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值15分的赏析题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值15分的赏析题答题模板

第二讲 中考值15分的赏析题答题模板1.了解赏析题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向;2.了解赏析题的答题模板;3.熟练掌握答题步骤,提高赏析题的答题能力和得分率。

一、赏析题的类型与命题形式赏析题常出现在古诗词鉴赏和文学文本(小说、散文)阅读中,赏析的对象往往有字、词、句、段,根据内容和出现的位置不同,最多能在考试中占15分。

如:二、赏析题的答题模板1.诗歌中对字、词的鉴赏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知识链接我们要重点体味不同词语的特点。

如: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所具有的特殊韵味。

如“夹岸桃花蘸水开”很传神。

蘸(zhàn),是沾着水面。

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下垂,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

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

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就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

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眼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传达出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适之情。

②.表示修饰的形容词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乱”字写出了春天来临,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景象;“浅”字写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

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一个“凄凉”,写尽了诗人无限辛酸的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枯”“老”“昏”等词语,渲染了深秋悲凉的气氛,蕴含着诗人悲苦的秋思。

③.数词或量词在古典诗词中,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常常使用数词,一般情况上都不是确数。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和“谁家”用的极其精妙。

如“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中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因为是远景,“昏鸦数点”写乌鸦绕林,距离较远,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具有水墨画的美感。

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

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

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

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

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就语文学科来说,如今的试题,多为三大部分,一是书写,二是阅读,三是写作。

阅读题中客观题越来越少,主观题是主流,所以,我想重点谈的就是这类题型。

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型示例]
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 作者:
———————————————————————————————— 日期: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来源于网络 2012-10-08 09:15 【大中小】【我要纠错】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中考诗歌鉴赏题考点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歌的特点:丰富的想象:超越时空,以象言情;凝练的语言:巧于修辞,工于炼句;奇特的构思:风骚并举,虚实相生;深挚的情感:景情交融,物我同化;深邃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多样的风格:豪放雄奇,婉约沉郁。

而在中考之中,也是围绕这些特点分别来命题。

考查要点如下:1、考查学生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

3、考查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

4、考查学生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5、考查学生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及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

诗词鉴赏类的考题一般放在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部分,一般一首诗两个小题,所占分值4分左右。

考试的内容以赏析诗词的内容、主题、表达技巧为主,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模仿运用能力。

总之,要做好此类题,需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和表达能力。

自中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出现,对考生来讲无疑是增大了解题的难度。

但无论如何变化,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其思想内容,而在应考复习中,我们应该“舍远求近”,充分利用中考题,熟识各个常见作家的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写作题材,以应对现有的变化。

按照“精练-精讲-矫正”的思路训练。

精练就是选题要典型,可以适当选一些近年的中考题。

“精讲”在于得法,了解考点所在,学生失分所在,对症下药。

“矫正”至关重要,针对学生弱点反复操练。

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解答诗词鉴赏题,最主要的是要能把握整首诗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是理解其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下面结合中考题关于如何把握意旨谈谈看法,以期有所帮助。

(一)、了解诗歌思想感情常见的类型。

熟悉诗歌类型,按照诗歌规律,容易找到答案。

诗歌按照选材来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抒怀诗、送别诗、边塞诗、爱情诗、节令诗、讽喻诗、旅游诗、咏史诗、咏物诗、军旅诗等。

最全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满满的套路

最全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满满的套路
3.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 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 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中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考查意境类。意象,就是客观物 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 “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 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 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 意等)。
问: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答案:(步骤一)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二)前四句通 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 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三)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 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常用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 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 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中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 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 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整理(共六大考查类型)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整理(共六大考查类型)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一、意象意境类1.分析诗歌意象型(景物形象)提问方式①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意象?②诗中某一意象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品格。

【答题公式】什么意象+意象特点+意象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模式】诗歌描绘了的意象。

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或品格。

【答题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意象特点;③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下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意象?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示例诗歌描绘了竹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雪的磨难,依旧顽强地生存着的意象(步骤一)。

诗人通过描绘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竹的意象(步骤二),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媚权贵,不迎合时俗的刚劲品格。

(步骤三)2.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公式:什么意象+意象组合成什么画面+表达诗人的什么情感【答题模式】①诗歌描写了意象;②营造的氛围,组成一幅的画面;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或给人的启示和思考。

【答题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步骤一)。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二、思想感情类3.分析主旨(情感)型题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③这首诗寄托怎样的的情怀?答题格式:(1)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2)展现了……的画面,(3)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古诗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古诗鉴赏(原卷版)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2)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歌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

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大题型及解题攻略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大题型及解题攻略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大题型及解题攻略1.炼字品析 2.内容理解3.描绘画面 4.情感体味5.主旨领悟 6.形象感知7.景物描写 8.意境欣赏9.名句鉴赏 10.表达赏析11.典故溯源 12.综合评价1.炼字品析题型阐释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精题回放例一(2009·陕西)湖上(宋)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例二(2009·浙江台州)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闯关方略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在诗句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会令全句夭矫生姿,让人拍案叫绝。

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

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

如例一的“乱”,字面意思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例二的“衔”“横”,字面意思是“用嘴含”“横着坐”,词性是动词。

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

如例一,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例二可能是“山连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跨牛背”。

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

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3)——古诗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3)——古诗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梳理(三)第一部分:知识梳理诗歌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一、画面描绘题1.常见提问方式:(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X句诗呈现的景象。

(2)XX句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答题思路:(1)找出描写的意象,找名词,找全。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找形容词,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

(4)展开联想,丰富句子。

二、环境描写作用分析题1.常见提问方式:(1)结合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XX句描写XX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1)分析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时,首先要简单描绘所写的画面。

(2)分析环境/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①交代诗歌写作的背景(天气、季节、战争等)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③烘托人物/诗人XX心情(3)揣摩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示例: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2分)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答题点1:描绘画面)寥寥几笔就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答题点2:分析作用)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答题点3:分析情感)三、赏析题1.常见提问方式:(1)XX句中“X”字好在哪里?(2)XX句中运用了叠词“XX”“XX”,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3)XX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1)首先点明诗句运用的特殊手法(如果赏析的是某个字,且该字未运用特殊手法,则解释该字的意思);(2)分析手法是如何运用的(例:如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则分析将XXX比作XXX);(3)分析该手法写出了事物/景物什么样的特点;(4)揣摩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注】赏析的点多种多样,有字的意思丰富,有词性活用,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还有语言特色等,如果题目未点明具体赏析哪一点,要多角度考虑。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 的答题技巧
一、分析意境型
• 1.提问方式:
• ⑴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⑵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答题模式(三步走):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 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 “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
• 答:“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步骤1),写出 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步骤2);
• “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之意(步骤1),写出了银 河淹没在破晓பைடு நூலகம்曙光中(步骤2),
• 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步骤3)。
• 五、一词领全诗型 • 1.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 2. 答题要求: • ⑴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方面); • ⑵分析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形式方面)。

山行即事 王 质
•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三江小渡 杨万里
•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 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注】将:行,流过。
•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 简要分析。
• 答:(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 (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 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 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 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考点04中考古诗鉴赏知识梳理结构技巧(对点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考点04中考古诗鉴赏知识梳理结构技巧(对点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中考古诗鉴赏知识梳理——结构技巧
练习题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结构上,这两句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本诗尾联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尾联是抒情,在结构上属于卒章显志。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三、四句是写景的句子,它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三、四两句以景结情。

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枫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子的哀怨和作者对屈原的同情,显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不尽。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手法技巧(原卷版部编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手法技巧(原卷版部编版)

2023年备战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手法技巧(原卷版)一、知识点讲解1.提问方式: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⑷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2.解答分析: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3.答题步骤:⑴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⑵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⑶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5、常用手法及其作用讲解(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方法技巧(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方法技巧(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五看”(1)看标题,抓题眼——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情感等(2)看作者,知人论世——诗歌主旨与诗人的生平遭遇与所处时代有关。

(3)看注释,抓暗示信息——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或情感基调)②介绍相关诗句(暗示诗歌的用典或寓意)③介绍作者(暗示写作风格、时代背景)④解释生僻字(降低阅读难度)⑤介绍典故(使表达生动含蓄、言简意丰)(4)看字词,直接表情达意——诗歌中的情感词,如愁、恨、独等(5)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特定意象代表特定含义,寄托特定情感,如“月”、“草”等。

实战演练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巫峡:地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

古民谣《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衡阳:地名,今属湖南。

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

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青枫江:地名,在花溪。

秋帆: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诗歌主旨]:诗人送别被贬谪的两位老友前往戍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惋惜之情和担心关切之意,最后劝慰友人不要失望、灰心,乐观期盼前途,定有重归之日。

归雁[唐]钱起潇湘何事等闲回⑴?水碧沙明两岸苔⑵。

二十五弦弹夜月⑶,不胜清怨却飞来⑷。

[注释]钱起:吴兴(今浙江人),入仕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为官。

⑴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

泛指湖南地区。

等闲:随随便便,轻易。

⑵苔:一种植物,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

⑶二十五弦:指瑟这种乐器。

《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

”⑷胜(shēng):承受。

清怨:此处指曲调凄清哀怨。

[诗歌主旨]: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神话,展现了潇湘鼓瑟的凄清境界,塑造了多愁善感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中考语文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其中阅读又可以包括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三大部分。

每一个部分都有着不同的考察目的,诗歌鉴赏需要考生有相对较好的艺术体会感。

今天,嘉兴学思堂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快速浏览,确认诗歌的流派和类别做诗歌鉴赏题时,首先应快速浏览一下诗歌内容,确定一下诗歌的流派和类别,比如从内容上分可以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有写作手法上确定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从描写对象上看是抒情还是写景,以此对诗歌有个初步的了解。

默读诗歌,查看注释和题目对诗歌有个初步了解之后,可以仔细的将诗歌默读一遍,除了主体内容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题目:写作的时候我们常常被要求“点题”,可见题目对于文章的关键作用。

在诗歌中,题目常常是诗眼或者中心事件,有助于帮助我们对诗歌进行理解。

作者:看是否是我们熟悉的作者,如果是熟悉的作者,可以从他其他诗歌中推断诗歌的一些特点。

注释:诗歌鉴赏会给到考生一些注释,有可能是典故、背景或者还没学到的词语释义,这些注释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大意。

题目:通过看题目的内容,反向推测原诗的内容大概。

寻找诗文的中心句一般诗词中一定会有一联是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的。

有的时候可能是我们曾经看到过的名句,但有的时候是我们没接触过的。

这个时候,就要通读全诗,了解大致内容,然后做判断。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诗歌常被用来借景抒情、借故感怀、托物言志,所以我们要确定作者在诗歌中写了哪些景,借了哪些典故,或者吟咏了什么物,然后把握它的感情,找到中心句。

分析诗歌的手法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诗歌,可以看看这是什么类型的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典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表达手法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了怎样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思考,完成对诗歌的梳理。

文章来源:/study.asp?id=1270。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诗歌赏析题型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有三个特点: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古代诗词为主(唐诗宋词),现代诗歌为辅;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下面就谈谈应考策略。

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一、托物言志型、咏史型鉴赏题要答出“表层”及“深层”两方面。

表面上看,是对某物及某个历史人物的感叹,而实际上往往表达自身的某种情感。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既要答出表层意思,也要答出深层意思。

示例: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于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后两句表达怎样的感情?【解析】从表层(榴花)及深层(自身)组织答案。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

二、炼字型的鉴赏题要答三步。

常见到这样的问题:“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对这类题,作答时,不要孤立地只读该字,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具体说,要答三步:(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描绘出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解析】按三个步骤组织答案。

答案: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此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此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此步骤三)。

三、意境类鉴赏题要答三步。

问题:“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有时也这样问:“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答这类问题时,要从三个部分作答,即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部编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部编版)

2023备考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结构思路(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行文结构(构思立意)方面的技巧及鉴赏术语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寄寓寄托、怀古伤今、起兴、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以动写静、点面结合、想像联想、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点题、委婉、以乐写哀、以景结情。

1.提问方法:⑴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⑵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2.解答分析:诗歌有思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

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3.答题步骤:⑴概述诗句的内容。

⑵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⑶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4.答题示例: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步骤一)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步骤二)这样,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

(步骤三)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二、专项演练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重章叠句。

【解析】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

《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

《桃夭》的三章之间只是变换了个别词语,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初中语文2023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共三种题型)

初中语文2023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共三种题型)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指导一、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江苏宿迁市)六、诗歌鉴赏〔5分)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5分)寒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分)(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19.(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1分)(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1分)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2015·江苏常州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5——6题。

(3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答: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2分)答: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

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

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一、【2015·贵州毕节】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第⑪题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诗中的“烽火”原指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源,后引指战争;“三月”极言时间之久;“抵万金”突出家书的珍贵难得。

此联反应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导致音信隔绝。

故C项不正确。

第⑫题是开放性题目,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表达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再根据此情此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⑪C。

⑫示例: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白头也越抓越少了。

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

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二、【2015·贵州遵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

题目要求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诗句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瀚海”“冰”“愁云”进行描述,并加以适当的描写。

【答案】山谷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表现作者情感的能力。

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有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两种。

这两句诗中“山回路转”“雪”属于景物描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还在驻足远望,这个举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归京产生的惆怅之情,所以诗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答案】借景抒情。

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2015·贵州铜仁】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

词中围绕一个“_____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2.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和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

就本首词来说,“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一个“异”字统领,接下来从“衡阳雁去”“四面边声”“落日孤城”三个方面写塞外景色与别处不同,以此来突出“异”。

【答案】秋思异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能力。

本题没有明确的鉴赏要求,只提示自选一个角度,所以,鉴赏时我们可从修辞运用、写作技巧、词语运用、抒发情感以及互文见义等方面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2015·江苏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⑪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分)⑫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4分)▲▲9.⑪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⑫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⑪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

第⑫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2015·江苏徐州市)(二)古诗词赏析。

(3分)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答案】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B 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

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2015·广州市)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词词句的赏析。

(1)表面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合和月圆。

实际是词人当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落和对团圆的向往。

回答第(2)题时,可先描述题所选诗句的意境,并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诗句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2015·云南昆明市)(一)诗歌赏析。

(第7题,2分)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分)【答案】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

“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