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培优竞赛专题经典讲义第30讲几何三大变换之翻折
几何三大变换
几何三大变换(讲义)一、知识点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几何三大变换.几何三大变换都是_______________,只改变图形的________,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_.2.三大变换思考层次三大变换基本要素基本性质延伸性质应用平移平移方向平移距离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3.对应角相等平移出现__________天桥问题、平行四边形存在性等旋转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等于旋转角3.对应线段、角相等,对应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4.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都经过旋转中心旋转出现__________旋转结构(等腰)等轴对称对称轴1.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2.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3.对称轴上的点到对应点的距离相等4.对称轴两侧的几何图形全等折叠出现__________折叠问题、最值问题等二、精讲精练1.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6 B.8 C.10 D.1212第1题图 第2题图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0,2),将线段AB 平移至A 1B 1,若点A 1,B 1的坐标分别为(2,a ),(b ,3),则a b +=___________.3.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 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 1N 1P 1,则其旋转中心可能是( )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4. 如图,Rt △ABC 的边BC 位于直线l 上,AC =3,∠ACB =90°,∠A =30°.若Rt △ABC 由现在的位置向右无滑动地翻转,则当点A 第3次落在直线l 上时,点A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π)5. 如图,菱形OAB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且∠B =120°,OA =2.将菱形OABC 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05°至菱形OA ′B ′C ′的位置,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6. 如图1,把正方形ACFG 和Rt △ABC 重叠在一起,已知AC =2,∠BAC =60°.将Rt △ABC 绕直角顶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斜边AB 恰好经过正方形ACFG 的顶点F ,得到△A ′B ′C .若AB 分别与A ′C ,A ′B ′相交于点D ,E ,如图2所示,则△ABC 与△A ′B ′C 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图1 图27. 如图,O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且OA =3,OB =4,OC =5.将线段O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 ′B ,则下列结论:①△A O′B 可以由△CO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 ②∠AOB =150°;③633AOBO'S =+四边形; ④9364AOB AOC S S +=+△△.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8.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AB >,将矩形ABCD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MN ,连接CN .若△CDN 的面积与△CMN 的面积之比为1:4,则MNBM的值为( ) A .2 B .4 C .25D .269. 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B =5cm ,BC =10cm ,点E ,P 分别在边CD ,AD 上,且CE =2cm ,PA =6cm ,过点P 作PF ⊥AD ,交BC 于点F .将纸片折叠,使点P 与点E 重合,折痕交PF 于点Q ,则线段PQ 的长为_____________.10. 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 中,∠A =60°,P 为AB 边的中点.将纸片折叠,使点C 落在直线DP上,若折痕经过点D ,且交BC 于点E ,则∠DEC =____________.11. 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 中,∠A =60°,将纸片折叠,点A ,D 分别落在点A ′,D ′处,且A ′D ′经过点B ,E F 为折痕.当C'B'A'CBA O yx O'OC BAD′F⊥CD时,CFDF的值为()A .312-B.36C .2316-D.318+12.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BC=3.D是B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将∠B沿直线DE翻折,点B落在射线BC上的点F处.当△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BD的长为________.13.阅读下面的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梯形ABCD的面积为1,试求以AC,BD,AD+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图1 图2小伟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想办法移动这些分散的线段,构造一个三角形,再计算其面积.他发现AD∥BC,因为平移可以产生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就可转移边,所以考虑通过平移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方法是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得到的△BDE 即是以AC,BD,AD+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如图2).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ABC的三条中线分别为AD,BE,CF.图3(1)在图3中利用图形变换画出并指明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一个三角形;(2)若△ABC的面积为1,则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三、回顾与思考【参考答案】知识点睛1.平移、旋转、轴对称.全等变换,位置,形状和大小.2.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精讲精练1.C2.23.B4.(43)+π5.(2,2-)6.53 62 -7.①②④8.DEODCBA349.25cm 610.75°11.A 12.1或213.(1)作图略;(2)34. 几何三大变换(随堂测试)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菱形OABC 的边OA 在x 轴正半轴上,将该菱形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105°至菱形OA′B′C′的位置.若42OB =,∠C =120°,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第1题图 第2题图2. 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 =6cm ,AD =8cm .将纸片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则折痕EF 的长为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4-,4) 2.152cm 几何三大变换(作业)1. 如图,将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 A .6B .8C .10D .12第1题图 第2题图2. 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为8,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使点B′和点C 重合,连接AC ′,交A ′C 于点D ,则△CAC ′的面积为( ) A .4B .6C .8D .163. 如图,在64⨯的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 ) A .格点M B .格点N C .格点PD .格点Q 4. 已知矩形ABCD 的边AB =8,AD =6,现将矩形ABCD 放在直线l 上,沿l 向右无滑动地翻转,当它首次翻转至类似初始位置(图中矩形A 1B 1C 1D 1的位置)时,其顶点A 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______.5. 如图,已知直角三角板ABC 的斜边AB =6cm ,∠A =30°,将三角板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至△A ′B ′C 的位置,再沿CB 向左平移,使点B′落在原三角板ABC 的斜边AB 上,则三角板向左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 6. 如图,已知OA ⊥OB ,等腰直角三角形CDE 的腰CD 在OB 上,乙甲N M QP A'B'30°CBA∠ECD=45°,将△CDE绕点C逆时针旋转75°,点E的对应点N恰好落在OA上,则OCCD的值为____________.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E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连接AE,BE,CE,将△ABE绕点B顺时针旋转90°至△CBE′的位置.若AE=1,BE=2,CE=3,则∠BE′C=___________.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70°,将该平行四边形折叠,使点C,D分别落在点E,F处,折痕为MN.若点E,F均在直线AB上,则∠AMF=______________.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60°,BC=6.把△ABC沿直线AD折叠,点C落在点C′处,连接BC′,则BC′的长为____________.10.如图,在Rt△ABC中,∠C=90°,∠A=30°,BC=1,点D在AC边上,将△ABD沿直线BD翻折后,点A落在点E处.若AD⊥DE,则线段DE的长为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2.C3.B4.12π5.33-6.2 27.135°8.40°9.310.31-5。
2023年中考数学【选择题】讲练必考重点03 几何变换之翻折问题
【选择题】必考重点03 几何变换之翻折问题几何变换中的折叠问题,是江苏各地中考中常考的题型,难度多为一般或者较难。
几何的翻折问题,本质上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常和矩形相结合。
在解题时,首先要明确折叠前后的图形全等,折叠前后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在结合矩形、菱形、三角形等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相应的线段长度。
【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母题】如图,将矩形ABCD 沿着GE 、EC 、GF 翻折,使得点A 、B 、D 恰好都落在点O 处,且点G 、O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点E 、O 、F 在另一条直线上.小炜同学得出以下结论:①GF ∥EC ;②AB ;③GE DF ;④OC ;⑤△COF ∽△CEG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④⑤D .②③④【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解题时,我们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 ,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 【思路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FGE =90°,∠GEC =90°,点G 为AD 的中点,点E 为AB 的中点,设AD =BC =2a ,AB =CD =2b ,在Rt △CDG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b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再求得DF =FO =【2021·江苏苏州·中考母题】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将ABC 沿着AC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B C ',B C '交AD 于点E ,连接B D ',若60B ∠=︒,45ACB ∠=︒,AC =B D '的长是( )A.1BC 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思路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翻折不变性可得△AE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已知条件可得CE 得长,进而得出ED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出B D ';1.(2022·江苏苏州·二模)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AC 翻折,点B 的对应点为B ′,AB ′与DC 相交于点E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BC =12ACB .AE =CEC .AD =DE D .∠DAE =∠CAB2.(2022·江苏南京·二模)如图,矩形ABCO ,点A 、C 在坐标轴上,点B 的坐标为()2,4-.将△ABC 沿AC 翻折,得到△ADC ,则点D 的坐标是( )A.612,55⎛⎫⎪⎝⎭B.65,52⎛⎫⎪⎝⎭C.312,25⎛⎫⎪⎝⎭D.35,22⎛⎫⎪⎝⎭3.(2022·江苏泰州·一模)如图,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后再次折叠,使点A落在EF上的点A′处,得到折痕BM,BM与EF相交于点N.若直线BA′交直线CD于点O,BC=11,EN=2,则FO的长为()A B C D4.(2022·江苏宿迁·三模)已知长方形纸条ABCD,点E、G在AD边上,点F、H在BC边上.将纸条分别沿着EF、GH折叠,如图,当DC恰好落在EA'上时,1∠与2∠的数量关系是()A.12135∠+∠=︒B.2115∠-∠=︒C.1290∠+∠=︒D.22190∠-∠=︒5.(2022·江苏苏州·二模)如图①,②,③,④,两次折叠等腰三角形纸片ABC,先使AB与AC重合,折痕为AD,展平纸片:再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AD、EF交于点G.若5cmAB AC==,6cmBC,则DG的长为()A.3cm4B.7cm8C.1cm D.7cm66.(2022·江苏·苏州中学二模)如图,菱形ABCD中,点E在AD上,将△ABE沿着BE翻折,点A恰好落在CD上的点F处.若∠A=65°,则∠DFE的度数为()A.85︒B.82.5︒C.65︒D.50︒7.(2022·江苏扬州·二模)如图,在矩形ABCD中,2AB=,BC=E是BC的中点,将ABE△沿直线AE翻折,点B落在点F处,连结CF,则tan ECF∠的值为()A B C.23D8.(2022·江苏苏州·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DC上,将矩形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 边上的点F处,若3AB=,5BC=,则tan FEC∠的值为().A.12B.35C.34D.459.(2022·江苏苏州·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顶点D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将△AOD沿y轴翻折,使点A落在x轴上的点E处、点B恰好为OE的中点.DE与BC交于点F.若y=kx(k≠0)图象经过点C.且S△BEF=1,则k的值为()A.18B.20C.24D.2810.(2022·江苏·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一模)如图,把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外部时,则∠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2∠A=∠1-∠2B.3∠A=2(∠1-∠2)C.3∠A=2∠1-∠2D.∠A=∠1-∠211.(2022·江苏·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二模)已知:如图,在Rt△ABC中,∠A=90°,AB=8,tan∠ABC=32,点N是边AC的中点,点M是射线BC上的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连接MN,将△CMN沿MN 翻折得△EMN,连接BE,CE,当线段BE的长取最大值时,sin∠NCE的值为()A B C D12.(2022·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九年级)如图,在ABC 中,点D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过点D 作DE ∥AC 交BC 于点E ,将BDE 沿DE 翻折,得到B DE ',若点C 恰好在线段B D '上,若90BCD ∠=︒,DC :3CB '=:2,AB =CE 的长度为( )A.B C .D 13.(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ABC 中,90ACB ∠=,点D 是AB 的中点,将△ACD 沿CD 对折得△A ′CD .连接BA ',连接AA ′交CD 于点E ,若14cm AB =,4cm BA '=,则CE 的长为( )A .4cmB .5cmC .6cmD .7cm14.(2022·江苏·宜兴市树人中学九年级)如图,在△ABC 中,点D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过点D 作DE ∥AC 交BC 于点E ,将△BDE 沿翻折,得到△B 'DE ,若点C 恰好在线段B 'D 上,若∠BCD =90°,DC :CB '=3:2,AB =CE 的长度为( )A.B .4C .D .615.(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①,AB =5,射线AM ∥BN ,点C 在射线BN 上,将△ABC 沿AC 所在直线翻折,点B 的对应点D 落在射线BN 上,点P ,Q 分别在射线AM 、BN 上,PQ ∥AB .设AP =x ,QD =y .若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②)经过点E (9,2),则cos B 的值等于( )A.25B.12C.35D.71016.(2022·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在△ABC中,D是AC边上的中点,连接BD,把△BDC沿BD翻折,得到△BDC′,DC'与AB交于点E,连接AC′,若AD=AC′=2,BD=3,则点D到BC的距离为()A B C D17.(2022·江苏南通·九年级)如图,AB为⊙O的一条弦,C为⊙O上一点,OC∥AB.将劣弧AB沿弦AB 翻折,交翻折后的弧AB交AC于点D.若D为翻折后弧AB的中点,则∠ABC=()A.110°B.112.5°C.115°D.117.5°18.(2022·江苏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点E、F分别在矩形的边AB、AD 上,将矩形纸片沿CE、CF折叠,点B落在H处,点D落在G处,点C、H、G恰好在同一直线上,若AB=6,AD=4,BE=2,则DF的长是()A .2B .74C D .319.(2022·江苏·宿迁青华中学九年级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AD =,3BC =.劣弧BC 沿弦BC 翻折,刚好经过圆心O .当对角线BD 最大时,则弦AB 的长为( )A B .C .32D .【选择题】必考重点03 几何变换之翻折问题几何变换中的折叠问题,是江苏各地中考中常考的题型,难度多为一般或者较难。
中考中的“ 旋转、平移和翻折”
中考中的“ 旋转、平移和翻折”平移、旋转和翻折是几何变换中的三种基本变换.所谓几何变换就是根据确定的法则,对给定的图形(或其一部分)施行某种位置变化,然后在新的图形中分析有关图形之间的关系.这类实体的特点是:结论开放,注重考查学生的猜想、探索能力;便于与其它知识相联系,解题灵活多变,能够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近几年中考加大了这方面的考察力度,特别是2006年中考,这一部分的分值比前两年大幅度提高.为帮助广大考生把握好平移,旋转和翻折的特征,巧妙利用平移,旋转和翻折的知识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下面已近几年中考题为例说明其解法,供大家参考.一.平移、旋转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一定的方向”称为平移方向,“一定的距离”称为平移距离.平移特征:图形平移时,图形中的每一点的平移方向都相同,平移距离都相等.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成为与原来相等的图形,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图形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旋转特征:图形旋转时,图形中的每一点旋转的角都相等,都等于图形的旋转角. 例1.(2006年乐山市中考题)如图(1),直线l 经过点A (-3,1)、B (0,-2),将该直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l . (1)在图(1)中画出直线'l 的图象; (2)求直线'l 的解析式.解:(1)'l 的图象如图.(2)点A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A ´(-1,1),点B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B ´(2,-2),即直线'l 经过点A ´(-1,1)和B ´(2,-2) 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所以122k bk b=-+⎧⎨-=+⎩,解这个方程组,得10k b =-=,∴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x =-.点评:抓住A 、B 两点平移前后坐标的关系是解题的例2.(2006年绵阳市中考试题)如图,将Δ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60º后得到ΔAB ´C ´,且C ´为BC 的中点,则C ´D :DB ´=( )A .1:2B .1:22C .1:3 D .1:3分析: 由于ΔAB ´C ´是Δ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60º后得到的,所以,旋转角∠CAC ′=60º,ΔAB ´C ´≌ΔABC ,∴AC ´=AC ,∠CAC ′=60º,∴ΔAC ´C 是等边三角形 ,∴AC ´=AC ´.又C ´为BC 的中点,∴BC ´=CC ´,易得ΔAB ´C 、ΔABC 是含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从而ΔAC ´D 也是含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C ´D =21AC ´,AC ´=21B ´C ´,∴C ´D =41B ´C ´,故B CC ´C ´D :DB ´= 1:3点评:本例考查灵活运用旋转前后两个图形是全等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断和含30 º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发现ΔAC ´C 是等边三角形.二、翻折翻折:翻折是指把一个图形按某一直线翻折180º后所形成的新的图形的变化.翻折特征:平面上的两个图形,将其中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解这类题抓住翻折前后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弄清翻折后不变的要素.翻折在三大图形运动中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得较多.另外,从运动变化得图形得特殊位置探索出一般的结论或者从中获得解题启示,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对我们解决运动变化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值得大家留意.例3.(2006年江苏省宿迁市)如图,将矩形ABCD 沿AE折叠,若∠BAD ′=30°,则∠AED ′ 等于( )A .30°B .45°C .60°D .75°分析:由已知条件∠BAD ′=30°,易得∠DAD ′=60º,又∵D 、D ′关于AE 对称,∴∠EAD =∠EAD ′=30º,∴∠AED =∠AED ′=60º. 故选C点评:本例考查灵活运用翻折前后两个图形是全等的性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发现∠EAD =∠EAD ′,∠AED =∠AED ′. 例4.(2006年南京市)已知矩形纸片ABCD ,AB =2,AD =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 与边CD 上的点E 重合.(1)如果折痕FG 分别与AD 、AB 交与点F 、G (如图1),23AF =,求DE 的长; (2)如果折痕FG 分别与CD 、AB 交与点F 、G (如图2),△AED 的外接圆与直线BC 相切, 求折痕FG 的长.解:(1)在矩形ABCD 中,AB =2,AD =1,AF =32,∠D =90º.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 EF =AF =32 ∴DF =AD -AF =31 在ΔDEF 中DE ==-22)31()32(33(2)设AE 与FG 的交点为O .E D ′D C B ABANG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AO =EO . 取AD 的中点M ,连接MO .则mO =21DE ,MO ∥DC . 设DE = x , 则MO =x 21.在矩形ABCD 中, ∠C =∠D =90º, ∴AE 为ΔAED 的外接圆的直径,O 为圆心. 延长MO 交BC 于点N ,则ON ∥CD ∴∠CNM =180º-∠C =90º. ∴ON ⊥BC ,四边形MNCD 是矩形. ∴MN =CD =AB =2. ∴ON =MN -MO =2-x 21, ∵ΔAED 的外接圆与BC 相切, ∴ON 是ΔAED 的外接圆的半径. ∴OE =ON =2-x 21, AE =2ON =4- x . 在RtΔAED 中,AD 2+DE2=AE2,∴12+x2=(4-x )2.解这个方程,得x =815. ∴DE =815,OE =2-x 21=1617.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AE ⊥FG .∴∠FOE =∠D =90º. ∵∠FEO =∠AED , ∴ΔFEO ∽ΔAED .∴DEOEAD FO =. ∴FO =AD DE OE∙. 可得FO =3017.又AB ∥CD , ∴∠EFO =∠AGO , ∠FEO =∠GAO . ∴ΔFEO ≌ΔGAO . ∴FO =GO .∴FG =2FO =1517. ∴折痕FG 的长是1517.点评:图形沿某条线折叠,这条线就是对称轴,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并借助方程的的知识就能较快得到计算结果.由此看出,近几年中考,重点突出,试题贴近考生,贴近初中数学教学,图形运动的思想(图形的旋转、翻折、平移三大运动)都一一考查到了.因此在平时抓住这三种运动的特征和基本解题思路来指导我们的复习,将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几何三大变换(讲义及答案)
几何三大变换(讲义及答案)几何三大变换课前预习平移、旋转、轴对称统称为几何三大变换,它们都是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不改变图形的和.请回忆几何三大变换的相关性质,并解决下列问题:1.在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利用平移的性质来求解点的坐标.横坐标加减管左右平移,纵坐标加减管上下平移.如:将点A(2,3) 先向左平移3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 个单位,则平移后点坐标为A' (-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与CD 平行且相等,若A(-1,-1),B(3,-1),C(2,1),则点D 的坐标为.2.当题目中出现等线段共端点时,我们往往考虑利用旋转思想解决问题.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AP=3,BP=4,CP=5,求∠APB 的度数.(提示:等边三角形有等线段共端点,考虑旋转.将△AP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1知识点睛1、、统称为几何三大变换.几何三大变换都是,只改变图形的,不改变图形的.2三大变换思考层次平移的思考层次:①全等变换:对应边、对应角.②对应点:.③新关系:平移会产生.④应用:常应用在、等.旋转的思考层次(旋转结构):①全等变换:对应边、对应角.②对应点:;;.③新关系:旋转会产生.④应用:当题目中出现的时候考虑旋转结构.轴对称的思考层次(折叠结构):①全等变换:对应边、对应角.②对应点:;.③新关系:折叠会产生.④应用:常应用在、等.精讲精练1.如图,将周长为8 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1 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A.6 B.8C.10 D.12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B 的坐标分别为(1,0),(0,2),将线段AB 平移至A1B1,若点A1,B1 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 +b = ?.第2 题图第3 题图3.如图,AB=CD,AB 与CD 相交于点O,且∠AOC=60°,则AC+BD与AB 的大小关系是()A.AC +BD >AB B.AC+BD=ABC.AC +BD ≥AB D.无法确定4.如图,在4 ? 4 的正方形网格中,△MNP 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则其旋转中心可能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第4 题图第5 题图5.如图,菱形OAB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且∠B=120°,OA=2.将菱形OAB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105°至菱形OA′B′C′的位置,则点B′的坐标为.339 346.如图,两块完全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 ABC 和A ′B ′C ′ 重合在一起,将三角板A ′B ′C ′绕其直角顶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0 < α≤ 90? ),则下列结论:①当α= 30? 时,A ′C 与 AB 的交点恰好为 AB 的中点;②当α= 60? 时,A ′B ′恰好经过点 B ;③在旋转过程中,始终存在AA ′⊥BB ′.其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第 6 题图第 7 题图7.如图,O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且OA =3,OB =4,OC =5.将线段 OB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B ,则下列结论:①△AO′B 可以由△COB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AOB =150°;③ S 四边形AOBO' = 6 + 3 ;④ S △ AOB + S △AOC = 6 +.其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8.如图,将长为 4cm ,宽为 2cm 的矩形纸片 ABCD 折叠,使点 B 落在 CD 边的中点 E 处,压平后得到折痕 MN ,则线段 AM 的长为459.如图,在一张矩形纸片ABCD 中,AB=4,BC=8,点E,F 分别在AD,BC 边上,将纸片ABCD 沿直线EF 折叠,点C 落在AD 边上的一点H 处,点D 落在点G 处,则下列结论:①四边形CFHE 是菱形;②CE 平分∠DCH;③当点H 与点A 重合时,EF= 2 .其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第9 题图第10 题图10.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 中,∠A=60°,将纸片折叠,点A,D 分别落在点A′,D′处,且A′D′经过点B,EF 为折痕.当D′F⊥CD 时,CF的值为()DF3 -12B.36C.2 3 -16D.3 +18 11. 如图,在Rt△ABC 中,∠ACB=90°,∠B=30°,BC=3.D 是BC 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C 重合),过点D 作DE⊥BC,交AB 于点E,将∠B 沿直线DE 翻折,点B 落在射线BC 上的点F 处.当△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BD 的长为.52 【参考答案】 ? 课前预习全等位置形状大小 1.(-2,1) 2.150°知识点睛1. 平移、旋转、轴对称全等变换,位置,形状和大小2. 平移的思考层次:①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相等②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③平行四边形④天桥问题、存在性问题旋转的思考层次(旋转结构):①相等,相等②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都经过旋转中心③等腰三角形④等线段共点轴对称的思考层次(折叠结构):①相等,相等②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点到对应点的距离相等③垂直平分、等腰三角形④折叠问题、最值问题精讲精练1.C 2.2 3.C 4.B5.( , ) 6.①②③ 7.①②④628.13cm 89.①③10.A11.1 或27。
初中几何变换——翻折
初中数学几何变换之之五兆芳芳创作轴对称一、知识梳理1、轴对称根本要素:对称轴.2、基赋性质:(1)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2)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3)对称轴上的点到对应点的距离相等(4)对称轴两侧的几何图形全等3、应用翻折问题、最值问题等二、常考题型类型一:轴对称性质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13=AB ,4=AD ,将平行四边形ABCD 沿AE 翻折后,点B 恰好与点C 重合,则折痕AE 的长为__________.第1题 第2题第3题2、如图, 矩形中,AB =8,BC =6,P 为AD 上一点, 将△ABP 沿BP 翻折至△EBP , PE 与CD 相交于点O ,且OE =OD ,则AP 的长为__________.3、如图,在△ABC 中,AB =AC ,BC =24,tanC =2,如果将△ABC 沿直线l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C 的中点E 处,直线l与边BC交于点D,那么BD的长为.4、如图,菱形纸片ABCD中,∠A=600,将纸片折叠,点A、D辨别落在A’、D’处,且A’D’经过B,EF为折的值为 .痕,当D’F CD时,CFFD5、如图,在△ABC中,∠C=90°,将△ABC沿直线MN 翻折后,顶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D处,已知MN∥AB,MC=6,NC=23,则四边形MABN的面积是.第4题第5题第6题6、如图,已知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ABC纸片,点E在AC边上,点F在AB边上,沿着EF折叠,使点A落在BC 边上的点D的位置,且,则CE的长是.7、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83,AD=10,点E是CD的中点.将这张纸片依次折叠两次:第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与点E重合,如图2,折痕为MN,连接ME、NE;第二次折叠纸片使点N与点E重合,如图3,点B落在B′处,折痕为HG,连接HE,则tan∠EHG=.图2图38、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交BC于点G,连接AG.(1)求证:△ABG≌△AFG;(2)求BG的长.类型二:轴对称应用1、菱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B(2,0),∠DOB=60°,点P是对角线OC上一个动点,E(0,﹣1),当EP+B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2、如图,∠AOB=30°,点M、N辨别是射线OA、OB上的动点,OP平分∠AOB,且OP=6,当△PMN的周长取最小值时,四边形PMON的面积为.3、如图,在锐角△ABC中,AB=6,∠BAC=6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点M,N辨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4、如图,在等边△ABC中,AB=4,点P是BC边上的动点,点P关于直线AB,AC的对称点辨别为M,N,则线段类型三:动点与轴对称1、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边BC的一个三等分点(CE<BE),F是AD边上一动点,将图形以EF为折痕翻折后,当D、C B在一条直线上时,∆EFG的周长是 .第1题第2题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13,E、F辨别是AB、AD边上的动点,将∆ABE向下翻折,点A落在BC边上的最小值是.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EF是正方形ABCD 的一条对称轴,G、H辨别在AB、CD上,将图形沿GH对折后,点C落在E处,求第3题第4题4、如图,在Rt∆ABC中AC=4,BC=3,D是AB边上一动点,点E与点A关于直线CD对称,当DE//BC时,AD=.5、如图,在Rt∆ABC中,AB=4,BC=3,D是AB边上一动点,DE//BC,A、DE对称,当∆为直角三角形是AD=.类型四:综合应用1、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F点,(1)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若△AEP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P,求证:△APB≌△EPC;(3)若矩形ABCD的边AB=6,BC=4,求△CPF的面积.2、如图(1),在矩形ABCD中,把∠B、∠D辨别翻折,使点B、D辨别落在对角线BC上的点E、F处,折痕辨别为CM、AN.(1)求证:△AND≌△CBM.(2)请连接MF、NE,证明四边形MFN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MFNE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3)P、Q是矩形的边CD、AB上的两点,连结PQ、CQ、MN,如图(2)所示,若PQ=CQ,PQ∥MN.且AB=4,BC=3,求PC的长度.3、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点B(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经过点O、P折叠该纸片,得点B′和折痕OP.设BP=t.(Ⅰ)如图①,当∠BOP=300时,求点P的坐标;(Ⅱ)如图②,经过点P再次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直线PB′上,得点C′和折痕PQ,若AQ=m,试用含有t的式子暗示m;(Ⅲ)在(Ⅱ)的条件下,当点C′恰好落在边OA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便可).4、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把△BCD 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G;E、F辨别是C′D和BD上的点,线段EF交AD于点H,把△FDE沿EF折叠,使点D落在D′处,点D′恰好与点A重合.(1)求证:△ABG≌△C′DG;(2)求tan∠ABG的值;(3)求EF的长.5、问题提出(1)如图①,已知△ABC,请画出△ABC关于直线AC对称的三角形. 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4,AD=6,AE=4,AF=2,是否在边BC、CD上辨别存在点G、H,使得四边形EFGH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它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3)如图③,有一矩形板材ABCD,AB=3米,AD=6米,现想从此板材中裁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使∠EFG=90°,EF=FG=米,∠EHG=45°,经研究,只有当点E、F、G辨别在边AD、AB、BC上,且AF<BF,并满足点H在矩形ABCD内部或边上时,才有可能裁出合适要求的部件,试问能否裁得合适要求的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若能,求出裁得的四边形EFGH部件的面积;若不克不及,请说明理由.三、课后作业1、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6,AD是BC边上的中线,M 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一点.若AE=2,EM+CM的最小值为 .2、如图1,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4,∠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辨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第1题第2题第3题3、如图,已知点C(1,0),直线y=-x+7与两坐标轴辨别交于A,B两点,D,E辨别是AB,OA上的动点,则△CDE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4、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对折,使AB与CD重合,折痕为EF.如图2,展开后再折叠一次,使点C与点E重合,折痕为GH,点B的对应点为点M,EM交AB于N,则tan∠ANE=_____.5、如图,∠AOB=30°,点M、N辨别在边OA、OB上,且OM=1,ON=3,点P、Q辨别在边OB、OA上,则MP+PQ+QN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6、如图,Rt△ABC中,∠C=90°,AB=5,AC=3,在边AB上取一点D,作DE⊥AB交BC于点E,先将△BDE 沿DE 折叠,使点B 落在线段DA 上,对应点记为B 1;BD 的中点F 的对应点记为F 1.若△EFB ∽△AF 1E ,则B 1D=7、如图,△AEF 中,∠EAF=45°,AG ⊥EF 于点G ,现将△AEG 沿AE 折叠得到△AEB ,将△AFG 沿AF 折叠得到△AFD ,延长BE 和DF 相交于点C .探究一:猜测:四边形ABCD 是何种特殊的四边形?请证明自己的猜测.探究二:连接BD 辨别交AE 、AF 于点M 、N ,将△AB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使AB 与AD 重合,得到△ADH ,试判断线段 MN 2、ND 2、DH 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探究三:若EG=4,GF=6,BM=3,你能求出AG 、MN 的长吗?8、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如图①,Rt △ABC 中,∠C=90°,21AB ,求证:∠B=30°,请你完成证明进程.(2)如图②,四边形ABCD 是一张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E 、F 辨别为AB、CD的中点,沿过点D的抓痕将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EF上的点A′处,折痕交AE于点G,请运用(1)中的结论求∠ADG的度数和AG的长.(3)若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③所示的方法折叠,B、D两点恰好重合于一点O(如图④),当AB=6,求EF的长.。
中考几何综合变换旋转翻折对称
中考几何综合变换一.折叠类问题折叠问题的思考方式:折叠问题会出现在特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以及正方形中,一般在矩形和正方形中出现较多。
1.当折叠图形有直角时,一定并且可以构造出一线三等角模型,通过相似和全等来寻找线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求解。
2.折叠问题一定会伴随着勾股定理出现,如果求线段长,可以设线段为x,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全等,在一个rt△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思想,从而求解。
如果复杂,需要用到上面说的一线三等角来转化线段,进而利用勾股定理。
3.利用对称的性质:对应点连线所形成的线段一定被折痕垂直平分,可以通过此性质,延伸出多种做题方式(1)利用垂直,以及正方形,矩形中的垂直,构造双垂直模型,即射影定理,母子相似(2)利用中点,可以构造中位线,用中位线定理(3)利用中垂线的性质:中垂线上一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
4.注:如果题目中出现对称的字眼,其本质也是折叠。
1.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边CD上,将△BCE沿BE折叠,点C落在AD边上的点F处,过点F作FG∥CD交BE于点G,连接CG.(1)求证:四边形CEFG是菱形;(2)若AB=6,AD=10,求四边形CEFG的面积.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DC边上一点,(与D、C不重合),连接AE,将△ADE沿AE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FE,延长EF交BC于G,连接AG,作GH⊥AG,与AE 的延长线交于点H,连接CH.显然AE是∠DAF的平分线,EA是∠DEF的平分线.仔细观察,请逐一找出图中其他的角平分线(仅限于小于180°的角平分线),并说明理由.二.旋转类旋转类题目一般伴随着手拉手模型和半角模型,在我之前的资料中有半角模型的收录。
1.其第一问通常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给出特殊条件,如旋转角为30 60 902.其第二问一般是将特殊条件取消,证明三角形相似,证明过程和1一样,都是手拉手sas3.其第三问往往是最难得题型,可以问当。
中考几何三大变换(含答案17页)
中考几何变换专题复习(针对几何大题的讲解)几何图形问题的解决,主要借助于基本图形的性质(定义、定理等)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全等、相似等).基本图形的许多性质都源于这个图形本身的“变换特征”,最为重要和最为常用的图形关系“全等三角形”极多的情况也同样具有“变换”形式的联系.本来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指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和相互间的位置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同一个问题中涉及到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大多数都有一定的位置关系(或成轴对称关系,或成平移的关系,或成旋转的关系(包括中心对称).这样,在解决具体的几何图形问题时,如果我们有意识地从图形的性质或关系中所显示或暗示的“变换特征”出发,来识别、构造基本图形或图形关系,那么将对问题的解决有着极为重要的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变换视角以三角形的全等关系为主进行研究.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核心要素是善于从综合与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和构造出基本图形及基本的图形关系,而“变换视角”正好能提高我们这种识别和构造的能力.1.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F,连接DF,G为DF中点,连接EG,CG.(1)求证:EG=CG;(2)将图①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如图②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CG.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将图①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1)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证出CG=EG.(2)结论仍然成立,连接AG,过G点作MN⊥AD于M,与EF的延长线交于N点;再证明△DAG≌△DCG,得出AG=CG;再证出△DMG≌△FNG,得到MG=NG;再证明△AMG≌△ENG,得出AG=EG;最后证出CG=EG.(3)结论依然成立.还知道EG⊥CG.解答:(1)证明:在Rt△FCD中,∵G为DF的中点,∴CG=FD,同理,在Rt△DEF中,EG=FD,∴CG=EG.(2)解:(1)中结论仍然成立,即EG=CG.证法一:连接AG,过G点作MN⊥AD于M,与EF的延长线交于N点.在△DAG与△DCG中,∵AD=CD,∠ADG=∠CDG,DG=DG,∴△DAG≌△DCG,∴AG=CG;在△DMG与△FNG中,∵∠DGM=∠FGN,FG=DG,∠MDG=∠NFG,∴△DMG≌△FNG,∴MG=NG;在矩形AENM中,AM=EN,在△AMG与△ENG中,∵AM=EN,∠AMG=∠ENG,MG=NG,∴△AMG≌△ENG,∴AG=EG,∴EG=CG.证法二:延长CG至M,使MG=CG,连接MF,ME,EC,在△DCG与△FMG中,∵FG=DG,∠MGF=∠CGD,MG=CG,∴△DCG≌△FMG.∴MF=CD,∠FMG=∠DCG,∴MF∥CD∥AB,∴EF⊥MF.在Rt△MFE与Rt△CBE中,∵MF=CB,EF=BE,∴△MFE≌△CBE∴∠MEF=∠CEB.∴∠MEC=∠MEF+∠FEC=∠CEB+∠CEF=90°,∴△MEC为直角三角形.∵MG=CG,∴EG=MC,∴EG=CG.(3)解:(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即EG=CG.其他的结论还有:EG⊥CG.点评:本题利用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1)如图1,已知矩形ABCD中,点E是BC上的一动点,过点E作EF⊥BD于点F,EG⊥AC于点G,CH⊥BD于点H,试证明CH=EF+EG;(2)若点E在BC的延长线上,如图2,过点E作EF⊥BD于点F,EG⊥AC的延长线于点G,CH⊥BD于点H,则EF、EG、CH三者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3)如图3,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L在BD上,且BL=BC,连接CL,点E 是CL上任一点,EF⊥BD于点F,EG⊥BC于点G,猜想EF、EG、BD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4)观察图1、图2、图3的特性,请你根据这一特性构造一个图形,使它仍然具有EF、EG、CH这样的线段,并满足(1)或(2)的结论,写出相关题设的条件和结论.考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中考翻折--三大变化
对称,我们熟知的三大几何变换之一,几何题中往往都有它的身影,我们知道它很重要,但有时候可能并不清晰,关于对称我们要了解什么.我们将从基本性质说起,到一些常见图形的隐含结论,再到对称的构造.关于对称的性质,大概可以有以下三点,由于对称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所以(1)对应角相等;(2)对应边相等;(3)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且平分.(一)基础由对称得到的对应角相等尤其适合用在求角度的问题中,练习参考以下1-3题:1.如图,在Rt△ABC中,∠BAC=90°,∠B=36°,AD是斜边BC上的中线,将△ACD 沿AD对折,使点C落在点F处,线段DF与AB相交于点E,则∠BED等于()A.120°B.108°C.72°D.36°2.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交BC于点F,若∠ABD=48°,∠CFD=40°,则∠E为()A.102°B.112°C.122°D.92°3.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上的点,∠BAD=∠ABC=40°,将△ABD沿着AD翻折得到△AED,则∠CDE=°.4.如图,在△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则∠OEC 的度数为()A.72°B.100°C.108°D.120°对称的图形中可能会有特殊角,而此时特殊角带来的不仅仅是其本身,也可能会连带其他角也变成特殊角.5、6有关30°特殊角,7、8有关60°特殊角.5.如图,在矩形ABCD中,AD=3,M是CD上的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若AN平分∠MAB,则折痕AM的长为()A.3B.C.D.66.如图,直线EF是矩形ABCD的对称轴,点P在CD边上,将△BCP沿BP折叠,点C恰好落在线段AP与EF的交点Q处,BC=4,则线段AB的长是()A.8B.8C.8D.107.如图,在矩形ABCD中,AD=2.将∠A向内翻折,点A落在BC上,记为A′,折痕为DE.若将∠B沿EA′向内翻折,点B恰好落在DE上,记为B′,则AB=.8.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120°,将菱形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对角线BD上的点G处(不与B、D重合),折痕为EF,若DG=2,BG=6,则△EFG的面积为.看似120°的角,实则另有构造.9.如图,AC,BD在AB的同侧,AC=2,BD=8,AB=8,点M为AB的中点,若∠CMD =120°,则CD的最大值是.1.如图,把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A、点C都与点B重合,折痕分别为EF,DG,得到∠BDE=60°,∠BED=90°,若DE=2,则FG的长为.2.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折叠,使点B与AD边上的点K重合,EG为折痕;点C 与AD边上的点K重合,FH为折痕.已知∠1=67.5°,∠2=75°,EF=+1,求BC 的长.连接对称点连线可得垂直,由垂直,或可得直角三角形,或可得三垂直全等或相似,或可用三角函数,但终可求线段长.参照上节课中“十字架结构”讲义,自己复习1.如图,把直角三角形ABO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B=30°,B点的坐标为(0,2),将△ABO沿着斜边AB翻折后得到△ABC,则点C的坐标是()A.(2,4)B.(2,2)C.()D.(,)2.如图,将面积为32的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点P,连接AP 交BC于点E.若BE=,则AP的长为.☆(记忆)【提示】以下3个题均是从中点处折叠,连接对称点,可得直角三角形.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2,H是AB的中点,将△CBH沿CH折叠,点B 落在矩形内点P处,连接AP,则tan∠HAP=.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2,点E是CD的中点,连接AE,将△ADE 沿直线AE折叠,使点D落在点F处,则线段CF的长度是()A.1B.C.D.5.如图所示,将一副直角三角形拼放在一起得到四边形ABCD,其中∠BAC=45°,∠ACD =30°,点E为CD边上的中点,连接AE,将△AD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D′E,D′E交AC于F点.若AB=3cm.求:(1)试说明BD′平分∠ABC;(2)试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得DP+EP的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3)直接写出点D′到BC的距离.(二)提优比如,可以按对角线折叠,对称点可以落在矩形边上,可以落在矩形内部,也可以落在矩形外部.无论如何变化,解题工具无非全等、相似、勾股以及三角函数,从条件出发,找到每种对称下隐藏的结论,往往是解题关键.1.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纸片,将△BCD沿BD折叠,得到△BED,BE交AD于点F,AB=3.AF:FD=1:2,则AF=.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5,点E在DC上,将矩形ABCD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那么sin∠EFC的值为.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0,将矩形ABCD沿BE折叠,点A落在A'处,若EA'的延长线恰好过点C,则sin∠ABE的值为.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E为CD边上一点,将△BCE沿BE折叠,使得C落到矩形内点F的位置,连接AF,若tan∠BAF=,则CE=.5.如图,矩形ABCD中,AB=3,BC=12,E为AD中点,F为AB上一点,将△AEF 沿EF折叠后,点A恰好落到CF上的点G处,则折痕EF的长是()A.6﹣2B.3C.2D.6+26.将矩形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E,EG,FG为折痕,若顶点A,C,D都落在点O处,且点B,O,G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点E,O,F在另一条直线上,则的值为()A.B.C.D.7.如图,矩形纸片ABCD,AB=4,BC=3,点P在BC边上,将△CDP沿DP折叠,点C 落在点E处,PE、DE分别交AB于点O、F,且OP=OF,则cos∠ADF的值为()A.B.C.D.8.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点E为AD上一点,且∠ABE=30°,将△ABE 沿BE翻折,得到△A′BE,连接CA′并延长,与AD相交于点F,则DF的长为.已经看了这么些题目,不难发现,关于矩形折叠,固然变化多样,但细细思考,每张图的突破口总是那一两处:1.如图,在Rt△ABC的纸片中,∠C=90°,AC=5,AB=13.点D在边BC上,以AD为折痕将△ADB折叠得到△ADB′,AB′与边BC交于点E.若△DEB′为直角三角形,则BD的长是.2.如图,已知Rt△ABC中,∠B=90°,∠A=60°,AC=2+4,点M、N分别在线段AC、AB上,将△ANM沿直线MN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线段BC上,当△DCM为直角三角形时,折痕MN的长为.3.如图,在菱形ABCD中,sin B=,点E,F分别在边AD、BC上,将四边形AEFB沿EF翻折,使AB的对应线段MN经过顶点C,当MN⊥BC时,的值是.1.如图,矩形ABCD中,AB=4,BC=6,点P是矩形ABCD内一动点,且S△P AB=S△PCD,则PC+PD的最小值为.2.如图,∠AOB=60°,点P是∠AOB内的定点,且OP=,若点M、N分别是射线OA,OB上异于点O的动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8,AC与BD交于点O,N是AO的中点,点M在BC 边上,且BM=6.P为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4.如图,在Rt△ABO中,∠OBA=90°,A(4,4),点C在边AB上,且=,点D 为OB的中点,点P为边OA上的动点,当点P在OA上移动时,使∠APC=∠OPD的点P的坐标为.(三)压轴1.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4,BC=6,点D在底边BC上,且∠DAC=∠ACD,将△ACD沿着AD所在直线翻折,使得点C落到点E处,联结BE,那么BE的长为.2.已知矩形纸片ABCD,AB=2,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1)如果折痕FG分别与AD、AB交于点F、G(如图1),AF=,求DE的长;(2)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AB交于点F、G(如图2),△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 相切,求折痕FG的长.3.如图,将一个正方形纸片AOCD,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4),点O(0,0),点D在第一象限.点P为正方形AD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点D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O落在点P处,点C落在点G处,PG交DC于点H,折痕为EF,连接OP,OH.设P点的横坐标为m.(Ⅰ)若∠APO=60°,求∠OPG的大小;(Ⅱ)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PDH的周长l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用含m的式子表示l;若不变化,求出周长l;(Ⅲ)设四边形EFGP的面积为S,当S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3.在矩形ABCD中,AD>AB,点P是CD边上的任意一点(不含C,D两端点),过点P 作PF∥BC,交对角线BD于点F.(1)如图1,将△PDF沿对角线BD翻折得到△QDF,QF交AD于点E.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2,将△PDF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P'DF',连接P'C,F'B.设旋转角为α(0°<α<180°).①若0°<α<∠BDC,即DF'在∠BDC的内部时,求证:△DP'C∽△DF'B.②如图3,若点P是CD的中点,△DF'B能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试求出此时tan∠DBF'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4.如图1,抛物线y=ax2+bx+c与x轴分别交于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0,3),点P是坐标平面内一点,点P坐标(1,﹣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OP,若点D在抛物线上且∠DBO+∠POB=90°,求点D的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y=ax2+bx+c当﹣1≤x≤3时的函数图象记为l1,将图象l1在x 轴上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l1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l2.若经过点P 的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图象l2在第四象限内恰有两个公共点,求n的取值范围.。
折叠变换模型(原卷版)-2023年中考数学重难点解题大招复习讲义-几何模型篇
模型介绍翻折变换(折叠问题)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实质上就是轴对称变换.2、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于折叠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这样便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首先清楚折叠和轴对称能够提供给我们隐含的并且可利用的条件.解题时,我们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我们运用方程解决时,应认真审题,设出正确的未知数.例题精讲考点一:三角形中的折叠问题【例1】.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BC=3,点D是BC边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将∠B沿直线DE翻折,点B落在射线BC上的点F处.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则折叠后所得到的四边形AEDF 的周长为.➢变式训练【变式1-1】.如图,等边△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把△ABC折叠,使点A落在BC 边上的点D处,折痕与边AB、AC分别交于点M、N,若AM=2,AN=3,那么边BC 长为.【变式1-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D为BC的中点,将△ABC 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EF为折痕,则AF:CF=()A.2:1B.3:2C.5:3D.7:5【变式1-3】.如图,在△ABC中,∠BAC=45°,AD⊥BC于点D,BD=6,DC=4,求AD的长.小明同学利用翻折,巧妙地解答了此题,按小明的思路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以AB,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画出△ABD和△ACD的对称图形,点D的对称点分别为点E,F,延长EB和FC相交于点G,求证: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2)设AD=x,建立关于x的方程模型,求出AD的长.考点二:矩形中的折叠问题【例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OABC,O为原点,点A、C分别在x轴、y 轴上,点B的坐标为(1,2),连接OB,将△OAB沿直线OB翻折,点A落在点D的位置,则cos∠COD的值是______➢变式训练【变式2-1】.如图(1)是一段长方形纸带,∠DEF=a,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的∠CFE的度数为()A.180°﹣3a B.180°﹣2a C.90°﹣a D.90°+a【变式2-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12,点E为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连接CF,则CF的长为()B.6C.D.A.【变式2-3】.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使B点落在AD上一点E处,折痕FG的两端点分别在AB、BC上(含端点),且AB=6,BC=10.则AE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考点三:菱形中的折叠问题【例3】.如图,将菱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菱形的对角线交点O处,折痕为EF,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cm,∠B=60°,那么EF=cm.➢变式训练【变式3-1】.如图,在菱形ABCD中,∠B=60°,E为AB的中点,将△AED沿DE翻折得到△GED,射线DG交BC于点F,若AD=2,则BF=.【变式3-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AD=6,点E在边CD上,且DE=4,F是边AD上一动点,将△DEF沿直线EF折叠,点D落在点N处,当点N在四边形ABCD内部(含边界)时,DF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考点四:正方形中的折叠问题【例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点E是CD边的中点,点F是边BC上不与点B,C重合的一个动点,把∠C沿直线EF折叠,使点C落在点C′处.当△ADC′为等腰三角形时,FC的长为.➢变式训练【变式4-1】.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 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则下列结论:①△ABG ≌△AFG;②BG=CG;③AG∥CF;④S△EGC=S△AFE,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1.如图,将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D落在点E处,AE恰好过BC边中点,若AB=3,BC=6,则∠B的大小为()A.30°B.45°C.60°D.90°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E为CD边上一点,将△BCE沿BE折叠,使得C落到矩形内点F的位置,连接AF,若,则CE=()A.B.C.D.3.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8,现将A、C重合,使纸片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则图形中重叠部分△AEF的面积为.4.如图,矩形ABCD中,AB=4,AD=6,点E为BC上一点,将△ABE沿AE折叠得到△AEF,点H为CD上一点,将△CEH沿EH折叠得到△EHG,且F落在线段EG上,当GF=GH时,则BE的长为.5.将矩形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E、EG、FG为折痕,若顶点A、C、D都落在点O处,且点B、O、G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点E、O、F在另一条直线上,则的值为.6.如图,在边长为8的菱形ABCD中,∠A=60°,M是边AD的中点,N是AB上一点,将△AMN沿MN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B,则A'B的取值范围.7.如图,将矩形ABCD(AB<AD)沿BD折叠后,点C落在点E处,且BE交AD于点F,若AB=5,BC=10.(1)求DF的长;(2)求△DBF和△DEF的面积;(3)求△DBF中F点到BD边上的距离.8.如图,将矩形ABCD沿AF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点E处,过点E作EG∥CD交AF于点G,连接DG.(1)求证:四边形EFDG是菱形;(2)求证:EG2=AF•GF;(3)若AG=6,EG=2,求BE的长.9.如图1,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B=OD,OC=OA+AB,AD=m,BC=n,∠ABD+∠ADB=∠ACB.(1)填空:∠BAD与∠ACB的数量关系为;(2)求的值;(3)将△ACD沿CD翻折,得到△A′CD(如图2),连接BA′,与CD相交于点P.若CD=,求PC的长.10.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对折,折痕为CD.展平后,再将点B折叠在边AC 上(不与A、C重合),折痕为EF,点B在AC上的对应点为M,设CD与EM交于点P,连接PF.已知BC=4.(1)若M为AC的中点,求CF的长;(2)随着点M在边AC上取不同的位置,①△PFM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②求△PFM的周长的取值范围.11.已知在△ABC中,AC=BC=m,D是AB边上的一点,将∠B沿着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AC边的点P处(不与点A,C重合),折痕交BC边于点E.(1)特例感知如图1,若∠C=60°,D是AB的中点,求证:AP=AC;(2)变式求异如图2,若∠C=90°,m=6,AD=7,过点D作DH⊥AC于点H,求AH和AP的长;(3)化归探究如图3,若m=10,AB=12,且当AD=a时,存在两次不同的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两个不同的位置,请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12.[初步尝试](1)如图①,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C重合,折痕为MN,则AM与BM的数量关系为;[思考说理](2)如图②,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C=6,AB=10,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C重合,折痕为MN,求的值;[拓展延伸](3)如图③,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B=9,BC=6,∠ACB=2∠A,将△ABC沿过顶点C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边AC上的点B′处,折痕为CM.①求线段AC的长;②若点O是边AC的中点,点P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将△APM沿PM折叠得到△A′PM,点A的对应点为点A′,A′M与CP交于点F,求的取值范围.13.如图,将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纸片ABC按如下顺序进行两次折叠,展平后,得折痕AD、BE(如图①),点O为其交点.(1)探求AO与O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P,N分别为BE,BC上的动点.①当PN+PD的长度取得最小值时,求BP的长度;②如图③,若点Q在线段BO上,BQ=1,则QN+NP+PD的最小值=.14.如图1,将△ABC纸片沿中位线EH折叠,使点A对称点D落在BC边上,再将纸片分别沿等腰△BED和等腰△DHC的底边上的高线EF,HG折叠,折叠后的三个三角形拼合形成一个矩形,类似地,对多边形进行折叠,若翻折后的图形恰能拼合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矩形,这样的矩形称为叠合矩形.(1)将▱ABCD纸片按图2的方式折叠成一个叠合矩形AEFG,则操作形成的折痕分别是线段,;S矩形AEFG:S▱ABCD=.(2)▱ABCD纸片还可以按图3的方式折叠成一个叠合矩形EFGH,若EF=5,EH=12,求AD的长;(3)如图4,四边形ABCD纸片满足AD∥BC,AD<BC,AB⊥BC,AB=8,CD=10,小明把该纸片折叠,得到叠合正方形,请你帮助画出叠合正方形的示意图,并求出AD、BC的长.15.如图,矩形OABC的边长OA=8,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点D为对角线OB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D、E、F,且tan ∠BOA=.(1)求边AB的长;(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F点坐标;(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矩形的边BC交于点F,将矩形折叠,使点O与点F重合,折叠分别与x、y轴正半轴交于点H、G,求线段OG的长.16.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点B(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经过点O、P折叠该纸片,得点B′和折痕OP.设BP=t.(Ⅰ)如图①,当∠BOP=30°时,求点P的坐标;(Ⅱ)如图②,经过点P再次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直线PB′上,得点C′和折痕PQ,若AQ=m,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m;(Ⅲ)在(Ⅱ)的条件下,当点C′恰好落在边OA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7.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BO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B(0,1),点O(0,0).P是边AB上的一点(点P不与点A,B重合),沿着OP折叠该纸片,得点A 的对应点A'.(1)如图①,当点A'在第一象限,且满足A'B⊥OB时,求点A'的坐标;(2)如图②,当P为AB中点时,求A'B的长;(3)当∠BP A'=30°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8.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OAB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0,0),点A(2,0),点B在第一象限,∠OAB=90°,∠B=30°,点P在边OB上(点P不与点O,B重合).(Ⅰ)如图①,当OP=1时,求点P的坐标;(Ⅱ)折叠该纸片,使折痕所在的直线经过点P,并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Q,且OQ =OP,点O的对应点为O',设OP=t.①如图②,若折叠后△O'PQ与△OAB重叠部分为四边形,O'P,O'Q分别与边AB相交于点C,D,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O'D的长,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②若折叠后△O'PQ与△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当1≤t≤3时,求S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几何变换之翻折知识精讲-冲刺2020年中考几何专项复习
几何变换之轴对称(翻折)翻折和折叠问题其实质就是对称问题,翻折图形的性质就是翻折前后图形是全等的,对应的边和角都是相等的。
以这个性质为基础,结合圆的性质,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设方程思想来考查。
那么碰到这类题型,我们的思路就要以翻折性质为基础,结合题中的条件,或利用三角形相似,或利用勾股定理设方程来解题!对于翻折和折叠题型分两个题型来讲,一类题型就是直接计算型,另一类是涉及到分类讨论型,由浅入深难度逐步加大,,掌握好分类讨论型的翻折问题,那么拿下中考数学翻折题型就没问题了!解决翻折题型的策略一:利用翻折的性质:①翻折前后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二:结合相关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三:运用勾股定理或者三角形相似建立方程。
翻折折叠题型(一),直接计算型,运用翻折的性质,结合题中的条件,或利用三角形相似,或利用勾股定理设方程来解题!一般难度小,我们要多做一些这些题型,熟练翻折的性质,以及常见的解题套路!翻折折叠题型(二),分类讨论型,运用翻的性质,结合题中的条件,或利用三角形相似,或利用勾股定理设方程来解题!般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运用题中的条件,多种情况讨论分析,需要准确的画图,才能准确分析!常见的几类类型1.纸片中的折叠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照如图方式折叠,则=.【解析】,如图所示:∵∠=∠1,∠2=∠1,∴∠=∠2,∴2∠+∠AEB=180º,即2∠+∠30º=180º,解得∠=75º.2.三角形中的折叠在△ABC中,已知∠A=80°,∠C=30°,现把△CDE沿DE进行不同的折叠得△C’DE,对折叠后产生的夹角进行探究:(1)如图1,把△CDE沿DE折叠在四边形ADEB内,则求∠1+∠2的和;(2)如图2,把△CDE沿DE折叠覆盖∠A,则求∠1+∠2的和;(3)如图3,把△CDE沿DE斜向上折叠,探求∠1、∠2、∠C的关系.【解答】(1)∠1+∠2=60º;(2)∠1+∠2=50º;(3)∠2-∠1=2∠C【解析】(1)由图可得∠1+∠2=180º-2∠CDE+180º-2∠CED=360º-2(∠CDE+∠CED)=360º-2(180º-∠C)=2∠C=60º(2)连接DG,如图所示:。
(完整版)初中几何变换思想之翻折
中考汇编几何变换之翻折△ ABC的面积为6,AC=3,现将△ ABC沿AB所在直线翻折,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是(C .163cm2D32016江苏省淮安市)如图,在Rt△ ABC中,∠ C=90°,AC=6,BC=8,点F在边AC上,并且CF=2,点E为边BC上的动点,将△ CEF沿直线EF翻折,点C落在点P 处,则点P 到边4.(2014年湖北天门学业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将正方形ABCD沿直线EF 折叠,则图中折成的 4 个阴影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 .5.(2014年四川凉山 5 分)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4cm的点 B 处有乙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 处,则蚂蚁从外币A处到达内壁 B 处的最短距离为▲ .使点 C 落在直线AD上的C′处,P 为直线AD上的一点,则线段BP的长不可能是(2.C.5.5 D.102015 常州)将一张宽为4cm 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图形,重叠部分1.(2016 山东省枣庄市)如图,.16cm23.是6.( 2014年江苏盐城 12 分)【问题情境】张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军和小俊提出这样一个问 题:如图 1,在△ ABC 中, AB =AC ,点 P 为边 BC 上的任一点,过点 P 作 PD ⊥AB ,PE ⊥AC ,垂足分别为 D 、 E ,过点 C 作 CF ⊥ AB ,垂足为 F .求证: PD +PE =CF .如图 2,过点 P 作PG ⊥ CF ,垂足为 G ,可以证得:PD =GF ,PE =CG ,则 PD +PE =CF .3,当点 P 在 BC 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求证: PD ﹣PE =CF ;请运用上述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完成下列两题:【结论运用】如图 4,将矩形 ABCD 沿 EF 折叠,使点 D 落在点 B 上,点 C 落在点 C ′处,点 P 为折痕 EF 上的任一点,过点 P 作 PG ⊥BE 、PH ⊥ BC ,垂足分别为 G 、H ,若 AD =8,CF =3,求 PG +PH 的值;(注:矩形即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是直角)【迁移拓展】图 5是一个航模的截面示意图. 在四边形 ABCD 中,E 为 AB 边上的一点, ED ⊥AD , EC ⊥CB ,垂足分别为 D 、C ,(且AD?CE=DE?B ,CAB=2 13dm ,AD=3dm ,BD=2,连接 AP ,由△ ABP 与△ ACP 面积之和等于△ ABC 的面积可以证小俊的证明思路是:变式探究】如图得: PD +PE =CF .37 dm.改编为)∠A =∠ABC , AB=20dm , AD=11dm ,BD=13dm .M 、 N 分别为 AE 、BE 的中点,连接 DM 、CN ,求 △DEM 与△ CEN 的周长之和. 为 G,MG 与 BC 相交于点 H.若 MH=8cm ,则 BG=___cm.8、如图, M 、N是正方形 ABCD 边 AB 、CD 上两动点,连接 MN ,将四边形 BCNM 沿 MN 折叠, 使点 B 落在 AD 边上点 E 处、点 C 落在点 F.(提示:正方形四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角是直角)(1)求证: BE 平分∠ AEF ;(2)求证: C △EDG=2 AB(注: C △EDG 表示△EDG 的周长 ),CA=CB, 点 M 在线段 AB 上,∠GMB=1/2 ∠A ,BG ⊥ MG ,垂足10. 问题:如图① ,在△ ABC 中,D 是 BC 边上的一点 ,若∠BAD=∠C=2∠DAC=45°,DC=2.求BD∠C=2∠DAC=30°, DC=2,求 BD 和 AB的长。
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变换之翻折探究专题(含答案).doc
最新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变换之翻折探究专题思考与解决几何图形的问题,主要是借助基本图形的性质(定义,定理等)和图形之间的关系.许多基本图形的性质都源于这个图形本身的“变换特征J而最为重要和最为常用的图形关系“全等三角形"很多的情况也是同样具有“变换勺孩式的联系.本来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指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和相互间的位置没有肓接关系,但是,在同一个问题中涉及到的两个全等三角形,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位置关系,或成轴对称关系,或成平移关系, 或成旋转的关系(包括中心对称).这样,在解决具体的儿何图形问题时,图形本身所显示或暗示的“变换特征J对我们识别出、构造出基本图形和图形关系(如全等三角形),有着极为重耍的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图形的翻折问题本质上是轴对称问题,满足轴对称的性质,即:1.折叠图形关于折痕对称2.对应边.角相等3・对应点的连线被折痕垂直平分我们解决翻折问题一般也是从以上性质出发解决的.先讲翻折题的三种常见方法【题目】(16年秋锡山区期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屮,矩形ABCO的边0A在x轴上,边0C在y轴上,点B的坐标为(1, 3),将矩形沿对角线AC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且AD交y轴于点E,那么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一:求定点关于定真线的对称点(万能方法)如答图1,连BD,处AC 于G,贝UABC^AAGB^ABFD,.•.BD = 2BG = AB -«2=3x- x2= , DF=BD- 1x . E \/To io io ioBF=3DF=-,5 95・・・D (-L匕5 5法二:由直角翻折主动寻求K型相似(特殊技巧)• •••••••• • •••如答图1, l±l ZADC=90°=>A ADN^ADCF,相似比为3: 1,设ON=CF=x,则DN=3x, DF=3-3x,由AN = 3DF 得x+l=3 (3-3x),解得x=4,_.・.D (—°,_以2_5 5 5法三:电翻折主动寻求等腰二角形(特殊技巧)如答图2,延长CD交x轴于H,可得CH=AH,设DH = y,则AH = y,在RtAADH +用勾股定理耳[得y=4易得DM=-, AD-)5 5 5法四:出翻折主勿寻求等腰三角形(特殊技巧)如答图2,设CE=AE=a,则OE=3—a,在RtAAOE 中用勾股定理可得a=-,由比例关系可得OM=-, /.D (-1,55 5 5【例题剖析】题型一:利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例1一1、(2015 年无锡)10・如图,RtAABC 中,ZACB = 90°, AC= 3, BC=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贝U线段BF的长为()人3 4 2 3A. 一B. -C. - r> —【解答】选BK点评》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发现并证明ZBTB是直角,由翻折可知ZA=ZADC=ZBQF,又ZB=ZB f=—< ZBTB是肓角=>AB f DF是“345"的三角形乂由翻折可知B,C = BC=4, CD = AC = 3,例1一2、(18年4月锡山区二模)17.如图,在“ABC 中,ZACB=90°,点、D, E 分别在 AC, BC±,且ZCDE=ZB,将ZkCDE 沿DE 折叠,点C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F 处.若AC=8, AB=\O ,则CD 的长为 ___________ ・母子三角形K 点评』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发现并证明F 是AB 的中点,如答图,由翻折=CF 丄DE===== < Z1 = Z2-= < Z2= ZB=>CF=BF 二=========<F 是AB 中点 木题也可以根据90度翻折构造K 型相似来解决,如答图2K 针对练习》1、(18年4刀宜兴一模)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 BC=6, E 是BC 的中点, 连结AE,将ZkABE 沿AE 折叠,点B 落在点F 处,连结CF,则sinZEFC= ________________ .【解答】CD=;【解答】;§型二:利用(或构造)等腰三角形例2—1、(18年4月宜兴一模)10. —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 = 8cm, AB=6cm,先沿对角线BD对折,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 (图1);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点A 重合,得折痕EN, EN交AD于点M (图2),则EM的长为(7 —A. 2B.丄C・ 0 D.【解答】选DK点评》木题的关键点在于发现并利用ADEN是等腰三角形,由翻折=>ZCDB = ZEDB, 作高EHEN 是折痕=>EN〃CDnZEND=ZBDC=>ZEND=ZEDN=>EN=ED== v^DEN 是“556”的三角形例2—2、(12年南长区一模)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cm,点E 是射线BC 上的一个动【解答】当E 点在BC 边上时,sinZDAB r =5,当E 点在BC 的延长线上时,sinZDAB r 13_3 —, 5K 点评》本题三种方法都可以,方运一:如答图1,构造箏腰三角形AGF,再由勾股定理得到方程x 2+62= (9-x) 2解得 x=,所以sinZDAB r ='2 13 方法二 如答圏2, A ABE^AAHB^AB Z GB,三边之比都为2: 3: 甄 ABH=2B E= 2<4= u_=>BB f =2BH=_=>BG= lBB z =-=>AG=-=>sinZ yrr /TJ /TJ yi3 y/H 13 13 DAB ,=L 13方法三:如答图3,构造相似三角形厶ABT S /XEEG ,且相似比为3: 2,可得方程组[3x+2y=6 ,解得卜=勺 所以sinZDAB z =-l(3x)2 + 0y M6 [y=*另一种情况类似,参考答图4 ' 答图4点,连接AE 交射线DC 于点F,将ZkABE 沿直线AE 翻折,点B 落在点B 处.(1) cm ; 求sinZDAB r 的值;D^-=1 时,CF=DC答图3 答图1 答图2例2—3、(17 年滨湖二模)18・如图,在RtAABC 中,ZC=90°, AC=3cm, BC=4cm,点 E 从C 点出发向终点B 运动,速度为lcm/秒,运动时间为t 秒,作EF 〃AB,点P 是点C 关K 点评为本题的关键点在于CP 与折痕EF 垂直,也即与AB 垂直,在ZAPE=90°Bj,可得 等腰三角形ABE 。
初中数学竞赛中考讲义之几何三大变换之旋转
第32讲几何三大变换之旋转旋转的性质【例题讲解】例题1.如图所示,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145AOD ∠=︒,则BOC ∠=度.【解答】解:由图145AOD ∠=︒ ,1459055AOC AOD COD ∴∠=∠-∠=︒-︒=︒,则905535BOC ∠=︒-︒=度.故答案为:35.例题2.如图,ABC ∆中,90ACB ∠=︒,30A ∠=︒,将ABC ∆绕C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角(090)α︒<<︒得到DEC ∆,设CD 交AB 于F ,连接AD ,当旋转角α度数为,ADF ∆是等腰三角形.旋转中心:O旋转角:∠AOA'=∠BOB'=∠COC'性质:OA=OA'、OB=OB'、OC=OC'旋转中心:B旋转角:∠ABA'=∠CBC'性质:AB=A'B 、CB=C'B 连接AA'、CC'△ABA'∽△CBC',且均为等腰三角形【解答】解:ABC ∆ 绕C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角(090)α︒<<︒得到DEC ∆,DCA α∴∠=,CD CA =,11(180)9022CDA CAD αα∴∠=∠=︒-=︒-,ADF ∆ 是等腰三角形,30DFA α∠=︒+,①CD CA =,则CDA CAD ∠=∠,当FD FA =,则FDA FAD ∠=∠,这不合题意舍去,②当AF AD =,ADF AFD ∴∠=∠,190302αα∴︒-=︒+,解得40α=︒;③当DF DA =,DFA DAF ∴∠=∠,13090302αα∴︒+=︒--︒,解得20α=︒.故答案为40︒或20︒.【旋转60°】得等边例题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y 轴上,△AOE 是等边三角形,点P 为x 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连接AP ,将线段AP 绕点A 逆时针60°得到线段AQ ,连接QE 并延长交x 轴于点F .(1)问∠QFP 角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说明理由;(2)若AO =,OP =x ,请表示出点Q 的坐标(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解答】(1)不变(2)【旋转90°】构造全等例题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a b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且a b <.连结OA ,并以点A 为旋转中心把OA 逆时针转90︒后得线段BA .若点A 、B 恰好都在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b a的值等于多少?【解答】解:过A 作AE x ⊥轴,过B 作BD AE ⊥,90OAB ∠=︒ ,90OAE BAD ∴∠+∠=︒,90AOE OAE ∠+∠=︒ ,BAD AOE ∴∠=∠,在AOE ∆和BAD ∆中,90AOE BAD AEO BDA AO BA ∠=∠⎧⎪∠=∠=︒⎨⎪=⎩,()AOE BAD AAS ∴∆≅∆,AE BD b ∴==,OE AD a ==,DE AE AD b a ∴=-=-,OE BD a b +=+,则(,)B a b b a +-;A 与B 都在反比例图象上,得到()()ab a b b a =+-,整理得:22b a ab -=,即2(10b b a a--=, △145=+=,∴152b a ±=, 点(,)A a b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0a ∴>,0b >,则152b a +=.故答案为152+.【旋转180°】由中心对称得平行四边形例题5.如图所示,抛物线2:(0,0)m y ax b a b =+<>与x 轴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将抛物线m 绕点B 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n ,它的顶点为1C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A .(1)四边形11AC A C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写出结果并说明理由;(2)若四边形11AC A C 为矩形,请求出a ,b 应满足的关系式.【解答】解:(1)当1a =-,1b =时,抛物线m 的解析式为:21y x =-+.令0x =,得:1y =.(0,1)C ∴.令0y =,得:1x =±.(1,0)A ∴-,(1,0)B ,C 与1C 关于点B 中心对称,∴抛物线n 的解析式为:22(2)143y x x x =--=-+;四边形11AC A C 是平行四边形.理由:连接AC ,1AC ,11A C ,C 与1C 、A 与1A 都关于点B 中心对称,1AB BA ∴=,1BC BC =,∴四边形11AC A C 是平行四边形.(2)令0x =,得:y b =.(0,)C b ∴.令0y =,得:20ax b +=,∴x =∴(A B ,∴AB BC ===.要使平行四边形11AC A C 是矩形,必须满足AB BC =,∴=,∴24(b b b a a⨯-=-,3ab ∴=-.a ∴,b 应满足关系式3ab =-.例题6.如图1,抛物线23y ax ax b =-+经过(1,0)A -,(3,2)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D ,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过点(1,1)E -作EF x ⊥轴于点F ,将AEF ∆绕平面内某点旋转180︒后得MNQ ∆(点M ,N ,Q 分别与点A ,E ,F 对应),使点M ,N 在抛物线上,求点M ,N 的坐标.【解答】解:(1) 抛物线23y ax ax b =-+过(1,0)A -、(3,2)C ,03a a b ∴=++,299a a b =-+.解得12a =-,2b =,∴抛物线解析式213222y x x =-++.(2)如图2,由题意知,AEF ∆ 绕平面内某点旋转180︒后得MNQ ∆,∴设绕点I 旋转,联结AI ,NI ,MI ,EI ,AI MI = ,NI EI =,∴四边形AEMN 为平行四边形,//AN EM ∴且AN EM =.(1,1)E - 、(1,0)A -,∴设(,)M m n ,则(2,1)N m n -+M 、N 在抛物线上,213222n m m ∴=-++,2131(2)(2)222n m m +=--+-+,解得3m =,2n =.(3,2)M ∴,(1,3)N .【旋转过后落点问题】例题7.如图,Rt ABC ∆中,已知90C ∠=︒,48B ∠=︒,点D 在边BC 上,2BD CD =,把Rt ABC ∆绕点D 逆时针旋转(0180)m m ︒<<︒度后,如果点B 恰好落在初始Rt ABC ∆的边上,那么m =.【解答】解:当旋转后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AB 边上,如图1,Rt ABC ∆ 绕点D 逆时针旋转(0180)m m ︒<<︒度得到Rt △A B C ''',DB DB ∴'=,B DB m ∠'=,48DB B B ∴∠'=∠=︒,18084B DB DB B B ∴∠'=︒-∠'-∠=︒,即84m =︒;当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AB 边上,如图2,Rt ABC ∆ 绕点D 逆时针旋转(0180)m m ︒<<︒度得到Rt △A B C ''',DB DB ∴'=,B DB m ∠'=,2BD CD = ,2DB CD ∴'=,90C ∠=︒ ,30CB D ∴∠'=︒,60CDB ∴∠'=︒,18060120B DB ∴∠'=︒-︒=︒,即120m =︒,综上所述,m 的值为84︒或120︒.故答案为84︒或120︒.例题8.如图,在Rt ACB ∆中,90ACB ∠=︒,点O 在AB 上,且6CA CO ==,1cos 3CAB ∠=,若将AC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Rt △AC B '',且C '落在CO 的延长线上,连接BB '交CO 的延长线于点F ,则BF =.【解答】解:过C 作CD AB ⊥于点D ,CA CO = ,AD DO ∴=,在Rt ACB ∆中,16cos 3AC CAB AB AB∠===,318AB AC ∴==,在Rt ADC ∆中:1cos 3AD CAB AC ∠==,123AD AC ∴==,24AO AD ∴==,18414BO AB AO ∴=-=-=,△AC B ''是由ACB ∆旋转得到,AC AC ∴=',AB AB =',CAC BAB ∠'=∠',1(180)2ACC CAC ∠'=︒-∠' ,1(180)2ABB BAB ∠'=︒-∠',ABB ACC ∴∠'=∠',∴在CAO ∆和BFO ∆中,BFO CAO ∠=∠,CA CO = ,COA CAO ∴∠=∠,又COA BOF ∠=∠ (对顶角相等),BOF BFO ∴∠=∠,14BF BO ∴==.故答案为:14.例题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6(0)y mx mx n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顶点为C ,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D ,直线BC 交y 轴于E ,且ABC ∆与AEC ∆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2:3.(1)求点A 的坐标;(2)将ACO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A 与B 重合,此时点O 的对应点O '恰好也在y 轴上,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解答】解:(1)如图1,抛物线26(0)y mx mx n m =++>∴对称轴3x =-,当:2:3ABC AEC S S ∆∆=时,:2:1ABC AEB S S ∆∆∴=,过点C 作CF x ⊥轴于F ,:2:1CF OE ∴=易知,BFC BOE ∆∆∽,::2:1BF OB CF OE ∴==,1OB ∴=,2BF =,5OA ∴=,(5,0)A ∴-,(1,0)B -;(2)(1,0)B - ,06m m n ∴=-+,5n m ∴=,(3,4)C m ∴--,如图2,作CF AB ⊥于F ,CP OD ⊥于P ,则四边形CFOP 是矩形,4OP CF m ∴==,3CP OF ==,OP O P '=,28OO OP m'∴==由旋转知,5OA BO '==,在Rt BOO '∆中,1OB =,根据勾股定理得,2285126m =-=,64m ∴=263656424y x x ∴=++【旋转+“恰好”问题】例题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4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 ,点A 、B 分别在y 轴、x 轴上,且30B ∠=︒,4AB =,将ABO ∆绕原点O 顺时针转动一周,当AB 与直线MN 平行时点A 的坐标.【另外再可思考,当“AB 所在直线与MN 垂直时点A 的坐标”】【解答】解:①4AB = ,30ABO ∠=︒,122OA AB ∴==,903060BAO ∠=︒-︒=︒,120OAD ∴∠=︒,直线MN 的解析式为43y x =-+,30NMO ∴∠=︒,//AB MN ,30ADO NMD ∴∠=∠=︒,30AOC ∴∠=︒,112AC OA ∴==,OC ∴==∴点A 的坐标为,1);② 图②中的点A 与图①中的点A 关于原点对称,∴点A 的坐标为:(,1)-,故答案为:,1)、(1)-.例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3,0)A ,(0,4)B ,以点A 为旋转中心,把ABO ∆顺时针旋转,得ACD ∆.记旋转角为α.ABO ∠为β.(Ⅰ)如图①,当旋转后点D 恰好落在AB 边上时,求点D 的坐标;(Ⅱ)如图②,当旋转后满足//BC x 轴时,求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Ⅲ)当旋转后满足AOD β∠=时,求直线CD 的解析式(直接写出结果即可).【解答】解:(1) 点(3,0)A ,(0,4)B ,得3OA =,4OB =,∴在Rt AOB ∆中,由勾股定理,得225AB OA OB =+=,根据题意,有3DA OA ==.如图①,过点D 作DM x ⊥轴于点M ,则//MD OB ,ADM ABO ∴∆∆∽.有AD AM DM AB AO BO==,得39355AD AM AO AB ==⨯= ,65OM ∴=,∴125MD =,∴点D 的坐标为6(5,12)5.(2)如图②,由已知,得CAB α∠=,AC AB =,ABC ACB ∴∠=∠,∴在ABC ∆中,1802ABC α∴=︒-∠,//BC x 轴,得90OBC ∠=︒,9090ABC ABO β∴∠=︒-∠=︒-,2αβ∴=;(3)若顺时针旋转,如图,过点D 作DE OA ⊥于E ,过点C 作CF OA ⊥于F ,AOD ABO β∠=∠= ,3tan 4DE AOD OE ∴∠==,设3DE x =,4OE x =,则43AE x =-,在Rt ADE ∆中,222AD AE DE =+,2299(43)x x ∴=+-,2425x ∴=,96(25D ∴,72)25,∴直线AD 的解析式为:247277y x =-, 直线CD 与直线AD 垂直,且过点D ,∴设724y x b =-+,把96(25D ,72)25代入得,72796252425b =-⨯+,解得4b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斜率的积等于1-,∴直线CD 的解析式为7424y x =-+.同理可得直线CD的另一个解析式为7424y x=-.【巩固练习】1.如图,在等边ABC ∆中,D 是边AC 上一点,连接BD .将BC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 ∆,连接ED .若10BC =,9BD =,则AED ∆的周长是.2.如图一段抛物线:(3)(03)y x x x =--,记为1C ,它与x 轴交于点O 和1A ;将1C 绕1A 旋转180︒得到2C ,交x 轴于2A ;将2C 绕2A 旋转180︒得到3C ,交x 轴于3A ,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到10C ,若点(28,)P m 在第10段抛物线10C 上,则m 的值为.3.如图,Rt ABC ∆中,90C ∠=︒,30ABC ∠=︒,2AC =,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11A B C ,当1A 落在AB 边上时,连接1B B ,取1BB 的中点D ,连接1A D ,则1A D 的长度是.4.如图,AOB ∆中,90AOB ∠=︒,3AO =,6BO =,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到△A OB ''处,此时线段A B ''与BO 的交点E 为BO 的中点,求线段B E '的值.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4:83l 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将直线1l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45︒得到2l .求2l 的函数表达式.6.如图,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2OA =,6AB =,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将ABCO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F ,AD 经过点O ,点F 恰好落在x 轴的正半轴上,若点D 在反比例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8,0)-,直线BC 经过点(8,6)B -,(0,6)C ,将四边形O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a 度得到四边形OA B C ''',此时直线OA '、直线B C ''分别与直线BC 相交于点P 、Q .在四边形OABC 旋转过程中,若使12BP BQ =?则点P 的坐标为.8.如图,在BDE ∆中,90BDE ∠=︒,BD =,点D 的坐标为(5,0),15BDO ∠=︒,将BDE∆旋转到ABC ∆的位置,点C 在BD 上,则旋转中心的坐标为.9.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E 在BC 边上运动,DE 的中点G ,EG 绕E 顺时针旋转90︒得EF ,问CE =时,A 、C 、F 在一条直线上.10.如图,一次函数1(0)2y x m m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C 在线段OA 上,点C 的横坐标为n ,点D 在线段AB 上,且2AD BD =,将ACD ∆绕点D 旋转180︒后得到△11A C D .(1)若点1C 恰好落在y 轴上,试求n m的值;(2)当4n =时,若△11A C D 被y 轴分得两部分图形的面积比为3:5,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11.在ABC ∆中,5AB AC ==,3cos 5ABC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11A B C .(1)如图①,当点1B 在线段BA 延长线上时.①求证:11//BB CA ;②求△1AB C 的面积;(2)如图②,点E 是BC 边的中点,点F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在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F 的对应点是1F ,求线段1EF 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12.如图(1),在ABC=,动点P在线段AC上以5/cm s的速度从=,3BC cmAB cmC∆中,90∠=︒,5点A运动到点C,过点P作PD AB',设点P的⊥于点D,将APD∆绕PD的中点旋转180︒得到△A DP 运动时间为()x s.(1)当点A'落在边BC上时,求x的值;(2)在动点P从点A运动到点C过程中,当x为何值时,△A BC'是以A 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3)如图(2),另有一动点Q与点P同时出发,在线段BC上以5/cm s的速度从点B运动到点C,过点Q 作QE AB⊥于点E,将BQE',连结A B'',当直线A B''与ABC∆绕QE的中点旋转180︒得到△B EQ∆的一边垂直时,求线段A B''的长.13.如图,(0,2)A ,(1,0)B ,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将线段BA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BD ,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点D .(1)若该抛物线经过原点O ,且13a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点(,)P m n 在抛物线上,且POB ∠锐角,满足90POB BCD ∠+∠<︒,求m 的取值范围.14.如图1,抛物线210y ax ax c =-+经过ABC ∆的三个顶点,已知//BC x 轴,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35OA BC =,且AC 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将AOC ∆沿x 轴对折得到1AOC ∆,再将1AOC ∆绕平面内某点旋转180︒后得△112(A O C A ,O ,1C 分别与点1A ,1O ,2C 对应)使点1A 、2C 在抛物线_P 上,求点1A 、2C 的坐标;15.点P为图①中抛物线22m>上任一点,将抛物线绕顶点G逆时针旋转90︒=-+为常数,0)y x mx m m2(后得到的新图象与y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上方),点Q为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1)若点Q的坐标为(-,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如图②,若原抛物线恰好也经过A点,点Q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AGQ∆是以AG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答】解:ABC ∆ 是等边三角形,10AC AB BC ∴===,BAE ∆ 由BCD ∆逆时针旋旋转60︒得出,AE CD ∴=,BD BE =,60EBD ∠=︒,10AE AD AD CD AC ∴+=+==,60EBD ∠=︒ ,BE BD =,BDE ∴∆是等边三角形,9DE BD ∴==,AED ∴∆的周长19AE AD DE AC BD =++=+=.故答案为:19.2.【解答】解:令0y =,则(3)0x x --=,解得10x =,23x =,1(3,0)A ∴,由图可知,抛物线10C 在x 轴下方,相当于抛物线1C 向右平移3927⨯=个单位,再沿x 轴翻折得到,∴抛物线10C 的解析式为(27)(273)(27)(30)y x x x x =---=--,(28,)P m 在第10段抛物线10C 上,(2827)(2830)2m ∴=--=-.3.【解答】解:90ACB ∠=︒ ,30ABC ∠=︒,2AC =,9060A ABC ∴∠=︒-∠=︒,4AB =,BC =,1CA CA = ,1ACA ∴∆是等边三角形,112AA AC BA ===,1160BCB ACA ∴∠=∠=︒,1CB CB = ,1BCB ∴∆是等边三角形,1BB ∴=,12BA =,1190A BB ∠=︒,1BD DB ∴==,1A D ∴==,.4.【解答】解:90AOB ∠=︒ ,3AO =,6BO =,AB ∴==AOB ∆ 绕顶点O 逆时针旋转到△A OB ''处,3AO A O ∴='=,A B AB ''==,点E 为BO 的中点,116322OE BO ∴==⨯=,OE A O ∴=',过点O 作OF A B ⊥''于F ,1362A OB S OF ''=⨯=⨯⨯ ,解得655OF =,在Rt EOF ∆中,5EF ==,OE A O =' ,OF A B ⊥'',22A E EF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B E A B A E ∴'=''-'=5.【解答】解: 直线483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0,8)A ∴、(6,0)B -,如图2,过点B 做BC AB ⊥交直线2l 于点C ,过点C 作CD x ⊥轴,在BDC ∆和AOB ∆中,CBD BAO CDB AOB BC BA ∠=∠⎧⎪∠=∠⎨⎪=⎩()BDC AOB AAS ∴∆≅∆,6CD BO ∴==,8BD AO ==,6814OD OB BD ∴=+=+=,C ∴点坐标为(14,6)-,设2l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A ,C 点坐标代入,得1468k b b -+=⎧⎨=⎩,解得178k b ⎧=⎪⎨⎪=⎩,2l ∴的函数表达式为187y x =+;6.【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D 作DM x ⊥轴于点M ,由题意可得:BAO OAF ∠=∠,AO AF =,//AB OC ,则BAO AOF AFO OAF ∠=∠=∠=∠,故60AOF DOM ∠=︒=∠,624OD AD OA AB OA =-=-=-= ,2MO ∴=,MD =,(2,D ∴--,2(k ∴=-⨯-=.故答案为:.7.【解答】解:存在这样的点P 和点Q ,使12BP BQ =.理由如下:过点Q 画QH OA ⊥'于H ,连接OQ ,则QH OC OC ='=,12POQ S PQ OC ∆= ,12POQ S OP QH ∆= ,PQ OP ∴=.设BP x =,12BP BQ =,2BQ x ∴=,如图4,当点P 在点B 左侧时,3OP PQ BQ BP x ==+=,在Rt PCO ∆中,222(8)6(3)x x ++=,解得13612x =+,23612x =-,(不符实际,舍去).3692PC BC BP ∴=+=+,1(92P ∴--,6),如图5,当点P 在点B 右侧时,OP PQ BQ BP x ∴==-=,8PC x =-.在Rt PCO ∆中,222(8)6x x -+=,解得254x =,257844PC BC BP ∴=-=-=,27(4P ∴-,6),综上可知,存在点136(92P --,6),27(4P -,6)使12BP BQ =.8.【解答】解:如图,AB 与BD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旋转中心P ,连接PD ,过P 作PF x ⊥轴于F .点C 在BD 上,∴点P 到AB 、BD 的距离相等,都是12BD ,即12⨯=45PDB ∴∠=︒,4PD ==,15BDO ∠=︒ ,451560PDO ∴∠=︒+︒=︒,30DPF ∴∠=︒,114222DF PD ∴==⨯=, 点D 的坐标是(5,0),523OF OD DF ∴=-=-=,由勾股定理得,PF ===∴旋转中心的坐标为(3,.故答案为:(3,.9.【解答】解:过F 作FN BC ⊥,交BC 延长线于N 点,连接AC ,90DCE ENF ∠=∠=︒ ,90DEC NEF ∠+∠=︒,90NEF EFN ∠+∠=︒,DEC EFN ∴∠=∠,Rt FNE Rt ECD ∴∆∆∽,DE 的中点G ,EG 绕E 顺时针旋转90︒得EF ,:2:1DE EF ∴=,:::2:1CE FN DE EF DC NE ∴===,2CE NF ∴=,1522NE CD ==.45ACB ∠=︒ ,∴当45NCF ∠=︒时,A 、C 、F 在一条直线上.则CN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N NF ∴=,2CE CN ∴=,22553323CE NE ∴==⨯=.53CE ∴=时,A 、C 、F 在一条直线上.故答案为:53.10.【解答】解:(1)由题意,得(0,)B m ,(2,0)A m ,如图,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E ,交直线11A C 于点F ,易知:23DE m =,2(3D m ,2)3m ,14(3C m n -,4)3m ,∴403m n -=,∴43n m =;(2)由(1)得,当3m >时,点1C 在y 轴右侧;当23m <<时,点1C 在y 轴左侧.①当3m >时,设11A C 与y 轴交于点P ,连接1C B ,由△11A C D 被y 轴分得两部分图形的面积比为3:5,S ∴△1:BA P S △13:1BC P =,11:3A P C P ∴=,∴,185m ∴=,11825y x ∴=-+;②当23m <<时,同理可得:11827y x =-+;综上所述,11827y x =-+或11825y x =-+.11.【解答】解:(1)①证明:AB AC = ,1B C BC =,1AB C B ∴∠=∠,B ACB ∠=∠,1AB C ACB ∠=∠ (旋转角相等),111B CA AB C ∴∠=∠,11//BB CA ∴;②过A 作AF BC ⊥于F ,过C 作CE AB ⊥于E ,如图①:AB AC = ,AF BC ⊥,BF CF ∴=,3cos 5ABC ∠=,5AB =,3BF ∴=,6BC ∴=,16B C BC ∴==,1318655BE B E ∴==⨯=,1365BB ∴=,424655CE =⨯=,13611555AB ∴=-=,∴△1AB C 的面积为:1112413225525⨯⨯=;(2)如图2,过C 作CF AB ⊥于F ,以C 为圆心CF 为半径画圆交BC 于1F ,1EF 有最小值,此时在Rt BFC ∆中,245CF =,1245CF ∴=,1EF ∴的最小值为249355-=;如图,以C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圆交BC 的延长线于1F ,1EF 有最大值;此时11369EF EC CF =+=+=,∴线段1EF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936955-=.12.【解答】解:(1)如图1, 在ABC ∆中,90C ∠=︒,5AB cm =,3BC cm =,4AC cm ∴=,当点A '落在边BC 上时,由题意得,四边形APA D '为平行四边形,PD AB ⊥ ,90ADP C ∴∠=∠=︒,APD ABC ∴∆∆∽,5AP x = ,4A P AD x ∴'==,45PC x =-,A PD ADP ∠'=∠ ,//A P AB ∴',∴△A PC ABC '∆∽,∴PC A P AC AB '=,即45445x x -=,解得:2041x =,∴当点A '落在边BC 上时,2041x =;(2)当A B BC '=时,222(58)(3)3x x -+=,解得:4012373x ±=.45x ,∴4073x -=;当A B A C '='时,58x =.(3)Ⅰ、当A B AB ''⊥时,如图6,DH PA AD '∴==,HE B Q EB ='=,2224235AB AD EB x x =+=⨯+⨯= ,514x ∴=,514A B QE PD x ∴''=-==;Ⅱ、当A B BC ''⊥时,如图7,5B E x ∴'=,57DE x =-,53cos 575x B x ∴==-,1546x ∴=,2523A B B D A D ∴''='-'=;Ⅲ、当A B AC ''⊥时,如图8,由(1)有,2041x =,12sin 41A B PA A ∴''='=;当A B AB ''⊥时,514x =,514A B ''=;当A B BC ''⊥时,1546x =,2546A B ''=;当A B AC ''⊥时,2053x =,2553A B ''=.13.【解答】解:(1)过点D 作DF x ⊥轴,垂足为F .90ABD ∠=︒ ,90DBF ABO ∴∠+∠=︒.又90OAB ABO ∠+∠=︒ ,DBF OAB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B BD =.在AOB ∆和BFD ∆中DBF OAB AOB BFD AB BD ∠=∠⎧⎪∠=∠⎨⎪=⎩,AOB BFD ∴∆≅∆.1DF OB ∴==,2AO BF ==.(3,1)D ∴.把点D 和点O 的坐标代入213y x bx c =-++得:1300b c c -++=⎧⎨=⎩,解得:43b =,0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33y x x =-+.(2)如图2所示:点(0,2)A ,(1,0)B ,C 为线段AB 的中点,1(2C ∴,1).C 、D 两点的纵坐标为1,//CD x ∴轴.BCD ABD ∴∠=∠.∴当POB BAO ∠=∠时,恰好90POB BCD ∠+∠=︒.设点P 的坐标为214(,)33m m m -+.当点P 在x 轴上且POB BAO ∠=∠时,则1tan tan 2POB BAO ∠=∠=,即2141332m m m -+=,解得:52m =或0m =(舍去).当点P 位于x 轴的下方,点P '处时,且POB BAO ∠=∠时,则1tan tan 2POB BAO ∠=∠=,即2141332m m m -=,解得:112m =或0m =(舍去).POB ∠ 为锐角,4m ∴≠.由图形可知:当点P 在抛物线上P 与P '之间移动时,90POB BCD ∠+∠<︒.m ∴的取值范围是:51122m <<且4m ≠.14.【解答】解:(1)35OA BC = ,AC BC =∴设3OA k =,5(0)AC BC k k ==>4OC k∴= 当0x =时,210y ax ax c c=-+=(0,)C c ∴,即4OC c k==4c k ∴=3(4c A ∴-,50)(4c B ,)c 抛物线经过点A 、B ∴2233()10()04455(1044c c a a c c c a a c c ⎧---+=⎪⎪⎨⎪-+=⎪⎩解得:1128a c ⎧=-⎪⎨⎪=⎩∴抛物线解析式为:2158126y x x =-++(2)如图1,1AOC ∆旋转后得到△112A O C 的位置如图所示116O A OA ∴==,128O C OC ==,11//O A x 轴,12O C x ⊥轴设2C 坐标为215(,8)126t t t -++,则2115(6,)126A t t t +-+221515(6)(6)8126126t t t t ∴-++++=-+解得:10t =1A ∴坐标为(16,0),2C 坐标为(10,8).15.【解答】解:(1) 对于222y x mx m =-+,当0y =时,x m =,OG m ∴=,点Q 为点P 绕顶点G 逆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P m ∴,2)m +,把P m +,2)m +代入222y x mx m =-+中,得222)2)m m m m m +=-+,4m ∴=,∴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2816y x x =-+;(2)存在,点Q 在第一象限内,AQ GQ =,如图2中,由题意可知OA OG =,∴m =,1m ∴=,∴点(0,1)A ,点A 的对应点(2,1)C ,(1,0)G ,∴直线CG 解析式为1y x =-,线段CG 的中垂线MN 解析式为2y x =-+,由2221y x y x x =-+⎧⎨=-+⎩解得15232x y ⎧=⎪⎪⎨⎪=⎪⎩或15232x y ⎧=⎪⎪⎨⎪=⎪⎩, 点P 在第一象限,∴点P坐标1(2+,32-.。
几何图形三大变换之翻折
几何图形三大变换之翻折受疫情影响,到现在孩子们还没进行系统的学习,若中考不延期的话,离中考还有不到100天,为了帮助初三的孩子们,民哥特做一些专题复习,当然专题内容不会特别难,都是指向当前考试.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几何图形三大变化之翻折,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初中阶段常见的几何翻折基础图形.上面几副图是我们初中阶段常见的翻折图形,那么翻折图形具有什么性质特点呢?我们来看一看:1.翻折前后两部分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变,关于折痕成轴对称;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折痕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段;3.翻折得到轴对称图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相等、角的平分线.其实归根结底,翻折的本质就是轴对称.好了,接下来,我们看几道宜宾最近几年期末或中考试题.分析,由图形的翻折可以知道角APO=角B=90°,又因为角D=90°=角C,故有一线三等角证明相似,具体过程如下: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图形的翻折得到图形的对应角相等,故平时积累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同样我们知道翻折的对应线段相等,故知道PO=BO,从而找到PO和CO的关系,故容易求,具体过程如下:我们接下来看一道2015年宜宾中考试题,这个题当时得分率并不高,那么若我们掌握了基本性质后会发现非常简单,我们先呈现原题:我们看这里题中给出了C点,而它的对应点是点O,故可连结OC,得到AB垂直平分OC,也能得到OC的函数解析式,故可以轻易搞定,具体过程如下:当然这道题解法很多,比如抓住翻折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可由勾股定理得道AC,即得到OA,再由角度关系求出OB,自然可求AB的函数解析式,过程如下:而由翻折知道角相等,自然有角ACB是直角,有直角就可以构造一线三直角,故有解法三.,具体过程如下:我们接下来,继续思考一道宜宾市最近的中考题,即2018年宜宾中考16题,依然考察的翻折,我们先看原题:我们看第一个问题,当E为AB中点时,AF平行CE,其实只要抓住翻折图形对应线段相等,利用等腰三角形导角即可证明,具体过程如下:我们再看第二个,同等条件下求AF的长,其实题中告诉了AB、BC的长,自可求出CE的长,可求出角1的余弦,从而求出角4的余弦,故可求,具体过程如下:我们继续看第三问,说A、F、C三点共线,由翻折很容易得到CF,由勾股定理又很容易得到AC,故容易求出AF和角BAC的余弦故可求出,具体过程如下:由题意很容易知道AE不等于CE,故第四是错误的.我们上面分析的三个题,在宜宾的期末考试或中考来说都是拉分的,但我们可以看,只要我们真正的掌握了基础知识,中考高分并不难.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翻折图形解题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讲几何三大变换之翻折翻折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如图,将A ABC沿着DE翻折,使得点A落在BC的点F处结论有:①ADE FDE (即AD=DF,AE=EF,/ A= / DFE,/ ADE= / FDE,/ AED = / FED )②DE垂直平分AF函数的对称变换①一次函数y kx b关于x轴对称后的解析式:y kx b关于y轴对称后的解析式:y kx b②二次函数y ax2 bx c关于x轴对称后的解析式:y ax2 bx c关于y轴对称后的解析式:y ax2 bx c【例题讲解】例题1.如图,ABC中,AB AC , BAC 54 , 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0,将C沿EF(E在BC 上, 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0恰好重合,则0EC的度数是_____解: 如图, 连接OB、OC,Q BAC54,AO[为BA C的平分线,11BAO BAC-5427,22又Q AB AC,11ABC(1802BAC)(180 54 ) 63,Q D0是AB的垂直平分线, OA OB,ABO BAO 27,OBC ABC ABO6327 36,Q AO为BAC的平分线,AB AC,AOB AOC (SAS),OB OC ,点O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又Q DO是AB的垂直平分线,点O是ABC的外心,OCB OBC 36 ,Q将C沿EF(E在BC 上, 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OE CE,COE OCB 36,在OCE 中,OEC 180 COE OCB 180 36 36 108,例题2•如图,将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AB边的中点E处,折痕为与边AD、BC交于点F、H,点C落在Q处,EQ与BC交于点G.(1)尺规作图作出折痕FH ;(2)求折痕FH的长;(3)求AEBG的周长;(4)若将题目中的点E为AB中点”改为点E为AB上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则A EBG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该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例题3、如图,矩形ABCD中,AB 8,BC 6,P为AD上一点,将ABP沿BP翻折至EBP,PE与CD相交于点0,且OE OD,则AP的长为解:Q四边形ABCD是矩形,D A C 90 , AD BC 6 , CD AB 8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BP EBP ,EP AP,E A 90,BE AB 8,在ODP和OEG中,DOP EOGOD OED EODP OEG(ASA),OP OG , PD GE ,DG EP ,设AP EP x,贝U PD GE 6 x , DG x , CG8 x,BG 8 (6 x) 2 x,根据勾股定理得:BC2 CG2 BG2,即62(8 x)2 (x 2)2,解得:x 4.8,AP 4.8,故答案为:4.8.例题4.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 8J3,AD 10,点E是CD中点,将这张纸片依次折叠两次;第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与点E重合,如图2,折痕为MN,连接ME、NE ;第二次折叠纸片使点N与点E重合,如图3,点B落到B处,折痕为HG,连接HE,则tan EHGD E£D c D-7A NB A图一解:如图2中,作NF CD 于F . 设DMQ DE EC , AB CD8灵,1DE —CD24廳,在RT DEM 中,Q DM2DE2EM2,L 2 2(4 J3) x(102 x),解得x 2.6 ,DM 2.6 , AM EM7.4 ,Q DEM NEF90 , NEF ENF DEM ENF,Q D EFN 90 ,DME s FEN ,x90,贝y AM EM 10 x,H・*DE EM FN EN,4 37.4 10EN,EN37 3 ,6AN 37厂EN —•3 ,6ANtan AMNAM53,如图3中,Q ME EN , HG EN EM //GHNME NHGQ NME AMN , EHG NHG , AMN EHGtan EHG tan AMN -^3.6故答案为5 3 .6例5.如图,已知YABCD的三个顶点A(n,0)、B(m,0)、D(0,2n)(m n 0),作YABCD关于直线AD的对称图形ABC i D(1) 若m 3,试求四边形CGRB面积S的最大值;(2) 若点B1恰好落在y轴上,试求-的值.m解:(1)如图1,QY ABCD与四边形AB1C1D关于直线AD对称,四边形AB1C1D是平行四边形,CC1 EF,BB EF,BC//AD//BG,CC1//BB1,四边形BCEF、B1C1EF是平行四边形,SY BCEF SY BCDASY B1 C1 DA S< B1C1EF ,方法二,tan EHG tan EMN EN EMBCDEA y BS Y BCC 1 B1 2S Y BCDAQ A(n,0)、 B(m,0)、 D(0,2 n)、m 3 ,在 Rt AOB 1 中,(m n)2,整理得3m 23m 8n 0,AB mn 3 n , OD 2n , S YBCDA AB OD3 n 2n 2 n 2 3n 3 2 2(n )2 2 9 —, 2 S Y BCC1 B1 2S YBCDA 4(n 狞 2 9 .Q 4 0 , 当n 3 时, S Y BCC IBI 最大值为9 ;(2)2, Q DF BB , , DB , OB ,BDF DB ,F 90 , B ,BOOB ,B 90 ,BDF OBB , .Q DOA BOB , 90 ,AOD s △ B ,OBOA OD n 2n OB ,OB ,OB ,m ,OB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 AB , AB m2当占■=1 B 1恰好落在y 轴上,如图卸图2例题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0A、OC分别在y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 边AB的中点,一抛物线y x2 2mx m(m 0)经过点A、D(1)求点A、D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2)把OAD沿直线OD折叠后点A落在点A处,连接OA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E ,①若抛物线经过点E,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若抛物线与线段CE相交,直接写出抛物线的顶点P到达最高位置时的坐标:A(0, m),当y m时,x 0或2mD(2m,m);(2)①如图,设AD与x轴交于点Q,过点A作A N x轴于点N .Q把OAD沿直线OD折叠后点A落在点A处,OAD △ OA D , OA OA m , AD A D 2m , OAD OAD 90 , ADO ADO ,Q 矩形OABC 中,AD / /OC ,ADO DOQ ,ADO DOQ ,DQ OQ .设 DQ OQ x ,贝U AQ 2m x , m 时,y 有最大值2 〔 2 〔 m m (m ) 2 4在 Rt △ OAQ 中, 2 2 QOA AQ OQ 2 , 2 2m (2 m x) 解得x 54m ,Q S VOAQ ^OQgA N2 ,OAgAQ4 3A N 4 m 5 5m4 ON .OA^__AN 2 45m ,4A 点坐标为(—m , 53 m) 5易求直线OA 的解析式为y 当x 4m 时,y 3 4m 43m ,E 点坐标为(4 m, 3m). 代入y x 2 2mx m(m 0)得 0 (舍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x 2 ②当 x 4m 时, x 2 2mx m 2 (4 m) 2mg4m 2 m 8m 即抛物线I 与直线CE 的交点为 2 (4m, 8m m), Q 抛物线I 与线段CE 相交,3m 剟 8m 2 m 0 ,8m解得:2 x 2mx m (x2m)1 1 2当-剟时,m m 随m 的增大而增大,1 21 2 1 3当m -时,顶点P 到达最高位置,m m ㊁4,【巩固练习】1、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边CD 上一点,沿AE 折叠,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若AB 3 ,BC 5,则tan EFC 的值为 _____________ .3、点E 、F 分别在一张长方形纸条 ABCD 的边AD 、BC 上,将这张纸条沿着直线 EF 对折后如图,BF 与DE 交于点 G ,长方形纸条的宽AB=2cm ,那么这张纸条对折后的重叠部分的面积的S GEF最小值为4).2.如图,先将一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 沿AE , EF 折叠,使点E , B , C 在同一直线上,再将折叠的纸片沿EG 折叠,使AE 落在EF 上,贝U AEG _______ 度.(第3題)5、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组织大家利用矩形进行图形变换的探究活动•第一小组的同学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对折、展平,得折痕 EF (如图1);再沿GC 折叠,使点B 落在EF 上的点B 处(如图2),请求出 BGC 的度数.6. 如图,在 ABC 中,CA CB , C 90,点D 是BC 的中点,将 ABC 沿着直线EF 折叠,使点 A 与点D 重合,折痕交 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那么sin BED 的值为 ___________ .________ JRcffil4.如图①,在长方形ABCD 中,E 点在AD 上,并且ABE 30,分别以BE 、CE 为折痕进行折叠并压E平,(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h47、如图,直线y —X 8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 和B , M 是OB 上的一点,若将 ABM 沿AM 折叠,3点B 恰好落在x 轴上的点B 处,则直线 AM 的解析式为8. 如图①,点D 为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 AB 的中点,E是BC 边上的一点,将这张纸片沿 DE 折,10,则图②中CEF 的周长为9. 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是16,点E 在边AB 上,AE 3,点F 是边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的c F ,若图①中ABDE 翻折得到厶ADE ,若△ A EC 是直角三角形,贝U AD 长为_________CDB 恰为等腰三角形,则 DB 的长为AB 4 , D 是边AB 上一点,DE//BC 交AC 于点E ,将 ADE 沿B 落在B 处.若11.如图,Rt ABC中,ACB 90 , AC 3 , BC 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 ,12、如图,ABC中,BAC 90 , AB 3 , AC 4,点D是BC的中点,将ABD沿AD翻折得到AED ,连CE,则线段CE的长等于13. 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 , (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 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y 1 X b交折线OAB于点E .2(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1A1B1C1,试探究O.ARG 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14. 如图,将二次函数y x2 3的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形成新的图象,当直线y x b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求b的取值范围 ________ .15. 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 4 , AD 2,点P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点B重合),点Q在边AD 上,将CBP和QAP分别沿PC、PQ折叠,使B点与E点重合,A点与F点重合,且P、E、F三点共线.(1)若点E平分线段PF,则此时AQ的长为多少?(2)若线段CE与线段QF所在的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则此时AP的长为多少?(3)在“线段CE ”、“线段QF ”、“点A ”这三者中,是否存在两个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情况?若存在,求出此时A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备用图16. 如图,矩形ABCD 中,AB 4 , AD 3 , M 是边CD 上一点,将 ADM 沿直线AM 对折,得到 ANM (1) 当AN 平分 MAB 时,求DM 的长; (2) 连接BN ,当DM 1时,求 ABN 的面积;(3) 当射线BN 交线段CD 于点F 时,求DF 的最大值.恰好落在CD 边的中点P 处. (1) 求矩形ABCD 的边AD 的长. (2)若P 为CD 边上的一个动点,折叠纸片,使得 A 与P 重合,折痕为 MN ,其中M 在边AD 上,N 在 边BC 上,如图2所示.设DP x cm , DM y cm ,试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 x 的取 值范围.(3) ①当折痕MN 的端点N 在AB 上时,求当 PCN 为等腰三角形时x 的值;17.如图1 ,已知矩形纸片 ABCD 中, AB 6cm ,若将该纸片沿着过点 B 的直线折叠(折痕为BM),点A②当折痕MN的端点M在CD上时,设折叠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8•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 4 , AD m,动点P从点D出发,在边DA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 运动,连接CP,作点D关于直线PC的对称点E,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若m 6,求当P , E , 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对应的t的值.(2)已知m满足:在动点P从点D到点A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有且只有一个时刻t,使点E到直线BC 的距离等于3,求所有这样的m的取值范围.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 , C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2m,m),翻折矩形OABC,使点A与点C重合,得到折痕DE ,设点B的对应点为F,折痕DE所在直线与y 轴相交于点G ,经过点C , F , D的抛物线为y ax2 bx c .(1)求点D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2)若点G的坐标为(0, 3),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1(3)在(2)的条件下,设线段CD的中点为M ,在线段CD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M -EA ?2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看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得:在 Rt ABF 中:AB 3 , AF AD BC 5 , 则 BF . AF 1 2 3 AB 24 ,又 Q EFC AFB 90 , AFB BAF 90 ,BAF CFE , 故 tan EFC tan BAF -. 3故答案为:4 .3AEB AEB ,CEF C EF , Q AEB AEBCEFC EF 180 ,AEB C EF 90 ,Q 点E , B , C 在同一直线上,AEF 90 ,Q 将折叠的纸片沿 EG 折叠, 使AE 落在EF 上,AEG GEA1 -AEF 245 ,故答案为:45.3.2.解:根据沿直线折叠的特点, 4.解:Q BE 2AE 2A E , A A 90 , ABE 、△ ABE 都为 30、 60、 90 的三角形, 1 AEB 60 ,AED 180 1AEB 180 60 60 60 ,DED AED AED n 60 (n 60),ABE △ AB E, CEF △ C EF ,(^n 30),Q AD / /BC ,BCE 2(1 n 30)故答案为:(―n 30).25.解:如图2,连接BB ,由题意得EF 垂直平分BC ,故BB 由翻折可得,BC BC ,△ BBC 为等边三角形,BCB 60 ,BCG 30 ,BGC 60 ;6.解:Q DEF 是 AEF 翻折而成,DEF AEF , A EDF ,Q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DF 45,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 CDF 45 BEDBED CDF ,DF 5故答案为:3 设CD 1 , CF x ,贝U CA CB 2 ,DF FA 2 x ,在Rt CDF 中, 由勾股定理得, 2 2 2 2 CF CD DF ,即 x2 1 (2 x), 圍②D45 , sin BED sin CDF CF 37.解:法一:4当x 0 时,y —x 8 8,即B(0,8),3QCA CB ,ACB 90 ,AD BD , CD DBAD DB , DCB DCA 45 , B B DCA 45当 y 0 时,x 6,即 A(6,0),所以 AB AB 10 ,即卩 B( 4, 0),因为点B 与B 关于AM 对称,所以BB 的中点为(0 4 . 设直线AM 的解析式为y 代入可得y lx 3.2法二:4直线y x 8与x 轴,3A(6,0) , B(0,8)/ 2 2 AB 6 8 10AB 10设 OM x ,贝U BM BM BO MO 8 x , BO AB AO 10 64 2 2 2 x 4(8 x)x 3M (0,3)又 A(6,0)1直线AM 的解析式为y — x 32故答案为y 1x 3 . 2J 0),即(2,4)在直线 AM 上,2kx b ,把(2,4) ; (6,0), 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B , 8.解:如图,作 DM AC 于M , DHBC 于 H , DN EB 于 N ,连接 DF .AQ BFM EFC ,DFB DFC , 在DFB和DFC中,B DCFDFB DFC ,DF DFDFB DFC ,CF BF ,Q EFC 的周长 EF CF EC (EF FB) EC EB EC CB ,Q AB .10 ,CB AB gcos45 币2 25 ,(解法二 、:连接BC : ,只要证明 BF CF ,即可推出 EFC 的周长 BC ) 故答案为 、5 .(iii )如图2所示:9.解:(i )如图1所示:当BD BC 时,过B 点作GH / /AD ,则 BGE 90 . 当BC BD 时,AG DH ^DC 2 8 .由AE 3, AB 16,得 BE 13.由翻折的性质,得B E B E 13EG AG AE 8 3 5,BG BE 2 EG 2 132 52 12 ,BH GH BG 16 12 4 ,DB / 2 2 • BH DH 42 2 8 4 5(ii)当 DB CD 时,贝U DB 16(易知点 F 在BC 上且不与点C 、B 重合).点E 、C 在BB 的垂直平分线上,EC 垂直平分BB ,由折叠可知点F 与点C 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DB 的长为16或4-、5 .故答案为:16或4、、5 .9 7,AB 3 tan ACB , AD -;4 825解得x 4 (不合题意舍去),X2 ?故AD 长为-或25.8 8 7 25 故答案为:7或25.8 8 11.解:QRt ABC 中, ACB 90 , AC 3 , BC 4 ,A D当CB CD 时,Q EB EB , CB CB , AC 5 ,Q DE //BCAD : AB AE:AC , 即 AD : AE AB : A C 4:5 ,设 AD x , 贝U AE A E 5 x ,EC 5 5x , A B 2x 4 , 4 4 在 Rt △ A B C 中,AC .(2x 4)2 3210•解:在 ABC 中, B 90 , BC 3, AB 4 , Q △ A EC 是直角三角形,①当A 落在边AB 上时, EAC 90 , BAC ACB②点A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2 x 4)2 32 )2 (5 5、2;x)(|x)2,424BE 2OB AB 5 ,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 AC CD , A CDE , CE AB ,B D BC CD 43 1 ,Q B DF CDE , A B DF ,Q B B , ABC s △ DB F ,B F BC B F B DAB145, B F 4 5,12.解: 如图连接BE 交AD 于0,作AH BC 于H . 在Rt ABC 中,Q AC 4 , AB 3,BC .32 425, QCD DB ,AD DC DB 5 , 2Q 1gBCgAH 1gABgAC , 2 AH 2 125,Q AE AB ,点A 在BE 的垂直平分线上Q DE DB DC ,点D 在BE 的垂直平分线上, BCE 是直角三角形,AD 垂直平分线段BE ,Q 1gAD gBO1 1gBDgAH , OB 12 5,13.解: (1) Q 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 A 、C 的坐标分别为(3,0) ,(0,1),B(3,1),若直线经过点A(3,0)时,则b 4 525若直线经过点B(3,1)时,贝U b -2若直线经过点C(0,1)时,贝U b 13① 若直线与折线OAB 的交点在OA 上时,即1 b,-,如图1,2此时 E(2b,0)1 1S OEgCO 2b 1 b ;2 2 ② 若直线与折线OAB 的交点在BA 上时,即-b 5,如图22 24此时 E(3,b -) , D(2b 2,1),在 Rt BCE 中,EC . BC 2 BE 2 2 2425宙M , OA 与CB 相交于点N ,则矩形OAB1G 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 分的面积即为四边形 DNEM 的面积. 由题意知, DM //NE , DN / /ME ,S OCD S OAE S DBE 1 [—(2b 2 2) 1 3(b 自 (5 b)] 5b 2 b 2, b(1 b , 2) 2b b 2(3 b(2 5)(2)如图3,设04与CB 相交于点四边形DNEM为平行四边形根据轴对称知,MED NED又Q MDE NED ,MED MDE,MD ME ,平行四边形DNEM为菱形.过点D作DH OA,垂足为H,设菱形DNEM的边长为a , 由题意知,D(2b 2,1), E(2b,0),DH1 ,HE2b (2 b 2) 2 ,HN HE NE 2 a ,则在Rt DHN 中, 由勾股定理知:a2 (2 a)2 12,5 a -4S四边形DNEM NE DH 5.4矩形O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发生变化,面积始终为—414..解:二次函数yx 2 3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3 , 0)、C 、3 , 0),、.3 b 3 ,所以b 的取值范围为b 13或,3b. 3 . 4故答案为b 13或・.3 b 3 .4 15.解:(1)由 CBP 和 QAP 分别沿 PC 、PQ 折叠,得到 QFP 和 PCE ,则 AQP FQP ,CPB CPE PA QEF PF , PB EP ,PE , QPA QPF , CPB CPE .AB AP PB FP PB EF EP PB 3PB .Q AB 4,4PB38AP3 .Q180 QPA QPF CPB CPE 2( QPA CPB),QPA CPB 90 .Q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 B 90 ,CPB PCB 90 ,QPA PCB ,在QAP 和PBC 中,A BQPA PCB ,当直线y x b 与yx 2 3( 3 x 3)有一个公共点时, x 2 x 3 b 0 ,△ 1 4( 3 b) 0 ,解 13得b 上,所以当b 4 兰时, 4直线y x b 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 当直线y x b 经过点0)与点C.3 , 0)之间时,直线 y x b 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解得QA PB AP BC,QATQA16QAP s PBC ,(2)由题意,得PF EP 2或EP FP 2.当EP PF2时,QEP PB , PF AP ,PB AP 2 .Q AP PB4,2BP 6 ,BP 3 ,AP 1 .当PF EP2时,QEP PB , PF AP ,AP PB 2 .Q AP PB4,2AP 6 .AP 3 .故AP的长为1或3.(3)①若CE与点A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连接AC,点E在AC 上, 在AEP 和ABC 中,AEP B 90EAP BACAEP s ABC ,AP AC EP BC .设AP x,贝U EP BP 4 x ,在Rt ABC中,Q AB 4 , BC 2 ,AC 2 5 ,x 2,54 x 2解得x 5 .5 .②若CE与QF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Q AQP EQP , CPB CPE ,AP EP BP,2AP 4,AP 2 .16.【解答】解:(1)由折叠性质得:ANM ADM ,MAN DAM ,Q AN平分MAB , MAN NAB ,DAM MAN NAB ,Q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 90 ,DAM 30 ,\3 厂DM ADg:an DAM 3 tan30 3 3 ;3(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如图1所示:Q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 ,DMA MAQ ,Q ANM 90 ,ANQ 90 , 在Rt ANQ 中, 由勾股定理得: 2x ,AQ 2AN 2 NQ 2 , (x 1)2 32 解得: x 4 ,NQ 4, AQ 5,Q AB 4, AQ 5 ,44 1 4 124 ; SNAB - ■ S NAQ — ANgNQ 3 45 5 2 5 2 5 (3) 过点 A 作AH BF 于点H ,如图 2 所示 :Q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DC ,HBABFC , Q AHBBCF 90 , ABH sBFC , BH CFAH BCQ AH, AN 3, AB 4可以看到点N 是在以A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运动,所以当射线BN 与圆相切时,DF 最大,此时B 、N 、 M 三点共线,如图3所示:由折叠性质得:AD AH ,Q AD BC ,AH BC ,HBA BFC在 ABH 和 BFC 中, AHB BCF ,AH BC由折叠性质得: ANMDMA AMQ , ANMAQ AMQ ,MQ AQ ,设 NQ x ,贝U AQ MQ ADM , AD 3, MN MD 1 , 1 x ,0 .VABH BFC(AAS),CF BH ,由勾股定理得:BH . AB AH 4 3 7 ,CF 7 ,17.【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BP AB 6cm ,Q 四边形ABCD 是矩形,C 90 , AB//CD , CD AB 6cm ,PC 1CD 3cm ,2根据勾股定理得:BC BP 2 PC 2AD 3、.3(cm);(2) 根据题意得:AM MP 3 3 2 x y 2 (3 3 y)2 .3 2 3、勺y x18 2QP 为CD 的中点,y ,在 Rt MPD 中,PD 2 MD 2MP 2 ,其中,0x3 ;(3)①当点N 在AB上, x--3 ,PC, 3 , 而PN T 3 , NC-3.3 .PCN为等腰三角形,只可能NC NP ;过N点作NQ CD于Q,如图3所示:1 1 1则PQ CQ -(6 x) 3 —x, NP AN 6 CQ 3 x ,2 2 2在Rt NPQ中, PQ2 NQ2 NP2.(3 2x)2 (3 3)2(3 lx)2.解得:x 9.2②当点M在CD上时,N在AB上;如图4所示: 根据题意得:MN 垂直平分AP ,OA OP ,Q AB//CD , OM ON ,四边形ANPM是平行四边形,又Q PM AM ,四边形ANPM是菱形,折叠后重叠部分的面积S PMN的面积,设MP y,在Rt ADM 中,AD2DM 2AM2,(x y)2(3 .3)2y2.解得:y x22X27,S 1 MPgBC2 —丫少寸§ 3危2 81応2 ' 4x.VQ P 、B 、E 共线,BPC DPC ,Q AD//BC ,DPC PCB ,BPC PCB ,BP BC 6,在 Rt ABP 中,Q AB 2 AP 2 PB 2 ,2 2 2 4 (6 t) 6 ,t 6 2 5 或 6 25 (舍弃),PD 6 2.5 ,t (62、、5)s 时,B 、E 、P 共线.(2)如图2中,当点P 与A 重合时,点E 在BC 的下方,点E 到BC 的距离为3 .作 EQ BC 于 Q , EM DC 于 M .则 EQ 3, CE DC 4c 18.【解答】解:(1)如图1中,设PD t .则PA 6 t .團1易证四边形EMCQ是矩形,CM EQ 3 , M 90 ,EM 、EC2 CM2. 42 32.,7 , Q DAC EDM , ADC M ,ADC s DME ,AD DCDM EM,AD 4T 7,AD 4 j ,(当AD 4: 7时,直线BC上方还有一个点满足条件,见图2)如图3中,当点P与A重合时,点E在BC的上方,点E到BC的距离为3 .作EQ BC于Q ,延长QE交AD于M .则EQ 3, CE DC 4在Rt ECQ 中,QC DM . 42 32,7 ,由DME s CDA ,DM EMCD AD,4 AD154 眉Ar>AD -7综上所述, 在动点P从点D到点A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有且只有一个时刻t,使点E到直线BC的距离等于3 ,这样的m的取值范围心,m 4^7 .719.[解答】解:(1)根据折叠的性质得:CF AB m , DF DB, DFC DBA 90 , CE AE ,CED AED ,设CD x,贝U DF DB 2m x ,根据勾股定理得:CF2 DF 2 CD2,2 2 2即m (2 m x) x ,解得:x 5m ,45点D的坐标为:(-m, m);4(2)方法一:Q四边形OABC是矩形,OA 2m , OA//BC ,CDE AED ,CDE CED ,5CE CD -m ,45AE CE m ,43OE OA AE -m,4QOA//BC ,OEG s CDG ,OE OGCD CG3 m即5 m4解得:m 2,C(0,2) , D(- , 2),作FH CD 于H ,如图1所示:则 FHC 90 DFC ,Q FCH FCD ,FCH s DCF ,45,FH — N CC CH 22-5-2 FH CH F (8把点C(0,2) D (2,解得: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5-2 16 "5 2), 25,F (8, (3)存在;点P 的坐标为: (8 如图2所示:Q CD CE CE CD EA ,Q 线段CD 的中点为 DFC MF 1 CD 1 EA ,点2 2 P 与点 8 16点p 的坐标为:(5, ?;d)代入y 5 25x 2 ; 12 2 ax 156),或(? 5 - EA , 90 , F 重合,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另一点P 的坐标为(冬 10 bx 1f); 在线段CD 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 P ,使 PM 25 a4 -b 2 2 264 8_ 16 a b c —25 5 5 c 2c 得: 理由如下: 1尹,点p 的坐标为: (? 詈),或5 團2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