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合集下载

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最新

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最新

B
2、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 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C
D
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方面 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
冰箱 电视机
空调
洗衣机
改革开放后:新新四大件
手机、电脑、住房、汽车
改革开放后:新新四大件
手机、电脑、住房、汽车
汽车 电脑
住房
手机
“新旧四大件”指的是什么?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 (“三转一听”)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改革开放初:新四大件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改革开放后:新新四大件 手机、电脑、住房、汽车
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5.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不可能看见 的是( ) A.人们在街上排队购买所有物品 B.人们的服装只有简单的灰、蓝色 C.人们大多住简陋狭窄的房子 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首先从“新旧四大件”看 人们生活的变化。
“新旧四大件”指的是什么?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 (“三转一听”)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 (“三转一听”)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缝纫机
自行车
手表
收音机
改革开放初:新四大件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改革开放初:新四大件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

初中历史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7 人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7 人教版精品课件
小心翼翼珍藏着,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最后的几年光景几乎是在医院渡过,然而和母亲在一起的毎一刻都是温暖美好的。四年前,母亲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生命就是如此脆弱,逝去和別离,陈旧的情绪某年某月的那一刻如水泻闸。水在流,云在走,聚散终有时,不贪恋一生,有你的这一程就是幸运。那是地久天长的在我的血液中渗透,永远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生命里。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做了母亲,我才深深的知道,这样的爱,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因万物毁灭而更改。只想守护血浓于水的旧时光,即便峥嵘岁月将容颜划伤,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时的时光无限温柔,当清水载着陈旧的往事,站在时光这头,看时光那头,一切变得分明。执笔书写,旧时光的春去秋来,欢喜也好,忧伤也好,时间窖藏,流光曼卷里所有的宠爱,疼惜,活色生香的脑海存在。
失业
1.16亿人


生育
1.23亿人


工伤
1.4亿人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社会救济、 城镇居民 生活最低 保障金等 为“弱势 群体”提 供政策保 障。
就业和社会保障
打破“铁饭碗”,实行能者勤者上岗,凭贡献大 小享受相应的待遇,是通过人才竞争来挖掘人的潜 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是社会发展 的趋势和需要。
当堂巩固
4.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 C )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5、请阅读上世纪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公费医疗歌“不用白不用”,回答 问题。 “最近皮肤干,请开蜜两瓶。有时胃不好,夜里怪梦多,急需山里红。腰 间痛难忍,电振有作用。浑身都是病,一时说不清。医道我不懂,大夫你酌 情。熏醋能杀菌,木耳益肝功。反正是公费,何必太心疼。” (1)这种现象被称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

第21课_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_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电视机 冰箱
空调
2012-5-19
洗衣机
任 何 时 候 细 心 都 不 是 多 余 的
诸城市郝戈庄初中
我参入 我快乐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新新四大件
电脑 汽车
2012-5-19
手机 住房
任 何 时 候 细 心 都 不 是 多 余 的
诸城市郝戈庄初中
我参入 我快乐
衣 食

住 行
2012-5-19
2012-5-19
任 何 时 候 细 心 都 不 是 多 余 的
2、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 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平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平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C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D ) A.实行 公交优先” 实行“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 地铁、 发展道路、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油票
2012-5-19
粮票
做饭
任 何 时 候 细 心 都 不 是 多 余 的
诸城市郝戈庄初中
我参入 我快乐
2、食的方面的变化 、
过去的野菜
现代的蔬菜
2012-5-19
任 何 时 候 细 心 都 不 是 多 余 的
诸城市郝戈庄初中
我参入 我快乐
改革开放后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倡导绿色食品,健康食品。 倡导绿色食品,健康食品。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范文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范文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生活方式变化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

2. 生活方式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分析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

2. 理解生活方式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活方式变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方式的变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方式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2. 课件:展示生活方式变化的图片、案例等3. 参考资料:关于生活方式变化的相关文章、研究报告等六、教学内容:生活方式的变化原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七、教学内容: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培养他们的预测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八、教学内容:生活方式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九、教学内容:生活方式变化对个人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十、教学内容:如何适应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适应生活方式的变化,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十一、教学内容:生活方式变化中的问题与挑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十二、教学内容:生活方式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PPT课件_人教版_中国历史_八年级_下册_第七单元_第21课_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PPT课件_人教版_中国历史_八年级_下册_第七单元_第21课_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电子 黑板
最近 观看 的幻
3
人教版_中国历史_八年级_下册_第七单元_第21课_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衣食住行的变迁




知识拓展
电子 黑板
最近 观看 的幻

4
人教版_中国历史_八年级_下册_第七单元_第21课_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
社会保障
电子 黑板
最近 观看 的幻
5
人教版_中国历史_八年级_下册_第七单元_第21课_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电子 黑板 最近 观看 的幻
关于课件
1
人教版_中国历史_八年级_下册_第七单元
主页
导入新课
衣食住行的变迁
就业和社会保障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自由阅读卡
电子 黑板
最近 观看 的幻
2
人教版_中国历史_八年级_下册_第七单元_第21课_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前的“四大件”
改革开放后的“四大件”
21世纪的“大件”
清除黑板
最近 观看 的幻
8
课件标题 人教版_中国历史_八年级_下册_第七单元_第21课_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
该多媒体课件适用于人教课标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人们生活方 式的变化》的课堂教学。 课件运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开发工具”及其他功能,并附以多 种工具软件(如Corel VideoStudio 12和Photoshop 8)效果,准确把握教材理念和学 生特点,主题明确,设计新颖,界面明快,交互性强,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和良好的可操作性。 在使用该课件时,请务必启用所有控件和所有宏。 当然,该课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详细使用说明请浏览:PPT课件_人教版_中国历史_八年级_下册_第七单元_第21课_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使用说明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说课稿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说课稿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说课稿大家好!我叫柏媛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下面我先进行第一项,教材分析,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2)学情分析、(3)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 1课内容,《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第七单元社会生活仅有的一课,有着深刻的意义。

社会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

本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学情分析①从学生心理特点来看: 八年级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兴奋点常常集中在直观教具或生动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因此历史教学要借助音乐、图片、影视短片、小品等表现形式,直观而有趣味,能吸引孩子,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看:八年级的孩子年龄小,阅历浅,知识面狭窄,对历史知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思维能力缺乏,因此历史教学要充分激活孩子探究历史的热情迅速捕捉孩子的灵感和火花,多让孩子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其中,“我的课堂我做主”,逐步达到预设和生成的效果。

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难点确定为: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布票
蓝灰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
时装表演风景亮丽
改革开放前
油票
粮票
改革开放前
食物匮乏、单调, 粮食以粗粮为主。
玉米
窝窝头
野菜
改革开放后
食物琳琅满目,讲 究营养均衡、粗细 搭配;绿色食品; 健康饮食,又开始 吃野菜、粗粮。。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初
改革开放后
现在的住房
改革开放前
“新旧四大件”指的是什么?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三转一听”)
点击浏览图片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改革开放初:新四大件
点击浏览图片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改革开放现在:新新四大件
点击浏览图片
手机、电脑、住房、汽车
新课
电视机 冰箱
洗衣机
空调
电脑
汽车
住房
手机
衣 食 住 行
变 迁
改革开放以前 人们需要凭布 票购买衣服, 数量有限,因 为当时生产力 水平不高,物 质供应紧张, 需要用票证限 制人们的购买 力。布票也成 为了那个时代 的特有产物。
就业 统包统配,“铁饭碗” 制度 社会 退休金制度、公费医疗 最低生活保障、养老、 医疗、失业保险等 保障
1、下列变化中不符合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是( A、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 B、出门旅游人数每年大增 C、凭票证购买食品 D、私人汽车已经走进不少人的家庭

2、词语往往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反映,下列词语哪个 不属于21世纪( ) A、炒鱿鱼 B、跳槽 C、公开招聘 D、铁饭碗 3、就业制度的改革使( ) ⑴人们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⑵“铁饭碗”逐渐打破 ⑶促使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⑷贫富悬殊进一步加剧,引起社会混乱 A、⑴(2)⑶ B、⑵ ⑶ ⑷ C、⑴ ⑶ ⑷ D、⑵ ⑶⑷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不同及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方面的变化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3.通过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学习,认识到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重难点】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自主学习】一.衣食住行的变迁(阅读第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到,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前所未有的变化?衣:食:住:行:二.就业和社会保障(阅读第二目,完成下列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表现有哪些?【合作探究】1.“铁饭碗”的打破是好事还是坏事?【巩固训练】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进步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2.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是()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B.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C.国有企业的“铁饭碗”D.医疗保险制度3.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具体表现在()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②再就业工作普遍得到加强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迈出了步伐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的衣柜中不会出现的是()A.蓝布褂B.黄军装C.牛仔裤D.连衣裙5.对改革开放前人们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而且数量有限B.发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C.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兰色解放装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6.1972年,有一位外国人来到中国,那么他不可能看到的是()A.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B.人们用来招待他的主食是玉米饭C.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只有灰色和兰色两种D.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7.我国正在实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后,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者是()A.社会统筹B.职工单位C.个人D.以上三方各承担一部分9.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其中对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D.联产承包责任制10.绿色食品这一概念,其内涵主要是()A.营养均衡B.粗细搭配C.科学卫生D.吃饱吃好11.中国由“东亚病夫”一跃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教学实录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教学实录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实录师:上课。

班长:起立。

生:老师你好。

师:同学们好。

班长:请坐。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历史课要学习的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最后一课《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今天这节课将带同学一起去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的状况。

今天的课堂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就是她。

你们认得她吗?(展示“静秋”的形象)生:她是“静秋”。

师:没错,她就是电影《山楂树之恋》的主角“静秋”。

你们知道《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是讲哪个年代的故事吗?生:20世纪70年代。

师:对,她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学生。

一天,她不小心穿越到了2014年遇到了我们。

面对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静秋”感到了十分的迷惘。

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帮助“静秋”一起了解2014年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帮她融入我们2014年。

(板书)师:之前,我们的一些同学组了备课小组,为“静秋”和大家制作了PPT,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了解今天人们的生活。

下面有请这四个小组的同学上台。

第一小组是有关服装方面的,请陈焕茵同学上台。

【小组成果展示:衣食住行的变迁】生:(鼓掌)生(陈焕茵):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服装方面也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首先,让大家看一组图片,第一幅图大家都应该会很熟悉吧?他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第二幅图片是50年代的两个年青人。

你能说说他分别穿的是什么服装吗?生(个别):中山装。

生(陈焕茵):对,他身上穿的就是中山装,另外两个年轻人他们穿的是列宁装,他们装的都是50年代的流行服装。

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当时我国的资源短缺,人们在买衣服的时候,都需要凭着布票购买。

这就是布票了,布票的数量是有限的,色彩和款式也很单调。

这张图片呢,是1978年照的,从图中,可以反映出人们当时穿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蓝色解放服和灰色的中山装,所以那个年代被称为“蓝灰色的海洋”。

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活动探究,互动展示提高8~10′
思考分析讨论:对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以及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你有什么认识?
三、课堂小结,梳理强化升华2′
四、课堂检测、反馈矫正提高10′见练习册P68~69。
收获体会
廊坊二中历史学科导学案编号
授课时间:2012年6月日第周星期主备人学生姓名班级
课题
2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课时
课型
新授授课教师ຫໍສະໝຸດ 学习目标1.掌握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不同及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掌握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变化。
2.学生阅读、对比分析、理解及综合与认识问题能力提高;学生会用进步、发展观点客观评价我国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变化。
___________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就业制度改革要求人们不断地_____,
提出的能力。
4.社会保障改革的目的: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
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建立了
_______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__________ _改革全面启动,完善体系取得成效。
3.认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要坚持改革开放;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就业改革是社会进步、是人才竞争的需要;党和政府关注民生。
重点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学法
自主、合作相结合




一、自主学习,快来感受新知23~25′
先认真读书,分析、理解、归纳问题并适当标记;然后再交流、问疑。
1.阅读“衣食住行的变迁”部分,对比分析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的分水岭是什么?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提升市民素质
……
生活 方式
建国后
改革前
改革后
衣 食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款式多样
匮乏、单调、营养不足 居住条件差 交通条件较差 从“吃饱”到“吃 好” 居住面积扩大、

就业 制度 社会 保障
环境改善 交通条件有了 明显的改善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主要针对城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人员)


就业 制度 社会 保障
环境改善

改革开放前

自行车潮
乡间的土路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初

改革开放后
便捷的公路交通
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立交桥
便捷的高速公路
民航飞机
小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问题?该如何解决, 请你出个主意?
减缓交通堵塞, 我有锦囊妙计!
公交优先政策 开辟新的公交线路 大力进行城市道路建设 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实行限行政策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衣 食 住 行
变 迁

课堂小访问
1.你有什么颜色的衣服? 2.你有什么款式的衣服? 五颜六色、色彩鲜艳 牛仔装、运动装、西装、衬衫、T恤、裙子 (短裙、连衣裙、旗袍裙、西服裙 )、 背心、背带裤 、马裤、风衣、棉袄 、 羽绒服 、棉袄 、夹克等

改革开放前
灰色、蓝色为主——“蓝(灰)色的海洋”
电 视 机
电 冰 箱
洗 衣 机
空 调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新的高档 消费品层出不穷,“新四大件” 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迅速富 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了,在 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电话、电 脑、手机已相当普及,住房、汽 车也开始成为百姓的私产。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精选4篇)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精选4篇)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精选4篇)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精选4篇)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篇1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学习目标:1、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2、认识:这些变化是社会的进步,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3、实行能者上岗就业制度的改革,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二、学习重点: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学习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买衣服要凭,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商店里名牌服装争奇斗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服饰成为人们、的方式。

食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

住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

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和也有明显的改善。

行交通工具比较紧张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和增长都很快,开出行的人也占了一定的比重。

就业制度国有企业是“铁饭碗”“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自主选择职业。

、、、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社会保障城镇职工享受“公费医疗”城县全部建立了________制度。

________制度改革取得重大发展,________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二)合作探究:1、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2、在减缓城市交通堵塞方面,你有什么高招?(三)当堂训练:1、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现象的是()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吃绿色食品b、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c、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占了一定的比重d、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2、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 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 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4、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就业制度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c、医疗保险制度d、再就业制度5、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①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长期把重点放在工业化建设,人民物质经济发展水平低②改革开放后,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人们物质经济文化水平,人们经济条件好转③改革开放后,中西思想文化观念碰撞激烈,形成多元思想文化和价值观④改革开放后,“打破铁饭碗”,建立新的经济文化体制,实行能者勤者上岗,凭贡献大小享受相应待遇,通过人才竞争挖掘人的潜力,有利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阅读下列材料: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八下: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八下: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拓展提升:有谁能说出造成以上变化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启发学生联系改革开放,增强对改革开放成就的体会。)
(二)、衣食住行的变迁——食(板书)
1.同学们现在喜欢吃什么食物?(根据下面图文资料,学生也同时展示自己课前关于“食物”5033=%CF%D6%B4%FA%B5%C4%D6%F7%B2%CD&in=32122&cl=&lm=-1&st=&pn=52&rn=1&di=103408497165&ln=1165&fr=&fm=&fmq=133016443278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三)、衣食住行的变迁——住:(板书)
1.谁能来描述或者展示一下你的家?
(学生竞相展示预习成果,同时相互学习和t=5033=70%C4%EA%B4%FA%C5%A9%B4%E5%D7%A1%B7%BF&in=8892&cl=2&lm=-1&st=-1&pn=25&rn=1&di=54335109135&ln=1986&fr=&fm=result&fmq=1329893133484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ct=5033=%D0%C2%CA%C0%BC%CD%CB%C4%B4%F3%BC%FE&in=6810&cl=2&lm=-1&st=-1&pn=16&rn=1&di=86676715575&ln=1999&fr=&fm=result&fmq=1329872286390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w/957ad73887c24028905fc307.html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

认识到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发生的变化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漫画、地图、实物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拓展知识,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合理方案。

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感受变化。

2.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

课前导学师:根据教学实际设计活动方案,提前预测课堂上出现的多种情况。

生:分组开展调查,搜集资料,进行知识补充,制作小展板,撰写文章。

教学渗透1.以服装史为内容开展第二课堂专题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2.认识到在乡村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3.以《我看城市交通》为题撰写稿件,为城市交通建设出谋划策,启发学生思考,增强环保意识。

4.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板书设计教学资源1.投影。

2.阅读资料《传统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3.阅读资料《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

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学习目标:1、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不同及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方面的变化。

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3、通过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学习,认识到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学习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导入框”内容,讨论回答:新旧“四大件”分别指的是什么?(A. 旧的“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B. 新的“四大件”原先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正朝着电脑、手机、住房、汽车发展。

)教师讲授:从旧的“四大件”发展到新的“四大件”,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就象俗话所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安排学生阅读,自主学习,要求作出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简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情况。

2、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象味道还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2收集过去的布票、粮票或其他购物票证,思考为什么以前非要用这些才能买东西○3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方式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三)拓展延伸:有人说,“铁饭碗”摔不破,人们捧着它就会放心。

现在打破了“铁饭碗”,搞得人心惶惶,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

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实行“铁饭碗”就业制度时,从表面上看,好象很“公平”——不管你干得怎么样,有饭大家一起吃。

其实是保护了懒汉、低能儿,挫伤了勤奋、聪明人。

现在实事求是地承认人们之间的差异,实行能者勤者上岗,凭贡献大小享受相应的待遇,是通过人才竞争来挖掘人的潜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课件下载)吉林省吉林市汇文中学周旭东邮编 132001点击下载:本课课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培养学生用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利用电脑让学生学会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安排学生按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组查找相关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查找相关书籍,摘取资料,进行整理,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多方面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利用电脑进行文字、图片、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制成多媒体课件,演示改革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认识到国家关于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人才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人的潜力;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保证了民众的基本生活,有利于民生安定、社会团结,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生要学业有成、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感受变化。

2、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

三、教学方式方法课前开展合作实践法,教学开展资料展示法、谈话法、多媒体师生互动法。

四、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电脑、投影屏幕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

你们知道这“四大件”指的都是什么吗?学生: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

教师:(投影仪展示旧“四大件”图片。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早就被“新四大件”所取代。

“新四大件”指的又是什么呢?学生:指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

教师:(投影仪展示新“四大件”图片。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四大件”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住房、汽车也开始成为百姓的私产。

(投影仪展示电脑、手机、住房、汽车的图片。

)从“四大件”的演变中,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二)讲授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用电脑展示课题,介绍人民生活水平的概况,然后由同学介绍人们在服饰、饮食、居住和交通方面的巨大变化。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

(服饰组同学代表上场)
学生甲:请大家先看大屏幕,(屏幕上依次演示国家领导人、军队、学生、普通百姓服装在改革前后的变化),通过刚才的演示,我们可以看到改革以前人们衣着的特点是:色彩和样式单调,而且数量有限,需要凭布票来购买,(展示布票实物),改革以后人们衣着的特点是:丰富多彩,而且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表明,在当今社会,服饰不仅仅是遮羞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个性、显示风度的一种方式。

(展示一组数据:1977年、1990年、2001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分别是12.6元、275.6元、537.5元。


教师:刚才服饰组同学通过深入调查,较好地展示了调查成果,分析总结的比较得当,希望以后继续努力。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着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看书、讨论,得出结论:改革开放前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改革开放后是由于物资的丰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准确,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

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但是现在学生时代应倡导校服、运动服,切忌奇装异服和攀比。

改革开放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人们不但“穿”的单调,“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

有些地方有些年份甚至难以果腹,只好以野菜、粗粮充饥。

所谓“民以食为天”,近二十年人们在“吃”的方面有何变化呢?
学生乙: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居民每天只能凭粮票、肉票、菜票领取有限的食粮,七八十年代,百姓都挖窖储藏萝卜、白菜、土豆等蔬菜,粮食以粗粮为主,(给大家展示粮票、肉票、菜票实物及萝卜、白菜、土豆和玉米面、高粱米等蔬菜粮食的图片)改革开放后,大米等精细口粮成为人们的主食,蔬菜种类日渐丰富,90年代营养搭配、绿色食品、膳食平衡成为百姓饮食“主旋律”。

(展示大米、鱼、肉、蛋、奶等粮食蔬菜图片)请大家观看一段资料。

(大屏幕演示)经过调查,我们的结论是: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不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即吃出营养、吃出文化、吃出健康。

教师:饮食组的同学以详实的资料向我们讲解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饮食方面的变化,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到20世纪末,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分别降低44.5公斤和44.1公斤。

城镇居民人均肉禽及其制品消费量增加4.1公斤,人均鲜蛋消费量增加7.2公斤,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增加3.9公斤。

食品消费中,现在与五年前比较:鲜菜增长5.1%,干鲜瓜果类增长10.2%,水产品增长17.5%,奶制品增长3.9倍,在外用餐增长1.6倍。

人们常说,我们现在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也好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呢?
学生丙: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只有3.6平方米,农村是8.1平方米。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几年里,中国的城市面貌和百姓住房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超过了10平方米,农村超过24平方米。

大家请看50—90年代人们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变化。

(大屏幕演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繁华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相媲美。

过去中小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红砖平顶楼房,正逐步被外表装饰漂亮的楼房所取代。

中国农村的住房变化同样令人吃惊。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说,“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教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变化也是小康生活的佐证。

延续了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体制的彻底结束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的全面实施,更加促进了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步伐。

居住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改革开放前
后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课后请同学们以“我家的变化”为题,对自家改革前后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要求:体现居住面积、配套设施、房屋装修、居住环境的具体变化和所反映的相关问题,如环境问题,内容要详实准确)。

衣食住行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四个基本方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交通方面的成就。

学生丁:(大屏幕演示关于交通工具的一组图片)刚才大家看到了建国以来交通工具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农村靠畜力和步行,城市靠公共汽车和自行车,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乘出租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起来,除此之外,我国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坐飞机不再是件稀罕事,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了一定的比重,说明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和改革前交通工具紧张,道路拥挤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政府部门为此也采取了很多措施。

请大家思考问题:
1、现在城市里为什么常出现“塞车”现象?(学生讨论后回答,机动车辆猛增,道路却依然狭窄等。


2、如何缓解城市中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问题(学生通过看书找到答案,实行“公交优先”、
开辟新的公交线路、使用清洁燃料,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轨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等)
(教师提醒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现在我们把这部分内容简要的概括一下。

(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教师:了解完了衣食住行状况,我们再来看一下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两个内容:就业和社会保障。

教师板书: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在人才市场上自主选择职业,出现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

教师:就业制度的变化对人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回答)要求人们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提高自身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教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理想。

对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弱势群体”应该怎么帮助?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等。

教师:有人说,“铁饭碗”摔不破,人们捧着它就会放心。

现在打破了“铁饭碗”,搞得人心惶惶,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

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
实行“铁饭碗”就业制度时,从表面上看,好像很“公平”──不管你干得怎么样,有饭大家一起吃。

其实是保护了懒汉、低能儿,挫伤了勤奋、聪明人。

现在实事求是地承认人们之间的差异,实行能者勤者上岗,凭贡献大小享受相应的待遇,是通过人才竞争来挖掘人的潜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

当社会财富增加之后,就可以对那些“弱势群体”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

这样两全其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加强,而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课后,同学们课后用表格的形式把本课内容加以归纳总结,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带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