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修一PPT
地方行政层级管理 地方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变化,认识自秦起 发展演变的特点,培养时空观念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3)客观准确地评价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增
的演变线索
强民族自信心,培养家国情怀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 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1)三公: 丞相 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 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 御史大夫 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 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 (2)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 卿”。 (3)权力运作: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 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创立了共和制,但是革命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共和制名存实亡;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
进行的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
建设积累了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制度逐步确立并发展完善。中共十八大和中共十九大为中国特色社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之
王 者 权 威
禅让制
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 建立商王朝
内服官:相 尹 史 牧正,兽正, 酒正,车正等等
外服官:方国首领地侯、伯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建立西周
分封制
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 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 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 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 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 治上的特权。
(1)积极 ①通过分封,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 天下共主的地位,有效控制各诸侯国。 ③使贵族集团形成“周王—诸侯 —卿大夫—士 ”的等级 序列。
(2)消极:受封诸侯权力较大,诸侯国相对独 立,为以后诸侯割据和国家分裂埋下了祸根。
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度
皇帝制度确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课后 结合所学,总结中国古
作业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 响
教学 目标
1、了解先秦的政治文明 2、理解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和宗 法制
3、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发展和演变
4、分析古代政治制度形成的原 因和意义
原始社会 170万年-前2070年 奴隶社会 前2070年-前476年 封建社会 前476万年-1840年
创天下九州
任土作贡 任土做贡 杀防风氏
禅让制 能者为
唐承接隋体制,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体制。后又将全国划分 为15道,形成道州县三级体制。唐中后期,节度使藩镇割据成为 事实上的地方行政体系
宋朝形成路州县三级体制
王 者 权 威
禅让制
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 建立商王朝
内服官:相 尹 史 牧正,兽正, 酒正,车正等等
外服官:方国首领地侯、伯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建立西周
分封制
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 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 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 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 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 治上的特权。
(1)积极 ①通过分封,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 天下共主的地位,有效控制各诸侯国。 ③使贵族集团形成“周王—诸侯 —卿大夫—士 ”的等级 序列。
(2)消极:受封诸侯权力较大,诸侯国相对独 立,为以后诸侯割据和国家分裂埋下了祸根。
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度
皇帝制度确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课后 结合所学,总结中国古
作业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 响
教学 目标
1、了解先秦的政治文明 2、理解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和宗 法制
3、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发展和演变
4、分析古代政治制度形成的原 因和意义
原始社会 170万年-前2070年 奴隶社会 前2070年-前476年 封建社会 前476万年-1840年
创天下九州
任土作贡 任土做贡 杀防风氏
禅让制 能者为
唐承接隋体制,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体制。后又将全国划分 为15道,形成道州县三级体制。唐中后期,节度使藩镇割据成为 事实上的地方行政体系
宋朝形成路州县三级体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2.宗法制
1.含义: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目 录
· · ·
壹
贰
叁
两
先
汉
秦 时
秦
至
朝
明 清
期
的
时 期
的 政
政
政 治
治
体
治制Βιβλιοθήκη 体制的演
制
度
变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建立了世袭制王朝 国家夏,禹就就是夏朝的君主。
➢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1.分封制
4.分封制的瓦解: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②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③生产 力的发展,井田制走向瓦解;④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1.分封制
封 建 亲 戚 , 以 藩 屏 1.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对象)? 周 同姓:亲族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2.宗法制
1.含义: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目 录
· · ·
壹
贰
叁
两
先
汉
秦 时
秦
至
朝
明 清
期
的
时 期
的 政
政
政 治
治
体
治制Βιβλιοθήκη 体制的演
制
度
变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建立了世袭制王朝 国家夏,禹就就是夏朝的君主。
➢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1.分封制
4.分封制的瓦解: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②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③生产 力的发展,井田制走向瓦解;④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1.分封制
封 建 亲 戚 , 以 藩 屏 1.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对象)? 周 同姓:亲族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1.1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知识延伸】 中国古代统治者防止地方割据、加强地方管 理的方式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划。 (3)实行监察制度。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权力或设置专门机构直接管理。 (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等。
要点探究
探究 1 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演变 史料一:在我国历史上,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的分封 制……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郡、 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公元前 221 年,秦灭 六国,统一天下,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 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3)原因: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 的经验教训等。
中国古代强化地方治理的制度设计 (1)西周: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但尚 未形成中央集权。 (2)春秋战国:分封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 (3)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 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 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4)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酿 成“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才解决了王国问题。
2.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 含义 子有血缘关系的_同_姓__贵__族___、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 诸侯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内容 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西周分封制与_宗_法__制_____、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 特点 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__原_始__民__主_遗存,对君主的 权力有制约作用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3张PPT)
(一)秦朝:郡县制
1、变化
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B.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当然,从贵族政治发展到官僚政治,这是历 史的进步。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各阶层之 间的流动性。所以也有说法,官僚政治是中国“公天下”的开始。(不是指 最高权力,而是指统治集团)
特点:
职责:是起草诏令、处理政务,是内侍机构,没有实权。 职权:内阁有相权无相名,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 实质:是为保障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中枢体制,也是官僚 机构日益腐败的重要原因。
【补充】问:隋唐三省六部属于法定机构,明朝的内阁是什么机构?那从隋唐到
明朝,决策机构转移的趋势是什么?
机构:皇帝的内侍机构。 趋势:由法定机构到非法定机构。 (六)、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秦朝的政 治制度
中央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廷议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 其他制度:文书行政制度
两汉至明 清时期政 治制度的 演变
中央行政制度:西汉: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一省制 明:废宰相制度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地方行政制度:西汉:郡国并行制、郡县两级制 隋唐:州县两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宋:路府县三级制 元:行省制 明清:省府县三级制
②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③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包括周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和旧贵族
④受封的诸侯享有受封土地的统治权,同时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如服
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⑤分封制前期巩固了周朝统治,但地方自主权过大,后期出现地方割据
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⑦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互配合,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1、变化
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B.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当然,从贵族政治发展到官僚政治,这是历 史的进步。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各阶层之 间的流动性。所以也有说法,官僚政治是中国“公天下”的开始。(不是指 最高权力,而是指统治集团)
特点:
职责:是起草诏令、处理政务,是内侍机构,没有实权。 职权:内阁有相权无相名,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 实质:是为保障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中枢体制,也是官僚 机构日益腐败的重要原因。
【补充】问:隋唐三省六部属于法定机构,明朝的内阁是什么机构?那从隋唐到
明朝,决策机构转移的趋势是什么?
机构:皇帝的内侍机构。 趋势:由法定机构到非法定机构。 (六)、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秦朝的政 治制度
中央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廷议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 其他制度:文书行政制度
两汉至明 清时期政 治制度的 演变
中央行政制度:西汉: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一省制 明:废宰相制度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地方行政制度:西汉:郡国并行制、郡县两级制 隋唐:州县两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宋:路府县三级制 元:行省制 明清:省府县三级制
②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③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包括周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和旧贵族
④受封的诸侯享有受封土地的统治权,同时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如服
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⑤分封制前期巩固了周朝统治,但地方自主权过大,后期出现地方割据
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⑦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互配合,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度
——《礼记·礼运》
的
形
成
3.如何理解禅让制到世袭制的变化?
与 发周 展朝
政权性质: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 → 传子
时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期
中 国
夏
1.建立
外服
古
时间:约BC1600年-BC1046年
代 奴
朝
建立者:商部落首领汤 都城:多次迁移,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国都才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2)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 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朝官制的特点:
以皇权为中心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体 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三两汉至明中地清央方行时政期机制构度政的治演发变展制度的演变
战 国
萌芽
秦 创立
汉 巩固
废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废 除中书省和丞相, 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 的丞相制度终结,标志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 更高阶段、新的高度。
设内阁:废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 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 实上行政中枢。
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 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 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隶 制
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外服
内服
外服
国 家 政
商
2.政治制度----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治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松散联盟、
外服
制 朝 集权程度不高。 度
的
3.史料反映商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统编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PPT
治 粟 内 史
太 仆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修一上册第一 单元第1 课《中 国古代 政治制 度的形 成与发 展》( 共22张 ppt)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修一上册第一 单元第1 课《中 国古代 政治制 度的形 成与发 展》( 共22张 ppt)
官吏任免
财赋收 入
军队指挥
郡县 制
皇帝任免\有任期 凭借才能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修一上册第一 单元第1 课《中 国古代 政治制 度的形 成与发 展》( 共22张 ppt)
中国古代地方体制的演变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修一上册第一 单元第1 课《中 国古代 政治制 度的形 成与发 展》( 共22张 ppt)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修一上册第一 单元第1 课《中 国古代 政治制 度的形 成与发 展》( 共22张 ppt)
加强
趋势:中
削弱
央权力不
加强;但三冗; 断加强;
积贫积弱 地方权力
加强,重大变革, 不断削弱
省制开端
加强
加强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修一上册第一 单元第1 课《中 国古代 政治制 度的形 成与发 展》( 共22张 ppt)
工部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政事堂
中书门下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 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3.宋朝 4.元朝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三省职能废弛瘫痪,另设中书门下省“佐天子, 执大政”,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旅行宰 相的职权。
特点: 机构重叠
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一省制中 枢体制
地 方 行 政 机 构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修一上册第一 单元第1 课《中 国古代 政治制 度的形 成与发 展》( 共22张 ppt)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6)元朝地方行政制度 ①在地方设置 行中书省 ,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 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②评价: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 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7)明朝地方行政制度 ①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
二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一】 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河朔型 中原型 边疆型 东南型
数量(个) 7 8 17 9
官员任免 藩镇自擅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赋税供纳 不上供 少上供 少上供 上供
兵额与功能 拥重兵以自立 驻重兵防骄藩 驻重兵守边疆 驻兵少防盗贼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要形成一致意见才能决策,这 样不仅不能提高行政效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效率的提高,故A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宰相依然行使完整的决策权,故B项错误;题干 材料体现的是宰相一致原则,主要是对宰相权力的一种制约,而不是对皇权 的制约,故C项错误,D项正确。
机构
“九卿”。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权力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
内
运作 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容 地方
郡县
背景
秦始皇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 教训
制度 制
内容
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 中央 直接任命
文书 建立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
[核心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 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 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 是宰相权限的缩小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皇权对相权限制、压 缩的表现。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 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带来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1)
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合作探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巩固
完善
加强
加强
顶峰
合作探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01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02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 中央机构。
明 省、府、县三级制 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 总揽一省之权
清 省、府、县三级制: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归纳总结
朝代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的特点?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03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 相权的限制压缩。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04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 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合作探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3)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合作探究
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1)职能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2)地位: 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合作探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合作探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巩固
完善
加强
加强
顶峰
合作探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01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02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 中央机构。
明 省、府、县三级制 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 总揽一省之权
清 省、府、县三级制: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归纳总结
朝代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的特点?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03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 相权的限制压缩。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04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 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合作探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3)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合作探究
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1)职能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2)地位: 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合作探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材料三: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 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 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意义:a. 扩大疆土
b. 巩固统治
c. 促进地区经济开发、社会发展
弊端:诸侯有较大独立性,为分裂割据埋下祸根。
(2)宗法制:
立嫡以长不以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明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秦朝的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文书制度
(1)皇帝制度——本质:是君主专制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材料一: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 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 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 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 “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材料二: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 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 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 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
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
乎?”
——《元史·高鸣传》
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有何弊端?
(1)原因:
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为 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三省为一 省。 (2)弊端: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意义:a. 扩大疆土
b. 巩固统治
c. 促进地区经济开发、社会发展
弊端:诸侯有较大独立性,为分裂割据埋下祸根。
(2)宗法制:
立嫡以长不以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明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秦朝的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文书制度
(1)皇帝制度——本质:是君主专制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材料一: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 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 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 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 “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材料二: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 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 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 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
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
乎?”
——《元史·高鸣传》
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有何弊端?
(1)原因:
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为 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三省为一 省。 (2)弊端: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立了共和制,但是革命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共和制名存实亡;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
进行的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
建设积累了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制度逐步确立并发展完善。中共十八大和中共十九大为中国特色社
的变化,认识自秦起 发展演变的特点,培养时空观念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3)客观准确地评价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增
的演变线索
强民族自信心,培养家国情怀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知识拓展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1)积极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隶制国 家。 (2)消极作用: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 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3)对后世影响: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 封制。
图说历史秦朝中央官制的内在关系
3.地方制度:郡县制 (1)背景: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 (2)内容: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 中央 直接任命。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 血缘关系 的瓦解,贵
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 革,君主权力加强, 郡县制 、官僚制等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1.抓住四条线索:(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2)西方民主政 治建立的历程;(3)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4)中国历 史上的变法和改革。 2.明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发展演变的趋势:中枢权力机构 经历了秦朝的三公九卿、西汉时期的中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元朝的中书省等变化;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清朝设置了军机处。 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的发展变化,在 这一过程中,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变动较大。总的趋势是皇权 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的官吏。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2.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
天子 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 同姓贵族 、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课标定位
素养解读
(1)了解中国古代政 (1)通过相关史料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
治制度在秦朝建立 影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明确分封制与宗法制
前后的巨大变化 的关系及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通过宰相制度和 (2)通过相关史料等明确秦至明清时期中央和
地方行政层级管理 地方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 史选修 一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 奴隶制 王朝国 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 世袭制 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 ①政治体制:实行 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
畿四周是外服。
②国家机构: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
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新的部署,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5.中国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古代历史上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变法与改革;近代清政 府为了学习西方进行了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力求挽救民族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等,中国进入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3.西方民主政治的建立的历程:(1)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民主制的建立
起到了借鉴的作用;古罗马则是由共和制发展到帝制。(2)近代西方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近代代议制政治
制度相继在西方国家建立,但是因为各国国情不同,代议制的特点也
不相同。
4.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
内 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容 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
诸侯 分封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特
分封制与 宗法制 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点 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 原始民主 传统,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 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1)三公: 丞相 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 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 御史大夫 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 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 (2)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 卿”。 (3)权力运作: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 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