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感冒教案
中医内科学之感冒护理课件
感冒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冒的病因
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此外, 机体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等也是感冒的常见病因。
感冒的发病机制
感冒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体内繁殖并对呼吸道黏膜 造成损伤,导致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出现。同时,感 冒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 他疾病。
非药物治疗
休息
感冒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的休息有助 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饮食调理
感冒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 化为主,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合理的饮 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物理治疗
感冒患者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物 理治疗方法,如热水泡脚、温毛
巾敷额头等,以缓解症状。
特殊人群的感冒治 疗
儿童
儿童的感冒治疗应特别注意,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治疗 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和剂量,避免过度治疗或治 疗不足。
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感冒病毒。在治疗老 年人的感冒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 应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和关爱,预防感冒的发生。
中医内科学之感冒护理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感冒概述 •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 • 感冒的护理与预防 • 感冒的现代医学治疗 • 感冒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01 感冒概述
感冒的定义与分类
感冒的定义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鼻 塞、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一节感冒
(一)辩证要点
1.辨寒热
寒: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痰清稀、 口不渴、咽不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热:恶寒轻发热重、流浊涕、痰黄稠、 口渴、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2.辨兼夹
夹暑:发于夏季,可见心烦口渴、小便 短赤
夹湿:有困重感及湿象,苔腻
夹燥:发于秋季,有口、咽、鼻、皮肤 干燥
3.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一)、诊断要点
2.病史: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两季为多,因气候突变、淋雨冒风、 劳倦而发病,起病急,病程3-7天。 时行感冒呈流行性,症状较重。
(一)、诊断要点
3.相关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
升高或降低。 胸部X片:肺纹理增粗
(二)、病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初期
感冒——发热多不高,或无热,以解表 宣肺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病势轻,病程 短,不传变,预后好。
分有气虚感冒、阴虚感冒多见,少见 有阳虚感冒、血虚感冒
(二)论治要点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6.时行感冒:解表达邪+清热解毒
(三)分证论治
实证 1.风寒感冒证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 兼证: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 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色白, 口不渴或喜热饮 舌脉象: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2.阴虚感冒证
主证:身热,微恶风寒
兼证:少汗,手足心热,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 痰
舌脉象:舌红少苔,脉细数
基本病机:阴虚津亏,外受风热,肺失宣降, 卫表不和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加减
加减葳蕤汤:滋阴清热解表
中医内科学讲稿肺系第一节感冒
中医内科学讲稿肺系第一节感冒感冒【概说】一、概念: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所致的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一)病名释义:感——感受, 冒——触冒。
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发病。
(二)临床特征: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三)发病季节:一般感冒四时皆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四)称谓较多: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小伤寒,时行感冒。
伤风——感冒中症情较轻,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者,或称冒风。
其中因感寒所致者又叫冒寒。
重伤风——感冒中症情较重,多为感受非时之邪者。
其中因风寒致病之重者,又称为小伤寒。
(以示不同于六经传变之伤寒。
)时行感冒——感受时行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者。
(五)病症特点:*病邪少有传变,*时行感冒或老幼病弱,或原有某些肺系慢性疾患,病邪由表入里,可引起某些合并症或继发病。
二、沿革:(一)《内经》中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记载。
《素问·太阴阳明》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
”指出感冒的致病因素在于风邪,主症以寒热、头痛、身痛为主症。
(二)《伤寒论》认识到感冒有中风、伤寒之别。
将感冒轻症曰伤风,重症称小伤寒,并提出不同的治法: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三)《诸病源候论》起,又倡“时行之邪”致病之说。
《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指出:“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
并指出“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明确说明时行感冒有较强的传染性。
(四)宋元以后,医家提出了“感冒”病名,确立了治疗大法,对虚体感冒补充了扶正达邪的原则。
中医内科学-感冒
加减:头胀痛甚:桑叶、菊花。咳嗽痰多;贝母、前胡、杏仁。咯痰黄稠:黄芩、知母、栝楼皮。身热较著:石膏、鸭跖草。乳蛾红肿疼痛: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时行感冒: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热郁寒遏:石膏合麻黄。风热化燥伤津:沙参、花粉、梨皮。
(三)、暑湿伤表证
1、证 候:
主证: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 昏重胀痛,鼻流浊涕,咳嗽痰粘.
感 冒
卫表不和——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肺失宣肃——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三、病因病机小结 (一)病因:六淫、时行病毒。 入侵途径:口鼻、皮毛 (二)发病关键:正气的强弱、感邪轻重 (一)病位—肺卫 (二)病性—外感表实证 (三)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2、辨不同兼夹:(结合不同时令辨证)
春季:多为风热。夏令:多为风热夹暑热。身热有汗,心烦口 渴,小便短赤,苔黄腻梅雨季节:多兼湿。身热不扬,头重如裹,骨节痛重,胸闷,口淡或甜
秋季:多兼燥。身热头痛,鼻燥咽干,干咳 无痰,舌红少津冬季:多为风寒,或外寒里热。夹食滞:身热,胸脘涨闷,纳呆,泛恶,腹 泻,苔腻
二、文献简述
《内经》首先提出病因(风邪)及主症。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认识到感冒有中风、伤寒之别。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是感冒辨证论治的基础。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诸风》首载感冒病名“伤风方论”,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2、证机概要:阳气虚者,感邪易从寒化,且易感受风寒之邪. 即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3、治 法: 益气解表。
4、代 表 方:参苏饮加减。人参 甘草 茯苓 苏叶 葛根 前胡 半夏 枳壳 桔梗 陈皮 木香若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可用玉屏风散加减。
中医内科学1.1感冒
病因
。
主症
传变情 况
发病季 病程 节
感 冒
风邪 为主
发热不高 或不发热
多不传 变
四时皆 短, 可 预后 良好
温 病
温邪 为主
高热,甚 则神昏、 惊厥、谵 妄
有传变, 有明显 长短 由卫而 季节性 不一, 气,入 重者 营入血 难于 治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口不渴,咽痒、 流清涕,吐痰清稀色白,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发热重,微恶风,口渴,咽痛,鼻流 黄涕,痰稠色黄,有汗,舌苔薄黄,边尖红,脉浮 数。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
加减运用:
①暑热偏盛,烦渴者,加黄连、黄芩、山栀、荷叶、 芦根以清暑泄热。 ②里湿偏重,口粘、胸闷泛恶、腹胀、便溏者,加藿 香、苍术、法夏、陈皮和中化湿。 ③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以清热利湿。
身热,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 头昏重胀,咳嗽痰粘,鼻流浊涕。 身热,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 头昏重胀 咳嗽痰粘,胸闷,鼻流浊涕 口粘,脘痞,泛恶 身热,汗少,咳嗽痰粘,鼻流浊涕。 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渴不多饮, 口粘,舌苔薄黄,脉数。 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口粘, 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 舌苔腻,脉濡 卫
• •
患者,男,28岁,发热,恶风头痛2天;伴鼻塞、 喷嚏、咽痛,微咳。 • 患者2日前因涉外工作而淋雨后即感恶寒,次 日体温升高,微恶风,头痛且胀,汗出,鼻塞, 流涕,咽痛,微咳,无痰,周身痠痛,遂来就诊。 查体:T:38.6℃,P:97次/分,R:19次/分, BP:110/85mmHg。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 血,扁桃体Ⅰ度肿大,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啰音,舌尖红,苔薄白而微黄,脉浮 数。胸片:心肺未见异常。
《中医内科学感冒》课件
感冒的预防与调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增强免疫力
饮食调理
避免接触传染源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中。
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合理搭配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01
02
03
04
姜糖水
葱白粥
薄荷饮
银花茶
将薄荷叶泡水饮用,适用于风热感冒。
将葱白切段,与大米一同煮粥,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
将生姜切片,加入适量红糖,煮沸后趁热饮用,适用于风寒感冒。
将金银花泡水饮用,适用于风热感冒。
多休息
适量运动
保持良好的作息
保持良好的心态
01
02
03
04
感冒期间应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等。
撷 to this seal into C. C sel医疗保险步 the "B牯考具有 "1,the "the into
中医对感冒的理解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饮食不节
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外感邪气,侵犯人体导致感冒。
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人体正气虚弱,外邪乘虚而入引发感冒。
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影响气血生成,降低机体抵抗力。
选取耳廓上的特定穴位,用王不留行籽进行按压,以调节身体功能,缓解感冒症状。
03
02
01
通过按摩特定的部位,如太阳穴、风府穴等,以达到缓解头痛、减轻鼻塞的效果。
手法按摩
用刮痧板蘸取适量刮痧油,在背部进行刮痧,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感冒症状。
《中医内科学-感冒》PPT课件
概述
❖ 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凡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
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感冒证候者,皆可 参照本篇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 感冒的常见病因 外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但以风邪为
主,可兼寒热暑湿等,与体质不强,或生活起居不当 等有关.
病因病机
❖ 感冒的病机及转化 感冒的病位在肺卫;
辨证论治
❖ 阴虚感冒 主症: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常用药:玉竹、甘草、大枣、豆豉、薄荷、葱白、 桔梗、白薇.
预防
❖ 生活上应慎起居,适寒温,在冬春之际尤当注意防寒保 暖,盛夏亦不可贪凉露宿,不可久在空调房间居留.
❖ 基本病机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 病理性质属表实证,但有寒热之分; ❖ 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诊查要点
❖ 感冒的诊断要点 1.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风或恶寒、鼻 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等,或 有发热.由于风邪兼夹病邪的不同,还可见胸闷、恶心、 脘痞、纳呆、便溏、咽干、少痰等症.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 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 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 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 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 ❖ 可服用防治药方.冬春风寒当令季节,可服贯众汤;夏
令署湿当令季节,可服藿佩汤;风热犯表证邪毒盛,流 行广泛,可用贯众、板蓝根、生甘草煎服. ❖ 在感冒流行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防 止交叉感染.
《中医内科学》教学课件-感冒
七.演变及预后:一般而言,感
冒本属轻浅之疾,主要能及时而恰 当地处理,即可较快痊愈,但对老 年、婴幼儿、体弱患者及时行感冒 之重症,必须加以重视,注意有无 特殊症情,防止发生传变。
八.预防与调护:
➢感冒的药物预防措施很重要,尤其 是时行感冒的流行季节,更应先预 防服药。
主要药物
贯众、大青叶、 板蓝根、薄荷
乳蛾乳痈 咳嗽喘证 心悸胸痹 神昏惊厥
历史沿革
✓《内经》-外感风邪。
✓ 《伤寒论》-风寒感冒轻重两型的汤剂。 ✓ 《诸病源候论》- 提出时行病。 ✓ 《仁斋直指方》- 提出感冒之名用参苏散治。 ✓ 《丹溪心法》-病位在肺,列辛温辛凉两法。
二.证 候 特 征
最突出症状
卫表症状
表现多样化
鼻咽部痒、干燥、不适 为早期症状,继而喷嚏
参苏散
人参
苏叶
半夏
陈皮
甘草
葛根
枳壳
木香
茯苓
前胡
桔梗
补气祛邪
疏风解表
宣理肺气 化痰止咳
理气和中
➢ 阴虚感冒
[临床表现]身热,微恶风寒,少汗, 头昏,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 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解表。 [方药] 加减葳蕤汤加减。
六.其他疗法:治疗感冒的成药
较多,如风寒证用午时茶,风热证 用银翘解毒片等,暑湿证用藿香正 气丸,时行感冒用板蓝根冲剂。
热和暑湿兼夹之。
治疗
以解表发汗为主
邪实感冒
表证、汗出情况 咽部情况 口渴 痰、涕 舌脉象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无咽痛无口渴 痰白,流清涕,舌淡红 苔薄白,脉浮紧
发热重恶寒轻 咽红痛口渴 黄稠,流黄涕舌红 苔薄黄,脉浮数
风寒证
风热证
中医内科学教案0101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感冒的概念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
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感冒的病因病机1.感冒的常见病因外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以风邪为上,可兼寒热暑湿等。
内因为体质不强,或因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以及过度疲劳。
2.感冒的主要病机及转化感冒的病位在肺卫;基本病机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
例题:导致感冒的主因是A.寒邪B.热邪C.风邪D.湿邪E.暑邪『正确答案』C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他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流行性(两者的主要区别)。
感冒与风温病早期的鉴别风温初起,与风热感冒之证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
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例题: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A.恶寒的轻与重B.发热的轻与重C.咽喉肿痛与否D.有无传染性E.脉数与否『正确答案』D例题:患者身热。
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
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疗应首选A.银翘散B.桑菊饮C.新加香薷饮D.桑白皮汤E.藿香正气散『正确答案』C咳嗽的概念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中医内科第一节感冒
感冒--气虚感冒
• 主症:恶寒发热,热势不盛,但时时畏寒,头痛鼻塞,自汗,咳嗽痰白, 气短,语声低微,倦怠,苔白,脉浮无力。
• 治法:益气解表
• 主方:参苏饮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葛根木香甘 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 临证加减: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或合补中益气汤。汗多者可合玉屏风 散,自汗者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头痛者加白芷、川芎祛风止痛, 鼻塞者加辛荑、苍耳子通窍散寒,无汗、恶寒者加羌活,防风解 表散寒,纳谷不 香者加佩兰、砂仁理气化湿。
益气养
阴,方用:清暑益气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
尝)
感冒--风燥
• 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鼻咽干燥、干咳少痰,舌苔薄白而 干、脉浮或浮弦。
• 治法:温燥宜轻宣凉润,凉燥宜轻宣温润。
• 主方:温燥宜桑杏汤 方歌:桑杏汤中用贝母,沙参栀豉与梨皮。 凉燥 宜杏苏散 方歌:杏苏散内陈夏前,枳桔苓草姜枣研。
感冒---风热--表实证
•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咽痛, 无汗,头痛 或伴咳嗽痰黄,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 治法:辛凉解表,疏泄风热。
• 主方:银翘散 温病银翘散作方,风温初起宜清凉,荆薄甘桔牛蒡子, 淡豉芦根竹叶尝。
• 临证加减:咽痛肿大便干者加麦冬,沙参, 射干养阴解毒利咽,咽痛便 不干加马勃,僵蚕,土茯苓清热解毒,胸闷者加瓜蒌皮, 郁金宽胸理气, 咳重痰黄者加鱼腥草,天竺黄,淅贝母,瓜蒌仁清热化痰。衄血者茅根,
高热安宫牛黄丸。3、抽搐衙便秘紫雪丹。
感冒--风湿证
• 主症:身热不扬,汗少,恶寒, 头重如裹,骨节困重,胸脘痞闷,口黏 腻,呕恶纳呆,舌苔白腻脉濡。
• 治法:化湿解表。 • 主方:羌活胜湿汤 方歌:羌活胜湿芎独草, 藁本蔓荆与防风 • 临证加减:可加藿香, 佩兰可增除湿之功。若纳呆腹胀加半夏、陈皮、
中医内科学感冒
夹食滞:身热,胸脘涨闷,纳呆,泛恶,腹 泻,苔腻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14页
三、分型论治 主证:鼻塞、喷嚏、流涕、恶寒、头痛身痛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15页
风寒证
• 症状:主证+恶寒重发烧轻,流清涕,无 汗,咯痰白稀
•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紧 •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 方药:荆防败毒散 • 加减:
口鼻 皮毛
腠理空虚 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 肺系症状 感 卫气不固 肺卫失调 正邪相搏 全身症状 冒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7页
诊疗
• 1、临床表现:
• 感冒:初起多见鼻塞、声重、流涕、喷 嚏、恶风、头痛,继之出现发烧、咳嗽、 咽痒或咽痛。病程普通一周左右。
• 时行感冒:突然恶寒、寒战、高热、周 身酸痛,全身症状显著,可化热入里, 变生它证。具传染性,可引发广泛流行。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8页
2、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多见。
3、血分析:
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淋巴细胞 嗜酸粒细胞消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上呼吸道 细菌感染或细菌合并病毒感染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9页
判别诊疗
• 1、与风温判别
• 舌脉:舌苔黄腻,脉濡数 • 治法:清暑解表 • 方药:新加香薷饮
5/2/2024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
第18页
表寒里热证
• 症状:风寒证+口渴,咽痛,痰黄稠,尿 赤便秘
中医内科教学课件感冒
第22页,共45页。
四、证治分类:
1.气虚感冒
症状: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 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 白,脉浮而无力。
证机概要: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本方益气解表,化痰止咳。治气虚 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 短,脉弱等症。
• 3、感寒湿滞性感冒。选用解表化 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
• 4、表里双感性感冒。选用表里双解 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丸。
• 5、气虚性感冒。选用补中益气丸。
第27页,共45页。
针灸、拔火罐治法
• 我国的针灸对感冒颇有疗效。针灸,可 以使鼻塞、头痛立见影地减轻,并能使 增高的体温经过一昼夜渐渐恢复正常。
•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 且病症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 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 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 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第12页,共45页。
二、病证鉴别
第18页,共45页。
三、证治分类:
1.风寒束表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流涕, 咽痒咳嗽痰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 荆防达表汤(《时氏处方》)或荆防败毒散 (《外科理例》)加减。 常用药: 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解表散寒; 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宣通肺气。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4)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5)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7) 教研室主任:
授 课 人:
授课对象: 院(部) 年级 专业 班 年 月 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8)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9)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10)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11)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中医内科学-感冒
02
03
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 嗽,痰稀白。治疗宜辛温 解表,发散风寒。
风热感冒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 咽红肿痛,咳嗽痰黄稠。 治疗宜辛凉解表,清热解 毒。
暑湿感冒
夏季感冒,身热无汗或少 汗,头晕胀重,肢体酸懒, 脘痞呕恶。治疗宜清暑祛 湿解表。
预防调护
01
02
03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一旦感冒,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就医及时
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 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 菜、水果等。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1 2
坚持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心情愉悦
心情愉悦有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增强免疫力。
3
避免过度劳累
02
根据感冒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按摩手法,如推法、揉法、
捏法等。
按摩治疗感冒的效果
03
按摩治疗感冒的效果因人而异,但一般能够缓解感冒症状,如
头痛、发热、咳嗽等。
中药浴足疗法
01
中药浴足治疗感冒的原理
中药浴足通过将中药浸泡在温水中,然后对足部进行泡洗,以达到治疗
感冒的目的。
02
中药浴足治疗感冒的方法
【推荐PPT】中医内科学之感冒文档
感冒与温病(风温初起)的鉴别 风温初起,每多类似感冒的症状,尤与风热感冒更为相似。
病因
主症
传变情况 发病季节 病程
感冒 风邪为主 发热不高或不 多不传变 发热
四时皆可 短 , 预 后良好
温病 温邪为主 高热,甚则神 昏、惊厥、谵 妄
有传变,由 卫而气,入 营入血
病因及临床表现: 《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
辨证论治: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论述 太阳病时为感冒的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
三、范围 普通感冒(伤风) 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 表现感冒特征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病机】
一、 病因
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
2.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3.感冒与温病(风温初起)的鉴别
三、 相关检查
1. 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 2. 胸部x线检查:
感冒风寒证与风热证的区别
病因病机 风寒证 感风寒之邪
风热证 感风热之邪
相同点
恶寒 发热 鼻塞 流涕
主症
不同点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鼻流清涕, 口不渴,舌苔薄白, 脉浮紧
中医内科学之感冒
基本框架
感冒
预
辩
诊
病
结
防
证查因概
语
调
论
要
病
述
护
治
点
机
【概 述】
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
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 征。
二、 文献摘要 病名及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教案首页任课教师:课程中医内科学题目第一章第一节感冒
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新世纪第二版
教具PPT课件
掌握:1、感冒的病因病机为六淫侵入,卫表不和;2、风寒、风热、暑湿三个常见证型的诊治方药;
熟悉:1、时行感冒的定义;
教学
2、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目的
要求了解:1、感冒属外感疾病,明确临床特征;
2、感冒的沿革;
3、虚体感冒的诊治;
4、感冒的调护。
教学
重点
重点: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诊治方药
难点
难点:感冒的病机
及其
解决方案:课堂讲解
解决
方案
参考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
资料
实施
情况
小结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教案续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本次课程,我们学习感冒的诊断及治疗。
教学方法与手段1、感冒的定义:
讲解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讲解2、沿革:
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则明确提出了感冒的病名;
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伤风》中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时行感冒是指:以热疫、寒疫病毒引起的临床常见的急热性传染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
发病,小儿及年老体弱者最易发病。
和感冒的区别:普通感冒以冬春季多发,以感染风邪为主,常成散发性,发热轻或不发
提问热,全身症状轻,少有传变;时行感冒四季均可发生,以感染时行病毒为主,具有广泛
的传染性和流行性,高热,全身症状显著,病情重,发病急,可传变,化热入里。
3、病因:感冒是因六淫、时行之邪,侵袭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降而为病。
六讲解淫之邪常以风为先导,风与寒合则是风寒证,风与热合则是风热证,与暑湿相合,则为
风夹暑湿证。
讲解4、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降
平素气虚、劳累过度,起居失调,肺有宿疾,气候突变等因素导致卫外功能减弱,风邪
夹寒、热、暑侵袭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宣降而发病。
5、治疗原则:解表达邪,即遵《素问.阴阳印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
讲解提问加讲解6、辩证论治
A、风寒束表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或者鼻痒喷嚏,时流清涕,
咽痒,咳嗽,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象为苔薄白而润,诊脉为脉浮或浮
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则:辛温解表。
处方: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证
症状:发热,汗出不畅,微恶风,头胀痛,面赤,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者咽喉乳
娥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想喝水,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机: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所致。
治则:辛凉解表。
处方:银翘散。
C、暑湿伤表证
症状:身热、汗少,微恶风,肢体酸重疼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者口
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
濡数。
病机: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则:清暑祛湿解表。
处方:新加香薷饮
虚体感冒:气虚感冒(参苏饮),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提问调护:感冒期间饮食清淡,平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