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背景、形成、实施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背景、形成、实施与启示
摘要:从网点下伸、多种形式的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是30多年来农村学校布局变化的基本趋势。农村一度呈现校点广布的办学格局,但分散办学经费负担沉重,在效率优先价值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逐渐萌动并合法化。政策实施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撤并农村学校,强化了效率优先价值,尤其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撤并农村学校甚至被当成城镇化跃进的工具。农村义务教育应重新树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政策理念,重申就近入学的重要性、正当性和法定性,摒弃效率优先,坚持公平优先、质量多元的农村教育发展观。
关键词:学校布局调整;农村义务教育;效率优先;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3-0022-08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正式颁行。十余年来,农村中小学校数量剧烈减少,农村学校办学规模扩大、空间分布层级提高。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的意见》,基本暂停了这项政策的实施,但在快速城镇化进
程中,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在一定时期内仍无法完全停息。从较长时期的纵向视角来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变化过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过程的背后是农村教育矛盾焦点、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本文考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历史变迁过程,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为农村学校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一、1980年代分散办学为主的农村学校格局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随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
农村中小学校空间分布和办学形式作出的调整与转换,表现为从20世纪80年代的分散办学逐渐转变为集中办学,从多种形式办学变为大面积实行规范化、寄宿制学校等正规形式。20世纪80年代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普及初等教育,农村
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就近入学原则下的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了分散办学为主的基本格局。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80年代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确立了
多种形式办学的策略。该文件指出:“鉴于我国经济文化发
展很不平衡,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差异很大,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力求使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与群众生产生活相适应,便于学生就近上学。在办好全
日制学校的同时,还应举办一些半日制、隔日制、巡回制、早午晚班等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教学班。”[1 ]这类全日制小学之外的办学形式一般称之为村学,对其教学和学习年限不做硬性要求,只要学好语文、算术即可。198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强调,“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农村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办学应当坚持多层次、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1986年国家教委等部委《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重申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要求,“可在贫困边远、居住分散的地区举办适当减少课程门类、适当调整教学要求的村办小学或简易小学”[1 ]。
这种村学、简易小学和教学点深入偏远村庄、遍布农村的学校形态,一般被称为“网点下伸”,位于自然村的初小或教学班被形象地称为“下伸点”或“伸腿班”。与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相匹配的是就近入学原则,1986年《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样,农村形成了校点广布分散的义务教育办学格局。
多种形式办学是一种从实际出发、适应当时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办学策略,强调就近设置学校,采取低重心的学校布局,方便适龄儿童顺利入学,蕴含着一种实事求是、相对公平的教育哲学观。以湖南省为例,1983年10月《中
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的决定》(湘政发[1983]63号)要求,“办学形式和教学要求可以多样化,克服‘一刀切’的做法”,小学的办学形式和教学要因地制宜。城市、县镇和农村的一般地区应办全日制小学;边远中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水上船民等,可办只开语、数、常三科的简易小学或教学班[2 ]。在低水平的农村教育普及情况下,不强求统一标准和城镇标准的学校形式,而实行“村村办学”、兴办多样化的学校,符合当时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实际需要。这有利于提升农村儿童入学率、扩大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也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农村社区的融合,发挥农村学校的教育文化辐射功能,有效减少农民文盲的数量。至1990年末,全国大约90%的人口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3 ]。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萌动与形成
1. 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困境
我国长期面临“穷国办大教育”的局面,教育经费短缺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与20世纪80年代农村分散办学相适应的是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逐渐形成了分级办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人民教育人民办”是农村办学的普遍事实,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这种机制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密切了农民与学校的相互联系,但同时也把举办义务教
育的责任过多下放给地方,尤其是乡村。随着义务教育普及范围和规模的扩大,贫弱的乡村财力无法再担负农村办学责任,农村义务教育陷入了愈发严重的经费困境。
1986年《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中教育费附加率为1%,农村教育费附加一般通过纳入提留统筹的方
式来缴纳,提留统筹数额不超过农民人均收入的5%,1990
年6月又发文将教育费附加率提升为2%。农村教育集资是
一种一次性改善办学条件的方式,80年代其相关规定主要散见或隐含于一些文件之中,如“鼓励群众自筹经费办学”、“农村中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等。在实践中,农村教育集资是大面积存在的,主要归县级政府审批和管理。90年代中后期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现,学龄人口减少,以及“普九”规划的实施与铺开,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长期投入不足的困窘局面,致使以调整学校布局来节约教育经费的政策理念进一步强化。为推进“普九”进程,国家教委将全国30个省份划分为一片、二片和三片地区②,即东部发达地区、中部一般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中央决定以专项经费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支持。
1995年,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决定在1995~2000年组织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简称“义教工程”),
总投入超过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款39亿元[16 ]。专款主要投向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用于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