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人工选择培育

合集下载

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和选择

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和选择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通过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 变异,使生物适应环境。
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的相互作 用,使得生物不断进化,适应 环境变化。
人工选择也是自然选择的一种 形式,通过人工干预,加速生 物的进化过程。
选择对遗传变异的影响
选择可以改变种 群的基因频率
选择可以导致新 的遗传变异出现
选择可以影响遗 传变异的方向和 强度
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在繁殖过 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 致后代性状发生改变的现象。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 素,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遗传变异的研究对于人类疾病 治疗、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
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变异的类型
基因突变:DNA 序列的改变,包括 点突变、插入突变、 删除突变等
染色体变异:染色 体数目或结构的改 变,包括整倍体变 异、非整倍体变异 等
抗性等
多样化选择:保持生物多 样性,如保护濒危物种、
推广优良品种等
人工选择的应用
农业:通过人工选择 培育出更高产、抗病、
抗虫的作物品种
渔业:通过人工选择 培育出更高产、抗病、
抗逆的水产品种
畜牧业:通过人工选 择培育出更高产、抗 病、抗逆的畜禽品种
生物制药:通过人工 选择培育出更高产、 抗病、抗逆的微生物
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 和选择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X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2
遗传变异
03
自然选择
04
人工选择
05
遗传变异与选 择的关系
1 添加章节标题
2 遗传变异

常规育种方法

常规育种方法

一、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原理:基因突变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二、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

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三、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

(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

)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四、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五、细胞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是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获得杂种细胞,利用细胞的全能性,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方法。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方法:(1)植物:去细胞壁→细胞融合→组织培养(2)动物克隆:核移植→胚胎移植优点: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有目的地培育优良品种。

动物体细胞克隆,可用于保存濒危物种、保持优良品种、挽救濒危动物、利用克隆动物相同的基因背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等。

缺点:技术复杂,难度大;它将对生物多样性提出挑战,有性繁殖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而“克隆动物”则会导致生物品系减少,个体生存能力下降。

高中生物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高中生物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高中生物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1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2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3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5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基因操作(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遗传变异和育种下课件

遗传变异和育种下课件
杂交育种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和畜禽育种,为提高产量、改善品 质、增强抗逆性等提供了重要手段。
基因工程育种
总结词
基于基因技术的育种方法 。
描述1
基因工程育种是利用基因 重组、基因编辑等基因技 术对生物体进行精确的遗 传改良,以创造具有优良 性状的新品种的方法。
描述2
该方法可以实现跨物种基 因转移、目标基因的高效 表达、基因功能的精确调 控等。
3
应用前景
转基因技术在作物育种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 以培育出抗病、抗虫、抗旱等性能更强的作物。
畜禽育种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
育种目标
畜禽育种以提高肉质、增加产量、改善疾病抗性等为目标,以确 保食品的安全和有效供给。
食品安全
通过育种技术可以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降低兽药使用量,从而提 高食品安全水平。
经济效益
遗传变异和育种课件
CONTENTS
目 录
• 遗传变异和育种概述 • 遗传变异原理与方法 • 育种技术与方法 • 各类作物的育种实践 • 育种技术前沿与展望 • 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遗传变异和育种概述
CHAPTER
遗传变异定义与类型
定义: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型或表型在种群中个体间存在的 差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速育种进程。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作物品 质改良、抗逆性育种以及畜 禽生产性能改良等方面具有
广泛应用。
04 各类作物的育种实践
CHAPTER
谷物育种
01
02
03
选育高产优质品种
利用遗传变异原理,选育 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 性强的谷物品种,满足日 益增长的食品需求。
改良抗病抗虫性状
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 ,将抗病抗虫基因导入谷 物品种中,提高其对生物 胁迫的抗性。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清单-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清单-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第五章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变化,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外因:①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③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DNA分子复制偶尔出现差错。

3.特点:(1)低频性(2)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3)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A→a1,a2,a3…(4)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DNA分子上和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5)多害少利性4.结果:产生新基因(等位基因);变异后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如AA突变成Aa。

5.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期)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突变类型:AA→Aa(隐性突变);aa→Aa(显性突变)。

A、a的根本区别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不同。

7.举例:镰状细胞贫血。

——诱变育种①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

②原理:基因突变③实例:高产青霉菌株的获得,太空高产辣椒: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③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10.对于动物:基因突变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才能遗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如肝细胞不能遗传给后代。

11.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大小①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②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③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14、细胞癌变的原因:与细胞癌变相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她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生物变异得类型●不可遗传得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可遗传得变异(由遗传物质得变化引起)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得变异(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得替换、增添与缺失,而引起得基因结构得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类型:自然突变与诱发突变发生时期:主要就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

2、原因:外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碱基对得种类、数量与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得结构。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得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得不同得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得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注:体细胞得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得则可能4、意义:它就是新基因产生得途径;就是生物变异得根本来源;就是生物进化得原始材料.(二)基因重组1、概念:就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得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得基因得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得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得交叉互换c、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重组)如目得基因导入质粒3、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得重要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得来源,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得基因,但能产生新得基因型。

基因突变既能产生新得基因,又能产生新得基因型.有性生殖后代性状多样性得主要原因就是基因重组。

传统意义上得基因重组就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得,但精子与卵细胞得结合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人工控制下得基因重组(1)分子水平得基因重组,如通过对DNA得剪切、拼接而实施得基因工程.(2)细胞水平得基因重组,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得大规模得基因重组。

再如肺炎双球菌得转化。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瞧书并理解)1●●细胞中得在形态与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得全部遗传信息得形态与功能各不相同;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得全部遗传信息(3)染色体组数得判断:★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得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32 5 1 4★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得基因个数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得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就是多少?(1)Aa______ (2)AaBb _______(3)AAa _______(4)AaaBbb _______(5)AAAaBBbb _______(6)ABCD______答案:3、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得个体叫单倍体.有受精卵发育成得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五大育种方式及原理

五大育种方式及原理

五大育种方式及原理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育种方式及其原理:
1. 自交法:自交法是指将同一品系或品系的不同个体自交(即亲本为同一品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以筛选出理想的性状的育种方式。

自交法的原理是通过连续的自交,使亲本内部的基因重组,逐渐固定理想性状的基因组合。

2. 杂交法:杂交法是指将不同品系的个体杂交,通过基因的互补、优势表现等机制,产生出比亲本更优良的后代。

杂交法的原理是通过亲本间的基因组合,使后代获得亲本中优良的性状基因,进而产生出更优良的后代。

3. 突变育种法:突变育种法是通过人工诱导或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从中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变异个体进行繁殖,以获得有利特性的育种方式。

突变育种法的原理是通过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或表现型,从中选取有利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4. 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通过对大量个体进行鉴定和评价,根据所需性状选择相对优良的个体进行繁殖,以获得更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选择育种法的原理是通过评价和选择,筛选出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实现良种繁殖。

5. 基因工程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特定基因导入到目标物种中,以改良或增加其特定性状。

基因工程育种法的原理是通过导入外源基因,改变目标物种的基因
组,从而产生具有特定性状的转基因品种。

这些育种方式在不同物种和不同育种目标下有不同的应用和效果。

育种的核心原则是选择适应环境、稳定传代并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良基因型。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例 1】下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下列 各选项中,可能是该植物基因型的是( B ) A.ABCd B.Aaaa C.AaBbCcDd D.AaaBbb 【思路点拨】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看懂图。细胞内 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所以此细胞含有4 个染色体组,AAAA、AAAa、AAaa、Aaaa、aaaa 等均是符合要求的基因型。选项A表示含1个染色体 组, C 表示的是含 2 个染色体组, D 表示含 3 个染色 体组。
4.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直接病因:血红蛋白多肽链上一个氨基酸被替换。
(2) 根本原因:血红蛋白基因 (DNA) 上 碱基 发生改变,由 A—T变为T—A。 5.特点 (1)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3)低频性: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四、染色体变异
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
多倍体
(2)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症
五、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方法 比较项目 杂交育种 将 两 个 或多个品种的优 良 性 状 通过 交 配 集 中 在 一 起, 再经过选择 和 培 育,获得新品种的 方法 基因重组 人工诱变育种 是指利用物理因素或 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 使生物发生 基因突 变 ,获得新品种的 方法 基因突变
【解析】本题考查多倍体育种方法操作。抑制第一次卵裂导致 染色体加倍,培育而成的个体为四倍体,A项错误。用γ射线破 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形成的新个体为单倍体, B项错误。C项利用核移植方法获得的个体为二倍体,C项错误。 精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次级卵母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两者结合形成的含有极体的受精卵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发育 而成的个体为三倍体,D项正确。

《生物的变异》课件(人教版)

《生物的变异》课件(人教版)
21
1.你知道“南橘北枳”的说法吗?试加以解 释。
“南橘北枳”是说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 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 的现象。原因: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 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
19
5.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D ) A.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B.玉米粒的黄白红 C.ABO血型 D.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 6.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异现象的是(A ) A.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 B.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 C .大豆叶片和小麦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 D.鸟的后代与哺乳类的后代有很大的区别
个数 ③根据所测数据绘制坐标图(或直方图)
8 7 6 5 4 3 2 1 0 11~12 13~14 15~16 17~18 个数


1.随机取样,样品要有足够数量,不少于30粒 2.测量果实的长轴长短,以毫米记,四舍五入 3.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4.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实的长度,纵轴为样品的个数, 依据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测量结果也可以用直方图表示) 5.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所测量的两种花生的长度范围,大花生中最小 的长度,小花生中最大的长度,以及大小花生长度的平均值。
5
分析探究结果:
a.大花生里面有比较小的花生, 小花生中有较大的花生 b.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 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花生果实长度差异主要是遗传物质的
差异引起的;同一种花生果实之间长度的变 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 化引起的。
6
(1)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 小,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大,这种 差异是什么引起的? 环境引起的 (2)如果把结出的这两个果实再种到相同的土壤中, 它们结出的果实又会怎么呢?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教案、教学设计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关注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3.增强学生对我国生物科技成就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的决心。
3.思考题: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对遗传变异技术的未来发展、伦理问题等进行深入思考。例如:“遗传变异技术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哪些潜在应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基于遗传变异原理的未来生物技术产品或应用。要求学生描述该设计的基本原理、预期效果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知识与技能: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遗传变异的基本原理,了解人类如何应用这些原理培育新品种,以及这些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常见的遗传变异应用技术,如基因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系统地讲授遗传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首先,我会解释遗传变异的概念,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类型,并阐述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接着,我会详细介绍人类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培育农作物和家禽家畜的新品种,如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等。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生物技术在操作层面的复杂性,需要通过视频、实验演示等方式降低理解难度。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物技术的社会影响,培养其负责任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融入生物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思考科技进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单元评价检测(二)第七单元(第二章)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单元评价检测(二)第七单元(第二章)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单元评价检测(二)第七单元(第二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如果只考虑图中所示染色体和基因,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A和D两个显性基因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生殖细胞内B.A基因和a基因分别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C.该个体也能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D.该个体可以产生1种生殖细胞2. 下列各项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家运用诱变育种技术培育出转基因超级鼠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C.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种,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D.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选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3. 科学家在育种过程中发现,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A.隐性性状B.显性性状C.优良性状D.变异的性状4. “龙生龙,凤生凤”所包含的生物现象是()A.遗传B.变异C.性状D.遗传与变异5. 同卵双胞胎有许多非常相像的性状,主要是因为他们()A.是同一父母的后代B.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C.是同时出生的D.生活条件相同6.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B.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C.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7. 如图是有关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五者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B.染色体就是DNAC.DNA位于基因上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8. 男性的神经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和性染色体分别是()A.23对,YB.23条,XC.46条,XYD.46条,XX9. 某人惯用左手(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相关基因用A、a表示)()A.AAB.aaC.A或aD.a10. 如图所示为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中甲所含的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的部位依次是()A.X 输卵管B.Y 输卵管C.X 子宫D.Y 子宫11. 某男子将Y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A.0B.25%C.50%D.100%12. 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黑毛与狗的卷毛B.人的双眼皮与人的褐眼C.玉米的高茎与大豆的矮茎D.豌豆的红花与豌豆的白花13. 如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 4依次为()A.基因、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B.基因、遗传信息、双螺旋结构、细胞核C.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D.细胞核、基因、遗传信息、染色体14. 如图为晨晨家的耳垂调查示意图,已知A表示有耳垂基因,a表示无耳垂基因,由此可判断爸爸的耳垂基因组成是()A.AAB.AaC.aaD.AA或Aa15. 一只白公羊与一只黑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A.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B.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C.黑色母羊必为AaD.白色公羊必为Aa16. 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aa),妻子经手术后变为双眼皮。

精品解析: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自然现象解释不科学的是()A. 温度影响植物何时开花B. “山寺桃花”适应了“山寺”的环境C. “人间”属于生物因素D. “山寺“属于非生物因素【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详解】A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

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山寺桃花”适应了“山寺”的环境,AB正确。

CD、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人间”、“山寺”属于非生物因素,C错误,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的是()A. 体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毒失活B. 青霉素能杀死侵入人体的某些细菌C. 人体内衰老的细胞被吞噬细胞消化分解D. 移植的异体器官被人体排斥【答案】B【解析】【分析】1、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別“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即:防御功能、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3、人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五种育种方法总结

五种育种方法总结

Ⅰ • 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依据的原理是

染色体 基因重组。 ____________;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 变异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 ddTT DT
•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D )下面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
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
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 的形成 •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 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 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97 株。基因型为 • 有________
• 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
1:1 。 • 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________
花药离体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 • (3)过程④常采用____________ 培养 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⑤的优势是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pTI基因进行了修饰后,CpTI蛋白质在水稻中的积累量就得到 了提高。修饰和表达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CpTI基因是该基因工程的____________ 基因。“信 目的 号肽”序列及“内质网滞留信号”序列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____________。

几种育种方式比较

几种育种方式比较

下面的几种育种方式各有其独特价值,优势互补。

1.选择育种仅靠单纯的人工选择,利用自然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后面的育种方式利用的不过是人工诱发或创造的可遗传变异罢了,本质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可利用的变异少,是最古老的育种方式。

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过程都是离不开人工选择的。

2.杂交育种通过杂交实现基因重组,集中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

缺点是往往需要人工选择多代,才能得到纯种,烦琐耗时;远缘杂交不亲合;只能获得现有品种的性状新组合,而不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新性状。

只是品种的改良。

3.单倍体育种获得单倍体并不是育种目标,而是手段。

先通过杂交获得F1代,取F1代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各型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植株,因为都是纯合,依表型直接选择留种即可。

从亲本到育种完成,可望二年实现,相较于杂交育种,进程大为加快,最大的意义就是缩短育种的年限。

花药离体培养和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在技术上比杂交育种复杂。

从遗传变异的角度说,单倍体育种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数目减少)原理;从生物发育的角度说,还利用了组织培养的细胞全能性原理。

4.诱变育种通过诱发基因突变,获得高突变率,短时间产生大量变异新类型,使生物获得新性状,通过选择培育,形成生物新种。

这种育种方式相对于杂交育种对品种的改良,可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突变不定向,有利变异少,处理材料多。

5.基因工程用在育种上,既能克服诱变育种的盲目性,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的体外重组又跨越了杂交育种的物种间障碍,为寻找优良基因拓宽了选择范围。

6.多倍体育种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性状优于亲本的多倍体是育种的目标。

往往要结合杂交手段,如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7.细胞工程关键技术环节是体细胞杂交和组织培养。

克服有性生殖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拓展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常见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常用方法:杂交—自交-筛选-自交3.优点:是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4.缺点:育种时间长,过程繁琐5.实例:杂交水稻,中国荷斯坦牛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常用方法:物理方法: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化学方法: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3.优点:提高突变频率,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品种4.缺点:有利突变少,必须处理掉大量材料5.实例:诱变大豆,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太空小麦、太空椒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常用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优点:果实、种子大,营养丰富4.缺点:发育迟缓;在动物中难以展开5.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常用方法: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3.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缺点:方法复杂,存活率低5.实例:小麦花药离体培养基因工程育种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和应用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和应用
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三系法水稻杂交
返回
1、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 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请设计小麦品 种间杂交育种的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 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
第一代 AABB × aabb (亲本杂交)
第二代 F1
AaBb
(种植F1代,自交)
第三代 F2 A B ,A bb,aaB ,aabb (种植F2代,选矮 杆、抗病,继续 自交,期望获 得 返回 纯合体)
返回
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常用方法:
甲品种 × 乙品种 花药离体培养 F1 单倍体幼苗 秋水仙素 若干植株 选择 新品种
3、优点: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 4、缺点:技术复杂且须与杂交育种配合 。 5、应用举例:
现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杆(D)抗锈病(T); 另一个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若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矮杆、抗病的小麦新品 种,请你设计培育方案。
基因工程育种
(以植物育种为例)
1、原理:基因重组。
2、常用方法:
目的基因+运载体 连接酶 重组DNA
限制酶
导入
受体细胞
组织培养
新品种
3、优点: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4、缺点:有可能引起生态危机。
返回
细胞工程育种
(以植物育种为例)
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常用方法:

八上

八上

八年级上册专题五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请把所有打印资料和书籍都找出来放在课桌上,随时准备最后一战)63、(P2)目前已知动物约150万种,按照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64、(P3、P7)鱼类主要特征:①终生生活在水中;②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③用鳃呼吸;④用鳍游泳;(P3)鱼鳍的作用:背鳍(1个保持平衡)、胸鳍(2个保持平衡)、腹鳍(2个保持平衡)、臀鳍(1个保持平衡)、尾鳍(1个控制前进方向)。

躯体摆动产生前进动力。

65、(P15)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主要特征:①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节构成;②有体腔;③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66、(P16-18)哺乳类的主要特征:①体表被毛;②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③体腔内有隔;④用肺呼吸;⑤心脏四脏;⑥体温恒定;⑦大脑发达;⑧胎生、哺乳。

67、(P22)鸟类的主要特征:①有喙无牙齿;②被覆羽毛;③前肢变成翼;④骨中空、内充气体;⑤心腔分四腔;⑥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⑦体温恒定;⑧卵生。

68、(P25)昆虫纲(蝗虫等)的主要特征: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①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胸部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

③体表有外骨骼69、(P25)节肢动物(100多万种)主要有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和多足纲等。

特征:①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②体表都有外骨骼;③足和触角分节。

(P25)两栖类的主要特征:①变态发育、幼体生活水中,用鳃呼吸;②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③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作用;④体温不恒定。

70、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

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71、(书P29看图)关节的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72、(书P30看图)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异的分类
可遗传的变异: 能够传给后代的变异
(1)
不可遗传的变异: 不能够传给后代的变异
27
有利变异: 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 2) 不利变异: 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判断;下列变异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1、小麦中矮杆的变异 2、色盲 3、血友病 4、玉米中出现白化苗 5、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 的抗药性增强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
人工选择培育;杂交;诱导 基因突变;诱导染色体变异。
42
一、引起变异的原因 环境 遗传物质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不能遗传 能够遗传
二、遗传物质改变的因素:
染色体改变
43
生物变异的意义:
生物变异给自然界带来什么?给人类带来什么?
好的一面:物种进化;培育生物新品种,造 福人类; 坏的一面:生物患病;害虫进化;出现畸形 生物或畸形器官,给人类带来危害。
24
分析讨论问题:
(1)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
结出的果实小,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
结出的果实大,这种差异是什么引起的?
环境引起的
25
(2)如果把结出的这两个果实再种到相
同的土的果实总体上仍然比较大,小 花生的果实总体上仍然比较小
基因控制性状
26
14
1、提出问题:
花生果实大小有变异吗? 2、做出假设: 花生果实的个体大小存在变异
15
(1)材料用具 两种花生、尺、笔、坐标纸(或白纸) (2)实施过程及测量数据
①选取了大花生30粒,小花生30粒
②测量大花生的数据
③测量小花生的数据
④根据所测数据绘制坐标图(或直方图)
16
大花生的数据
长度 (毫米) 个数
高产抗倒伏小麦
原因分析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
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 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可以产生高产抗倒伏 小麦。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三)
普通甜椒 太空椒
太空椒是在太空的条件下,引起基因
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水 稻 基 因 重 组
36
基因突变
17
小花生的数据
长度 (毫米) 个数
18
第一种花生的数据
8 7 6 5 4 3 2 1 0 11~12 13~14 15~16 17~18 个数
第二种花生的数据
10 9 8 7 6 5 4 3 2 1 0 7~8 9~10 11~12 13以上 个数
两种花生的比较
10 8 6 4 2 0 7~8 第二种 10~11 13~14 16~17 第二种 第一种
遗传与变异的联系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素材,遗传只 能是简单的复制。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 变异失去意义,生物也不能进化。 44
更多教学资源下载: /
在太空射线的辐射下, 引起基因改变,培育的 新品种。 写在44页
37
太空 失重 射线 育种
38
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
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
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遗传物质的改变
能够遗传
39
三倍体无子西瓜
40
应用遗传变异原理 培育新品种
41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养新品种 有那些方法可以引起遗传物质改变呢?
判断是有利变异还是 不利变异 主要看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
28
29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养新品种 有那些方法可以引起遗传物质改变呢?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
人工选择培育;杂交;诱导 基因突变;诱导染色体变异。
30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一)
产量不同的奶牛
选择、繁育
选择、繁育
看看所测量的两种花生的长
度范围,大花生中最小的长度, 小花生中最大的长度,以及大小
花生长度的平均值。
22
分析探究结果:
a.大花生里面有比较小的花生, 小花生中有较大的花生
b.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
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23
花生果实长度差异主要是 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同一 种花生果实之间长度的变异有 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 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高产奶牛
原 因 分 析
不同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不同,通过人工
选择可以将产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这种奶牛含有 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经过繁殖,再从下一代 中选择产奶量多的奶牛,最终可以得到高产奶牛。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二)
杂交
高产倒伏小麦 高产倒伏小麦
低产抗倒伏小麦 低产抗倒伏小麦
1
3
即使是一卵双生的双胞胎也会存在差异
4
不同品种的菊花
5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6
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
7
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
8
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图片都反映了生物的变异
什么叫“生物的变异”?
是指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个体之 间存在的差异现象。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变异的现象?
小结: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9
各种相对性状就是通过变异产 生的。
10
1、概念:生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以及不同的
子代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叫变异。
2、特点: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
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1 、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 如:人的眼睛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 人的辨色能力有正常的和色盲等
2、什么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 发生改变的变异。如:断了尾巴的老 鼠、温室里的韭黄等
探究的问题: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材料:两个品种的花生、纸、笔、尺 采用的方法:通过观察两种不同花生的特点,测量
两种不同花生果实的数据得出结论
13
提 示:
1.随机取样,样品要有足够数量,不 少于30粒 2.测量果实的长轴长短,以毫米记, 四舍五入 3.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4.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 实的长度,纵轴为样品的个数,依据 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测量结果 也可以用直方图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