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折射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班级:电信06-1
姓名:林清伟学号:21
指导教师:方运良
茂名学院技术物理系大学物理实验室
实验日期:2007年11月29 日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玻璃片折射率》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玻璃片厚度》实验课题任务是:根据玻璃的折射率比空气大,当玻璃片加到一个光路中时,必产生一光程差l ∆,这个光程差会造成中央条纹会发生位移的现象,根据这一特定的光学现象和给定的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案,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玻璃片的折射率》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撰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设计要求
⑴ 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 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 测量5组数据,测量玻璃的折射率n 。 ⑷ 应该用什么方法处理数据,说明原因。
⑸ 实验结果用标准形式表达,即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有关提示
若用白光作光源,在一般情况下,不出现干涉条纹。进一步分析还可看出,在2M 、1'M 两面相交时,交线上0=d ,但是由于1、2两束光在半反射膜面上的反射情况不同,引起不同的附加光程差,故各种波长的光在交线附近可能有不同的光程差。因此,用白光作光源时,在2M 、1'M ,两面的交线附近的中央条纹可能是白色明条纹,也可能是暗条纹。在它的两旁还大致对称的有几条彩色的
直线条纹,稍远就看不到干涉条纹了。
调出白光干涉条纹,此时1M 镜位置读数为1z 将待测玻璃片插入有1M 镜的臂中,再次调出白光干涉条纹,这时1M 镜位置读数为2z ,
评分参考(10分)
⑴ 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2分。 ⑵ 正确的写出测量方法,1分。 ⑶ 写出实验内容及步骤,1分。
⑷ 正确的联接仪器、正确操作仪器,2分。 ⑸ 正确的测量数据,1.5分。
⑹ 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2.5分。(其中实验数据处理,1分;实验结果,0.5分;整体结构,1分)
学时分配
实验验收,4学时,在实验室内完成;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室)和开题报告1学时。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及调整方法。
2.测量的折射率。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NL—55700多束光纤激光器、玻璃片、白炽灯,钠灯,千分尺。
实验原理
Ⅰ仪器结构介绍
1.导轨;
2.底座;
3.水平调节螺灯;
4.传动盒盖;
5.转动手轮;
6.读数窗口;
7.微调手轮;8.刻度轮;9.移动镜拖板;10.盘头螺灯;11.12.镜架;13.分光镜;
14.补偿镜;15.16.反射镜;17.18.微调弹簧。
精磨的导轨(1)固定在底座(2)上,底座上有三个调节水平的螺钉(3),用以调节仪器的水平。在导轨内部装有一根螺距为1毫米的精密丝杆。丝杆与传动盒盖(4)内的齿轮系统相连,转动大手轮即可动作齿轮系统带动丝杆,由丝杆传动移动镜拖板前后移动。仪器有三个读数尺,主尺附在导轨侧面,最小分度为1毫米,读数窗口(6)内有一个一百等分微调手轮(7)转动一圈等于圆盘转一小格,微调手轮有一个刻度轮(8)分为100等份,每一小格对应于拖板移动0.1微米。
Ⅱ利用定域等厚干涉条纹法测量平行玻片折射率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平行玻片折射率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其中反射镜1M 和2M 半反射镜1G 、补偿板2G 构成干涉仪的主体,'2M 是通
2M 过1M 所成的像。不放玻片时,用白光调出干涉直条纹,彩色条纹中央的白色
或灰色条纹对应于1M 和'2M 重合的位置。设此时1M 离开观察透镜的距离为1Z ,加上厚度为t 、折射率为n 的玻片后,再用白光调出彩色干涉条纹。设条纹在视场中央并且两侧条纹分布对称时,对应的距离为2Z 。显然1Z 与2Z 的差应等于由玻片引入的光程与空气的光程之差。
即: 21(1)z z n t -=- (1) 由此可得: 2111Z Z d
n t t
-=
+=+ (2)
其中,21d z z =-是1M 在两次观测中移动的距离,可从实验中测得。玻片的厚度t 已知,可由式(2)得出玻片的折射率n.
用白光为光源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上调出干涉条纹是本实验的关键。常用的调节方
法是:使1M 和'2M 稍有夹角,用单色面光源调出近似直线状条纹。然后调节1M ,
直至干涉条纹出现曲率相反的情况,在其分界处,即可调出白光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然后加入玻片移动1M 镜距离后,调出白光干涉条纹,但此时条纹并不呈 直线状而是有一定的弯曲,这是由于采用的是面光源,所以光线是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反射镜及玻璃片,而加入玻片前后光程差的变化由两部分组成玻片引起的光程差变化L ∆和反射镜移动引起的光程差变化'L ∆。 其光路图3。
a b c
图2 反射镜不同位置对应的等厚和非等倾非等厚干涉条纹
图3 加入玻片前后光程差的变化
可看到白光干涉条纹的条件是:'()22cos L L tn i k λ∆-∆== (3)
值得说明的是,当人眼上下移动时,观察到的条纹出现及消失时刻不同,也就是1M 镜到分光板M 间的距离不一致,所以为避免此种情况带来的误差,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