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气田储层沉积相分析
历 了海陆过 渡相 一 陆相 的沉 积演化 过程 ,其 中山西 组为三 角洲 相沉 积 ,下石 盒子 组 为曲流 河沉 积 。曲流 河道 的边 滩微
相 , 多 呈 不 对 称 的 透 镜 状 平 面上 错 列 分 布 。 沉 积 相 类 型 与 气 藏 富 集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
关键 词:沉 积相 ;沉积微 相;储集层 ;地塔 巴庙 气田;鄂 尔多斯盆地
原 组 、 山西 组 、 石 盒 子 组 和 石 千 峰 组 。但 主 要 的储 集 层 为
鄂尔 多斯盆地 北部 主要指杭锦旗一 巴庙地区 ,工区面 塔
积 20 k ( )。经过 多年 的研究和勘探 ,在探 区东南部 0 3 m 图1
已发 现 了 大 牛 地 气 田 , 上 古 生 界 山 西组 、 太 原 组 和 下 石 盒 子 组 六 套 含 气 层 位 , 上 报 探 明 地 质 储 量 2 1 0 6 5 1~ 气 层 X m,
fce t o tn n a s dm e tr v l in pr c s, a is o c n i e t l e i n a y e out o e si whih t S a x r u s t e d l a iswh l h L we o n c he h n ig o p wa h et fce . i t e o r a e
r _ ]
董
鄂尔 多斯盆摊搭 巴庙 田储: 沉积相分析 层
王 桂 成
摘
李 旺林
( 安 石 油 大 学 油 气 资 源 学 院 , 陕 西 西安 7 0 5 西 1 6) 0
要:对 鄂 尔多斯 盆地 北部塔 巴庙 气田上古 生界 山西组一 下石盒 子组主要含 气层 沉积环境 与沉 积相的研 究认 为本 区经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储层分形特征研究——以红河油田为例
第50卷第4期 辽 宁化工V 〇1.50, No .42021 丰 4 月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A p ril , 2021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储层分形特征研究—以红河油田为例薛林青(中国石油化丨_: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1:程技术研究院,河南郑州45(XX)6>摘 要:压汞是研究致密储层孔喉结构的技术之一,它可以测定总孔体积、孔径分布以认识致密储层的孔喉结构。
通过对红河油田延安组红河207、红河198等井的19组岩心开展压汞实验并结合分 形理论的几何模型,和Igr 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77~0.998之间变化,标准偏差0.06,说明延安组储层岩石孔隙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计算的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在2.49~2.68之间变化,平均值2.60,标 准偏差0.06经研究发现孔喉分形维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相对分选系数、结构系数、平均孔喉半径 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延安组层位中分形维数也可以作为表征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参数,对准确认 识储层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延安组;压汞;分形理论;孔隙结构中图分类号:TE 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35 ( 2021) 04-0549-03红河油田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鄂尔多斯盆地 南部,延安组储层低渗、致密,是开发的难点区块。
对该油田延安组红河207、红河198等井的19组岩 心开展压汞实验并结合分形理论的几何模型,计算 分形维数并研究其与孔隙结构参数的相关性,总结 出该油田延安组储层的分形特征,对准确认识储层 有重要意义。
1区域概况红河油田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构造上位于鄂 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天环坳陷的南部,为一倾角0.3° ~ 0.6°的西倾单斜构造,局部发育近东西走 向的鼻状隆起,未形成较大的构造圈闭m 。
三叠系 延长组从下向上细分为5个岩性段10个油层,受印 支运动的影响,延长组缺失长4+5或长6以上地层, 侏罗系延安组缺失延6以上地层,局部地区延10 未沉积,在延长组顶和延安组顶形成2个剥蚀面[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以子洲气田清涧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以子洲气田清
涧地区
子洲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属于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
该区域研究表明,该地区具有以下储层特征:
首先,孔隙度低,储层致密。
盒8段砂岩的孔隙度一般在1%以下,表现出致密的特点。
因此,相对而言,岩石密度高,岩性坚硬,岩心分流试验的测试结果普遍较低。
其次,渗透性差,非常关注取样技术。
研究地区的岩心渗透率很低,其测得的平均渗透率不到1mD。
此外,岩石流心试验的成果表明,砂体之间的渗透可忽略不计。
第三,复杂的储层物性几乎没有发现。
研究发现,盒8段的储层物性相对单一,不同岩心之间的储层物性差异较小。
封闭空间内沉积环境限制了储层物性在空间上的变化。
第四,角质质地差异软化带的存在。
子洲气田盒8段储层中,发现有角质质地不同的细小砂体,这些砂体很常常形成了软化带。
软化带的出现使得在盒8段储层中开发岩石力学干预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子洲气田清涧地区的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孔隙度低、渗透性差、复杂的储层物性几乎没有发现和特殊的软化带,这些特征都为该区域开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然而,通过相应的洛皮岩作业技术等岩石力学干预的方法,开采效果也不无成功,为该区域天然气的大量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致密低渗储层评价与开发对策
侯瑞 刘忠 云, 群
( 中国石化 华北分公司 , 河南 郑州 4 0 0 ) 5 06
摘要 : 尔多斯 盆地 大牛地 气田为典型致 密低渗气 田, 有低 渗、 压、 鄂 具 低 低产 的特 点, 经济有 效开发难度 大。针 对气 田不 同 层段储层开展 了储集岩相、 岩石学 、 物性、 隙结构、 气性等特征研 究, 此基础上 划分 出 四大类 六小类储层 , 中 I类 孔 含 在 其
r s r or , i e e td v lp n t t ge a e b e d p e . i ge ly r p o u t n t r u h v ria welf s e ev i d f r n e eo me ts ae i s h v e n a o t d S n l a e r d c i h o g e t l l i s f r o c t
.
r i f ce ,i o o y, e r p y ia rpet p r tu t r n a a i g p t n ilo ifr n o mains slt a i s l h lg p to h sc l p o ry, o e sr cu e at
,
1w d b y e Ⅱa dte y e 1 , i y e1 a op o u t i . c r igt h p sa d ds iuino o e yT p n nT p 1 whl T p V h s rd ci t Ac odn tet e n i r t t h 1 e n vy o y tb o
鄂尔多斯盆地川口油田川72区块长6储层特征及评价研究
开发 方案 、 提 高开 发效 果具 有重 要 的意义 。 笔 者 利用 丰 富的岩 心薄片 、 物性 等资 料 , 分 析 了研究 区储 层的 沉 积学 、 岩 石学 、 物 性 等特 征 和 孔 隙类 型 , 并 对储 层 进行 了分类 评价 。
1 储 层 沉积特征
长6 属三 角洲 前缘 沉 积 , 区内主要 发育 两条 南 西 向延伸 的水下分 流河 道 , 砂岩厚 度一 般 大于 1 5 m, 砂地 比大于4 0 9 , 5 , 最 高达 5 5 %。 分 流间湾 以泥质沉 积
1 1 6
内蒙 古石 油 化 工
2 0 1 3 年第 1 5 期
鄂尔多斯盆地川口油田川7 2 区块长6 储层特征及评价研究
杜 明h , 高新 奎 , 张 昂 昂
( 1 . 西安石油大学 , 陕西 西安 7 1 0 0 0 0 ; 2 . 延 长 油 田股 份 有 限公 司 ,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关键词 : 鄂 尔多斯 ; 川 口油 田; 长6 储 层特征 ; 储层评 价
中 图分 类号 : P 6 1 8 . 1 3 0 . 2
文献标 识码 பைடு நூலகம் A
文 章编号 : 1 0 0 6 -7 9 8 1 ( 2 O 1 3 ) 1 5 —0 l l 6 一O 4
川 口油 田位 于 陕 西 省 延 安 市 宝 塔 区 川 日乡境 内, 属 于陕北 斜坡 二级构 造 带 , 为 一东 高西低 的大单 斜, 地层 倾角小 于 1 o [ 。 川7 2区块位 于 川 口油 田西南 部, 面积 为 2 6 . 3 1 k m 。区 内构造相 对 简单 , 未 发生过 明显 的褶 皱 与变形 , 仅在 小 范 围 内 由于 差 异压 实作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1段致密气砂岩储层分类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1段致密气砂岩储层分类评价上官静雯;胡芸冰【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1段是天然气开发的重要层位之一,该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勘探难度较大,进行储层特征研究及评价对山1段储层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
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及高压压汞等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1段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根据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等并结合前人研究,对研究区山1段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
结果表明:研究区山1段储层的填隙物主要以伊利石、高岭石、硅质、碳酸盐为主,还有少量的泥质、绿泥石及菱铁矿等;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及粒间溶孔、晶间孔、微裂隙;研究区山1段以Ⅱ、Ⅲ类储层为主,属于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
研究结果对有利储层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非常规油气》【年(卷),期】2017(004)002【总页数】8页(P56-63)【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1段;储层特征;储层评价【作者】上官静雯;胡芸冰【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内油气资源丰富[1-4]。
盆地内上古生界山西组地层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层位[5-11],目前对其勘探的重点在山1段。
前人已经对山1段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2-18],但相对集中于盆地北部或其他区域,对盆地东部山1段储层的研究相对较少。
山1段储层非均质性强[19-20],加之井控的不断增加,对山1段进行精细研究势在必行。
本次研究综合利用铸体薄片、压汞分析、X-衍射全岩和黏土矿物分析、扫描电镜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山1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并根据各特征参数对其进行了分类、分区,结果对该区天然气勘探有指导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原归属于大华北盆地,直至中生代晚期才独立发育演化成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是华北地台西部的一个凹陷盆地,整体构造为东高西低的平缓单斜。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储层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储层评价梁月华;詹伟;袁磊【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07(021)004【摘要】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为低孔低渗气田,通过对该区多口探井、评价井的岩石学和古岩溶学及电性、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二叠统下石盒子组为河流相沉积,其中盒3段储层以辫状河道沉积为主,储层岩石粒度粗,泥质含量低,物性相对较好,盒3储层孔隙度8%~12%,平均10.27%,渗透率(1.0~5.0)×10-3μm2,平均1.36×10-3μm2,孔隙半径14.29~53.16 μm,平均32.59 μm,排驱压力为0.3~1.5 MPa,平均0.75 MPa.参照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低孔渗砂岩储层分类标准,盒3段储层以Ⅰ类储层为主,其分布广泛,产气性也较好,是气田经济开发最有利的层位.【总页数】4页(P23-26)【作者】梁月华;詹伟;袁磊【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6;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6;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3【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1段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对水平井开发的影响 [J], 陈奎;任广磊;杨文娟;于耀南2.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河道砂岩相控储层预测 [J], 许杰;何治亮;董宁;周小鹰;李军;朱生旺3.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铝土质泥岩储层的测井评价 [J], 刘文辉;潘和平;李健伟;赵景4.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盒2-3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J], 徐深谋;林春明;王鑫峰;钟飞翔;邓已寻;吕小理;汤兴旺5.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盒1段储层特征及成岩圈闭 [J], 徐宁宁;王永诗;张守鹏;邱隆伟;张向津;林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庄36井区长8段储层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庄36井区长8段储层特征研究摘要:通过对庄36井区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孔喉特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表明:庄36井区长8储层属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发育粒间孔和溶蚀孔,孔喉结构类型属小孔隙、微细喉道型,其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造成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物性明显好于河道侧翼。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庄36井区储层一、沉积背景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盆地内部构造简单、地层平缓,中生界石油资源丰富,且主要分布于上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气藏。
现今构造形态总体显示为一东翼宽缓,西翼窄陡的不对称大向斜的南北向矩形盆地。
盆地边缘断裂褶皱较发育,盆地内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平缓、一般倾角不足1°,局部仅发育幅度较小的鼻状隆起。
盆地经历了中晚元古代坳拉谷、早古生代浅海台地、晚古生代近海平原、中生代内陆湖盆和新生代周边断陷五个主要发展演化阶段。
其中,中生代内陆湖盆的形成和发育对鄂尔多斯盆地陆相生油和聚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三叠统延长组是一套在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上发育的重要油气储集层。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的沉积演化经历了早期的初始沉降,到加速扩张和最大扩张,再到萎缩,最后湖盆消亡,完成湖盆从发生、发展以至消亡的沉积,构建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形成了油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延长组以三角洲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延长组长1、长2、长4+5、长6、长8及延安组延8、9、10油层组。
二、储层基本特征1.岩矿特征1.1岩性特征根据岩心描述及粒度资料分析,庄36区长8储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
根据9口井岩心分析数据,目的层主要碎屑组分是长石、石英、岩屑。
其中长石占31.36%,石英含量占29.82%,岩屑平均含量为28.06%。
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
其中C8-1和C8-2的岩矿组分有稍有不同,C8-2较C8-1长石含量高,相对更容易形成次生溶孔。
鄂尔多斯盆地YH气田山2段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YH气田山2段储层特征王鹏飞【摘要】通过对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物性资料的分析,对YH气田山2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山2段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5.54%,平均渗透率为9.05×10-3μm2,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微相类型;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孔渗降低的主要因素,柔性岩屑溶蚀和火山灰溶蚀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储层特征;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山2段;YH气田【作者】王鹏飞【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辽宁盘锦 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YH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南部,距其200km范围内分布着子洲气田、长北气田、苏里格气田和大牛地油田(图1)。
YH气田上古生界具天然的油气勘探潜力,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8段是区内较好的储集层。
自2006年开始,全区共完钻探井38口,整体表现为千5、盒6、盒7、盒8、山1和山2多层位产气。
2011年6月部署完成的Y18井取得重大突破,对其山2段自然产能试气,日产气量22.26×104 m3,计算无阻流量108×104 m3。
本次研究充分利用钻井岩心、录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山2段的储层基本特征和成因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下步区块富集区的优选及产能评价奠定基础。
1 储层基本特征1.1 岩石学特征通过对63块砂岩样品的铸体薄片分析,认为山2段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其次为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三者所占百分比依次为64.52%、29.03%和6.45%。
岩屑砂岩以中粒为主,部分细-中粒、中-细粒,少量细粒;石英砂岩多呈粗粒结构,普遍含砾,部分中-粗粒和中粒,鲜有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则以中-粗粒为主,部分中粒,缺少细粒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山2段储层精细评价
关键 词 : 准层 序组 ; 体展布 ; 层评 价 ; 2 ; 尔多斯 盆地 中东部 砂 储 山 段 鄂 中图分类号 :E 2 . 4 T 1 2 2 文献标 识码 : A
1 地 质特 征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是 中 国 重 要 的大 型含 油 气 盆地 之 一 , 宽 缓 在 斜 坡 背 景 下 展 布 着 石 炭一 二 叠
位体 系域 , 主要 砂体 发 育于低位 体 系域 。S 一 L T可 细分为 3个进 积型 准层序 组 , Q8 S 其砂体 呈进 积 式 向湖
盆推进 . 自下而上 分为 L ,2和 L 1L 3准层序组 , 体厚 度 由薄变厚 , 砂 分布 面积 由小 变大。 1准层序 组仅 在研 L
究 区西北部发 育一 支近 南北 向展 布 的主砂 带 , 岩 厚 2 1 砂 带 宽 1  ̄ 1 m, 伸约 10k L ,3 砂 ~ Om, 0 5k 延 0 m;2 L
鄂尔 多斯盆 地 中东部 山 2段储 层精 细评价
张 满 郎 , 熙拮 , 江锐 , 武 仁 李 谷 谢
( 国石 油勘 探 开发研 究院廊 坊分 院) 中 摘 要 : 尔多斯 盆地 中 东部 山西组 可划 分为 3个 沉积层 序 , 中 S 8 山 2段 ) 鄂 其 Q( 可划 分 为低位 、 湖侵 及 高
泥岩 、 质粉 砂 岩沉 积 , 岩 厚 度 薄 , 泥 砂 构成 向上变 细
的退 积 序 列 : 位 体 系域 主要 为砂 泥岩 薄 互 层 夹煤 高
低 渗 砂 岩 储 层 的非 均 质 性 控 制 了油 气 分 布 的 不均 一性 [ ]高 分辨 率层 序 地层 划分 对 比是 预 测优 8, - 9 质 储 层 发育 区带 的重要 手 段 [-] 11。根 据 研究 成 果 , 02 鄂 尔 多斯 盆 地 石 炭一 二 叠 系 可 划 分 为 5个 二 级 层 序和 1 9个三 级层序 。 山西组被 划 分为 3个 三级层 序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特征及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分层依据)
目录前言第一讲盆地构造特征一区域构造单元划分二区域构造成因三构造和油气的关系四构造分析技术第二讲盆地地层特征一盆地沉积演化阶段划分二三叠系延长组地层特征三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地层特征第三讲油藏形成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一油藏形成条件二油气分布规律三侏罗系早期古地貌图的编制方法第四讲油藏地质研究方法一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二地层对比与划分三常用图件的编制四地质研究报告的内容及编写方法第五讲沉积相研究方法一勘探阶段区域沉积相研究方法简介二油田开发阶段沉积相研究前言在地理上,鄂尔多斯盆地是指河套以南,长城以北的内蒙古自治区伊可昭盟地区。
而地质学中的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则广阔,它东起吕梁山,西抵桌子山~贺兰山~六盘山一线,南起秦岭山坡,北达阴山南麓。
包括宁夏东部,甘肃陇东,内蒙古伊可昭盟、巴彦单尔盟南部、阿拉善盟东部,陕北地区,山西河东地区。
面积约37万K㎡。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总面积约25万K㎡。
)黄土高原是盆地主要地貌特征,著名的毛乌素沙漠位于盆地北部,周边山系海拔1500~3800m,平均2500m左右。
盆地内部西北高,东南低,海拔800~1800m左右;西北部的银川平原、北部的河套平原、南缘的关中平原,地势相对较低(前二者海拔高度1600m左右,关中平原仅300~600m)。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沿盆地周缘流过。
盆地内部发育有十几条河流,多数集中在中南部,在东南角汇入黄河,属黄河中游水系;像著名的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流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盆地内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初,1907年在地面油苗出露的陕北地区,用日本技术钻了我国大陆第一口油井。
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始于1970年。
到目前,不但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上取得了辉煌成果,而且在地质理论研究、钻采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世界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了成功经验。
第一讲盆地构造特征一、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地质学上讲的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周边隆起,中部下陷,内部西低东高,不对称的地史时期的沉积盆地;并非现今的地貌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某油区延10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分析(正文)
鄂尔多斯盆地某油区延10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分析摘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地质研究中的重要基础工作,沉积微相、断层、流体性质及夹层等各种地质因素综合表现出油藏内部的储层非均质性, 影响地下油水的运动规律, 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
本文针对研究区延10储层的区域地质背景、沉积条件和储层岩层特征,应用现代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油层物理学、地球物理测井等理论为指导,分别从微观、层间、层内、平面4个方面分析了延10储层主要小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得出研究区延10段储层的整体非均质性较强。
关键词:延10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宏观非均质性The analysis of Yan 10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ncertain oilfield in Ordos basinAbstract:Study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s important basis in the study of oil and gas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work,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fault, fluid properties and sandwich various ge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comprehensive show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reservoir, affect the movement of underground water, controlling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the study of the exploration deployment and adjustment of oilfield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spacing, extract and improve recover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ffectively. Yan 10 reservoir in the study area,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sedimentary conditions and reservoir rock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of modern petroleum geology, reservoir geology, reservoir physics, geophysical well logging theory as the instruction, from micro, layer, interlayer and plane in four aspects analysis Yan 10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small layer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udy area Yan 10 section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stronger as a whole.Keywords:Y an10 reservoir ; Microscopic heterogeneity ; Macroscopic heterogeneity目录绪论 (1)1地理地质概况 (1)1.1区域沉积背景 (1)1.2区域构造特征 (2)2储层非均质特征 (2)2.1微观非均质性描述 (3)2.1.1延10储层岩石学特征 (3)2.1.2主要油层组的岩性和电性特征 (3)2.1.3孔隙结构特征 (3)2.1.4孔隙喉道特征 (5)2.1.5物性特征 (5)2.2层间非均质性特征描述 (5)2.2.1分层系数 (6)2.2.2砂岩密度 (6)2.2.3层间隔层分布特征 (6)2.3层内非均质特征描述 (7)2.3.1层内韵律特征 (7)2.3.2层内夹层特征 (8)2.4平面非均质性特征 (9)2.4.1各小层储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9)2.4.2平面孔渗的分布 (10)2.4.3油层的平面分布 (12)3储层评价 (12)4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绪论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的几何形态、展布、纵向上的连续性、储层物性在纵向上、平面上的变化特征及层间物性差异程度、泥质夹层、隔层分布特征等内容。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摘要】本文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的地质特征、测井解释资料和岩心测试资料,评价了储层的岩性及物性;从存储系数、地层系数和流动带指数三个方面,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得出各类储层的平面分布情况。
【关键词】岩性物性综合分类评价1 区域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发现的重点地区。
有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11200亿方,超过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20%,主要分布于伊陕斜坡。
截至2003年底,鄂尔多斯盆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 12329亿方,资源探明程度11.09%,表明该盆地北部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
2 储层评价2.1 岩性特征根据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盒1段储层中石英含量在 39%~85%,平均 67.05%,岩屑含量在15%~58%,平均29.04%,长石含量在0%~10%,平均含量为3.87%。
盒1段岩石以岩屑砂岩为主,占90.20%,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分别占7.84%和1.96%。
薄片资料显示,储层的碎屑组分主要为石英,其次为岩屑组分,偶见少量长石颗粒,长石颗粒平均含量不超过4%。
从岩石结构特征的统计上看,碎屑胶结类型有孔隙式、再生-孔隙式、接触式和薄膜-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与薄膜-孔隙式胶结所占比例很小,岩石的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粒间多以点-线式接触为主。
2.2 物性特征根据岩心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可得: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20~16.50%,平均值为7.61%,主要分布在2.60~11.60%之间。
渗透率分布范围为 0.00~4.14×10-3μm2,平均值为0.37×10-3μm2;主要分布在0.02~0.65×10-3μm2之间。
2.3 单因素评价单因素评价方法为,按累计频率在25%与75%位置的存储系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三类。
2.3.1?存储系数评价法存储系数(hφ)是定量评价储层储集能力的常用指标。
210987403_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F_区延9_储层特征及评价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02·2023年第06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3)06-0102-03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F区延9储层特征及评价孙现瑶(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摘要:F区为靖边油田的重要产油区,而靖边油田F区的延9储层属于低渗透储层,储层特征复杂且储层特征研究并不充分,阻碍了研究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
结合靖边油田F区延9油层组开发现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X衍射、电镜扫描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内岩性、物性、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等储层特征,最后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表明F区延9油层组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次生溶孔和微裂隙,孔隙结构复杂,属于中高渗储层、低渗储层和特低渗储层。
关键词:靖边油田;延9油层组;沉积微相;储层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06.031储层是赋存油气的载体,也是控制油气富集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储层特征进行研究[1]。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法相近,包括岩石薄片粒度图像、粒度分布参数统计,利用铸体薄片确定岩石类型、结构成熟度等,利用阴极发光研究成因类型,利用X衍射研究矿物类型与含量,利用压汞曲线研究孔隙结构参数[2-4]。
鄂尔多斯盆地所含油气资源的储量相当丰富,其中侏罗系延安组是其重要的含油层系[5-6]。
针对靖边油田F区延9储层的研究比较薄弱且资料有限,暴露出的地质问题愈发明显。
本文以靖边油田F区21口井为研究对象,取延9油层组62个砂岩样品,进行薄片观察、X衍射、电镜扫描和压汞实验测试,并根据实验数据对该区储层进行综合评价。
1区域质概况靖边油田位于靖边县境内,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中部,为平缓的西倾单斜,倾角小于1°,坡降为6~8m/km[7]。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上元古-古生界地层赋存特征及储层类型研究
149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在中亚、北非等地区的元古界-寒武系已经取得油气重大发现,国内早在上世纪 70-80 年代就开展了元古界油气地质研究,近年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安岳特大型气田的发现证明国内大型克拉通盆地内元古界油气勘探具有广阔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发育宁蒙、甘陕、晋陕、秦豫四大裂陷槽,裂谷呈北东向展布,与华北克拉通各期裂谷的发育及展布规律相一致,地层西南厚东北薄。
目前已有的大量露头及钻井显示,盆地内部裂陷槽范围内可能发育元古界规模可观的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的岩溶高地区,高地-台地外缘马二、毛庄-徐庄-张夏组岩溶风化壳领域天然气多口探井已获勘探突破,气源主体来源于上古煤系地层,已取得天然气突破。
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中上元古界裂陷槽、古生界隆起的核部区域,中上元古界地层厚度大,整体上处于潮坪环境,具有广阔的纵向勘探空间[1]。
1 地层赋存特征探区内的三维地震资料显示,在上古生界底界T9不整合面之下、蓟县系底界Tjx之上存在一个角度不整合界面(下称为Tx)。
该界面与上、下同相轴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并且该界面对应的波谷同相轴连续性好,在三维地震工区内可广泛追踪。
通过对Tx界面的全区追踪发现(图1):在三维地震工区的中北部, T9-Tx间地层的时间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加逐渐变厚;探区南北向剖面显示,由北向南,T9-Tx间地层的时间厚度具有“由厚变薄再增厚”的变化趋势,而Tx-Tjx间地层的时间厚度则具有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即存在“跷跷板”现象;同样,探区北西-南东向剖面显示,T9-Tx间地层表现为“西北薄东南厚”的特点,Tx-Tjx间地层则表现为“西北厚东南薄”的特点。
Tx界面是一个可跨区追踪的广泛发育的反射界面,其位于T10界面(奥陶系底)、T11界面(寒武系底)之下,Tjx(蓟县系底)之上。
通过结合探区周缘的区域地质资料,可进一步明确Tx界面的地质意义。
前人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豫西地区的露头内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杜关组底界与下伏巡检司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并且官道口群内各组(冯家湾组,杜关组,巡检司组,龙家园组)在地层年龄、沉积环境上可与华北地台蓟县系各组进行对比。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地区侏罗系油藏储层评价及分类研究
·60·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21年 第6期的渗透率。
研究区侏罗系延6段–延10段砂岩样品的孔隙度随埋深的变化特征如图7b 所示,1 950.0~2 050.0 m及2 150.0~2 250.0 m 深度段发育两个孔隙度高值区,在这两个深度区间,侏罗系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图7 研究区侏罗系砂岩储层物性参数特征及纵向分布特征一般来说,正常压实条件下,砂岩孔隙度会随着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如果存在强构造挤压作用,孔隙度的演化会出现异常减小。
根据薄片观察、自生矿物成因以及不同矿物间的共生关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成岩演化序列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压实→压溶→早期伊蒙混层、高岭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水云母及绿泥石形成→溶蚀作用→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胶结→二次溶蚀作用。
而对于孔隙度的异常升高,可能的原因主要有:①欠压实;②溶蚀作用;③古超压。
其中欠压实只发育于新生代盆地,中生界侏罗系不具有可能性;研究区目的层溶蚀作用不强烈,其对储层孔隙度的改造作用通常低于3%(表1),所以对孔隙度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研究区目的层压力系数低于1,且目前属于负压地层。
对于研究区侏罗系而言,其煤系地层发育大量富有机质泥岩及煤层,因而在古时期会大量生烃,形成古超压。
古超压期往往还伴随一些微裂缝的产生,进而显著提高砂岩储层物性。
表1 目的层不同类型溶蚀孔所占的比例层段 孔隙类型样品个数/个粒间孔 溶蚀孔 晶间孔 范围/%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延6 3~8 5.67 0.7~3.0 1.57 0.5~1.0 0.67 3 延7 2~12 7.83 1.0~5.0 2.28 0~1.0 0.50 8 延8 1~14 5.41 1.0~4.5 2.68 0~1.7 0.53 8 延9 0~14 4.70 0.3~5.3 2.62 0~1.0 0.35 30 延100~125.010~7.32.000~1.00.48344 储层综合分类标准划分在对研究区侏罗系延6段–延10段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砂体规模,构建了侏罗系砂岩储层综合评价分类标准(表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储层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储层评价
马振芳;陈安宁
【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1993(020)006
【摘要】本文应用单井储层综合评价技术,通过对中部气田奥陶系古风化壳储层特征、成因、孔隙演化及控制因素等的研究,建立了储层概念模式。
它是受控于蒸发潮坪相带和古岩溶作用的中低孔隙度、低渗透、不均质层状裂缝-孔洞复合型的膏溶白云岩风化壳储层。
对该区储层作了综合评价。
【总页数】8页(P92-99)
【作者】马振芳;陈安宁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风化壳古岩溶垂向分带与储集层评价预测——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1亚段为例 [J], 何江;方少仙;侯方浩;阎荣辉;赵忠军;姚坚;唐秀军;吴国荣
2.白云岩储层中蒸发矿物的赋存形式与成因演化--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马家沟组为例 [J], 何江;赵忠军;乔琳;魏伟;王雅洁;冯春强;陈博;陈超
3.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特征 [J], 何江;方少仙;侯方浩;杨西燕
4.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储层试井特征 [J], 代金友;刘广峰;何顺利;王少军
5.地层含水条件下砂岩储层气相渗流通道大小量化评价方法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层为例 [J], 胡勇;王继平;王予;李少辉;周梦飞;焦春艳;郭长敏;贾玉泽;江良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9储层特征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9储层特征评价发布时间:2021-06-28T12:03:02.08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2月5期作者:邓杰[导读]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区长9油层组储层主要属于低孔-中孔、邓杰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河南郑州 450006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区长9油层组储层主要属于低孔-中孔、特低渗-中低渗储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
通过对储层特征分析,将不同储集性能的砂体按照压汞曲线特征的差异性分为四类,其中Ⅰ、Ⅱ、Ⅲ类为有效砂体,可做为储集层,进而明确了优质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测井识别标准:声波时差大于240μs/m,补偿密度在2.3 g/cm3~2.42 g/cm3之间,孔隙度大于16%,渗透率大于1.2mD,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低孔低渗储层优质储层测井特征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经过多年勘探,已发现延安组、延长组长6、长8、长9等多个含油层系[1],总资源量约6.3亿吨,勘探潜力巨大。
其中延长组长8和长9是该区主力油层[2],沉积类型以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储层空间展布复杂且非均质性强[3]。
1 储层特征1.1物性特征研究区长9油层组15口井688个样品物性统计分析揭示,孔隙度Ф一般介于2.82%~19.05%,平均孔隙度值为13.32%;其中73.8%的样品孔隙度值在11%以上,其平均值为15.49%。
渗透率K平均值为1.58mD,主要介于0.003~42.43mD,其中渗透率值在0.14mD以上的占到总样品的66.7%,其平均值为2.44mD。
综合样品主要分布区间,按照《中国石化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细则》确定长9油层组主要属于低孔-中孔、特低渗-中低渗储层。
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之间具有较明显的两段式关系(图1),拟合曲线斜率也显示为两段性,表明在低孔特低渗背景下发育中孔中低渗储层,显示随着孔隙度的增加渗透率增加较快,孔隙和喉道匹配关系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的地质特征、测井解释资料和岩心测试资料,评价了储层的岩性及物性;从存储系数、地层系数和流动带指数三个方面,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得出各类储层的平面分布情况。
【关键词】岩性物性综合分类评价
1 区域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发现的重点地区。
有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11200亿方,超过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20%,主要分布于伊陕斜坡。
截至2003年底,鄂尔多斯盆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2329亿方,资源探明程度11.09%,表明该盆地北部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
2 储层评价2.1 岩性特征
根据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盒1段储层中石英含量在39%~85%,平均67.05%,岩屑含量在15%~58%,平均29.04%,长石含量在0%~10%,平均含量为3.87%。
盒1段岩石以岩屑砂岩为主,占90.20%,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分别占7.84%和1.96%。
薄片资料显示,储层的碎屑组分主要为石英,其次为岩屑组分,偶见少量长石颗粒,长石颗粒平均含量不超过4%。
从岩石结构特征的统计上看,碎屑胶结类型有孔隙式、再生-孔隙式、接触式和薄膜-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与薄膜-孔隙式胶结所占比例很小,岩石的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粒间多以点-线式接触为主。
2.2 物性特征
根据岩心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可得:
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20~16.50%,平均值为7.61%,主要分布在2.60~11.60%之间。
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0~4.14×10-3μm2,平均值为0.37×10-3μm2;主要分布在0.02~0.65×10-3μm2之间。
2.3 单因素评价
单因素评价方法为,按累计频率在25%与75%位置的存储系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三类。
2.3.1?存储系数评价法
存储系数(hφ)是定量评价储层储集能力的常用指标。
根据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存储系数与储层的存储能力呈正相关。
用存储系数进行储层评价,可有效地划出有利油气富集区。
按存储系数分类:
盒12段:存储系数>0.9,为A类:最好的储层;存储系数在0.32到0.9之间,为B类:相对较好的储层;
存储系数<0.32,为C类:较差的储层。
盒11段:
存储系数>0.95,为A类:最好的储层;
存储系数在0.32到0.95之间,为B类:相对较好的储层;
存储系数<0.32,为C类:较差的储层。
2.3.2?地层系数评价法
地层系数(Kh)是定量评价储层生产能力的常用指标。
由达西公式,地层系数与油井的单井产量呈正相关,用地层系数进行储层评价,可有效地划出油气相对高产区。
按地层系数分类:
盒12储层:
地层系数>7.1,为A类:最好的储层;
地层系数在1.3到7.1之间,为B类:相对较好的储层;
地层系数<1.3,为C类:较差的储层。
盒11储层:
地层系数>6.6,为A类:最好的储层;
地层系数在1.8到6.6之间,为B类:相对较好的储层;
地层系数<1.8,为C类:较差的储层。
2.3.3?流动单元分析法
储层流动单元是指在相似的沉积条件下,横向和纵向上连续的具有相似孔、渗特征的储集带,是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综合反映。
流动单元的研究与划分对于揭示储层非均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的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为流动带指数(FZI)分析法。
根据理论计算,流动带指数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1,为标准化孔隙度。
从上式可以看出,流动带指数(FZI)是把储层结构、矿物地质特征、孔喉特征结合起来判定孔隙几何相的一个综合参数,用于描述油藏的非均质特征。
流
动带指数(FZI)越大,储层性质越好。
按流动带指数分类:
盒12段:流动带指数>0.674,为A类:最好的储层;流动带指数在0.5805到0.674之间,为B类:相对较好的储层;
流动带指数<0.5805,为C类:较差的储层。
盒11段:流动带指数>0.910,为A类:最好的储层;流动带指数在0.621到0.910之间,为B类:相对较好的储层;
流动带指数<0.621,为C类:较差的储层。
2.4 储层综合评价
上文分别应用存储系数、地层系数以及流动带指数进行了定量储层评价。
本次储层综合评价是在存储系数、地层系数以及流动带指数评价成果基础上进行的。
我们把本区储层按好、中、差划分为三类:
Ⅰ类储层:主要指三个指标均属于A类的储层,或仅有一个指数属于B类。
这类储层物性较好,砂体相对较厚,通常孔隙度大于13%,渗透率大于0.7×10-3μm2。
Ⅰ类储层是研究区内最好的储层,分布较少,主要在河道中央部分。
Ⅱ类储层:指三个指标中有一项指标属于A类两个指标属于B类,或三个指标都属于B类,或两个指标属于A类而另一个指标属于C类的,这类储层孔隙度一般在5~13%之间,渗透率在0.35~0.7×10-3μm2之间。
Ⅱ类储层具有中等孔隙度和渗透率,是研究区的主要储层类型,从平面上看主要位于河道上、河道边缘,砂体较发育的部位。
Ⅲ类储层:主要指三个指标有多个属于C类的储层,或当一个指标为C类而其他两项不全为A类,储渗性能较差。
Ⅲ类储层通常位于砂岩厚度小于4m的薄砂体中。
参考文献
[1] 姜汉桥,姚军,姜瑞忠.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岩,张哨楠,等.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山西组—石盒子组储层分类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3):111-114
[3] 刘研言,毕银旗,樊瑞.新安边区延9、延10储层分类评价研究[J].辽宁化工,2011,40(9):98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