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中毒案例

合集下载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油漆等行业。

然而,苯对人体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接触苯过量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起苯中毒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苯中毒的重视和警惕。

某化工厂的一名工人因接触苯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

据了解,该工人在清洗设备时,由于未佩戴防护装备,长时间暴露在苯气中,导致了中毒。

一开始,他只是感到头晕、恶心,以为是一时的不适,继续工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症状逐渐加重,出现了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

最终,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过全力治疗才得以脱离危险。

这起案例给我们一个深刻的警示,苯中毒危害巨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质,长时间暴露在其气味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因此,在接触苯的工作场所,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佩戴好防护装备,做好防护措施。

其次,一旦出现苯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苯气,及时进行急救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除了个体防护,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更应该重视苯中毒的防范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苯中毒危害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其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苯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最后,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以便在发生苯中毒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总之,苯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危害,对个人健康和企业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

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苯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安全。

希望通过本案例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苯中毒的关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病案例: 苯中毒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苯,是一种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和广泛使用的溶剂,如制造染料、药物、香料、农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炸药等;作为溶剂则用于油漆、喷漆、油墨、印刷、树脂、人造革、粘胶(鞋厂、球厂、纸箱厂)及合成洗涤剂(清洗模具)等。

苯具有芳香味,是易挥发的液体。

在生产中,它以气体状态进入呼吸道,吸入高浓度苯蒸汽会引起急性苯中毒,表现为:①双眼流泪、怕光、视力模糊及咽喉痛、咳嗽、胸闷、憋气等不适。

②出现兴奋、面色潮红、继而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恶心、呕吐、心悸、步态不稳等酒醉状态,称“苯醉”,严重的会出现剧烈头痛、复视嗜睡、幻觉、肌肉痉挛,血压下降、或心律失常等症状,最终会因为呼吸麻痹而死亡。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苯则会造成慢性苯中毒,临床表现有:①头晕、头痛、多梦、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②血液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引起全血减少,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常常有心慌、心跳、气促、头晕、无力、面色苍白、月经过多和皮肤、粘膜出血倾向(如皮下出血点、紫斑、鼻及齿龈出血等)。

③皮肤脱脂、变干、出现皮疹样皮炎、脱脂性皮炎和皮肤皱裂等。

张红,不满17岁,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放弃学业外出打工。

2020年3月,她只身来到广东,先后在东莞三家鞋厂打过工,从事鞋底部品质检工作以及棉布针车工作。

在这三家厂工作时,厂方都没有为员工进行体检和办理工伤保险。

为了多往家里寄钱,她特别省吃俭用。

张红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在工作岗位患上了职业病,这不仅让她失去了劳动的能力,还威胁她的生命。

到了2020年11月,她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头晕特别明显。

12月时,她出现牙龈及皮下出血,时常全身乏力。

之后,她就被送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治疗。

入院11个月以来,张红工作过的三家工厂竟然没有一家愿意为她的患病承担责任。

无奈之下,张红的姐姐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找到张红工作过的最后一家鞋厂。

但是作为最后用人单位的这家鞋厂除了在张红入院之初交给医院3万元之外,就拒绝再交纳任何费用。

苯中毒事故案例

苯中毒事故案例
(1)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2)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3)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封等)。
(4)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5)采取其他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2、对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检测和评估结果应建立档案。作业人员接触的化学品浓度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暂时没有规定的,使用车间应在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使用。
3、在工作场所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应急处理的方法。
4、使用单位应将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急性吸入性苯中毒需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以苯挥发形成的蒸气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其特点为时间短,中毒急骤,病情危重常以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1、作为企业,在使用含苯(包括甲苯、二甲苯)化学品时,应通过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化001年7月12日下午17时左右,某建筑工地防水工史某(男,29岁)与班长(男,46岁)2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入一个7m×4m×8m的地下坑内,在坑的东侧底部2m,面积约为2m×2m的小池进行防水作业,另一名工人马某在地面守候。约晚19时许,班长晕倒在防水作业池内,史某奋力将班长推到池口后便失去知觉倒在池底。马某见状,迅速报告公司负责人。约晚20时,经向坑内吹氧,抢救人员陆续将2名中毒人员救至地面。经急救中心医生现场诊断,史某已死亡。班长经救治脱离危险。
该地下坑防水池底部、中部、池口空气进行监测分析,并对施工现场使用的L-401胶粘剂和JS复合防水涂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发现L-401胶粘剂桶口饱和气中,苯占58.5%、甲苯占8.3%。JS复合防水涂料中醋酸乙烯酯占78.1%。事故现场经吹氧后2h,防水池底部空气中苯浓度范围仍达17.9~36.8mg/m3,平均23.9mg/m3,其他部位均可检出一定量的苯。估计事发时现场空气中苯的浓度可能会更高。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
防护措施,室内无通风排毒装臵。无在岗期间
健康检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上岗前未进行健康检查。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
放的苯、甲苯、醋酸乙酯等是有毒物质,从事
此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
月经过多、牙龈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3.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其作 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中毒的临 床表现有何不同?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 什么? 5.请你给一些建议,如何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担任仓库保管员,工作一贯勤勤恳恳.每天
都在仓库工作。仓库中存有苯、甲苯、汽油、
醋酸乙酯等化学品。经测定,空气中苯浓度
最低为120 mg/m3,最高达360 mg/m3 (苯的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 mg/m3),是标准
值的20-60倍,诊断为慢性苯中毒。
案例描述
患者的办公室设在仓库内,工作时无任何
2.化工原料:如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合成橡胶、
塑料、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炸药等。 3.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生药的浸渍、提取,油漆、 油墨、树脂、人造革、粘胶剂等的制造。 4.燃料: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
制鞋
石油裂解
化工原料
油漆
工作在有毒 环境的刷胶 工人
弥漫着刺鼻胶水味的生产车间
案例描述
住院后经用升白细胞、多种维生素、核苷酸
类药物及泼尼松、丙酸睾丸素,辅以中草药治
疗,患者的病情好转.血象已回升至正常水平,
即出院,休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
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7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复
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
状较以前严重而再次人院治疗。
6.简述慢性苯中毒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职业病案例: 一起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职业病案例: 一起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一起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2020年5月深圳市某街道预防保健所门诊部在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时发现3名使用天那水的作业工人皮肤有散在的“皮下出血”,并且血常规检查显示异常,怀疑为职业性苯中毒。

经查3名患者为深圳市某印刷纸品有限公司员工,我们立即对该公司进行了现场卫生学调查,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概况患者张某、郑某、李某均为男性,年龄在29岁~34岁之间,分别于1997年6月和2020年10月进入该印刷纸品有限公司,在过磨车间从事过油、磨光(上光)等作业。

2020年5月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时发现:3名患者均有头晕、乏力,贫血貌,颈部及双上肢见淤斑,全身皮肤苍白,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牙龈及口腔黏膜无出血,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在0.5×109/l~2.4×109/l之间、粒细胞在0.7×109/l~0.9×109/l之间,血小板9.0×109/l。

2020年5月下旬到省职业病防治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入院检查张某:眼底检查双视网膜出血,骨髓涂片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骨髓病理活检示骨髓增生极度低下,脂肪约占髓腔面积的99%,造血细胞未见,仅见少许淋巴细胞散在;叶酸正常、铁蛋白稍升高,维生素b12低下。

郑某:骨髓涂片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减少;骨髓病理活检示骨髓增生大部分极度低下,仅见个别髓腔增生正常,骨髓细胞以中晚幼红系细胞多见,粒系细胞增生相对低下。

李某:骨髓涂片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骨髓病理活检示骨髓增生较低下,脂肪约占髓腔面积的80%,粒红比例大致正常,均以中晚幼阶段细胞为主,全片未见巨核细胞。

叶酸正常、铁蛋白稍升高,维生素b12低下。

3名患者的coombs、ham试验阴性,检查正常,α地贫基因分析正常。

t3、t4、tsh检查正常。

anai(-)、dsdna(-)、sm(-)。

2002年 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

2002年 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

2002年初,在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生产加工企业打工的几名外地务工者,陆续出现了中毒症状,并有6人相继死亡,后经卫生部门调查确定为苯中毒事件。

在白沟事件发生时,在河北省高碑店市及周边邻县形成了一个以白沟为中心的箱包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这个庞大的生产加工基地涉及到高碑店、雄县、容城、定兴等地的几十个乡镇,从业人员30多万人,除了一些较大规模企业外,绝大多数属于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

有些家庭式作坊户,因生产用料不合标准、工作环境差而引起打工者中毒甚至致死事件。

苯是一种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是从煤焦油、石油等物质中提炼出来的,容易挥发,燃点很低,可做燃料、溶剂和香料。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如保护不当,易对人体造成慢性损害。

一例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调查

一例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调查

一例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调查1. 案例背景1.1 事故发生地点该案例发生在广东省某市,事故发生地点为一家印刷厂。

1.2 事故发生时间该案例发生于2021年10月1日。

1.3 事故原因在装卸货时,工人将装有苯的罐子放在地上,苯从罐子中泄漏出来,造成快速挥发并在厂房内弥散。

由于苯具有很强的毒性,导致工厂内多人中毒,其中包括1名工人因中毒死亡。

2. 案例调查过程及结果2.1 现场勘查经现场勘查,苯泄漏的主要地点位于印刷厂一楼库房正中,该库房门窗紧闭,通风极差。

在库房内,可以看到散落的苯水,空气中苯的浓度较高。

根据工厂工作人员的描述,苯泄漏是因为工人在装卸货时疏忽所致。

2.2 病人症状共有9名工人因中毒被送往医院,其中1名工人在抢救无效后死亡。

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乏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急促和心慌等。

经医院检查和观察,确认9名工人均为苯中毒。

2.3 分析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此次事故由于苯泄漏引起。

该印刷厂库房空气密闭,通风极差,苯气体无法有效散发,导致苯浓度超标,从而造成了多人中毒。

受害者在中毒后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其中1名工人最终死亡。

3. 其他情况根据媒体报道和其他渠道了解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类似的苯中毒事故已经发生了多起。

对于这些事故,应尽快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此外,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总结此次案例中,工厂苯泄漏导致多人中毒和1人死亡的事故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教训。

生产中要注意安全,加强管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个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自身成为意外中的受害者。

职业性苯中毒案例

职业性苯中毒案例

2010年2月4日,许昌龙正美发饰品有限公司三联机车间5名职工因身体不适先后到市中心医院就诊,医院对患病职工作出初步诊断:不排除接触苯作业导致的职业损伤。

接到报告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执法监督所与市安监局于当天组成调查组对龙正美发饰品有限公司三联机车间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测,发现空气中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方面指示市安监局依法对龙正美发饰品有限公司实施停产整顿,另一方面安排市卫生局、市经济开发区督促龙正美发饰品有限公司立即组织三联机车间职工进行体检筛查。

检查中共发现35人血液指标异常,其中27人需住院治疗,8人居家治疗。

事件处置过程中,市委书记毛万春、市长李亚多次作出批示,对救治病人、履行职责、监督排查、调查处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龙正美发饰品有限公司疑似职业中毒事件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听取事件处置进展情况汇报,对医疗救治、职业病诊断、事故调查处理、发制品行业有害工序排查整治和善后处理等工作进行部署。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指示,不惜代价,全力救治病人。

27名患者被安排住进许昌市条件最好的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

市卫生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医疗救治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龙正美发饰品有限公司患病职工的医疗救治和病情监测工作。

市中心医院在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采取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对患病职工进行了积极救治。

龙正美发饰品有限公司提供了充足的治疗资金,对居家治疗病人全额报销费用,对住院病人及时结算医疗费用,保证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至3月30日中午,已报销医疗费用78万元。

2月21日,医疗救治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邀请河南省人民医院两位专家对治疗工作进行指导。

两位专家在会诊时表示,这些病人通过科学施治,正常情况下都可以治愈。

与患病职工救治工作同时,市疾控中心及时受理并依法组织了对龙正美发饰品有限公司28名职工的职业病诊断,诊断结果显示28名申请人均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苯中毒案例(一)

苯中毒案例(一)

苯中毒案例(一)她18岁被苯中毒夺命18岁的女工小李在一家私营五金家具厂当海绵粘胶工,每天工作约10小时,需要接触含苯的液体。

她所在的厂房及设备简陋,冬天门窗紧闭时也没有通风排毒设施。

3个多月后,小李自觉头晕,全身乏力,继之皮下出现紫红色或青紫色大小不等瘀斑,牙龈流血。

小李以为是一般的小毛病,仍继续坚持工作。

不久,她牙龈出血更加严重,并发高烧,身体极度虚弱。

半个多月后,小李被送医院救治。

经检查,发现她的血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白血球数值均显著降低,骨髓造血功能已经衰竭,被确诊为重度苯中毒。

虽入院后经全力救治,但她年轻的生命仍未得到挽救。

苯为何物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在常温下极易挥发,也容易引起燃烧及爆炸,具有特殊芳香味和中等毒性,可溶于乙醇、乙醚、汽油等有机溶剂。

在现代工业中,苯主要用做生产各种化工产品的原料,如苯乙烯、苯酚、合成洗涤剂、合成药物,化肥、炸药和农药。

苯还用做油、脂、橡胶、树脂、黏合剂、油漆、喷漆、涂料的溶剂和稀释剂。

堵漏灵、松香水、香蕉水均含有高浓度的苯。

从事这些职业容易发生苯中毒由上可见,凡从事制鞋、制革、制药、橡胶、化纤、印刷、染料、农药、油漆等加工职业的人,均有机会接触到苯。

其中接触苯最多、危害最明显的职业仍为制鞋业,因为很多鞋厂使用以苯为溶剂的氯丁胶粘鞋帮和压鞋底。

其次是油漆业。

为了使产品挂漆迅速干燥,喷漆和刷漆时常使用含苯量很高的稀释剂。

再次是箱包加工业和家具厂等。

在一些私营小厂中,车间狭小,劳动安全设施差,空气中所含的苯浓度很容易超标(每立方米空气中苯含量不能超过10毫克)。

工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缺乏防护措施,就容易引起中毒。

据统计,近年来,苯中毒在25种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事故中居第2位,应引起高度警惕。

常熟市某企业苯中毒事故案例

常熟市某企业苯中毒事故案例

常熟市某企业苯中毒事故案例案情简介2004年3月2日,常熟市卫生局接到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王某某等人职业病诊断的报告,常熟市某公司王某某等5名职工被诊断为苯中毒,另有4名职工为观察对象,市卫生局组织调查组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处理。

该公司主要从事工艺包装盒、塑料制品、木制工艺品制造、加工,使用的胶水粘合剂中存在苯、甲苯、二甲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产生职业危害的项目。

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该公司未按规定为其配备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仅提供了普通的纱布口罩。

常熟市疾控中心于2003年3月对该公司车间空气中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该公司生产车间空气中苯、甲苯等物质的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该公司于2003年8月及2004年3月对全厂职工进行了两次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但是未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体检。

根据上述情况,常熟市卫生局认定该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第一项、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第一项、第六十五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六十八条第七项、第七十条的规定,对该公司作出了以下行政处罚:(1)责令七日内改正,给予警告;(2)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3)罚款10万元。

本案已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结案。

案件分析本案中,该公司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制度不完善,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兼职专业人员,公司管理人员及工人均不了解所使用胶水的毒性。

2003年3月常熟市疾控中心对该公司车间空气进行了检测,苯、甲苯等的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但公司负责人对这一情况未予以足够重视,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车间内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未按规定为生产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在健康监护方面,该公司未按规定对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职业健康检查,未建立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档案,虽然组织了职工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但新职工未进行上岗前体检,存在职业健康隐患。

职业病案例: 上海某印刷器材厂苯中毒调查

职业病案例: 上海某印刷器材厂苯中毒调查

对上海某印刷橡胶业发生苯中毒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该厂在生产印刷橡胶布中使用纯苯作为橡胶溶剂,车间空气苯平均浓度高达207.54mg/m3。

在5年中对33名接触纯苯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发现苯中毒5人,患病率高达15.2%,达到1981年全国苯中毒普查的接触纯苯者中毒率0.94%的16.1倍之多。

提示:应加强印刷橡胶行业的防护和工艺改革工作。

关键词:印刷橡胶业;苯中毒;调查上海某印刷器材厂,于1960年建厂,生产印刷橡胶布,1960~1994年使用纯苯作为橡胶溶剂,每月使用纯苯约15吨。

1989~1994年,接触纯苯33人,苯中毒患病率15.2%,苯中毒观察对象为33.3%。

现将该厂苯中毒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上海某印刷器材厂从事苯作业、专业工龄半年以上的工人共33人,男性13人,女性20人,男∶女=1∶165。

以上海市职业性苯作业体检表为调查依据,按其作业工种、专业工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作业环境浓度等项,结合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分析。

苯中毒均按国家标准(GB3230—82)苯中毒诊断标准集体会诊确诊,1例重度苯中毒、2例中度苯中毒、2例轻度苯中毒为重点调查对象。

1.2车间空气苯浓度测定方法苯作业场所在作业2小时后测定。

测定方法按国家卫生部监发(91)第1号卫生防疫工作规范规定,采用注射器采样100 ml,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车间测定点及浓度经现场调查,该厂掏浆、刮浆车间为不定期测定点,每个测定点每次测定2个样品,1988~1994年间共测定样品54个,车间空气苯的浓度范围为1.9~1400mg/m3,其平均浓度为(207.54±240.62)mg/m3,样品最高浓度为掏浆车间,进出料时空气苯浓度为340~1400mg/m3。

工人每天进出料时接触高浓度苯2~3小时,进出料后进入休息室休息,车间休息室浓度为7.5~8.1mg/m3,工人每天上班时间4~6小时。

职业病案例: 油漆工职业性急性苯中毒1例

职业病案例: 油漆工职业性急性苯中毒1例

油漆工职业性急性苯中毒1例1999年3月某日,海宁市某个体油漆工在涂油地板时,发生了职业性急性苯中毒,现将事故经过报告如下。

1一般情况海宁市某个体油漆工于1999年3月某日下午14时开始油漆地板,2h完工准备回家时,因昏昏沉沉滑倒,爬行至门前无力把门打开。

次日上午8时被人发现已经昏迷不醒,直接被送往医院急诊。

2临床资料该患为男性,年龄32岁,从事油漆作业12a。

查体:T35.5℃,P72次/min,R20次/min,BP91/52mmHg,意识不清,口吐白沫,双侧瞳孔1.5mm,双肺未闻及于湿啰音,心率72次/min,无杂音,心界正常,背部有油漆沾染及摔伤痕迹,腹部平软,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快速血糖测定值为5.4 mol/L(正常),血清胆碱酯酶70U(正常),血常规白细胞33.1×109/L,丙氨酸转氨酶180 IU/L,天氡氨酸转氨酶630IU/L。

尿常规检查蛋白+,隐血(+++),白细胞1~3个,红细胞40~50个。

尿生化检查:肌酐121.3Ⅱ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910U/L,,肌酸激酶7800IU/L,乳酸脱氢酶714IU/L,C反应蛋白52.7mg/L,均偏高。

尿中磷、甘油二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偏低。

抢救及治疗经过: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血压监护,采用内科对症治疗。

0.9%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纳络酮l.2mg静脉滴注。

地塞米松20mg静脉推注,5%葡萄糖20ml与参麦针静脉滴注,50%葡萄糖20ml与10%葡萄糖酸钙10Md静脉推注。

约20mm后,P74次/min,R26次/min,血压回升到112/72mmHg。

2h后给予肝素针剂1支(1250IU)及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

3h后患者仍意识模糊,无呕吐及抽搐,BP139/88MMHg心率80次/min,两肺呼吸音粗,腹平软,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性反射。

入院当日下午13时20分,该患者意识清楚,咳嗽,痰多(白色泡沫状),自述胸闷,无胸痛,哮鸣音不明显,腹软。

职业病案例: 低浓度苯作业致慢性苯中毒

职业病案例: 低浓度苯作业致慢性苯中毒

低浓度苯作业致慢性苯中毒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应用广泛,苯中毒时有发生,但低浓度苯作业致苯中毒发生少有报道,现就我省职业病防治医院2020年确诊的1例慢性重度苯中毒病例报道如下。

1现场卫生学调查某厂装配车间建筑面积约1700m2,车间工人100余人,作业区分零件散装作业和成品整装作业两部分。

作业车间自然通风,设有天窗.排风扇通风装置。

其成品装配工作岗位与刷漆、补漆岗位立体交叉、交替进行,车间另一端300m左右是喷漆岗位,喷漆室有水帘、排风扇。

装配作业工人未见有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为确保良好的作业环境和职工身体健康.受该厂委托,我所于2020年和2020年两次对该厂装配车间进行了现场职业卫生监测。

2020年设监测点8处,采集样品36份,测定结果为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04mg/m3;甲苯为0.16mg/m3流程没有变化。

2临床资料2.1职业接触史患者,女,27岁,于l998年9月至2020年8月在某机械厂成品装配车间从事四轮拖拉机皮带罩装配工作,工种为装配钳工,2020年8月调离此工作岗位,在门卫室工作。

患者自诉入厂前健康状况良好,未从事过接苯作业,无特殊服药史,无放射线接触史和家族血液病史。

2.2临床表现患者1999年12月出现头晕、乏力、皮肤黏膜发绀、月经量增多、牙龄出血,平素易感冒等症状。

经该厂职工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l55医院等检查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一直在当地医院治疗,2020年7月转入河南省职业病医院治疗。

查体结果显示,一般情况尚可,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

2.3实验室检查结果2.3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上岗前实验室检查结果为:Hb110g/L,WBC4.20×109/L,PLT120×109/L。

1999年首次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检查结果为:Hb102~115g/L,WBL3.50~4.4×109/L,PLT69.0~89.0×109L。

苯中毒案例-复旦大学

苯中毒案例-复旦大学

苯中毒案例-复旦大学实习四苯中毒案例讨论一、目的要求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和讨论,掌握苯中毒的主要表现和诊断标准,熟悉苯的主要接触来源、预防和治疗处理原则,了解苯代谢的特点。

二、内容1.案例一位50岁男子主诉鼻反复出血2天,过去6个月中共发生3次,容易感觉疲乏,伴头晕、恶心、面色苍白;2月前手臂和大腿曾发生多处瘀点和瘀斑,由于食欲不好2年内体重减轻6公斤。

疾病史:曾有骨折和重感冒史,无过敏史,偶饮酒,4年前已戒烟,近期无服药史。

体征:心肺(-),皮肤苍白、干燥,咽部炎症,牙龈出血,结膜苍白,四肢末端有程度不一的瘀点和瘀斑。

实验室检查:血糖、血尿素氮、血红素正常;Hb 10g/dL;红细胞压积32.6%,RBC 3.32×106/mm3, WBC 1,500 /mm3,血小板50,000/mm3,胸片可见高密度阴影,血尿(-),心电图正常。

该男子是一名柴油机工程师,在汽车公司工作12年,8年前离婚,其前妻曾有过两次流产,目前患有孤僻症。

问题1.这位男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鉴别诊断包括哪些?问题2.可能的病因是什么?2.苯接触来源和苯中毒的高危人群苯是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易挥发,有特殊的芳香味。

苯在工业上的应用始于100年前,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苯的应用日益广泛,遍布全世界。

苯是常用的溶剂和化工原材料,主要用于橡胶、皮革、制鞋、箱包、制药、涂料、印刷等行业。

另外,家庭装潢、家具、工艺品和玩具等行业也存在苯接触。

苯是石油和汽油中的重要成分,是汽车废气中的两种主要致癌物之一,环境空气中苯的浓度也有增高的趋势。

我国苯作业工作大多数接触苯及其同系物甲苯和二甲苯,属混苯作业。

地下管道破裂和废弃物可以造成饮用水苯污染。

同时,吸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苯接触途径。

据估计,每支香烟中约含苯1mg。

苯主要在肝脏和骨髓中被混合功能氧化酶(MFO)转化为毒性代谢产物,所以那些可以诱导MFO的药物(如苯巴比妥、乙醇)和化学物(如氯丹、对硫磷)可以增加苯的毒性。

苯中毒案例分析[专家知识]

苯中毒案例分析[专家知识]
苯中毒
行业精制
1
【案例1】
患者张xx,女性,36岁,某皮鞋厂仓库保管员。因
头痛、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记亿力减退、月经过
多、牙龈出血而入院。人院检查:神志清楚,呈贫血面
容,皮肤黏膜无淤点,体温37℃,呼吸21次/min,血
压110/65mmHg(14.7/8.7kPa),心肺(-),腹部平软,
肝在肋下1.5cm,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2.5×109/L,
❖重症者:神志模糊加重,可有昏迷、抽搐严 重者可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
❖ 呼出气苯、血苯和尿酚可增高。
行业精制
20
2.慢性中毒 (1)神经系统:类神经症和植物神经 功能紊乱。
行业精制
21
(2)造血系统:
重点
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点。 血象异常:最早和最常见的是持续性WBC计数减 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40%),白细胞数低于4×109/L才有意义。 血液涂片:可见白细胞中毒颗粒、空泡、破碎 细胞等;中度中毒患者RBC计数减少;中毒晚期可 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甚至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
墨、树脂、人造革、粘胶剂等的制造。 4.燃料: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
行业精制
12
制鞋
石油裂解
化工原料
行业精制
油漆
13
工作在有毒 环境的刷胶 工人
行业精制
14
弥漫着刺鼻胶水味的生产车间
女工的手就这样 与胶水直接接触
行业精制
15
气味虽刺鼻,工人却无暇顾及
重点
2.要确定其为职业性中毒,还应调查什么?
疗和处理措施。
7.患者为什么再次人院?其后果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中毒案例
她18岁被苯中毒夺命
18岁的女工小李在一家私营五金家具厂当海绵粘胶工,每天工作约10小时,需要接触含苯的液体。

她所在的厂房及设备简陋,冬天门窗紧闭时也没有通风排毒设
施。

3
衰竭,
从事这些职业容易发生苯中毒
由上可见,凡从事制鞋、制革、制药、橡胶、化纤、印刷、染料、农药、油漆等加工职业的人,均有机会接触到苯。

其中接触苯最多、危害最明显的职业仍为制鞋业,因为很多鞋厂使用以苯为溶剂的氯丁胶粘鞋帮和压鞋底。

其次是油漆业。

为了使产品挂漆迅速干燥,喷漆和刷漆时常使用含苯量很高的稀释剂。

再次是箱包加
工业和家具厂等。

在一些私营小厂中,车间狭小,劳动安全设施差,空气中所含的苯浓度很容易超标(每立方米空气中苯含量不能超过10毫克)。

工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缺乏防护措施,就容易引起中毒。

据统计,近年来,苯中毒在25种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事故中居第2位,应引起高度警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