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汇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又专题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引起了全党上下高度关注,这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更是党对自己在21世纪所承担的崇高使命的高度清醒和高度自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归根到底,最终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对于鄂尔多斯这样一个地处西部、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脆弱、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抉择

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的线型经济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线型经济是工业社会的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

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而循环经济则不同,它改变了线性发展模式,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强调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要求努力做到“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放”,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从而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将会使地球走向毁灭;7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和减少其危害;80年代人们开始强调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90年代发达国家为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相对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20世纪90年代

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有的国家甚至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如德国1996年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美国现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出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日本也已制定了《容器包装法》、《家用电器循环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可以说,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

从我国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时刻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要看到,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依然是粗放的,不是靠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而是靠资源、投资和劳动力的扩张,经济高增长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物耗和环境污染。2003年我们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世界煤炭总产量31%,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0%,实现的GDP却仅占世界的4%,而我国每万元GDP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煤、电、油、运等“瓶颈”问题已经发出警示,如果再不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失去资源和环境依

托的经济增长就会后劲乏力,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就会加大,经济的较快增长也将难以实现。

从我市来看,我们经历了由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导向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自主发展时期;我们经历了发展支柱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自立发展时期;而要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经历从传统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自强发展过程。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奋斗目标,它要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可持续,人与自然发展相和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据测算,如果到2010年我们要完成“四个超一”,而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效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生产要素的效率就必须提高8—10倍。显然,在传统的发展模式里,除非有大规模的技术突破,否则这种设想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们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的战略选择。从总体上看,我们发展循环经济既有现实基础,又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我市矿产资源储藏量大、种类齐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极为罕见资源富集区,专家评论,完全有条件成为中国的鲁尔、阿巴拉契亚和乌拉尔。特别是煤炭探明储

量约占全国的1/6、内蒙古的1/2,2003年煤炭产量达到8100万吨,居全国产煤地市之首,预计今年将超l亿吨。随着煤炭的开采和外运,伴生着大量的煤矸石和中煤,2003年,全市煤矸石、中煤的存储量分别达到了2000多万吨和1000多万吨。到2010年,当全市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时,每年将产生煤矸石约2000万吨、中煤约2000万吨。煤矸石、中煤如果得不到有效转化、利用,将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目前,全市发电装机容量已近300万千瓦,按照发展规划,到2010年将达到1500万千瓦。大量的煤矸石和中煤转化为电,除上网外送外,需要就地转化,而发电产

此,近年来,我市在加快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积极利用煤矸石、中煤发展煤电业,以及煤化工、煤转油、天然气化工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国内外一些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在加快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能再走简单的资源输出型路子,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的转化利用水平,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线型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宝贵的资源才能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