉通过代谢作用可以产生热量,维持人体的体温平衡。
当人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会产生热量,帮助人体维持稳定的体温。
三、肌肉运动原理1.肌肉收缩原理:肌肉收缩是肌肉基本功能之一,实现肌肉运动的基础。
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纤维中的肌原丝与肌球蛋白发生结合,导致肌肉纤维的缩短。
2.神经控制原理:肌肉收缩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实现的。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和神经传导物质,向肌肉发送信号,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肌学的重要知识点
肌学的重要知识点肌学是研究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肌肉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肌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肌肉结构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肌纤维又由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单位,它由许多肌节组成。
肌节内有许多肌小束,肌小束内有许多肌纤维束,肌纤维束内有许多肌纤维。
肌纤维是由许多肌原纤维并列排列而成的。
二、肌肉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和产生运动。
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力,并通过连接骨骼的肌腱来产生运动。
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递到肌肉,使肌肉收缩。
三、肌肉类型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类型。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多的肌肉类型,它负责人体的主动运动。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和血管壁中,负责内脏器官的运动和血管的调节。
心肌是心脏中特有的肌肉,负责心脏的收缩和泵血功能。
四、肌肉骨骼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相互作用,形成肌肉骨骼系统。
肌肉通过与骨骼相连的肌腱来产生力和运动,骨骼提供了肌肉收缩时的支撑和稳定。
肌肉骨骼系统使人体能够保持姿势、进行运动和承受外界力量。
五、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肌肉产生的力量大小。
肌肉力量受到肌肉截面积、肌肉纤维数量、肌肉收缩速度和神经激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增加肌肉力量可以通过力量训练来实现,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纤维的数量和肌肉截面积,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和神经激活水平。
六、肌肉疲劳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出现的力量下降和耐力减退的现象。
肌肉疲劳是由于肌肉内物质代谢紊乱和神经冲动传递异常引起的。
肌肉疲劳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来缓解。
七、肌肉损伤与康复肌肉损伤是肌肉受到外力冲击或过度拉伸导致肌肉纤维断裂的情况。
肌肉损伤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损伤,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不同的康复治疗。
肌肉康复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目的是恢复肌肉的功能和力量。
八、肌肉的适应性肌肉具有适应性,即在长期重复刺激下,肌肉会适应刺激并增加力量和耐力。
速写肌肉知识点总结大全
速写肌肉知识点总结大全肌肉是人体中的重要组织之一,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人体才能完成各种运动和动作。
因此,了解肌肉的结构、功能和运动原理对于理解人体运动学和运动生理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肌肉的相关知识点,包括肌肉的结构、肌肉运动的原理、肌肉的分类、肌肉的力量训练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肌肉的相关知识。
一、肌肉的结构肌肉是由肌肉纤维组成,肌肉纤维又由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由许多肌肉纤维束组成,每个肌肉纤维束又由许多肌肉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包含许多肌肉蛋白,包括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通过和肌球蛋白的结合,能够收缩和放松,从而完成肌肉的运动功能。
此外,肌肉还包含肌肉膜、肌腱等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肌肉的功能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二、肌肉运动的原理肌肉的运动原理涉及到多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机制。
其中,最主要的是肌肉的收缩机制。
在肌肉以神经冲动刺激下,肌肉蛋白能够产生横向收缩,从而使得肌肉产生力量,完成运动功能。
此外,肌肉的收缩还与肌肉内的钙离子、ATP、肌酸、乳酸等物质有关,这些物质能够影响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力量。
此外,肌肉运动还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调控有关,神经系统能够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使得肌肉能够产生合适的力量和速度。
三、肌肉的分类肌肉根据其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根据肌肉形态的不同,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多的肌肉组织,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功能。
而平滑肌和心肌则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脏,起到维持内脏器官功能和心脏跳动的作用。
此外,根据肌肉的运动特点和能量系统的不同,肌肉还可以分为慢肌和快肌。
慢肌主要参与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而快肌则主要参与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四、肌肉的力量训练肌肉的力量训练是体育运动和健身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力量训练,人们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形态和功能。
在力量训练中,人们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包括自重训练、器械训练、弹力绳训练等。
肌肉解剖知识点
肌肉解剖知识点肌肉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和运动的功能。
了解肌肉的解剖知识点对于学习人体运动学和运动训练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肌肉解剖知识点,包括肌肉组织结构、肌肉分类、肌肉功能和肌肉的生理特性等。
一、肌肉组织结构肌肉组织是由许多肌肉纤维组成的。
肌肉纤维是由肌原纤维融合而成的多核细胞。
肌原纤维通常是并列排列的,它们的细胞膜形成一层层的褶皱,称为横纹。
这些横纹纵向排列,形成肌纤维。
肌纤维包裹在一个由结缔组织构成的鞘内,形成肌束。
肌束则组合在一起形成肌肉。
二、肌肉分类人体内的肌肉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进行分类。
根据位置,肌肉可以分为胸肌、腹肌、肩肌、臀肌、大腿肌群、小腿肌群等。
根据功能,肌肉可以分为主动肌和辅助肌。
主动肌主要负责产生力量和控制运动的方向,而辅助肌则帮助主动肌完成运动。
三、肌肉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控制关节运动。
肌肉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使身体的不同部位能够运动。
肌肉通过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腱来控制关节的运动。
不同的肌肉组合起来协同工作,使身体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四、肌肉纤维类型人体内的肌肉纤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慢性肌纤维和快速肌纤维。
慢性肌纤维收缩速度较慢,但具有较大的氧化能力,能够持续产生力量,适用于长时间持续的运动,如长跑。
快速肌纤维收缩速度较快,但氧化能力较差,能够产生较大的力量,适用于短时间的爆发性运动,如短跑。
五、肌肉的生理特性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
当神经系统接收到运动信号时,会通过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纤维,引发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取决于肌肉的横截面积和收缩的速度。
通过适当的训练,肌肉可以增加横截面积和提高收缩速度,从而增强力量和爆发力。
六、肌肉的训练和保健肌肉的训练可以通过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来进行。
力量训练主要通过负重练习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有氧训练则通过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来提高肌肉的氧化能力和心肺功能。
此外,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也对肌肉的训练和保健至关重要。
人体解剖肌学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肌学作为人体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我们对骨骼肌的认识,提高我们的解剖学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骨骼肌的解剖结构,包括肌腹、肌腱、血管、神经等。
2. 掌握骨骼肌的起止点、作用和支配神经。
3. 提高解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细致观察和动手能力。
4. 增强对肌肉功能与人体运动关系的理解。
三、实训内容1. 观察骨骼肌标本:通过观察骨骼肌标本,了解其形态、结构和分布。
2. 手绘骨骼肌:根据观察结果,绘制骨骼肌的解剖图。
3. 分析骨骼肌的起止点、作用和支配神经。
4. 模拟肌肉收缩:通过实验操作,模拟肌肉收缩过程,了解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四、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验前,我们预习了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了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骨骼肌的解剖结构。
3. 记录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4. 实验讨论: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实验结果,总结了经验教训。
五、实训成果1. 成功观察了骨骼肌的解剖结构,包括肌腹、肌腱、血管、神经等。
2. 掌握了骨骼肌的起止点、作用和支配神经。
3. 提高了解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细致观察和动手能力。
4. 增强了对肌肉功能与人体运动关系的理解。
六、实训心得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2. 严谨的实验态度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团队合作是完成实验的重要保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 解剖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解剖学素养。
七、总结本次人体解剖肌学实训,使我们受益匪浅。
30第三单元肌学人体形态学
平滑肌 根据构造分为: 心肌
骨骼肌
全身肌肉600多块,占体重的40%, 每块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
骨骼肌
主要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 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在神经 系统的支配下,通过收缩牵引骨产生 运动。 收缩迅速、有力、易疲劳,受意 志支配,又称随意肌。 每块肌都是一个器官,有丰富的 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分布。
一、形态和构造
由肌腹(中间)和肌腱(两 端)构成。
肌腹主要由肌纤维构成,为 可收缩部分;肌腱由胶原纤维束 构成,为非收缩部分。
长肌的腱呈条索状;扁肌的 腱多较宽阔,又称腱膜。
1.长肌 肌腹呈梭形,多分布于四肢 2.短肌 短小,多分布于躯干深层 3.扁肌 薄片状,多分布于胸、腹壁 4.轮匝肌 呈环形,多位于孔裂周围
二、起止、配布和作用
➢ 一般将接近身体正 中面或肢体近侧端 的肌附着点规定为 起点,反之为止点。
拮抗肌 协同肌
三、肌的命名法
➢ 根据位置命名的冈上肌、 髂肌
➢ 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起止点命名的胸锁乳 突肌等
➢ 根据位置和大小命名的胸 大肌、臀大肌等
四、肌的辅助装置
位于肌的周围,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 少运动时的摩擦等作用;
主要有筋膜、滑膜囊和腱鞘。
(一)筋膜(深、浅2种) 1.浅筋膜(皮下筋膜),由疏松结 缔组织构成; 维持体温和保护深部结构。
2.深筋膜(固有筋膜),遍布全身且 相互连续,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可包被肌或肌群、血管和神经、或形 成支持带。
(二)滑膜囊和腱鞘 1.滑膜囊 封闭的结缔组织扁囊,内
含滑液,减少摩擦;位于肌 或腱与骨面相接触的部位。
滑膜炎;
2.腱鞘(长肌腱外) 外层纤维层,内层滑膜层。滑膜层又分脏层和
腹肌肌群知识点总结
腹肌肌群知识点总结腹肌肌群结构及功能直肌:直肌是腹部肌肉中最主要的一组肌肉,由左右两部分组成,起始于胸骨和第五、第六肋骨,止于耻骨前上棘。
直肌的主要功能是弯曲腰部、稳定躯干以及支撑内脏。
腹外斜肌:腹外斜肌位于腹肌肌群的侧面,起始于胸骨、第五至第七肋骨,止于髂骨前上棘。
它的主要功能是旋转躯干、侧屈躯干以及提供核心稳定性。
腹横肌:腹横肌位于腹部最深层,起始于髂骨、腰椎横突,止于第十二肋骨下缘和耻骨联合。
腹横肌的主要功能是呼吸辅助、提供核心稳定性、支持腹部内脏器官。
腹肌肌群训练原则1. 多样化训练:对腹肌肌群进行多样化的训练可以有效避免肌肉适应性、促进肌肉生长和力量提升。
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器械、动作和训练方式来进行腹肌肌群训练,如仰卧起坐、卷腹、侧平板支撑等。
2. 控制训练强度:腹肌肌群是一组稳定肌肉,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控制训练强度,避免使用过重的负荷和过大的运动幅度造成腰背肌群的过度受力和损伤。
3. 合理配合呼吸:腹肌肌群的训练过程中,要合理配合呼吸节奏,注重吸气和呼气的协调,以提高训练效果并降低对心血管系统的负荷。
4. 注意训练频率和时长:适量的训练频率和训练时长有助于提高腹肌肌群的力量和耐力,但过度训练会导致肌肉疲劳、损伤和缺氧,应根据自身体质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腹肌肌群训练方法1. 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训练腹肌肌群最常见的动作之一。
可以通过调整手臂和脚的位置、增加肌肉受力点以及逐渐增加训练强度的方式来提高训练效果。
2. 卷腹:卷腹也是一种常见的腹肌肌群训练方法。
可以通过使用卷腹器或者高低杠等器械来进行训练,注意保持动作的稳定和肌肉的紧张度。
3. 侧平板支撑:侧平板支撑是针对腹外斜肌的一种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增强侧腰的稳定性和力量。
在进行训练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和控制呼吸频率。
4. 超人平板支撑:超人平板支撑是一种综合性的核心训练动作,可以有效锻炼腹部、背部和臀部肌肉,提高核心稳定性和协调能力。
解剖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
解剖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一、骨学1. 骨的分类: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 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关节软骨构成。
3. 骨的生长:骨的生长主要是骨骺板的软骨细胞不断增殖骨化,使骨不断加长。
4. 骨的连接:骨的连接分为不动连接、微动连接和不连接。
不动连接又分为韧带连接和缝;微动连接又分为滑膜关节和椎间盘;不连接又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5. 躯干骨的连接:躯干骨的连接分为脊柱和胸廓。
脊柱又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
胸廓由肋骨和胸骨组成。
6. 四肢骨的连接:四肢骨的连接分为上肢骨的连接和下肢骨的连接。
上肢骨的连接又分为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下肢骨的连接又分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7. 骨的表面标志:长骨的表面标志有骨干突起和结节突起;短骨的表面标志有隆凸和嵴;扁骨的表面标志有切迹和粗隆;不规则骨的表面标志有棘突和横突。
二、关节学1. 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 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滑膜。
3. 关节的运动:关节的运动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旋转和环转。
4. 关节的类型:关节的类型包括纤维性关节、软骨性关节、滑膜关节和间接性关节。
三、肌学1. 肌的构造: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
2. 肌的功能:肌的功能是收缩并产生运动。
3. 肌的类型:肌的类型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4. 肌的起止点:肌的起止点是指肌肉附着于骨骼或其他组织上的起点和止点。
5. 肌的配布:肌的配布是指肌肉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
肌学
肌学简答1.试述肌的形态,结构,辅助装置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muscle belly和肌腱tendon两部分。
肌腹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色红而柔软。
整个肌的外面包有结缔组织的肌外膜,由肌外膜发出若干纤维隔进入肌内将其分割为较小的肌束,包被肌束的结缔组织称为肌束膜。
肌束内每条肌纤维还包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膜,称肌内膜。
供应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沿着这些结缔组织深入肌内。
骨骼肌可有红肌与白肌之分。
红肌主要由红肌纤维组成,较细小,收缩较慢,但作用持久;白肌主要由白肌纤维组成,较宽大,收缩较快,能迅速完成特定的动作,但作用不持久,每块肌肉大都含有这两种纤维。
一般来讲保持身体姿势的肌肉,含红肌纤维多;快速完成动作的肌肉,含白肌纤维多。
腱性部分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强韧而无收缩功能,位于肌腹的两端,其抗张强度约为肌的112~233倍。
肌借腱附着于骨骼。
当肌受到突然暴力时,通常肌腱不致断裂而肌腹可能断裂,或肌腹与肌腱连结处或是肌腱的附着处被拉开。
扁肌的腱性部分呈薄膜状,称腱膜aponeurosis。
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大致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四种。
长肌long muscle的肌束通常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肌显著缩短,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多见于四肢。
有些长肌的起端有二个以上的头,以后聚成一个肌腹,称为二头肌、三头肌或四头肌;有些长肌肌腹被中间腱划分成两个肌腹,称二腹肌;有的由多个肌腹融合而成,中间隔以腱划,如腹直肌。
短肌short muscle小而短,具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较小,多见于躯干深层。
扁肌flat muscle宽扁呈薄片状,多见于胸腹壁,除运动功能外还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轮匝肌orbicular muscle主要由环形的肌纤维构成,位于孔裂的周围,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肌的辅助装置在肌的周围有辅助装置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包括筋膜、滑膜囊、腱鞘和籽骨等。
系统解剖学肌学重点
1、肌的辅助装置:(1)筋膜:特殊结构:1)手掌、足底处浅筋膜较发达:缓冲作用2)腹前外侧壁下部、会阴部:分两层,深层为膜性,几乎不含脂肪①于四肢处,插入肌群间构成肌间隔,进而与深筋膜、骨膜共同构成骨筋膜鞘。
②全身的深筋膜大都能包裹肌肉、血管、神经。
③在某些部位供肌附着。
④形成肌腱的支持带(如手部的屈肌支持带、脚踝的伸肌上下支持带)⑤分隔同一肌群的各肌肉⑥改变肌牵引方向,可用于推测炎症和积液的蔓延方向。
(2)腱鞘1)定义:套在肌腱表面的鞘管2)分层:①外层:纤维层(腱纤维鞘)是由深筋膜增厚形成,呈半环状覆盖于骨面②内层:滑膜层(腱滑膜鞘)分为脏层和壁层3)功能:使肌腱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减少肌腱和骨面之间的摩擦4)一个临床症状:腱鞘炎:当手指长期不恰当的过度用力活动,肌腱或腱鞘受到强烈摩擦而导致腱与腱鞘的损伤,产生疼痛等症状,称为腱鞘炎。
(3)滑膜囊:滑膜囊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有的与关节腔相通,有的则独立存在。
其大小由直径几毫米至几厘米。
囊腔内含少量滑液。
多存在于皮肤、肌肉、肌腱、韧带与骨面之间,其作用为增加滑润、减少摩擦、促进运动的灵活性。
临床上常见的滑膜囊炎即发生于此。
(4)籽骨:由肌腱骨化而成,如髌骨即为股四头肌肌腱骨化而成。
2、面肌(面N):面肌也称表情肌,为扁而薄的皮肌,大多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
①颅顶肌:由左右枕额肌(面N)构成。
枕额肌为二腹肌:枕腹:1)位置:起自枕骨,位于枕部皮下2)功能:牵拉帽状腱膜向后额腹:1)位置:起自额骨,位于额部皮下2)功能:提眉,产生皱纹②眼轮匝肌:1)位置:居于皮下,在睑裂周围,呈扁椭圆形2)功能:使睑裂闭合,少量肌束可牵拉泪囊后壁,以扩张泪囊,促进泪液流入鼻腔。
③口周围肌:分为口轮匝肌和颊肌功能:口轮匝肌收缩时可闭口,颊肌收缩时牵拉口角向外,并能助咀嚼和吸吮。
3、咀嚼肌(三叉N):咬肌:起自颧弓,止于咬肌粗隆。
上提下颌骨。
颞肌:起自颞窝,止于下颌骨冠突。
肌学基础知识总结
肌学基础知识总结肌肉是运动系统的动力,几乎参与了机体的所有运动,而且对骨骼和脏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而肌肉的损伤和病变也是中医,尤其是针灸推拿诊治的常见疾病。
因此对肌肉的类型、分布及功能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临床诊疗效果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肌肉分类:1.随意肌:受意识支配的肌肉,如骨骼肌。
2.不随意肌:不受人意识支配的肌肉,如胃胃肠。
3.心肌:不停跳动的肌肉,心脏特有。
二、肌肉群的位置和功能:1.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
2.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
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
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
3.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
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
4.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
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
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
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
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
5.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
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
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
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
6.骶棘肌背部一细长的肌肉称为骶棘肌。
位于脊柱两侧,象两根大立柱从头部的枕骨到脊柱的最末端(骶骨),脊柱置于骶棘肌之间明显的凹形槽内,是一块强大的脊柱伸肌。
7.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锁骨、胸肋和腹三部。
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跳绳和爬杆等动作。
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吸气辅助肌。
胸肌发达时,胸脯高挺,呼吸更为充分和畅通。
肌学知识点归纳
肌学大纲:A 总论1.了解肌的概念2.掌握肌的形态、构造,肌的起止和作用。
3.了解肌群配布与关节运动关系4.了解肌的命名法,肌的辅助装置及肌的血管和神经B 头肌1.了解面肌的配布特点及其功能2.掌握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了解其形态,起止C 颈肌1.了解颈肌的分层、分群及功能2.掌握胸锁乳突肌的形态,起止和功能3.了解舌骨上下肌群的配布和各肌群的名称4.了解颈深肌的配布,掌握斜角肌间隙构成及其通过的内容D 躯干肌1.了解躯干肌的组成2.掌握背浅肌、深层各肌的名称位置、形态和主要功能。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的起止3.掌握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名称、位置、形态和功能。
掌握胸大肌、前锯肌和肋间肌的起止4.掌握膈的位置形态,膈的裂孔的位置及其穿经结构。
了解膈的生理性薄弱点位置和临床意义5.了解腹肌位置排列关系,掌握腹前外侧壁各肌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起止和作用6.掌握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的构成和特点及其临床意义E 上肢肌1.了解上肢肌的分群2.掌握上肢带肌的配布、名称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掌握三角肌和大圆肌的起止3.掌握臂肌的分群、各肌群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了解各肌的起止4.了解手肌的分群,各肌群的名称、位置及功能5.了解上肢局部的位置、构成和内容F 下肢肌1.了解下肢肌的分群2.掌握髋肌的分群及各肌群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掌握髂腰肌、臀大肌和梨状肌的起止3.掌握大腿前后内侧肌群的位置、各群肌名称和功能。
掌握小腿三头肌的起止4.了解足底肌反而分群5.了解下肢局部结构的位置、构成和内容要点:1.头肌:头肌面肌咀嚼肌分肌颅顶肌(枕额肌)、眼轮匝肌、口周围肌(口轮匝肌,颊肌、)鼻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2.颈肌颈肌分肌颈浅肌和颈外侧肌颈前肌颈深肌3.背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颏舌骨肌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 1 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纲要求:1039熟悉骨骼肌或随意肌概念。
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起止、配在和作用。
1040描写肌的命名法,肌的辅助装置。
1041掌握头肌分部,面肌(颅顶肌、眼轮匝肌、颊肌和口轮匝肌等)分布和功能。
1042掌握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位置和功能。
1043掌握颈肌分组,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位置和功能。
1044掌握颈前肌的分群和功能。
1045掌握颈深肌的分群和功能,斜角肌间隙的概念。
1046掌握躯干肌分群。
1047掌握背浅、深肌位置和功能。
1048掌握胸肌分群,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位置和功能。
1049掌握膈位置、形态构造特点和作用。
1050掌握腹肌分群,前外侧群和后群肌的位置和功能,腹部的局部结构。
1051掌握上肢肌分群。
1052掌握上肢带肌位置和功能,“肌腱袖”的概念。
1053掌握臂前群、后群肌的位置和功能。
1054掌握前臂前、后肌分层、位置和功能。
1055掌握手部分群,内、外侧和中间群肌的位置和功能。
1056掌握下肢肌分群。
1057掌握前、后群髋肌的位置和功能。
1058掌握前、后和内侧群大腿肌的位置和功能。
1059掌握前、后和外侧群小腿肌的位置和功能。
1060熟悉足肌分群。
肌学重点总结1、肌根据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为骨骼肌、心肌和平原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中的动力部分,多附着于骨骼,主要存在于躯干和四肢,可随人的意志而收缩,又称随意肌。
2、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为肌性部分,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色红而柔软,有收缩能力;肌腱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强韧而无收缩功能。
3、肌的形态:长肌:肌束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肌显著缩短,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多见于四肢;短肌:外形小而短,具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小,多见于躯干深层;扁肌:宽扁呈薄片状,除具有运动功能外,还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多见于胸腹部;轮匝肌:主要由环状肌纤维构成,位于孔裂周围,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4、肌的起止和作用:起点: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止点:肌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
肌在关节周围的配布关节每个运动轴通常配备2组作用相反的肌群;单轴关节配备有2组肌,如肘关节有屈肌和伸肌;双轴关节配备有4组肌,如腕关节有屈肌和伸肌、收肌和展肌;三轴关节配备6组肌,如肩关节有屈肌和伸肌、收肌和展肌、内旋肌和外旋肌。
5、骨骼肌通常按照其位置、形态、大小、起止点、作用或肌束走行方向来命名。
6、肌的辅助结构:(1)筋膜:浅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富含脂肪,又称皮下筋膜;深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又称固有筋膜。
(2)滑膜囊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形扁壁薄,多位于肌或者肌腱与骨面相接触处,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
(3)腱鞘是包裹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分两层纤维层和滑膜层。
7、头肌包括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1)面肌:为扁薄的皮肤,位置表浅,大多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又称表情肌。
包括:额肌,枕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颧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颊肌。
面神经支配。
(2)咀嚼肌:包括颞肌、咬肌、翼外肌和翼内肌,配布于颞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运动。
三叉神经支配。
(3)咀嚼肌的作用:咬肌的作用:提下颌骨。
颞肌的作用:提下颌骨;后部纤维牵拉下颌骨向后。
翼内肌的作用:收缩时上提下颌骨,并使其向前运动。
翼外肌的作用:双侧收缩使下颌骨向前下运动;一侧收缩使下颌骨移向对侧。
(4)颞下颌关节的运动肌:张口的肌:为舌骨上肌群;闭口(上提下颌骨)的肌:有咬肌、颞肌、翼内肌。
张大口的肌:为翼外肌。
使下颌骨向前的肌:两侧翼外肌和翼内肌。
使下颌骨向后的肌:颞肌的后部肌纤维。
使下颌骨侧向运动的肌:一侧翼外肌和翼内肌。
8、颈肌:可依据所在位置分为颈浅肌与颈外侧肌、颈前肌、颈深肌三群。
(1)颈浅肌与颈外侧肌颈阔肌为位于颈部浅筋膜内的皮肤,薄而宽阔。
此肌收缩时,拉口下角及下颌向下,并使颈部皮肤出现褶皱。
★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锁骨端,二头会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颧骨乳突。
此肌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2)颈前肌包括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
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与下颌骨和颅底之间,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和颏舌骨肌,主要作用是在吞咽或说话时,牵拉舌骨向上、向后、向前;当舌骨固定时,辅助降下颌。
舌骨下肌群位于颈前部、舌骨下方正中线的两旁,居喉、气管、甲状腺的前方,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作用为下降舌骨和喉。
(3)颈深肌分为内外侧两群外侧群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
当胸廓固定时,一侧斜角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颈前屈;当颈固定时,双侧肌收缩可提第1、2肋助吸气。
内侧群位于脊柱颈段前面、正中线两侧,每侧有头长肌、颈长肌、头前直肌和头外侧直肌。
一侧头长肌和颈长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颈前屈。
(4)颈部筋膜:分为颈浅筋膜和颈深筋膜。
9、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
(1)背肌位于背部,可分为背浅肌和背深肌。
背浅肌分为两层,均起自脊柱的不同部位,止于上肢带骨或肱骨,浅层有斜方肌和背阔肌,深面有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为三角形扁肌,左右两侧合在一起呈斜方形。
作用①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②上部肌束上提肩胛骨;③下部肌束下降肩胛骨;④如肩胛骨固定,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临床意义:该肌瘫痪时,产生“塌肩”。
背阔肌位于背的下半部及胸的后外侧,为全身最大的扁肌。
作用:伸、收和内旋肩关节,上肢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肩胛提肌位于项部两侧、斜方肌深面。
肩胛提肌的作用: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如肩胛骨固定,使颈向同侧屈。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为菱形的扁肌。
菱形肌的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
背深肌在脊柱两侧排列,分为长肌和短肌。
竖脊肌(骶棘肌)位于脊柱棘突两侧、斜方肌和背阔肌深面作用: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胸腰筋膜为背部深筋膜。
在腰部剧烈运动中常可扭伤,为腰背劳损的病因之一。
(2)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两群。
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和前锯肌。
胸大肌位于胸廓的前上口,为扇形扁肌,可分为锁骨部、胸肋部和腹部三部分。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内旋和前屈;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可提肋助吸气。
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当肩胛骨固定时,可提肋助吸气。
前锯肌位于胸廓侧壁,为宽大的扁肌。
作用:①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②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角旋外,助臂上举;③当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肋骨助深吸气。
临床意义:该肌瘫痪时,出现“翼状肩”;不能完全上举臂过头或作向前推的动作。
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和胸横肌。
肋间外肌共11对,位于个肋间隙浅层;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肋间最内肌位于肋间隙中份、肋间内肌深面;胸横肌位于胸前壁的内面。
肋间肌的作用:①提肋助吸气;②降肋助呼气。
(3)膈:为向上膨隆呈穹窿形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构成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组成:分为中央的中心腱和周围的肌性部。
分部:分为胸部肋部和腰部。
裂孔:腔静脉孔(向后平对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和右膈神经通过)、食管裂孔(向后平对第10胸椎,有食管、迷走神经、胃左动静脉的食管支和淋巴管等通过)和主动脉裂孔(向后平对第12胸椎,有主动脉、胸导管和奇静脉等通过)。
薄弱区:有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
作用:①为主要的呼吸肌;②与腹肌同时收缩,可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和分娩等。
(4)腹肌:位于胸廓与骨盆之间,参与腹壁的组成,可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两部分。
前外侧群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
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部浅层,为宽阔扁肌。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
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上宽下窄。
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
腰方肌呈长方形,位于腰大肌外侧,作用是下降第12肋并使脊柱侧屈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由腹外侧壁三块扁肌的腱膜构成,分为前、后两层。
在弓状线以上:腹直肌鞘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前层构成;腹直肌鞘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构成。
在弓状线以下:腹直肌鞘前层由三块扁肌的腱膜构成;腹直肌鞘后层缺如。
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是由两侧腹直肌鞘的纤维彼此交织形成的腱性结构,上自剑突,下至耻骨联合。
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壁的下部,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的的肌肉与肌腱之间的裂隙。
其内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
若腹腔内容物经腹股沟管疝出而降入阴囊,则构成腹股沟管斜疝。
腹股沟(海式)三角:位于腹前壁的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
若腹腔内容物经腹股沟三角处膨出,则形成腹股沟管直疝。
腹部筋膜:浅筋膜、深筋膜和腹内筋膜。
10、上肢肌:分为上肢带骨、臂肌、前壁肌和手肌。
(1)上肢带肌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
<1>★三角肌: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点:起自锁骨外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前部肌束使臂(肩关节)屈和内旋; 中部肌束使臂(肩关节)外展; 后部肌束使臂(肩关节)伸和外旋。
<2>冈上肌位于斜方肌深面,始动并辅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
<3>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使肱骨(肩关节)外旋。
<4>小圆肌位于冈下肌下方,使肱骨(肩关节)外旋。
<5>大圆肌位于小圆肌下方,使臂(肩关节)内收和内旋。
<6>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前面,呈三角形,使臂(肩关节)内收和内旋。
★肌腱袖: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分别止于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后方,腱纤维与关节囊纤维相交织,形成“肌腱袖”,可保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相接触,从而加强肩关节的稳定性。
(2)臂肌覆盖肱骨,分为前、后群,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包括肱二头肌、肱喙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臂肌的作用:肱二头肌:使肘关节屈,当前臂在旋前位时使前臂旋后;其长头协助屈肩关节。
肱肌:使肘关节屈。
喙肱肌:使肩关节屈和内收。
肱三头肌:使肘关节伸,长头可使肩关节伸和内收。
屈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喙肱肌。
伸肩关节:肱三头肌长头。
内收肩关节:喙肱肌、肱三头肌长头。
屈肘关节:肱二头肌、肱肌。
伸肘关节:肱三头肌。
前臂旋后:肱二头肌。
(2)前臂肌位于桡、尺骨的周围。
前群:第一层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和尺侧腕屈肌,第二层有指浅屈肌,第三层有指深屈肌、拇长屈肌,第四层有旋前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