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性质、规模的确定
城市性质与规模与城市用地的选择
城市规模
city size
• (2)比例法
•
根据某一类关键人口总数乘系数得出人口总数。常用的有劳动平 衡法和带眷系数法。主要是分析城市劳动力,包括劳动力的需要量, 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以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其中,对城 市规模有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力需要量;而劳动力需要量就要受“按 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个客观规律所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 度和规模,就为计算人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劳动平衡法是我国城市规划中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建 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 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的。
城市规模
city size
• 由于抚养人口的比重,可用分析居民年龄构成的方法来决定;服务人 口的比重,可按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的规模、作用和特点来 确定;因而,在掌握城市基本部门工作职工的绝对数值后,就可按照 下列公式计算 • 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基本人口/(1-基本人口的%) =基本人口/1-(服务人口的%+被抚养人口的%)
城市性质与用地规模确定 和城市用地选择
T
he nature and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land used for cities and
urban land use choice
C
城市性质与规模
ITY DESIGNATED FUNCTION AND SIZE
C
1.城市性质 2.城市规模
■ 城市性质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 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
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城市性质
5、城市经济
三产结构变动:10多年来,即墨第二产业比
重不断增大 ,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保持 稳定,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经济增幅列五市之首
行业构成集中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皮 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 造业”、“橡胶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所占 比例超过了50%,特别是服装业(包括制鞋业,橡胶制造业 也是主要生产橡胶鞋)在即墨工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与青岛关系的百年变迁
1898年后,青岛从即墨版图上划走,到1978年
前两者分分合合;
1994之前,作为青岛的卫星城,即墨发展相 对独立、平缓 ; 1994年后,即墨发展迅速,和青岛的关系拉 近:
青岛市紧密型卫星城——《即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青岛都市圈北翼——《即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大青岛都市新区——2004年7月 大青岛“重要一极” ——2004年12月青岛市委第59次常委(扩大)会 议
中国革命圣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面向全国的 “三大教育基地,陕北现代化中心城市。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析
实例一 我国西南部某滨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城 市北部是一个自然环境保护区,西北有一 个山区水库,是城市的主要水源地,南部 被一条河流环抱,城市主要对外出入口在 东北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存 在的主要问题。
如中国的铜都,现代工业、旅游城市。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 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 为确定城市合理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
北京城市性质的确定和调整
北京城市性质的确定和调整城市性质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城市发展的总纲。
城市性质一旦确定,对城市将来的发展会带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当然城市性质不能依据人们主观意志而定,而应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是说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城市性质也会发展变化的,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调整城市性质,才能保证城市建设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北京城市性质的确定北京自金建都,经元、明、清到今天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一直是政治中心。
1941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时编制的《北京都市计划大纲》把北京城市性质定为“政治、军事中心、特殊之观光城市,可视作商业城市”。
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北京改称北平。
1946年编制的《北平都市计划大纲》,把城市性质定为“将来中国之首都,独有之观光城市”。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定都北平,将北平改为北京。
当时北京经济十分落后,工业总产值只有1亿多元,各种企业1.3万多个,100人以上的企业不过十几家。
当时城市人口165万人,而企业职工只有8.3万人,仅占城市总人口5%,有失业人口十多万人,所以人民政府把恢复、改造和发展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
1949年5月都市计划委员会邀集中外专家研究北京城市规划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城市性质除了政治中心外,还应是文化的、科学的、艺术的城市,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大工业城市。
195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草案提出:首都应该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特别要把它建设成为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
规划草案上报后,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审议。
国家计委于1954年10月16日对北京城市性质和规模提出不同意见:不赞成“强大的工业基地”的提法,主张在北京适当地、逐步地发展一些冶金、纺织、精密机械制造和轻工业。
北京市随后对规划草案进行了局部修改,于1954年10月26日将《关于早日审批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请示》和《北京市第一期城市建设计划要点》两个报告同时上报中央。
城市性质的确定
城市性质的确定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职能分工。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进步的产物,自有历史以来,城市的特征,均因特殊的需要而改变,如军事性的防御、行政制度、科技进步、生产关系和交通方式的发展改变等,都影响到城市的特征。
因此,城市的性质就该体现城市的个性,反映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自然等因素的特点。
城市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城市特征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不能一成不变。
对于城市性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内。
城市是一个综合实休,其职能往往也是多方面的,城市性质只能是主要职能的反映。
不同的城市性质对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用地组织以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配置起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城市的性质。
这是决定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及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明确城市的性质,便于在城市规划中把一般原则与城市特点结合起来,使城市规划更切合实际。
正确拟定城市性质建设项目,有利于突出规划结构的特点,有利于为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经济依据。
我国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证明:凡是重视并正确拟定城市发展性质的,则规划的方向明确,建设依据充足,功能结构比较合理;否则,城市发展方向不明,规划建设被动,规模难于估计,或规模过大,或用地过小,造成建设和布局的紊乱,致使有的刚新建地区不得不改造或造成布局长期不合理。
城市性质的确定可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一方面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就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确定的某一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这个城市的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市域规划则规定了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分布以及城市的职能和大致的、相对的规模,因此,它们是分析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认识,就是指一个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
城市规模 建设标准
城市规模建设标准
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区常住人口为标准进行划分,具体标准如下:
1.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2.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3.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4.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5.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此外,对于工业、民用与公共建筑工程,有更为具体的规模划分标准:
1. 大型:建筑物层数≥25层;建筑物高度≥100M;单跨跨度≥30M;单体建筑面积≥30000㎡。
2. 中型:建筑物层数5~25层;建筑物高度15~100m;单跨跨度15~30m;单体建筑面积3000~30000㎡。
3. 小型:建筑物层数5以下层;建筑物高度15m以下;单跨跨度15M以下;单体建筑面积3000㎡以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查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文件。
城市总体规划
八、西安市历版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西安市第二版总体规划(1980—2000)
八、西安市历版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西安市第二版总体规划(1980—2000)
《1980—200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以西安当时的经济基础和20世纪 末国民经济翻两翻的目标为依据,按照“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 极发展小城市”和“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 提出“严格控制、保护改造、充实提高、发展远郊”的原则。严格控制规划建 成区人口规模和在规划区内新建用水量大,用地多,有污染的大型工业企业, 保护古建筑,古遗址及文物环境,保护部分旧街区及传统民居;迁建旧城区污 染扰民的工业,以明代城墙、城河、环城林为基础,建设环城公园;发展科研、 文教事业;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轻工、电子仪表工业;发展远郊乡镇和市属 卫星城镇;扩大绿化面积,保护城乡环境和生态平衡。到20纪纪末,城市人口 规模控制在180万人左右,建成区162平方公里。市区范围在已有建成区基础 上主要向东南、西南两翼扩展,控制东、西北郊。总的原则是在保持古都风貌 的基础上,逐步把西安建设成为轻工、机械工业为主,科研、文教、旅游事业 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第二章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3
第一节 城市性质
(二)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是指一个 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以致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及 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在城市网络中的 分工和主要职能。即城市的个性、特点、作用和发 展方向。
合理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性质决定规划的特征,影响城市规模、用地功能 组织及各种设施水平(技术经济措施和用地指标);
基本人口发展绝对数 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基本人口百分比 基本人口发展绝对数 1 (服务人口百分数+被抚养人口百分数)
第二节 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构成比例
城市分类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人 基本人口 27-32 28-33 29-34 口 构 成(%) 被抚养人口 42-52 42-52 42-52
城市化波动较大阶段(1958-1965):城市数量由1957年的 176个增加到1961年的208个,城市化率提高到15.4%;1962年 国民经济调整,撤销了一批城市,到1965年城市数为168个, 城市化率下降至12.2%;
19
第二节 城市规模
城市化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8):1966开始文化大革命, 使经济及城市发展十分缓慢,期间城市数仅增加26个,1978 年城市化率仅为17.92%;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陆续开展,特别是 90年代后,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以及 乡镇企业的兴起等,带动了经济及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到 1991年城市数量增加到286个,城市化率达到26.91%。 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1992-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市 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 城市化道路”,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空前活跃。到2009年,城 市数达654个,城市化率达46.6%。
城市性质名词解释
城市性质名词解释城市性质是指城市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是对城市所具备的一系列特性的总称。
它包括城市的规模、作用、职能、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下面是对城市性质的一些解释:1.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人口数量和城市面积的大小。
根据国际上的通常标准,通常将人口数量在几万以上、城市面积在几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划定为城市。
2. 城市作用:城市作为一个集聚人口和资源的中心,具有辐射、引导和集散的作用。
即城市可以吸引周边农村人口、资金和产业等向城市集中,同时向外部辐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城市职能:城市的职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城市在这些职能上有所侧重,如政治经济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
4. 城市结构: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和分工的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由不同功能区组成,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区等,这些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城市的空间格局。
5. 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市化率反映了城市化的程度,城市化率越高,表示城市化进程越快速。
城市化对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6. 城市阶级:城市阶级是指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
城市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工阶级、知识分子阶级等。
城市阶级结构的变动和变化,反映了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和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
7. 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内部和城市与外部之间进行人员、物品、信息流动的网络。
城市交通系统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等。
8. 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是指城市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
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城市绿化等。
综上所述,城市性质是指城市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涵盖了城市的规模、作用、职能、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城规
城市(城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我国所称的城市,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或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或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又称建筑控制线。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城市给水系统:城市给水的取水、水质处理、输水和配水等工程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总体。
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工程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总体。
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平方米/HA)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居住区用地(万平方米)的比值表示。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2、城市功能结构和布局的变化:用地类型增多,工业、商业、居住、仓储用地、公共建筑、金融机构、铁路、车站、码头。
2023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2023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在2023年,中国对城市规模进行了新的划分,主要依据是城区常住人口的数量。
根据这一标准,城市被划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规模和特点。
首先,超大城市是指那些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
这些城市通常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拥有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由于人口众多,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大城市则是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的城市。
与超大城市相比,这些城市在规模上稍小一些,但仍然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人口集聚能力。
特大城市通常也是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对于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大城市是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至500万之间的城市。
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
大城市往往是地区内的经济增长极,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等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在50万至100万之间的城市。
这些城市通常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交通优势和资源禀赋,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
中等城市在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小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市。
这些城市通常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也具备一
定的后发优势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小城市对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
3、重点城镇的发展
新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强调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 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关于重点城 镇的发展定位和用地规模与旧版的规划编制办法没 有太大的区别,新版规划只是增加了要明确重点城 镇建设用地的控制范围。
4、分区政策和空间管制
分区政策和空间管制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区 域协调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分区政策一般根据 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产业、交通发展的要 求,提出市域范围内不同政策分区,同时,不同分 区实施不同的空间管制,实施不同的引导和控制要 求,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总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 体 划 规 划 中 心 城 区 规 划 详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细 规 划 修 建 性 详 细 规 划
城 镇 体 系 规 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
专 业 规 划
镇规划
乡规划
保 护 规 划
村庄规划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
(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现状调研:现场踏勘、抽样或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 基础研究,构思方案:进一步认识城市, 并以科学的研 究为基础,理性地构思规划方案; 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经过多方案的对比,编制城市总体规 划纲要,对重大原则性问题进行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
3、中心城区范围划定
一般设区城市各地域范围示意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市区<=市 域。 在实际划定过程中,市区、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者可重合。城市规划区在地级市 市区和县级市市域范围内。
3、中心城区范围划定
(精选)城市性质、规模的确定
本章重点
1. 城市性质的确定 2. 城市规模的确定
22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基本职能: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 非基本职能: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
6
2.城市职能分类
(1)行政中心城市 一般具有行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职能。 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等 地区性的中心城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等
7
(2)某种经济职能城市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规划的城市人均用地有比 较严格的规定。一般为人均100 m2左右,用地偏紧的城 市控制人均用地可控制在 80 m2以内,少数等级比较高 或用地比较多的地区也不应超过人均 120m2
20
▪ 沈阳市目前: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810.6万人 , 面积1.3万平方公里
▪ 在未来20年的规划中,沈阳中心城区面积将由现行规划的 1150平方公里调整至1866平方公里,增加716平方公里, 人口将达到1050万。
17
(2)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 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的多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的建设和发 展条件以及国家的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机械增长的速度用机械增长率来表示,即一年内城市的机械增长的 人口数对年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的千分率。
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 均人数×1000‰
18
人口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是受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 长率所支配。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应当是有 计划的,机械增长是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政治经 济形势所决定的。
19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复习大纲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城市: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3卫星城(卫星城镇):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4城市化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5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6城市性质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7城市规模定义: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8城市对外交通主要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9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
10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邻街面的界线。
11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12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13工业用地定义: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第一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并于1990年4月1日实施2新石器时代:固定居民点形成。
金属时代:城市出现.3兴建“卫星城镇”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旨在吸引大城市市区人口前往居住,并吸引从外地准备进入大城市市区的人口。
4古代城市发展特征: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城市结构简单,规模小;城市职能简单,更多的是政治军事职能;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成长主要采取有机生长方式,规划成长很少)5古埃及—“卡洪城” “卡洪城”是古埃及一种特殊的城市,它是为修建金字塔的工匠、奴隶提供生活居住设施的聚居地。
总规、控规、修详具体介绍
总规、控规、修详规一、概括介绍:总规:确定城市的规模性质、发展方向、总体定位以及各功能分区的定位,属于纲领性规划。
控规:确定各地块的开发强度、容积率及红线绿线等五线的控制,为规划审批提供依据,属于管理者的依据。
详规:则是在具体地块上进行的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环境和管线等,在各项指标体系规范范围内体现土地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属于实施者的蓝图。
二、具体介绍: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
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 在国外比较常见,它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概念规划。
但是,由于概念规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因此多出现于城市的、社区的或局部地带的层面和规划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概念规划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 在国外比较常见,它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概念规划。
但是,由于概念规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因此多出现于城市的、社区的或局部地带的层面和规划范围。
概念规划强调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题的研究。
市政学第4章 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3、城市用地结构和指标
– 重点是安排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城市对外交
通、城市道路广场、绿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城市规划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用地类别 用地指标 m2 /人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用地 18—28 10—15 7—15 绿 地 ≥9
其中公共 绿地≥7
占建设用地比例 %
20—32
15—25
第4章 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4.1城市性质 4.2城市规模 4.3城市类型
2
4.1城市性质
4.1.1城市性质的含义 4.1.2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4.1.3确定城市性质的原则 4.1.4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3
4.1.1城市性质的含义
1.城市的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 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体现了各城市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 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 和作用,在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主要职 能。 能体现城市的特色
34
– 我国城市规模的分类 全国661座(2004年底) 特大城市 100万人以上 37座 大城市 50万人—100万人 48座 中等城市 20万人—50万人 202座 小城市 20万人以下 374座 最低限 6—8万人
城镇
2000人以上
1.9万个以上
– 国外城市规模的分类
32
5.研究城市规模的意义: (1)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2)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的经济、资源 优势。 (3)有利于确定和保持城市的合理发展 规模。 (4)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发挥各自的 优势。
33
6.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 (1)规模-位序分布规律。一般来说,一个 城市的位序乘以其规模,其乘积为一个常数, 它恒等于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 (2)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规律。一般地,位序 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数量与位序的关系呈金 字塔型。 (3)规模中心地分布规律。城市所提供的货 物的等级、货物的门类范围和最大销售范围的 不同,使城市组织成不同的等级体系,并决定 了每一个等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1.邻里单位邻里单位,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的,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
(1)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2)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5)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6)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工作需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对城市的各项要素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
(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
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加强法治观点,努力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知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又要符合当地条件,尊重当地人民意愿和当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更合理制定规划。
(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工作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的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
规划要与时俱进,正确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实际展现城市发展的动态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省会,著名的泉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和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上海: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 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之一。
15
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1.城市人口规模计算中基数的确定 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居住人口
城市非农业人口(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沈阳已经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划分,统一为“居民户口”
16
2.城市人口的变化。 一个城市的人口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它主要受到自然增长与机
械增长的影响,两者之和便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值。 (1)自然增长: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
派生出来的关联部门。 (3)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包括为
城市消费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和交通、动力、供水及科研、行 政、文化、教育、卫生、贸易、金融、财务等产业。
4
2.主导产业的特征 (1)主导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城市以外地区的 (2)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城市经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 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2000年: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东 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 名城和旅游城市。
22
本章重点
1. 城市性质的确定 2. 城市规模的确定
23
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确定城市的性质 (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 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往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综合的区域,
是城市的区域功能作用的一种标志 (2)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 强调通过对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系统研究,拟定具体的发展部门
和行业方向。 (3)城市其他主要职能 其他主要职能是指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为内涵的宏观范
14
意义 : 用地的多少、公共生活设施和文化设施的内容与数量、
交通运输量、交通工具的选择、道路的等级与指标、市政 公用设施的组成与能力、住宅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建筑类 型的选定、郊区的规模以及城市的布局等,无不与城市人 口的数量与构成有着密切关系。因此 确定城市规模是城市 总体规划首要工作之一,是城市规划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
围分析和以产业部门为主导的经济职能分析之外的职能,一般 包括历史文化属性、风景旅游属性、军事防御属性等。
3
二、城市的主导产业
1.城市产业的划分 (1)主导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柱部门,也是城市地区的专
业化部门 是城市经济的核心,是左右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带动城市经济
结构成长、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 (2)辅助产业:又称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产业。 是围绕主导产业而发展的协作配套产业和服务性产业 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前服务,提供原料、材料等生产。 对主导产业的产品或三废进行再加工的产业,或是由主导产业
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 均人数×1000‰
19
人口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是受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 率所支配。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应当是有计 划的,机械增长是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政治经济 形势所决定的。
20
三、城市用地规模
根据人口规模预测的结果和国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 用地规模=人口*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江西省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以电子、农林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综合 性工业城市和京九铁路沿线的贸易旅游口岸,省级历史文化名称 城。
13
第二节 城市规模
一、城市规模的含义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 和城市用地总量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小城市 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
工业城市 以工业生产职能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城市最大比
例。 可按工业构成划分为: 单一性工业城市:石油化工城市;矿业城市 多种工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唐山
8
交通城市
对外交通运输职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对外交通用地及由此发 展的工业用地比重突出。
按运输条件可划分为: 铁路枢纽城市:郑州、柳州、西安 海港城市:连云港、天津 内河港口城市:南京 水陆交通枢纽城市:武汉
基本职能: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 非基本职能: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
6
2.城市职能分类
(1)行政中心城市 一般具有行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职能。 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等 地区性的中心城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等
7
(2)某种经济职能城市
济的发展。 (3)是新兴的产业部门,能广泛吸收新技术,并促进新技术发
展,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较高的增长率 (4)与其他产业部门有较高的关联度
沈阳: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化工 医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长春:汽车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光电信息产业 、生物医药
5
二、城市职能
1.城市职能 国标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 用和承担的分工。
18
(2)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 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的多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条件以及国家的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机械增长的速度用机械增长率来表示,即一年内城市的机械增长的 人口数对年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的千分率。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规划的城市人均用地有比 较严格的规定。一般为人均100 m2左右,用地偏紧的城 市控制人均用地可控制在 80 m2以内,少数等级比较高或 用地比较多的地区也不应超过人均 120m2
21
▪ 沈阳市目前: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810.6万人 ,面 积1.3万平方公里
▪ 在未来20年的规划中,沈阳中心城区面积将由现行规划的 1150平方公里调整至1866平方公里,增加716方公里,人 口将达到1050万。
第五章 城市性质、规模的确定
第一节 城市性质的确定 第二节城市规模的确定
1
第一节 城市性质的确定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 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 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2
城市性质的确定及其方法
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通常以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或期
中人数)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其增长速度,称为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
人数×1000 ‰
17
出生率的高低与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育龄妇女的生育率、 初育年龄、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传统观念和习俗、医 疗卫生条件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有密切关系。 死亡率则受年龄构成、卫生保健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 影响。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已由解放初期的高出生、 低死亡、高增长的趋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我 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在 10 ‰一 12 ‰左右。
9
(3)其他特殊职能城市
如:历史文化名城和革命纪念性城市:延安 风景旅游和休疗养城市 边防城市 经济特区城市等
10
确定城市性质时应注意
1.要突出特色 2.不回避难免的“雷同” 3.避免罗列
如某某工业、、、、、某某工业为主的城市
11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