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解题:
[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怎么翻译呢?
【明确】知道自己这件事(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实现但还是要去做。(强调“其”指孔子的政治理想)
[问题1]孔子在他生活的时代也是被当时的人看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课文中哪一章直接提到这一点?
【明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宾语前置)?”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一)字词
1. 子路宿于石门:状语后置
2. 奚自:自奚,宾语前置
3. 与:通“欤”
(二)分析
1.生读,重点揣摩语气及蕴含的情感。重点揣摩句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晨门对孔子做法是带一种怀疑的,不以为然的看法。揣摩语气:“哦,就是那个明知事情不能做成功还一定要去做的那个人吗”。言下之意,不是傻瓜,便是疯子,有挖苦之意。
2.当时孔子很有名,人人皆知。这位看城门(看管人进出的,阅历很丰富)的话,大约颇能代表当时流俗对孔子的看法。
补充资料:课本P83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额头)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丧家之犬解释: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孔子于55岁离开鲁国,带着一帮弟子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先后到了6、7个国家,遍求十几位国君,但是终不被用,于68岁回到鲁国。历经14年。用“丧家狗”比喻孔子确实有些相似。在世俗人看来,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是根本不可能的。即“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知其不可”。
二、分析“知其不可”
【问题2】孔子知道“不可”这个现状吗?(分析14.21)
(一)字词
告于哀公:状语后置,于哀公告于,向
夫:fǘ那,那个
以:因为
之:到,往
省略句:之三子告,不可。(孔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二)分析
1.弑君:
“弑”的理解(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衰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弑君活动最频繁的国家
当属晋、齐,在齐国这次政变中,孔子弟子宰我死于难。
2.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
(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
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3.孔子又为什么如此重视呢?杀的又不是鲁国的国君。
这是因为在孔子的观念中,臣子应该有自己的本分,应该依礼行事,臣子僭越诸侯的礼节都已经使得他很愤怒了,如他就曾说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况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种行径当然应该天下共击之,不仅是为了简公,还为鲁哀公的统治,甚至为了天下的君主统治的秩序。这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
4.孔子在禀告时为什么直呼陈成子为“陈恒”?
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称官职。陈成子作为齐国的掌权大夫,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
5.哀公又为什么说“告夫三子”?
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握有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对讨伐陈成子这样的大事,鲁哀公不敢做主,故叫孔子向这三位大夫报告。这就是“陪臣执国命”的状况。
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这种实权人物,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
6.孔子在告三子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答复吗?
当然知道。“三桓”本身就是陈成子一样的人物,素有无君之心。但孔子仍去报告,是因为他觉得:弑君之贼,法所必讨;大夫谋国,义所当告。(《四书集注》)
7.在遭到哀公的婉拒,又遭到三桓的一致拒绝之后,孔子为什么一连两次说出“不敢不告”?
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即“在其位,就谋其政。”
这一方面说明了孔子因为自己做过鲁国的司寇,虽告老还家,但依然属于士大夫阶层,仍用士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出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于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抱太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的申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而又想有所作为的心情。
此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其”指对于弑君者的讨伐问题。
8.这一章让我们知道了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而且陪臣执国命。孔子也知道这样一个社会中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但他还是要去做,而且这一章中孔子已经71岁,过两年就死了,这更加体现了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三、孔子与隐士的对比
在这样一个“知其不可”的社会背景中,孔子选择了“为之”,而有些人选择“不为”,我们接下去来看一看孔子与隐士的对话。
18.5
(一)字词
兮:语气助词
何:多么
已:停止
而:语气词,表感叹
殆:危险
得:能够
省略句:(接舆)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二)分析
1.接舆的名称
接舆:接,迎。舆,车。此人忽然而来,倏然而去,当然不知其姓名,因他出现时迎面遇着孔子的车,就把这个叫“接舆”。下文的“长沮”“桀溺”的称名亦如此。即指在泥水中劳动的一高一壮的两个隐士。沮,泥水之处。溺,浸在水国。长沮、桀溺,都是因形因情造名。
2.接舆为什么要对孔子唱歌?他的“凤歌”有什么含义呢?
古人认为,凤凰是一种有德行的鸟,它在天下太平时出现,而在乱世时隐藏不出。楚狂人把孔子比作凤凰首先是对孔子的尊重,是说,现在是乱世,你为什么还要寻求出仕呢?难道凤凰的德行衰微了吗?
凤歌笑孔丘,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是一个隐士,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退隐。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急流勇退。(讽喻劝告)
3.孔子在听了接舆委婉的劝说之后,为什么“下,欲与之言”?发挥你的想像,你觉得孔子会以什么态度对待接舆?又会说什么呢?从中你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孔子听完接舆的话后,应该能够明白接舆的意图,即认为从政已岌岌可危了,应避祸为是,别去救治,要孔子及时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贯追求和主张,他必定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篇第九》) P13 9.5
可见,孔子以周德之继承人自居,虽屡遭困厄,但依然不改初衷,当然也不会因为接舆的寥寥数语而改变自己的主张,因此,孔子当会以坚决回应之态度应对,可惜的是接舆缺乏一种对话的态度。
18.6
(一)字词
使子路问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之,代这两个人。
问于桀溺:状语后置,向桀溺问
谁以:谁与与,跟。跟谁,宾语前置。
而:你
与其……岂若;与其……哪比的上
子路行以告:子路行以(之)告(之)
鸟兽不可与同群:鸟兽不可与(之,代鸟兽)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我不和世上的人相处又和谁相处呢?
与:结交
丘不与易也:和,跟。丘不与(之,代斯人之徒)易也
(二)分析(嘲讽挑拨)
1.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
2.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挑拨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
3.桀溺称孔子为“辟人之士”,称自己为“辟世之士”,如何理解这两个称呼?
鲍鹏山:什么叫“避人”呢?避人就是择人,就是避开那些昏庸无道的诸侯,而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有为之君,一同来重整乾坤。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嘛,不择主,只要给富贵就帮他卖力,那是苏秦张仪的作为。孔子一心要的是救世,而不是人个富贵,所以他栖栖惶惶地驾车在纵横阡陌间奔走扬尘,就是要避开身后的昏君而去寻找前面的明君。所以孔子是“避人之士”。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7.16)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