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郁症患者超2600万 警惕青少年抑郁
浅谈抑郁症
![浅谈抑郁症](https://img.taocdn.com/s3/m/9a1e8cd9240c844769eaee83.png)
抑郁 症后 首 先要使 用抗 抑郁 的药物 ,坚 持 服用 一段 时 间 以后 ,再 配 合 心理 医生 进行 心理 治疗 ,进行 心理 治疗 的过 程 中还 是要 坚 持服 药 。一 般 来 说是 可 以治愈 的 抑郁 症 患者 不管 有几 种症 状 ,根 源 只有 一个 :那 就 是 植 物神 经 功能紊 乱 。如果 症 状较 轻 ,适 量服 用 一 些 维生 素 B 和谷 维 素 等 , 有一 定调 节作 用 ;若 症状较 重 (比如 出现 了免疫 系 统疾 病 ),神 经免 疫 剂效 果 非 常 明显 。
医 学 信 息
2010年11月 第23卷 第11期
甍
浅 谈抑 郁 症
卫 生论 坛 ;
周 嘉
【中图分 类号]R749.4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10O6—1959(2010)l1—0363—01
抑 郁症 是一 种离我 们最 近的 心理 疾病 ,在西方 抑 郁 症 常常 被称 为 “情 绪感 冒”,意思是 说抑郁 症像 伤风 感 冒一样 是一 种 常 见 的精神 疾 病 。最 新 的一份 数 据显示 .中 国的抑郁 症患 者 已经超 过 2600万 ,其 中 10 ~ 15 的抑郁 症患 者最 终将死 于 自杀 ,与 抑郁症 高 发病 率形 成 鲜 明反 差 的是 ,目 前 全 国地市 级 以上医 院对抑 郁症 的识 别 率 不 足 2o ,而 在 现有 的抑 郁 症 患 者 中只有不 到 10 的人 接受 了相 关 的药物 治疗 。
抑郁症调查报告
![抑郁症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59aba843323968001c924d.png)
抑郁症调查报告抑郁症调查报告近几年,我国抑郁症患者呈明显增长趋势。
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
在自杀人群中,约70%的人患有抑郁症。
所以,抑郁症已被医学专家视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专家预测,到2020年,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抑郁症占大多数)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这个曾经让人陌生的字眼,如今正越来越多地挂在了老百姓的嘴边。
颇有读者群的女作家跳楼自杀,产妇杀害亲生婴儿后自杀……人们对此感到不解和震惊。
答案让人更震惊:他们都患有抑郁症。
当人们不快乐的时候,常会说“很郁闷”,但很多人并没有想到抑郁症,更不清楚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的因素,近几年,我国抑郁症患者呈明显增长趋势。
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
在自杀人群中,约70%的人患有抑郁症。
所以,抑郁症已被医学专家视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专家预测,到2020年,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抑郁症占大多数)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杀手。
也许有人认为是耸人听闻。
但早在1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
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人患有抑郁症,且数量有增无减,抑郁症已成了本世纪一种相当流行的病症。
一份北京市XX年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市抑郁障碍(各种抑郁性疾病)的总患病率为%,现患病率为%。
据此推算,北京市曾经和正在患抑郁障碍的病者约有60万人,其中约30万人正在被抑郁障碍所困扰。
估计北京有60万人需要接受精神卫生服务。
没有哪种职业、种族、性别或年龄可以对抑郁症免疫,患抑郁症的人是不分财富多寡、地位高低、知识高下的。
老文在她56岁的生日晚宴上,做出了一个令全家震惊不已的决定:去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抑郁症
![抑郁症](https://img.taocdn.com/s3/m/1a59ad1352d380eb62946d30.png)
抑郁症简要定义抑郁症(Depression)指的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
其基本表现是,心境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同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
患者情绪低落,自卑忧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
抑郁症在国外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全世界抑郁症患者约2.5亿人。
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中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在6%-8%之间,患病率女性较男性高2倍。
随着人口的逐步老龄化,抑郁症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将高达20%-50%。
且以社会经济情况较好的阶层患病率较高。
在临床实践中,抑郁症亦多见于社会层次高、经济条件好,及处于剧烈竞争状态中的人,因此抑郁症的发生与社会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
抑郁症在中国的现状在我国,抑郁症的患病者约2600万人,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之中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障碍,在我们的身边很有可能就有抑郁症患者。
但由于当前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低,社会上对精神疾病存有偏见,抑郁症患者的就诊及治疗率较低,得到治疗的患者不到1/3。
以往由于认识上的偏见,总会把轻度抑郁、情感障碍等认为是思想上的问题,不是疾病,因而这类患者很少有人去求诊。
但是随着我国对抑郁症认识的加深,患者求诊的比例增长很快。
目前抑郁症患者已经占到神经系统科室门诊病房总人数的20%-30%,另据专家估计,中国抑郁症患者接受合理治疗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5%上升到2010年的40%。
种类目前普遍将抑郁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内源性抑郁症:具有有懒、呆、变、忧、虑等症状,大脑生物胺相对或绝对不足。
反应性抑郁症:即由各种精神刺激、挫折打击所导致的抑郁症。
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
关于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研究
![关于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4a322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f.png)
关于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研究摘要:这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青少年抑郁症,这是一种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且日益引起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文献回顾和研究数据的分析,我们探讨了青少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和对青少年的关怀。
我们通过回顾青少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状况,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呈上升趋势,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青少年抑郁症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旨在为未来的干预、治疗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洞见,以应对这一重要的心理健康挑战.关键字: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健康在当代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多元化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健康障碍。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面临着抑郁症的威胁。
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关切的焦点,因为抑郁症不仅影响到个体的生理健康,也对其学业、社交和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疾病,通常表现为长期的低落情绪、失去兴趣或喜悦感,以及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减退。
抑郁症不仅影响个体的情感状态,还可能对其身体健康、思维能力和社交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病症可以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
截至目前,根据我国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所编撰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第三版》的分类标准来看(注1),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一类抑郁性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 Type I):●单相抑郁症(Single Episode of Depression)【1】:包括单次发作的抑郁症状,不限定发作的持续时间。
●复发性抑郁症(Recurrent Depression)【2】:包括多次发作的抑郁症状,每次发作之间可能有完全缓解。
截止2023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多少
![截止2023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e6532a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a.png)
截止2023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多少截止2023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多少根据《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报告,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其中在校青少年的抑郁情况更为严重。
而作为一种心理疾病,抑郁症患者常常因为病耻感而独自面对痛苦折磨,社会也缺乏对这种疾病的正确认知。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7%。
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社会亟需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抑郁症最开始的表现抑郁症的初期表现不典型,以躯体症状往往多见,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等,比如早醒,往往是比平时早醒2-3个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当然也有情绪低落的表现,不高兴、没有愉快感等。
另外,也有的患者是觉得脑子表现的比较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困难,总觉得自己能力下降、上课也不能坚持等,还有一部分患者是行为比较迟缓缓慢、被动懒散、不想做事、不想出门、不想交往,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
如果这些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就往往成了典型的抑郁症表现,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治疗。
一个人抑郁的前兆是什么1.睡眠障碍一般情况下,睡眠障碍也是抑郁比较明显的一个前兆。
常表现为入睡时间久、睡眠深度过浅、睡眠过程中多梦、过早醒来等表现。
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前兆后,建议及时前往专业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药物缓解抑郁睡眠障碍问题。
2.言语减少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言语减少的情况,考虑可能是抑郁的前兆。
患者变得喜欢独处,卧床,不主动说话,回避与他人交流,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
建议通过心理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例如主动与抑郁症患者进行交流,尽量耐心的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和陪伴,可以与患者一起逛街、看电影等方式,帮助患者病情恢复。
青少年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https://img.taocdn.com/s3/m/613f06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2.png)
青少年抑郁症:揭示原因,科学应对在当代社会,青少年抑郁症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范围内,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0%至20%。
在中国,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这一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尽管抑郁症可能显得令人畏惧,但科学的理解和积极的应对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
抑郁症的诱因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因是多方面的。
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青少年罹患该病的风险增加30%至40%。
此外,青少年大脑发育尚未完全,神经递质失衡,如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不平衡,也可能导致抑郁症。
环境因素如学业压力、家庭冲突和人际关系问题,都是重要的诱因。
数据表明,约有40%的青少年表示学业压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显著影响。
家庭的关键作用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
研究发现,家庭环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良好的家庭沟通可以降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率。
数据显示,拥有稳定和支持性家庭环境的青少年,其抑郁症风险比家庭环境不稳定的青少年低约20%。
家长应与孩子保持开放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避免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家庭氛围。
学校的责任学校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一项全国性调查,约有25%的青少年在学校环境中感到压力过大。
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关键,提升学生对抑郁症的认识,减少误解和偏见,使他们了解到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不是不可逾越的难题。
社会的支持社会的支持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政府应增加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确保青少年能够获得必要的帮助。
数据显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不足的地区,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资源充足的地区。
媒体也应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对心理疾病的误解和偏见,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学生抑郁症趋势
![学生抑郁症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76226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f.png)
学生抑郁症趋势近年来,学生抑郁症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学生抑郁症指的是学生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的状态,严重影响到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据统计,近年来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首先,学业压力是导致学生抑郁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高中生要应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力巨大的高考以及未来就业的焦虑。
大学生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要获得好的工作必须保持优异的学业成绩。
长期以来,学业压力给学生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此外,社交压力也是导致学生抑郁症增加的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社交媒体的兴起加剧了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
学生们常常感到需要展示自己的生活、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美。
然而,这种追求完美和社交认可的需求往往会导致内心的空虚和不满足感,加重了学生们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家庭问题也对学生抑郁症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过多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家长们有时候会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忽视了孩子们的情感需求。
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学生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无处倾诉,容易产生沮丧和消极情绪,最终导致抑郁状态的出现。
针对学生抑郁症趋势的上升,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学校和社会应该增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关怀,设置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的来源,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其次,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沟通机制,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学生自己也要学会调整心态,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会适当的自我调节和发泄情绪的方式。
总之,学生抑郁症的趋势呈上升的现象值得高度关注。
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减轻学业压力、缓解社交压力和改善家庭关系,我们可以逐步减少学生抑郁症的发生,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93080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d.png)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在发生了一个事件或情况之后,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1抑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心理调适具有阻碍作用,约50%-80%的自杀个案是抑郁患者所为。
有学者指出,抑郁是21世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智力和追求的社会群体,在新的教育体制和就业形势下,比普通群体面临更的多的机遇和挑战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他们是更易于遭受抑郁侵袭的群体。
我国心理学、医学及教育界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抑郁问题已进行了调查研究。
杜召云、王克勤对1579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
沈阳精神卫生中心最新流行病调查统计结果:在中国大学生的抑郁症患者人数占其总人数的24%,而且名牌大学中,罹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总人数的35%以上调查均反映出大学生存在较高的抑郁状态,应引起关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从湖南师范大学中随机整群抽出文、理本科大学各年级学生共99人,其中男生为24人,约占总人数的24.24%;女生75人,约占总人数的75.75%。
低年级(包括大一、大二)为34人,约占总人数的34.34%,高年级(包括大三、大四及研究生)为65人,约占总人数的65.65%,科目分布上,理科为15人,约占总人数的15.15%,文科为77人,约占总人数的77.78%,工科为7人,约占总人数的7.07%。
(二)调查方法: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是专门评测抑郁程度的。
整个量表包括21组项目,每组有4句陈述,每句之前标有的阿拉伯数字为等级分。
被测者可根据一周来的感觉,把最适合自己情况的一句话前面的数字圈出来。
全部21组都做完后,将各组的圈定分数相加,便得到总分。
我国抑郁症患者约有2600万
![我国抑郁症患者约有2600万](https://img.taocdn.com/s3/m/77fed60e6edb6f1aff001fe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我国抑郁症患者约有2600万
导语:据估计,我国现在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为80亿美元。
记者从关注抑郁症社会经济负担中国学术研讨会上
据估计,我国现在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为80亿美元。
记者从关注抑郁症社会经济负担中国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人们在享受新世纪、新生活的同时,愈来愈残酷的竞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压力,也给人带来了精神痛苦和困扰。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3%的成人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而在中国,有关方面对全国抑郁症患病率的估计为2%,即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
致力于抑郁症相关问题研究、由权威精神卫生专家组成的非盈利性机构sebod(降低抑郁症社会经济负担组织)倡议,亚洲各国采取开放、主动的措施应对抑郁症,希望通过一些重要卫生行动促进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诊断和治疗,帮助改变目前亚洲抑郁症现状,包括发起公众认知运动、修订现有治疗和医保条款、调配必要的卫生资源以改善对抑郁症患者的服务。
专家介绍说,抑郁症严重影响着许多国家财政健康运行。
由于丧失生产力、工作效率低下、寿命年限降低以及相关卫生费用支出等构成的疾病总负担,使抑郁症在亚洲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000亿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抑郁症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将上升至第2位。
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中国青少年抑郁现状
![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中国青少年抑郁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b0fb5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2.png)
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中国青少年抑郁现状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中国青少年抑郁现状摘要:抑郁症在中国的青少年中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探讨导致孩子抑郁症的原因,并分析中国青少年抑郁的现状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影响成年人,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孩子。
然而,为什么孩子会得抑郁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医疗专家。
在中国,青少年抑郁现状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孩子抑郁症的原因,以及中国青少年抑郁的现状,来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
原因分析1. 学业压力中国的教育体制注重竞争,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竞争使得孩子们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不仅仅来自家长的期望,还来自学校、同学以及社会对他们的期待。
长时间的学习和备考使得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放松,增加了患抑郁症的风险。
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庭存在着紧张的家庭氛围、父母间的冲突或离婚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家庭成员的抑郁症史也会增加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
3. 社交压力在当今社会,社交网络的发展给了孩子们更多的社交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交压力。
青少年被迫追求在社交平台上的虚拟“完美生活”,不断与他人比较自己的外貌、成绩、生活等,这种比较导致的自卑感可能成为抑郁症的诱因。
中国青少年抑郁现状根据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中国青少年抑郁状况日益严重。
以下是中国青少年抑郁现状的一些关键观点:1. 高发率根据中国心理健康援助与策划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500万抑郁症患者,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青少年。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 自杀率增高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中国15至34岁年龄段的自杀率较高,其中不乏青少年。
抑郁症的存在使他们更容易陷入绝望,进而产生自杀的念头。
解决办法中国社会和教育界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措施来减少抑郁症在青少年中的发生。
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2023最新
![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2023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38259e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c.png)
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2023最新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2023根据《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报告则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达9500万人,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超2800万人。
相当于十三个人里有一个人抑郁,18岁以下的未成年群体更严重,将近1/3的人都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是精神病还是心理病属于心理疾病1、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好坏,通常都是会有感情的,高兴也好悲伤也罢。
都是一种表现,抑郁症不光是处于低落状态,而是没有状态,没有情绪。
不会哭也不会笑,对生活没有抱希望,整个人出于一种呆滞的状态。
2、由上所说,大脑经常性的不去思考不去表达,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思维缓慢的症状。
不会去想这些事情,也并不会去考虑这些,往往做事情就会做错。
甚至是反应迟钝,记忆里严重下降。
3、孤独状态,也就是将自己困在一个空间里面,不去和外人交流。
一个人来去,也没有去结交朋友。
自己也感受不到,更多的时候会表现出悲伤。
经常性的不吃不喝睡眠质量严重下降,精神状态堪忧。
4、发展到最后,就会走入极端。
都知道人的七情六欲,每个人有很高兴的时候,也会有很难过的时候,正常人情绪的顶峰通常不会太久。
但是抑郁症患者会直接走向极端,会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对欲望一无所求。
很多人自己或多或少都有抑郁的倾向,生活中也许是周围人不理解,自己的抑郁症就被无限的放大。
其实对于心理疾病,都需要慢慢的调理走出来,摧毁人的永远不会是身体的伤害,更多的是心理的伤害,意识控制行为。
对于抑郁症,还是希望能主观的去调节去改变。
抑郁症和精神病的区别1.病因不同,抑郁症是属于情感类精神科疾病的一种,多数是属于心理障碍所引起的。
精神病多数是言语行为紊乱,思想不受自己意志控制,有时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
有重型精神疾病和一般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酒精中毒所引起的精神病、儿童精神病,等。
2.临床症状不同,抑郁症患者会表现为心情低落、郁郁寡欢、思维迟缓,兴趣下降,活动减少,严重时还会出现自卑以及自杀行为和意图。
数字解读抑郁症(
![数字解读抑郁症(](https://img.taocdn.com/s3/m/523053f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4.png)
数字解读抑郁症(转载)数字解读抑郁症转载《上海⼤众医药报》1、抑郁症是⼀种常见精神障碍,是⼀种严重危害⼈们健康的⾼患病率的常见⼼理疾病,也是⼀种慢性与致残率较⾼的疾病,被称为“⼈类第⼀⼼理杀⼿”。
2、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有上升趋势,据WHO估计,全球约有抑郁症患者1.5亿多⼈。
3、⼥性抑郁症患病⼈数是男性的2倍;有2成⼥性有终⾝带病的可能。
在我国,内科医⽣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仅为两成。
4、护理抑郁症有“三要三不要”。
“三要”:要关⼼爱护,要耐⼼细⼼,要认真⼩⼼;“三不要”:不要歧视冷漠相待,不要乱说造成刺激,不要让病⼈连续⼏夜睡不好。
5、抑郁症的4种易患和⾼发⼈群是:学龄期⼉童与青少年,在校⼤学⽣,孕产期的⼥性,岗位与⽣理变化后的离退休⽼⼈。
6、本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的⼗⼤疾病中居第5位,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2位;5⼀羟⾊胺的功能衰退是⼈出现抑郁症和⾃杀倾向的主要原因,⽽5⼀羟⾊胺是⼈脑内⼀种重要的神经递质。
7、据估计,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5%,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5-10%。
8、抑郁症发病原因有6⼤项,即遗传基因(有家族史)、环境诱因(有压⼒的⽣活事件)、药物(长期使⽤某药)、疾病(如⼼脏病、中风、糖尿病等)、个性(过于⾃卑、⾃责)、吸烟与酗酒。
抑郁症有“六⽆”症状,即⽆任何兴趣、⽆任何所求、⽆任何希望、孤⽴⽆助感、处世⽆⽤感、⽆⼈⽣意义。
⼀般来说,⾃杀者有6成(60%)左右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中约有10%~15%最终可能选择⾃杀,全国每年有24万⼈因抑郁症⾃杀,⽽全国车祸死亡⼈数为10万左右,故有“抑郁症猛于车祸”之说。
9、抑郁症“青睐”7种⽼年⼈,即性格内向者、患病者、丧偶者、经济拮据者、独居者、⽂化程度低者、离退休者。
只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接受系统治疗,⾄少有7成⾸发抑郁症患者可治愈,症状可完全消失,并能继续为社会作贡献。
10、抑郁症患者⾃我保健8要点:(1)以居家休养为好,坦然⾯对,积极调治;(2)⽣活规律,保证睡眠;(3)饮⾷营养合理,多吃鱼、鱼油、鸡⾁、低脂⽜奶、全麦⾯包、菠菜、⼤蒜、⾹蕉、葡萄柚等⾷品;(4)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增强⼈际交流;(5)要有⾃⼰的兴趣爱好,可使精神舒畅,精⼒充沛;(6)多参加体育活动,让汗⽔带⾛抑郁,多在阳光下散步可增加快乐感;(7)遵守医嘱服⽤抗抑郁药物,达到⾜量治疗,做到⾜够剂量、⾜够疗程,不⾃⾏停药;并定期复查,直到病情完全控制。
中国心理现状:年轻人的抑郁
![中国心理现状:年轻人的抑郁](https://img.taocdn.com/s3/m/25f3595c76a20029bc642d05.png)
中国心理现状:年轻人的抑郁在中国,哪个人群活得最抑郁?相信不同年龄阶段、社会阶层的读者内心会有不同的答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20岁至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年轻人这一人群成为各年龄段压力之首。
经查据相关资料,目前尚不能断言中国的年轻人是抑郁症患者最庞大的群体,但我们需要警惕一个新现象:中国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在别人眼中,本该意气风发、乐享韶华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受困于抑郁症呢?被抑郁症吞噬的年轻人早在2009年,加拿大学者费立鹏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1%。
国内抑郁症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
按照6.1%的发病率折算,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到9000万,无疑是抑郁症的重灾区。
而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其中一半以上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带来的严重后果值得关注。
年轻人的“中国特色”式压力国内抑郁症年轻群体的扩大,与他们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十余种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根据参与者的反馈,研究人员将他们面对的压力归纳为十个方面,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个人生活。
研究结果还表明,20岁至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
其中,他们面对的社会环境压力主要是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色压力”。
20岁至30岁的人群处于面临毕业、职场奋斗初期,人生的格局还尚未稳定,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年轻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焦灼感进一步加剧,这些不良感受会进而诱发抑郁症。
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因为经济体制和劳动组织制度的改革,各种性质不同机构的雇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强。
浅谈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
![浅谈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55bccf34afe04a1b071de32.png)
浅谈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作者:李云辰来源:《中国共青团》2016年第10期2016年9月16日,28岁男星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身亡。
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字眼:抑郁症,再一次以这样悲剧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
起初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它是那么陌生、遥远。
然而,它一直就潜伏在我们的身边。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
而在中国精神障碍和自杀所占总疾病负担的比例位列第一,成为第三位的就诊原因。
(图1为部分国家抑郁症患者人数的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最多,为2600多万人。
如此庞大的患者人群,得到救治的却不到2%,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点:一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病人不愿到精神科就诊。
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
二是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可以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病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抑郁症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调查有数据显示青少年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典型的抑郁症状,患病率为4%-8%,并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
根据此情况,我们对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过程如下:(1)确定调查问题——与抑郁相关的知识及其它(2)确定调查对象——对某中学随机98人进行问卷调查由图2可知,68%的人对抑郁症并不是一无所知,说明近年来抑郁症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在增加。
而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抑郁症的概念并不是非常清晰。
只有12%的人清楚的知道抑郁症是什么。
有56%的同学认为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且并不是持续性的,没必要去管。
事实上抑郁并不等同于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只是抑郁症其中的一个表现,不可以任其发展。
对抑郁症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是抑郁症在青少年中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图3可知,67%的人有过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问题,但去做过心理辅导的仅占10%。
注意!我国每14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
![注意!我国每14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https://img.taocdn.com/s3/m/0889b64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f.png)
注意!我国每14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我国每14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17.2%的青少年被检出轻度抑郁,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比例为7.4%,合计24.6%。
如果算全年龄再扩大统计范围,那就是天文数字了,我国目前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平均每14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
世卫组织在2021年发布报告称,全世界约2.8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换句话说3.8%的人类都抑郁了。
全世界每80万起自杀事件中,多达50%发生在抑郁发作中,医学界有个术语叫疾病负担,就是通过分析某种疾病的治疗成本带来的经济损失,结合死亡率、发病率,将它对世界的负面影响量化成数字。
2004年时抑郁症被列全球疾病负担第三位,世卫组织按目前的趋势预测到不久的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疾病负担,这些残酷数字意味着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将来还会继续增多。
在一些没得过,也不了解抑郁症的人,看来抑郁可能就单纯是不够坚强,碰到啥事心理防线一下就被击溃了,不停钻牛角尖往坏处想,把小事越想越严重,再也走不出来或者干脆轻生。
老一辈啥苦没吃过,也没见抑郁症多高发,现在的生活条件不知道比以前好到哪去了,这个趋势只能说明现代人太娇惯,越来越脆弱了?从表面上看,这种判断似乎有点道理,根据人民日报联合多家机构制作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抑郁症主要病因有情绪压力占86%,亲子矛盾占68%,亲密关系出现问题占45%,职业生涯受阻占35%,这个调查结果符合传统认知,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击溃心理防线。
然而这只是表象而已,没讲到更深层的原因,医学上所说的抑郁发作指患者在连续两周或者更长的时间中,心情持续悲伤、烦躁、空虚、无法获得任何愉悦感,对任何这都提不起兴趣。
随着抑郁时间的延长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症状,患者可能会难以集中注意力,遇事过度内疚或自我贬低,并且开始对未来感到绝望,逐渐有死亡或自杀想法。
举个具体一点的例子,抑郁症患者往往表现出极端的懒,大家平时偷懒,不去上课、上班,多半是想用这时间刷刷句或者玩玩游戏,反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患者的懒是什么都不愿意干,以往那些有兴趣的是在发病时也完全失去了吸引力,就只想干躺着。
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四年间翻倍,患儿称「我爸也该去看病」,专家直言「生病的是教育」,如何看待该现象?
![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四年间翻倍,患儿称「我爸也该去看病」,专家直言「生病的是教育」,如何看待该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5cc5c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f.png)
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四年间翻倍,这个数据令人震惊。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陷入了情绪低落、消极抑郁的状态,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会患上抑郁症呢?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让很多青少年无法承受,他们面临着学业、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会让他们感到无助、失落、焦虑,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家庭教育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让他们无法自由发挥、放松心情,最终导致情绪低落、沮丧、抑郁。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得到专业的医学治疗。
很多患者和家长对抑郁症存在误解,认为这只是一种情绪问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家庭和社交的支持来克服。
但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得到专业的医学治疗。
如果不及时治疗,抑郁症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会导致自杀等悲剧的发生。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需要发挥作用,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社会支持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抑郁症。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抑郁症的认识和了解,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得到专业的医学治疗。
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四年间翻倍,这个数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预防和治疗抑郁症,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有关青少年心理心理问题检出率的报道
![有关青少年心理心理问题检出率的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e4a367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e.png)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检出率持续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
根据多份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其中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青少年人群中,抑郁症的检出率高达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也相当高,达到了7.4%。
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抑郁的检出率更是接近40%。
此外,其他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焦虑症、多动症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也在逐年攀升。
这些心理问题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例如,抑郁症会导致青少年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焦虑症则会导致青少年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影响学习和生活。
多动症则会导致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易怒等症状,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
究其原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上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
例如,家庭环境不良、父母离异、缺乏关爱等因素都可能增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风险。
学校环境也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学习压力过大、师生关系不和谐等。
此外,社会环境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网络暴力、校园欺凌等现象的存在。
为了降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营造一个关爱、支持的氛围,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其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支持和辅导。
总之,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降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警惕青少年抑郁症
![警惕青少年抑郁症](https://img.taocdn.com/s3/m/271c42c49ec3d5bbfd0a7419.png)
警惕青少年抑郁症央视国际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0%。
大学生中,16.0%至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等为主。
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这些数量巨大的心理疾病患者获得适宜治疗的不足五分之一。
抑郁被形容为“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因为它发作频繁,也因为几乎人人都在一生的某些时间中或多或少体验过。
心境障碍的发病率显示约有21%的女性和13%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些时间患有抑郁症。
抑郁病人倾向于把他们自己看成在某些程度上没有能力和有缺陷的,对当前的体验做负面的解释,并且相信将来会继续给他带来痛苦和困难。
青苹果之家心理咨询热线越来越多的接听到来自家长和青少年关于抑郁症问题的来电,为了系统深入了解青少年抑郁症的现状、成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策略,青苹果之家心理咨询热线专家组成员纷纷表示急需加强抑郁症知识储备,以更好的接听青少年抑郁症热线电话。
根据青苹果之家例会制度的安排,2006年11月23日下午,著名的青少年抑郁症诊疗专家、友谊医院精神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友谊心友组织负责人柏晓利大夫应邀来到青苹果之家,为青苹果之家心理咨询热线专家们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
青苹果之家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地区普通全日制中学、中专职业技术学校、高校及心理咨询机构的40余名心理咨询辅导老师,还有部分大学生代表。
很多心理咨询老师都表示目前工作中都遇到了一些抑郁症学生,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柏晓利介绍现在抑郁症常常被误诊为精神衰弱或精神分裂症,为青少年的身心带来极大伤害且耽误及时治疗时机。
抑郁症的诊断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两周,至少有下列症状的四项:1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者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劳;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活动减少;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者有内疚感,可达到妄想的程度;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降低;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自杀行为;7、失眠或早醒,睡眠过多;8、食欲减低或者体重下降;9、性欲减退。
我国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
![我国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https://img.taocdn.com/s3/m/c81bc9a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e.png)
我国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
佚名
【期刊名称】《《健康必读》》
【年(卷),期】2005(000)008
【摘要】目前。
中国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但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在6月18日召开的亚洲精神科学高峰会上。
来自全球和亚太地区15个国家的200位精神卫生领域的资深学者和专家。
共同呼吁全社会关注抑郁症患者。
当今社会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巨大的压力,由此诱发的以抑郁症为代表的精神疾病正成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和谐的一大威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相关文献】
1.我国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 [J], 李莉
2.我国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 [J],
3.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与非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比较研究 [J], 鲍喜燕;周爱华;顾涛;祁凤燕
4.不同抗抑郁症药物对抑郁症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 [J], 李艳
5.患者性别对抑郁症发生的影响——重庆部分抑郁症患者病例回顾分析 [J], 赵兰;房亮;李雷雷;牟君;谢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抑郁症患者超2600万警惕青少年抑郁
导语:抑郁症不分年长年幼,这些年更趋向低龄化,在大、中、小学生中都较为多见征。
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超6000万,其中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
中国抑郁症患者超2600万警惕青少年抑郁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报道不断传出,甚至有的中小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也选择自杀,物质富足的当代青少年其实生活得并不快乐,他们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刘丹说,还有大家看到的“路怒症”、肥胖、疾病等都容易导致抑郁,且都能从幼时心理上找到焦虑的根源。
目前中国患有抑郁症的人超过2600万,仅一成接受药物治疗。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今日提醒公众注意,心理疾病已经成为我们身边的重要疾病。
预防与应对抑郁症有三种途径:药物、阳光、运动。
药物被认为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途径,但很多人不愿意吃药,认为吃药有副作用,但相比抑郁带来的危害,那点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