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围岩变形与稳定性监测与控制
隧道围岩监控测量总结汇报
隧道围岩监控测量总结汇报隧道围岩监控测量总结汇报一、引言隧道工程是目前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围岩稳定性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对围岩进行监控测量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我们在隧道围岩监控测量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二、目的和意义隧道围岩监控测量的目的在于实时掌握围岩的稳定性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围岩的监控,我们可以了解岩石的变形、位移、裂缝和应力等情况,为合理调整施工参数和加固措施提供依据。
三、监控测量方案我们采用了多种监控测量手段,包括岩石应力检测、变形监测、位移监测和裂缝监测等。
岩石应力检测通过埋设应力计,实时测量围岩中的应力值,以判断其变化情况。
变形监测采用了全站仪和测距仪,可以准确地记录围岩的三维形变情况。
位移监测通过安装测斜仪和微变形仪等设备,可以监测围岩的位移情况。
裂缝监测则通过安装裂缝计进行,记录裂缝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四、监测结果与分析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良好,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岩体破裂和滑动等问题。
2. 隧道围岩在施工初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变形,但变形速度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
3. 隧道围岩中的应力分布较均匀,无明显的应力集中区域。
4. 隧道围岩中存在一些微小的裂缝,但裂缝的扩展速度较慢,不会对施工安全造成明显影响。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实施围岩监控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 测量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监测数据。
2.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建立更科学的模型和算法,以更准确地评估围岩的稳定性。
3. 应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和合作,及时获取施工进展和变化情况,以便调整监控测量方案。
六、结论通过对隧道围岩的监控测量,我们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为合理调整施工参数和采取加固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隧道工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隧道工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项目,其中围岩的稳定性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隧道工程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性围岩是指构成隧道周围墙壁的地质层,其稳定性是保证隧道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
围岩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应力状态等。
二、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评估围岩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1. 岩体力学参数测试: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测试,获取围岩的力学参数,如强度、刚度等。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对于稳定性分析非常重要。
2.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有限元或离散元等数值模拟方法,对围岩进行力学分析,预测其变形和破坏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多种力学因素,并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
3. 实地观察和监测:利用现场观察和监测手段,对隧道的变形、裂缝、水渗等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些观测数据可以为围岩稳定性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三、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因素围岩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地质情况:包括岩性、岩层结构、断裂和节理等。
不同的地质条件会对围岩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2.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下水流等因素对围岩的饱水状态和应力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地下应力状态:地应力是指地层中存在的自重应力和外界荷载所引起的应力。
合理的地应力分析对于围岩稳定性评估至关重要。
4. 施工过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如钻孔、爆破、掘进等操作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合理考虑。
四、围岩稳定性分析解决方案在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解决方案:1. 合理设计支护结构:通过合理的支护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围岩的稳定性。
常用的支护方法包括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衬砌等。
2. 注浆加固:在围岩中注入硬化材料,增加其强度和刚度,提高稳定性。
注浆加固是常用的围岩稳定措施之一。
浅谈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与围岩控制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30-0111-02浅谈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与围岩控制收稿日期:2009-06-14作者简介:段学超(1974-),男,工程师,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段学超摘 要:对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自然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围岩稳定性与围岩控制的方法与思路,介绍了围岩稳定性的监测方法和手段,论述了锚杆工作载荷与围岩稳定性的相互关系,用锚杆无损监测的方法来全程监测围岩稳定性对研究围岩稳定及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围岩稳定性,锚杆,围岩控制,锚杆无损监测中图分类号:T U 457文献标识码:A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对工程的正常运营是至关重要的。
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主要与岩石的性质、岩体的结构与构造、地下水、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有关[1],并且还与开挖方式及支护的形式和时间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对围岩稳定性监测的手段进行讨论,详细的论述利用锚杆工作载荷与围岩稳定性的关系来全程动态检测围岩稳定性的方法。
1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因素1.1 岩石性质及岩体的结构围岩的岩石性质和岩体结构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基本因素。
从岩性的角度,可以将围岩分为塑性围岩和脆性围岩,塑性围岩主要包括各类黏土质岩石、破碎松散岩石以及吸水易膨胀的岩石等,通常具有风化速度快,力学强度低以及遇水软化、崩解、膨胀等不良性质,故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最为不利;脆性围岩主要指各类坚硬体,由于岩石本身的强度远高于结构面的强度,这类围岩的强度取决于岩体结构。
从岩体的结构角度,可将岩体结构划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
松散结构及破碎结构岩体的稳定性最差;薄层状结构岩体次之;厚层状块体最好。
对于脆性的厚层状和块状岩体,其强度主要受软弱结构面的分布特点和较弱夹层的物质成分所控制,结构面对围岩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结构面的本身特征,还与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及这种组合与临空面的交切关系密切相关。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施工控制探讨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施工控制探讨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且有挑战性的工程,涉及各种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隧道的失稳和塌陷。
因此,对于隧道软弱围岩的变形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施工控制的几个方面。
首先,介绍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的原因和类型。
然后,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包括地质预测和地质处理等。
最后,阐述应该如何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体系,来持续地跟踪和管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的原因和类型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有几种原因,比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岩性等。
地质构造可能是引起软弱围岩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断层、褶皱、岩片等都会造成软弱围岩的变形。
水文条件也是造成软弱围岩变形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下水的压力和沉积物含水层的渗透都可能影响围岩的质量和稳定性。
岩性也会影响围岩的变形,一些类似泥岩和软岩结构比较松散,容易发生压缩、膨胀或采空塌陷等问题。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的类型有: 挤压、膨胀、产生裂缝等。
挤压是软弱围岩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被挤压变形;膨胀是围岩在水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隆起变形。
产生裂缝会使软弱围岩失去强度,进而导致塌陷。
如何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为了控制隧道软弱围岩的变形,需要选用合适的控制方法。
在选择控制方法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地质条件、施工方式和控制效果等方面。
地质预测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步骤。
预测地质条件的变化可以让工程团队准备好相应的措施。
例如,可以使用地震波传播、地球物理勘探等技术法来预测隧道遇到的地质情况。
预测后,可以灵活调整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地质处理是控制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的重要措施。
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处理隧道围岩,如钻孔注浆、集料注浆、冻结法、加固墙等。
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方式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钻孔注浆和集料注浆适用于软土和黏土地层,冻结法和加固墙适用于较为坚固的地层。
应该如何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体系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体系是持续跟踪和管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的重要手段。
隧道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与评估
隧道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与评估隧道工程是近年来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隧道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中的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的应用与评估也越来越受重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隧道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与评估。
1. 前言隧道工程中的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对工程安全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安装传感器在隧道内部或围岩上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取有关围岩变形和应力分布的数据,从而及时调整施工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测量套管法、测量灌浆法和测量剖面法。
其中,测量套管法是较为常用的技术,它通过在隧道围岩周围安装套管,通过测量套管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来确定围岩的状态。
测量灌浆法则是通过注入灌浆材料来填充隧道围岩的裂缝和空隙,同时监测灌浆材料的流动情况,来评估围岩变形情况。
测量剖面法是通过在隧道围岩上沿着剖面安装传感器,测量围岩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3. 隧道围岩应力监测技术的应用隧道围岩应力监测技术主要有引挠式、锚杆式和应力计式。
引挠式监测技术是通过引入外部力的方式来监测隧道围岩的应力分布。
锚杆式监测技术是通过在围岩内部安装锚杆,根据锚杆的应变变化来推断围岩的应力分布。
应力计式监测技术则是通过安装应力计来直接测量围岩的应力大小。
这些技术能够准确地评估围岩承载能力,从而指导隧道的施工进程。
4. 隧道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案例以某城市地铁隧道施工项目为例,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
通过定期对隧道内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工程师发现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量较大,应力分布不均匀。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工程师及时调整了施工方案,增设了加固措施,确保了隧道的稳定性。
5. 隧道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在施工中的优势与挑战隧道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技术在施工中具有诸多优势,如能够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及时发现问题。
深埋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灾变机理及控制研究
深埋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灾变机理及控制研究隧道工程中,软岩隧道的围岩大变形与灾变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这种变形与灾变不仅会造成工程进展缓慢,也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和灾变机理的研究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形成机理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围岩地应力的作用。
软岩隧道周围的地质结构较松散,地应力的大小受到了岩层变形和移位的影响,因此会对软岩隧道围岩产生较大的压力,并引起岩层的变形。
2、地下水的作用。
地下水的压力和流动方向也会使岩石发生变形。
因此,在软岩中开挖隧道时,如果不及时处理水的问题,就会因为水流的作用而引发滑坡、塌方等灾变。
3、开挖施工的影响。
软岩隧道开挖能力过强,会导致隧道周围的围岩受到破坏,并发生位移和塌方等变形现象。
4、围岩自身的性质。
软岩围岩本身具有一定的变形性能,加之地震、风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围岩大变形。
为了控制软岩隧道围岩的大变形,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实现多方面、多角度的控制措施。
1、优化支护结构。
在进行软岩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更加严密的支护结构体系,如采用高强度材料、优化加固方案,从而控制围岩变形。
2、加强隧道预处理工作。
地下水可能是软岩隧道工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必须在隧道施工中加强对地下水的处理工作,确保水的流向和分配不影响围岩的稳定性。
3、动态监测围岩的变形。
采用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遥感图像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软岩隧道变形过程的精确监测,从而及时控制围岩的变形程度。
4、应对地下水体系的不同。
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不完全有一个模式,不同隧道周围的地下水体系因地质情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所以,针对不同的水体系,需要量身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
5、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
软岩隧道工程的施工周期通常比较长,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程,就会让软岩隧道工程变得繁琐和冗长,从而增加了围岩险象,预测灾变等的可能性。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初期支护变形处理控制措施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初期支护变形处理控制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处于大山地区的经济也需要提高,山区内的物产要运出来,产生流通这就要求对当地交通的建设与完善。
工程遇到山体就会考虑挖隧道,由于不同山体它的岩层不同,每个地方地质环境也有差异,所以一个隧道工程是一套非常复杂缜密的工程。
隧道挖掘过程中又往往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例如山体滑坡,岩层变化,软弱围岩等等。
由于隧道挖掘工程整体变数很大,软弱围岩又是一种常见现象,解决软弱围岩的支护变形的技术手段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文从概述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初期起,产生支护变形的特点和应对措施一一做出论述,为日后隧道工程软弱围岩支护变形的问题作出分析,为隧道工程的安全有序完工提供依据。
关键词:隧道;软弱围岩;支护大变形;对策当今时代,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极快,对道路桥梁等基础施工建设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道路铺设尤为重要,在道路桥隧施工过程中,铁路的铺设会遇到隧道工程,公的建设也会有隧道路段,而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经常遇到支护变形的安全隐患阻碍工期。
因此做好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初期支护变形的工程分析和处理预案也就成了隧道围岩建设施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分析(一)软弱围岩变形的定义软弱围岩变形,实践研究表明,在隧道施工实践中,围岩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和损伤随之而来。
相较于坚硬围岩,软弱围岩具有差异化的变形特点;首先是具有较大变形量,开挖隧道之后,具有显著的塑性变形;具有较快的变形速度,软弱围岩形变后,变形随之出现;且有较长变形时间,隧道开挖中,软弱围岩除了变化较快之外,持续时间也比较长,且具有明显的蠕变特性;软弱围岩具有更大的扰动范围,扩大了软弱围岩隧道周围塑性区之后,如果不及时的支护,或者结构强度不符合要求,就会进一步扩大扰动范围。
软弱围岩具有更低的强度和较差的自稳能力,隧道开挖过程中破坏到地应力分布,会有一圈松动圈形成于隧道周围。
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解析
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解析隧道工程在现代交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外力因素,隧道围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形。
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变形问题,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进行解析。
一、传统监测方法传统的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测量筛孔法、钢尺法和测量轮法。
测量筛孔法是通过在围岩表面钻孔并安装固定目镜进行测量的。
钢尺法则是以钢尺为工具,在围岩表面进行直接测量。
测量轮法则是在围岩表面进行直接测量,并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围岩变形量。
尽管这些方法成本低,但是由于操作复杂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准确度和可靠性相对较低。
二、现代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技术在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激光扫描测量、岩体控制点法和微插值方法。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隧道围岩表面的几何形态变化。
该技术是通过激光器和高速获取系统进行测量,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到围岩的变形情况。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无接触和全局测量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变形监测的准确性。
岩体控制点法是通过在隧道围岩表面设置一系列控制点,通过测量这些控制点的坐标变化来反映围岩的变形情况。
该方法可以全方位地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隧道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微插值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变形监测方法。
通过将围岩的变形信息建模,并利用插值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实现对围岩变形的精细化监测。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
三、影响因素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影响隧道围岩变形监测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地质条件、围岩材料和施工技术是影响围岩变形的主要因素。
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地下应力、地层变形等。
围岩材料的性质也会对围岩变形产生重要影响,如围岩的岩性、裂隙度、岩层之间的接触性等。
此外,施工技术也是影响围岩变形的关键因素,包括掘进方法、支护方式以及施工质量等。
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隧道的稳定性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隧道围岩的特点。
隧道围岩是指隧道开挖时所遇到的周围岩石或土层,其特点主要包括力学性质和岩层结构。
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和破坏模式,而岩层结构则主要涉及岩层的纵向和横向切割裂缝、节理等。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为后续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
其次,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可采用多种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数值模拟,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响应,进而评估其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多种因素,如地下水位、地应力分布、围岩强度等,从而较为准确地预测隧道的稳定性。
另外,实验模型也是评价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实验室中制作隧道围岩模型,并施加不同的荷载,可以观察和测量模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从而获得对真实工程的参考和指导。
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指标。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围岩的变形和破坏程度、岩体的开挖后裂隙扩展情况以及周围环境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观测和记录岩体的位移、应力、应变、岩石裂隙的发育情况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等来评价。
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各种力学实验获得更准确的参数值,从而提高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评价的应用。
首先,对于已经建成的隧道,在设备和材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监测围岩的稳定性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以确保隧道的安全使用。
其次,对于正在建设中的隧道,稳定性评价可以帮助设计者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和参数,并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最后,对于规划中的隧道项目,稳定性评价可以帮助决策者选择合适的线路,避免潜在的围岩稳定性问题。
综上所述,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变形监测及控制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变形监测及控制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
面对不断增加的隧道施工数量,社会各界人士对其施工质量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实际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变形问题,一方面影响正常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不利于项目质量水平的提升。
本文就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变形监测及控制展开探讨。
标签: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引言在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广阔,而且拥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具体建设公路期间,常常需要贯穿山区、丘陵等,这时就必须挖掘隧道。
想要将隧道的施工效果有效的提升,途径之一就是不断优化施工技术,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对施工控制有效的增强。
1公路隧道施工特点公路的隧道施工中,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隧道工程本身非常复杂,施工时可能会发生不少无法预测的情况,比如遇到瓦斯或者溶洞等,使整个隧道工程难度加大,并且隧道工程还很容易受到不同工程作业间的影响。
由于隧道工程内部的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整个工程施工的工序会存在交叉的现象,在这样狭小的内部空间范围内施工,增加了施工难度。
隧道工程还容易受到地质影响,隧道所在地的地质一般都很复杂,很容易出现塌方等状况,这也为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威胁。
2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2.1隧道洞口施工技术对于隧道洞口的施工来说,展开施工前,一定要综合考量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涵盖有水文情况、地质情况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勘测仰坡情况,之后通过得到的各项数据对其施工期间也许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判,同时设计好相应的预防方案。
如果施工处在雨季,则要将有关的防护方案制定好,规避隧道周边的山坡由于雨水的侵蚀出现塌方的情况,还有,隧道洞口的周围必须科学的设置一些排水道。
展开隧道外墙作业时,一定要合理的选择挖掘方式,明挖法是最经常用到的,在内部展开作业,就需要运用暗挖法。
当隧道洞口施工完成后,想要将洞口的张力和韧性有效的提升,就必须将洞口利用钢筋进行绑扎,然后利用全断面形式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估
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估隧道工程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形式,为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围岩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估的一般原则、方法和应用。
一、围岩稳定性评估的原则围岩稳定性评估是指对围岩的力学性质和围岩与工程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目的是评估围岩对隧道工程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
在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估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明确:明确评估的目标和内容,确定评估的指标和标准。
2. 综合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围岩的地质结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
3. 系统评估:从整体到局部,逐个评估各个部分的稳定性,形成全面的评估结果。
4. 安全可靠:评估结果应该能够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防治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二、围岩稳定性评估的方法围岩稳定性评估的方法多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调查:通过对工程区域进行地质调查,了解围岩的地质构造、岩性特征、断裂带等情况,为后续的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2. 室内试验:通过对采集的围岩样品进行室内试验,包括抗压强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抗拉强度试验等,获取围岩的力学性质参数。
3. 数值模拟: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隧道的围岩进行三维建模,并采用合适的本构模型和力学参数,模拟围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4. 监测和反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围岩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及时调整工程措施,以确保围岩的稳定性。
三、围岩稳定性评估的应用围岩稳定性评估在隧道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被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隧道设计:通过围岩稳定性评估的结果,确定隧道的合理断面、支护结构和防治措施,为隧道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施工控制:在施工阶段,通过监测和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运维管理:在隧道投入使用后,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及时采取维护和修复措施,确保隧道的长期运营安全。
乌鞘岭隧道8号斜井区域围岩变形与控制
多呈酥碎砂状、 土状、 角砾状, 同时伴随地下水出露, 自 稳性差, 变形、 坍塌、 掉 块 严 重。 开 挖 时 工 作 面 出 现 轴 向位移, 最大达到 )%* (( , 无明显渗水, 但 开挖后 会 有 少量渗漏水、 滴状及 淋 水 状, 局 部 集 中 涌 水, 正常日涌 水量在 # 6** ( + 以上, 最大日涌水量达 + %** ( + 。 并穿越 支洞和正洞位于 活 动 断 层 = % 和 = ’ 之 间, +%* ( 的 = 5 活 动断层, 受 构造 影响, 岩体 破碎, 构造 裂 隙发育, 岩体完整性差异大, 多处发育次生断裂或分支
・隧道 ! 地下工程・
乌鞘岭隧道 " 号斜井区域围岩变形与控制
谌明朗,朱家稳
(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 - 5#**+# ) 摘 " 要: 介绍乌鞘岭 隧 道 6 号 斜 井 及 正 洞 在 大 埋 深、 高地应力 条件下千枚岩、 变质 砂 岩 的 变 形 特 点 及 规 律, 并根据围岩的变 形特点及规律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及 施 工 方 法, 达到有效控制 变形的目的。 关键词: 铁路隧道;斜井;围岩变形;控制 中图分类号: 7,%%- - 文献标识码: 8 文章编号: #**, !)%,( !**5 )*6 **5+ *!
#" 工程概况 乌鞘岭隧道 6 号斜井位于隧道中部!线 ( 右线) 右 侧, 全长 ! ’’, ( 。斜井与!线隧道平面交角 %)9 , 交点里 程 2#’, : *** 。在斜井左侧距正洞交点 #!* ( 处增设一 个长 ’)6 ( 的 支 洞, 通过支洞向兰州方向施工右线正 洞, 在右线 ;<2#’+ : +#’ 处 与 右 线 正 洞 相 交。通 过 该 斜井和支洞分别承担隧道右线 # %## ( 和左线 # #+% ( 的施工任务。斜井、 支洞及正洞均采用无轨运输方案。 $"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斜井处于活动断层 = 5 和 = ’ 之间, 受 构造 影 响, 岩 体破碎, 构 造 裂 隙 发 育, 多处发育次生断裂或分支断 裂, 岩石主要为志留 系 下 统 板 岩、 千 枚 岩, 千枚岩挤压 揉皱, 松软破碎, 水浸 呈 泥 状, 其中夹石英脉多呈酥碎 砂状, 以散体状结 构 为 主。 次 生 断 裂 或 分 支 断 裂 岩 体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变形监测及控制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变形监测及控制摘要:基于提高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水平的目的,围绕隧道施工过程的变形监测问题,做简单的论述,提出监测与控制的方法,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根据课题研究提出,采用现代化监测装置,构建动态实时化监测系统,掌握隧道施工变形情况,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
关键词: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控制方法近年来,建造高速路成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目标。
隧道的建设可达到缩短距离的效果,因此被广泛建设。
从建设实际分析,隧道施工潜在很多风险,尤其是变形风险,增加了安全危险系数,因此要做好全面严格的把控,保障作业的安全。
1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变形监测的目的根据隧道工程施工实践总结,做好监控量测,能够起到保障施工作业安全和质量以及地面车辆正常运行等的作用。
监测实施的目的如下:1)通过工程监测掌握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例如地表沉降以及地上建筑物沉陷等。
2)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施工动态变化,实现对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指导隧道施工作业。
3)采取变形监测手段,分析支护参数以及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为后续的支护与衬砌施工作业提供依据,保障支护结构的效果。
除此之外,方便及时确定隧道施工对策与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
2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变形监测与控制的实例分析2.1 案例概述以A项目为例,属于双洞双向隧道,选择右线施工变形监测进行研究。
工程施工长度大约为1456m,最大开挖跨度参数为14.173m,开挖高度参数为10.8m。
V级围岩段的开挖作业宽度参数为12.16m,开挖总高度参数为9.923m。
按照施工设计,预留变形量初定为12cm,后期结合围岩变化加以调整。
经过综合分析,采用了三台阶施工方案。
2.2 隧道施工变形风险分析根据隧道施工经验分析,开展各项操作,将会给地层结构的完整性带来影响,造成一定的损坏。
土体受损之后,增加了沉降的风险。
隧道情况不同,例如围岩或埋深差异等,组织开展开挖作业,造成的地形变形范围也有着很大不同。
超化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分析
超化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分析摘要:本文以超化煤矿22底板轨道下山下段(原中央行人下山)巷道出现的变形破坏问题作为分析对象,对巷道出现的变形破坏原因进行了探究,结合巷道地质条件实际,针对性提出了“锚网喷+底板锚杆+预留变形量+全断面封闭格栅拱形支架”复合型支护方案,从巷道返修情况来看,返修支护方案整体实现了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控制,对类似巷道支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特征;稳定性;控制;分析1、工程概况超化煤矿22底板轨道下山下段巷道埋深在660m左右,从地质勘察来看,巷道所在层位主要是粉砂岩,其中包含有较多的裂隙,也含有一定的钙质结核和黄铁矿,包含一层厚度在0.2m左右的泥岩,非常容易出现破碎问题。
根据现场勘测情况来看,最大的水平主应力为水平应力,大小接近29MPa,与巷道呈现出69°的夹角,巷道整体承受着相对较高的地应力影响,虽然巷道围岩的强度相对较大,但是在巷道掘进后,整体表现出较强的变形破坏问题。
从巷道原支护设计来看,巷道设计采用的是锚网索支护。
2、22底板轨道下山下段巷道变形破坏特点通过对22底板轨道下山下段巷道的现场观测来看,巷道主要的变形破坏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巷道在全断面出现了变形破坏问题,巷道两帮内挤明显、底鼓突出、拱顶下沉量较大。
其次,巷道围岩不仅变形量较大,同时,变形速度相对较快,且出现了变形持续时间偏长的问题。
从现场测量来看,很多巷道在掘进后的2d内,变形速度少则达到了12mm/d,多则可以得到110mm/d。
从变形时间来看,巷道变形持续时间达到了8个月,部分地段甚至超过了15个月。
从变形量来看,围岩变形量通常情况再280mm-1000mm之间,部分地段甚至出现了更大的变形。
第三,巷道在变形破坏的过程中,很多支护结构也有着明显的破坏问题,巷道表面的浆体开裂较多,同时,很多地段的锚索、锚索也出现了较多的破断。
虽然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修复,围岩的稳定性相对于先前有了提升,但是整体仍旧不能保证较长时间的稳定。
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监测与分析
时 间 / d
收敛计量测 , 拱顶 下沉则采用水准仪和一把 吊挂在拱顶 测点弯钩
上 的长 钢 卷 尺加 基 点 相 配 合 来 测定 。
拱 顶 下沉 量 测 锚 桩
图 2 Y 1 -1 断 面 周 边 水 平收 敛 曲 线 K7 4 5 4
量2 0
茧1 0
职} 5 {
图 1 监 测 断 面测 点 布 置 示 意 图
平收敛速率有显著增 加 , 大值达 0 89mm/ ; 台阶开挖 5d 最 .2 d下
后, 上测线 的周边水平 收敛位移 速率逐 渐减慢 ;0d后上测 线变 3
形基 本 趋 于 稳 定 , 稳 定 收敛 值 为 1 .4 II 中 上 台 阶 开 挖 其 0 37IT T 。其 / 过程 中 的变 形 量 为 6 6 2mm, .0 占总 位 移 量 的 6 % , 台 阶开 挖 过 4 下 程 中 的变 形 量 为 3 7 5In, 总位 移 量 的 3 % , 明 下 台 阶开 挖 .4 l 占 Tq 6 表 对上 测 线 周 边 水 平 收 敛 会 产 生 较 大影 响 。 该 断 面 下 测 线 周 边 收 敛历 时变 化 曲 线 呈 “ 物线 ” , 体 上 经 历 了快 速 增 长 一 缓 增 趋 抛 形 总
公 路 隧 道 围 岩 变 形 监 测 与 分 析
陈
摘
松
要 : 合 工 程 实 例 , 过 对 财 神梁 隧道 全 断 面 法和 台 阶 法 两种 不 同 开挖 方 法 下典 型 断 面 的 围岩 变形 监 测 , 究 了其 结 通 研
稳 定 性状 况 , 对 围岩 变 形 曲线 进 行 了回 归分 析 , 而优 化开 挖 方 法 和 指 导 施 工 。 并 从
隧道工程中的围岩变形稳定性监测与预警研究
隧道工程中的围岩变形稳定性监测与预警研究隧道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提供交通便利,还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然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稳定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预警围岩的变形,科学家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首先,围岩的变形稳定性监测是隧道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围岩的变形会对隧道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需要对围岩的变形进行全面的、实时的监测。
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岩石力学试验、地面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和地下水位监测等。
这些监测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评估围岩的变形稳定性,并为工程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预警系统的建立是围岩变形稳定性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围岩变形的异常情况,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围岩的变形进行评估。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及时预警可以帮助工程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围岩变形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采用多种监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技术,如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模型预测等。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为围岩变形稳定性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方式。
除了监测和预警技术的不断研究,应注意围岩变形稳定性监测与预警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是围岩变形稳定性监测的主要挑战之一。
地球深部的地壳运动和地质活动经常导致隧道工程中的围岩变形,这些现象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监测和预警带来了诸多困难。
其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难度也是围岩变形稳定性监测的一个问题。
监测数据的采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并且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求高超的技术水平。
因此,需要持续地优化和改进监测与预警系统,以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然而,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围岩变形稳定性监测与预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工程师们在多个隧道工程中成功地应用了监测与预警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些应用案例的成功经验为其他隧道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隧道围岩的岩层分类与稳定性分析
隧道围岩的岩层分类与稳定性分析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隧道围岩的岩层分类与稳定性分析是隧道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隧道围岩的分类和稳定性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隧道围岩的分类隧道围岩的分类是根据岩性和岩层结构特征来进行的。
根据岩性,可以将隧道围岩分为硬岩和软岩两类。
硬岩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等坚硬的岩石组成,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而软岩则包括砂岩、泥岩等相对较软的岩石,其抗压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根据岩层结构特征,可以将隧道围岩分为均质岩层和非均质岩层两类。
均质岩层具有一致的岩性和结构特征,较为稳定,施工和维护较为简单。
非均质岩层则包括夹层岩、节理岩等,其内部结构不均一,容易发生变形和滑动,对隧道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二、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是为了评估隧道在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对岩层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和维护。
稳定性分析通常包括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岩体结构分析以及岩体稳定性评估等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岩体力学参数,包括岩石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观测等方法进行确定。
岩体力学参数的准确性对于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其次,进行岩体结构分析。
通过对隧道围岩的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夹层的厚度和分布、节理的数量和角度等,来评估岩层的稳定性。
夹层和节理的存在都可能导致隧道围岩的滑动和变形,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和加固。
最后,进行岩体稳定性评估。
根据岩体力学参数和岩体结构分析的结果,可以使用数值模拟和解析方法来评估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通过分析隧道围岩受力分布和应力集中情况,可以评估岩体的稳定性并确定采取的加固措施。
总之,隧道围岩的岩层分类与稳定性分析是隧道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隧道围岩的分类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和维护。
隧道施工中的围岩测量与支护监测
隧道施工中的围岩测量与支护监测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工程,而其中的围岩测量与支护监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测量技术的发展、围岩测量的意义、支护监测的作用、方法与工具、数据处理、实施策略、挑战与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发展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围岩测量与支护监测的意义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是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保证长期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围岩测量与支护监测可以精确地评估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为合理设计合适的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风险。
二、测量技术的发展围岩测量技术经历了从传统测绘方法到现代高精度测量技术的演变。
传统方法包括地质走查、地质钻探和地质雷达等,虽然便于实施,但测量精度有限。
而现代技术如全站仪、高精度相机、激光扫描仪等的应用,使得围岩测量更加精确和高效。
三、支护监测的作用支护监测旨在及时发现围岩的变形和松动状况,以及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品质。
四、方法与工具围岩测量与支护监测方法与工具多种多样。
围岩测量常用的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激光扫描技术以及地质雷达等。
而支护监测则包括应力监测、位移监测以及测绘技术等。
这些方法与工具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五、数据处理获得的测量与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滤波、数据插值、数据拟合以及空间分析等。
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评估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的性能至关重要。
六、实施策略在实际施工中,围岩测量与支护监测应与其他施工工序相配合,形成统一的施工管理体系。
合理的实施策略包括合理布设监测点、定期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等。
只有确保测量与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工程风险。
七、挑战与解决方案尽管围岩测量与支护监测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复杂地质条件和隧道施工环境,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
隧道结构施工中的监测与控制
隧道结构施工中的监测与控制隧道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常见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如隧道养护、矿山开采、地铁隧道等等。
因此在隧道结构施工中的监测与控制非常重要,以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隧道结构施工前的监测在进行隧道结构施工之前,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确认是否有什么影响隧道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因素存在。
具体包括:1.地质与水文监测。
隧道穿越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是直接影响隧道建造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对其进行详细地质与水文调查,并进行长期监测,对地质与水文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以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地表监测。
隧道施工前要对地表进行监测,预测隧道施工会对地表造成什么影响,如下沉、位移、裂缝等变化,以及隧道施工对地表上的竖向力和水平力等的影响。
3.建筑物监测。
如果隧道施工附近有建筑物存在,需要在隧道施工前进行监测,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隧道结构施工中的监测与控制1.隧道材料的监测。
隧道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如水泥、砖块、混凝土等,这些材料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监测,确保其质量合格,以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隧道构造的监测。
隧道施工中需要严格监控隧道内的构造物,如防水层、回填料等,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3.地下水位和地质构造的监测。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和地质构造的变化会对隧道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长期监测,以及时做出调整。
4.应力监测。
隧道施工中,应力监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监测隧道内的应力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结构的变化,避免隧道结构因应力问题而造成事故。
5.隧道变形监测。
隧道施工中需要监测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如隧道的弯曲程度、沉降变化、内部结构变化等等,以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环境监测。
隧道施工中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如空气质量、噪声情况等等,以确保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隧道结构施工后的监测与控制1.隧道结构定期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围岩变形与稳定性监测与控制
隧道建设是现代交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隧道建设面临的一个
主要问题就是围岩变形与稳定性监测与控制。
隧道围岩的变形不仅会导致工程安全问题,还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隧道围岩的变形与稳定性进行监测和控制是极为重要的。
一、隧道围岩变形的原因
隧道围岩的变形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地质条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围岩变形方式各有不同。
例如,在软弱土层中,围岩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挤压和侧壁塌落;而在岩石中,围岩的变形则主要表现为岩体的断裂和滑移。
2. 施工方式:隧道的施工方式对围岩变形有直接的影响。
开挖方式、开挖速度、支护方法等都会对围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对围岩变形有很大的影响。
水压的存在会使围岩产生渗
透变形,增加围岩的稳定性问题。
二、隧道围岩变形与稳定性监测
为了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必须对隧道围岩的变形与稳定性进行监测和预警。
隧道围岩变形与稳定性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了解地下水位、地层岩性、构造特征等信息,为
后续的监测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2. 监测仪器:利用各种现代化仪器和传感器对围岩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
的仪器有变形仪、应力计、位移传感器等。
3. 隧道测量:通过隧道测量,获取隧道围岩的变形参数和变形速度,以便及时
发现和解决变形问题。
4. 数据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围岩变形的规律和趋势,为隧道工
程的调整和支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隧道围岩变形与稳定性控制
隧道围岩的变形与稳定性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的施工方式: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隧道类型,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例如,在薄层软土地区,可以采用液压掘进机等非开挖方法,降低围岩变形的风险。
2. 针对性的支护措施:根据不同岩体和地层的特点,采取对应的支护措施。
例如,在岩石地层中,可以采用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衬砌等方式,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3. 合理的排水措施:通过合理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可以采取井点排水、水泵抽水等方式,及时排除地下水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4. 定期检修和维护:隧道工程的定期检修和维护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围
岩变形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变形。
结论
隧道围岩的变形与稳定性监测与控制对于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监测和控制手段,可以减少隧道围岩变形带来的风险,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和城市发展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隧道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围岩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