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编写人:马利霞初审人:语文组授课时间:9、22

课题《胡同文化》教师版

【学习目的】

1、积累词汇:胡同、安土重迁、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西风残照、衰草离披。

2、能找出本文段落的中心句,理清本文的思路

3、能理解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

4、能体会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复杂感情。

【学习重难点】

1、胡同文化的内涵。

2、北京胡同文化自身特点与其衰亡的命运之必然联系。

3、作者对胡同文化饱含的复杂感情及所持的态度。

【学习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课堂

如果我让大家说说北京有名的建筑和名胜古迹,大家会想到哪些呢?对,雄伟的长城,威严的天安门,古老的故宫,美丽的圆明园,……这些都是北京的名胜。如今,北京的高楼大厦平地而起,鳞次栉比,体现了新北京的繁荣和商品经济大潮下的新文化。在座的有没有人会想到老北京的胡同呢?同学们,说起胡同,大家对它并不陌生,有的甚至非常熟悉,不论你是农村的还是城镇的,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应该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可能就不大注意。对于这些文化,一般人习以为常,可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的民居是四合院,而连接四合院的通道就是胡同。今天,我们就来穿越北京的胡同,领略汪曾祺笔下独具情味的“胡同文化”。)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①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肄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的掌故,对北京人的行为、思想了如指掌;他多年从事民间工艺工作,使其一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喜爱。

②他的作品给人深刻印象的是他对市井民居的熟悉,以小说、散文居多。他的小说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八十年代之后,读者开始注重作品的审美性,汪曾祺的作品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受戒》《大淖纪事》更被视为是“文化寻根文学”的一部分。这篇《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个性。

2、识记文体“序言”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转.弯(zhuǔn)计数.(shù)储.存(chǔ)行.业(háng)约.鸡蛋(yāo)惊闺.(guī)房檩.(lǐn)街坊.(fang)王垿.(xù)国子监.(jiàn)胡同.(tòng)宅.门(zhái)伺.候(cì)低徊.(huái)陆润庠.(xiáng)怅.望(chàng)剃头挑.子(tiāo)噌.的一声(cēng)摞.起来(luò)

4、解释下列词语

①车水马龙:形容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

热闹情景。

②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③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④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如考查干部。

⑤考察:观察了解,调查研究,如出国考察。

⑥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含贬

义)。

【合作探究】

1、分小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⑴北京的胡同与城建格局的关系。

⑵介绍胡同的取名。

⑶介绍胡同的大小及数目。

⑷介绍胡同的特点:离闹市很近却很安静。

⑸强调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⑹指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⑺补充介绍北京人虽封闭,却也很讲究处街坊。

⑻北京人易于满足。

⑼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⑽突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10-12)

⒀从居民住房已残破不堪,有些胡同已有名无实角度,指出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⒁指出北京的胡同和胡同文化在消失。

⒂与胡同“再见”,表达了无限怅惘之情。

3、文章标题是“胡同文化”,那什么是胡同文化?(用原文回答)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4、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胡同(1-4)

胡同文化(5-12)

胡同和胡同文化在衰败、没落(13-15)

【课堂测评】

1、给文中的胡同名称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大雅宝胡同、王广福胡同、王皮胡同

B、高义伯胡同、小羊宜宾胡同、胡同皮库

C、手帕胡同、羊肉胡同

D、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

2、选出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C )

A、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B、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C、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D、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一部分。

1、分小组朗读。

2、文章标题是“胡同文化”,可起笔却是从北京的城建格局写起,为什么?

为引出胡同和北京城建格局的关系。

3、北京的城建格局有什么特点?

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4、胡同在北京城建格局中起什么作用?

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5、作者是如何介绍胡同的取名?

介绍胡同的取名,运用了分类举例的方法;对确知来历的说得比较肯定,对不确知来历的用“据说”“大概”引领。

6、作者是如何介绍胡同的大小和数目的?

介绍胡同的大小,举胡同名为证;介绍胡同的数目,引北京人的俗话。

7、胡同环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介绍胡同这一特点的?

⑴离闹市很近,却很安静。

⑵介绍胡同离闹市很近,举生活实例;介绍胡同安静,举北京特有的走街小贩的招徕声。

8、“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有何作用?

⑴以动写静或衬托。

⑵更加突出了北京胡同的“静”的特点。

【课堂测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