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重点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1、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发达国家——65岁以上的人群
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的人群
2、WHO根据现代人生理心理结构上的变化,将人的年龄界限又作了新的划分。
<44岁:青年人
45~59岁:中年人
60~74岁:年轻老人(the young old)
75~89岁:老老年人(the old old)
≥90岁:长寿老年人
3、我国老年期的划分标准(根据中国医学会的规定)
我国60岁以上为老年人。
老年分期按45-59岁为老年前期(中老年人)
60-89岁为老年期(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期(长寿老人)
二、人的寿命
1、人类的寿命以年龄表示。
衡量人的寿命有两个衡量标准:
平均期望寿命(平均寿命):通过回顾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特定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平均存活年龄。
最高寿命:在没有外因干扰的条件下,从遗传学角度而言人类可能生存的最高年龄。
三、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1、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指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2、WHO 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发达国家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发展中国家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3、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
(1)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它是反映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指标。
100%总人口数岁以上人口数65岁或60老年人口系数⨯=
(2)老年人口指数:即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指老年人口占劳动人口的百分比。
100%59~15岁以上人口数65岁或60老⨯=岁人口数年人口负担系数反映劳动者负担老年人的轻重程度。
(3)老少比:即老龄化指数,指老年人口与少年人口数之比。
100%14~0岁以上人口数65岁或60老⨯=岁人口数年人口指数反映人口老年化的程度。
(4)抚养系数:老人抚养系数加快上升,预示社会养老压力加大。
(5)年龄中位数: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
(6)性别比: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
(7)长寿水平:
长寿水平(%)=(80岁以上人口数/60岁以上人口数)*100
4、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与趋势
第一阶段:1982-2000年: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
第二阶段:2000-2025年: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2026-2050年: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
5、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多(2)起步晚、速度快----快(3)地区发展不平衡----偏(4)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5)女性老年人比例高(7)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8)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6)文化程度低
(9)老年人婚姻关系稳定丧偶比例高(10)主要依靠家庭养老
四、老年护理学
1、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老年人(包括患病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探讨有关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现存的和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等。
第二章老化的理论
1、老化:即衰老,人体从出生到成熟,随年龄增长,在形态、功能上进行性、衰退性变化。
2、老化的特征: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和危害性。
1、自由基理论
1965年哈曼(Harman )提出
它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即所有生物的衰老和死亡是由一个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共同过程负责。该理论认为衰老是细胞成分积累性氧化损伤的结果,是由自由基反应引起的,自由基反应参与环境、疾病和遗传控制的衰老过程有关的衰老性改变。
2、基因程控理论
基因的遗传可决定各种生物的寿命长短,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寿命。
3、端粒假说
端粒假说是由美国抗衰老专家哈利(Harley)于1990年提出,他认为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染色粒(端粒)的长度与衰老和寿命密切相关。
4、免疫理论
1962年沃尔福特(Walford)提出。老化过程的基础是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老化不是被动耗竭而是免疫系统介导的主动的自我破坏。免疫功能与年龄成反比。
5、神经内分泌理论
老化现象是由于大脑和内分泌腺体的改变所致。会导致大脑功能减退。
1、老化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和探讨老年期的行为与发展的关系。指出老化不仅受生物因素,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涉及到如何运用适应能力来控制行为或自我调节。
2、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艾瑞克森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分析学家,他在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学说的基础上,于1950年提出了解释整个生命历程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在众多的相关发展理论中,精神科医生艾瑞克生(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描述的最为完整。他将整个人生过程从出生到死亡分为八个主要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晚年期。
老年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我整合,否则会出现绝望。
三、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1、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主要研究、了解及解释社会互动、社会期待、社会制度与社会价值对老化过程适应的影响。
(1)隐退理论:卡明(E.Cumming)和亨利(W.Henry)于1961年提出,强调:人到了一定年龄,必须从社会上退出,即成功老化的必由之路。该理论主张社会平衡状态的维持,决定于社会与老年人退出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彼此有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