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疗法
中医传统疗法
中医传统疗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强调整体调理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与各个脏腑 器官都有关系,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注重辨证论治
中医传统疗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因等进行分析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中医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 力等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传统疗法的常用方法
针灸疗法
总结词
针灸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 人体穴位,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详细描述
针灸疗法通常采用银针或艾灸作为刺激手段,对不同 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针 灸治疗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诊断,确定需要刺激的穴位 和刺激方式。针灸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和避免 过度刺激,以免造成不良反应。针灸疗法对一些慢性 疾病和疼痛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 风险,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治疗。
中医传统疗法
汇报人: 2023-11-16
目录
• 中医传统疗法概述 • 中医传统疗法的基本理论 • 中医传统疗法的常用方法 • 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范围 • 中医传统疗法的优势与局限 • 中医传统疗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CATALOGUE
中医传统疗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传统疗法是指基于中医理论,运用各种手法、药物 、针灸等手段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注重预防和调理。
儿科疾病
小儿感冒
小儿感冒多由风寒湿邪引起,中 医治疗小儿感冒需采用解表、发 汗、清热解毒等疗法进行治疗。
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 嗽等不同类型,中医治疗小儿咳 嗽需辩证施治,采用宣肺、润肺
中医常用传统疗法PPT课件
增强机体正气,祛除病邪,缓解病情 。
疏通经络
推拿作用于经络穴位,促进气血流通 ,消除病痛。
推拿疗法的操作方法
01
02
03
04
揉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或穴 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
。
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 位或穴位上,向前做单方向直
线推动。
拿法
用拇指与其余手指相对用力, 在一定穴位或部位上进行节律
中医传统疗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巨大 贡献。
中医传统疗法的理论基础
中医传统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 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
输标02入题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它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以 及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制约关系。
发生。
中药疗法的药材分类与使用方法
草本植物
如黄连、甘草、人参等,具有 清热解毒、养血补气等功效。
动物
如鹿茸、蛇胆、熊胆等,具有 滋补强壮、活血化瘀等功效。
矿物
如石膏、滑石、朱砂等,具有 清热降火、收敛固涩等功效。
使用方法
中药的用法包括煎煮、泡水、 研粉等,根据不同的药材和病
情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
中药疗法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拔罐疗法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风湿痹痛、软组织损 伤等病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避免在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 地方拔罐;拔罐时应避免烫伤皮肤,如有烫伤应立即停止拔罐,并进行处理;孕 妇、身体虚弱者、高热患者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拔罐疗法。
中医常用传统疗法
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针灸可用于治疗头痛、失眠、月经不调、颈椎病、腰椎病等多种疾病。
禁忌症
孕妇、体质虚弱者、皮肤感染者等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常见的针灸方法和技术
毫针刺法
使用细毫针刺激穴位,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
拔罐法
通过火罐或气罐在穴位上产生负压,达到舒 筋活络、散寒除湿的效果。
艾灸法
用艾叶制成的艾条点燃后熏烤穴位,可温经 散寒、活血通络。
拍法: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 ,用虚掌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体 表,具有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等 作用。
揉法:以手掌或掌根在体表做环 形揉动,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 滞等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 夹住肌肤或肌腱,向上提起并做 轻揉的捏揉动作,具有疏经通络 、解痉止痛等作用。
以上是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的基本 原理和功效、适应症和禁忌症以 及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和技术的 详细介绍。
拔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 呼吸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关节炎、风湿 病等骨关节疾病,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 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 病,以及神经衰弱、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禁忌症
拔罐疗法不适用于高热、抽搐、出血倾向等 严重疾病患者,孕妇、体质虚弱者也应慎用 。
刮痧法
使用刮痧板在穴位及经络上进行刮拭,可疏 通经络、驱邪排毒。
02
推拿按摩疗法
推拿按摩的基本原理和功效
原理
推拿按摩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以调整气血、 平衡阴阳、促进自愈的一种治疗方法。
功效
推拿按摩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功效。
中医传统技能
中医传统技能涵盖了中医学科中的各种传统治疗方法和技术,包括中草药疗法、针灸、拔罐、推拿、气功、食疗等。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中医传统技能:1. 中草药疗法:-中医药物治疗是中医的核心之一,使用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草药来治疗疾病。
草药通常以中药方剂的形式使用,可以煎汤、冲剂、膏剂等。
2. 针灸:-针灸是一种利用特殊的针刺激人体特定部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包括经络针灸和穴位灸法。
3. 拔罐:-拔罐是一种利用罐子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产生负压,通过改变局部气压来刺激皮肤,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的治疗方法。
4. 推拿:-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调整体内气血,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流通的治疗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推拿被认为能够调和阴阳、平衡气血。
5. 气功:-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整身体的气血,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传统技能。
常见的有太极拳、气功养生功等。
6. 食疗:-食疗是一种通过调整饮食来达到治疗疾病、调养身体的传统技能。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食物性质可以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辅助治疗疾病。
7. 五行调理:-五行调理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调整五行的相互关系,达到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目的。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与五脏六腑、四时等有密切关联。
这些中医传统技能通常需要系统的培训和实践经验,医生通常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来综合运用这些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传统技能在科学验证方面仍然存在争议,有些技能的疗效尚待更深入的研究。
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八大特色疗法
中医八大特色疗法
中药熏蒸是一种利用中药蒸汽熏蒸身体的自然疗法。
通过中药的挥发和渗透,使药物成分渗透到皮肤和呼吸道,达到祛湿、祛寒、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同时,熏蒸还可以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舒缓压力、调整情绪等,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预防疾病也有积极的作用。
食疗养生食疗
食疗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食物的选择、烹制和搭配,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
食疗具有安全、经济、方便、无副作用等特点,可以改善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食疗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延缓衰老、保持健康。
气功养生气功
气功是一种中医养生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调节身体姿势、集中精神意念等方式,达到调理气血、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效果。
气功练可以舒缓身心,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对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调整情绪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气功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拔罐疗法拔罐
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将罐子置于皮肤表面,利用罐内真空吸引皮肤组织,产生负压作用,达到疏通经络、排除湿气、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缓解疼痛等效果。
拔罐疗法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感冒发热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经济、方便的自然疗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正文: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主要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分为传统针灸和电针灸两种,每种疗法又有不同的疗效和适应症。
⒈传统针灸传统针灸是指使用针具直接刺激人体穴位,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脏腑等系统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传统针灸包括手法针灸、火罐针灸、耳针等。
⑴手法针灸手法针灸是指针灸师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针刺,包括扎、捻、转等。
手法针灸可用于各种疼痛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⑵火罐针灸火罐针灸是在穴位上点燃罐内的酒精棉球或草药,通过产生热力和负压的作用来刺激经络,并起到活血化瘀、镇痛、排毒的作用。
火罐针灸常用于风湿病、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的治疗。
⑶耳针耳针是将针具插入耳廓上的特定穴位,通过刺激耳廓反射区,达到调节全身功能的目的。
耳针常用于戒烟、减肥、失眠等方面的治疗。
⒉电针灸电针灸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加入电流刺激,通过改变针刺所引起的生物电流,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电针灸可以增加针刺的疗效,同时减轻患者的痛感,常用于中风后遗症、面瘫、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
二、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使用经过炮制的中草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中药疗法有多种形式,包括中药汤剂、中药片剂、中药酒精提取物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病情来定。
⒈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药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将经过炮制的中草药配方加水煮煎,得到药液后口服。
中药汤剂常用于热病、风寒感冒、胃肠道疾病等。
⒉中药片剂中药片剂是将中草药制成粉末,然后加入粘合剂制成片剂供患者口服。
中药片剂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等。
⒊中药酒精提取物中药酒精提取物是将中草药使用酒精进行提取得到的浓缩液,一般用于外用。
中药酒精提取物常用于皮肤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三、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揉、拍捶、推拿等手法来调节全身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或艾灸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二、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推拿按摩具有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三、拔罐疗法拔罐是通过罐内的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造成局部淤血、充血现象,以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目的。
拔罐疗法对于一些肌肉疼痛、风湿痹痛、感冒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四、艾灸技术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通过燃烧产生温热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等目的。
艾灸技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虚寒性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五、刮痧疗法刮痧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在人体表面进行刮擦,使皮肤出现充血、淤血现象,以达到疏通经络、排毒养颜等目的。
刮痧疗法对于一些感冒、中暑、肌肉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六、火疗法火疗法是通过火热的刺激达到温通经脉、祛除寒邪的目的。
火疗法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和痛症有很好的疗效。
七、热敏灸技术热敏灸技术是通过特定的灸法刺激热敏穴位,提高人体自愈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
热敏灸技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八、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内,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穴位注射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疼痛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九、气功疗法气功是一种以调身、调息、调心为主要手段的身心锻炼方法,通过修炼特定的功法和意念活动,达到调节身心状态、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十、耳穴疗法耳穴疗法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耳穴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疼痛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八大特色治疗方法
中医八大特色治疗方法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和诊断治疗方法。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注重诊断疾病的根本原因,追求治本的方法。
以下是中医八大特色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为原料,通过合理的加工制作方法制成。
中药相对于西药副作用较小,疗效稳定,一直是治疗疾病的首选。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通过针刺、热灸等手段刺激身体的相关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安全、有效,且对慢性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有明显疗效。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手法之一,通过按摩、绞、拍、揉、擦、拿等手法进行调理,增强人体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缓解肌肉、舒解精神等作用,被广泛用于亚健康人群的调理。
4.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中医传统手法之一,主要是通过玻璃罐吸附在体表,通过负压刺激经络穴位,疏通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对于风湿病、神经痛等有明显效果。
5. 中医饮食疗法:中医饮食疗法是通过改变食物的品种、烹调、食用方式等,达到调和人体阴阳气血、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饮食疗法被广泛用于治疗肝肾疾病、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效果明显。
6. 中医气功疗法:中医气功疗法是一种通过舒展筋骨、调整呼吸、放松身心的功法来调理人体机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中医气功疗法包括太极拳、气功等,已广泛普及。
7. 经络穴位疗法:经络穴位疗法是中医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压迫、按揉相关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活化组织器官功能,达到治疗、调理、养生的目的。
8. 精神疗法:中医治疗方式独特,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更是体现淋漓尽致。
而且中医精神疗法多以自然和谐为主,其设计除了追求舒适感后的治疗效果,更注重患者的体验感受,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养生良方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与效果
养生良方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与效果中医是一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其独特的理论和疗法在养生保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过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医以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治疗手段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种养生良方中常见的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与效果。
一、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刺激机制对各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针灸疗法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腧穴学说,通过针刺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养生保健中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机能和预防疾病。
例如,通过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体质;刺激关元穴可以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刺激太渊穴等可以舒缓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针灸疗法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和重视。
二、中草药疗法中草药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大特色,其丰富的药材资源及其配方应用在养生保健中有着卓越的功效。
中草药疗法基于中医药理学、中草药学和中医病机学说,通过选择适宜的中草药材和配伍组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病机的调理和康复。
中草药疗法广泛应用于调养脏腑、强身健体和延缓衰老等方面。
例如,黄精、枸杞、人参等药材可以滋补肝肾,强壮腰膝;当归、赤芍、白芍等药材可以调理女性月经问题;茯苓、泽泻、车前子等药材可以利水消肿,改善湿气困扰。
中草药疗法的多样性和个体化应用使其成为养生良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项重要疗法,通过手法的刺激,改善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推拿按摩疗法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和腧穴学说,通过按摩和推拿特定的穴位和部位,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推拿按摩疗法在养生保健中常常应用于调节体质、缓解疲劳和促进健康。
例如,脚底按摩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头部按摩可以舒缓压力,改善睡眠质量;腹部按摩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中医传统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整人体内部的 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平衡的目 的。
操作方法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和艾灸两种操作方法,针刺 常用的针具为毫针,艾灸则使用艾条或艾炷。
拔罐疗法
起源与历史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 史,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时期。
原理与作用
拔罐疗法通过负压吸引作用,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和疼痛,同时可以祛除体内湿气 和毒素。
不同点
中医传统疗法和西医在理论体系、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医传 统疗法注重调理机体功能、改善体质,强调预防和整体治疗;而西医则以解剖、 生理和病理等为基础,注重对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病灶的研究和治疗。
02
中医传统疗法种类
针灸疗法
1 2 3
起源与历史
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为 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医可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改善颈椎病症 状。
中医可通过牵引、按摩、针灸等手段缓解腰 椎间盘突出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
骨折
中医可通过调节人体内部功能,改善类风湿 关节炎症状。
中医可通过正骨手法、针灸等手段促进骨折 愈合。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
中医可通过调节人体内部功能,改善月经 不调症状。
乳腺增生
中医可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缓解乳腺增 生症状。
《中医传统疗法》
xx年xx月xx日目录• 中医传统疗法概述 • 中医传统疗法种类 • 中医传统疗法应用
01
中医传统疗法概述
定义与历史
中医传统疗法定义
中医传统疗法是指通过运用中医理论和适宜技术,达到预防 、治疗和康复目的的各种方法。
中医传统疗法历史
中医传统疗法历史悠久,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数千年的发 展与完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医传统疗法体系。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主要内容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主要内容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以人为本、整体把握、以病为中心、辨证论治的原则,通过采用各种手法和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恢复健康。
以下是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
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和恢复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病症。
常见的针灸技术包括:刺血法、调气法、埋线疗法、火罐疗法等。
二、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通过用双手或特定的工具进行摩擦、按压、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改善病症。
常见的推拿按摩技术有:推法、捏法、揉法、按法等。
三、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中药的内服、外用等方式,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改善病症,促进康复。
常见的中药疗法有:汤剂,丸剂,散剂等。
四、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独特方法之一,通过调整呼吸、调节体位、用意识和冥想等技法,运用心、身、意、气的综合调控,并与自然相协调,达到治疗、保健和增加体质的目的。
常见的气功疗法有: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
五、各种特色疗法: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还有许多特色治疗方法,如:耳穴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等,这些方法在针灸、推拿、中药等基础上发展而成。
这些特色疗法一方面强调了局部刺激和处理,另一方面注重整体的治疗,对于一些特殊的病症有明显的疗效。
六、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运动的方式,调动和锻炼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群,增强体力、改善气血循环,促进康复。
常见的运动疗法有: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体育锻炼等。
以上是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与西医康复治疗技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促进康复、改善身体功能。
不过在使用中医康复治疗技术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病程、体质等情况,结合诊断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中医传统疗法
(3)中医外治法
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 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香 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针疗法等。
(4)中医内服
还应该包括方药应用(老中医验案、民间土单验方应用、 古方今用、成药应用、临床自拟方应用)等。以及中药雾化 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传统背脊疗法、饮 食药膳、养生保健、中医护理、膏方疗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2)灸法类
“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 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 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 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也能够延年益寿。“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 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寿也”。 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中药热奄包
【原理】 四子散即白芥子、吴茱萸、苏子、莱菔子四种药物混合加热后热熨,具有祛风除湿、温经
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适应症】 a.痹症:能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疏通局部气血,适用于一切颈、肩、腰、腿痛。 b.便秘:适用于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所致便秘、大便不畅者。 c.腹胀、腹痛:能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 【禁忌症】 (1)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泡等禁用;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觉处或反应迟钝处忌用; (3)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中药沐足治疗
【原理】
中药足浴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煎煮取汁来泡脚,使其有效中药成分借助热力和药力的双 重作用,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畅通气血、 温通经络、调和阴阳、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25项中医适宜技术
25项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瑰宝,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的适宜技术。
下面将介绍25项中医适宜技术,这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针刺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入针具来调节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包括针灸、针刺艾灸等。
2. 中药疗法:中药草药配方根据病情调配,通过草药的天然成分来治疗疾病。
3. 艾灸疗法:用艾绒或艾条燃烧,通过其特殊的药理作用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4.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调节气血,均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5. 拔罐疗法:通过在特定部位施加真空力,促进气血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祛痰的作用。
6. 拔火罐疗法:在拔罐的基础上,加热罐底,通过罐中产生的负压和热能,达到疏通经络,祛除风寒湿邪的目的。
7. 走罐疗法:将两个罐子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负压调理经络,消散寒湿。
8. 灸罐疗法:将中药炮制成灸条,点燃后放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艾热温通,祛除寒湿。
9. 拨罐疗法:将乳胶罐体刷油后,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拨动或旋转罐体来刺激穴位和经络。
10. 推拿刮痧疗法:用特定的刮痧板在患者身上刮拭,通过刮拭作用刺激皮肤,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11. 拳法养生: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主要通过舒展肢体、调节呼吸、调整身心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12. 饮食调养:根据中医理论,合理选择食物搭配、烹调方法,达到调养身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13. 四季养生:根据四季变化的气候特点,适应气候变化,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习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14. 刷牙法:中医认为,牙齿与脏腑经络有关,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改善口腔气血循环,以及预防口腔疾病。
15. 贴敷疗法:在特定的穴位上贴上药物或用热敷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16. 手法疗法:包括脉搏诊断、舌诊等,通过触摸身体的相关部位,来判断疾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
17. 水疗法:通过水的温度和压力来刺激身体,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通过哪些方法治病
中医通过哪些方法治病
中医治病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如何运用传统中医方法
治病。
传统的中医疗法是借助草药、针灸和其他方法治疗疾病的方法。
主要
方法有:
1. 草药疗法:按照中医处方,选择合适的药材,以汤剂、液体、方剂、丸剂和散剂的形式,服用以治疗疾病。
2. 针灸疗法:通过穴位穿刺,达到调控内分泌、祛除病毒、补肾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实现益康太平。
3. 推拿疗法:按摩特定穴位、手法调整疾病,有效调节经络,辅助药
物治疗,以便达到改善生理功能的目的。
4. 灸法:利用药灸、拔罐及走罐等灸法,经过实施温敷,使病人的血
液循环和能量流动状态恢复正常,改善病人的身体状态,从而实现全
身疾病的治疗。
5. 内外全治法:即综合运用西药、中药和中医理疗手法,结合穴位按摩,灸疗、贴膏操作,用不同的方法细致全面的调摄病人体机的状态,以达到调节治疗的目的。
以上几种传统中医疗法都是被广泛应用的,其中,草药疗法具有补肾健脾,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祛风鎮静等特点,可以全面调节人体机能;针灸疗法利用穴位穿刺,调节人体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推拿疗法针对性强,补血活血,清热解毒,麻醉解痉等;灸法则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温热利湿,促进排出的毒素便便。
最后,内外全治法可以有效地结合多种疗法。
治疗,为病人带来极大的祝福和快乐。
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拔罐古称角法或角吸法,又称吸筒法,火罐气,民间俗称“拔火罐”。
它是一种以罐作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拔罐疗法适用于各种疼痛、风湿、痹痛、神经麻痹:还可以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等。
此外,如丹毒、红丝疔、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末溃等各种外科疾病。
中医针灸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疗法是通过局部的作用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是肺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呼吸系统、五官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各大病证。
中医养生七法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
居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
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
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
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
内容包括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
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
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术养:是一种非时非药的养生方法。
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
中医四时养生法就四季而言,应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和作息时间。
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春季春三月,大地苏醒,生命开始复苏,此时应晚卧早起,松弛心胸于庭间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顺应春升之气机,不要束缚自己;2、夏季夏三月应晚应晚卧早起,不要过于怕阳光,夏天该天热而汗出,让它出个够,是阳光宣泄于外不要过于贪凉而整天躲在空调房内,这是顺应夏长之气;3、秋季秋三月,天地间有一种肃杀之气,万物逐渐凋谢,此时应早卧早起,是自己心情平静安宁,不烦不燥,保养肺阴,免受燥气之侵袭;4、冬季冬三月,时令属于闭藏,外面冰天雪地,应该保护自己自身的氧气,勿使外泄,不使皮肤出汗过多,此时应早卧晚起,像冬眠的动物一样,祛寒就温,减少活动,养精蓄锐,以待来春,这是冬藏之道。
中医常见的治疗方法
中医常见的治疗方法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注重调理身体、平衡阴阳、调整气血等方面,治疗疾病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常见的治疗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特定穴位插入针刺来调整身体的功能和平衡气血。
针灸可治疗各种疾病,如慢性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2. 中药疗法:中草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草药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等部位来治疗疾病。
中药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平衡,促进疾病康复。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以手法施加压力和刺激穴位的方法,通过推、拿、按、揉等手法来调理身体。
推拿按摩可以疏通气血、调理经络、舒缓肌肉疼痛,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4. 拔罐疗法:拔罐是通过在皮肤上产生负压,使罐与皮肤贴合,通过刺激来改善气血循环、消除寒湿、舒筋活络等。
拔罐适用于调理肌肉疼痛、感冒、呼吸系统疾病等。
5. 艾灸疗法:艾灸是利用艾叶燃烧的热量和药性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
艾灸可以温里通补、温经散寒、温暖子宫、助消化,适用于寒湿痛、月经不调等疾病。
6. 中医经络疗法:中医强调人体的经络系统,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的运行通道。
经络疗法包括刮痧、拍打、耳穴等方法,通过刺激经络来调整气血循环,改善身体状况。
7. 中医饮食疗法:中医重视调整饮食来调理身体。
根据人体的阴阳平衡理论,中医饮食疗法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选用适宜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疾病。
8. 中医养生疗法:中医强调养生,注重调节生活习惯和饮食起居。
常见的中医养生疗法包括起居调摄、养性防病、气功调理、五禽戏、养生食疗等,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调整身体机能。
9. 中医精神疗法:中医认为身心相互关联,精神因素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中医精神疗法包括情志调摄、音乐疗法、气功调养等,可以调整情绪、缓解压力,改善身体状况。
综上所述,中医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按摩、拔罐、艾灸、经络疗法、饮食疗法、养生疗法和精神疗法等。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
乐至县中医医院针灸科传统疗法中药外敷法一、概述: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
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二、适应症: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病证。
三、操作流程: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2、操作方法2.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2将调制好的药物平摊于棉垫上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
2.3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3.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3.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适量凡士林一起调制,一般1~2天后更换一次。
3.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四、注意事项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清洁。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11.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12.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中药封包治疗通过热力及蒸汽作用,将治疗包中的中药活化物质(我科主任专配的药方)转化为离子状态,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发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等作用。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1.针刺疗法2.药物贴敷疗法3.药酒疗法4.药茶疗法5.药枕疗法6.头针疗法7.梅花针疗法8.钩针疗法9.眼针疗法10.电针疗法11.火针疗法12.耳穴疗法13.脐部疗法14.足部按摩疗法15.手穴疗法16.药摩疗法17.点穴疗法18.捏脊疗法19.放血疗法20.穴位埋线疗法21.刮痧疗法22.拔罐疗法23.艾灸疗法24.醋疗法25.药栓疗法26.脏器疗法27.蜂毒疗法28.磁疗法29.小儿推拿疗法30.腕踝针疗法31.子午流注针法32.梳头疗法33.含漱疗法三、结论正文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手段。
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特色疗法。
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毫针来调节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药物贴敷疗法:药物贴敷疗法是将中药制成贴剂,贴在患病部位,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来治疗疾病。
3.药酒疗法:药酒疗法是将中药浸泡在酒中,饮用以治疗疾病。
4.药茶疗法:药茶疗法是将中药制成茶剂,饮用以治疗疾病。
5.药枕疗法:药枕疗法是将中药填充在枕头中,通过睡眠时头部与药枕的接触,使药物的作用渗透到体内,以治疗疾病。
6.头针疗法:头针疗法是将毫针插入头部的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
7.梅花针疗法:梅花针疗法是用特殊的梅花针在患病部位进行扣击,以治疗疾病。
8.钩针疗法:钩针疗法是用钩针在患病部位进行钩刺,以治疗疾病。
9.眼针疗法:眼针疗法是将毫针插入眼部的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
10.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将毫针与电流相连,通过电流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
11.火针疗法:火针疗法是将毫针加热后插入穴位,以治疗疾病。
12.耳穴疗法:耳穴疗法是将毫针插入耳部的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
13.脐部疗法:脐部疗法是将药物贴敷在肚脐上,通过肚脐吸收药物来治疗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手阳明大肠经
曲池
定位:前臂肘关节,曲肘,在肘横纹的外侧端 凹陷处,或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主治:热病,吐泻,齿痛,咽喉肿痛,皮肤瘙 痒,高血压,上肢疼痛麻木等。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3、足阳明胃经
天枢
定位:腹部,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月经 不调等。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气海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尿,虚脱,月经 不调,痛经,阳痿,带下,不孕等。为强壮要 穴。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孕妇慎用。
14、任脉
中脘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主治:胃痛,腹胀,泄泻,胃下垂,呕吐,黄 疸等。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膻中
定位: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咳嗽,胸闷,胸痛,心悸,乳少,呕吐, 噎嗝等。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15、经外奇穴
四神聪
定位: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等。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太阳
定位: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先后约一横 指的凹陷处。 主治:偏正头痛,面痛,目疾,口眼歪斜,牙 痛等。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15、经外奇穴
中医传统疗法
颜纯淳 yanchunchun1986@
中医传统疗法
有利于沟通护患关系
简 便 廉
特点与 作用
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作为自我保健养生 家庭社区医疗的济世良法
验
针灸申遗
• 11月16日,中医针 灸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 • 黄龙祥:中国中医 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所长
百会
定位:头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7寸,或两耳间 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头晕,中风不语,失眠,健忘, 泄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14、任脉
关元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遗尿,小便不利,泄泻,脱肛,月经不 调,痛经,阳痿,带下,不孕等。为强壮要穴。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孕妇慎用。
12、足厥阴肝经
太冲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 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胁肋痛,癫痫, 小儿惊风,月经不调,痛经,高血压,下肢痿 痹,足背肿痛等。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13、督脉
大椎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感冒,热病,疟疾,咳喘、神志病,项 背疼痛等。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可灸。
四缝
定位:仰掌伸指,第二至第五指掌侧,近端指 关节的中央,一手四穴,共八穴。 主治:小儿疳积,惊风,发热等。 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白色黏液。
十宣
定位:在手十指尖,距指甲游离缘0.1寸。 主治:昏迷,癫狂,高热,咽喉肿痛等。 操作:钱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15、经外奇穴
胆囊
定位: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 陵泉)直下2寸。 主治:急性胆囊炎,胆管蛔虫症,胆结石,下 肢痿痹等。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腧穴概述
〃【腧穴的作用】
近治作用:是一切腧穴都具有的共同作用。都 可以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和邻近组织、器官的 病证。
远治作用:主要指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 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循 行所及的远端脏腑、组织的病证。
特殊作用:是指针刺某些腧穴时,对机体的不 同状态起着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如心动过速 时针刺内关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 则可提高心率。
阑尾
定位:小腿前侧,犊鼻穴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 一横指。 主治:急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等。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腧穴概述到此结束
谢谢收看!
3、指寸定位:
4、简便取穴:
• 两手虎口交叉,食指末端处取列缺。 • 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去百会。
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法
十四正经=十二经脉+任督二脉
十二经脉: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详。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 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 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 胆经、足厥阴肝经。
1、手太阴肺经
尺泽
定位:前臂肘关节,手掌向上,肘部微弯曲,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咽喉肿痛,肘 臂挛痛,吐泻等。 操作:直刺0.5~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少商
定位: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旁约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发热,咳嗽,手指麻木,昏 迷,中风等。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腧穴概述
【腧穴的定位方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 (1)固定标志:五官、发际、肚脐、乳头等 等。 (2)活动标志:关节、肌肉、肌腱、皮肤等 等。
2、骨度分寸定位:是丈量穴位最常用的方法。
• • • • • • • • • •
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 前额两发角之间:9寸。 天突至歧骨:8寸。 歧骨至脐中: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5寸。 两乳头之间:8寸。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股骨大转子至膝中:19寸。 膝中至外踝尖:16寸。
9、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定位:前臂内侧,腕掌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失眠,胸痛,胃痛,呃逆, 呕吐,上肢痹痛等。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10、手少阳三焦经
支沟
定位:前臂外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 之间。 主治:耳鸣,耳聋,胸胁痛,便秘,上肢痹痛 等。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2、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旁约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发热,齿痛,手指麻木,昏 迷,中风等。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合谷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 点桡侧处。 主治:感冒,头痛,齿痛,面瘫,咽喉肿痛, 发热,手掌屈伸障碍,腰痛,昏厥,痛经等。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翳风
定位: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面瘫,腮腺炎,齿痛,扁 桃体炎等。 操作:直刺0.5~1.2寸;可灸。
11、足少阳胆经
风池
定位:后头部,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 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感冒,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肿 痛等。 操作: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深部为延髓须 严格控制角度与深度;可灸。
足三里
定位: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沿 一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肠鸣泄泻,消化不良,下 肢痿痹,中风等。为全身强壮要穴。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4、足太阴脾经
三阴交
定位: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 方凹陷处。 主治: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 子宫脱垂,小便不利,水肿,下肢瘫痪等。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孕妇禁针。
腧穴概述
〃【腧穴的分类】
经穴:是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 穴,故又称“十四经穴”。有明确的定位、名 称和归经和主治,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奇穴:是指具有定位、名称和主治,但未列入 十四正经的腧穴,故又称“经外奇穴”。主治 范围小,但对某些病证有奇效。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是指无名称、 定位,而以体表压痛点或反应点作为腧穴,即 “以痛为腧”。主要治疗局部病证。
6、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定位:手小指末端尺侧,距指甲角旁0.1寸。 主治:热病,昏迷,头痛,咽喉肿痛,目赤, 耳聋,耳鸣,手指麻木等。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后溪
定位: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尺侧掌横纹头处。 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鸣,耳聋,落枕, 热病,腰背痛,手指挛痛等。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课程安排
• 腧穴概述 • 针法推拿 • 拔罐及其他
腧穴概述
• 【腧穴的概念及命名】 • 腧穴又称穴位、穴道。 • “腧”与“输”义通,有转输和输注含义。 • “穴”有孔穴、孔隙之意。 • 腧穴分布在经络循行线上,是脏腑经络之 气输注于体表的处所,也是脏腑疾病在体 表的反应点及针灸推拿施术的特定部位。
血海
定位:大腿内侧,髌骨内缘上2寸。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闭经,皮肤瘙 痒,膝关节痛等。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5、手少阴心经
神门
定位:腕关节,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 腱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狂等。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少冲
定位: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心胸痛,心悸,热病,中风昏厥等。为 急救穴之一。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Hale Waihona Puke 7、足太阳膀胱经承山
定位:小腿后面正中,用力伸足,腓肠肌肌腹 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主治:腰背痛,霍乱转筋,下肢瘫痪,腹痛便 秘,痔疮等。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8、足少阴肾经
涌泉
定位:足底,卷足时足前部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头晕,昏厥,小便不利,小儿惊 风,癫痫等。为急救穴之一。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7、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
定位:头部,眉头凹陷处,两目内眦角直上, 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眉棱骨痛,口眼歪斜,迎风流泪,视物 不清,目赤肿痛,面肌痉挛等。 操作:平刺0.5~0.8寸;不宜灸。
委中
定位:腘横纹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之 间。 主治:腰背痛,半身不遂,吐泻,小便不利, 遗尿等。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腘静脉放血;可灸。