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学知识点归纳
肌学
第十二节
一、髋肌
起自骨盆,止 于股骨。分前、 后两群 。 1.前群 (1)髂腰肌 (2)阔筋膜张肌
下肢肌
根据所在部位,将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2.髋肌后群 (1)臀大肌 该肌肥厚,其外上部是肌内注
射的常用部位。
(2)臀中肌 (3)臀小肌 (4)梨状肌
二、大腿肌
1.前群 (1)缝匠肌 (2)股四头肌 作用:屈髋关节 和伸膝关节。
四、膈
位于胸、腹腔之间, 呈穹隆形的扁肌。 膈上有三个裂孔: ①主动脉裂孔 ②食管裂孔 ③腔静脉孔 膈是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隆下降,胸腔容 积扩大,助吸气。舒张时,膈穹隆恢复原位,胸腔 容积缩小,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可增加腹 压,有协助排便、分娩等作用。
第十一节 上肢肌
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四部分。
2.内侧群 股薄肌 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作用:使髋关 节内收 。
3.股后群肌 (1)股二 头肌 (2)半腱 肌 (3)半膜 肌 作用:屈膝 关节、伸髋关 节。
三、小腿肌
1.前群 位于小腿前面,从 内向外依次是胫骨 前肌、足母长伸肌 和趾长伸肌。 2.外侧群 由浅层的腓 骨长肌和深 层的腓骨短 肌组成。
肌在关节周围的配布,与关节的运动轴一致。位于运 动轴的两侧,作用相反的肌或肌群互称为拮抗肌。 位于 运动轴同一侧作用相同的肌称协同肌。
三、肌的命名原则
肌常以它们的特征来命名,主要分以下几种:
1.根据形态命名:如斜方肌、三角肌和小圆肌等。
2.根据构造命名:如半腱肌、半膜肌等。 3.根据肌束方向命名:如腹横肌、腹直肌和上斜肌等。 4.根据所在位置命名:如胫骨前肌、胫骨后肌和肱肌等。 5.根据起止点命名:如胸锁乳突肌、肱桡肌等。
肌学重点总结
大纲要求:1039熟悉骨骼肌或随意肌概念。
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起止、配在和作用。
1040描写肌的命名法,肌的辅助装置。
1041掌握头肌分部,面肌(颅顶肌、眼轮匝肌、颊肌和口轮匝肌等)分布和功能。
1042掌握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位置和功能。
1043掌握颈肌分组,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位置和功能。
1044掌握颈前肌的分群和功能。
1045掌握颈深肌的分群和功能,斜角肌间隙的概念。
1046掌握躯干肌分群。
1047掌握背浅、深肌位置和功能。
1048掌握胸肌分群,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位置和功能。
1049掌握膈位置、形态构造特点和作用。
1050掌握腹肌分群,前外侧群和后群肌的位置和功能,腹部的局部结构。
1051掌握上肢肌分群。
1052掌握上肢带肌位置和功能,“肌腱袖”的概念。
1053掌握臂前群、后群肌的位置和功能。
1054掌握前臂前、后肌分层、位置和功能。
1055掌握手部分群,内、外侧和中间群肌的位置和功能。
1056掌握下肢肌分群。
1057掌握前、后群髋肌的位置和功能。
1058掌握前、后和内侧群大腿肌的位置和功能。
1059掌握前、后和外侧群小腿肌的位置和功能。
1060熟悉足肌分群。
肌学重点总结1、肌根据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为骨骼肌、心肌和平原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中的动力部分,多附着于骨骼,主要存在于躯干和四肢,可随人的意志而收缩,又称随意肌。
2、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为肌性部分,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色红而柔软,有收缩能力;肌腱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强韧而无收缩功能。
3、肌的形态:长肌:肌束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肌显著缩短,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多见于四肢;短肌:外形小而短,具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小,多见于躯干深层;扁肌:宽扁呈薄片状,除具有运动功能外,还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多见于胸腹部;轮匝肌:主要由环状肌纤维构成,位于孔裂周围,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4、肌的起止和作用:起点: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止点:肌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
肌组织相关知识点总结
肌组织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骨骼肌组织骨骼肌是身体中最大的肌肉组织,负责通过肌肉收缩来使身体产生运动。
骨骼肌组织的特点包括有多核,有横纹,受意志控制。
骨骼肌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内含有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内有肌原纤维蛋白(actin)和肌球蛋白(myosin)。
当肌肉收缩时,肌球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肌原蛋白,从而使肌肉产生收缩。
骨骼肌的功能包括:1. 运动功能:骨骼肌通过与骨骼相连,使身体产生各种运动。
2. 体温调节功能:骨骼肌的收缩可以产生热量,有助于维持体温平衡。
3. 保护器官:骨骼肌可以保护内脏器官,例如腹肌保护腹腔内的器官。
4. 保持姿势:骨骼肌可以使身体保持姿势,从而支撑身体。
5. 呼吸功能:肋骨周围的肌肉可以通过肌肉运动来调节呼吸。
骨骼肌疾病包括:1. 肌肉萎缩症:肌肉萎缩症是一组肌肉变性疾病,患者肌肉逐渐变得萎缩和无力。
常见的肌肉萎缩症包括脊髓性肌萎缩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
2. 肌炎:肌炎是一组肌肉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
常见的肌炎病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
3. 肌肉肉瘤:肌肉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肌肉恶性肿瘤,发生在骨骼肌中。
常见的肌肉肉瘤包括横纹肌肉肉瘤、滑膜肉瘤等。
二、平滑肌组织平滑肌是身体中内脏器官和血管中最重要的肌肉组织,它的特点是无横纹和单核。
平滑肌能够自主收缩,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来调节。
平滑肌由长条状的肌细胞组成,其细胞内含有肌动蛋白(actin)和肌球蛋白(myosin),当受到兴奋时,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肌肉收缩。
平滑肌的功能包括:1. 维持器官形状:平滑肌可以通过收缩和松弛来改变器官的形状和大小。
2. 调节血管:平滑肌可以通过血管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血液的流动。
3. 压缩器官:平滑肌可以通过收缩来压缩内脏器官,例如消化道中的食物推动。
4. 维持内环境稳定:平滑肌可以通过收缩和松弛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平滑肌疾病包括:1. 平滑肌瘤:平滑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内脏器官良性肿瘤,常见于子宫肌肉、胃肠道、膀胱等。
系统解剖学-肌学重点整理
系统解剖学-肌学重点整理1、肌的辅助装置:(1)筋膜:浅筋膜(L.C.T):多含脂肪,具有保护、缓冲作用特殊结构:1)手掌、足底处浅筋膜较发达:缓冲作用2)腹前外侧壁下部、会阴部:分两层,深层为膜性,几乎不含脂肪深筋膜(D.C.T):①于四肢处,插入肌群间构成肌间隔,进而与深筋膜、骨膜共同构成骨筋膜鞘。
②全身的深筋膜大都能包裹肌肉、血管、神经。
③在某些部位供肌附着。
④形成肌腱的支持带(如手部的屈肌支持带、脚踝的伸肌上下支持带)⑤分隔同一肌群的各肌肉⑥改变肌牵引方向,可用于推测炎症和积液的蔓延方向。
(2)腱鞘1)定义:套在肌腱表面的鞘管2)分层:①外层:纤维层(腱纤维鞘)是由深筋膜增厚形成,呈半环状覆盖于骨面②层:滑膜层(腱滑膜鞘)分为脏层和壁层3)功能:使肌腱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减少肌腱和骨面之间的摩擦4)一个临床症状:腱鞘炎:当手指长期不恰当的过度用力活动,肌腱或腱鞘受到强烈摩擦而导致腱与腱鞘的损伤,产生疼痛等症状,称为腱鞘炎。
(3)滑膜囊:滑膜囊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有的与关节腔相通,有的则独立存在。
其大小由直径几毫米至几厘米。
囊腔含少量滑液。
多存在于皮肤、肌肉、肌腱、韧带与骨面之间,其作用为增加滑润、减少摩擦、促进运动的灵活性。
临床上常见的滑膜囊炎即发生于此。
(4)籽骨:由肌腱骨化而成,如髌骨即为股四头肌肌腱骨化而成。
2、面肌(面N):面肌也称表情肌,为扁而薄的皮肌,大多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
①颅顶肌:由左右枕额肌(面N)构成。
枕额肌为二腹肌:枕腹:1)位置:起自枕骨,位于枕部皮下2)功能:牵拉帽状腱膜向后额腹:1)位置:起自额骨,位于额部皮下2)功能:提眉,产生皱纹②眼轮匝肌:1)位置:居于皮下,在睑裂周围,呈扁椭圆形2)功能:使睑裂闭合,少量肌束可牵拉泪囊后壁,以扩泪囊,促进泪液流入鼻腔。
③口周围肌:分为口轮匝肌和颊肌功能:口轮匝肌收缩时可闭口,颊肌收缩时牵拉口角向外,并能助咀嚼和吸吮。
肌学知识点归纳
肌学大纲:A 总论1. 了解肌的概念2. 掌握肌的形态、构造,肌的起止和作用。
3. 了解肌群配布与关节运动关系4. 了解肌的命名法,肌的辅助装置及肌的血管和神经B 头肌1. 了解面肌的配布特点及其功能2. 掌握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了解其形态,起止C 颈肌1. 了解颈肌的分层、分群及功能2. 掌握胸锁乳突肌的形态,起止和功能3. 了解舌骨上下肌群的配布和各肌群的名称4. 了解颈深肌的配布,掌握斜角肌间隙构成及其通过的内容D 躯干肌1. 了解躯干肌的组成2. 掌握背浅肌、深层各肌的名称位置、形态和主要功能。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的起止3. 掌握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名称、位置、形态和功能。
掌握胸大肌、前锯肌和肋间肌的起止4. 掌握膈的位置形态,膈的裂孔的位置及其穿经结构。
了解膈的生理性薄弱点位置和临床意义5. 了解腹肌位置排列关系,掌握腹前外侧壁各肌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起止和作用6. 掌握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的构成和特点及其临床意义E 上肢肌1. 了解上肢肌的分群2. 掌握上肢带肌的配布、名称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掌握三角肌和大圆肌的起止3. 掌握臂肌的分群、各肌群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了解各肌的起止4. 了解手肌的分群,各肌群的名称、位置及功能5. 了解上肢局部的位置、构成和内容F 下肢肌1. 了解下肢肌的分群2. 掌握髋肌的分群及各肌群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掌握髂腰肌、臀大肌和梨状肌的起止3. 掌握大腿前后内侧肌群的位置、各群肌名称和功能。
掌握小腿三头肌的起止4. 了解足底肌反而分群5. 了解下肢局部结构的位置、构成和内容要点:1.头肌:头肌面肌咀嚼肌分肌颅顶肌(枕额肌)、眼轮匝肌、口周围肌(口轮匝肌,颊肌)、鼻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2.颈肌颈肌颈浅肌和颈外侧肌颈前肌颈深肌3.背肌背肌背浅肌背深肌分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颏舌骨肌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解剖学肌学的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肌学的知识点总结一、肌肉结构1.肌肉类型:根据肌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骨骼系统中的肌肉,主要用于人体运动和保持姿势。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参与呼吸、消化、循环等功能。
心肌是心脏内的特殊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肌肉结构:肌肉由肌肉纤维构成,而肌肉纤维又由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内含有许多肌纤维,而肌纤维内又包含有肌小丝,肌小丝中则包含有肌原丝。
肌原丝由肌纤维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3.肌肉结构的层次:肌肉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肌肉纤维层次、肌束层次、肌肉(肌腱)层次和肌群层次。
肌肉纤维层次是最基本的层次,是组成肌肉的最小单位。
肌束层次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束状结构,而肌肉层次则是由肌束组成的肌肉组织。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是肌肉与骨骼之间的连接器。
肌群层次是由肌肉组成的肌肉群,参与人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功能。
二、肌肉功能1.运动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人体的运动。
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可以驱动骨骼系统实现各种运动,包括行走、跑步、举重等。
不同肌肉通过协调配合实现人体各种复杂的运动功能。
2.姿势维持功能:肌肉还可以维持人体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躺姿等。
通过肌肉的紧张和松弛,可以保持人体的平衡和姿势。
3.内脏功能:平滑肌和心肌参与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活动,包括呼吸、消化、循环等。
平滑肌可以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控制血液循环;心肌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驱动血液循环。
4.热能产生功能:肌肉通过代谢作用可以产生热量,维持人体的体温平衡。
当人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会产生热量,帮助人体维持稳定的体温。
三、肌肉运动原理1.肌肉收缩原理:肌肉收缩是肌肉基本功能之一,实现肌肉运动的基础。
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纤维中的肌原丝与肌球蛋白发生结合,导致肌肉纤维的缩短。
2.神经控制原理:肌肉收缩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实现的。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和神经传导物质,向肌肉发送信号,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肌学
腹 肌(腹前外侧群)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肌 前外侧群 腹外斜肌:
腹股沟浅环
腹股沟韧带
腹肌 前外侧群
腹内斜肌:
弓状下缘 腹股沟镰 提睾肌
腹横肌:
弓状下缘 腹股沟镰 提睾肌
腹肌 前外侧群
腹直肌 腹直肌鞘 弓状线 半月线 白线 腱划
腹部局部结构: 腹直肌鞘: 白线: 腹股沟管 : 腹股沟韧带:
二、填空题
1、 咀嚼肌包括____、____、____、 ____。
2、 膈的三个孔中,平对第8胸椎的是____, 平对第10胸椎的是____,平对第12胸椎 的是____。
3、 肌的辅助结构有____、____和____ 。 4、 斜角肌间隙是____和____之间的三角形
裂隙。
三、问答题
1.咀嚼肌有哪些? 2.试述膈的3个裂孔,内容,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
2.咀嚼肌包括(1)、(2)、(3)和(翼外 肌)。
3.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可使头偏向(1),面转 向(2),两侧收缩可使头(3)。 4.前、中斜角肌均止于第1肋,二肌之间的空隙 为(1),有(2)、(3)过。 5.前锯肌止于(1)、(2),可拉肩胛骨(3),下部肌 束使肩胛骨下角(4)、(5)。 6.膈肌收缩时,膈穹隆(1),胸腔容积(2),吸气; 松弛时,膈穹隆(3),胸腔容积(4),呼气。 7.膈肌上的主动脉裂孔平(1)胸椎,食管裂孔平 (2)胸椎,腔静脉孔平(3)胸椎。
前群:
缝匠肌
sartorius 股四头肌
quadriceps femoris
位置
起止 功能
大腿肌
内侧群:
耻骨肌 长收肌 股薄肌 短收肌 大收肌
后群:
股二头肌 biceps femoris
肌肉医学知识点汇总
肌肉医学知识点汇总肌肉是人体重要的组织之一,因此了解肌肉医学知识对于保持健康和进行适当的运动非常重要。
本文将汇总一些有关肌肉医学的知识点,做为一个综合指南。
一、肌肉组织的构造肌肉组织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肌肉纤维分为横纹肌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其中横纹肌纤维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骨骼肌。
横纹肌纤维由肌原纤维组成,它们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形成肌束和肌腱。
肌纤维内部还含有肌纤维细胞膜、肌纤维细胞核和肌原纤维等成分。
二、肌肉的功能肌肉是人体的动力系统,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运动功能: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来实现人体各种动作和姿势的变化,包括走路、跑步、举重等。
2. 保护性功能:肌肉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和骨骼,减少外部冲击对身体的伤害。
3. 热能产生功能:肌肉在运动中会产生热量,这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
4. 姿势调节功能:肌肉可以调节人体的姿势和平衡,起到支持和稳定作用。
三、肌肉的损伤和修复肌肉损伤可以发生在运动事故、过度使用、撞击或不恰当的姿势等情况下。
常见的肌肉损伤包括扭伤、拉伤和肌肉痉挛等。
肌肉修复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的:1. 炎症阶段:当肌肉组织受损时,机体会在受伤区域引发炎症反应,包括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释放等。
2. 修复阶段:在炎症阶段之后,机体会开始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包括新生血管形成、肌原纤维增殖、细胞合成蛋白质和胶原纤维等。
3. 重塑阶段:在修复过程中,机体会逐渐重建肌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来加速康复进程。
四、保护肌肉的方法要保护肌肉免受损伤,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热身和拉伸:在进行剧烈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减少肌肉损伤的风险。
2. 合理训练:切勿过度使用肌肉,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3. 营养均衡: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提供肌肉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4. 充足休息:适当休息是肌肉修复和康复的关键,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恢复时间。
肌学的重要知识点
肌学的重要知识点肌学是研究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肌肉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肌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肌肉结构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肌纤维又由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单位,它由许多肌节组成。
肌节内有许多肌小束,肌小束内有许多肌纤维束,肌纤维束内有许多肌纤维。
肌纤维是由许多肌原纤维并列排列而成的。
二、肌肉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和产生运动。
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力,并通过连接骨骼的肌腱来产生运动。
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递到肌肉,使肌肉收缩。
三、肌肉类型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类型。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多的肌肉类型,它负责人体的主动运动。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和血管壁中,负责内脏器官的运动和血管的调节。
心肌是心脏中特有的肌肉,负责心脏的收缩和泵血功能。
四、肌肉骨骼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相互作用,形成肌肉骨骼系统。
肌肉通过与骨骼相连的肌腱来产生力和运动,骨骼提供了肌肉收缩时的支撑和稳定。
肌肉骨骼系统使人体能够保持姿势、进行运动和承受外界力量。
五、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肌肉产生的力量大小。
肌肉力量受到肌肉截面积、肌肉纤维数量、肌肉收缩速度和神经激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增加肌肉力量可以通过力量训练来实现,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纤维的数量和肌肉截面积,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和神经激活水平。
六、肌肉疲劳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出现的力量下降和耐力减退的现象。
肌肉疲劳是由于肌肉内物质代谢紊乱和神经冲动传递异常引起的。
肌肉疲劳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来缓解。
七、肌肉损伤与康复肌肉损伤是肌肉受到外力冲击或过度拉伸导致肌肉纤维断裂的情况。
肌肉损伤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损伤,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不同的康复治疗。
肌肉康复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目的是恢复肌肉的功能和力量。
八、肌肉的适应性肌肉具有适应性,即在长期重复刺激下,肌肉会适应刺激并增加力量和耐力。
解剖学肌学重点总结
解剖学肌学重点总结肌(muscle):运动系统中叙述的肌均属横纹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可随人的意志而收缩,所以又称为骨骼肌或随意肌。
第一节总论一、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分类:长肌:收缩时运动幅度大(四肢)。
1、按形态分短肌:小而短,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小(背部深层)。
扁肌(阔肌):扁而阔,起运动和保护功能(胸腹壁)。
轮匝肌:环形肌纤维,于孔裂周围,收缩时关闭(口裂、眼裂周围)。
头颈肌:面肌、咀嚼肌;颈肌浅层、舌骨上下肌群、颈肌深层;2、按部位分躯干肌:背肌、胸肌、腹肌、膈、会阴肌;四肢肌:上、下肢肌。
(二)构造:肌腱与肌腹构成。
1、肌腹:由肌纤维构成,色红、柔软、收缩和舒张功能。
肌束膜多个肌束外包肌外膜肌纤维外包肌内膜肌束肌(小血管随膜走行)2、肌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构成,肌性两端,附着于骨;无收缩功能,抗张力强;长肌为腱,阔肌为腱膜。
(三)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1、起止点:1)起点(定点):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常把接近身体正中线,四肢靠近近侧的称附着点。
2)止点(动点):肌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
由于运动多样化,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置换。
2、配布: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四)辅助装置:保护、减少摩擦。
1、筋膜:分为浅、深两种遍布全身。
1)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大多含脂肪。
2)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包被体壁、四肢的肌肉、血管、神经、肌肉与肌肉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随肌的分层而分层,形成肌间隔、骨筋膜鞘、支持带、血管神经鞘等。
2、滑膜囊:包括滑液囊和粘液囊。
3、腱鞘:是套在长肌腱表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
作用:1、使腱固定于一定的位置。
2、减少腱与骨面的摩擦。
纤维层(腱纤维鞘):深筋膜增厚形成的骨性纤维性管道对肌腱起滑车和约束作结构用。
滑膜层(腱滑膜鞘):纤维鞘内,由滑膜构成,分两层。
脏层:包于肌腱的表面。
两层间含少量滑液壁层:纤维层内面和骨面(腱滑膜腔)第二节躯干肌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膈、腹肌、会阴肌一、背肌1)浅层:斜方肌(trapezius)、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肩胛提肌和菱形肌①斜方肌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和全部胸椎的棘突,止点:锁骨的外侧1/3、肩峰及肩胛冈,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收缩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下降。
肌学
背阔肌
8
竖脊肌 位置:纵列于躯干的 背面,脊柱两侧的沟 内。
竖脊肌
作用:使脊柱后 伸和仰头。
9
2、胸肌 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 (1)胸大肌 位置:覆盖胸廓前壁的大 部,呈扇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 内侧半、胸骨和第1-6 肋软骨等处,各部肌束 聚合向外以扁腱止于肱 骨大结节下方的骨嵴。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 内和前屈。如上肢固定 可上提躯干,也可上提 肋以助吸气。
5
6
二、各论 (一)、躯干肌 ①背肌②胸肌③腹 肌④膈 1、背肌 可分为浅、深两群 。 ①浅群主要有斜方 肌、背阔肌等。 ②深群主要有竖脊 肌。
7
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 起、止点: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 斜方肌 及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的外侧 端以及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 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 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 背阔肌 位置:位于背的下半部及胸的后外侧。 起、止点:以腱膜主要起于下六 个胸椎及全部腰椎的棘突,肌束 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 下方的骨嵴。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 上。
4
(五)骨骼肌的辅助装置
①筋膜②滑漠囊③腱鞘等这些结构有保护和辅助肌活动 的作用。 1、筋膜 位于肌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1)浅筋膜: 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 由疏松中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 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 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 缔组织构成。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 经等形成筋膜鞘。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 连,分隔肌束,称肌间隔。
(1)位置层次:位于腹外斜 肌深面。 (2) 肌纤维的主要方向:大部 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 向内下方。 (3) 形成的特殊结构: a:腹内斜肌腱膜参与形成腹直 鞘前、后层的构成。 b:腱膜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 膜形成联合腱,止于耻骨, 又腹股沟镰。 c:腹内斜肌的一部分肌纤维 和腹横肌的一部分肌纤维下 降至阴囊形成提睾肌。
肌学
3.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
长4~5cm。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精索
腹股沟管具有两口和四壁。 (1)两口 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腹环), 外口:称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2)腹股沟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的深面,腹直肌外侧的 三角区。
4.腹前外侧壁的层次与常用手术切口
膈:膈的形态结构
腔静脉孔 食管裂孔 膈穹窿 主动脉裂孔 腰方肌 腰大肌
中心腱
四、腹肌
(一)腹前外侧群: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外斜肌
腹直肌 腱划 腹内斜肌 腹横肌 弓状线
(二)腹后群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腰椎体 的两侧。 (三)腹前外侧壁的局部结构 1、腹直肌鞘 2、白线
白线 腹直肌鞘 腹股沟韧带
四、肌的辅助结构
主要有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 (一)筋膜 1.浅筋膜(皮下筋膜) 2.深筋膜(固有筋膜)
浅筋膜 肌间隔 深筋膜
(二)滑膜囊 滑膜囊:由滑膜 构成的、封闭的 结缔组织小囊, 壁薄,内含滑液 (三)腱鞘
纤维层
腱鞘
滑膜层 肌腱
1. 纤 维 层 ( 腱 纤 维鞘)位于腱鞘 的外面。
2. 滑 膜 层 ( 腱 滑 膜鞘)位于腱纤 维鞘的深面。
股外侧肌 股中间肌
股薄肌 股二头肌 半腱肌
股内侧肌
半膜肌
三、小腿肌
分前、后、外三群
(一)前群 3块
外侧群
(二)外侧群 2块
前群
三、小腿肌
(三)后群 分浅、深两层。 1.浅层:小腿三头肌 2.深层:3块 四、足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五、下肢筋膜
(一)阔筋膜 (二)髂胫束 (三)隐静脉裂孔 (四)腘筋膜 (五)足底腱膜
人体解剖学-肌学
人体解剖学第三章肌学要点1: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的位置和功能斜方肌位于项背部。
该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
如肩胛骨固定,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背阔肌位于背下部。
此肌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臂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竖脊肌又称骶棘肌,位于前述浅肌群的深面、脊柱两侧的沟中。
如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并使头后仰。
要点2:胸大肌的位置和功能胸大肌位于胸廓前壁的上部,呈扇形。
该肌可使上臂内收、旋内和前屈。
如上肢上举固定,可引体向上。
要点3:膈的3个裂孔的名称和穿行结构(1)主动脉裂孔:位于第12胸椎椎体前方,通行主动脉和胸导管。
(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孔的左前方,约平第10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3)腔静脉孔:位置较高,约平第8胸椎,在主动脉孔的右前方、有下腔静脉通过。
要点4:腹肌的名称和腹肌形成物(腹直肌鞘、腹股沟韧带和腹股沟管)腹肌包括:腹真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形成物:腹真肌鞘、腹股沟管。
要点5: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功能胸锁乳突肌位于颈前两侧,一侧收缩,头向同侧侧屈,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头后仰。
胸锁乳突肌是颈部重要的肌性标志,受副神经支配。
要点6:斜角肌间隙的位置和穿行结构斜角肌为颈深部外侧肌群,它们起于上部颈椎横突,前、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由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围成的间隙称斜角肌间隙。
间隙内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穿行。
要点7: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咀嚼肌主要有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均由三叉神经支配。
咬肌、颞肌、翼内肌收缩可上提下颌骨。
翼内肌和翼外肌收缩可使下颌骨向前和侧方运动。
颞肌后部纤维收缩可使下颌骨向后。
要点8: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和功能(1)三角肌:位于肩部,可使肩关节外展,前部肌束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使其伸和旋外。
由腋神经支配。
(2)肱二头肌:位于臂肌前群,可做屈肘关节运动。
肌学
肌学--躯干肌
腹肌前外侧群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肌前外侧群
[1]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 旁,居腹直肌鞘中,为上宽下 窄的带形肌, 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 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及 其5-7肋软骨的前面。 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 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由结 缔组织构成,与腹直肌鞘的前 层紧密结合。[仰卧起坐]
大量横纤维组成,腱纤维(胶原纤维束) 色红、柔软而有 组成,色白、坚韧而无 收缩能力,外有 收缩能力在肌腹两端, 肌外膜包裹 附着于骨骼。
肌的形态和构造
中间腱:肌腱在两个肌腹,此种肌称二腹肌。 腱划:数个肌腱将一肌腹分割成多个肌腹。 腱膜:阔肌的肌腱,如腹外斜肌腱膜
三、肌的起止
1、起点(定点)
固定骨或肢体近侧端的附着
肌学--总论
随意肌
不随意肌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躯干\头颈\四肢
心壁\内脏\血管壁
总论
肌的形态和构造 肌的起止 肌的命名/配布 肌的辅助装置
肌学--总论
一、肌的形态
长肌:四肢多见 短肌:躯干深层,如肋间肌
阔肌:躯干表层,分布胸腹壁
轮匝肌:分布孔、裂周围
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肌的构造
肌腹 肌腱(腱划、腱膜)
肩胛提肌
起止点: C1-4棘突→→肩胛骨上角 作用: 上提肩胛骨; 同侧屈颈(肩胛骨固定)
菱形肌
起止点: C6-7、T1-4棘突→肩胛骨内侧缘
作用: 使肩胛骨靠近脊柱并向上移动。
竖脊肌(骶棘肌)
1、形态位置: 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 纵列于躯干背面,脊柱两侧的 沟内,居上述四肌(斜方肌、 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的深部。 2、起止: ●起:骶骨背面及髂嵴的后部, ●止:向上分出许多肌束,沿途 止于椎骨和肋骨,并达颞 骨乳突。 3、功能:使脊柱后伸和仰头,是 强有力的伸肌,对保持人体直 立姿势有重要作用。
肌学基础知识总结
肌学基础知识总结肌肉是运动系统的动力,几乎参与了机体的所有运动,而且对骨骼和脏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而肌肉的损伤和病变也是中医,尤其是针灸推拿诊治的常见疾病。
因此对肌肉的类型、分布及功能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临床诊疗效果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肌肉分类:1.随意肌:受意识支配的肌肉,如骨骼肌。
2.不随意肌:不受人意识支配的肌肉,如胃胃肠。
3.心肌:不停跳动的肌肉,心脏特有。
二、肌肉群的位置和功能:1.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
2.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
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
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
3.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
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
4.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
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
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
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
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
5.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
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
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
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
6.骶棘肌背部一细长的肌肉称为骶棘肌。
位于脊柱两侧,象两根大立柱从头部的枕骨到脊柱的最末端(骶骨),脊柱置于骶棘肌之间明显的凹形槽内,是一块强大的脊柱伸肌。
7.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锁骨、胸肋和腹三部。
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跳绳和爬杆等动作。
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吸气辅助肌。
胸肌发达时,胸脯高挺,呼吸更为充分和畅通。
笔记(肌学)
肌学第一节总论运动系统的肌是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又称随意肌,约占体重的40%.⑴肌通常以两端附于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间跨过一个/多个关节.⑵起点(定点)和止点(动点):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互换.⑶肌的配布①肌的配布与该关节运动类型密切有关,一个运动轴相对的两侧有一对作用相反的肌(群).②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固定肌屈肘关节:在屈肘中,肱二头肌和肱肌是原动肌,前臂的肱桡肌、旋前圆肌等是协同肌,肱三头肌是拮抗肌,菱形肌、斜方肌等是固定肌。
4、肌的命名法5、辅助装置⑴筋膜:包括浅筋膜(皮下筋膜)和深筋膜(固有筋膜)⑵滑膜囊:多存在于腱与骨面接触处.⑶腱鞘①位置:包于肌腱外,存于活动性较大处②构造:由纤维层(外)和滑膜层(内)构成.③作用:固定、减小摩擦.第二节头肌一、面肌(表情肌)颅顶肌(额腹+帽状腱膜+枕腹)、眼轮匝肌、口周围肌(颊肌、口轮匝肌)、鼻肌二、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前三块肌可上提下颌骨,翼外肌是张口肌舌骨上肌群的协同肌;两侧翼内、外肌交替收缩,则完成下颌骨的研磨运动(即下颌骨的侧向运动)。
第三节颈肌一、颈浅肌群1. 颈阔肌2. 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偏,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二、颈前肌群1. 舌骨上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颏舌骨肌参与口腔底构成;上提舌骨,协助完成吞咽;舌骨固定时拉下颌骨向下,是张口肌。
2. 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下降舌骨和喉三、颈深肌群1. 外侧群: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名词解释: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围成的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第四节躯干肌一、背肌斜方肌: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若肩胛骨固定,作用同胸锁乳突肌背阔肌: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上肢固定时,参与完成引体向上肩胛提肌菱形肌竖脊肌: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
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可分三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学
大纲:
A总论
1.了解肌的概念
2.掌握肌的形态、构造,肌的起止和作用。
3.了解肌群配布与关节运动关系
4.了解肌的命名法,肌的辅助装置及肌的血管和神经
B头肌
1.了解面肌的配布特点及其功能
2.掌握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了解其形态,起止
C颈肌
1.了解颈肌的分层、分群及功能
2.掌握胸锁乳突肌的形态,起止和功能
3.了解舌骨上下肌群的配布和各肌群的名称
4.了解颈深肌的配布,掌握斜角肌间隙构成及其通过的内容
D躯干肌
1.了解躯干肌的组成
2.掌握背浅肌、深层各肌的名称位置、形态和主要功能。
掌握斜方
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的起止
3.掌握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名称、位置、形态和功能。
掌握胸大
肌、前锯肌和肋间肌的起止
4.掌握膈的位置形态,膈的裂孔的位置及其穿经结构。
了解膈的生
理性薄弱点位置和临床意义
5.了解腹肌位置排列关系,掌握腹前外侧壁各肌的名称、位置、形
态结构,起止和作用
6.掌握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的构成和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E上肢肌
1.了解上肢肌的分群
2.掌握上肢带肌的配布、名称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掌握三角肌和
大圆肌的起止
3.掌握臂肌的分群、各肌群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了解各肌的起止
4.了解手肌的分群,各肌群的名称、位置及功能
5.了解上肢局部的位置、构成和内容
F下肢肌
1.了解下肢肌的分群
2.掌握髋肌的分群及各肌群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掌握髂腰肌、臀
大肌和梨状肌的起止
3.掌握大腿前后内侧肌群的位置、各群肌名称和功能。
掌握小腿三
头肌的起止
4.了解足底肌反而分群
5.了解下肢局部结构的位置、构成和内容
要点:
1.头肌:
2.颈肌
3.背肌
4.胸肌
5.膈
6.腹肌
7. 上肢肌
8.下肢肌
重要肌肉
名解:
1.腱鞘:包绕在手足的长肌腱周围的鞘性结构,分为外层的纤维层
和内层的滑膜层,它具有保持腱的位置和减少运动时腱鞘与骨面摩擦的作用
2.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
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构成腹股沟管下壁,是一种重要的腱性标志
3.联合腱:又称腹股沟镰,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部肌束弓跨过精
索(男性)或子宫圆韧带(女性)后会合形成的腱性结构,止于耻骨梳,具有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作用
4.腹直肌鞘:是腹前外侧壁三块扁肌的腱鞘包裹腹直肌鞘而成的腱
鞘膜。
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构成。
5.白线:为腹前壁正中线上的条状腱性结构,为左右腹直肌鞘之间
的隔,由两侧三层扁肌腱膜的纤维交织而成,上方起自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上宽下窄,坚韧而少血管,常作为腹部手术的
入路。
6.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的三角形间隙,
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7.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为腹前外侧壁三层扁
肌的一条斜行裂隙,长约4-5cm,男性的精索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由此通过。
8.腹股沟三角:有称海式三角,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
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是腹壁下部的薄弱部。
问答题:
1.试述斜角肌间隙的组成及穿经的结构:见上
2.试述腹股沟管的构成及其穿经结:见上
3.腹前正中切口由浅入深需经过哪些结构进入腹膜腔:皮肤-浅筋
膜-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壁腹膜-腹膜腔
4.上腹部经直肌切口,由浅入深需经过哪些结构进入腹膜腔:皮肤
-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壁腹膜-腹膜腔
5.右下腹部经麦式点切口,由浅入深需经过哪些结构进入腹膜腔:
皮肤-camper式筋膜-scarpa式筋膜-腹外斜肌及其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壁腹膜-腹膜腔
6.腹三角的境界及内容:腹三角是位于大腿前面的上部,上界为腹
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三角内有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和淋巴结等。
7.
8.(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
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