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及原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8《雨点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雨点儿》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3.帮助学生理解雨水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雨点儿》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意思。
2.掌握诗歌中的重要用语和词语。
3.感知雨水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与意义。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义和比喻的语言。
2.引导学生认识雨水对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意义与作用。
四、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文本2.课文结合的图片或图片展示设备3.板书、彩色粉笔4.各种与雨水相关的道具或实物5.适合学生阅读的相关故事或图书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首简短的和诗相关的歌曲或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雨水”。
2. 预习课文(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雨点儿》诗歌的背景及主题,在提前准备的图片或实物展示下,引导学生猜想诗意。
3. 集体朗读(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集体朗读《雨点儿》诗歌,注重语调、节奏的把握,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受。
4.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诗歌中的生词、比喻以及诗歌的意义,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
5. 合作学习(15分钟)小组间分享讨论成果,比较不同解读的差异和共同点,梳理出每个小组对《雨点儿》的理解。
6. 诗歌背诵(10分钟)选择一名学生或小组进行《雨点儿》诗歌的背诵,注重朗读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7. 诗歌赏析(15分钟)教师对《雨点儿》的意义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雨水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8. 拓展活动(10分钟)根据《雨点儿》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加深对诗歌意义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雨点儿》,并写下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拓展阅读与雨水相关的故事或图书,并做简短读书感想。
七、板书设计•《雨点儿》•雨点的形状•雨水的作用•雨水的价值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诗歌《雨点儿》的学习,引导学生感知雨水的美好与意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雨点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听说读写词语“雨点儿”。
•能理解课文内容“雨是天空中的水分变为小水滴落到地面上。
”•能感知雨的气息和声音,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认真观察和感受雨的气息和声音。
三、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准备•课文《雨点儿》。
•黑板、粉笔、彩笔。
•小水杯、钢琴或其他乐器(如有条件)。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教师可以放一段下雨的自然声音或者小提琴模仿下雨的声音,增强学生对课文的主题理解,调动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和认识。
2.学习课文•读课文《雨点儿》。
并根据篇章特点进行分段,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意思。
•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小溪哗啦啦地流着”,“云彩变成了灰色”,“像粒粒珠子”等。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文中的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例如:水分可以变成小水滴,雨落到地面上会连成一条条小溪,云彩可以变色等。
3.感受雨的声音和气息•观察窗外的雨景,让学生感受雨的气息和声音。
可以请一位同学模仿下雨的声音,全班跟读,加深对“雨”这个自然现象的印象和理解。
•老师可以分发小水杯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听听杯子里面的水滴声,和窗外的雨声做比较,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观察力的能力。
4.绘画活动•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拿到一幅白画纸,教师在黑板上擦出雨点儿的形状,让学生用彩笔画出雨点儿的形状,再用蓝色和灰色的颜料涂上天空和云彩。
•让学生在白纸上涂上粘贴涂鸦等不同颜色的颜料,让水滴缓缓落下,形成一幅类似于染水彩的画。
5.小结•教师可以再次问到学生是否理解“雨”的现象和意义,并提醒学生要注重观察并保护自然。
•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课堂学习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师生互评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互相评价对方在本次课堂中的表现,着重评分下学生对“雨”的理解程度和思维能力。
2.作品评定教师评定学生绘画活动中的作品,判断学生对“雨”的观察、感受和理解水平。
《雨点儿》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雨点儿》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教案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提出的一套确定、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原理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和其他性质的问题情境中,具有一定的迁移性。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雨点儿》一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雨点儿》一年级语文原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雨点儿》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2、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1、2、3、4、5自然段。
4、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云妈妈有许多孩,它们子特别爱唱歌,你听,这会它又唱起了歌:滴答滴答,沙沙沙……它们是谁呀?2、出示课题:雨点儿特别爱和小朋友交朋友,你来和它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朋友真热情,瞧,雨点儿来了。
.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话。
2.这句句子里有几个词语你能把它们读好吗?按顺序出示“数不清、云彩、飘落”三个词语,指名读。
3.请小朋友再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些什么?4.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①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③飘落:慢慢轻轻地落下来。
5、看着雨点儿飘落下来可爱的样子来读一读这句话。
自由练习,指名读。
三、学习第2、3、4、5自然段。
(1)学习2、3、4自然段1、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半空中……(师朗读并出示相关句子)2、交流:你听到了些什么呀?3、小朋友听到了大雨点和小雨点在说话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原来是从这些提示语中知道的,那下次我们想知道是谁和谁在说话我们就可以看提示语了。
《雨点儿》 【教案】部编版 语文 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课文《雨点儿》中的生字词和汉字。
2.理解课文《雨点儿》的内容。
3.能够正确朗读《雨点儿》。
能力目标:1.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他们听懂、说中、读顺、写好汉字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在家里做有意义的事情。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建立正确的习惯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课文《雨点儿》中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朗读出来。
2.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雨点儿》中的一些生字词和汉字,提高学生的字词识别能力。
2.在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让学生都可以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5分钟)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阅读《雨点儿》,并标记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
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去读这些字,也可以向同学请教,或者向老师寻求帮助。
2. 导入新课(10分钟)老师向学生讲解课文《雨点儿》的背景,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猜测和思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 感性理解(10分钟)学生开始跟随老师一起读《雨点儿》,并且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以及内容,引导学生从感性上理解文章。
4. 理性分析(10分钟)通过对文本中的生字和不认识的字重新学习和研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也能够掌握汉字书写的技能。
5. 语文综合运用(15分钟)通过问答方式和口头测试的形式,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答题方式,并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6. 思维创新(10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家里做有意义的事情,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鼓励学生献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7. 课程总结(5分钟)老师重点回顾学生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所认识,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个人的潜力。
四、教学成果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掌握本课所涉及到的生字和汉字,能够理解《雨点儿》的内容(并阅读朗读出来),提高了汉字书写的能力,并且在想象力、思维创新和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金波,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设计说明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师)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导问: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预设: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预设: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
(板书课文题目)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
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教师。
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024年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
2024年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具体章节为《雨点儿》。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字词,学习雨点的形状、特点及与生活的关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带来的美好景象;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好。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课件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雨滴的形状,引发学生对雨点儿的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讲解字词含义。
(3)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巩固生字词。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雨点儿的形状、特点及与生活的关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雨点儿带来的美好景象。
4.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2)提出课后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雨后的自然景象,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雨点儿2. 生字词:雨、点、儿、落、下、来、走、跑、跳、笑、说、小、大、多、少3. 课文大意:雨点儿从天空落下来,给大自然带来美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观察雨后的自然景象,写一篇短文,描述雨点儿带来的变化。
2. 答案:(1)略雨点儿落在树叶上,树叶变得更绿了;雨点儿落在花朵上,花朵开得更鲜艳了;雨点儿落在小草上,小草长得更高了。
【精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教学反思
《雨点儿》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的字音,读准儿化音“雨点儿”、轻声词“地方”和后鼻音“更绿”。
通过创设情境、做动作等方法在语境中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正确书写“你、从”2个字。
2.画出文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的话,在情境中分角色读好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3.拓展延伸,感知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问句的语调上扬。
【教学设计】任务一:揭示课题,引出雨点儿的奥秘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布置单元项目任务由单元任务引入:小朋友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坐着“探索号”神奇校车发现了影子变化的奥秘,动物世界中的奥秘,这节课我们继续坐上神奇校车去自然界探索奥秘。
2.出示天气晴雨表,玩“猜天气”游戏活动2:揭示课题,读好“雨点儿”1.出示课题,认读“雨点儿”,读好儿化音2.板书“雨点儿”,齐读课题任务二:多元识字,激活雨点儿的奥秘活动1:范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
2.交流故事中出现的角色。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小花、小草)活动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出示学习提示,布置学习任务活动3:多元识字,疏通字词读第一自然段。
▲借助图片理解“数不清”。
仔细观察图片,数一数来了多少雨点儿朋友?认读“数不清”。
学习多音字“数”。
(课件依次出示下雨图片、雨点儿、教室的图片)▲“加一加”认识云彩。
认识新偏旁“彡”。
回顾旧识——影。
那你们还有别的方法来记记这个生字吗?通过加偏旁想意思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一串的字呢!我们继续猜:菜、踩、睬。
将云彩放回句子再读。
▲“做动作”认识飘落。
为什么读那么轻。
“飘落”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做做“飘落”这个动作?(课件出示“飘落”)任务三:朗读感悟,品味雨点儿的奥秘活动1:绘本导入,聚焦对话1.出示课文,区分角色请你们边听边找,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都说了什么?活动2:识记“半”“空”理解半空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2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它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雨水。
雨水和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追求自主感悟、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美丽畅想的情境和空间,让他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
所以,教学中应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呈现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本课力图追求的境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演示动画:大小雨点。
请学生说一说雨。
出示课题《雨点儿》,带读。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猜谜、观看画面说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学生对雨的认识水平,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于雨的信息。
在说话中注意引导学生将“雨点儿”这个词读正确,化解了儿话音的读音难点。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1、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读。
2、再读:圈圈划划,识记生字。
3、三读:通读课文,巩固生字。
4、“接雨点儿”的识字游戏:即一滴雨点儿对应一个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师问:同学们,这些雨点儿后面都有秘密噢!谁愿意和雨点儿交朋友呢?把后面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设计意图:经过以上的层层提高,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原文及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原文及教学设计【导语】《雨点儿》是作家金波写作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原文及教学设计),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师)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
(学生)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更多精品教学设计尽在拇指教育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认真、猜得准确: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二)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同学们平时观察得真仔细,知道那么多雨呢!那么你观察过大雨是什么样的吗?(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倒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春天、秋天。
)(三)揭示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
(出示课文题目)大家注意看“儿”这个字,单独时读二声,在这里和“点”连起来读儿化音,跟老师读。
(出示雨点儿图)多可爱的雨点儿啊!你要把它读得可爱一点儿。
(范读、指读、全班读。
)指导读题,指导读好儿化音,同时读出它的可爱。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001]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001]课文原文雨点儿敲窗户,像小珠子、小圆球。
雨点儿落树上,像梳理头发。
雨点儿跳河流,像蚂蚁往家赶。
雨点儿弹小溪,像小兔子在草地上。
雨点儿没完没了,像小姑娘的笑声。
雨点儿啊,我爱你。
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课文《雨点儿》。
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雨点儿》。
3.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描述词语。
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的印刷本。
2.黑板、白板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标题《雨点儿》,并向学生询问他们对雨点的认识和感觉。
2. 听课文播放课文录音或请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对雨点的想象展开。
3. 学习课文学生跟读课文,老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在跟读的同时,可以通过动手模仿雨点的形象来帮助记忆,例如,用手指敲打桌面模拟雨点敲窗户、用手指在头上模拟雨点落树上等。
4. 协作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课文中描述雨点的句子,交流彼此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并向全班展示。
5. 合作活动学生们分成小组,在纸上绘制自己对雨点的想象,并用描述词语将画面进行丰富。
教师指导:为了帮助学生使用描述词语,可以先给出一些例子,例如“像小珠子、小圆球”、“像梳理头发”等。
6. 小结与评价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课文内容,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课文片段进行朗读。
7. 作业布置带学生回家复习课文,并要求他们写下自己对雨点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延伸1.趣味猜谜:教师出示一些描述词语的图片,学生需要猜出对应的物品。
2.制作手工:学生利用纸和贴纸等材料制作雨点的立体画,并在画面上使用描述词语增加表现力。
3.朗读比赛: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进行朗读,并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雨点儿》这篇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描述词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课文《雨点儿》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12课,它是一篇科学童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让学生感悟到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雨,孩子们大多不喜欢,因为它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是无法到户外去活动的烦恼,但相信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对雨的喜爱会多一层。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写"方、半、巴"。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感情地读好对话。
[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2、教学难点:①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②解释词语:飘落、雨点、云彩[教学理念]1、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的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唱读的问题。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雨水对植物的生长有帮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雨点图、羽毛[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不同的雨声。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啊?(学生自由说)。
2、课件展示不同的雨景,让学生“耳闻目睹”雨声和雨景。
3、揭示课题: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题目是《雨点儿》4、指导学生读一读课题,强调儿化音的读法。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会的认的字用笔先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认识他。
②大雨点和小雨点说了些什么?2、组织各小组认读生字,摆生字卡,同桌交流:(出示课件)师:同学们刚才都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识记游戏,教师适时给予奖励。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雨点儿》这篇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神奇和美好。
2.帮助学生掌握《雨点儿》中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和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雨点儿》中生字生词的意思。
2.让学生感受到雨的美好和神奇。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3.图片或动画展示关于雨的素材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动画展示雨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神奇和美好。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雨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课文1.呈现课文《雨点儿》,让学生跟读并找出生词生词。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整个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雨对于各种事物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步:分角色朗读1.将课文分成若干部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文学的魅力。
2.让学生尝试表演其中的情节,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
第四步:语文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再述《雨点儿》中的内容。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就“雨水对生活的重要性”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
2.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关于雨的感想或创作相关的小故事。
六、课堂总结1.回顾课文内容和生字生词的学习。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雨点儿》课文内容,更能够对雨水有着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雨点儿》的内容和意义。
2.能诵读出《雨点儿》中的部分句子。
3.通过阅读诗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秋天的美好向往。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
2.能正确诵读《雨点儿》中的文字。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内容中的难点词汇。
2.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板书准备:诗歌标题《雨点儿》2.教具准备:PPT或图片展示《雨点儿》诗歌内容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PPT展示下雨的场景,引出雨天的主题。
2. 学习诗歌•师生一起朗读《雨点儿》,并解释生词和难点句子的意思。
•分段解释诗歌内容,让学生更加理解。
3.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组,每组朗读一段《雨点儿》。
•提倡合作,让学生互相帮助、鼓励。
4. 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就诗歌中的意境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的情感。
5.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雨”的声音,感受“雨”的节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天给他们的感觉。
六、教学延伸1.请学生自行创作一首与雨有关的小诗。
2.进行雨天实地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七、课堂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学习诗歌《雨点儿》,帮助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秋天的美好向往。
通过朗读、讨论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八、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以上就是本节《雨点儿》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点⼉》是作家⾦波写作的⼀篇童话故事,通过⼤⾬点⼉和⼩⾬点⼉的对话,告诉学⽣⾬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
⾬⽔滋润了万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点⼉》课⽂原⽂ 数不清的⾬点⼉,从云彩⾥飘落下来。
半空中,⼤⾬点⼉问⼩⾬点⼉:“你要到哪⾥去?” ⼩⾬点⼉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
你呢?” ⼤⾬点⼉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
”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波,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点⼉》教案 设计说明 对于第⼀学段的学⽣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个建⽴在⽣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本世界是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的情感体验,让学⽣在⾃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初步了解⾬点⼉的作⽤,同时对我们赖以⽣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兴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字词卡⽚。
(教师) 2.了解⾬⽔对花、草的作⽤。
(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谜语激趣,导⼊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中就不见。
(⾬) 2.通过谈话,调动学⽣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呢? 预设:⼤⾬、⼩⾬、雷阵⾬、⽑⽑⾬、狂风暴⾬。
(2)导问:你观察过⼤⾬吗?是什么样的? 预设:⼤⾬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盆往下泼⼀样,落在地上的⾬⽔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在夏天常见,⼩⾬在什么季节下? 预设:春天、秋天。
3.揭⽰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篇关于⾬的课⽂。
(板书课⽂题⽬) 4.指导朗读课⽂题⽬,强调⼉化⾳的读法,同时读出⾬点⼉的可爱。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雨点儿》是作家金波写作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在读中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个淘气的字宝宝,它们可太贪玩了,连家都找不到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家吗?(出示课件,指名操作并领读)二、激趣导入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好了。
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吧!咱们来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在田间秧苗绿,掉进河里看不见。
这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12课《雨点儿》。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三、学习课文1、感知课文:⑴想知道雨点儿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吗?请看动画片(出示课件,播放课文)⑵你记住什么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⑶想不想自己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请打开书第105页,注意读准字音哦。
2、学习第一段:⑴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咱们一起数一数好吗?一、二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数清了吗?原来是(课件:出示句子并读一读)。
不清(识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练习用数不清说句子)。
⑵飘落什么意思?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呢?是啊,这些东西可轻了,从空中飘落下来,都是慢慢的。
《雨点儿》 〔教案〕部编版 语文 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教案)课程概述本节课程为《雨点儿》教案,适用于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本课程围绕“雨点儿”这一主题展开,学生将学习到如下知识点:•基础语文知识:认识生字“点”、“雨”;学会默写课文;•语言运用:学会描述“雨”和“雨点儿”的形态和声响;•情感态度: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感受雨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益处。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生字“点”、“雨”,并能准确地默写课文;•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描述“雨”和“雨点儿”的形态和声响;•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感悟,以及对雨水所带来的益处的认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生字“点”、“雨”;•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环境、感受自然美的能力;•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雨”和“雨点儿”。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正确描述“雨”和“雨点儿”的形态和声响;•学生能够理解雨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益处。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教学材料:课文《雨点儿》;2.教具:黑板、粉笔、图片。
学生准备: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准备课堂讨论;2.学生要按时到校,准备好教材。
教学活动活动一: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雨点儿”,带着学生一起读几遍;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回答“什么是雨?”;3.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出雨的形态和声响。
活动二:课文学习1.教师让学生跟随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字的含义;2.反复让学生读课文,默写生字“点”、“雨”。
活动三:语言运用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雨”,引导学生说出“雨”有哪些形态、声响;2.学生思考后,用正确的语言描述“雨”的形态和声响,并在黑板上记录;3.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雨点儿”,引导学生说出“雨点儿”有哪些形态、声响;4.学生思考后,用正确的语言描述“雨点儿”的形态和声响,并在黑板上记录。
活动四:情感态度1.教师与学生讨论雨水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益处;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并感受其中的美,使其形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为《雨点儿》教案,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生字“点”、“雨”,并能准确地默写课文;让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描述“雨”和“雨点儿”的形态和声响;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感悟,以及对雨水所带来的益处的认知。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雨点儿,哗啦啦,淅淅沥沥下不停。
菊花妹妹在雨中,弯腰招手笑嘻嘻。
教学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感受到雨天的美好和雨滴的声音,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意识。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基本意思。
•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和诗歌的特点。
教学准备•打印教师用课件。
•准备一些有关雨天的图片或视频,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
•准备好课本和课件,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
•在教室内设置符合课文氛围的场景,如雨伞、雨鞋、防水衣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录制好的雨天声音或者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雨天的气息。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雨天有什么特征?•你们喜欢下雨天吗?为什么?•下雨天需要做哪些准备?学习和理解(15分钟)教师把课文原文展示在课件中,逐句让学生朗读,并且给予适当的指导。
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引导他们理解课文:•课文的标题是什么?什么是“雨点儿”?•雨下得怎么样?“哗啦啦”、“淅淅沥沥下不停”是什么意思?•雨天里出现了谁?他/她在做什么?教师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或适当的手势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特别是在讲解“弯腰招手笑嘻嘻”这一段时,教师可以弯腰、招手、微笑等互动操作,增强学生的记忆度。
感受和体验(10分钟)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并进行一些音效操作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和细节。
比如,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拍手模仿雨滴落地的声音,或者自己给出一些声音让学生模仿(如“嘭嘭嘭”、“滴滴答答”等)。
课文讲解(10分钟)在学生们能够朗读并理解课文之后,教师还要对课文进行一定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韵律,使学生了解到本课的课文是一首小诗歌,并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等特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原文及教案【原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金波,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设计说明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师)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导问: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预设: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预设: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
(板书课文题目)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
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教师。
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儿化音是我们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8《雨点儿》教案(三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三维)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雨点儿》。
2.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能模仿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
4.能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雨点儿”场景。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
2.课文相关图片或图书。
3.板书、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大型动作,拉伸身体,放松肌肉,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准备。
2.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雨滴的轻柔和美好,引入课文。
3. 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哪组朗读得更动感。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观看相关图片,理解雨点与大自然的关系。
4. 语言表达(15分钟)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自由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眼中的雨点儿。
学生可以用画笔绘制出自己心中的“雨点儿”场景。
5. 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雨点儿”场景。
五、教学延伸1.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观察下雨天的场景,写下自己对雨的感受。
2.学生可以将绘制的“雨点儿”场景制作成手工,展示在班级中。
六、板书设计•《雨点儿》教案1.课文内容2.朗读3.表达方式4.绘制“雨点儿”场景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
以上是本节课《雨点儿》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及原文《雨点儿》课文原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雨点儿》语文教案设计说明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师)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导问: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预设: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预设: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
(板书课文题目)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
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教师。
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儿化音是我们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过渡: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快打开书来读一读吧!(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提出自学要求:1.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宝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下面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shǔ bù qīnɡyún cǎi bàn kònɡwèn dádào nǎr dì fɑn ɡ数不清云彩半空问答到哪儿地方méi yǒu ɡènɡ hǎo lǜ sèzhǎnɡ chū没有更好绿色长出2.小组比赛,“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1.过渡: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字宝宝吧!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数”“彩”,认识新偏旁“彡”。
(1)导学:瞧这些雨点儿,它们下得多欢快呀!沙沙沙,沙沙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雨点儿是从哪里来吗?你能用文中的话回答吗?(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学习生字“数”。
①导问:这一滴一滴的雨点儿飘落下来,数得清吗?②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齐读。
③认识“数”,拼读。
④说一说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预设:在数学书上。
“数”是一个多音字。
⑤请小老师领读词语“数不清、数学”。
(4)教学“彩”。
①导问: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②记字形: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这个字。
③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云彩”。
④认识新偏旁“彡”,说一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彡”的字。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4.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1)过渡:雨点儿飘呀飘,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请你自由地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说了什么?(3)分角色朗读:一名同学来当小雨点儿,一名同学来当大雨点儿。
男女生配合读。
(4)导学:在这一部分中藏着几个生字宝宝,你找到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预设:半: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空:穴+工=空,认识新偏旁“穴”,表示洞穴。
问: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也可以用字族识字法,区分“问-闪-闻”。
到: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组词:到处、到来。
认识新偏旁“刂”。
方:谜语“一万点”。
没:联系生活实际记忆或说反义词识字:没—有。
5.学习第5自然段,认识生字“更、绿、出、长”。
(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大雨点儿,小雨点儿都去了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久——(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绿”,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字?(红和绿)认读“绿”。
(4)学习“更”,组词:更大、更多。
(5)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6)学习生字“长”,指导两个读音,学习用两个读音分别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与读文结合起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文、学词、学字,枯燥的识字活动变得有趣。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学生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四、快乐游戏,巩固生字1.游戏:找朋友。
课件出示:“小雨点儿”身上写音节,“大雨点儿”身上写字,把“小雨点儿”与“大雨点儿”连一连。
再给“大雨点儿”身上的字找朋友(扩词)。
2.游戏:让花更红。
导学:小朋友,小雨点儿的本领可真不小,它能够让花开得更红,开得更艳。
我们小朋友的本领也不小,只要你读对它,小雨点儿就会自动落到花朵上,小花就会开得更大、更红了(课件演示课文第88页的插图)。
3.导学:将字宝宝放在课文里,希望大家也能很顺利地将它们读出来。
4.指名读。
评议。
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巩固了识字效果,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会写字:问、半、你、有、从。
2.指名领读、组词。
3.指导书写“你”字。
(1)引导学生观察“你”的结构和占格特点。
预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学习新笔画“横钩”。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你”字,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比与欣赏。
4.引导学生学习“问、半、有、从”的书写,先同桌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再独立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
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遵循写字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美观地书写生字。
“你”是本课书写的难点,笔画较多,又含有一个新的笔画“横钩”,所以在书写时要重点指导。
六、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老师希望你们以后也和今天一样多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主动认识生字朋友,这些朋友会帮助你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会让你们变得更加聪明。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努力地去识字。
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复习生字1.导学:上节课我们和雨点儿做了新朋友。
这节课我们再跟它一块儿学习,一块儿做游戏,我们就变成了——(好朋友)2.引导学生完成说话训练: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也到教室来,好吗?注意邀请雨点儿,就要把它的名字读准。
(强调儿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邀请它呢?要用上礼貌用语!3.复习生字。
导学:雨点儿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进教室啦!但是它在进教室前,想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朋友。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引导学生轻声喊出“雨点儿”,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你们看,雨点儿来啦!(打开课件,雨点儿纷纷从天空落下来,一边唱着“小雨沙沙”的歌)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
教师的情境导入,又把学生引入到文本之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二、深入读文,朗读感悟(一)学习第1自然段1.过渡: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谁能数得清?预设:数不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
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导学: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4.引导学生用“数不清”说话。
5.导学:雨点儿是从哪儿飘落下来的?(从云彩里)6.课件动画演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引导学生仿照“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式说话。
进行句子训练:小松鼠从( )跳下来。
( )从( )回来。
7.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读自悟,在课文的句子中理解词语,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二)品读第2~4自然段1.过渡: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儿,有小雨点儿(出示图片)。
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雨点儿,那就是其中的一个可爱的小雨点儿。
小雨点儿看见大雨点儿匆匆忙忙地从它身边路过,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着,大雨点儿笑眯眯地回答着。
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预设:(1)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2)小雨点儿这样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这是谁问谁?问什么?引导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
先同桌练习,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
最后师生合作读。
6.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课件演示:出示一盆小花,让学生说说小花需要的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它们能换吗?想一想哪些地方需要大雨点儿呢?预设: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提供给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第5自然段1.过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呀!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
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播放课件)(教师解说: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