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砂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检验细则
砂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检验细则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二、仪器设备:1、案秤称量5kg,感量5g;.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约为1L,筒底厚为5mm;3、漏斗或铝制料勺;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5、直尺、浅盘等。
三、参照《砂取样及试样准备方法》,先用公称直径5.00mm的筛子过筛,然后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装入浅盘,在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四、试验步骤:1、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口。
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
2、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
二层装完并颠实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
五、试验结果计算:(一)堆积密度(ρ1)及紧密密度(ρ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ρl(ρc)=(m2-m1)/V×1000(kg/m3) (1)式中:ρl(ρc) ――堆积密度(紧密密度)(kg/ m3) m1――容器筒的重量(kg);m2――容器筒和砂总量(kg);V――容器筒容积(L)。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二)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V L=(1-ρL/ρ)×100(%)(2)V c=(1-ρc/ρ)×100(%) (3)式中:V L――堆积密度的空隙率;V c――紧密密度的空隙率;ρ――砂的表观密度;ρL――砂的堆积密度;ρc――砂的紧密密度。
砂子堆积密度的步骤及公式
砂子堆积密度的步骤及公式
砂子堆积密度是指砂子在堆积过程中所占据的空间比例。
一般情况下,砂子的堆积密度取决于砂子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堆积的方式。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砂子堆积密度的步骤:
1. 准备一定数量的砂子样品,可以通过称量或者容量测量来确定砂子的质量或体积。
2. 将砂子缓慢地倒入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中,并且轻轻地敲打容器,使砂子能够适当地堆积。
3. 重复步骤2,直到容器中装满了砂子。
4. 记录容器中装满砂子时的总质量或总体积。
5. 计算砂子的堆积密度。
假设砂子总质量为M,容器的内部体积为V,则堆积密度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 = M / V
请注意,此公式只适用于均匀颗粒状的砂子。
如果砂子颗粒大小不均匀,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或修正因子来进行计算。
标准砂的堆积密度实验报告
标准砂的堆积密度实验报告砂的堆积密度实验报告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专业:组号:试验日期:组长:组员:实验名称:砂的堆积密度测定实验目的:测定砂在松散状态下的单位体积质量,为计算砂的空隙率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数据实验仪器:1、台秤称量5Kg,感量5g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筒,其内径为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3、漏斗4、烘箱温度控制在100~110度5、小木条刮平用实验原理:ρO=(M2-M1)/VM2:砂与容量瓶的总质量M1:容量瓶的质量V:容量瓶的体积实验步骤:1、称容量筒重M1,将容量筒放置与于漏斗下用勺将砂装入漏斗中。
2、打开漏斗活门,砂样徐徐流入容量筒中,至筒上面形成锥形为止。
3、用小木条在容量口上面的中心线向两个方向刮平。
称容量筒与砂的质量M2。
原始数据与处理结果:篇二: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实验4.3 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试验【关闭窗口】(1) 仪器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 kg,感量1 g;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 mm,壁厚2 mm,筒底厚约5 mm,容积为1L;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 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可参照前述的取样与处理方法(3) 实验步骤①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
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 g。
③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
砂的堆积密度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试验项目:砂的堆积密度实验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二班
实验分组:第一组
试验地点:试验三区106建筑材料试验室
试验时间:
指导教师:
(说明:试验成绩=报告成绩×个人权重,个人权重平局值为1,试验成绩最大为90~100)
砂的堆积密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砂的堆积密度,作为混凝土用砂的技术依据
二.主要仪器设备
台秤、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筒容积约为5L,
三.测定步骤
①称体积为5升的空桶的质量,记为m0
②用小桶装满砂子,装满沙子要自然装满不要压,用铁条轻轻刮平,称取质量记为m1
四.数据记录
砂的堆积密度ρl,S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10kg/m2),即:ρl,S=00
1v m m -
式中:
—砂子的堆积体积
———质量
—装满砂子后小桶的总———小桶的质量
010v m m -----
砂的堆积密度以两次试验测定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最后求得沙子堆积密度。
五、总结。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1)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1)
沙子的堆积密度是沙子的重要物理特征。
沙子的堆积密度的测定可帮助我们了解沙子的填充性能和处理性能,以及改进沙子的工程性能。
沙子的堆积密度试验主要分为静止堆积密度试验和动态堆积密度试验。
本文对静止堆积密度试验作出详细介绍。
试验仪器
沙子的堆积密度试验需要准备的仪器主要有:重量计、秤盘、容量瓶、样品和测量尺。
试验步骤
1. 使用重量计测量沙子的重量,计算样品的重量,一般采用精细沙子,采用500克测量,在秤盘上体现明确样品的重量。
2. 将沙子置于容量瓶中,使容量瓶轻轻按压,直至表面均匀被沙子覆盖,排出空气泡,使容器内表面均匀排布沙子。
3. 将容量瓶内部装满堆积沙子,采用测量尺检查容器内表面是否堆积均匀,如有未堆积均匀的,小心的拨平,直至纠正堆积均匀,确保准确测量数据。
4. 将容器从秤盘内取下,仔细清除容器内的空气,使容器装满预定容量。
5. 将容量瓶重新放回秤盘上,并记录容量瓶重量。
6. 计算沙子的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沙子重量/(容量瓶容量-空气排除的容量)
7. 试验完毕,将沙子清除,容器清洗消毒,以便后续使用。
总结
沙子的堆积密度试验仪器和试验步骤已经做出说明,此次试验的评价指标是沙子的堆积密度,试验采用的沙子类型是精细沙子,样品采用500克测量,试验完毕后,要将沙子清除,容器清洗消毒,以便后续使用。
砂的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2
•Ⅰ类 Ⅰ •Ⅱ类 Ⅱ •Ⅲ类 Ⅲ
2.实 验 目 的 实
实验类型: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1 筛分实验, 筛分实验,测定 实验 筛余量 评定砂的级配和 评定砂的级配和 级配 粗细程度 2 检测表观密度和 检测表观密度和 堆积密度 计算其空隙率 3 为水泥混凝土设 计提供原始数据 评定砂的质量
筛分实验
①称量试样500g,将套筛置于摇 称量试样 , 筛机上筛10min,取下,再逐个 筛机上筛 ,取下, 手筛。 手筛。 称量各筛筛余量。 ②称量各筛筛余量。 计算。 ③计算。
堆积密度实验
①用漏斗将试样装入容量筒, 用漏斗将试样装入容量筒, 至满出,用直尺刮平, 至满出,用直尺刮平, 称量G 称量 1 分二层装试样, ②分二层装试样,每层左右 颠击各25次 刮平,称量G 颠击各 次。刮平,称量 1 计算。 ③计算。
4)
思考题
1.筛分实验时,称量 筛分实验时, 筛分实验时 500g,但分计筛余之和 , 大于或小于500g,其可 大于或小于 , 能的原因( 能的原因(称量错误不 计) ? 2.当各筛孔的存留量之 当各筛孔的存留量之 和与试样总质量相比相差 不超过1% 不超过 %时,差值部分 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
3 ρ01 − ρ02 ≤ 20kg/ m 有 , 则 重 实 效 否 需 新 验
《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 要求 建筑用砂》 ) 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 表观密度大于
5. 实 验 步 骤
(3)堆积密度实验 放正漏斗和容量筒。容量筒放在漏斗下
(正对漏斗出料口的中心),试样装入漏斗 正对漏斗出料口的中心),试样装入漏斗 ), 1) ) 松散 堆积 密度 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 加满料。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且 容量筒四周溢满时, 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停止加料 用直尺刮平(注意! 刮平。用直尺刮平(注意!沿筒口中心线 向相反方向) 向相反方向)。 称试样和容量筒质量( ),称容 称量。称试样和容量筒质量(G1),称容 量筒质量(G2) 量筒质量(
【精品】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精品】砂的堆积密度试验砂的堆积密度试验,也称堆积密度试验,是一种分析砂在堆积时受压而改变密度的实验方法。
它旨在测量砂在堆积过程中承受的压力,以了解砂的性能。
因此,它可以作为航海、矿物加工、建筑和结构工程等方面,以及决定砂状参数的重要依据。
此外,它也可以作为使砂过滤工艺可行的重要考察依据。
该试验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实验装置进行,但最常见的是一个填充夹板,其中包含一个可控制的手柄,可以加压砂样品。
根据与堆积密度的相关因素,应采用不同的设计尺寸,如枚举体积,外框大小,垫板材料等。
一般而言,砂的堆积密度越大,抗压强度就越高。
该试验不仅能够比较不同砂的堆积密度,还可以确定砂粒尺寸分布,测定砂粒形态,以及确定不同温度下,砂堆积后的密度影响大小等方面。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主要由实验样品粒度、质量、体积等几个部分组成,在进行该试验之前,对样品的裁剪、清洗等操作是必要的,以确保最终获得的结果的可靠性。
根据它的特殊设计,也可以在几分钟内采集足够数量的堆积密度数据,因此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费。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涉及到现场测试、室内实验、数据处理等。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精心控制实验条件,以防止独立事件,干扰实验结果;另外需要小心记录实验数据,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在室内实验后,应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堆积密度曲线,同时计算各种性能参数,如最大承载力、最小堆积密度、侧壁弹性系数等。
最后,比较不同砂的堆积密度,为砂的过滤工艺、管理工艺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砂的堆积密度试验,是一种常见的试验方法,它可以帮助了解砂体的性能特性,以及确定砂状参数,并供有关方面做出可靠的决策。
只有准确地掌握堆积密度及它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砂在航运、矿物加工、基础建设和结构等方面的最大价值,避免由砂积而造成的堆栈安全和性能问题。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方法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方法砂的堆积密度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测定砂粒在一定条件下堆积的密度。
下面是关于砂的堆积密度试验的50条方法及详细描述: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一定量的砂、密度试验器、倒砂干燥器等设备。
2. 样品采集:从砂堆中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并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3. 干燥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放入倒砂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处理,直至砂的含水量达到试验要求。
4. 密度试验器的校准:对密度试验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5. 样品放置:将干燥后的砂样品均匀放入密度试验器中。
6. 试验条件的确定:确定试验条件,包括压实度、试验温度等。
7. 密度试验:启动密度试验器,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密度测试。
8. 重复试验: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9.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试验的结果,包括密度数值、试验条件等。
10. 结果分析: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砂的堆积密度的特征参数,如平均密度、密度分布等。
11. 计算密度: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砂的堆积密度。
12. 结果比较:将计算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评估砂的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13.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判断砂的堆积密度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14. 实验环境:保持试验环境的稳定,防止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15. 样品处理:在试验前对样品进行质量筛选,排除掉异常砂粒,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16. 规范操作: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密度试验,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7. 控制变量:在进行试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影响砂堆积密度的变量,如压实度、温度等。
18. 质量管理:对试验设备和样品进行质量管理,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19. 人员培训:对进行试验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试验的操作技能和质量认识。
20. 设备检查:定期对密度试验器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1. 数据记录格式: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格式,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存档。
砂的堆积密度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试验项目:砂的堆积密度实验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二班
实验分组:第一组
试验地点:试验三区106建筑材料试验室
试验时间:
指导教师:
(说明:试验成绩=报告成绩×个人权重,个人权重平局值为1,试验成绩最大为90~100)
砂的堆积密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砂的堆积密度,作为混凝土用砂的技术依据
二.主要仪器设备 台秤、容量筒 、金属制圆柱形筒容积约为5L,
三.测定步骤
①称体积为5升的空桶的质量,记为m0
②用小桶装满砂子,装满沙子要自然装满不要压,用铁条轻轻刮平,称取质量记 为m1
四.数据记录
砂的堆积密度ρl,S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10kg/m2),即:ρl,S=00
1v m m - 式中:
—砂子的堆积体积
———质量
—装满砂子后小桶的总———小桶的质量
010v m m -----
砂的堆积密度以两次试验测定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最后求得沙子堆积密度。
五、总结。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砂的堆积密度,用于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估计运输工具的数量或存放堆场的面积等提供依据。
2.主要仪器设备(1)烘箱。
(2)容量筒。
(3)天平(称量5kg,感量5g)。
(4)标准漏斗。
(5)直尺、浅盘、毛刷等。
3.试样制备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用塘瓷盘装取试样不少于3L,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试验步骤(1)松散堆积密度的测定。
取一份试样,用漏斗或料勺慢慢装入容量筒直至装满并超过筒口后,用钢尺或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瓶),称出试样与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g。
(2)紧密堆积密度的测定。
取试样一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一根直径为10mm的圆钢,按住容量筒,左右交替击地面25次,然后再装入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颠实(但所垫放圆钢的方向与第一层的方向垂直)。
二层填装并颠实后,加料至试样超过筒口,然后用钢尺或直尺沿中心线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刮平,称出试样与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0.1g。
(3)称出容量筒的质量,精确至1g。
5.试验结果计算与评定砂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³:P1=G1-G2/V式中:p1——砂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G1——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g);G2------容量筒的质量(g);V——容量筒的容积(L)。
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
砂堆积密度实验报告
砂堆积密度实验报告砂堆积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砂堆积密度是指在一定容器中,砂子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它是研究砂土力学性质和工程设计中重要参数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砂堆积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出砂堆积密度,并探究影响砂堆积密度的因素。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材料包括砂子、容器、天平和尺子。
首先,选择一个适当大小的容器,将其清洗干净并晾干。
然后,将容器放在水平的台面上,并用尺子测量容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接下来,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
然后,将砂子均匀地倒入容器中,直到砂子的高度达到容器的边缘。
再次使用天平测量砂子和容器的总质量。
最后,用尺子测量砂子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砂堆积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砂子的体积。
砂子的体积可以通过容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得出。
假设容器的长度为L,宽度为W,高度为H,那么砂子的体积V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L × W × H。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砂子的质量。
砂子的质量可以通过砂子和容器的总质量减去容器的质量得出。
假设砂子和容器的总质量为M,容器的质量为m,那么砂子的质量m_s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m_s = M - m。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砂堆积密度。
砂堆积密度可以用砂子的质量除以砂子的体积得出。
假设砂堆积密度为D,砂子的质量为m_s,砂子的体积为V,那么砂堆积密度D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D = m_s / V。
通过实验数据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砂堆积密度的数值。
然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影响砂堆积密度的因素。
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考虑砂子的颗粒大小、形状和含水量等因素对砂堆积密度的影响。
首先,砂子的颗粒大小会影响砂堆积密度。
较大的颗粒会导致砂子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使得砂堆积密度降低。
相反,较小的颗粒会使砂子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使得砂堆积密度增加。
其次,砂子的形状也会影响砂堆积密度。
不规则形状的砂子会使得砂子之间的堆积更加紧密,从而使得砂堆积密度增加。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紧装密度试验记录
´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均
(紧密容量)
紧装密度
1
2
平均
(视比度)
表现相对密度
试验
次数
饱和面干试样重量(g)
m3
试样、水与
容量瓶合重
(g)
m2
水与容量
瓶合重
(g)
m1
烘干试样重量(g)m0
试验温度
0
(℃)
表观相对密度(g/cm3)
ra=m0/( m0+ m1- m2)
毛体积相对密度
(g/cm3)
rb=m0/( m3+ m1- m2)
1
2
平均
备注:
试验:计算:复核:试验日期: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
和紧装密度(紧密容重)试验记录
(编号:)
D—27
建设项目:河南省郑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合同号:
施工单位取样编号
施工路段取样说明
(松容重)
堆积密度
试验
次数
盛器容积
(mL)
V
盛器重量
(g)
m0
盛器于砂重
(g)
m1
砂的重量
(g)
m1-m0
密度
(g/m3)
ρ=(m1-m0)/V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
一、仪器设备
1、秤——称量5kg,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1L,
筒底厚度5mm
3、漏斗或铝制料勺
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5、直尺、浅盘等
二、试验步骤
1、先用公称直径5.00mm的筛子过筛,然后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装入浅盘,
在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烘干后若有结块,应
在试验前先予捏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勺,将它除除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
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
然后用直尺将
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重(m2)
3、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
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
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二层
装完并颠实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
余的试样沿筒口中
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重(m2)
三、计算(堆积密度ρL及紧密密度ρC,精确至10kg/m3 ;空隙率精确至1%)
1、ρL (ρ C )=(m2 —m1 )/V*1000
m1 ——容量筒质量m2 ——容量筒和砂总质量V——容量筒体积
注: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2、νL。
实验三--砂石试验
(四)石子的视密度
试样的视密度
式中 m0——烘干后试样质量(g);
m1——试样、水、玻璃片和瓶的;
ρH2O——水的密度(g/cm3)
视密度试验应用两份试样,以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应重新取样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结果之差超过0.02g/cm3,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值。
3.烘箱、摇筛机、瓷盘、容器、毛刷等。
(3)试验步骤:
1.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质量,筛除大于10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3.将孔径5、2.5、1.25、0.63、0.315、0.16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10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2)主要仪器:容量筒、台秤
(3)试验步骤:
1.用浅盘取砂样约3L,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5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容量筒质量m1,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内,漏斗或料勺距离筒口约为5cm,装满并使筒口上部试样呈锥形,然后用钢尺将筒口上部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后称质量(m2)。精确至1g。
V0(ml)
装试样后瓶中水和试样的体积
V1(ml)
表观密度ρ’(g/cm3)(0.01)
单个
平均值
1
50
2
50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概念和其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砂,量筒,小口漏斗,试管,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
1. 砂的表观密度测量
(1) 将一定量的砂倒入已干燥的量筒中。
(2) 用小口漏斗将水慢慢加入量筒中,直至砂全部被淹没,轻
轻振动量筒使空气泡从中逸出。
(3) 用试管或玻璃棒轻轻地将水表面刮平,记录下此时的体积,即为砂体积和水的体积之和。
(4) 按照表观密度公式计算表观密度。
2. 砂的堆积密度测量
(1) 干净的容器中先倒入已测定的一定量的砂。
(2) 把容器从一定高度垂直落下,使砂堆均匀地落在容器中,
然后以常规方法加入足够的砂,直至容器塞满,并使砂面平整。
(3) 用试管或玻璃棒轻轻地将砂面刮平,记录下此时的体积。
(4) 按照堆积密度公式计算堆积密度。
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实验统计后,砂的表观密度为2.65 g/cm³,砂的堆积
密度为1.40 g/cm³。
实验分析及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均不同,且差距较大。
表观密度是砂和水一起占据的空间与砂的质量之比,而堆积密度是砂堆在容器中的密实度。
因此,两者的差距可能由于水和空气存在引起的。
本实验通过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使我们对砂的密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密度测量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砂的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实验实验目的:测定砂的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并计算其孔隙度、比表面积、总孔容等物理量。
实验原理:1. 表观密度:表示砂泡空气状态下的密度,即砂每单位体积的质量。
通过称量一定量的干砂,在杯中充实到一定体积,然后计算出其表观密度。
2. 堆积密度:表示砂自重状态下的密度,即砂充分堆积后的密度。
通过将砂充分堆积,使用精密秤称量其质量,然后计算出其堆积密度。
3. 孔隙度:表示砂颗粒之间的空隙所占整体的比例。
计算方法为:孔隙度=(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100%。
4. 总孔容:表示砂颗粒内、外表面和孔隙的总体积与砂颗粒的总体积之比。
计算方法为:总孔容=(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5. 比表面积:表示砂颗粒的外部表面积与砂颗粒总体积的比值。
计算方法为:比表面积=6/堆积密度×(1/表观密度-1/堆积密度)。
实验步骤:1. 研磨砂,筛分,去除较大和较小的颗粒。
2. 称取一定量的砂样(如100g),放入一个干燥的盘中。
3. 砂样均匀分布,托盘稍微拍压。
4. 轻轻敲动盘,使砂样均匀地堆积,直至不能再堆积为止。
5. 采用精密秤称量堆积后的砂样的质量m1。
6. 研磨完全干燥的砂样。
7. 称取一定量的砂样(如100g),将其充实到一个知道刻度的量筒中,读出其体积V。
8. 打击量筒,使砂样颗粒间紧密结合。
9. 从砂样表面举起气泡,快速将不透明的液体注入砂样,液面应在量筒刻度线之上。
10. 注意观察,如气泡向上漂浮,则暂停注入,砂样吸收了约等于其体积的液体,记录下液体体积V1,即砂样的密度。
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砂的表观密度(ρa):ρa=m/V。
2. 计算砂的堆积密度(ρb):ρb=m1/V。
3. 计算砂的孔隙度(ε):ε=(1-ρa/ρb)×100%。
4. 计算砂的总孔容(η):η=(ρb-ρa)/ρb。
5. 计算砂的比表面积(S):S=6/ρb×(1/ρa-1/ρb)。
砂的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2
筛分实验
①称量试样500g,将套筛置于摇 称量试样 , 筛机上筛10min,取下,再逐个 筛机上筛 ,取下, 手筛。 手筛。 称量各筛筛余量。 ②称量各筛筛余量。 计算。 ③计算。
堆积密度实验
①用漏斗将试样装入容量筒, 用漏斗将试样装入容量筒, 至满出,用直尺刮平, 至满出,用直尺刮平, 称量G 称量 1 分二层装试样, ②分二层装试样,每层左右 颠击各25次 刮平,称量G 颠击各 次。刮平,称量 1 计算。 ③计算。
思考题
1.实 验 意 义 实
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规定
含泥量、 含泥量、泥块含量 有害物质含量 坚固性 碱-骨料反应 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Ⅰ类 Ⅰ •Ⅱ类 Ⅱ •Ⅲ类 Ⅲ
2.实 验 目 的 实
实验类型: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1 筛分实验, 筛分实验,测定 实验 筛余量 评定砂的级配和 评定砂的级配和 级配 粗细程度 2 检测表观密度和 检测表观密度和 堆积密度 计算其空隙率 3 为水泥混凝土设 计提供原始数据 评定砂的质量
培养开放性思维、 培养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 动手能力和创新 能力
3. 实 验 要 求
会正确操作实验仪器 会检测砂的主要技术指标 会计算级配参数和细度模数 会计算表观密度、 会计算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会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会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砂的质量
4. 实 验 仪 器
筛分实验
摇筛机
方孔套筛
4. 实 验 仪 器
表观密度实验
装入容量瓶,加水摇转,静置24h。 ①称量试样300g (G0), 装入容量瓶,加水摇转,静置 称量试样 。 加水与瓶颈刻度线齐平, 擦干瓶外水分,称量( ②加水与瓶颈刻度线齐平, 擦干瓶外水分,称量(G1) 。 倒出试样,洗净,再加水至原刻度线,擦干称量( ③倒出试样,洗净,再加水至原刻度线,擦干称量(G2) 计算。 ④计算。
砂的堆积密度实验报告
砂的堆积密度实验报告砂的堆积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砂是一种常见的颗粒状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化工等领域。
了解砂的堆积密度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砂的堆积密度,探究不同因素对砂的堆积密度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准备一定量的砂,并将其过筛,使颗粒大小均匀。
2. 实验装置:使用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部封闭,上部开放,容器的直径和高度可根据实验需求调整。
3. 实验步骤:a. 将容器放在水平台面上,并用量筒或天平准确测量容器的质量。
b. 将容器充满砂,并轻轻振动容器,使砂颗粒自然排列。
c. 用量筒或天平再次测量充满砂的容器质量。
d. 将容器倒置,让砂从容器中流出,并用量筒或天平测量砂的质量。
e.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砂的堆积密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砂的堆积密度数据。
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因素对砂的堆积密度有影响:1. 砂的颗粒大小:我们将砂按照颗粒大小分为不同的组,并测量了每组砂的堆积密度。
结果表明,颗粒较大的砂的堆积密度较小,颗粒较小的砂的堆积密度较大。
这是因为颗粒较大的砂在堆积时会形成较大的孔隙,导致堆积密度降低。
2. 砂的形状:我们选取了不同形状的砂进行实验,包括圆形砂粒、锥形砂粒和不规则形状的砂粒。
实验结果显示,圆形砂粒的堆积密度最大,锥形砂粒次之,不规则形状的砂粒堆积密度最小。
这是因为圆形砂粒在堆积时能够更加紧密地排列,而不规则形状的砂粒由于表面不规则,无法完全填充空间。
3. 振动条件:我们在实验中尝试了不同振动条件下的砂的堆积密度。
结果显示,适度的振动可以使砂颗粒更好地排列,提高堆积密度。
然而,过强的振动会导致砂颗粒的堆积不稳定,堆积密度下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砂的堆积密度受到颗粒大小的影响,颗粒较大的砂的堆积密度较小。
2. 砂的形状对堆积密度有影响,圆形砂粒的堆积密度最大。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课件
结果计算
总结词:科学计算
详细描述:根据试验步骤和数据,进行科学的计算,得出砂的堆积密度。计算过程中需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计算的准确性。
结果分析
总结词:对比分析
详细描述:将试验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 原因,并针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改进,以提高试验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结果 ,分析其对砂的堆积密度的影响。
测量砂的堆积体积
将试验容器放置在水 平面上,确保其稳定 。
使用测量尺测量砂样 的堆积高度,并计算 出其堆积体积。
将砂样缓慢地倒入试 验容器中,并轻轻敲 打容器边缘,使砂样 自然堆积。
测量砂的质量
使Hale Waihona Puke 电子秤测量砂样的质量(重量)。 为了保证测量准确性,可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计算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砂样的 质量。
根据测量的堆积体积和质量,计 算堆积密度。计算公式为:堆积 密度 = 砂样质量 / 砂样堆积体
积。
重复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以提高准确性。
04
结果分析
Chapter
数据整理
总结词:准确记录
详细描述:在砂的堆积密度试验中,需要准确记录每个步骤的数据,包括砂的质量、体积等,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对试验结果进行多次测量和取平 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安全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穿戴实验室防护服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意外伤害。 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或方法进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在处理大量砂粒时,要注意防止砂粒飞扬和散落,以免影响试验结果和操作安全。
遵守实验室规定
在进行试验前,要熟悉实验室的安全 规定和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目的
测定集料在自然状态下的堆积密度
2
仪器设备
1、电子秤 2、容量筒 3、烘等
3
试验准备
1、用浅盘装来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 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 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 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 其紧贴水面并檫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下 式计算筒的容积V:
V m2 m1
式中:m’1为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
m’2为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
4
试验步骤
1、称量容量筒质量和计算容量筒容积。 2、取试样2份,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徐徐 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离容量口 之间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 容量筒口,然后用钢制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 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 3、将试样与容量筒一起称量总质量,并 记录数据。
5
4、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 0.01g/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结果整理用下式计算:
sd
m1 m0 V
(%)
式中:m0 ——容量筒的质量,g m1 ——容量筒和砂的总质量,g V ——容量筒的容积,ml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