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对企业内社会资本作用机制研究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
制造业
1 5
1 4
t 4
效具有正相关关系。
信息技术业 合计
16 2 11 4
14 2 18 3
l2 2 16 3
A m d i iB l o i 资源基 础和利 益相关者 的视 角 , 用《 h e a — e au 从 R h k 使 财 富》 杂志 19 9 1年评选 出的美 国 10家“ 0 最大跨 国” 制造 和服务公 司中 8 1 家为样本 , 18 — 9 1年企业 的全 部资产 相对 增值 (V T ) 自变 以 97 19 R A A为 量 , 19 — 9 6 的企业 的 R A A为 因变 量 , 以 9 2 19 年 V T 发现智力 资本对美 国 跨国公 司的绩 效有 积极 和显 著的作用 。 See i r tvnFr 对南非企业 智力增值系数 V C ( leA ddItl c e AI Va d e el — u n e taC e c n 的三个组成部分 , ul o fi t f e) i 即人力 资本增值 系数 、 物质资本增值 系 数、 结构 资本增值 系数 与企业绩效( 利能力 、 获 生产率 、 市场评 价) 的关 系 进行 了实证研究 , 发现 : 非市场注重 物质资本 的回报 , 南 忽视对 人力资 源和结构资源 的开发 和利用 。 陈劲等 (0 4 将智力资本分 为人力资本 、 20 ) 结构 资本 、 资本和客 创新 户资本 , 以浙江省 的高科技企业 为样 本进行问卷调查 , 设计 出相应评价 智力资本定性指标 的体系并进行 了实证研究 。 实证研究发现 , 企业智力 资本各 因素评分值与企业业绩有显著 的相关关系 。 李嘉 明等人( 0 ) 2 4 ̄ 0 2我国计算机 行业 3 O家上市公 司 2 0 。 的 02 年度 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 物质资本与以净利润率为度量指标的企 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着不十分显 著的正 向效应, 结构资本却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二、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相关关系实证研究设计 本文在对国内外智力资本 的相关研究 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 目 我 前 国中小企业 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 地选取深交所 2 0 0 7年 至 2 0 0 9年 中 来 自信息技 术业 、 制造业 的中小板上市公 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 探讨 中小企业 智力 资本对 企业价值贡献 的程度 ,以期发现我 国企业智 力资本与企业绩效 的关 系。 ( ) 一 研究方法 本文将智力资本划分为 物质 资本 、 人力资本 和结 构资本 , 运用智力 资本增 值系数 V I AC对企业市场价值 有贡献 的各 方面进行分 析对 比研 究 。通过对智力增值 系数 V I 各变量与企业市场价值 的回归分析 , AC 掌 握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对企业市场价值贡献 的差异 。 ( ) 二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本文所选样本公 司的智力资本 数据来 自对样本公 司年报 数据智力 姿 本 与 芷 业 绩 效 昀 相 关 性 研 穷 来自 巾小板上 市公 司昀证据
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探讨

狭 义概 念 ,仅包 括 人具 有的 知识 和技 能 ,代替 人 力资 本使 用 。国 内 外普 遍 认为 ,智 力 资本概 念 的正 式提 出实 在 1 0 6 9 年 ,提 出者加 尔布 雷 思( J o h n K e n n e t h G a l b r a i t h ) 认为 智 力资本 是人 的思 想形态 发 生 变 化 的一种 动态 过 程 ,在这 个过 程 中企业 为 了实 现组 织 目标会 使用 各 种各 样 的方法 和 手段 。2 O 世纪 9 0 年代 ,从 美 国杂 志 《 财富 》上 与
四 对项 目投 资决策的建议
对 于 单个 项 目,企 业需 要考 察 的是 项 目内部 收 益率 是否 能够 达
值 的 内容 ,根 据企 业资 金 、经营 状 况做 出理性 决 策 ,从 而做 出最 准 确 的投 资判断 。
到要 求 ,相对 于企 业筹 资成 本 ,能 否取 得正 的净 现 金值 ,项 目投 资 五 、结束语 项 目投资 存在 一定 风 险 ,但任何 企 业若 想 长远 发展 ,必 须通 过 性 风 险有 多大 。对 于 多个 项 目的决 策 ,企业 往往 会 根据 投资 项 目的 投 资行 为 获取 收益 ,投 资 决策 因此 成为 左右 投 资成功 与否 的关键 。 所 带 来 的期权 价值 有 多少 ,以及项 目投 资所 带来 的 项 目风 险和系 统 经济 评价 指标 对 项 目进 行排 序 ,以此确 定项 目的投 资次 序 。这种 决 企 业 需要 综合 考虑 自身实力 和 运营情 况 ,全 面考 量投 资 项 目 ,统 筹 策 方法 的问题 在于 忽 略 了项 目之 间风 险的相 关性 ,无法 实现 收益 和 规 划 投资 方 案 ,有 效控 制 投资 风险 ,最 终做 出 正确 的投 资决 策 ,才 风险 的最佳 均 衡 。 因此 ,我们 在多 项 目决策 ,即决 定资 源如 何在 项 能在长期投资中 取得丰厚回 报, 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田 目间分 配 时 ,不 仅仅 需要 考虑 项 目本 身的 经济 效益 和风 险特 征 ,还 需 要衡 量 各个 项 目以及新 项 目和企 业现 有业 务之 间风 险的相 关性 , 在 确保 投资 效益 的同时 实现投 资风 险最小 化 。具 体建 议如 下 :
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不是一个黑色和白色的问题(intellectual capital: not a black and white issue)主要是讲保护知识产权(IP)以及将其商业最大化的重要性。
公司应该尽早明白并处理好公司的智力资本。
文章指出,现实中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的问题。
尽管一个公司能采取行动保护其智力资本,但它也许并不知道如何将智力资本最大化,不知道如何实现智力资本的最大商业价值。
保护是很重要,但单单保护却远远不够。
公司应该知道其智力资本的组成,如何保护它,及如何将它价值最大化。
智力资本不仅仅是商标,设计,版权等等。
公司的价值在于一个更广的智力资本概念之中(广义的智力资本),比如,职员的技术诀窍,品牌推广,技能等等。
创意和发明公司发展的心脏或源泉,但广义的智力资本是公司发展和稳固的动力。
一些聪明的组织已经开始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将稳健的知识产权作为投资决策的一部分。
保护知识产权的最佳途径是整合与计划业务,把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当作一个地方的商业企业战略启动或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知识产权是以后必须做的事情,提前做会节省大量的麻烦,避免企业可能发生的破产。
这篇文章没有介绍有关智力资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内容。
智力资本创造和发展的人力资源门户路线(HR portal alignment for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本论文研究人力资源门户网站配置是否有利于并如何促进智力资本的创造和发展的。
通过对一家大型咨询公司的深入的范例分析来分析和回答研究的问题。
结果显示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是根据智力资本的创造和发展来设计的,受人力资源门户网站配置路线的支持,并根据人力资源门户替代和杠杆指标进行评估。
主要的结论是:一个组织的具体战略立场对人力资源实践绩效有很大影响,人力资源能力和战略的适应能力增强导致绩效优越。
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践,对人力、社会、组织资本的扩张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应用程序根据对智力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发展的贡献不同被拒绝。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文化探析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刘秀春【摘 要】智力资本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备受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对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评析,以期为智力资本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力资本 构成要素 总结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产业发展形态从资本密集型逐渐发展为知识密集型,技术、知识、专利等知识要素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一、智力资本的概念西尼尔(Senior)于1836年最早提出狭义的智力资本概念,其含义仅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
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于1969年正式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成员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动态过程。
(一)知识观斯图尔特(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用于创造财富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知识产权等。
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协会(1998)认为智力资本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管理过程、智力产权等资产负债表项目。
Huge.Mac.Donald(1999)认为智力资本是组织中具有差别优势的知识,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李冬伟(2010)认为智力资本是知识经过价值创造、实现、提升等阶段转化为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二)资源观Hudson(1993)认为智力资本经过组织环境的整合创造价值,是教育、经验、遗传基因和态度等无形资产的综合。
Karl Erik Sveiby(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基于知识无限性的无形资产。
Annie Brooking(1998)认为“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所以智力资本是企业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
(三)能力观Sveiby.K.E (1986)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Stewart(1994)认为智力资本包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
NahaPie & Ghoshal(2001)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能使团体组织成员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知识能力。
二、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是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采用不同的划分基础,对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V A CI =物 质资 本增 值 系数 ( C E E ) +人 力 资本 增值 系 V A Cl 是模 型 综合 指标 ,表 示企 业智 力增值 能 力 , 用
( 2 0 0 4 )研究证实了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作 数 ( H CE ) +结 构资 本增值 系 数( S C E)
内外学者研 究 的热点 。 自从 智力资本 概念被 提 出之后 , 对 点 , 本 文 支 持 二 元论 观 点 , 将 智 力 资 本 划分 为人 力 资本 于 智力资本 的研 究经历 了三个 阶段 ,对智 力资本 界定 、 构 和 结构 资本 。 本 文借 鉴 A n t e P u b l i c 提 出的智 力资 本增 成 要素研究 是第一 阶段 ; 第二 阶段是 关于 智力资本 测评 方 值 系数 法 ( V A CI 法) 来 测 量智 力 资本 , V A C I 法 认 为企 业 法 的研究 ;第三阶 段是 智力资本 在未 来推广 应用 的研究 , 智 力资本研 究发展过 程是理论 和实 际相结合 的过程 。 资 本包 括物 质 资 本 和智 力 资本 两 部分 , 企业 绩 效 以及 价 值 增值 取 决于 物 质 资本 增值 效 率 和智 力 资本 增 值 效率 ,
目前关于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 的实证研 究主要集 而智力资本是 由人力资本 和结构资本构成 的, 因而智力
中在 智 力 资 本 对 企 业 绩 效 影 响 实证 研 究 。A h m e d R i — 资本 增值 系 数模型 可 以表示 如 下 :
a h i —B e l k a o u i ( 2 0 0 3 ) 、 S t e v e n F i r e r ( 2 0 0 3) 和 Ma r v i d i s
我国上市公司多元资本结构及其绩效影响研究——基于智力资本视角

资本 的 资 本 结 构 问 题 。对 于 多 元 资 本 结 构 的 探 讨 , 有 助 于 突 破传 统 财 务 资 本 结 构 与 组 织 绩 效 关 系 间 的 不 确
定性 , 分析促进企业 价值增 长的资本 结构变 化规律 , 以
财 务 资 本 与 人 力 资 本 比例 , 并 合 理 安 排 人 力 资 本 内部
时 代 的到 来 , 资 本 观 念 日趋 多 元 化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 来, 国 内外 学 者 提 出 了许 多 资 本 概 念 , 迄 今 为止 , 已形 成包括财务资本 、 人力 资本 、 智 力资本 、 社会资本 、 文 化 资本 、 生态资本等多元化 的资本 范畴 , 多 元 资 本 或 泛 资 本共 同 为 组 织 创 造 价 值 这 一 观 念 已 为 理 论 和 实 务 界 所
力资本概念 , 并 进 行 了 较 深 人 的 研 究 。 学 者 们 将 智 力 资本视为组织 所有 非财 务资 本 的统称 , 代 表 企 业 市 场
理 论 综 述 与 研 究 假 设
基 于 人 力 资 本 日益 重 要 的 价 值 创 造 作 用 , 国 内 外
接受。对于资本 结构 的研 究 , 也 有 必 要 突 破 传 统 的 股 权 资本 与 债 务 资 本 的 财 务 资 本 结 构 , 进 一 步 探 讨 多 元
筹 资 结 构 决 策 的 内容 不 仅 包 括 物 质 权 益 资 本 和债 务 资 本, 还 应 包 括 人 力 资 本 。张 文 贤 、 傅颀_ 3 构 建 了 以 人 力 资 本 为 核 心 的资 本 结 构 体 系 。张 娟 构 建 了人 力 资 本 、
较 显著 的增 长趋 势 , 说 明 企 业 智 力 资 本 的 增 长 幅度 高 于 财 务 资 本 的 增 长 幅 度 。 并 且 , 该 多元 资 本 结 构 对 企
智力资本——现代企业发展新的驱动力

[ 中国分类号 ] 13 [ n2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01 66(020 — O —0 1 — 0620) 07 2 0 2 9
维普资讯
20 02年第 2 期 总第 6 期 3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U A AR L 订 ] s O RN L OF H B N L v咀tⅡY 】 皿 OFO0 皿
N . 20 0 2. 0 2 S r l o 6 ei . 3 aN一Βιβλιοθήκη 、智力资本 的定 义
智力 资本是 相对 于传 统 的物质 资本 而 言 的 , 是知识 企业最 为重 要 的资源 , 一种 潜在 的 、 是 无形 的 、 动
态的、 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 是企业真正 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 , 物质资本与非物质资本 是 的合 成 。瑞典斯 堪 的亚集 团 (kni ru) Sad Gop 的首 席智力 资 本执行 官 Li E v so 对 智力 资本 的定 义为 : a e -di sn f n 智力 资本 是所有 对企 业 的市场 竞争 力做 出贡献 的专 业知识 、 应用 经验 、 组织技术 、 户关 系和职 业技 巧。 客 简单地说 , 它是公司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 。它可以用一个 等式来表示 , : 即 企业 : 有形资产 +智力 资本 。这个差值是智力资本被发现的原因 , 也是智力资本量化的目的——平衡差距 、 体现价值。智力资 本是使公司得 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 。这一方面说 明了智力资本是企业不可或缺 的部分 . 没有 智力 资 本 , 企业 就无 法运 行 ; 另一 方面突 出了智力 资本与有 形资 产相 区别 的无形性 。
动态能力观下的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探究

而做 出恰 当的提 升企业 竞争 力决 策提 供新 思路 。
1 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关 系文献回顾
美 国学者 Se r将 智力 资本定 义 为 “ 司中所有 成员 所知 晓 的 , t t wa 公 能为 企业在 市 场上 获得竞 争优 势 的事
a)但 并 没有 从根 源 上解 决 其 固有 的缺 陷 。 因为 资源 基础 观 本质 上是 一 种静 态 分析 理论 , 没有 很 好地 分 1, 它 析 资 源是 如何 转变 为竞 争 优势 的。 1 企 业能 力理 论 强调 智 力资本 通 过转 化 为企 业 能力提 升 企 业竞 争 力 . 2
ll 2
8 家 美 国跨 国公 司 为研 究样 本 , 证 了智 力 资本 值增 值 与 核心 竞争 力 的关 系 , 章结 论统 计 上显 著地 支持 1 验 文 了资 源基 础 观 的 观点 。戴 乾文 通过 对 台湾上 柜 公 司 随机 抽 样 名单 进 行 问 卷调 查 , 果 显示 人 力 资本 、 结 结
物之和”引发了学者们对智力资本与竞争力 的广泛研究 。S l at , u i n 通过对智力资本文献 的整理 , 出研 l ” v 指
究智 力 资本对 企业 竞 争力 的贡 献 有两条 侧重 点不 同但又 相互 关联 的路 线 : 一条 以 资源 为基 础 , 重 于研究 侧 企业 通 过智 力 资源 创造 价 值 , 而提 升 企业 竞 争力 ; 一 条 以知识 和 能 力为 基 础 , 重 于研 究 基 于知 识 与 从 另 侧 能力 塑造 的智力 资本 开 发 与管 理 , 提升 企业 核 心竞 争力 。本文 选择 至 20 年 1 月 3 09 2 1日国 内外相 关 文献 , 得 出 当前 研 究 主要 基 于资 源基 础 观 、 企业 能 力 理论 与知 识 管理 理论 基 础 上研 究 智力 资本 对 企 业竞 争力 的
可持续发展导向下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作用机理研究

的到来 , 如物质 、 诸 货币 、 硬件等在企业家 眼里不再是渴求的资源 ,
对智 力资本的阐述最早可追溯到 13 年 , 86 西尼尔把智力 资本
认 同为人力 资本提 了出来 ,他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 人所拥有 的知 识和技 能。 随后 , 尔布雷斯在其基础上对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 了 加 发展 和延伸 , 他认 为智力资本不仅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 , 还应该
从定性的角度来看 , 企业价值是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 获利能力 和竞 争优势持续时 间的综合表现 ,它不仅反 映了企业 已 有资产的获利 能力 , 而且还体现了企业对经营环境的适 应能力 ; 而 从定量的角度来说 ,企业价值则被定义为企业在未来能够产生 的 现金 流入量 的折现值之和 。 在知识经济时代 , 企业价值 的构成发生
业追求 的新 的价值增长点 ,对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和长足进步有着 举足轻重 的作用 。 如何深入挖掘智力资本 , 使其 在激烈 的竞争 中为 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 是众 多企业追寻和探索的 目标。 但就企业管理
的现实而 言 , 许多企业 只注重人才 的引进 、 资本优化 、 理升级等 管 基础层面 , 而忽视 了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 使得智力资本未能充分
他们从各 自不同的研究 角度对智力资本 的概念进行 了界定。在综 合和借鉴专家学者科学解释智力 资本概念 的基础上 ,本文以企业 可持续发展为着力 点 , 以企业价值 为视角 , 把智力资本 定义为 : 智
力资本是 一种无形 资产 ,是在账 面上未完全体现但却可以被运用 并通过 内外 因素 的影 响为企业带来更 多剩余价值 的一种 资本 , 这 种 资本最重要 的特性是能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带来竞争优 势, 能为企业未来创造价值 。 智力资本 由人力资本 、 组织结构资本 、 关 系资本 三大部分构成 , 具有无形性 、 高度风险性 、 累积性 、 高风险
企业价值导向的智力资本组合激励研究

企业价 值导 向的智 力资本组 合 激 励 研 究
陈艳 莹 , 天 颖 谢
( 大连理 工大学 经济系 , 辽宁 大连 162 ) 10 3
摘 要 : 力资本是 企 业价值 增 长的重要 来 源 , 力资本 的使 用和 管理在 很 大程 度上 是一 种 激励 问题 , 够增 智 智 能 加企 业价值 的 智力资 本激励 需要 满足 效率原 则和 长期性 原 则。 由于挤 出效应 的存 在 , 业对 智 力 资本 的激 企
维普资讯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 0 6年第 1 2卷第 4期
J U N LO H G IG U I E ST Sc lSi c dt n o.2N . 0 6 O R A FC ON QN N V R IY(oi ce eE io )V 11 o420 a n i
实却是 , 在这段时期 IM公司因微软等新兴企业的竞争价值发生了大幅度 的下 B
滑 。这说 明 , 仅获得智 力资本 还不 足 以保证 企业价 值 的增 长 , 仅 如何 有 效地使 用 和管理 智力 资本 才是 问题 的关键 。现 有研 究 在关 注智 力 资本 评 估 的 同时 , 恰恰 忽视 了智力 资本 的使 用和管理 与企业 价值增 长之 间的深层 次作用 机理 。 智 力资本 通常被 认为包 括人力资本 、 结构 资本 和关系 资本 三类 , 种划 分依 这 据 的是智力 资本 的产 权归属 ,归员工所有 的智力 资本 要素为人力资本 , 归企业 所
一
种 能够用来 评估企业 智力 资本 存量 的方 法 , E v so 19) 如 di sn(97 等提 出 的斯 堪 n
的亚导航仪模型,vi (9 ) Se y 1 7 设计 的无形资产监控模型 , uh 2 1等研究如 b 9 Bk ( 0) 0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 海军工程大学装备经济管理 系, 湖北 武汉 4 3 0 0 3 3 )
摘
要: 从 定性 、 定 量两个角度分别综述 国 内外 智力资本 内涵研 究概 况, 综述 国内外智力资本计量模型和综述 国内外 智力资本综
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研 究概 况 。
关键词 : 智力资本 ; 内涵 ; 计量模型 ; 综合 评 价指 标 体 系
本形式。 他认为 , 智力资本不仅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 , 而且还包括相 纳哈帕特和赫歇尔( N a h a p i e t &C h o s h a 1 ) Ⅱ 酱 出, 智力资本是指一 应的智力活动 , 即智力资本不仅仅是静态的无形资产 , 而且还是有效 种社会团体( 如组织、 知识社群与专业人员等 ) 的知识与知识能力 , 它 利用知识的过程 、 实现 目标的手 。 能够使 人们获得做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最 早 给 智力 资本 下 定 义 的是 美 国学 者 托 马斯 ・ 斯 图 尔特 美 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乌尔里奇 D a v e U l r i c h ) 0 4  ̄ 授认为 , 一 ( T h o ma s ・ A・ S t e w a r t ) m 。2 0 世纪 9 0年代 , 他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发表了 家企业 的智力资本就是其成员的能力( C o m p e t e n c e ) 与认同感 ( C o m — 系列关于智力资本的文章, 认为智力资本是—个组织中每—个人所 m i t m e n t ) 的乘积 , 用公式表示 , 即“ 智力资本 =能力 认同感 ” 。 公式 中 知道 的每一件 事 的加 总之 和 ,是能够 被用来 创造财 富 的智力材 用乘号而不用加号 , 意在强调组织 中的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相互关 料——知识 、 知识产权 、 经验等。 他将智力资本定义为 , ‘ 司中所有成 联 和相 互影 响 。 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 目 。并指出, 约翰森( J o h n s o n ) 耿 为, 智力资本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无形 企业的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企业 的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 资产 , 它附着在传统会计科 目中。 者之 中的整体价值。 曾科瓦斯基( D z i n k o w s k i )  ̄  ̄ 出, 智力资本是公司拥有的资本或 胡德森 ( Hu d s o n ) 认为 , 智力资本是 4种无形资产的综合 , 包括 以知识为主的资产总和。 基因遗传 、 教育 、 经验及对生活工作 的态度 , 并且通过组织环境( 文化 、 1 . 2 国内智力资本内涵研究概况。国内对智力资本的研究很不规范, 制度等) 的整合 , 可以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要强化智力资本的产生和 但可以大致将其分为 3 类旧: 1 ) 对 国外智力资本理论的介绍 、 评述和初 使用 , 应重视企业的沟通网络 、 组织 网络的建设, 营造 恰当的环境以保 步应用 ; 2 ) 在不同场合下 自发运用了“ 智力资本” 这一名词 ; 3 ) 提出了 证 企 业 的创 造 陛。 些与智力资本思想相吻合 , 或者相接近的概念和理论。 胡伯特( Hu b e  ̄s L 0 n g e ) 畔簪 智力资本定义为: 雇员资本( E m p l o y — 国内关 于智力资本 内涵的研究 ,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 例如: 张小 e e C a p i t a 1 ) 、 组织 ̄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 a p i t a 1 ) 和外部关系 ̄ ( E x t e r - 红认为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分为四个层次 : 第一层是人力资本 , 第二 n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 的总 和 。 层是智力成果, 第三层是知识产权 , 第 四层是智力资产 李冬琴认为, 英 国的安妮 ・ 布鲁金 ( A n n i e B r o o k i n g )  ̄ 智力资本简单地归为 智力资本的定义分 为三种 : 基于知识的定义 、 基于价值 的定义和基于 “ 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 , 并把智力资本的意义体现 无形资产的定义明 ; 王文华把智力资本看作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 是各 在—个简洁的公式中, 即“ 企业 = 有形资产 + 智力资本” 。它具体包括 种知识元素在特定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 , 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 市场资产 、 知识产权资产、 人才资产 、 基础机构资产四大类。 富 的企业 能力 ∞ ; 加拿大 Mc Ma s t e r 大学商学 院的尼克 ・ 邦提斯 ( N i c k B o n t i s ) V  ̄ 士 综合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 智力资本研究的出发点 , 就是将企业看 也认为 , 智力资本是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 , 并认为企业 作—个由各种资源组成的复杂系统 , 其基本前提就是把企业视为类似 的专业技能 、 知识以及企业中的学习能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 于“ 人” 的有机体 , 把企业的核心器官理解为一个能系统思维的大脑。
高校智力资本研究综述

四种资本进行了量化研究 。 表 1 高校 智 力资本 评 价指 标 体 系 于 富 生 , 对 S k a n d i a模 维度 评 价指标 项目 来源 型进 行 了改 进 ,对 指标 体 系 领导能力 J o h n s o n 工 作胜任 程度 B o  ̄ a i s 进 行 了量 化研 究 。 专 业技能技巧 E d i  ̄ h n s s o n & M a l o n  ̄ 贾 朝 华 , 在 硕 士 论 文 参与 决 策、管 理 的 力 谢供源 生师比 L e i t m  ̄ 高校智力资本评价体 系的构 组 织 学习 h ,  ̄ t k E , " d a n B u c e n 建 中 ,对 高校 智 力 资本 指 标 高 级 职称人员比伊 l 『 罗鄂湘 , 钱省三 体 系 的 构 建 进 行 了 定 量 研 人力瓷本 救 育程度 ( 博士学位比 ) A S T D
管 理 创 新
2 0 l 4 年 第1 期 l 科技创新与应用
高校 智 力 资本研 究综述
吴 琴 。 吴龙 祥
( 1 、 海 军工程 大学装备经 济管理 系, 湖北 武 汉 4 3 0 0 3 3 2 、 9 2 0 6 0 部 队舰船教研 室, 辽 宁 大连 1 1 6 0 0 0 ) 摘 要: 智能资本在十九世 纪六十年代末才被提 出来, 其并不是单纯指知识和纯粹的智力, 而是指运用脑力的行 为, 智能资本也 是 一种 资产 , 不 同于传 统 的 土 地 、 资金 和 原 料 等有 形 资产 , 其 是 一 种 无 形 资产 , 在 当前 的 知识 经 济 时代 变得 尤 为重 要 。 这是 一 种 全新 的体现价值所在的模式 , 是 当前知识产业发展 的重要根基。文章从 高校智力资本概念模型、 高校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 系两 个 角度 分 别 综 述 国 内外 高校 智 力 资 本 内涵研 究概 况。 关键 词 : 高校 智 力 资本 ; 评 价 指标 体 系 ; 研 究 当前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 在这个 时代 中最有价值和最稀缺 的资源即是智力资本 , 虽然智能资本是无形的 , 但却是当前在社会发 展过程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 的关键 。 高校是我 国重要 的知识学府 , 是知识和技术集中的地方 ,高校的科研水平及科研队伍都处于一个 较高的水平 , 知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 同时其办学理念 、 独具特色 的 学风等等 , 这都是高校竞争优势 的智力资本。 目前高校的价值即取决 于拥有 的智力资本 , 这也是高校在竞争 中占据优势的关键 , 这些资本 不仅符合学校发展的战略要求 , 同时还可以在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和 社会服务方面创造较高的价值 , 使高校具有竞争 的优势 。 1高校智力资本概念模型研究 国际上对智能资本的研究处 于不断探索的阶段 , 在进行实务应 用阶段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而我国对智能资本的研究还处于初级 阶段 , 主要 还 是 引起 和 学 习 国外 的先 进方 法 。 所 以 目前 针对 到 企业 智 能资本的研究文献还多一些 , 而相对于高校智能资本的文献则较少。 针对于这种情况 ,本文采用 了部分学者基于企业智力资本所提也 的 高校智力资本概念模型 ,希望大家对高校智力资本能有所 了解 的认
浅谈企业智力资本的运营

分析各类观点 ,笔者认 为无 形资 产角度 比较 合
理 :智力资本是 由主体所 拥有 或者一 定程 度上 控制
.
上的财务资本如 土地 、厂 房 、设备 、存货 等实 物资
8.
21 0 1年 第1 期 1
本及货币资本相 比具 有创 造性和能 动性 ( 可变性 ) , 这就使智力资本运 营 与一般 的资本 运 营有 了明显 的
。山 东农 业大学 王晶晶 董 雪艳
摘要 :知识 经济社会 ,智 力资本 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体资 源,智 力资本的运营成 为企业资本运 营与财务 管理的重要
内 。智 力资本是非 常稀缺的 资源,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智力 资本运营体 系,才 能在 竞争 中发挥 优 势脱颖 而 出,以智 力 容
●改 革 之 窗
21 年 第 1 期 0 1 1
霪 臻 臻嘞霎 跨 跨力 跨 跨 跨运 跨 霉 霉 跨资 霉 霎 跨营 浅霎 企霉 霉 枣 霎 霎 日霉 s 谈冀 业 毳 霪 霉 鬈 霪 耄 霎 智 本 耥 的
懿哂9 电 五 懿哂蛇 五 熬哂蛇 五 篼嘶9 @ 五 懿哂9 9 馥 哂鹎 五 五 篼哂 哂 丕 篼哂 丕 弦哂 五 端哂 五
资本 为核 心的企业更是如 此。研 究智力资本 的运 营规律 ,研 究由此 引起 的资本运 营、财务管理理论 的改革 与变化显得特 别重要 。本 文通过对这 些变化 的研 究为知识 经济社会企业 资本运 营提供借鉴 。 关键词 :智 力资本 中图分 类号 :F 7 22 稀缺 资源 运 营
业外部交易型 战略 的运 用 ,包括企 业通 过兼 并 、收 购或者重组 ,迅速 巩 固或 扩大 自身 的竞争 实力 ,并 建立起持续发 展的企业 核心 能力等 等 。三是 特殊 行 业资本运营 ,属 于中观 范畴 ,主要 是银 行等 服务性 金融机构 的资本配置 。 2 .智力资本运营。智力资 本运营 是指将智力 资
论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富, 依赖知识的积 累推动经济 的持续增 长,也意味着我们
第 2卷 7
28 7 O年 月 0
第 7期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o 总2 N7 07 . 1 第
17 7 期
论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万 希
( 广东 商学院 ,广 州
[ 摘
50 2 ) 130
要] 在今天知识 经济 时代 ,智力资本 已成为公 司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 国经济的发展从
可 以是信息处理。如 在农 业时代 ,狩猎及 采集 活动仍然
存在 ,而从 事农业 劳作 必须 制造 工具 ,也要 有关 植物 、
动 物 和 季 节 等方 面 的 信 息 和 知 识 ,但 农 业 时代 活 动 主要
是集 中在生产粮 食上 。
当然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也需 要人力资本 ,但是 在这
重 要 ,构 成 了知 识 经 济 的特 征 。
③知识经济还伴有企业文化 的变化 ,以催 生创造力 、
识经济研究 的范 畴。与 贸易 伙伴 、消 费者 、供应 商的关
系 ,分 销 网络 。知 识 产 权 ,专 利 ,形象 以及 做 事 的 特有 方
灵敏性和好 的商业 感觉 ,人 们在其 中具有 变化 、偏好 冒
在不 断 地 改 造传 统 的产 业。达 文 波 特 ( aepr D vno )在 t
因此 ,研究宏观经济 与微 观经济之 间的结合点就为 企业
智力资本管理的理论 与实践所关注。
《 知识管理的若干原则》一文认 为,随着免费 自然资 源和 廉价劳动力 的接近枯竭 ,商业优势 的未被使用 的最后 资
智力资本的内涵及产权属性探讨

智力资本的内涵及产权属性探讨知识经济背景下,只有智力资本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智力资本应该基于核心能力来定义,包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市场资本。
人力资本所有权天然属于个人自己,使用权归属企业;而组织资本和市场资本产权归属企业共有。
标签:核心能力智力资本产权一、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是哈默和普哈拉德(Hamel & Prahalad)于1990年提出的,他们将核心能力定义为:能使企业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
哈默和普哈拉德在对众多全球性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时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基础是它们拥有各具特色的技能和技术,这些独特的技能和技术为客户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并为企业提供了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核心能力备受管理层的重视,而产品和市场战略只被看作是企业生命中相对短暂的表面现象,企业核心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独特本质。
企业的核心能力要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应当满足四个条件,即应当是有价值的、应当是异质的、应当是不能完全仿制的、应当是很难替代的。
尽管智力资本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智力资本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得到了学者的一致认同。
首先,智力资本具有巨大的价值创造潜力。
因为智力资本具有使用机会成本低、规模报酬递增、可以在企业内部复制和共享等优点。
其次,智力资本往往具有稀缺性。
智力资本不能象其他有形资产那样能够从外部市场获得,只能在内部经过长时间积累而逐步培育,一旦培育成功,其他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加以复制。
再次,智力资本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
智力资本只能在企业内部经过独特的历史路径、通过无数的大小决策而逐步形成,因此这些智力资本往往具有路径依赖性、社会复杂性和原因模糊性,其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模仿成本相当高,有些甚至根本无法模仿。
因此,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只有智力资本才具备创造持续竞争力的潜力,只有智力资本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策略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策略作者:赵建芬来源:《发展》2023年第11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对人力资源、企业管理方式都有新的挑战。
企业应注重人力资本的新变革,通过数字技术不断优化和创新企业生产方式,促进传统企业结构资本重组,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供应链资源整合,适应关系资本的变革要求,培育优质智力资本,同时加强知识管理,在数字经济时代中提高创新能力,取得长远稳定的竞争优势。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变得更加重要,创新成为竞争的主要动力,客户需求的即时满足成为重要竞争力,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成为常态,企业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在此背景下有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有的企业却迷失在数字丛林中,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如何能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本文从智力资本视角出发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是指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通过更加科学、高效、有序和可持续的资源配置,合理地平衡和整合这三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企业的自我发展并履行社会责任,达到长远发展的一种模式。
数字经济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对人力资源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替代了大量低技能和重复性的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替代常规性强、标准化高的工作。
例如,银行柜员的工作本身就是重复性较强且标准化高的工作,而现在已经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助服务,使得客户可以通过自助终端直接进行存取款、转账等操作,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对企业管理的挑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处理比以往更加复杂和庞大的数据。
这需要企业建立健全数据处理机制,建立统一的数据架构和数据规范,清晰明确地分配各个部门的使用权限和责任,从而确保数据存储、传输、加工、分析过程中始终保持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探讨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探讨
傅馨瑶;纪建悦
【期刊名称】《金融经济(理论版)》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 一、引言rn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资源结构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智力资本的比重日益增加,企业价值创造的重心已由实物资产的投资转移至智力资本,从而智力资本成为企业最具价值和最稀缺的资源.智力资本不但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未来创新和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拟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傅馨瑶;纪建悦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耦合性分析 [J], 杨隽萍;游春
2.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J], 谢雪
3.智力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关系探讨 [J], 朱军才
4.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行为研究——兼论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J], 南星恒
5.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创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投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数据 [J], 阳静;张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iaNe e h oo i sa d P o u t h n w T c n lge n rd cs
财 经 与 管 理
智力 资本理论 研究综述
胡延杰 薛 岩 晗
(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 北京 102 ) 0 0 9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智力资本逐 渐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动力。本 文从智力资本的内涵、 构成以及 智力资本的运营过程的 管 理 进行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 此 为后 续 研 究 提供 理 论 支持 。 借 关 键 词 : 力资 本 ; 力 资本 概 念 与 分 类 ; 力 资本 管理 智 智 智 智力资 本是实 现组织战略 、提升组织竞 争 力、 增加组织价值 、 维持组织可持续发展 的核 心 力量 , 是组织价值递增 的源泉。智力资本管理是 知识 经济 时代组 织价值增长的重要源 泉,因此 也是新 时代 组织 管理的重要 内容之一 。智力 资 本决定 着核 心竞争 力 的维 护和 更新 的 实现 程 度 ,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和 未来 创 新 和 利 润增 长 的关 键 。 1智 力 资 本 的 构成 由于研究 的出发点 和 目的不同 ,目前关 于 智 力资本 的分类或构成模型有很多种 : 11 . 智力资本两 因素结构。 E vnsn和 S lvn认 为 (9 6 , 业 智 d iso ul a i 19 ) 企 力资本是人力资源和结构性资本 的藕 合。人力 资源是指组织中所有与人有关 的方面 ,包 括企 业的所有 者 、 雇员 、 合伙人 、 供应 商以及所有 将 自己的能力 、 诀窍和技 能带到企业的个人。他们 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 以潜含 、未编码 的形式 存在, 为个人所拥 有。结构资本是指不依附于 并 企业人力资源而存在 的所有其 他能力 ,包括有 形和无形的因素 。其 中无形部分包括 企业 的信 息技术 、 用户数据 、 经营流程 、 略计划 、 战 企业文 化等; 有形部 分则包括财务 资产 、 设施 等企业 资 产表中有价值的所有项 目。结 构资本能够把个 人 的专有知识转化为集体拥 有的财富 ,即人力 资源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结构 资本 的转化才 能被组织利用 。 dis n还强调 , E vns o 智力 资本 的核 心主要是指特定人才和技术组 合所拥有的创新 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 。 12智力资本三因素结构 . E vnsn 19) d iso (9 7根据市 场价 值与账 面 价值 差异的不同成因 , 将智力资本划分 为人 力资本 、 顾客资本与结构资本 。其 中人力资本指组织成 员个人的能力 、 知识 、 技术 、 经验等 的总和 ; 顾客 资本指组织的所有关键关 系的总和 ,包括组织 与顾客 、 供应商 、 上下游 企业及 网络成员等利益 相关者之间的关 系;结构资本是人 力资本具体 化与权力化 的支持性结构 ,包括 用来传达和储 存智力资料的基础结构 、 信息技术 系统 、 专利数 据库 、 商标 和版权 等 , 简而 言之 , 结构资本 就是 指组织成 员无法带走 的组织 内部稳 定存在的资
社会资本对企业影响的机制研究

社会资本对企业影响的机制研究
田志龙;赵颖娜;贺远琼
【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
【年(卷),期】2006(20)1
【摘要】文章基于对社会资本概念和结构的探讨,首先通过研究总结发现西方学者主要从社会伦理和责任、公司管理、智力资本等三种理论视角来探讨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影响.然后找到了智力资本这个切入点,对近几年来在智力资本模型中探讨社会资本对企业影响的机制做了研究.最后指出了未来社会资本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提出了加大智力资本研究和把社会资本可度量化的建议.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田志龙;赵颖娜;贺远琼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社会资本视角下缓解城市相对贫困的机制研究 [J], 裴婷昊
2.创新投入如何高效转化?
——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机制研究 [J], 朱丽;郑国阳;吴伟;高祥莉
3.创新生态系统种群协同、知识管理及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研究 [J], 张艳丽;李超;李伟保
4.民众对警察负面刻板印象的诱因及其纾解机制研究——基于计划行为与社会资本理论整合框架的实证解释 [J], 李星昊
5.社会资本融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J], 丁子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力资本对企业内社会资本作用机制研究近年来,对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本的研究日渐成为学者关注的学术热点。
Nahapiet和Ghoshal在1998年提出了企业内社会资本对智力资本形成途径的概念模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对企业智力资本是如何影响企业内社会资本这一问题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本文尝试提出这一概念模型。
标签:智力资本社会资本资本企业文化近年来,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本理论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但现在的研究基本上是将这两者进行割裂研究。
Nahapiet和Ghoshal在1998年提出相关的概念模型,研究了企业内社会资本对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机制,但至今为止,尚未有人研究企业内智力资本对其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因此,本文试图完善这一理论框架。
一、概念界定1.社会资本由于社会资本理论兴起较晚,虽然发展很快,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这些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
(1)资源论。
代表人物是布迪厄和林南。
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
美国社会学家林南教授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
(2)功能论。
典型代表是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和哈佛大学教授普特南(Putnam)。
科尔曼从功能的角度来界定社会资本,认为:“所谓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构成,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3)能力论。
代表人物亚历山德罗·波茨(A Leiandro Porte)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
目前,学者们较一致的看法是基本认同普特南的定义。
2.企业内社会资本芝加哥大学的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1992)是第一个将企业作为社会资本研究主体的学者,他最早把社会资本由个人层次延伸至企业层次。
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行为者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种资源,企业作为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者,社会资本的逻辑不可避免地会扩展到企业层次。
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的最终决定者。
真正提出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是盖贝(Gabbay,1999)等人,盖贝以企业作为研究主体,分析了社会结构如何与企业以及企业内成员目标的实现相关联,认为企业的社会资本是以社会结构为载体,有助于企业这一主体目标实现的那些资源。
之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
根据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的社会资本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两个组成部分。
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由于企业内部的员工、管理者、部门、团队等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而形成的社会资本。
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员工提高内部沟通的效率,加快信息的交流和部门之间的资源交换和组合,从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是由于企业嵌入在外部关系网络中所形成的社会资本。
企业良好的外部社会资本有助于其与外部的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获取以前无法获得的信息、资源和知识。
3.智力资本到目前为止,对智力资本的研究也是同样如此,也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一种观点是从无形资产的角度给出定义。
如A.Brooking认为智力资本是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具体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基础结构资产四大类。
另外一种是Roos,Edvinsson and Dragonetti,他们定义智力资本为公司成员的知识和被转化到实际应用中的知识的总和。
还有的学者从价值的角度给出定义,Edvinsson和Malone指出,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即是企业的智力资本。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认为智力资本是组织(结构)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
二、理论剖析1.企业内社会资本影响智力资本形成的模型Nahapiet和Ghoshal在1998年提出社会资本对智力资本形成影响作用的概念模型。
他们把社会资本分成三个基本维度,即结构维度(structural dimension)、关系维度(relational dimension)和认知维度(cognitived dimension)。
其中,结构维度描述的是网络自身,包括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强度、网络位置等。
关系维度是指通过关系创造或者由关系手段获得的资产,包括规范与惩罚、信任与可信度、义务与期望以及可辨识的身份等。
认知维度指的是提供不同主体间共同理解的表达、解释与意义系统的那些资源,例如语言、符号和文化习惯等。
这三个维度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社会资本进行测度。
结构维度考察的是企业网络是否存在,而关系维度考察的是企业网络存在的质量,例如这些联系中是否具有信任等。
认知维度则是关于联系的认知的质量,例如网络内部各方是否真正理解对方等。
Nahapiet和Ghoshal在文章中指出:认知维度的社会资本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组织智力资本的产生和积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时,他们也给出了影响智力资本改变和结合的四种条件:机会、期望、动机和能力。
其中,期望(anticipation)、动机(motivation)属于内心活动,是一种主观意愿,是指参与智力资本形成的各类主体如企业、群体、个人等进行这种资源交换与组合活动的意愿,它是智力资本形成的主观条件和前提条件。
Nahapiet和Goshal指出,智力资本的形成是通过各种资源的交换与组合而形成,从而具备资源交换与组合的机会(access)就成为了智力资本产生必要的客观条件。
此外,整合能力(combination capability)是指的是实现资源交换与组合的能力,它是智力资本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上述模型中,他们也提到,智力资本也对企业内社会资本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
但Nahapiet和Goshal仅仅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没有给出智力资本是如何影响企业内社会资本的,这成为本文后续的主要内容。
2.智力资本的构成迄今为止,大部分学者还是比较认同Stewart的观点。
Stewart(1997)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智力资本的重要基础;组织资本或结构资本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组织文化等;客户资本是指市场营销渠道、顾客忠诚、企业信誉等与客户、政府及社会各界联系相关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或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相互作用,推动企业智力资本的增值与企业价值的实现。
也就是说,大部分学者基本认同三要素结构,即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组织资本)和客户资本(顾客资本、关系资本),因此本文也从这三个维度出发,研究智力资本对企业内社会资本的影响。
3.概念模型人力资本是指组织中的个体所拥有的各种知识、技能、经验等的集合,通过教育、职业培训、健康医疗等方面的投资方式所形成,因而具有资本的属性。
人力资本以个体为载体,与所有者不可分离,是企业智力资本中能动的、最重要的因素。
结构资本即组织资本是组织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将人力资本转变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结构资本与人力资本不同,它并不依附于员工身上,而是那些除了组织中的个体所拥有的技能之外的所有可以为组织带来价值增值的一切资本。
它体现为如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经营流程等。
结构资本不能脱离企业人力资本和客户资本而存在,是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一种环境和制度资本。
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共同组成了组织内部的智力资本。
客户资本是指组织在经营过程中和各利益相关者发生业务联系而产生的资本形态,包括营销渠道、企业信誉、客户关系等,这里的客户是广义的客户,包括消费者、供应商、合作商、政府、行业协会等。
客户资本是组织与外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属于组织外部的智力资本。
它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最直接的因素。
关于智力资本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关学者进行了研究。
Bontis(1998)和Bonds et a1.(2000)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Ferec Cetin(2000)指出,任何一个智力资本的要素单独存在都是毫无价值的。
他们的价值来自三者的相互作用。
Knight(1999)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描述为螺旋上升的过程,“当投资于人力资本时,更有能力的员工会发展组织的结构资本。
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改进通过转移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给高价值的顾客,从而增进了外部资本。
智力资本因素结合起来创造了更好的财务表现。
当新利润的一部分来自于智力资本时,一个向上的螺旋出现,这是组织价值和成长的虚拟循环。
”人力资本通过沟通来形成和促进企业内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中最活跃、能动的鲜活因素,它依附于员工个体,与员工不可分离,部分为企业所控制。
作为人力资本的承载者,企业员工必须通过双向沟通的途径,与其他员工进行知识、技能、经验、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从而促进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组合和创造,产生彼此的信任,发生互惠行为,达成共识,促进企业内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的加强,从而积累更为丰富的企业内社会资本。
结构资本为企业内人力资本提供了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是人力资本在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指引下,实现自身和企业价值增值的一个外在框架,包括各类有形和无形的资产。
企业是一个不同功能团队组成的集合体,结构资本中的相应规范和流程等方面必须要通过相应的群体活动才能付诸实施,否则企业功能无法实现。
在企业内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群体活动(比如企业的培训活动)中,员工进行结识、沟通交流等行为,这也促使企业内社会资本的产生和巩固。
在企业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最为模糊和抽象的无形资产之一。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结构资本中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内社会资本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长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其核心部分包括企业的最高目标和核心价值观。
它包含着企业员工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而共同遵守的规范,促使员工之间产生互惠和互相信任,从而促进企业内社会资本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四、结论企业内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共同发挥作用,通过机会、期望、动机和能力四种条件对企业内智力资本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企业内智力资本也同样对企业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企业内智力资本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通过互相沟通、群体活动和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内社会资本的变化。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二者的协同发展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不断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