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杰英中医五脏养生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五脏养生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杰英中医五脏养生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五脏养生之法傅杰英中医五脏养生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五脏养生之法节选第一章现代社会对五脏的影响“古方不能治今病”,今病是现有环境造成的。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空调依赖,使得五脏备受困扰,百病由此而生。中国人的体质由昔日的营养不良虚弱性体质为主,转变为能量代谢不畅淤滞性体质为主。一、人体五脏各司其职中医治则、治法、养生的源头都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必修课。为什么《黄帝内经》一直到现在还被人们视为珍宝而备受推崇呢,因为在“内经”时代,人类心智开启,睁着明亮清澈的眼睛,感受观察着真实的自然。眼看心悟,天人真正的合一,很少有迷雾障眼惑心。《黄帝内经》是古人在天地间,体悟宇宙万物之道后发出的,回荡于中华大地上两千年而不息的心声。这心声教诲我们如何立于天地自然之间,体悟感知“道”、触摸聆听“道”、顺应遵守“道”。《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看了这句话就知道,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保养、治疗的出发点在于天地四季。中医养生是依照时序来调整生命状态的,既与时俱进,与万物一起生息沉浮于天地四季,又保持自我,榷?/B>机体内环境而立足于地球生命之林。“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中医养生所有的方法理念,不论养神还是养形都必须在这个框架里,都必须遵循这个大法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天应地、保持自稳的基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什么意思呢,“养”是调节、促进的意思,“阳”指阳气的升发过程,“阴”指阳气的收藏过程。、“养阳”“养阴”并非是用药食来补益阳气或阴精。而是指自然界的阳气于春夏升发,生活中就不能妨碍阳气的升发;于秋冬收

藏,生活中就不能妨碍阳气的收藏。清末民初有一本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中医书,写得非常好。书里有一句话,对于我们认识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很有帮助。这句话大意是说,要想认识中医,走进中医的大门,不是从具体的穴位、手法、方剂入手,而是必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辐射热(阳气)的降、沉、升、浮圆运动。怎么样去感知太阳辐射热(阳气)的降、沉、升、浮圆运动呢,就看看身边的树木、花花草草之类。植物经秋而落叶,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经春而升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要看阳气的升发和潜藏过程,那就看植物的生生息息,看动物的冬眠与苏醒。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春夏季以阳气升发蒸腾为主,生命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因此春夏养阳,一切以不伤、不损、不碍阳气的升发蒸腾为原则。让阳气生而勿乏,长而勿亢,保持一种温煦、和谐、适度的状态。如果升发不及,则身心必然虚弱疲惫;升发太过,则会燥烈亢盛,内热火毒连绵不断。秋冬季则以阳气收敛潜藏为主,让生命休养生息,蓄积能量。因此秋冬养阴,一切以不伤、不损、不碍阳气的收敛潜藏为原则。让阳气收而勿亏,藏而勿僵,静中有动地积蓄“源头活水”的能量。如果收藏不足,则来年升发无力,日久必然影响生长发育;如果藏而不活,僵化不动,则容易生痰湿、生瘀血。人随着自然万物而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春夏秋冬每一季节、升发潜藏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脏腑为主角来完成“天人合一” ,其他脏腑则主次分明、各尽其责地协助主角。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不喜抑郁、约束,正应春季阳气升发、生机盎然、草木条达之象。春季阳气升发有助于肝的疏泄,而肝的疏泄则顺势促进人体阳气的升发。所以春季养生的重点是肝脏,不可郁闷生气。心主血脉,血脉喜温恶寒,遇热则行,得寒则凝,正应夏季阳气盛长、江河满盈奔腾之象。夏季阳气旺盛有助于鼓动心脏、畅通血脉,而旺盛畅通的血脉则顺势促进人体阳气盛长。所以夏季养生的重点是心脏,不可逆势受寒经冷。肺主呼吸,以肃降为顺,正应秋季阳气下

降、生机潜藏之趋势。秋季气温下降,阳气潜藏有助于肺的肃降,而肺的肃降则顺势促进人体阳气的潜藏。所以秋季养生的重点是肺脏,不可燥热、不通而妨碍肃降。肾主封藏,正应冬季万物生机潜藏、阳气下沉之象。冬季寒冷收藏利于肾脏积蓄能量加以封藏,而肾脏的吸纳封藏则顺势加强人体阳气的沉降内收。所以冬季养生的重点是肾脏,不可躁动不安,扰动封藏。而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五脏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升发、潜藏,也需要消耗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营养来源于哪儿,就来源于脾胃。所以中医说“脾主四时”或“脾旺于四时” 。在一年四季都要注意脾胃。人体五脏的功能协调是集体主义,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虽各有各的职责,但更重要的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和谐。五脏就是这样由天地、日月、四季引领,协调地指挥着人体的经络、气血、四肢、百骸、六腑、五官,跟随日月,追赶四季,与万物一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沉浮于生长之门,奏响天人合一的生命乐章。二、现代生活给五脏带来的影响天地是一小人身,人身乃一小天地。《六韬文韬守国第八》中说: “春道生,万物荣; ”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静。“天人合一” ,人不可能是“道”的化外之民,五脏天生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调节机制,五脏的天性即顺道,顺道即顺生。五脏养生就是维护五脏的天性,不妨碍、不添乱、不添堵。不要画蛇添足,补这吃那。在“内经”时代,人们顺天应道、安分守己地待在生物圈、食物链中自己应该待的位置,不越位,对小“天”、生物圈、食物链的影响很小。由于认知的局限,无知、无奈于传染性疾病和危重疾病的抢救。正因为此,古人就更加注意自我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生存能力、抗病能力、内省和内观,趋利避害。所以总结出了充满生存智慧、抓住生存根本的养生之道。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比如一直到现在民间都在遵循的春捂秋冻、四季尝鲜、冬吃萝卜夏吃姜、婚丧嫁娶讲究季节节气等等,这些都是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现在是科技高度发达、人能胜“天”的时代。人能胜

“天” ,是好是坏,我看是两面刀、双刃剑,祸福相倚,从目前看似乎是福大于祸,从长远看则是祸大于福。大“天”已经恩赐地球为人类自然环境——小“天” ,以产生、孕育生命,可是由于科技的过度张狂,不受约束,人们硬是再造出了一个疏离自然的人工环境:躲进空调房间,避开寒热冬夏;使气候变暖,令环境污染;物质极大丰富,感官充分享受;诱惑充斥时空,欲望层出不穷……人类的寿命确实在不断延长,但是如果扪心自问:生命体验究竟好不好,内心是不是真正充满了祥和幸福,很少有人能正面回答。我们虽然少了传染、感染、营养不良这一类的疾病,但是却多了身心性疾病、生活方式病,如颈椎病、肥胖、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脂肪肝、肿瘤等,这些病更影响生命质量,到了疾病后期甚至是要死不得、求生不能,就那么耗着,满身插着管子也得活上几年。灵活的四肢、直立行走的行动方式说明人生来就应该以形体劳作为主,人体的能量代谢系统也是为此设计、与此相匹配的。而现在有腿,却出门坐汽车、上楼乘电梯、爬山坐缆车,终日沉溺于电脑、电视、各种电器中不能自拔。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衣食住行与古时迥然不同,非常疏离自然。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01 自然环境的变化空气污染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这个气是什么,比如人能呼吸、说话、思维、活动,一看就是一个大活人,这就是一口气。这个气由三部分组成:元气、水谷之气(简称谷气) 、自然界清气(也就是清新的空气) 。只要有这三气(元气、谷气、清气),人就是一个“活”人。这三气的质量越好,人活得就越精神、越健康。但是现在,元气源自父母,个人选择不了;谷气已经丧失自然之性,现在吃的是精细加工食品,里边还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清气也由清变浊了。父母也要吃饭、呼吸,因此元气也是变的。三气都变了,人能不变吗, 由肺的清气和脾胃的谷气相化合,静脉血就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有了动脉血,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得到营养,进行新陈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