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地震与震级和震源深度的关系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通常与构造板块运动、岩石变形和地壳应力等因素有关。
地震的强度可以用震级来衡量,震级又分为里氏震级、能量震级、面波震级等不同类型。
同时,地震的震源深度也会影响其强度和影响范围。
本文将探讨地震与震级和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
一、震级的概念震级是描述地震强度的一种方法,通常使用震级表来表示。
震级表以数值的形式记录地震强度,包括里氏震级、能量震级和面波震级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震级表基于不同的物理参数,因此得出的震级可能不同。
1. 里氏震级:里氏震级是最常用的震级表之一,它是根据地震矩的大小计算出来的。
里氏震级越高,地震强度就越大。
2. 能量震级:能量震级是根据地震释放的总能量计算出来的。
能量震级与里氏震级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同。
3. 面波震级:面波震级是根据地震产生的面波振幅计算出来的。
面波震级通常用于距离较远的地震。
二、震源深度的概念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位置距离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震源深度越浅,地震对地表的破坏力越大,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通常,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被认为是浅源地震,而深源地震则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
三、震级和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1. 浅源地震的震级通常比深源地震高:由于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较浅,震波能量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因此其震级通常比深源地震高。
2. 深源地震的震波能量分散: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较深,震波能量往往被地球内部吸收和分散,因此深源地震的震级比较低。
3. 一些深源地震的震级较高:虽然一般来说,深源地震的震级较低,但是一些深源地震的震级却相当高。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构造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释放导致地震强度很大。
4. 震源深度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震源深度还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浅源地震会产生更多的表面波,而深源地震则会产生更多的体波;同时,浅源地震的速度比深源地震的速度快。
四、结论地震的强度可以用震级来衡量,震级受到震源深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 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 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 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 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 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 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720公里 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 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 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 震中距在100 100公 一点的距离 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 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 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 公里以内称为近震; 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 1000公里称为 远震。 1000公里称为 远震。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 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 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 一样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震有关的概念 描述地震空间位置的有关概念 震源: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实际上为 一区域) 一区域); 震源深度:将震源视为一点, 震源深度:将震源视为一点,此点到地面的 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亦是一 区域) 称为震中区; 区域),称为震中区; 极震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极震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 宏观震中; 宏观震中; 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 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沿地球 表面所量得的距离。 表面所量得的距离。
地震科普知识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 小的一种度量。每一 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 多少来划分的, 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 出来,震 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 1960 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 屋等建筑物受到地震 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 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 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 距离震 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什么是地震?
地震:科学 的解释就是指因地球 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 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 球表层的振动。球表 层的振动。
1.震源和震源深度 震源是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震源深度 是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面的距离。 2.震中、震中距和极震区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 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及 其附近 的地方称震中区。一次地震破坏最严重 的地方称极 震区。 3.震级和烈度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 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 把叫地 震烈度。
中国第一次对破坏性地震进行成功预报 并 取得防灾实效的是在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 地震,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公认。 震前,震中区大量的地下水、动物的宏 观 异常与突出的前震活动是这次载入史册的 地震预 报的主要依据。此外,在对1975年5 月29日龙陵 7.4级地震进行预报的过程中, 地下水异常变化在 短临预报的判断中都起了 重要的作用。
地震中的数学知识
可 知 %这 是 一 次 浅 源 地 震 &
我 们 可 以 通 过 几 何 知 识 来 确 定 %具 体 如 下 ,
如图 1%在 四 面 体 @ABD 中%过 E 点 作
@A3AB3@B的垂线 EF3EG3EH&已知四面体
的 六 条 边 长%根 据 海 伦 定 律 可 求 出 I@AB3
I@DB3IADB和 I@AD 的面积&
着横 波 传 来’震 中 区 的 人 会 感 到 前 后 左 右 晃 动(在 远离震中的地区’可以 认 为 地 震 波 是 沿 着地面传播的’纵波首先到 达 观 测 者’此 时 人 首先会感到前后左右晃动3接 着 横 波 传 来’人 会感到上下颠簸(
图$
图0
对于 有 感 知 的 深 源 地 震 5震 中 和 其 它 观
的 走 时 差 ’求 出 观 测 站 到 震 中 的 距 离 ( 例 * $;;;年 ;月 台 湾 南 投 发 生 了 大 地
震’如 果 已 知 地 震 中 的 纵 波 和 横 波 在 地 表 附 近的 传 播 速 度 为 ;1$-.<=和 #1/-.<=’在 某 地的观测站中记录了南投地震的纵波和横波
大’所 以 横 波 是 地 震 时 造 成 建 筑 物 破 坏 的 主
要原 因(由 于 纵 波 在 地 球 内 部 传 播 速 度 大 于
横 波’所 以 地 震 时’纵 波 总 是 先 到 达 地 表’而
横波 总 落 后 一 步(这 样’发 生 较 大 的 地 震 时’
近震 中 的 人 们 一 般 先 感 到 上 下 颠 簸’过 数 秒
* 震源)震源深度和震中
震 源 +地 球 内 发 生 地 震 的 地 方 叫 震 源 ( 震 源 深 度+震 源 垂 直 向 上 到 地 表 的 距 离 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 ,&-. 以内的 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的 发 震 频 率 高’占 地 震总数的 /01%2’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3 ,&4 #&&-. 为中源地震’中源地震占地震总 数 的 0#1%2’中 源 地 震 通 常 不 造 成 灾 害3 #&&-. 以 上 为 深 源 地 震’深 源 地 震 一 般 也 不 造成灾害(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 /0&-.( 震 中+震 源 上 方 正 对 着 的 地 面 的 地 方 称 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 方 称 为 震 中 区’也 称极 震 区(震 中 到 地 面 上 任 一 点 的 距 离 叫 震 中 距 离 5简 称 震 中 距 6(震 中 距 在 $&&-. 以 内 的 称 为 地 方 震3在 $&&&-. 以 内 称 为 近 震3大 于 $&&&-. 称为远震(
世界地震分布
世界地震分布地震是地球活动的一种常见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全球范围内地震分布广泛,但并非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有地震活动。
地震的分布与地球的板块构造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板块交界处。
本文将介绍世界地震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首先,世界地震分布不均匀。
大多数地震活动发生在板块边界,特别是板块碰撞区,比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和亚洲地震带等。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活跃、最具破坏力的地震带之一,沿着太平洋周围地区,从南美洲的智利一直延伸到日本、菲律宾和新西兰。
而地中海地震带横跨了地中海沿岸国家,包括希腊、意大利、土耳其等。
亚洲地震带则覆盖了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地,是全球最长的地震带之一。
其次,地震的分布还与地壳运动有关。
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岩石壳,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以不同的速度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相互碰撞、挤压、拉伸等,导致地震活动。
其中最常见和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是由板块发生碰撞造成的。
当两个板块相互向内挤压时,地壳会受到巨大的应力,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石会发生断裂释放能量,形成地震。
这种类型的地震通常发生在构造复杂的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等。
再者,地震的深度也影响了地震的分布。
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发生在地表至20千米深度,中源地震发生在20千米至300千米深度,深源地震则发生在300千米至700千米深度。
大多数地震事件发生在浅源地震带,因为地壳的表层较脆弱,更容易发生断裂和释放能量。
而深源地震通常发生在板块深部的逆冲带,由于存在高温高压等特殊条件,这些地震具有较大的震级和破坏力。
此外,世界地震分布还与火山活动有关。
火山和地震常常相关联,大多数火山喷发是由于岩浆从地壳深处上升到地表过程中引起的。
这种岩浆的运动通常会引起地震,同时也会在火山喷发之前或之后引发地震。
因此,一些火山活跃的地区也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区域,如夏威夷群岛、冰岛和日本等。
两大火山地震带成因
两大火山地震带成因
环太平洋地震带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
它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从南美洲的南端开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是正交的,地震的顺序表明地球表层形变的必然过程,可以通过历史地震记录来寻找规律。
南北对称,东西呼应,这是一般规律。
一处的破裂为另一处的破裂创造条件。
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成因:环太平洋是以太平洋板块为中心的板块交界地带,其中,太平洋板块的西北是亚欧板块,西南是印度洋板块,南面和东面是南极洲板块,东北是美洲板块。
而板块的运动主要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美洲板块又向太平洋板碰撞,所以环太平洋地带是地震很活跃的地带。
若干年后,太平洋将会慢慢变小,因为太平洋处于板块消亡边,地中海也会消失。
而处于板块生长边界,大西洋则会不断扩大。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的,造成该地区地壳比较活跃,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往往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造成建筑倒塌、设施损毁、交通堵塞、堤坝决口坍塌,甚至人员伤亡,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巨大的损失。
以下是一些地震基础知识:
- 地震的成因: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不断变化的构造运动所引起的。
当岩石受到挤压、拉伸、剪切等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变形,当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石就会破裂、错动,从而引发地震。
- 地震的类型:根据地震发生的位置,可以将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将地震分为弱震、中强震、强震和超强震。
- 地震的破坏性:地震会引起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山体滑坡、海啸等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 地震的预防和应对: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建立科学的地震监测系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普及地震知识等都是预防和应对地震的有效措施。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几种类型?按其震源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我国发生的地震大部分是浅源地震。
答: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1.火山地震2.陷落地震3.诱发地震4.构造地震震源的深浅可分为:1.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 ,85% 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60~300km ,12% 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 ,3% 2.几个概念: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震源距答:1.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2.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3.震中距:建筑物与震中的距离 4.震源距:建筑物与震源的距离 3.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联? 答:1.地震震级: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及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3.两者关联:a.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b.从震中往外,烈度逐渐衰减。
c.对于发生频度最高的浅源地震来说,根据我国的地震资料,经验公式估计震中烈度I 0与震级M 之间的关系:58.05.1I M +=5.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1.震源M 2.传播途径与震中距R 3.场地条件S 4.其它6.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运动影响如何?7.地震动的三要素是什么?答:1.地震动强度 2.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周期) 3. 地震的持续时间 8.影响地震动特性的因素有什么?答:1.震源 2.传播介质与途径 3.局部场地条件9.世界的主要地震分布带。
答:1.环太平洋地震带2.欧亚地震带10.我国的主要地震分布带。
答:在这6个区域:1.台湾及附近海域2.东南沿海地带(福建、广东、浙江、江苏)3.华北地区(沿着太行山两侧经京津到冀东延伸到辽西)4.新疆的天山地区5.西藏喜马拉雅区主要(一直延伸到云南横断山)6.南北地震带(银川-兰州-成都-昆明)我国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1.频次高、强度大2.起伏式发展强烈地震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突发性。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及防灾减灾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及防灾减灾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几十次。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一、地震基本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波指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
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关于地震的资料
关于地震的资料
关于地震的资料
关于地震的资料(一):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
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
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
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主要资料
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不仅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
据地
震部门测定,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km处。
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
[1]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
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
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
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
地震影响十分广泛,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由
整理]。
常用地震属性的意义
常用地震属性的意义地震属性是描述和衡量地震的一些参数和特征,对于了解地震的性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地震属性有震级、震源深度、震源机制、震源距离和烈度等。
下面将逐一解释这些地震属性的意义。
首先是震级。
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常用的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的震源破裂面积和破裂时释放的能量,反映地震破坏力的大小。
矩震级是通过测量地震波振幅的分布,计算地震矩并转换为震级,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地震能量。
震级可以用来评估地震对人类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确定地震预警和防护措施的需求。
其次是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是指发生地震的地下位置,并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不同震源深度的地震具有不同的地表震感和破坏范围。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通常在0-70公里,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小,对地表造成明显的破坏;中源地震震源深度通常在70-300公里,地震波经过一定的路径传播,能量损失较大,对地表影响较小;深源地震震源深度通常大于300公里,能量损失更大,对地表几乎没有明显影响。
因此,了解震源深度有助于评估地震可能带来的破坏程度。
接下来是震源机制。
震源机制是描述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和发生地震的力学特征,常用的有走滑断层、逆冲断层和正断层。
具体的震源机制参数包括断层面的走向、倾角和滑动方向等。
震源机制可以指示地震波扩散方向和强度,对于地震危害评估和断层活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类型的震源机制,地震破坏的方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
然后是震源距离。
震源距离是指震源与观测点的水平距离,通常以赤道上其中一点为参照。
震源距离对地震波的传播和衰减有显著影响。
随着震源距离的增加,地震波能量逐渐减弱,对地表造成的破坏也会减轻。
了解震源距离可以用来估算地震对不同观测点的影响范围,指导地震灾害防护工作。
最后是烈度。
烈度是根据地震对地表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的评价指标,常用的有麦氏烈度和中国地震烈度。
麦氏烈度用地震引起的物理现象和人们感受到的震感,与地震波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刻画。
地震
地震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分类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破裂、错动所形成的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以人为采用强力炸药直接破坏地壳,借以测得相关研究数据或进行矿藏开采,武器测试等活动。
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地震。
按地震的远近分类: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
近震:震中距为100~1000千米。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
按震级大小分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指震级在3.0~4.5级之间,人能感觉到的地震。
中强地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大于6.0级的地震,大于8.0级的地震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小术语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
震中也称震中位置,是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用经、纬度表示。
实际上震中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世界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中国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
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地震活动规律
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地震活动规律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地震活动的规律、地震的震源机制一直以来都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甘肃作为我国地震频发区域之一,其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地震活动规律也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震源机制和地震活动规律两个方面来探讨甘肃地震的特点。
一、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地震的震源机制是指地震发生时地壳内部应力的释放方式和构造变形的特征。
在甘肃地区,地震多发于青藏高原以及甘肃与宁夏交界的地震带,其震源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构造背景特点甘肃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青藏高原隆起、华北地块挤压和欧亚板块东北边缘挤压等构造背景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形态。
主要构造单元包括祁连山构造、兰州—天水断裂带、深圳—皋兰断裂带等。
地震活动主要沿着这些断裂带分布。
2. 地震类型及震源机制甘肃地震包括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多发生在地壳浅层,其震源机制以走滑断裂和逆冲断裂为主。
中源地震多发生在地壳中层,其震源机制以走滑断裂为主。
深源地震则发生在地壳深层,其震源机制以挤压型断层为主。
3. 应力积累与释放甘肃地区的地震活动与构造应力积累、释放密切相关。
由于板块相互挤压,地壳内部能量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地震就会发生。
而震源机制则是地壳内部应力释放的方式,不同类型的地震对应着不同的构造应力状态。
二、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规律地震活动规律是指地震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通过对甘肃地震历史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地震活动规律。
1. 地震频发期甘肃地震频发期主要集中在季风期和春秋两季。
这是因为季风的影响使得该地区水汽含量增多,导致构造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进而促使地震的发生。
而春秋季则是周期性应力积累和释放的重要时段,因此地震活动在此期间较为频繁。
2. 主震与余震甘肃地震往往以主震与余震的方式发生。
主震一般是地震序列中能量释放最大的一次,而余震则是主震之后发生的次要地震。
地震知识及抗震设计
烈度分类:
1.小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 度,又称多遇地震; 2.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又称为基 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3.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3%的地震烈度,又称 罕遇地震。
抗震设计——超越概率
定义:
率。
在一定时期内,工程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烈度值 或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某地区在t年内至少发生一次地震的概
例题:在芦山建一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建筑总 高18m,场地类别Ⅲ ,描述抗震设计步骤。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二组, 以多遇地震(第一水准)下的弹性地震作用进行构件内力分析, 同时进行抗震变形验算(层间位移及转角); 根据设防烈度7度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级,按8度采取抗震措 施,确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二级框架进行构件截面抗震验算(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调 整计算); 根据场地类别Ⅲ ,设防类别乙级(重点设防),按9度采取抗震 构造措施,确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满足一级框架抗震构造措施(梁柱的配筋率、加密区长度、箍筋 间距、箍筋最小直径,柱的轴压比、体积配箍率,钢筋的抗震锚 固长度等)的前提下,按二级框架进行构件截面抗震验算结果进 行截面配筋。这个过程满足了第二水准要求。同时定性的满足第 三水准要求。以上为第一阶段设计。 由于该建筑无薄弱层,无需进行第二阶段设计。
1.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4.诱发地震;5.人工地震等。
按震中距离:震中距越小破坏力就越大 。
1.地方震:100km以内; 2.近震:100~1000km; 3.远震:大于1000km; 新的抗震规范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相当于“地方震” 、第二组相当于“近 震”,第三组相当于“远震”。同一场地,特征周期越长,分组越大;同一地 震分组,场地土质越差,特征周期越长。
地震深度划分标准
地震深度划分标准地震深度是指震源与地表的垂直距离。
它对地震灾害的感受、传播、扩散和破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震深度划分标准是地震预测和防御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地震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了解地震深度划分标准。
1.浅源地震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
这类地震主要集中在地壳内部,较容易造成地表的破裂和垮塌,伤害较大。
在划分地震深度时,浅源地震一般被划分为0-20公里和20-70公里两个层次。
其中,0-20公里的地震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地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20-70公里的地震对地表的影响较小,通常只引起一些轻微的地表震动。
2.中源地震中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70公里至300公里之间的地震。
这类地震在深度上比较集中,因底部的地龙受到上层地壳的约束而难以扩散,其震源能量常常受到长时间和化学变化的影响。
在划分地震深度时,中源地震通常划分为70-150公里和150-300公里两个层次。
这类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比浅源地震要小,但因震源能量大、持久、扩散范围广而具有一定的破坏力。
3.深源地震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
这是一类具有极高地震学科学价值的地震,对于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研制地震监测设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划分地震深度时,深源地震一般划分为300-500公里和500公里以上两个层次。
这类地震发生在地球深处,它的震源能量大、轻波传播距离远,产生的地表振动幅度小,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较小。
在地震灾害普及宣传和防御措施中,地震深度划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有助于科学家们对地震发生机理的研究,也有助于政府、科学家和社会公众更好的了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从而采取更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章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三、震源机制和震源参数
1.震源机制: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或震源物理过程。可以通过 多个地震台的地震记录图来确定。主要依据初到P波的方向。 1 - - + + + 3 + 3 - -
单力偶
1 双力偶
P波的初动具有明显的象限分布特点。
平移断层
正断层
逆断层
2.震源参数 :反映震源断层的一些特征量或物理量
我国有 3000 多年地震记录历史,发明了地震仪,编制了 地震区划图,制定了抗震规范,建立了地震监测台网,组建 了诸多地震研究工作机构及一大批从事地震的科技工作者。 工程地质研究:区域稳定性问题,建筑抗震,建筑场地 选择,地震稳定性,抗震措施工程地质论证 ——为规划设计 提供依据。
(南投集集镇)
二地面破坏效应来自地震断层地面破裂效应地面裂缝 沉降
地基基底效应
砂土液化 地基滑移
1.地面破裂效应
概念:强震导致地面岩土体直接出现破裂和位移,从而引起 跨越破裂带及其附近的建筑物的变形和破坏。 断层长度及宽度可按估计的震级用经验公式计算。宏观 上延伸数十至数百公里不等。 位臵一般按已有的主干断层线或分支断裂线出现。 走向断裂 逆 断 裂 正 断 裂 — 地表断裂方向与之相吻合。 — 地表断裂与原断层有一定偏移。 — 介于走、逆之间。
500
(354~707)
25
(19~35)
(1) 地震基本烈度(I基):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
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一个地区的平均烈度。 (2)场地烈度(I场):同一I基区,场地条件不同而进一步划分, 对I基修正。 (3)设防烈度(设计烈度)(I设) :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 度。依建筑物重要性、抗震性、经济性、对I基调整。原则上一般建 筑用I基,重要建筑适当提高。设计部门很少用 I场。V度区不设防。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划分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划分地震研究部门在报道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时,往往要冠以发生了XX级的地震,烈度达到X度等等。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并不是一回事。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
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
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震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基本常识
地震基本常识一、地震的基础知识(一) 什么是地震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二)有关地震的几个术语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
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是地震发生处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岩石突然破裂引起的,所以实际上震源是一个区,但在我们进行研究时,为了方便起见,理论上常把震源看成一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地震时,在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震源与震中之间的直线距离。
震中距离:在地面上,震中到观测点(如地震台)的距离。
发震时刻:发生地震的时刻。
地震波: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或内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震波。
地震波包括纵波P和横波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大,因此在一次大震发生时,稍远处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然后是左右晃。
地震能量:指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
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根据地震图上所记录的最大振幅,考虑到地震波随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所得到的表示地震大小的量度。
烈度:按一定的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
我国使用十二度烈度表。
震级、烈度、震源深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同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在震中区造成的损失越严重。
如1998年1月10日河北省张北县6.2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造成49人死亡、2000余人受伤,而1999年4月8日吉林省珲春7.0级地震,震源深度达540公里,即使在当地也无明显震感。
至于震级与烈度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发生一次地震,震中烈度最高,破坏最严重,随着与震中区间距离的增加,地震所造成的危害逐渐减轻,即烈度减小。
因此,一旦地震发生,马上可由地震台网报出震级,而烈度却要由地震工作者实地调查来圈定。
(三)地震的分类首先,我们按照震动的性质,将地震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地脉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一章地震的一些基本概念
3、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4、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可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二、次生灾害:
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1、火灾 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东京市内227处起火,33处未能扑灭造成火灾蔓,旧市区烧毁约50%;横滨市烧毁80%,死亡10万。
人工地震
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地震是人工地震。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1962年3月19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为6.1级。
二.按震源深浅分类
请思考:图中的两座建筑在经历不同周期特点的地震作 用下,那座建筑更易破坏?
设计地震分组是新规范新提出的概念,用以代替旧规范设计近震、设计远震的概念。
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比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严重的多。
设计地震分三组
对于Ⅱ类场地,第一、二、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分别为:0.35s、0.40s、0.45s.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 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波及范围小,但破坏力大;深源地震波及范围大,但破坏力小。
2002年6月29日晨1:20发生于吉林的7.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40km,无破坏。
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用M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浅源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
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
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浅源地震与深源地震
地震仪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就在物理学家发现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同时,地震学家发现了地壳、地幔、液态地外核和固态地内核。
对地球内部结构的了解反过来使地震学家可以准确地测定地震的位置,尤其是地震的深度。
?
早期的地震学有一个认识上的局限,就是认为所有的构造地震都是很浅的。
当时的地质学家也认为,地震不可能发生在特别深的地方。
从2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表明,构造地震可以分成两类。
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km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km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
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
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
在俯冲型的板块边界上,最初由扩张而产生的海洋岩石层板块在俯冲带上最终找到自己的归宿,与地幔对流有关的“传送带”的运动导致了深源地震的发生。
板块构造运动同样是浅源地震的动力来源。
全球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上。
?
以板块构造为参考,我们又有了一个更有意义的分类:板间地震、板内地震。
美国西部、日本列岛、台湾岛的地震属于板间地震,中国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震属于板内地震。
板内地震多数发生在大陆内,有时又称为大陆地震。
?
海洋板块很年轻,大陆板块较古老,因此与发生在板块之间的地震相比,大陆地震具有空间分布范围广(而不是像板间地震那样具有接近线性的分布)、构造环境复杂(而不是像板间地震那样具有相对说来较为简单的构造环境)、破裂过程复杂(兼有破裂和摩擦成分,而不是像板间地震那样以摩擦滑动为主)、前兆范围较大、前兆图像复杂(而不是像板间地震那样前兆范围较小,前兆很弱)等特点。
对大陆地震的研究是目前地球科学中的一个挑战性的前沿课题。
?
这次汶川8.0级大地震就是浅源地震,危害极大。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丽江大地震也是浅源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