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力

第二章A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关于常见力的分类和重力、弹力、摩擦力各自的特点,是在初中已学力的基本概念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后续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初中已学关于力的基本认识、第一章关于矢量及其表示等知识为基础。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已有的关于力的知识,相互启发,达到巩固旧知识,启发新知识的目的。

通过力传感器感受力的大小在图像上的反映、“钢丝上放瓶子”等实验增强对重心的认识;通过微小形变实验确认弹性形变。

通过吊装船艏、撑杆跳、画弹力作用点及方向、分自行车中的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讨论、DIS实验建立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观察、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在形变实验中可以学习放大物理量的基本方法,通过重心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特点;知道重心的概念及物体重心的位置。(2)知道形变及其特点;知道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及特点。

(3)*知道摩擦力及摩擦力的种类。

(4)初步学会画物体受重力、弹力作用时的简单受力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如何让瓶子稳定在钢丝上”、显示微小形变等探究实验,感受实验是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2)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微小形变的感性认识,感受放大物理量的方法,促进对弹力特性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如何让瓶子稳定在钢丝上”的探究活动,提高趣味性,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2)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懂得物理学习需要细致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习惯,增强对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力的矢量性,弹性形变及弹力的特点。

难点:如何确定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每两人一套)::DIS实验仪器(数据采集器、力传感器与计算机)。

2、演示实验器材: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圆形墨水瓶、细管、塞子、标尺)。

3、探究重心的位置实验:让瓶子稳定在钢丝上。(钢丝、瓶子、木块、雨伞等)。

4、自制PPT幻灯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力、形变、弹力等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探究小实验、DIS实验、PPT演示和实例分析为基础,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用力传感器探测力的大小的DIS实验、“钢丝上放瓶子”等小实验增强对重心的认识;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认识弹性形变,进而认识弹力及其特点;通过实例情景的讨论,初步学会物体仅受重力、弹力作用时的简单受力受力分析。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力的矢量性,弹性形变及弹力的特点。方法是:通过对实例分析、讨论认识力的矢量性;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认识弹性形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弹力的概念,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认识弹力的特点,初步学会判断弹力的作用点及方向。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方法是:通过小实验和对实例分析、讨论,明确弹力是接触力,两物体的接触点就是弹力的作用点,而弹力的方向就是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通过“自主活动”当堂训练,当堂巩固。

本设计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然后通过DIS实验和实例分析、讨论过程,使学生充分感受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物理学研究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说明:生活中常见的三种力,即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中重力已在初中学过,摩擦力《课标》不作要求,因此本设计安排的重点是力的矢量性,弹性形变及弹力的特点。对重力、重心等概念,主要是复习,并强调重力的方向和重心的位置;而对摩擦力仅作常识性的介绍。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及主要环节

情景Ⅰ录像,大家谈

播放“攀岩”录像,分析此情景中人的受力情况,以“大家谈”的形式讨论、交流常见力举隅,打开思路,增加自主体验,为进一步概括力的特性、力的分类铺设台阶。

问题Ⅰ设问1,

通过设问1“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常见的力举隅,谈谈你对力的特性的认识”,设问2“力可以怎样分类?”归纳得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力。活动ⅠDIS实验演示

通过DIS实验,体验力的大小,增加对力的基本概念、特性的理解。活动Ⅱ学生探究实验

通过探究实验“如何让瓶子稳定在钢丝上?”、“奔马的平衡”,加强对不规则物体重心位置的认识。

活动Ⅲ分析解释

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增强对微小形变的感性认识,促进对弹力特性的理解。

活动Ⅳ自制模型

通过自行车模型,探究自行车的坐垫弹簧、减小与增大摩擦的应用。活动Ⅳ通过自行车模型,探究自行车的坐垫弹簧、减小与增大摩擦的应用。

2、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借境激疑、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已有的关于力的知识,相互启发,提出问题,引起兴趣,复习已有的关于力的基础知识。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抓住特性通过力传感器感受力的DIS实验及“钢丝上放瓶子”等小实验增强对重心的认识;通过微小形变实验确认弹性形变,进而建立弹力的概念。

第三环节,实际运用,拓展延伸通过吊装船艏、撑杆跳、画弹力作用点及方向、分析自行车中的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案示例

(一)借境激疑、提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